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种草养鹅现状及发展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2024年鹅养殖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鹅养殖业是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禽肉需求的增加,鹅养殖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对当前鹅养殖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供需关系、市场竞争等方面,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该行业。
2. 市场规模鹅养殖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鹅养殖业产值逐年增长,到2019年已超过100亿元。
与此同时,鹅肉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市场需求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3. 供需关系鹅养殖市场供需关系较为紧张,主要表现在供给不足。
由于鹅肉的口感独特,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然而,由于鹅养殖的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导致鹅肉市场供应相对紧缺。
因此,鹅养殖业需要加强生产能力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4. 市场竞争当前鹅养殖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品牌竞争:市场上存在一些知名的鹅养殖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价格竞争:由于供应相对不足,市场上的鹅肉价格相对较高,因此价格竞争比较激烈,各品牌之间通过价格优惠来争夺市场份额。
•质量竞争:消费者对鹅肉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各品牌之间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市场发展趋势鹅养殖市场在未来仍然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高品质禽肉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为鹅养殖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
•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将成为鹅养殖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将为企业提供更大的竞争优势。
•品牌建设:鹅养殖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以增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6. 结论鹅养殖市场目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也面临着供需关系紧张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决策者应该关注市场需求的增长趋势,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同时注重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2023年鹅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鹅养殖行业是农业领域中重要的养殖项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增加,鹅肉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鹅皮、鹅毛等副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鹅养殖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鹅养殖行业的市场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需求强劲:鹅肉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稳步增长。
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产品,鹅肉被认为是一种健康食品,受到健康意识增强的消费者的欢迎。
鹅肉产业链包括肉鹅饲养、屠宰与加工、销售等环节,市场需求的增长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二、规模化养殖趋势明显:传统的鹅养殖方式多采用家庭农场的形式,规模小、生产效益低。
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养殖场开始实行规模化养殖,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
规模化养殖具有成本控制能力强、产品质量稳定等优势,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与壮大。
三、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鹅养殖行业出现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如饲养管理系统的建立、疫病防控技术的提高等。
这些技术创新有效地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能,降低了养殖成本,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四、出口市场开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鹅养殖国家,也是鹅肉出口大国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推进,中国鹅肉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
目前,中国鹅肉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前景广阔。
然而,鹅养殖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一、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鹅养殖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不同地区的鹅养殖企业数量增加,产品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利润空间缩小。
二、环境污染和养殖废弃物处理:鹅养殖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废水,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处理养殖废弃物成为行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目前,鹅养殖行业中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小规模的农户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导致养殖效益低下。
