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第1篇】在学校的“课内比较学”活动中,我执教的是《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
这首诗让我们明白,作者寻找雷锋、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
雷锋这个名字,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雷锋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点也不陌生。
因为我们从小就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长大的。
可是对于现在才读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不知道雷锋叔叔是谁,更不了解雷锋的故事。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熟悉雷锋,了解雷锋,我在前一天放学时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回家向爸爸妈妈了解雷锋叔叔的故事。
第二天的早读,我又专门抽出十分钟让学生观看电影《雷锋的故事》,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矗,在教学过程中,我从雷锋的照片和课后的“我知道”入手,让学生先了解雷锋,然后初读识字。
读通课文之后,指导学生边理解课文内容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自己身边的小雷锋,最后引导学生积累词句,学唱歌曲。
在课堂上,通过链接,让学生了解了“泥泞”和“荆棘”的意思,并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感受到了雷锋叔叔送迷路的孩子和年迈的大娘回家时的艰辛,从而感悟到雷锋叔叔的伟大。
但是,这一节课,也还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好:1、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或许是自己对学情分析的不够,引导学生积累完词语就打下课铃了,没有完成学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学生朗读不到位。
教师忙着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致使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蜻蜓点水,没有读出情、读出味。
3、学生的思维还是不够活跃。
前半节课,读书认字,学生兴趣浓厚;后半节课,学生由于疲劳,再加上学习难度的增加,举手发言的只有那上十个同学。
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第1篇】雷锋叔叔离我们远去已有多年。
有关他的事迹,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事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雷锋叔叔的事情,收集有关雷锋的资料或是故事。
这对学习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雷锋叔叔主任为了的高贵品质。
可是,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并不全面。
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仿写这一环节。
师:我们在长长的小溪边,找到了雷锋叔叔他正在把一个迷路的小孩儿送回家,我们在弯弯的小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年迈的老大娘背回家……是呀,哪里需要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的足迹,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在哪找到雷锋的呢?他在干什么呢?生:小组交流。
生:我在公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位老大娘扶过马路。
生:我在校园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摔伤的同学往医院送。
生:我在小河边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群小朋友背过河。
生:我在市场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被挤到的小朋友扶起来。
生:我在火车站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那你们能依照课文的样式写一节诗吗?可以小组商议。
生续写诗:生:沿着弯弯的小河,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河说:昨天他还路过这里,把一群孩子背过河,看,那河水里还洒有他流下的汗滴。
生:在热闹的火车站,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火车站说:昨天他还在这里,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里,看,火车站里还有他的足迹。
……这个拓展训练是续写诗歌,但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难度太大了。
文中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跨越性。
学生要想清楚地表达一件事情都不可能表述清楚,要续写诗肯写是不行的。
所以在教学时,我就把课后的“找雷锋活动”变通一下,把这个题和续写诗歌整合,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就能表述清楚了。
教学效果表明,这样做是可行的。
从学生的续写可以看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找雷锋,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续编诗歌,发挥集体的力量,化难为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精选5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篇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这是一首儿歌,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向我们讲述,轻轻拨动我们的心弦。
但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只能领会表层所描写的雷锋做的好事,却很难把握诗歌的主旨——号召我们向雷蜂叔叔学习,把雷蜂的精神发扬光大,为此,如何让孩子动情?讲述课文之前我特意问了一下学生,雷锋叔叔已经去世了,我们还能找到“他”吗?孩子们进行各种猜测——幻想,画像,做梦。
听了回答,我有些不知所措,原来“雷锋”这个称呼对他们来说很遥远。
我便卖起了关子,等学完课文看看谁的答案正确。
为了唤起孩子们的共鸣,我决定首先树立形象,通过出示雷锋的头像和对雷蜂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我满脸疑惑地说:“雷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连我们伟大的毛爷爷都亲自为他题词,还向他学习。
”孩子们用课文中感人的故事给我做了回答,真不错。
