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5
桥梁工程第一章总论桥梁的基本组成: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设施,上部结构是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是桥梁支座以上桥孔的总称。
当跨越幅度越大时,上部结构的构造也越复杂,施工难度增加。
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
桥梁的附属设施包括桥面系、伸缩缝、桥梁与路堤衔接处的桥头搭板和锥形护坡。
*作用桥墩和桥台是支承上部结构并将传来的恒载和车辆活荷载再传至基础的结构物。
桥台还与路堤相衔接,并抵御路堤上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坍方。
基础是桥墩和桥台的奠基部分,承担了从桥墩和桥台传来的全部荷载,这些荷载包括竖向荷载以及地震、船舶撞击墩身等引起的水平荷载。
支座是设在墩(台)顶,用于支承上部结构的传力装置,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而且要保证上部结构按设计要求能产生一定的变位。
各种水位:低水位、高水位、设计水位和通航水位A、低水位:枯水季节的最低水位;B、高水位:洪峰季节的最高水位;C、设计水位: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高水位;D、通航水位:在各级航道中,能保持船舶正常航行时的水位净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两墩、台身顶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相交处内缘间的水平净距,l0表示总跨径:多孔桥梁中各孔跨径的总和,∑l o,反应了桥下宣泄洪水的能力计算跨径:对于设支座桥梁,为相邻支座中心的水平距离,对于不设支座的桥梁(如拱桥、刚构桥等),为上、下部结构的相交面之中心间的水平距离,计算以l为准。
标准跨径:是指两相邻桥墩中线之间的距离,或墩中线至桥台台背前缘之间的距离桥梁全长:简称桥长,对于有桥台的桥梁为两岸桥台翼墙尾端间的距离,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长度,L表示桥下净空:为满足通航(或行车、行人)的需要和保证桥梁安全而对上部结构底缘以下规定的空间界限。
桥梁建筑高度:指的是上部结构底缘至桥面顶面的竖直距离,线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或轨顶)标高,对通航净空顶部标高之差,又称为容许建筑高度。
桥梁工程复习资料1.钢管混凝土拱桥从结构的受力体系和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归纳(中承式肋拱桥)、(下承式杆拱桥)、(上承式拱桥)。
2.转体的方法可以采用拱桥竖向转体施工 ,有平衡重平面转体施工 , 无平衡重平面转体施工。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规定:公路桥涵设计采用的作用可以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 ,偶然作用4.悬臂施工法主要有(悬臂拼装法)及(悬臂浇筑法)5.拱桥无平衡重转体施工具有锚固 ,转动. 位控 ,三大体系6.悬臂施工法也称为(分段施工法)7.挂篮主要有,梁式挂篮,斜拉式挂篮,组合式挂篮8.顶推法施工的关键主要是,顶推作业9. 钻孔灌注桩的钻孔方法有,冲击法,冲抓法,旋转法10.钢筋的切断有,手工切断,手动切断机 ,电动切断机,三种方法。
11 管柱一般包括,承台 ,多柱式柱身,嵌岩柱基,三部分12.挂篮主要有,梁式挂篮 ,斜拉式挂篮,组合式挂篮 .13.重力式桥台由,台帽,台身 ,和, 基础,组成14. 我国古代隋朝时期修建,位于河北赵县的著名古桥是( 赵州桥 )15. 作用代表值包括,标准值,频遇值 ,准永久值16. 桥梁设计的原则为实用,经济,美观.17. 船只撞击力属于,偶然作用.18、按施工项目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不同,一般可分为全场性施工准备、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和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条件准备等三种19、桥梁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附属结构等20、桥梁设计一般遵循的原则包括安全可靠 ,耐久,经济合理先进性和美观等21、桥梁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下承式桥、中承式桥22、先张法:先张法是指先张拉预应力钢筋,再浇筑混凝土的预加应力方法24、顶推施工法:沿桥梁纵轴方向的桥台开辟预制场地,分节段预制混凝土梁体,并用纵向预应力筋连成整体,然后通过水平液压千斤顶施力,借助不锈钢板和聚四氟乙烯模压板特制的滑向装置,将梁逐段向对岸推进,就位后落架,更换正式支座完成桥梁施工25、偶然荷载:偶然荷载指的是在结构的设计使用期内偶然出现(或不出现),其数值很大、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26净跨径:对于梁式桥是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对于拱式桥是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1.公路桥梁上的各种荷载和外力归纳为三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2.按桥梁全长和跨径不同分为:小桥、中桥、大桥和特大桥。
3.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可以分为:悬浮体系、支撑体系、塔梁固结和钢构体系。
4.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有:杠杆原理法、偏心压力法、横向铰接板法(梁)、横向钢结梁法、比拟正交异性板法等。
5.拱桥的拱上结构是由:拱圈和拱上建筑所构成。
6.行车道板的作用有:承力、保证桥梁整体性和把力传递到主梁。
7.拱桥的拱上结构按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实腹式拱桥和空腹式拱桥.8.在实践中,最常遇到的行车道板受力图式为:单向板、悬臂板和铰接悬臂板.9.按受力特点,桥梁形式可分为:梁式、拱式、刚架、组合体系桥和吊桥等。
10.按承重结构的截面形式划分,梁式桥可分为:板桥、肋板式桥、箱形桥。
11.斜拉桥拉索饿布置形式辐射式、竖琴式、扇形式和星式。
12.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中预应力筋需要向梁端弯起,主要是为了满足:索具和减余剪力图的要求。
13.梁式桥支座布置原则是有利于墩台传递纵向水平力,有利于梁体的自由转动为原则。
14.拱桥按主拱圈的横截面形可分为:板拱、肋拱、双曲拱和箱形拱四类。
1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作用组合分为: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和作用长期效应组合。
16.五点重合法是指对于空腹式板桥,在求其拱轴系数时认为:拱顶、两拱脚及两1/4垮径的压力线与拱轴线完全重合的方法。
17.锚具在梁端的布置应遵循:分散和均匀的原则。
18.公路桥梁上的各种荷载和外力归纳为三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19.双曲拱桥的特点是:化整为零和集零为整.20.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作用效用组合分为: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
21.桥梁由桥垮结构、桥墩、支座和基础四大部分组成。
22.拱桥有:支架施工、无支架和组合形式三大类施工方法.23.拱桥铰按其性质可分为:永久性铰和临时铰两种类型。
24.伸缩缝与变形缝的作用是:保证变形和阻止水渗入,车辆通行顺畅.25.拱轴线的类型主要有圆弧线拱、抛物线拱和悬链线拱三种。