中国养鹅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中国是养鹅大国,同时也是鹅产品需求大国,但是要加入到养鹅市场中来,必须要对养鹅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解,今天中国三农网带你看一下中国养鹅发展现状,以及对养鹅市场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中国养鹅发展现状1、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同时也是鹅产品需求大国。
①中国是世界养鹅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中国1992年养鹅数为1.86亿只,2001年达到4.56亿只,2002年为5.4亿只,2003年为5.78亿只。
四川省年出栏超过1亿只;江苏和安徽超过0.8亿只;年出栏3000万-5000万只的有吉林、黑龙江、江西和广东省。
20年以前,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养鹅业发达。
近几年冷资源丰富的东北三省迅速崛起。
2001年,中国、法国和匈牙利三国鹅出栏为4.74亿只,占世界总数的94.19%,其中我国占世界总量的90.65,所以说我国是世界当之无愧的养鹅大国。
②中国是鹅肉需求大国,国内市场供不应求。
据不完全调查,近几年全国年出栏商品鹅6亿只左右,需求缺口至少有,40%以上。
例如,广东省和江苏省年至少需求1亿只,上海市每年需要2000万只,香港每年也需要300万-400万只。
吉林省年出栏5000万只商品鹅,从规模屠宰开始到结束,大约2个月左右,几乎是边宰边售完。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崇尚绿色食品的发展,鹅肉的需求量增长速度较快,带动了北方养鹅业的大发展,形成了北养南销的格局。
吃鹅的习惯也由南向北扩散,鹅的各种加工产品在东北各地的餐馆已成为了新宠。
在肉类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从10年前的1%上升到4%,目前仍呈上升趋势,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供大于求。
③鹅羽绒国内国际市场均紧俏中国年产鹅羽绒3.0万吨,其中2/3以原料或制品出口,1/3内销,也就是大约有1.0万吨内销。
假定这1万吨都加工成羽绒服,可制成3300万件,这对于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实在是个小数字。
前几年,每只全鹅毛收购价为7-8元,2004年达到每只14-17元;另外优级鹅绒,国际市场100美元/千克。
种草养鹅技术作者:袁丽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05期摘要从种好牧草、养好仔鹅、选好养殖模式等方面总结了种草养鹅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鹅;牧草;养殖模式中图分类号 S812;S8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5-0301-01种草养鹅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畜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1]。
大桥乡位于石屏西北部,距石屏县城25km,国道323 线自东向西贯穿全境与玉元高速公路相连,交通便利。
全乡境内山高谷深,光照充足,山区光热能量条件优越,立体气候明显;有广阔的土地资源,耕地面积1 165.33hm2,农作物播种面积达3 016.47公顷次,水利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种草养鹅的各种优势。
由于种草养鹅解决了养鹅的饲草问题,养鹅业得到发展,农民还可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1种好牧草一是选择好草种。
就大桥乡的情况,适合种植多花黑麦草。
多花黑麦草种叶长而宽、生长快、结实迟、产量高。
同时,需开好1套沟,加强水肥管理和苗期除草工作。
二是适时播种。
一般不应迟过10月上旬,稻草轮作的推广稻套草,稻草的共生期可以达到3周,水稻收割后应立即清除稻草腾田让茬,防止焐伤草苗。
精耕细作开沟理墒,追施苗肥,促进牧草转化生长。
三是施足肥料。
牧草整个生长期需保证纯氮600 kg/hm2,基肥还需有机肥和磷、钾等复合肥。
追施氮肥很重要,每次刈割前3~5d施肥可以利于肥料吸收和防止肥水伤苗。
四是合理刈割,严禁草田放牧。
牧草长至25cm以上时便开始刈割,刈割时离地面留茬5cm,以利再生长。
为防止纤维木质化,应及时刈割,保证牧草的鲜嫩,提高利用率。
任何时间都要禁止在草田中放牧,以免造成牧草浪费。
五是合理利用牧草,坚持割草养鹅,采用草架饲喂,不搞直接放牧,提高单位面积载禽量。
利用的原则是适时刈割,适度留茬,以利再生[2]。
饲喂苗鹅需嫩草,刈割间隔时间宜短,青年鹅消化能力强,待牧草30cm高时再行刈割,后期要增加刈割频率,可减缓牧草衰老,延长利用时间。
2024年鹅养殖业市场调查报告1. 背景鹅养殖业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鹅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肉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鹅养殖业在我国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本报告将从市场规模、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方面对鹅养殖业进行调查分析,为鹅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分析经过调查发现,当前鹅养殖业的市场规模较小。
尽管鹅肉的味道鲜美,且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由于鹅养殖的投入较大,养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导致鹅肉价格偏高,消费人群相对较少。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鹅肉消费量仅占肉类总消费量的1.5%左右。
可以看出,鹅养殖业目前的市场规模有限,需要进一步发展拓展。
3. 市场需求分析尽管鹅肉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在一些特定消费群体中仍然有一定的需求。
在中国传统节假日和特殊场合,如春节、冬至等,鹅肉是重要的食材之一,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鹅肉还具有一定的药膳价值,被认为有助于滋补身体、养颜等效果,因此在一些养生人群中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鹅养殖业可以通过差异化经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并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4. 竞争格局分析鹅养殖业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分散,没有明显的龙头企业或垄断性现象。
调查显示,目前鹅养殖业主要由小规模养殖户和农户经营,生产能力有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此外,养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标准化生产,导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足。