其次,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泥泞的山路,布满荆棘的道路,这些远离现状的情形孩子们是很难体会的。
应当把雷蜂冒雨抱小孩和踏荆棘背大娘的形象具体化。
“荆棘是什么?”“ge zhen ya zi”孙一凡大声说,看来她确实见到过,这时方言中的名字,“对,就是ge zhen ya zi,他在普通话里的名字是荆棘。
”我又让孙一凡给大家讲解了他满身的刺。
李疏彤大声说:“老师,你可不可以找几幅荆棘的图片看看,我没见过,真想看。
” 我答应了,下节课一定让大家见到它。
这时我突然想到,让孩子们表演一下雷锋,背着年迈的大娘,走在布满荆棘的路上上的情景。
冯冠尧弯着背,手还扶住背后,一边艰难的迈步一边解释“哎呀,鞋被扎透了,留血了,我不能停下来.....”入情入境。
李疏彤弯着腰,满脸的痛苦表情,表情有些夸张,同学们都笑了,我也笑了,真像。
“看到雷锋叔叔那么累,那么难受,你还笑得出来吗?”我的话一出口,全班同学都安静了,看着雷锋叔叔在前面走了很长时间,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与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道3月5日是“学习雷锋纪念日”。
2、通过观看动画,领会雷锋精神,能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教学准备】ppt视频、【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谈话导入活动,回忆被人帮助后的心情。
师:小朋友,有人帮助过你吗?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被帮助的经历和感受。
二、新授课程1、欣赏故事《森林里的小雷锋》,知道小松鼠被称为“小雷锋”的原因。
师:每天帮小动物们做好事的是谁?幼儿分别讲述小松鼠做了哪些好事。
师幼小结:小松鼠总是帮助小动物们做好事,所以大家都叫它“森林里的小雷锋”。
2、幼儿观看动画,知道“雷锋纪念日”并学习雷锋精神。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真正的雷锋吗?同伴相互讲述心目中的雷锋。
观看动画,启发幼儿思考:师:3月5日是什么日子?雷锋是怎样的人?启发幼儿思考:雷锋精神是什么?师:动画片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学习雷锋的?幼儿结合已有经验,相互交流自己如何做小雷锋。
教师小结:当别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该向雷锋叔叔学习,主动去帮助他人。
3、出示,引导幼儿理解图中内容。
幼儿交流自己对的认识。
引导幼儿说出图中哪个宝宝是小雷锋。
教师鼓励幼儿学做小雷锋。
4、教师组织幼儿玩《我来照顾你》游戏,感受做小雷锋的快乐。
师:小朋友,我们今天一起玩《我来照顾你》的游戏。
幼儿大胆尝试玩游戏。
教师:我们一起来做小雷锋,帮助弟弟妹妹整理衣服、入厕、盥洗,给他们讲故事,安慰他们的情绪等等。
幼儿交流游戏中的感受。
5、集体欣赏儿歌,共同像雷锋学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2】篇〗6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3.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懂得要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导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篇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是一首儿歌,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向我们讲述,轻轻拨动我们的心弦。
但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只能领会表层所描写的雷锋做的好事,却很难把握诗歌的主旨——号召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把雷蜂的精神发扬光大,为此,如何让孩子动情?讲述课文之前我特意问了一下学生,雷锋叔叔的事迹你知道了吗?你在课下搜集了吗?让孩子简单讲一讲他们搜集的雷锋叔叔的故事。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雷锋叔叔的头像,耳边回荡着雷锋叔叔的故事,一起走入了第六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这篇课文表面上讲人们寻找雷锋,其实是在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
可对于7、8岁的孩子们来说,雷锋叔叔确实与他们有点距离,至少他们对雷锋的故事所知甚少,更何谈雷锋精神?为了能让雷锋叔叔真正走进孩子们心中,课前我布置的查找资料帮了我很大的忙,孩子们了解了雷锋叔叔。
讲读课文时我主要抓住小朋友在小溪边,小路上寻找雷锋两大块,让情景再现,并抓住重点词“泥泞、荆棘”品读课文,使学生在一遍又有一遍的朗读中身临境地感受雷锋的乐于助人、大公无私。
但是在小路上这一节的讲解上我加入了学生学雷锋背大娘,孩子们觉得好玩笑场了,这里应该去掉,这个小活动课后好几位老师给我说起到的效果不大。
应直接用学习第一小节的形式来让孩子自学。
最后我让孩子们看着图片资料说一说他们看到的雷锋,在街道上,在敬老院,在校园里,到处都是“雷锋叔叔“的身影,不但深化了主题,而且起到了让孩子们向雷锋叔叔学习的效果。
课后我又让孩子们背雷锋的名言,看雷锋的电影,唱雷锋的歌曲,讲雷锋故事。
在三月这个雷锋活动月,让孩子们把信念转化为行动,“学雷锋,做好事”。
整个三月,孩子们大大小小的好事记了一本子,原来,一个个小雷锋就隐藏在大家心中,原来,孩子们正在用一件件小事践行着雷锋精神。
我为之感动!为之骄傲!《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篇2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二年级的小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把诗歌读流畅,并能熟读成诵。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原文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一、教材分析《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宗旨是让学生明白:有爱,才会甘于奉献;有爱,才会乐于助人。
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去细细品味这些充满爱的诗文。
本文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所以在朗读感悟时,我把重点放在感上,在心底里真诚的呼唤着雷锋叔叔,我们仿佛听见了小溪在说话,小路在说话,我们看见了在长长的小溪边,弯弯的小路上,哪里需要献出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精神的体现。
读完这首诗,要让学生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水平。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其中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是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水平是水平目标;教育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是本课的情感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确立准确的价值观。
