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食俗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立夏,听说要吃什么好呢?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夏至之前的第一天,也是中国传统的节令之一。
立夏的风俗与习俗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吃凉性食物
立夏不仅是一个节气,它也是人们从冬季向夏季过渡的时期。
在这个时间里,气温逐渐上升,人们的身体也需要调整,因此就要多吃一些凉性食物,如绿豆、黄瓜、荸荠、凉粉等。
这些食物能够清热解毒,适合夏季的气温和气候需求。
二、吃饺子或吃蛋
在中国的很多地区,立夏这一天也被称为“吃饺子节”。
这是因为“饺”谐音与“交”的发音很相似,给人们带来了收获丰收、团聚和交流的好兆头。
此外,立夏也是蛋類食品具市場需求隆的时期,有吃蛋的习惯。
三、插艾蒿
在中国北方,立夏这一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插艾蒿。
艾蒿又称为“魔除草”,可以放置在房间里或者穿在衣服里祛病健身。
而插艾蒿则寓意辟邪、驱邪的意思,是一种既具有宗教的祭祖之意,又具有驱邪逐疫,求神保佑之意的传统民俗习惯。
总体来说,立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气,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和习俗。
希望大家在这个节日里可以根据传统风俗习惯,学会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享受生活的美好。
立夏节气的饮食习俗(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立夏节气的饮食习俗立夏节气的饮食习俗介绍立夏是夏天的节气之首,位于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在立夏节气到来之后,日照的时间会增多,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立夏节气的饮食习俗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立夏节气的饮食习俗七家粥浙东农村立夏吃七家粥,七家粥是汇集了左邻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糖,煮成一大锅粥,由大家来分食。
24节气立夏的习俗_立夏的特点立夏是今天,热浪开始烦;送你电风扇,吹去烦恼汗;送你清凉油,抹去闷热愁;请你喝口茶,生活如夏花。
祝天天快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4节气立夏的习俗和特点,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立夏的习俗1、吃蛋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
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用丝线编成的蛋套,里面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相互用力比试,称为撞蛋。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鸡蛋相当于一个“微型营养库”,是夏天快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的首选食物。
夏天人们由于大量出汗,体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欲减退,这时吃上一个鸡蛋,可以快速补充体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安然地度过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
2、秤人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
”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
秤人这一风俗的由来,民间的传说虽有不同的版本,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
立秋的时候再称一次,看看夏季长了多少,能说明我们的(身体)情况的。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传说当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习俗在古时的一些地区很是兴盛却是无疑。
3、喝粥根据当地史料记载,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
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虽然只是传说,但这种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养生方式来说,在夏季养护脾胃,最好能多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煮粥时加些荷叶,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立夏最传统的习俗介绍4、吃立夏饭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也会引得人们食欲大开。
