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设计施工经验交流(8号线设计概况及特殊工点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56.66 MB
- 文档页数:20
北京地铁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群体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北京地铁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群体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摘要:北京地铁8号线属于北京交通轨道规划建设的一条南北贯穿的城区轨道交通线,北部起点站为龙观东大街站,南部终点站为五福堂站,其里程全长为38.9km,全部为地下线。
在地铁施工中,车站站点设置为30座,于平西府设置一处车辆段,建筑面积为129889㎡,主要为地铁车辆停放、检修及运营的管理中心。
段内设置17个单体建筑,建成后将承当北京地铁8号线所有车辆的检修任务。
在分析北京地铁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群体结构特点及难点的根底上,为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需要采取有效的施工组织及管理措施,它直接影响着平西府车辆段群体结构施工的质量及综合效益。
本文从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划分、技术质量、平安、进度、本钱控制、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工程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对平西府车辆段群体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实践证明,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并做好管理工作,在保证该车辆段群体结构质量及综合效益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北京地铁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群体结构施工组织管理Abstract: the Beijing subway line 8 belongs to Beijing rail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 north and south of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north station for dragon east street station, the southern terminus of wufu class standing, its mileage total length of 38.9 km, all for the underground lin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way, the station site set up to 30, to sit set a car depot, building area of 129889 ㎡, mainly for the metro vehicle parking,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center. Period of construction, set up 17 units will take on Beijing metro line 8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all vehicle maintenance task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eijing metro line 8 flat sit car depot group struc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iculti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progress, nee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sit car depot group struct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 division, technical quality, safety, schedule, cost contro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etc.,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flat sit car depot group structur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and do a good job in management i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car depot group structure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s are playing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Beijing metro line 8 flat sit car depot group structur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一、北京地铁8号线平西府车辆段工程概况平西府车辆基地,位于8号线线路北端终点,与二期工程线路终点站回龙观东大街站接轨,平西府车辆段基地随二期工程建成。
北京8 号线二期工程下穿奥海湖施工技术摘要:结合北京地铁8 号线二期下穿奥运森林公园奥海湖明挖隧道工程,论述了围堰施工、围护结构方案比选、基坑开挖、钢支撑施工及与一期既有隧道接口的施工技术,对类似穿湖过河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隧道;明挖法;围堰;围护结构;施工1 工程概况1)北京地铁8 号线二期工程林萃桥站—森林公园南门站区间穿越奥运森林公园,呈南北走向下穿奥海湖。
奥海湖段北端与盾构区间接收井相接,南端与已运营一期森林公园南门站站前折返线相接。
综合考虑水文、地质、经济及技术因素,奥海湖段先期做围堰采用明挖法施工。
