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11中国进口棕榈油海关统计
- 格式:xlsx
- 大小:17.67 KB
- 文档页数:2
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作者:宋亦心李欢欢来源:《河南农业·科技版》2018年第12期摘要: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农产品进口额远大于农产品出口额,进口以粮食类、鲜果类及其他杂类农产品为主;农产品出口整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只有水产品出口增速较为明显,呈现较为明显的贸易逆差趋势,且逆差逐渐拉大。
本文针对当前的贸易形势分析影响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的因素,并提出发展措施,为进一步改善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广东省农产品贸易是从需求侧推动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着手点,分析和改善农产品贸易结构,能够有效调整农产品供给侧改革,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1]。
广东省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情况在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占据主要地位,广东省农产品贸易一直处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前列地位,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全国前列[2]。
该文重点就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的产品结构进行分析,对当前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一、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一)进口商品结构从表1可以看出,广东省主要进口商品有谷物、稻谷、大米等粮食类农产品以及鲜、干果类、食用植物油等农产品。
1.粮食类农产品广东省进口的粮食类农产品主要有稻谷、大米、小麦和大豆。
广东省是全国稻谷、大米进口的主要省份,特别是在2006—2010年,广东省进口大米量占全国大米进口总量的80%以上。
2016年,全国大米进口总量356.00万t,广东省进口大米193.20万t,占全国进口大米总量的54.27%。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广东省进口小麦在全国的占比较大,1999年进口小麦23.80万t,占全国小麦进口量的52.9%。
此后,广东省小麦进口量占全国的比重有所下降。
2012年,广东省进口小麦51.50万t,占全国小麦进口量的13.9%。
2011年三大主粮净进口作者: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2年第15期农业部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5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
其中,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
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
在去年的进口农产品中,官方统计的三大主粮数据是,小麦进口125.8万吨,同比增长2.2%;玉米进口175.4万吨,同比增长11.5%;稻谷和大米进口了59.8万吨,同比增长54.0%。
虽然从总体数据来看,去年的三大主粮进口并不大,但对其趋势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进行监测分析,值得认真思考。
农业部:重要农产品品种已纳入预警范围农业部市场信息司副巡视员陈丽水4月15日在福州召开的全国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方法与技术学术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已确保所有重要农产品品种都纳入预警范围,以及监测信息的及时与准确。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监测预警工作上取得初步成效,农业部从2002年开始市场监测预警工作,监测范围从最初5个品种发展到2009年的18个品种,构建了多元化分析研判体系和分析平台,建立了农产品全息信息标准及采集规范,研发了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许世卫在会上说,针对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大,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等特征,未来我国农业监测预警需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突破,包括智能化农业信息获取技术和农产品监测预警模型分析技术。
第二届中国安徽(合肥)畜牧业展览会签约近10亿元本刊讯(记者汪洋) 4月10日,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中国安徽(合肥)畜牧业展览会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
包括中牧集团、泰国正大、温氏集团、现代牧业等国内外近600家企业参展,展览规模超过1.5万平方米。
会上6个畜牧投资项目正式签约,总投资近10亿元。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安徽已成为中东部地区畜牧业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去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超800亿元。
世界棕榈油市场现状及展望2012年10月15日09:19新华网字号:T|T棕榈油消费集中在亚洲,不过欧盟也提高了棕榈油进口量。
棕榈油主要消费国家和地区有中国、印度、欧盟等,其消费占到世界棕榈油消费总量的60%以上。
目前,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生产棕榈油。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两大棕榈油生产国。
受气候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有所下降,而印度尼西亚棕榈树正进入旺产期,单产提升,种植园得到进一步扩张。
总体来看,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更具增长潜力。
马来西亚曾是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5%。
马来西亚棕榈树种植面积达250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的1/3。
2008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7560千吨,产量在2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倍。
2011年,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维持在18000千吨左右。
印度尼西亚目前是世界棕榈油生产第一大国,2005年其棕榈油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1%。
2006年,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超过马来西亚。
