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 要下雨了 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88.44 KB
- 文档页数:10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要下雨了》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推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字词。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识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3. 想象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和记忆。
2. 课文细节的理解和推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动作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下雨前会发生什么现象?2. 生字词学习:(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分组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和记忆。
(3)运用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字词。
3. 课文学习:(1)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和推理课文中的情节发展。
4. 实践活动:(1)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境模拟表演。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下雨前后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互动等。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问答、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3.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回答、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吧、吗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燕子的话。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新伙伴(点击课件),一个是在天上飞的小燕子,一个是在水里游的鱼儿,还有一个是在地上爬的蚂蚁,他们仨呀很少聚在一起,可是,今天一见面,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着同一句话──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2、这是为什么呢?3、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做到读准读通1、学生读课文:请轻轻地打开课本,翻到第68页。
好好读读!一边读一边把不认识的或难读的字、词圈出来问一问老师、同学。
然后,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查朗读情况:⑴四个语气词:吗吧呀呢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齐读。
⑵出示课文中有这四个语气词的句子:先自由读好这六个句子──再开火车读──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小结:这四个字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语气助词。
有了它们,我们说话方便多了,也好听多了。
⑶出示生字坡、割、闷、伸:用坡,山坡的坡这种形式认认它们。
三、由生字坡、割、闷、伸引入教学第一节1、这三个生字宝宝可顽皮了,他们要跟你们捉迷藏呢?你能找到它们吗?出示第一节:先自由读句子,再找生字凸现读词语。
然后指名朗读。
最后齐读。
2、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具体指导如下:⑴读着这些句子,你能配上那些动作?自由朗读,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⑵指名上台表演,并在句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⑶让学生表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动作,大概两分钟左右。
然后问:你们有什么感觉?⑷此时,再朗读这一节!四、教学第二、三两节1、这时候,一只小燕子正从它头上飞过,小白非常奇怪。
(指名学生)你奇怪吗?为什么?(同时打出课件)2、是,小白兔大声喊了起来──齐读: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3、学生字喊:⑴凸现生字,加拼音,指名读。
14 要下雨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腰、坡”等生字,会写“直、吗”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难点:了解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提示课题1.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同学们听到这些声音,知道了什么?(板书:下雨了)3.下雨时,自然界会有许多变化,那么下雨前,自然界又有什么变化呢?学完本文,同学们就会知道更多的自然常识。
(补上课题:要下雨了)二、读文识字1.自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读一读,认一认。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纠正读音。
3.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生字的。
(1)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潮、湿、消”都与水有关;“坡”与土地有关;“闷”与心有关。
(2)找出偏旁相同的生字“呀、呢、吗、吧”加以区分。
(3)指导书写易写错的字。
直:中间有三横。
边:“辶”是三画。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上自然段序号。
3.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小白兔、燕子、鱼、蚂蚁)课文中出现了几幅图?(3幅)4.再读课文,找出每幅图相对应的自然段。
5.指名学生汇报说,全班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抽读。
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成词语。
3.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有空消息潮湿山坡连忙搬家雷声阴沉沉二、由扶到放,学习课文1.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通过做动作理解生字“弯”“直”的意思。
(2)练习朗读第1自然段。
(3)教师引读第2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4)引导学生看第一幅插图。
(小白兔好奇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思考:小燕子飞得低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出来。
《要下雨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理解课文中的角色心情变化,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
2.2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3.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角色心情变化,学会观察大自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晴天、多云、雨天等不同天气,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要下雨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
2.学生交流自己在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生字词、句子理解等。
三、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关注角色心情变化。
四、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要下雨的迹象?2.分组表演:模拟课文中的场景,展示角色心情变化。