2022立夏节气的饮食习俗及农事活动立夏以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节气的饮食习俗及农事活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夏节气的饮食习俗吃立夏饭立夏这一天,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变换出不同的颜色,也会引得人们食欲大开。
立夏这天,南方人喜欢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俗称吃“立夏饭”。
乌米饭也是立夏一大美食。
乌米饭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先把乌树叶子捣烂,在冷水中浸泡,然后去渣,再将洗净的糯米浸入乌树叶子汁内,把糯米浸透,变成黑色,再放入铁锅里蒸熟,最后再撒上些白糖,这就搞定啦。
据说,这个风俗源于战国时期着名军事家孙膑。
立夏见三鲜谚语“立夏见三鲜”为尝新之俗。
时至立夏,不少当年生产的农作物,都可以采摘上市了。
三鲜义有“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之分。
地三鲜流传较广,只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三鲜品种,相对常见的为苋菜、蚕豆、蒜苗。
树三鲜为樱桃、批把、杏子,但也有的地方把梅子和香椿头列人其中。
水三鲜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州鱼、海狮、河豚、绍鱼、黄鱼、银鱼、子鳞鱼等。
无论如何变,鲥鱼始终是水三鲜的主打品种。
鲥鱼每年立夏前后集群由大海口溯江而上产卵,“初夏时有,余月则无,故名鲥鱼”(李时珍(本草纲目》)。
鲥鱼脂肪丰厚,细腻嫩滑,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中国古来就重视立夏节气。
史载周朝时,逢立夏日,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盛大的“迎夏”仪式,并指令司徒等官分赴各地,勉励农民抓紧夏季耕作。
在民问,除了尝三鲜外,也还有许多其他的立夏风俗。
有的地方时兴吃霉豆腐,相传立夏吃了霉豆腐,霉运就会从自己身上离开。
也有的地方,立夏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吃以白米加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做成的“五色饭”,称之为“立夏饭”。
立夏节气的民俗活动及饮食习俗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气之一。
它标志着农历五月初二,与冬至、春分、清明、夏至、秋分、小满和大雪一样是中国传统的八个节气之一。
立夏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热,是夏季到了。
立夏节气的民俗活动多样,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庆祝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传统的立夏节气的民俗活动。
1. 立夏吃蛋饼立夏吃蛋饼是中国江浙一带的传统风俗,也是为了庆祝立夏而举行的独特仪式。
在立夏这天,人们会在家里烤蛋饼,并与家人分享。
蛋饼中含有鸡蛋和面粉等不同的原料,非常适合在夏季食用,因为它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而且还可以消暑降温。
2. 晒太阳在立夏这天,人们经常会跑出去晒太阳,因为它的阳光很强烈,有利于补充人体的维生素D,并且有助于预防阴虚和产生骨质疏松等疾病。
此外,晒太阳还可以提高人们的欢乐心情和情绪,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乐趣。
3. 种夏麦立夏期间,正值夏麦种植和生长的季节。
农民在这个时候会准备好种子,开始在地上种植夏麦。
种夏麦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还可以保证人们在夏季有足够的粮食补充。
4. 做风筝在立夏的时候,天气是比较稳定的,刮风的机会也会增加,很有利于放风筝,因此做风筝是立夏很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风筝不仅可以带来乐趣,还可以降低身体压力和焦虑情绪。
在立夏期间,人们的饮食习惯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因为夏季气温高和湿度大,人们需要让自己在饮食上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
下面将介绍一些传统的立夏节气的饮食习俗。
1. 吃凉粉立夏是天气很热的时候,吃凉粉是非常受欢迎的。
凉粉是用粉条或米粉制作而成的,在中央部分被卷成像灌肠一样的形状,用花椒、酱油和醋来搭配食用,可以清凉解暑,并且不会使人产生过度热量。
2. 吃荷叶饺子在立夏节气期间,南方地区的老百姓喜欢吃荷叶饺子,荷叶味道清新,而且可以解暑。
饺子的馅是瘦肉、虾仁、葱姜和豆芽等食材制成,口感清爽而不腻。
3. 吃醪糟醪糟是一种酿造出来的饮品,由若干次发酵而成。
立夏节气的食物及风俗活动立夏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到来。