结构顶至湖底距离2.2~6.2 m,迎水面设柔性全包防水层。
基坑总长162.657 m,标准段宽23.55 m,深9.2~13.8 m,平面形式如图1 所示。
2)奥海湖湖面设计标高38.5 m,湖底标高35.0 m,湖底下0.4 m 设置防渗膜,湖中心有大型喷泉及相关配套管线,如:电力电缆、照明设施、循环水及喷泉水泵系统线路等。
施工前临时拆除,工程完毕后恢复主湖及大型喷泉。
3)地貌单元主要为清河以南台地、清河故道、古清河与古金沟河所夹台地,受人工修建森林公园影响,地形改变较大。
地层表层为人工填土,其下为第四纪沉积的黏性土、粉土、砂卵石互层,并以黏性土、粉土、粉细砂为主。
4)水文地质情况:第1 层为潜水—层间水。
粉质黏土中的透水性地层,初见水位埋深11.6~12.3 m,绝对标高25.8~26.82 m;静止水位埋深9.9~13.2 m,绝对标高27.42~30.88 m。
受降水影响该层水表现为潜水—层间水混合特性,有连续水面水量较大。
第2 层水为层间水—承压水。
粉质黏土中的透水性地层,初见水位埋深23.4~23.8 m,绝对标高14.0~15.32 m;静止水位埋深18.9 ~20.6 m,绝对标高约18.50 m。
奥海湖段隧道埋深范围内这两层水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和排泄,对施工有较大影响。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3)第1节编制依据 (3)第2节编制原则 (4)第二章工程概述 (5)第1节工程范围 (5)第2节工程环境 (5)第3节交通、供水、供电条件 (6)第4节工程结构设计概况 (6)第5节主要工程数量 (7)第6节工程特点 (9)第三章质量标准和工期要求响应书 (9)第1节质量标准响应书 (9)第2节工期要求响应书 (10)第四章施工部署 (10)1第1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10)第2节现场组织机构与施工协调 (14)2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第1节编制依据1、北京地铁8号线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承包招标文件》。
2、北京地铁8号线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K0+000.0~K3+504.3)施工设计图。
3、招标答疑会议精神。
4、施工所涉及的施工技术、安全、质量验收等方面的国家、铁道部及北京市建委等制定的规范、标准和法规文件等。
5、现场踏勘调查所了解的有关情况和通过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及信息。
6、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我单位设备、物资资源和经济技术实力等综合施工能力。
7、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国际机场线05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通用本、05合同段招标文件专用本及补遗书。
8、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国际机场线05合同段土建施工招标设计图。
9、该标段业主要求的质量标准及我单位的创优规划。
10、本标段工程所在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理、气候条件。
11、工程所在地的现场踏勘资料。
312、我单位拟投入该工程的机械设备与施工队伍及可调用到本工程的其他各类资源。
13、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法以及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14、国家、北京市现行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有关行业法规和法令等。
第2节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设计文件的要求,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严格按照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项目法施工要求,建立严密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
管片生产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说明1。
1 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1。
1 编制依据本《管片预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是在认真研究了北京地铁8号线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充分领会招标文件精神和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范、标准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的。
管片生产严格遵守以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市《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 490—2007)《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200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50476-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 (GB/T22082—200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0108-2008)《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
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
北京地铁八-通线工程路基设计总结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线路运输所曾向荣吴建忠赵晓华摘要本文介绍北京地铁八-通线工程路基设计概况、工程地质条件以及设计原则等,着重从路基填筑标准、整体道床路基处理、碎石道床与整体道床过渡段路基设计、路基挡土墙结构及附属工程等方面对设计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路基填筑整体道床路基路基过渡段装配式挡土墙一、路基概况北京地铁八-通线工程线路基段长度7.31km,约占全线38%,其中碎石道床路基6.24km;铺设整体道床路基0.087km;设置挡土墙0.67km;车站路基0.31km;设置整体道床与碎石道床之间路基过渡段7处。
