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
- 格式:pdf
- 大小:35.23 KB
- 文档页数:5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陵人。
太穆皇后从父兄也。
父炽,隋太傅。
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
秩满当迁,而因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
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
诸兄更谓威曰:“昔孔丘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
”威笑而不答。
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
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
大业四年,累迁内史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
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
时军旅草创五礼旷除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
高祖常谓裴寂曰:“叔孙通不能加也。
”武德元年,拜内史令。
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
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
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
”威顿首..,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龙兴,复出皇后。
臣又..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
”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
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
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
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
有文集十卷。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B.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C.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D.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顿首,是古代一种礼节,以头叩地而拜,也常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致敬。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练习(含答案)班级:姓名:一、《氓》(诗经)1..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2..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二、《采薇》(诗经)1.《采薇》中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句子是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采薇》中借雪景烘托人物沉重郁郁心情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诗经?采薇》中,用起兴的手法表现薇菜柔嫩的样子的句子是: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4.《诗经?采薇》中写士卒归途生活艰辛、心情低落的(戍卒归途上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的情形的)两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5.《诗经·采薇》中写戍卒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的两句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6.《诗经·采薇》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7.《诗经·采薇》以哀景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三、《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1.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8.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9.“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四、《离骚》(屈原)2.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3.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是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0游褒禅山记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卒.葬之卒:最终。
B.有穴窈.然窈:幽深。
C.则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D.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解析A项,“卒”,死亡。
答案A2.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浮图”,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
后来又将佛教建筑中的高塔称为浮图。
B.“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华山之阳”,即华山的南面。
古代有山的南面谓之阳、水的北面谓之阳的说法。
”中的“十一”是十分之一的意思,与“由山以上五六里”中的“五六”同。
解析D项,“由山以上五六里”的“五六”是约数。
答案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作,在记游的基础上偏重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
B.“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
【浙文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二文言文阅读训练10新高考新题目2010-01-26 1631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田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庚不以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项是()A.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B.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C.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项是()A. 冀君实或见恕也今君实所以见教者B. 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C.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从“名实”入手,表明自己的观点,展开辩驳,十分有力的项是()①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
②某则以谓受命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高考语文文言文教考衔接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必修上册一、劝学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含义(1)木直中绳,以为轮__________________(2)虽有槁暴__________________(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______(4)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多义词(1)绝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__________________③群响毕绝(《口技》)__________________(2)假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______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__________________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④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苏武传》)__________________⑤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__________________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2)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党羽(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_________________(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__________________(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6)用心一.也__________________(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8)木直中绳,以为轮__________________5.指出下列句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____(2)不复挺者,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___(3)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__________________(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__________________(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__________(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__________(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_______7.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1)荀子(约前313-前238),名________,________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二)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