图1 全球棕榈油产销分布主要生产国情况1.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销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主产区在苏门答腊岛,其棕榈树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0%。
印尼棕榈油产量巨大,但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仅为吨/公顷,远低于马来西亚的吨/公顷。
2011年,印尼棕榈油产量为25400千吨,出口量为18000千吨。
2012年,预期产量为27000千吨,全年出口量可能超过1900千吨。
印尼政府计划到2020年将棕榈油产量提升至40000千吨。
印尼棕榈油生产商众多,如金光集团(SinarMasGroup)、米南伽奥甘农业公司(PT Perkebunan Minanga Ogan)、金鹰国际集团(RGMInternational)等,其中金光集团是印尼最大的棕榈种植、棕榈油精炼加工和油化学品生产商之一,拥有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精炼厂。
图2 印尼棕榈油产销政策方面,印尼政府通过调整原棕榈油出口关税,支持棕榈油行业发展。
我国棕榈油的进口我国棕榈油主要依靠进口,近20年来进口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02年我国棕榈油实行配额管理制度,配额内关税由原来的10%降为9%,同时配额数量逐年增加,因此进口量有显著增长。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棕榈油的主要进口国,目前这两个国家的棕榈油进口量占我国棕榈油进口总量的98%以上。
从进口港来看,黄埔港、张家港和天津港是我国主要的棕榈油进口港,这三个港口的年进口量占国内棕榈油进口总量的近70%。
按照度数来看,我国棕榈油进口目前以24度为主,同时毛棕榈油进口量呈不断增长的态势。
(一)我国棕榈油进口总体情况我国棕榈油以进口为主,进口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我国棕榈油进口以2001年为分水岭,其前与其后进口增速表现明显不同,这主要是由于2002年我国植物油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制度,棕榈油配额内关税由原来的10%降为9%,同时棕榈油配额数量逐年增加。
因此,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的变动可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即2001年以前的平稳增长阶段和2001年以后的快速增长阶段。
1996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仅为101万吨,2001年进口量上升到152万吨,2004年进口量则达到了386万吨。
2001-2004年棕榈油进口年均增加量达到78万吨。
2005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虽然仍有一定幅度增长,但增速已明显减缓,全年棕榈油的进口数量为436万吨,占全球进口份额的13%,较去年增加50万吨,增长幅度为13%,2006年进口量为508万吨,比2005年增长约17%。
受我国巨大的棕榈油需求拉动,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棕榈油进口数量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会有所减缓。
图11:我国棕榈油1964-2006年进口数量单位:千吨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二)近期棕榈油进口政策的变化2006年以前,我国对棕榈油的进口是由国家统一管理,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
国家将配额下发到各省市,再由各省市下发给具体用油单位。
配额许可证由商务部配额许可证管理局发放,当是主要有五家进出口公司(华润、南光、中谷、土畜、中粮)负责经营。
取消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关税配额和进口国营贸易管理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第一篇:取消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关税配额和进口国营贸易管理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取消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关税配额和进口国营贸易管理实行自动进口许可证发布时间:2011-02-22商务部公告2005年第93号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自2006年1月1日起,取消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关税配额和进口国营贸易管理。
此前发布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3年第4号令)中涉及豆油、棕榈油、菜子油的相关条款相应废止。
为监测进口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自2006年1月1日起,对豆油、棕榈油(棕榈硬脂除外,以下同)、菜子油(进口税目见附件1)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进口豆油、棕榈油、菜子油需按照《货物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办法》(商务部、海关总署2004年第26号令)的有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
一、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自动进口许可工作由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
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者需在2005年12月25日之前向企业注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登记,在京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直接向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备案登记。
备案登记者需符合下列基本条件:(一)在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包括食用植物油及相关食品的生产、经营,并通过了工商管理部门最近一次年度审验,外商投资企业最近一次联合年检合格;(二)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的有关规定,生产企业需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三)符合有关商会、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要求;(四)近3年无海关、外汇、工商、税务、质检方面涉及进口的违规记录;(五)商务部其他有关要求。
二、备案登记需提供以下材料:(一)申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二)《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进口企业备案登记表》(格式见附件2);(三)企业办理最近年度税务年检时提交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登记表”复印件。