对于鹅养殖业而言,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和规模化生产是关键,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5. 发展建议针对鹅养殖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制定相关的养殖管理规范,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养殖户组织起来,促进鹅业协作发展,共同解决生产、销售等问题;•加强鹅养殖技术培训和科学研究,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对鹅肉的认知和接受度,推动鹅肉消费的增长。
石屏县坝心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畜牧业是石屏县坝心镇培植财源、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在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变革生产方式、实施畜牧业产业化是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生产适销对路的畜产品、提高养殖效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加速农民脱贫致富进程的重要措施[1]。
畜牧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2]。
但迈入21世纪以后,国内经济市场化和国际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面对新的市场格局,畜牧业必须借国家拉动内需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产业化发展,实施产业经营,才能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3]。
1畜牧业产业化的内容分析各行业的产业化进程和实质内容,畜牧产业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把畜牧业按社会化、节约化、市场化的要求,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重组和优化,使其形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龙头产业实体,以生产专业化为切入点,逐步实现生产业区域化、管理企业化、组织集团化、经营市场化、服务社会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畜牧业生产专业化一旦形成,一是能把同一产品的不同部分或不同工艺阶段分成若干专项生产,推动畜牧业生产工艺专业化[4];二是使节约化、商品化生产变成现实,提高生产效率;各种专业化生产的结果,必然形成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方式,从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增强竞争实力,加快产业化发展。
2畜牧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根据畜牧业的发展进程和现状,其产业化模式主要归纳为以下3种:第1种是“专业市场+农户”的不完全产业化模式。
这种产业链的中心内容是按照市场需求,农户在畜牧部门引导组织下生产或自愿形成专项规模养殖,畜产品通过专业市场或畜牧业经济人直接进入市场。
这种形式虽然会造成服务跟不上,导致生产盲目、管理粗放,但产业风险化解面大,优势容易互补,农户受益均衡,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贫困乡镇这种产业形成更易于实现。
第2种为“龙头+农户”模式。
养鹅发展经济措施方案引言养殖业在中国的农村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养鹅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提出一些养鹅发展经济的措施方案,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1. 引进高品质鹅苗养殖业需要良种良苗作为基础,因此引进高品质的鹅苗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或贷款等形式,鼓励养殖户采购高品质的鹅苗,以提高养殖业的整体水平。
2. 优化养殖环境鹅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一个良好的养殖环境。
政府可以推动农村建设配套设施,如修建舒适的鹅舍、改善饲养环境以及提供优质的饲料等,以提高养鹅的产量和质量。
3.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养殖技术水平对于发展养鹅产业非常关键。
政府可以组织专业机构进行养鹅方面的培训,向农民传授最新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养殖工作。
4. 发展养殖合作社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养殖合作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组成养殖合作社,通过集体资源、技术和市场的合力,提高养殖效益,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好的销售渠道。
5. 加强市场开拓和宣传推广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市场。
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养鹅产品的市场需求,推动养鹅产品的销售。
同时,还可以组织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养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 支持金融服务养殖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鼓励金融机构优先向养鹅养殖户提供贷款和信贷支持,为他们提供资金周转的保障。
此外,还可以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如农村信用社、信贷担保等,降低农民的融资难度。
结论养鹅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引进高品质鹅苗、优化养殖环境、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发展养殖合作社、市场开拓和宣传推广以及支持金融服务等,可以促进养鹅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提升。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协调,共同推动养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3年鹅养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鹅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家禽养殖行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和消费升级,鹅肉、鹅蛋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推动了鹅养殖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鹅养殖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