这一节气标志着春天结束,夏天开始,天气逐渐变得炎热,植物开始茂盛生长。
立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风俗活动和食物品尝。
一、立夏节气的食物1. 糯米饭:糯米饭是立夏之际人们最常食用的一种食物。
据传说,在古代,人们在立夏这一天将糯米做成团子,供奉给祖先,希望能够保佑自己一年的平安与顺利。
现今,人们也会用糯米做成糯米饭,加上各种鲜美的配料,如鱼片、肉丸等,来纪念这一节气。
2. 黄豆:黄豆是立夏节气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
黄豆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可补充体内的能量和营养,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除了可以煮汤,还可以用黄豆制作豆腐和豆浆等美食。
3. 龙眼:在传统文化中,龙眼是代表“神仙果”和“长寿果”的一种水果。
龙眼果肉鲜美,富含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能够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
在立夏之际,人们会选择食用龙眼,以祈求自己的健康长寿。
4. 苦瓜:苦瓜在立夏时节也是人们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因为苦瓜可以清热解毒,适合夏季天气炎热时食用,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消除体内湿气,增加体内阳气。
二、立夏节气的风俗活动1. 端午龙舟比赛:在立夏之际,端午节即将到来,人们会选择在这一天举行端午龙舟比赛。
龙舟比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它代表着勇气、团队精神以及尊敬传统文化的态度。
2. 在田地敬神:立夏这一天,也是人们在农村地区中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农田,向土地神敬献鲜花和水果,并表示对土地神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3. 祭祖祭先贤:立夏这一天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祖先和先贤的重要日子。
人们家庭中会选择在这一天摆供,向祖先和先贤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并祈求祖先和先贤的保佑和庇护。
4. 立夏时节还有一些其他的风俗活动,如熏蚊香、悬艾条、购买五颜六色的冰棒等,都是人们纪念立夏这一节气的方式之一。
立夏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立夏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立夏是二十四节气的其中一个节气,由于气候炎热,人们往往会在这样的时节出现身体困乏、体热多汗、体型消瘦的现象。
为了增加自身的体质,同时祈福农作物能够更好的生长,古人们会在“立夏”的当天,举行一些传统仪式。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立夏节气的传统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立夏的传统习俗:(一)迎夏仪式“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
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
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
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
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
”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
”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
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二)尝新活动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
其实我国不同地区的“尝新”都大同小异,一般来说都是品尝“立夏”的时令蔬菜和水果为主。
例如吃蚕豆、蒜苗、樱桃、青梅等新鲜水果、蔬菜,通过这样的食补方式,进一步地补充身体营养,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
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夏季多食用,身体更健康!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
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三)斗蛋游戏你或许听说过这样一句俗话“立夏吃蛋,石头踩烂”,寓意着人们吃了鸡蛋补充营养后,身体就会变得更加强壮有力,甚至能把石头踩烂。