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
毅怪视之,乃殊色也。
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
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父母配嫁泾川次子。
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舅姑毁黜以至此。
"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
又曰:“长天茫茫,信耗莫通。
心目断尽,无所知哀。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
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
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
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
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
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
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
因而随之,无有碍矣。
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
”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毅深为之戚,乃致书囊中,引别东去。
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
月余到乡,还家,乃访友于洞庭。
洞庭之阴,果有社橘。
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
俄有武夫出于波间,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
”武夫揭水止路,引毅以进。
夫曰:“此灵虚殿也。
”语毕而宫门辟,景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
高中语文必修2复习(一)背诵《荷塘月色》1、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风过处,送來缕缕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子出水很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层层的叶子中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又如,又如。
《诗经》21、氓之蚩蚩,O ,来即我谋。
22、桑Z未落,O于嗟鸠兮,。
于嗟女兮,o 士之耽兮,。
,不可说也。
23、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O24、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我心伤悲, O《离骚》25>长太息以掩涕兮,O26、亦余心Z所善兮,O10>屈心而抑志兮,。
,固前圣之所厚。
11、,余不忍为此态也!不吾知其亦已兮,01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孔雀东南飞》27、,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O28、腰若流纨素,O指如削葱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古诗三首》29、涉江采芙蓉,,釆Z欲遗谁?。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儿何。
譬如朝露,___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 ,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 0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我有嘉宾, _________________ 0明明如月, ____________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越陌度阡,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五篇文言文测试题满分:100分教师寄语:学然后知不足。
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8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驽.马nú谥.号yì熨.帖yù味同嚼.蜡jiáo B馥.郁fù神龛.kān破绽.dìng 暴殄.天物tiǎn C辍.学chuò端倪.ní造诣.yì方兴未艾.àiD皴.裂cūn 滂.沱páng 翘.楚qiáo 奉为圭臬.niè1、C A谥号shìB破绽zhàn D滂沱pāng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沉湎箫瑟陨命凋敝插科打诨B暮霭惆怅商榷豢养草官人命C梦魇阴霾乾坤整饬美轮美焕D干涸辎重掣肘茱萸中流砥柱2、D A萧瑟殒命B草菅人命C美轮美奂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船舷.xuán 枕藉.jiè瑰.怪guī余音袅袅.niǎo B征辟.bì奢侈.shē窥伺.sì余勇可贾.gǔC默契.qì犒.劳kào 骸.骨hái 越俎.代庖zǔD鸨.母bǎo 樊哙.kuài 青冢.zhǒng 睚眦.必报cī3、C A船舷xián B奢侈chǐD睚眦必报zì4、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溯流而上沽名钓誉杯盘狼藉戮力同心B瞋目怒视沧海一栗刚愎自用胸无城府C运愁帷幄蟾宫折桂劳苦功高沐猴而冠D不绝如缕暴虎冯河正禁危坐下车伊始4、A B沧海一粟C运筹帷幄D正襟危坐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⑵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⑶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⑷而无骄尚.之情(高尚)⑸连辟.公府不就(征召)⑹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模仿)⑺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⑻再.迁为太史令(第二次)⑼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⑽却.坐促弦弦转急(但是)⑾旦日飨.士卒(犒劳)⑿若.入前为寿(你)(⒀刑.人如恐不胜(处罚)⒁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所以)⒂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A⑴⑶⑸⑹B⑵⑷⑻⑼C⑹⑾⑿⒂D⑺⑽⒀⒁5、C ⑶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⑷而无骄尚.之情(夸耀)..⑻再迁.为太史令(两次)⑽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⒁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特意)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举酒属.客(劝、请)衡少善属.文(写)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B而卒.莫消长也(突然)而卒.葬之(最终)永和四年卒.(死)C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句首发语词)盖.余所至(大概)盖.音谬也(大概是因为)D 寻.声暗问弹者谁(寻找) 寻.其方面(探寻)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不久)6、B 而卒莫消长也 (最终)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妇女无所幸.(宠幸) 故幸.来告良(希望) B 素善.留侯张良(善良) 衡少善.属文(擅长) C 游.于三辅(学习) 秦时与臣游.(交往) D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告辞) 7、C A 故幸来告良(幸亏) B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D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全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②瞋目..视项王 ③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④沛公居山东..⑦因为..长句,歌以赠之..时⑤弟走从军..阿姨死⑥寻其方面⑧公车特征....之言⑩举孝廉不行..拜郎中⑨今者有小人A①⑤⑧⑩B②③⑥⑦C④⑥⑨⑩D③⑥⑧⑩8、D ②瞋目⑤从军⑨小人都不是古今异义词。
高中语文 ( 必修二 ) 文言文复习练习题《游褒禅山记》检测练习、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是 ( )A. 今言“华(hu a ) ”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B.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 8)然。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 sh E g )道也哉。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 eng )之。
2.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D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3. 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B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D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 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7.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 B.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 .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8. 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C.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盖音谬也。