2.布置作业:观察天气变化,用日记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天气变化。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角色心情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2.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应对要下雨的情况?2.分组表演:展示小动物们应对下雨的场景。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天气变化的情景剧。
2.学生合作完成情景剧,展示自己的创意。
2.布置作业:创作一篇关于天气变化的作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和作文。
二、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如生动、形象等。
课时目标 教学过程14 要下雨了 ( 精读课文 )1. 认识“腰、坡”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 7 个生字。
2. 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号和感叹号;能分角色读好课文的对话。
4. 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尝试在对话中直接提取信息,了解下雨前“燕子低飞、小鱼透气、蚂蚁搬家”这些自然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
第 一 课 时1. 认识“腰、坡”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会写“直、边”等 7 个生字。
(重点)2. 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课件出示儿歌)儿歌导入。
诵读儿歌:“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 些自然现象中,小朋友们知道要下雨了,天空会有什么变化吗?预设: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那么下雨前,动物们又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去看一看吧! 预设:燕子低飞、鱼儿跃出水面、蚂蚁搬家等。
初读课文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 73 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 再读课文,读时圈出本课的生字,先自学生字,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腰(yāo )坡(pō) 沉(chén ) 伸(shēn ) 潮(cháo ) 湿(shī) 呢(ne ) 闷(mēn ) 消(xiāo )息(xī) 搬(bān ) 响(xiǎng )教学重点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课时2 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二 练3.同桌对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声音更洪亮。
(1)指名学生认读黑板上的生字。
(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预设:12个生字中,“沉、伸、潮、湿”是翘舌音。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要下雨了》教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要下雨了》教案”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四课《要下雨了》教案【一】1.学会9个生字,掌握“下雨、小白兔、身子、捉虫子、水面、消息、加快、大雨”答词语。
认识“翅、膀、味、忆、连、搬、雷”7个字。
2.朗读课文,了解小白兔怎样从小燕子、小鱼、小蚂蚁那里知道要下雨的,认识夏季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
3、本文图文并茂是训练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朗读能力的最好载体。
4、在认识一些能预示下雨的自然现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小燕子、小鱼和蚂蚁回答小白兔的话,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认识下雨前出现种种现象的原因。
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将要下雨时的一些自然现象吗?(让学生说一说)好,那么我们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1.题目讲什么时候的事?(要下雨。
)2.“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相同不相同?为什么?(讨论)“要下雨了”是说雨没有下,快要下了。
“下雨了”表示已经下雨了。
三、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小声拼读之后再读。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前鼻音:闷、身、伸、群等。
多音字:着(忙着、淋着雨。
)3.用“/”标出长句子的停顿。
如: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
4.注意带有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要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问号的句子3个,感叹号的句子4个。
“呢、呀、吗”要读得轻些,读出语气。
四、听录音,指导朗读注意“得、呀”应读轻声,“往”应读三声。
本课对话较多,因此朗读指导的重点是读好对话,特别是读好带有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的句子。
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种指导方法。
【导语】课⽂《要下⾬了》是⼀篇科普⼩品⽂,采⽤童话故事形式叙述,向孩⼦们介绍了燕⼦低飞、鱼游⽔⾯和蚂蚁搬家三个夏⽇下⾬前的⾃然现象,既有科学性⼜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有利于唤起学⽣学习的兴趣。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借助汉语拼⾳,能正确朗读课⽂,学习分⾓⾊朗读课⽂。
2.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句⼦意思,了解课⽂内容,能说说课⽂⾥有哪些动物,燕⼦、⼩鱼、蚂蚁下⾬前都在⼲什么,初步了解夏⽇下⾬前“燕⼦低飞”等⼀些现象。
3.能正确认读“腰”等12个⽣字新词,正确认读多⾳字“空”在本课的读⾳,正确读记“⼭坡”等8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直”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字格的位置,努⼒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继续学习联系上下⽂了解词义的⽅法,了解“闷”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学习分⾓⾊朗读课⽂。
2.能正确认读“腰”等12个⽣字新词,正确认读多⾳字“空”在本课的读⾳,正确读记“⼭坡”等8个词语。
3.正确读写“直”等7个⽣字。
教学难点: 图⽂结合和结合⽣活实际,了解句⼦意思,了解课⽂内容,能说说课⽂⾥有哪些动物,燕⼦、⼩鱼、蚂蚁下⾬前都在⼲什么,初步了解夏⽇下⾬前“燕⼦低飞”等⼀些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腰”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直”等7个会写字的⽥字格字卡;课⽂图画PPT。
学⽣:每⼈⼀套“腰”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的)和⼀套“读⼀读,记⼀记”的词语卡。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班级的组织形式进⾏交流汇报,以获取学⽣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指导达标。
) ⼀、复习,激趣导⼊;释题,明确主要学习⽬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些字词。
(⼀)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以及多⾳字已学的字词。
1.副板书位置贴出字词卡:急得直哭⼀边参加吗呀呢吧空⽓ 出⽰任务:⾃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第【1】篇〗一、概述1、课题来源:《要下雨了》2、所需课时:3课时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认识部分生字、词,能够利用词语说句子。