棕榈油进口介绍棕榈油进口成为继毛豆油、毛菜油进口外的第三大食用油脂进口品种,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今年尤为特出,而且,棕榈油进口具有周期短、时间紧、批次多、批量小等特点。
本文拟结合近年来棕榈油进口工作实际,谈谈国家一系列规定、内外贸企业的一般做法、进出境口岸单位的功能及本人的一点浅见,以期更好地搞好棕榈油进口工作。
1 国家对棕榈油进口的一系列规定1.1 棕榈油属配额、许可证商品众所周知,油脂进口是国家一类商品。
国家每年需根据不同情况不定期的下达油脂进口计划,颁发进口配额、申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配额、许可证验放出关,方可进入市场流通。
棕榈油进口也不例外,配额、许可证是棕榈油进口的基础之所在。
1.2特定的外经贸企业对外签约、开证由于油脂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
根据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规定,油脂进口目前仍由6大公司主营即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华润总公司、中国南光进出口总公司、中国良丰谷物进出口公司、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公司顺序依原外经贸部通知)及一部分特批的企业(包括易货贸易、加工贸易和三资企业等)。
因此,棕榈油进口需委托上述公司对外成交、签约、开证、付汇,否则无法进口。
1.3 棕榈油进口受输出国影响很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棕榈油的主产国,我国的棕榈油进口主要来自这两个国家,因此,这两个国家对棕榈油出口的一系列规定、政策应就首当其冲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譬如出口配额、出口税率、优惠政策等。
2 棕榈油的进口根据国家计划分配,许多内外贸企业获得了一定量的进口配额,为棕榈油顺利进口奠定了基础,而实质性的外贸进口就成为棕榈油进口的关键所在。
2.1合理确定订价、品种,合理选择到港受国家进口计划、国际国内油脂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今年棕榈油市场可谓是“一波三折”,以最常见的24度棕榈油为例,既曾创下了高价接近5,000元/吨,也曾跌至保本价位3,200~3,300元/吨,价格相差悬殊,而且受国家配额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很大,时高时低。
油棕的研究与应用摘要:棕榈油是世界油脂市场重要的油脂品种.棕榈油以其良好的氧化稳定性、相对低廉的市场价格受到食品行业的青昧.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棕榈油进口国,并且对棕榈油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我国应在适宜种植地区扩大油棕的种植,发展我国的棕榈油产业,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并对油棕的综合利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油棕;研究利用油棕又称油椰子.是多年生高大乔木植物,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是一种四季开花结果及长年都有收成的农作物。
其果实含油丰富,单位面积产油量是花生的5倍、菜籽的10倍、大豆的12倍,故有“世界油王”之称。
除生产棕油外,油棕树还有很多纤维副产品,如树干、空果穗、果壳、果渣等[5]。
油棕起源于热带非洲,目前,油棕已广泛分布于南纬10。
和北纬15 o之间的亚非拉广大热带地区。
据FAO统计,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种植油棕,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
其中,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国家的栽培面积分别占世界栽培总面积的50%和30%以上,其次是尼日利亚[2]。
我国对油脂的需求量巨大,发展我国油棕生产,不仅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还可缓解油、粮、棉争地的矛盾,对于维护国家的战略安全具有特殊的作用。
而开展我国油棕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对于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6]。
1.油棕的引种油棕分布在非洲、亚洲和美洲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存在半野生、野生和栽培、种种植园,其中以栽培种植园比例最高,油棕栽培种植园的出现和发展是依靠引种来推动的。
1.1国外油棕引种大规模的油棕引种选育工作始于20 世纪20年代参与的机构主要有刚果农业研究所、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大种植公司、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东海岸植胶者协会和马来西亚农业部相关研究机构。
在非洲,通过对薄壳型油棕的引种选育,开创了厚壳型x薄壳型油棕杂交种系列20世纪30年代。
东南亚通过对引种的实生油棕开展选育工作,确立了日里型油棕的标准型性状,并导致了远东油棕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统计目录本国子目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统计名目本国子目注释》53 2835.3911 食品级的六偏磷酸钠子目2835.3911食品级的六偏磷酸钠,用作食品添加剂,其外观、有效成分和卫生标准应符合GB1890-2005《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的要求,规定如下:指标项目指标总磷酸盐(以P2O5计)含量,%≥68.0非活性磷酸盐(以P2O5计)含量,% ≤7.5水不溶物含量,% ≤0.06铁(Fe)含量,% ≤0.02PH值 5.8~6.5砷(As)含量,% ≤0.0003重金属(以Pb计)含量,%≤0.001氟化物(以F计)含量,%≤0.00354 2905.4910 木糖醇木糖醇又名戊五醇,白色粉状或颗粒状结晶,结构式为:熔点92~93°C。
有吸潮性、无毒、甜味、与山梨糖性质相似,木糖醇外表和蔗糖相似,是多元醇中最甜的甜味剂,味凉、甜度相当于蔗糖,热量相当于葡萄糖。
55 2933.3910 二苯乙醇酸―3―奎宁环酯子目2933.3910二苯乙醇酸―3―奎宁环酯,为无专门气味的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粉末,简称BZ或QNB,中文俗称毕兹,结构式为:分子式: C21H23NO3,分子量:337,CAS号:6581―06―2。
沸点较高(>300℃),熔点165~166℃,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可溶于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挥发度专门小。
56 2937.1210 重组人胰岛素及其盐子目2937.1210的重组人胰岛素为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由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
分子式C257H383N65O77S6,分子量5807.69。
结构见下图。
本子目也包括重组人胰岛素的盐。
57 3206.1110 钛白粉子目3206.1110钛白粉,是常用的白色颜料,二氧化钛经表面处理或经混合,外观为白色粉末,工业上要紧利用金红石型和锐钛型钛白粉,白色颜料中以金红石型钛白粉的遮盖力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