立夏的民间传统风俗活动立夏是24节气之一,也是五月节气的第一个,标志着春天结束,夏季开始。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民间传统风俗活动,立夏也不例外。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立夏的民间传统风俗活动。
一、立夏祭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
每年立夏之际,人们都会去祭拜祖先,感恩祖先的恩德,并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和家人健康快乐。
祭祖的同时,人们也会给祖先献上美好的祝福和祈愿,表示对祖先的怀念和尊敬之情。
二、吃蒸笼粽子在立夏这个节气,吃蒸笼粽子也是非常流行的民间传统风俗活动。
虽然粽子在端午节的时候更为盛行,但是在一些地方,立夏节也是吃粽子的好时机。
在南方,人们会在蒸三伏的时候下凉席,在立夏时节,则会蒸粽子。
这也是因为在立夏之后,天气越来越热,蒸笼粽子也可以慢慢让人们适应高温天气。
三、插艾蒿立夏这个节气,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民间传统风俗活动,就是插艾蒿。
艾蒿是一种很常见的草本植物,在古代,人们还曾经用艾蒿来制作神仙药,而在现代,则是作为一种中药材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插艾蒿被认为可以避邪驱恶,保佑平安。
因此,每年立夏时节,人们就会在家门口、祠堂、田间地头等地方插上一些艾蒿,以驱逐疾病和瘟疫,保佑平安。
四、冰糖葫芦在很多地方,立夏时节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活动,就是吃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一种将草莓、荔枝等果子串起来,然后涂上一层红糖、白糖或者冰糖的糖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和热情,而冰糖则是甘甜的。
在立夏这个节气里,人们可以品尝到甜甜的冰糖葫芦,感受到甜蜜的节日氛围。
五、步步高升立夏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节气,因此在一些地方,人们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例如步步高升。
步步高升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祝福。
表演者会身着五彩斑斓的服装,手扶高杆,然后不断地跳、翻、滚等动作,让高杆上的彩带越高越好。
这种表演形式象征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生活高涨的情绪。
总结立夏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有着非常丰富的民间传统风俗活动。
今日立夏吃什么有什么讲究(立夏吃什么食物)今日立夏吃什么有什么讲究1、立夏蛋。
据说立夏的时候吃立夏蛋就能保证整个夏天都能安稳度过,不会中暑。
所以这个老的传统习俗也延续至今。
在立夏的时候,老人就会给孩子煮上鸡蛋,挂在胸前,然后嘱咐孩子要在立夏当天把立夏蛋吃掉,这样才能平安的度过整个夏天。
2、立夏茶。
立夏的时候,很多地区会喝立夏茶。
但是每个地区的立夏茶会有所不一样。
有些地区的立夏茶是用绿茶泡的,有的是用花茶泡的,有的地方更讲究,会用茯苓,薏米,赤小豆等放在一起煮成祛湿茶来喝。
是希望喝了立夏茶,可以驱赶身体当中的燥热,能够顺利的度过整个夏天。
3、馄饨。
在南方地区有立夏吃馄饨的习俗。
在立夏当天,很多人家会包馄饨吃。
在南方遇到重要的节气都会吃馄饨,所以到了立夏这个节气,馄饨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韭菜猪肉馅的馄饨,白菜猪肉馅的馄饨或者青菜肉馅的馄饨都是立夏的时候非常受欢迎的口味。
4、立夏饭。
立夏当天要吃立夏饭。
在江南地区,立夏饭并不是普通的白米饭,而是特有的乌米饭。
将乌米饭煮熟之后拌上白糖,吃上去又香又糯,味道特别好。
吃了立夏饭,也就是迎接立夏的到来,真正炎热的夏天就要开始了。
而在有些地区,立夏饭则是用不同颜色的米放在一起煮成五彩饭来作为立夏饭,其实也是对立夏的一种迎接。
今日立夏养生必吃的食物一、立夏蛋: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而全国各地的吃法不同。
相传从立夏开始,天气渐渐变暖,许多人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的感觉,而这立夏这天吃了鸡或鸭蛋,可以避免这些症状,补充体力与需要的营养元素。
二、苦瓜:进入夏天后,上火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因此,要适当增加苦瓜的摄入,可以有效预防清热,是预防夏季上火的最侍食物。
三、莲子:夏季是劳心劳力的季节,而莲子养心安神,在夏天的时候可以适量的多吃一些,缓解夏季的不适感。
四、莴苣:炎热的天气,身体里容易的气聚集,因此,要多吃些通气的食物,莴苣就是首选,通气的同时,还能帮你将体内的废气排掉,通利消化道,治疗便秘。
立夏的四大传统习俗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45度,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立夏时天气逐渐转暖,人们开始感到炎热,同时也意味着新一季的农作物开始生长,并有一系列的传统习俗相伴而来。
一、吃“立夏粑粑”