一、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我国是鹅肉、鹅蛋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家,鹅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
据统计,我国鹅肉产量达到70多万吨,鹅蛋产量为60多亿只。
目前,鹅养殖行业已形成以东北地区、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为主的生产热区。
同时,我国鹅养殖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国家扶持的养殖业。
二、行业现状分析1、行业特点鹅养殖行业具有生态、绿色、安全、健康等特点,因此备受投资者青睐。
另外,鹅肉、鹅蛋具有营养丰富、味美可口等特点,也得到广泛认可,市场前景广阔。
2、行业面临的问题鹅养殖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技术还需要提高,养殖成本高、效益低等。
此外,由于鹅养殖业生产量逐年增长,环保成为鹅养殖业的瓶颈之一,鹅养殖场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三、行业发展趋势1、生产规模化、科技化未来鹅养殖行业将向规模化和科技化方面快速发展,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提高鹅养殖的效益,并改善鹅养殖场的环保状况。
2、加强品牌化建设加强品牌化建设,提高鹅肉、鹅蛋的品质,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成为鹅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
3、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行业化发展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行业向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四、结论总体来说,鹅养殖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的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向规模化、科技化和标准化等方面发展。
同时,鹅养殖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业务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不断发现和挖掘市场机会,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鹅饲养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鹅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肉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消费市场。
鹅饲养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鹅饲养市场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鹅饲养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鹅饲养市场的规模鹅饲养市场的规模近年来有了显著增长。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我国鹅饲养业的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其中,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
鹅饲养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鹅饲养市场的供需状况鹅饲养市场面临着供需矛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
而鹅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肉类,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但由于鹅饲养业发展比较困难,供应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价格上涨,进一步影响了市场的供需平衡。
鹅饲养技术的改进为了提高鹅饲养效益和产能,农业部门积极推动鹅饲养技术的改进。
一方面,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养殖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饲养能力。
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
鹅饲养市场的发展机遇随着人们饮食观念的变化,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为鹅饲养市场提供了发展机遇。
同时,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扩大也为鹅肉的进出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政府通过扶持政策和补贴措施,进一步推动了鹅饲养市场的发展。
鹅饲养市场的挑战尽管鹅饲养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鹅饲养业的投入成本较高,包括饲料、设备和场地等,增加了饲养者的经济压力。
其次,饲养技术的不断改进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和人力资源。
此外,鹅饲养业还存在市场波动和疫病风险等不可控因素。
鹅饲养市场的发展趋势鹅饲养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人们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二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将提高鹅饲养的效益和产能。
三是市场竞争将加剧,鹅饲养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市场竞争力。
石屏县种草养鹅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从石屏县种草养鹅生产现状入手,通过对种草养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种草养鹅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把石屏县种草养鹅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石屏县种草养鹅的发展。
关键词种草养鹅;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云南石屏
1种草养鹅现状
石屏县养鹅历史悠久,但真正开展种草养鹅始于2000年。
经过近7a的发展,2006年全县有200只以上的种鹅场10个,其中有1个饲养规模已经达1 000只,有3个饲养规模已经达400只;有年出栏肉鹅200只以上的规模饲养户98户,出栏肉鹅2.5万只,占全县肉鹅出栏数的12.5%。
推广种植多花黑麦草1 000hm2,实现肉鹅存栏13万只,肉鹅出栏25万只,创产值1 200万元。
