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3课标高考作文题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2013年新课标I全国卷高考作文题:(山西、河南、陕西、河北、陕西)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高考全国课标卷Ⅰ作文点评:把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经验与勇气》这则关于钻石切割的材料,属于典型的材料作文,富于时代气息,社会意义丰富,思想倾向鲜明,难易程度适中,学生有话可说,是一则可圈可点的好作文题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
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
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
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
写作素材相当丰富,俯拾皆是。
不必说我们改革开放的魄力,当前反腐倡廉的胆气;不必说我们捍卫主权、保卫领土的决心,毅然决然向H7N9决战的豪气,单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积极进取、大胆做事的勇气就足以令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
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题意识;2、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3、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点睛,闪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卷面美观等。
200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
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
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
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
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个人做按摩。
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
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
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2003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
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
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
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4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
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的痛苦啊!详解: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7年海南省英语高考作文题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假设你是李华。
美国一所友好学校准备与你们学校共同创办一份中学生英文刊物,该校格林先生来信询问有关情况。
请你给他写封回信,主要内容如下:*表示赞成。
*提出你喜欢的栏目。
*简要说明理由。
注意:1.词数100左右。
2.信的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
3.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4.参考词汇:栏目一columnDear Mr. Green,I am very excited to learn that we are going to start a magazine together.Yours faithfullyLi Hua 范文:Dear Mr. Green,I am very excited to learn that we are going to start a magazine together. It is indeed awonderful idea and everyone hopes for its success.I would like the magazine to have three columns: News, Teachers’Advice and Students’V oice. From the News column we can learn about what is going on in both of our schools. In Teachers’ Advice, our teachers can give us such help as we may not be able to get in the classroom.Students’V oice will allow us to freely express our thoughts and feelings about our lives and studies.I believe that this magazine will surely strengthen our ties,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reading it.Yours faithfully,Li Hua 2008年海南省英语高考作文题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假定你是李华,从小喜爱大熊猫,一直通过有关网站关注三年前在美国圣迭哥动物园出生的大熊猫“苏琳”和她的母亲“白云”。
高考新课标卷作文审题立意分析2007年【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
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
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
一天,他偶然看到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
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了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粘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
“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
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
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7年宁夏、海南高考作文试题评析今年宁夏、海南两省的高考作文题采用了“材料+评论”的模式,即先出示材料,然后给出几种评论,要求考生就这几种评论中任选一个角度来立意、作文。
首先要明确,材料是立意的基础,评论是立意的方向,立意最终要回到材料上,因此对材料的理解是重中之重。
我们不妨将题目分作材料和评论两个部分进行解读。
先看评论部分。
两种评论,从文字层面来看,呈现出两种相反的思维意识。
评论“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着的追求”指出“机遇”与“执着的追求”是“创造”的两个重要条件,其中侧重“执着的追求”。
而评论“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则是强调“机遇”对于“创造”的重要性。
但两种评论均有一个重要的中心词“创造”,这也就指明了立意的方向:“创造”所需具备的条件。
这段材料难度不大,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①别涅迪克发现烧瓶落地裂而不碎,一时找不到答案,但他注意留心问题。
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使得别涅迪克想起烧瓶事件,并促使他对烧瓶进行化验,结果自己得到意外发现。
2013年高考作文题目汇编2013新课标I全国卷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新课标Ⅱ全国卷高考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201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
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2007年高考全国卷及部分省市卷作文题作者: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06期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北京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 、“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上海卷作文: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70分)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天津卷请以“有句话常挂嘴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800字。
江苏卷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望。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湖南卷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
②不得抄袭。
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
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新课标卷(河南、陕西、陕西等地区)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
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
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2013高考作文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3年全国大纲卷(适用省:贵州甘肃青海西藏云南河北黑龙江海南吉林)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201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题目: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是什么?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功能一定会让这个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了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这或许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2007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及高考满分作文2007年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1.全国卷Ⅰ作文题目(河南、广西、陕西等)(看图作文)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出事了”。
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2.全国卷Ⅱ作文题目人生,诗意还是失意3.上海卷作文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陕西卷作文题目(看图作文)场景:一个小孩跌倒了,周围有三个大人,分别代表了社会、家庭,和学校,这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出事了”。
文体自拟,自命标题,800字以上5.江西卷作文题目每天,我们都要和语文打交道,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在你的记忆深处,或许留有许多语文学习的深刻印章,或许留有对语文的诸多感想.请以1.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2.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为题(二选一)作文,文体不限,不得抄袭或套作,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另拟题目.6.湖南卷作文题目诗意地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材要求:记叙文或者议论文7.山东卷作文题目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自拟题目,自选主题自选文体,文体特征明显。
8.江苏卷作文题目怀想天空 (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9.湖北卷作文题目湖北作文题: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和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
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针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一篇作文。
10.北京卷作文题目春夜喜雨要求:刘长卿《别严士元》两句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有声”,好多人对这两句诗有评论,根据这些评论材料,写作文对春夜喜雨的不同评论--题目自拟,体裁不限,800字以上。
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集锦1.2007年辽宁省高考作文题:一个成功人士曾经做过一个广告:人生如登山。
即便是一小步也有新的高度――我能!请以“我能”为题,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2007年高考全国卷I(陕西、河南等省)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画图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看图作文要求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全国卷Ⅱ(贵州等省)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关于“帮助”。
材料:一、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为一贫困企业捐款300万,但当他生病后,该厂员工竟无一人探望,其中一名受助者还说:“这让丛飞很没面子”,丛飞很伤心,但他说:“我现在已经无需钱来治疗了。
”二、华南农大学生小李通过卖废品捐款给一所希望小学,但不久他被查出来患白血病,该校师生纷纷捐款,其中一位四年级女孩捐了十元,当被问到为什么把自己的压岁钱都捐出来的时候,这位小女孩说,我们要记得李姐姐说的话:“要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要帮助别人。
根据以上材料自命题作文,体裁不限。
4.北京卷:春夜细雨“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①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
②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
③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
④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字数800以上。
5.上海地区高考作文题为:“必须跨过这道坎”。
(70分)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6.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在嘴边7.重庆卷:酸甜苦辣说高考高考恢复30周年,学生们对高考有各种各样的看法,高考充满了酸甜苦辣,请结合你的自身体会,写一篇高考体会的文章。
2007年宁夏海南卷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
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
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了。
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经盛过硝酸纤维素已经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
“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
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地追求。
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相像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8年宁夏海南卷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听小鸟唱歌,看小鸟飞翔。
母女俩第一次养鸟,母亲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
第二次养鸟,母女相约要好好对待小鸟,这次养了一个月,小鸟长得很好。
但是朋友说,你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歌唱、自由飞翔的权利,母女俩依依不舍地把小鸟放飞了。
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参加放生活动的邀请函。
信函说,放生活动又环保又慈善。
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
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的有好几百人。
一声礼炮响起,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虔诚合十。
母女下山后,听见花鸟市场的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鸟儿的需求量大增,要每天起早摸黑捉鸟才能供得上。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9宁夏海南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
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
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
走过去之后,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
”
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
”
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
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
小吴说:“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些什么。
”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的时间,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
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
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1年高考课标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二十一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
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
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作文题目: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二作文题目: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