9.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因为他们探求思索深入,而且没有不触及的领域B. 有志者,不随以止也——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停止前进C.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暗的使人昏惑不辨的地方,却没有外物A 、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B 、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 6.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于是余有叹 焉 叹:叹惜B.( ) 夫夷以近 夷:平安 C. 而人之所罕 至焉 罕:少 D. 共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 往有得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高中语文必修2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2)7.兰亭集序 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 )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 )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 )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 )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或.( )取诸.( )怀抱,悟.( )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 )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 )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 )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 )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未尝不临.( )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 )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 )一.( )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8.赤壁赋 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试题(基础知识)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家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A.②⑥⑤④③① B。
④⑥⑤①③②C.④⑤②①⑥③ D。
②③①④⑤⑥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3分)A.古建筑之所以卓尔不群,不在于它的创新,而在于它代表了某个时代;当代的建筑不应该照搬古代,需要有时代气息。
B.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专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很时髦的美女司机被网友誉为公交天使,她乐于助人,做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D.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3分)A.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痛的问题。
B.改革开放30年来,这个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年年都上新台阶,去年上缴国家的利税与30年前相比,足足增加了二千倍。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单元练习《兰亭集序》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癸丑(kuǐ)会稽(kuài)修褉(xì)崇山峻岭(chóng)B.流觞(shāng)管弦(xuán)幽情(yōu)茂林修竹(mào)C.和畅(hé)俯仰(yǎng)形骸(hé)游目骋怀(chěng)D.静躁(zào)嗟悼(jiē)虚诞(dàn)世殊事异(sh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觞一咏窈窕淑女高瞻远嘱载欣载奔B.放浪行骸躁动不安觥筹交错休养生息C.矫首暇观迷途知反天朗气清欣欣向荣D.丝竹管弦三径就荒游目骋怀横槊赋诗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B.悟言一室之内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下列关于“期”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B.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希望)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D.秋以为期(约定的佳日)。
6.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D.当其欣语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7.下列句子中“一”全都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A.①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B.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②悟言一室之内C.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①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当其欣于所遇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仰观宇宙之大 D.亦将有感于斯文9.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220题《陈情表》1.在《陈情表》中,作者李密向晋武帝上表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起到总起和概括作用的两句是“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臣以险衅,夙遭闵皂” O3.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丧父的两句是“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4.在《陈情表》中,李密一开篇写到了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其中提到自己从小体弱多病、发育迟缓的两句是:“臣少多疾病,九岁不由。
5.《陈情表》用“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6.《陈情表》用“门衰祚薄,晚有儿息”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
7.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我们通过“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这两句可以知道李密不但是家里的独子,而且至少是两代单传了。
8.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自己家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的两句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9.《陈情表》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10.《陈情表》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李密在《陈情表》中,形象地写其孤独情境的名句:茕茕孑立,行影相40.在《兰亭集序》中,悲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崇尚虚无的句子是: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殓为妄作。
41.在《兰亭集序》中,描写想到后人对于向己所处的时代的看法与自己对于过去的看法一样时内心的悲伤的句子是,“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42.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虽世殊亭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43.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悲后人感慨今人之忧叹的句子是“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C.长孙皇后认为,生死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而大赦是国家大事,不能因为她一个妇人就扰乱天下之法,因此没有接受皇太子的请求。
D.从两则材料来看,唐太宗虽然反对对罪犯颁布赦令,认为这样做会使愚笨之人怀有侥幸心理,但实际上,他也曾赦免死囚近四百人。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
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
(4分)(2)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
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
(4分)5.材料一中,唐太宗引用古语及《尚书》中的话,分别想说明什么道理?请简要概述。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杜甫地僻秋将尽,山高客未归。
塞云多断续,边日少光辉。
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
西戎外甥①国,何得迕天威②。
【注】①外甥:开元年间,吐蕃王上表给唐玄宗,自称是唐朝皇帝的外甥。
②迕:冒犯。
天威:指唐朝的威严。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地僻”“山髙”号出秦州的环境特点,暗寓诗人思家未归的感伤。
B.颔联明写阴云多现、日光暗淡的边德景象,暗写战事频仍、朝廷声威不足。
C.颈联中的“常”“屡”既凸显军情紧急,又渲染出唐朝将士勇赴国难的豪迈。
D.诗人深切关注着秦州的动态,写景叙事,抒情感怀,前后呼应,似断实连。
7.本诗尾联与杜甫《登岳阳楼》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据史书记载,谢灵运好游山水,他备有特制的鞋子专门用于登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这典故。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阿房宫的楼阁依地势而建、精致工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