第2课时:随文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有“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3课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扩展延伸。
课前透视《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读来饶有趣味。
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三点:一是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气候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二是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三是抓朗读训练,以读促理解,特别是对话,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的朗读训练要到位。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下雨前的天气及物候变化,并做好记录。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由于以前教学始终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本课合体字居多,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规律或熟字带偏旁的方法自主识字。
对于朗读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初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2、能够注意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过程与方法1、能够指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进一步掌握和体验识字的方法。
2、能够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意见或看法。
14要下雨了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知道燕子低飞、鱼游上水面、蚂蚁搬家是下雨前的自然现象,启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3、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难点:了解和掌握下雨前的各种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谈话揭题(用时:3分钟)1.教师提问,引发思考:夏天的时候,下雨之前,天气会怎样?我们会有什么感觉?2.引出课文题目。
3.板书“下雨了”,引导学生发现“下雨了”与“要下雨了”的不同。
4.自由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5.齐读课文题目。
6.同桌讨论二者之间的区别:“要下雨了”是说现在还没下雨,“下雨了”是说已经下雨了。
7.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充分读书,整体感知(用时:17分钟)1.引导学生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并做上记号。
3.指导汇报交流:课文中先后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4.指导学习生字。
5.指导学习多音字“空”。
6.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7.默读课文,在出现的小动物——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的名称旁做上记号。
8.集体汇报。
9.读准“腰、坡、沉、伸、潮、湿、呢、空、闷、消、息、搬、响”。
10.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
11.根据“空”的不同读音组词语。
1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空13.读准下面的词语。
弯腰山坡阴沉沉潮湿消息响声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用时:15分钟)(一).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复习生字。
(2)引读第2自然段:小燕子从他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学生读)。
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读出疑问的语气。
(3)先指名读第3自然段,然后教师逐句引读。
1.(1)练习朗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
(2)看图,练习朗读小白兔喊叫的句子,注意提示语“大声喊”和句尾问号。
精品范文,下载后可编辑
14要下雨了
新课 教学
( )
分钟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生字用圆圈画出来。
2.同桌互查生字读音。
3.老师出示生字,指名抽读。
(课件出示3)
腰 坡 沉 伸 潮 湿 空 闷 消 息 搬 响 4.分段接读,纠正字音。
“沉、伸、潮、湿”是翅舌音,“搬、闷”是前鼻音,“响”是后鼻音。
“空”是多音字,文中就有两种读音组成的词语“空气、有空',读“k ōng”时,组词为“空气”,读“k òng”时,组词为“有空”。
三、分析字形,识记生字
1.小组交流,运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生字。
(课件出示4-5)
直 呀 边 呢 吗 吧 加
2.说说识记方法。
(1)熟字带生字记忆:还—边 真—直 (2)加一加记忆:马—吗 牙—呀 巴—吧 力—加 要一腰、申一伸、般一搬 (3)“闷、息”与心有关,可通过汉字溯源,知道它们的构字特点,再联系生活体验理解识记。
(4)还可以通过组词回顾,复现生字词:(课件出示6)
弯腰、山坡、阴沉沉、伸腰、潮湿、闷热、消息、搬
东西、响起
3.猜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规范书写 1.描红,寻找关键笔画。
2.老师出示字帖,学生说出关键笔画,老师示范。
(课件出示7)
“直”的书写关键是摆好“横”的位置。
“直”字不能写得太宽,中间的三个短横间隔均勻,且不能碰到横折
【设计意图:汉字溯源法识字,通过字的演变过程,更好的理解字的意思,帮助记忆字形。
】
【设计意图:本课带有口字旁的字较多,集中在一起比较,发现口的
书写,在左在右是不一样的。
】
1.把生字“直”“呀”“边”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每个写两遍,注意一定要写美观哦,然后让爸爸妈妈欣赏。
2.故事里有()(动物)。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
(2)我正在忙着捉虫子()
(3)是要下雨了()
(4)小白兔()你快回家()小心淋着雨()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要下雨了》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二册六单元中一篇生动有趣的科学童话故事,
课文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介绍了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
【其他资料】
天气早知道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看动物预测天气
蜻蜓: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带棕衣;蜻蜓点水,连续阴雨;蜻蜓千百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蛙:久雨听蛙鸣,天气将转晴;久晴听蛙鸣,风雨快来临;雨停听蛙鸣,天气还不晴;蛙大声密叫,大雨快来到。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我的书写最漂亮。
yì zhí jiā shàng yì biān
hǎo ma duì ba āi yā
二、我能连线。
小燕子忙着搬东西
要下雨了小鱼忙着捉虫子
小蚂蚁到水面上透气
三、我会加标点。
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你是小红的妈妈吗()
3.要下雨了()我还忙着捉虫子呢()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是要下雨了吗?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1.仿写句子。
是要下雨了吗?吗?
2.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查一查。
要下雨了,小动物们还有哪些变化?请你说一说。
参考答案
一、一直加上一边好吗对吧哎呀二、要下雨了—小燕子忙着捉虫子要下雨了—小鱼到水面上透气要下雨了—小蚂蚁忙着搬东西
三、 1.! 2.? 3.,!四、1.是要打雷吗? 2.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五、狗泡水,要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