通过近7a的种草养鹅,促进了石屏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是走出了一条农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在石屏,饲养1只4kg的商品肉鹅,约90d,可得纯收入15元;种植666.7m2多花黑麦草,一次可养肉鹅200只,周转3次能养肉鹅600只,约获纯利9 000元;二是实现了种草和养鹅的有机结合;三是使冬闲田地得到利用;四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
2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内规模化种鹅场还未建立,商品鹅苗供应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销售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肉鹅深加工厂还未建立,种草养鹅离规模化生产还有一定差距;三是疫病防治技术还不够成熟,对我县规模化养鹅还有较大的威胁;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种草养鹅的规模化进程。
3发展前景
3.1资源条件
石屏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西北部,东经102°08′~102°43′,北纬23°19′~24°06′。
全县土地总面积3 037km2(其中山地面积占94.6%),地处云贵高原南部,是哀牢山系向东延伸区,分属珠江、红河两大水系。
全县辖区海拔259~2 551.3m,年平均气温18.2℃,≥10℃的活动积温6 105.5℃,年均降雨量955mm,干燥度1.04,年日照时数2 300h。
气候凉爽,无污染,土壤肥沃,地势较平缓,自然条件优越。
水草资源丰富,县境内有适宜种植牧草的冬闲田地6 000hm2,全县有草山草坡15.67万公顷。
3.2技术力量
全县有畜牧兽医科技人员229人,其中县级31人,乡级82人,村委会兽医116人;有中级职称35人,初级职称78人。
这些科技人员技术力量强,经验丰富,能承担种草养鹅的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3.3市场前景
在国内,每年的肉鹅出栏仅6亿只左右,而我国的年需求量在9亿只左右,还缺口3亿只。
特别是沿海城市,需求量大得惊人。
如上海市年需鹅量为2 000万只,广州市为8 000万只,广西为7 000万只,香港为3 000万只。
而且鹅肉的消费呈现全国普及的趋势,市场非常广阔。
此外,鹅绒由于保暖性能好,是各种款式服装、服饰和寝具的珍贵原料,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是抢手货。
目前,中国鹅绒年产量约3万吨,其中有1/3用于原料或制品出口,每年创汇10.5亿美元。
在国际市场上,鹅肉的需求量也明显呈增长趋势。
东南亚、俄罗斯、中亚各国、中东伊斯兰国家都喜欢吃鹅肉;在德国,一个圣诞节期间就需要450万只鹅;在欧洲,鹅肉的价格比鸡肉高2~3倍。
鹅肥肝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据调查,世界上鹅肥肝的总产约9 000t,还有4 500t的缺口。
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鹅肥肝需求国和鹅肥肝制品出口国,年贸易量约7 000t。
除法国外,日本最近也掀起了鹅肥肝的消费热潮,有关专家分析,日本在几年后将成为世界上鹅肥肝消费的第二大国。
现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也加入鹅肥肝消费行列。
因此,鹅肥肝的消费也将会大幅度增加。
4发展对策
4.1合理规划,确定发展目标
种草养鹅作为石屏的一项重要产业,要根据该县资源和地理条件,把异龙湖、赤瑞湖周边的乡镇和新城乡、大桥乡等河谷地带定为种草养鹅的主要生产区。
并确定到2010年种优质牧草1 334hm2,发展肉鹅养殖60万只,出栏肉鹅100万只,实现产值7 000万元(包括深加工),创纯利3 000万元。
4.2加快良种体系建设,解决鹅苗的瓶颈制约
在肉鹅生产中,虽然石屏县一直都没有放松鹅良种体系建设,始终在抓紧建设种鹅场,但鹅苗始终是制约石屏养鹅业发展的瓶颈。
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种鹅繁育体系。
一是以川白鹅为母本,以来因鹅为父本,引进种鹅2万只;二是在新城、宝秀、异龙、坝心、龙朋等水草资源丰富的乡镇,建成存栏种鹅2 000只的种鹅场10个,向全县提供优质鹅苗100万只,彻底解决鹅苗供不应求的瓶颈制约问题。
4.3建立龙头加工企业,逐步实现产业化经营
目前,石屏外销的肉鹅约有80%供给昆明王庆兰烤鹅有限责任公司,约20%销往元江、新平、思茅、西双版纳等地。
然而现在的问题,一是因长途运输给销售带来不便,同时也增加了运输成本;二是两地的需求量只有70万只左右,将来肉鹅产业发展壮大了,销售将会受到限制。
因此,一定要尽快建立龙头加工企业,利用龙头企业一头联系养殖户、一头联系市场的优势创出名牌产品,并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进一步打开市场;同时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种草养鹅规模,在条件较好的宝秀、异龙、坝心、大桥、新城、龙朋、龙武等7个乡镇建成年出栏肉鹅2万只的养殖示范村10个,以此带动全县出栏肉鹅100万只,实现产业化生产。
因为产业化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4.4以技术作后盾,搞好鹅病防治
搞好鹅病防治,是种草养鹅工作的关键环节。
鹅是一种草食禽,其特点是吃得快、屙得快、生长快、喜水,小鹅阶段病多、难养、成活率低。
因此,在饲养管理中,一是对禽流感、小鹅瘟、副粘病毒、蛋子瘟、禽霍乱、传染性浆膜炎等鹅的主要疫病要按程序进行规范防治,杜绝发生;二是鹅厩要建成“高床”鹅厩,厩内设有保育(脱温)室、戏水池,使鹅厩保持干净、清洁、温暖,尽可能地减
少细菌繁殖滋生,增强肉鹅的体质和抗病力,确保肉鹅生长快和少病;三是积极开展优质牧草种植,让草食禽真正有草可吃,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
4.5多方筹资,增加投入
要建成这么一项大产业,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不行的,然而石屏是财政穷县,资金的投入只能靠多方筹资。
一是县财政每年预算200~300万元,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示范户的补助经费。
二是积极争取省、州立项支持,解决种鹅场、龙头企业等重点工程的建设资金。
三是农户自筹,在县财政很困难的情况下,农户自筹资金应占大头。
在这一点上,只要群众真正有利可图,有钱可赚,是肯定会把资金用于发展生产的。
4.6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
当前,我国畜牧业面临两大转折:一是提升畜产品质量,迎接改善食品卫生安全的新阶段;二是与国际贸易接轨,开拓畜产品国际市场的新时期。
为此,石屏县种草养鹅从现在起,就必须实行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
一是种鹅场及养殖户圈舍要按标准进行规范设计;二是饲养管理要按标准进行操作,鹅病要按免疫程序进行规范防治;三是兽药、饲料要按标准规范使用;四是要保护好环境,减少污染,对鹅粪等污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五是要杜绝肉鹅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的污染。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田野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生产出卫生、安全的肉鹅产品,增强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