目标1、2为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读成诵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体验,逐渐能够背诵课文。
结合本课,我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雷锋的资料,并在上课时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水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反思第1篇】本文是一首儿童诗,诗歌学习重点是要熟读成诵,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课堂导入时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的靠近雷锋叔叔,并创设情景,我特意下载了雷锋叔叔冒雨护送年迈大娘和孩子回家的一段录象,使同学们受到了强烈感染,让雷锋形象进一步具体化。
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上修饰部分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如: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等。
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人物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味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
二是深化形象,就是要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上修饰部分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如: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等。
通过“夸夸我们班里的小雷锋”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得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并且还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本篇课文的语言文字很美,读起来特别富有诗的韵味美。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特别是课间的适时出现,“泥泞的小路”“蒙蒙的细雨”等画面的出现,为孩子的理解和感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再次基础上又采用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孩子的技巧和能力,让学生自己来感悟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让孩子们在读中有所感触,有所感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反思第3篇】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个,字形复杂,学生学起来有一定困难,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做“小和尚”挑水的游戏反复巩固,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牢记了生字,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案背景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
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学生感情的变化,通过三次讨论让学生体会自己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整堂课注重朗读,突出读的指导。
另外,有关雷锋的事迹还有很多,这首诗歌对他的介绍也很少,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设计资料收集和交流环节,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雷锋做准备。
教学方法采用导、扶、放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片课文,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
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教学目标:1.感悟文中的重点词句,边品读边想象雷锋助人为乐的情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3.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教学重点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准备:搜集雷锋叔叔的事迹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语文教后反思(精选7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语文教后反思篇1新理念下的课堂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发挥的舞台,促进动态生成,相信精彩从这里开始。
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我发现雷锋的名字虽然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但是由于时代的相隔,孩子无法很快真正进入课文情境。
如何让孩子动情呢?在教学开始,我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课前所了解到的有关雷锋的信息,综合多种信息,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领悟。
在教学中,因为本文是诗歌,我就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来理解悟读、展开想象。
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感悟到了“抱、冒、背、踏、泥泞、荆棘”等一些重点词的含义,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展开想象,面前自然而然地浮现了那感人的画面……有的孩子说:“我仿佛看见雷锋叔叔正冒着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有的说:“我仿佛看见雷锋叔叔正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用自己的雨衣替孩子遮雨,焦急地走着,自己被雨淋湿了,却一点也顾不得”;还有的说:“我仿佛看见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老大娘气喘吁吁地走着,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流下来,那路边的荆棘划了好几道口子,他仍忍着痛继续前进。
”不用说,孩子内心深处已经在为雷锋无私的精神震撼了。