立夏这一天人们会吃“立夏粑粑”,粑粑是指用粮食制成的食物,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糍粑。
糍粑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其制作方法为先将糯米淘洗干净以后,磨成米浆,再加入盐巴、油和开水,搅拌均匀后,将其分成小份,在蒸锅里蒸熟。
糍粑软糯可口,既可当主食,也可配以酱、蜜等食用,十分美味。
二、戴“立夏帽”
立夏时天气逐渐转暖,阳光也逐渐强烈,人们便开始戴“立夏帽”以防晒。
立夏帽是由柳条或者草编织而成,颜色多为绿色,其不仅可以防晒,还可以遮阳,其轻便舒适,十分适合夏天的穿着。
三、洗“立夏浴”
立夏这一天人们也开始洗“立夏浴”,以祛除身体毒素和疲劳,同时迎接新一季的到来。
立夏浴是指在这一天洗澡并加入草药、花瓣等天然材料,以达到清热解毒、消除疲劳的效果,使人在新的季节里更加健康、愉快。
四、躲“五毒”
在立夏之后,天气开始变暖,五毒类昆虫如蜈蚣、蝎子、蟹、蛇等也开始活动,这给村庄里居住着的人们带来了危险。
人们为了防止被五毒伤咬,会在立夏这一天躲到屋子里,关上门窗,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总体而言,立夏的传统习俗体现了对节气的重视和尊重,既有防护措施,也有健康养生的方法。
在享受这些习俗的同时,也应当注重身体健康和安全。
未来我们应该继承和传承这些传统习俗,以尊重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将它们融入到我们现代的生活中,让这些习俗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立夏食俗
立夏是夏之始。
对于夏天这个将要到来的季节,我们的祖先内心之敬畏多于欢喜和快乐,因为这是一年中绝对温度最高,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又是人们最繁忙辛苦的时段。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吃,因为食物是健身的基础。
于是,在这个“夏天来临的日子”,各种食物的吃法与说法应运而生,并流传下来。
立夏蛋
立夏最经典的吃食无疑是“立夏蛋”。
立夏头天晚上,家家户户就开始煮“立夏蛋”,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调以料酒、盐、酱油和桂皮大料,谓之五香茶叶蛋。
待镬里蛋壳慢慢变红褐色,浓香盈屋,灶膛即可歇火,用柴火余热把茶叶蛋焐过夜。
立夏一早,立夏蛋就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手里亮相了。
立夏蛋除了吃,还有玩的属性。
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帐子上。
拄(即碰,比蛋的硬度)立夏蛋,是这天最令人兴奋的一件事,拄蛋以蛋壳不碎者为赢。
孩子们颈挂的蛋套里有好几个立夏蛋,趾高气扬,到处找对手拄蛋。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
”自立夏这天起,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特别易“吃热”:身体疲软,四肢乏力,食欲减退……称之为“疰夏”。
传说女娲娘娘曾告诉百姓,每年立夏,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禽蛋,可免疰夏。
因此,立夏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古人认为,禽蛋圆溜,象征圆满,立夏吃蛋能保夏日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
而今天,茶叶蛋已不再是立夏“专食”,早成为民间最流行的传统小吃之一。
脚骨笋
“脚骨笋”是宁波方言,就是山上的野竹笋。
立夏时节,许多野竹笋已长到尺把高,并且越来越有韧性,就像人的“小脚娘肚”,人称脚骨笋。
传说立夏吃了脚骨笋,人就可以像竹笋一样,日滋夜长,越来越坚韧、结实、健康。
老话讲,“吃过脚骨笋,脚骨健健响”,说的就是这层意思。
脚骨笋的吃法,一般有油焖和烤咸齑。
笋剥壳,切段;锅里多放油和酱,少放水和盐,小火慢慢把笋焖熟焖透并入味,即为油焖。
笋和咸齑皆切段,和水(最好调入适量的咸齑卤)一起在锅里烤,直至笋入味,有咸齑的咸香,即成咸齑笋。
软菜羹
软菜学名为莙荙菜,也叫叶用甜菜,为藜科甜菜属中的变种。
在宁波话中“莙荙”与“君踏”同音。
说起“君踏”,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南宋建炎年间,金兵入侵中原,康王赵构为了逃避金兵,从杭州落难至宁波。
金兵尾随而来,他落荒而逃,从江北一片菜地经过,把蔬菜踩得面目全非。
当晚下了一场春雨,田里被踩踏过的那些蔬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第二天竟恢复
原貌,郁郁葱葱。
于是,民间就把这种蔬菜称为“君踏”,意思是“君王踩踏过的蔬菜”。
立夏吃软菜即寓意像“君踏”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终年生机勃勃,健康长寿。
此外,软菜性凉,熟后柔滑,传说立夏吃了,一个夏季可保持皮肤光滑,不生疮疖。
软菜羹的副料是毛笋片。
菜切段,鲜毛笋切薄片,淖水去涩味;锅内放明油,菜和笋片入锅,缓翻至脱水,颜色转深绿,兑水,沸后按自己口味加入适量盐和味精,调入山粉汁勾欠,汁转浓即可装盆。
软菜羹另一种简便做法,是纯软菜兑入适量咸齑卤,不用盐,做法同上,亦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