二、工程地质条件八-通线工程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东部边缘地带,地质构成主要有人工堆积层、原公路路面及路基、第四纪沉积层等,人工堆积层需换填,原公路路面及路基或第四纪沉积层地基承载力均大于160kPa,可作为路基持力层。
除个别处有埋深大于3m的地下水外,沿线未见地下水。
地震基本烈度8度,地面以下20m饱和土和砂土均不液化。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8m。
三、设计原则㈠路基在静、动荷载及各种不利地质、气象和水文条件作用下,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㈡路基面宽度应有足够的安全空间,以保证行车安全和便于线路维修养护。
㈢路基支挡结构稳定可靠,型式美观。
㈣路基排水与车站、桥梁及市政设施相结合,充分利用既有排水管涵。
四、路基分工程设计要点㈠碎石道床地段土质路基填筑标准八通线的车辆荷载及速度,按国家铁路的分类标准,本线属于中、轻型铁路,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与普通铁路又有一定的区别:本线一次性铺设无缝线路、行车密度大、使用寿命及安全可靠度要求高,这对路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1所示为根据线路设计标准确定的一般路基的分层厚度。
本线路基分层中基床表层厚度确定为0.50m、基床底层1.50m。
用A、B组填料,若A、B组填料缺乏,可采用C组填料,但需加强压实。
对细粒土和粘砂、粉砂采用压实系数或地基系数作为控制指标,压实系数(重型击实试验)为: K h≥0.93(基床表层)、K h≥0.91(基床底层);地基系数为:K30≥93MPa/m(基床表层)、K30≥85MPa/m(基床底层)。
规划与设计北京市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工程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2座地下站,正线全长17.544 k m,其环境条件,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条件非常复杂,对结构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 结构总体方案设计8号线二期工程结构总体方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使用功能、施工安全及其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
1.1设计思路与技术标准(1)以“结构为功能服务”为原则。
即满足城市规划、运营、节能、环境保护、抗震、防护、防水、防火、防腐蚀及施工工艺等对结构的要求,做到结构安全、耐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通过技术、经济、环境影响及使用效果等综合评价,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具体根据工期要求,结合沿线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与周围地面既有建筑物、管线及道路交通状况,选择施工方法和结构型式。
在含水地层中,应采取可靠的地下水处理和防治措施。
(3)减少施工中和建成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预先考虑由于城市规引起周围环境改变进而对结构的影响;对于分期建设的线路,应根据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合理确定节点形式并合理预留远期实施条件。
(4)车站结构的净空尺寸的确定。
除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外,应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沉陷等因素,并根据地质条件、埋设深度、荷载、结构形式、施工工序等条件参照类似工程的实测值确定车站结构的净空尺寸。
(5)结构防水必须满足G B50108-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遵循“以防为主,多道防线,刚柔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结构自防水为主,附加防水层为辅,关键是处理好施工缝和变形缝的防水。
(6)地下结构主要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7)地下结构按8度抗震设防烈度和5级人防抗力进行验算;在结构设计时采用相应的构造处理措施。
1.2结构总体方案1.2.1建设环境与条件(1)沿线周边环境。
8号线二期的环境条件非常复杂,主要交通繁忙道路经过西三旗路、五环路、三环路、二环路、北辰路、鼓楼外大街、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外大街、美术馆东街;穿越城铁13号线、京包铁路、铁路专用线、地铁2号线等轨道交通线;穿越清河、护城河、玉河等河流;穿越林萃桥、安华桥、万宁桥等桥梁;经过鼓楼、旧式铺门面房、真君庙、万宁桥、僧格林沁祠等文物古迹;在南段约4.4 k m的线路需穿越大片房屋建筑。
地铁8号线工程规划方案一、前言地铁交通作为大城市基础设施,对于疏解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加强地铁交通建设,完善城市地铁网络,成为当前城市规划的一项紧迫任务。
本文旨在对地铁8号线工程规划方案进行具体分析和规划。
二、地铁8号线概述地铁8号线作为城市地铁的一条重要线路,其规划建设对于城市的交通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8号线起于XX站,止于XX站,全长约XX公里。
线路沿途穿行于城市主干道和人口密集区,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城市北部和东南部重要发展区域。
地铁8号线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紧密结合城市区域发展规划、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周边经济社会发展。
三、地铁8号线线路选址1. 起止站点选址8号线起于城市北部的XX站,经过城市主要商业区、办公区和居民区,止于城市东南部的XX站。