我想只有有创造精彩的意识,才不会与精彩失之交臂。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语文教后反思篇2今天是3月5日,是学习雷锋活动日,因此今天我们二年语文教师都讲第6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今天我第二节是语文,第一节下课我走进班级,班级干部就告诉我学生在数学课上玩,用数学小棒射他人,我一听课上这么乱,就对那几个学生进行教育。
很快铃声响了,学生陆续走进教室,我正手拿小棒对全班学生进行教育时,来校长带着上边领导走进我的课堂,搞得我手忙脚乱,因此本节课也没有讲好。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儿童诗歌。
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地向我们述说着,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
这首诗让我们明白,作者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在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都要向雷锋的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反思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反思第【1】篇〗本文是一首儿童诗,诗歌学习重点是要熟读成诵,在朗读和背诵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课堂导入时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的靠近雷锋叔叔,并创设情景,我特意下载了雷锋叔叔冒雨护送年迈大娘和孩子回家的一段录象,使同学们受到了强烈感染,让雷锋形象进一步具体化。
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上修饰部分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如: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等。
让学生对人物肃然起敬,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内心深处为人物人格震撼这样一种情味感和学习的强烈欲望。
二是深化形象,就是要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使语言和生动的表象建立心理联系,另一个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上修饰部分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如:长长的小溪,弯弯的小路等。
通过“夸夸我们班里的小雷锋”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将会变得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这是一首儿歌,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娓娓向我们讲述,轻轻拨动我们的心弦。
但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只能领会表层所描写的雷锋做的好事,却很难把握诗歌的主旨——号召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把雷锋的精神发扬光大,为此,如何让孩子动情讲述课文之前我特意问了一下学生,雷锋叔叔已经去世了,我们还能找到“他”吗孩子们进行各种猜测——幻想,画像,做梦。
听了回答,我有些不知所措,原来“雷锋”这个称呼对他们来说很遥远。
我便卖起了关子,等学完课文看看谁的答案正确。
为了唤起孩子们的共鸣,我决定首先树立形象,通过出示雷锋的头像和对雷锋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我满脸疑惑地说:“雷锋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连我们伟大的毛爷爷都亲自为他题词,还向他学习。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反思
雷锋叔叔离我们远去已有多年。
有关他的事迹,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为了上好这一课,我事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雷锋叔叔的事情,收集有关雷锋的资料或是故事。
这对学习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课文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雷锋叔叔主任为了的高贵品质。
可是,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有限的,并不全面。
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仿写这一环节。
师:我们在长长的小溪边,找到了雷锋叔叔他正在把一个迷路的小孩儿送回家,我们在弯弯的小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年迈的老大娘背回家……………是呀,哪里需要爱心,哪里就有雷锋的足迹,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能在哪找到雷锋的呢?他在干什么呢?
生:小组交流
生:我在公路上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位老大娘扶过马路。
生:我在校园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摔伤的同学往医院送。
生:我在小河边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群小朋友背过河。
生:我在市场里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被挤到的小朋友扶起来。
生:我在火车站找到了雷锋,他正在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
那你们能依照课文的样式写一节诗吗?可以小组商议
生续写诗
生:沿着弯弯的小河,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小河说:
昨天他还路过这里,
把一群孩子背过河,
看,那河水里还洒有他流下的汗滴。
生:在热闹的火车站,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火车站说:
昨天他还在这里,
把一个丢失的孩子送回家里,
看,火车站里还有他的足迹。
………………
这个拓展训练是续写诗歌,但是对我们的学生来讲难度太大了。
文中诗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跨越性。
学生要想清楚地表达一件事情都不可能表述清楚,要续写诗肯写是不行的。
所以在教学时,我就把课后的“找雷锋活动”变通一下,把这个题和续写诗歌整合,这样循序渐进,学生就能表述清楚了。
教学效果表明,这样做是可行的。
从学生的续写可以看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先找雷锋,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续编诗歌,发挥集体的力量,化难为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看到自己也能写诗了,他们那高兴劲就别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