这两个站点是城市经济和人口聚集的重要区域,设立起止站点有利于8号线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能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2. 线路走向和布局8号线的线路从北向南穿行,通过城市主干道和人口密集区,配合城市规划和交通发展需求,线路布局应尽可能贴合城市发展轴线和重点区域。
3. 中途站点设置8号线设置的中途站点应充分考虑周边人口密度、区域发展需求和交通换乘情况,合理设置站点数量,确保线路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四、地铁8号线工程建设规划1. 工程建设路线图地铁8号线的工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环保要求、地下管线、地质条件等因素,制定详细的施工路线图,明确各地段管线、隧道、站台等工程的具体位置和规划要求。
2. 工程建设标准根据城市地铁建设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8号线的工程建设标准,从地铁线路、车站建设、设备配套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确保工程建设符合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等要求。
8号线8号线是北京地铁的一条重要线路,全长40.5公里,共设站31座,连接北京市的南北两个重要地区。
该线路于2008年7月19日开通试运营,是北京地铁运营时间较短的线路之一,但却承载着巨大的城市交通压力。
8号线起点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南彩站,途经东苇路、苇子坑、柳芳、安定路、酒仙桥、奥体中心等地,最终终点设在北京市昌平区的沙河站。
它是一条北上的直线线路,贯穿了北京市南北两个关键地区,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8号线虽然线路距离较短,但是它连接了北京市的许多重要景点和商圈。
例如,位于酒仙桥站附近的798艺术区是一个集文化创意、艺术展览和设计工作室于一体的地方,吸引了许多艺术爱好者和创意人才。
而奥体中心站则是北京市奥运会的举办地,这里有着许多重要的体育赛事和演出,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观众。
此外,8号线还连接了北京市南北两个重要的商圈,如位于安定路站附近的三里屯是一个集高档购物、餐饮、夜生活于一体的地方,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和外国游客。
而北部的沙河则有着北京市最大的车辆交易市场,吸引了众多购车者和汽车爱好者。
8号线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还承担了一部分客流转移的任务。
许多西部的居民通过该线路到达北京市中心工作和学习。
而北部的居民也可以通过8号线到达北京市南部的商圈和景点。
这样一来,8号线减轻了其他繁忙线路的压力,提高了整个北京地铁的运营效率。
对于居住在8号线沿线的居民来说,这条线路也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方式。
他们可以通过8号线迅速到达北京市内很多重要的地方,不再依赖于汽车或公交的拥堵交通。
此外,8号线上的车辆和车站也采用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乘车环境。
然而,由于北京市的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8号线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客流压力。
在高峰时段,8号线的车厢常常挤得水泄不通,给乘客带来了不便和不安全。
因此,北京市政府已经在对8号线进行扩容改造,增加列车数量和车厢容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
总之,8号线作为北京地铁的一条重要线路,不仅连接了北京市的南北两个地区,还连接了众多重要的景点和商圈。
8号线一期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我市决定启动8号线一期工程。
本工程将有效改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布局,优化运营效率,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项目范围8号线一期工程的范围包括线路规划、车站设计、轨道建设、设备采购和系统集成等方面。
线路起自市中心区域,经过多个重要城市节点,直至市郊蔚蓝新城,总长约30公里。
设计总投资为XX亿元,计划建设周期为X年。
三、线路规划1. 线路走向8号线一期工程起自市中心区域,设有X座车站,经过商业中心、住宅区域和市政府所在地,最终到达市郊新城区域。
线路总体呈东西走向,连接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人口密集地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选择。
2. 站点设置根据城市规划和客流预测,8号线一期工程共设置X座车站,其中包括X座换乘车站和X座换乘枢纽。
各站点之间的距离合理,能够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覆盖面和便捷度。
四、主要技术方案1. 轨道建设本工程采用XX型轨道技术,确保轨道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可靠。
轨道建设将采用XX工艺,保证线路整体质量和运行寿命,同时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信号系统工程将采用XX信号系统,实现列车运行的精准控制和线网的安全管理。
信号系统的先进技术和可靠性将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提供重要支持。
3. 车辆设备本工程将引进XX型列车,对市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大容量提升。
列车设备的高效能力和舒适性将大大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五、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1. 环境保护8号线一期工程将采用现代的环保技术,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控制扬尘和噪音污染,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2. 安全保障在工程施工和线路运营中,将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保障行人和乘客的安全。
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