1.桥梁组成:(1)上部结构:是桥梁支座以上跨越桥孔的总称是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结构。
(2)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基础)支座:在墩台的顶部,用于支承上部结构的传力装置。
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还要保证上部结构能按设计要求产生一定的变位。
2净跨径:对于梁式桥,指设计水位两个桥墩之间的净距。
对于拱式桥式指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水平距离。
3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净跨径之总和。
它反映的是桥下的泄洪能力。
4计算跨径:对于设有支座的桥梁,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
对于拱桥指两相邻拱脚截面型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5桥梁全长:对于有桥台的桥梁指两岸桥台后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对于无桥台则是指桥面行车道的长度。
6桥梁高度: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指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
桥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桥梁施工的难易性。
7桥下净空:为了满足通航,行车或行人等需要,并为了保证桥梁结构安全,而对上部结构地缘以下所规定的净空间界限。
8桥面:指桥梁行车道,人行道上方应保持净空间的界限。
9桥梁建筑高度:指上部结构地缘至桥面顶面的垂直距离线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标高与桥下净空界限顶部标高之差,称为桥梁的容许建筑高度。
建筑高度不得大于容许建筑高度,否则就不能保证桥下通航或行车等要求。
标准跨径:对于梁式桥,是指相邻两桥墩中线之间的距离,或墩中线至桥台台背前缘之间的距离矢跨比:是拱桥拱圈(或拱肋)的计算矢高f与计算跨径l之比,也叫拱矢度支座:设置在墩台的顶部,用于支撑上部结构的传力装置10净矢高值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拱脚截面下缘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1计算矢高:指拱顶截面型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型心连线的垂直距离。
12桥梁分类:梁式桥拱式桥悬索桥刚构桥斜拉桥。
13按其他分类:1)按用途分类: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水运桥和管线桥等。
2)按主要承重结构采用的材料划分: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圬工桥,钢桥,钢—混凝土组合桥和木桥等。
桥梁工程复习资料第一章概述1.桥梁三部分,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
上部结构是桥梁支座以上跨越桥孔的总称,是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结构。
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基础。
2.低水位:河流中的水位是变动的,河流中枯水季节的最低水位。
高水位:洪峰季节河流中的最高水位。
设计水位: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出的高水位。
通航水位:在各级航道中,能保持船舶正常航行的水位。
3.净跨径:对于梁式桥,是指设计水位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对于拱式桥,是指每孔拱跨两个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净跨径之总和,它反映了桥下泄洪的能力。
计算跨径:对于设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距离;对于拱式桥,是指两相邻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桥梁全长:对于有桥台的桥梁,是指两岸桥台后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对于无桥台的桥梁,是指桥面行车道的长度。
4.桥梁高度: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指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
桥下净空:为了满足通航、行车或行人等需要,并为保证桥梁结构安全,而对于上部结构底缘以下所规定的净空间的界限。
桥面净空:桥梁行车道、人行道上方应保持的净空间界限。
桥梁建筑高度:上部结构底缘至桥面顶面的垂直距离。
净失高:从拱顶截面下缘至相邻两跨拱脚截面下缘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计算失高:拱顶截面形心至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连线的垂直距离。
5.桥梁按受力体系可分为梁式桥、拱式桥、悬索桥。
桥梁的主要受力特征及适用场合P4按用途分——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水运桥和管线桥。
按主要承重结构采用的材料分——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圬工桥、钢桥、钢—混凝土组合桥和木桥等。
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上承式桥、中承式桥和下承式桥。
按桥跨结构的平面位置——正步桥、斜交桥和弯桥。
第二章桥梁的总体规划设计1.桥梁设计原则: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环保。
2.桥梁设计的步骤a.预可行性研究报告b.可行性研究报告c.初步设计d.技术设计e.施工图设计3.桥梁纵断面设计包括:a.确定桥梁的总跨径;b.桥梁的分孔;c.桥道的标高;d.桥上和桥头引道的纵坡;e.基础的埋置深度。
桥梁工程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篇总论第一章设计洪水位: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高水位。
P8总跨径: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桥梁孔径,反映了桥下宣泄洪水的能力。
P8桥梁全长:简称桥长,对于有桥台的桥梁,为两岸桥台侧墙或八字墙尾墙之间的距离,以L表示;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长度。
P8桥梁高度:简称桥高,是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
P8矢跨比:是拱桥中拱圈(或拱肋)的计算矢高f与计算跨径l之比,也称拱矢度,他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重要指标。
P9钢架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或板和立柱或竖墙整体结合的钢架结构,梁和柱的连接处具有很大的刚性。
P10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下承式桥和中承式桥。
P13第二章桥梁设计必须遵照“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基本原则。
P15桥梁设计程序采取两阶段设计:1、第一阶段是初步设计;2、第二阶段是施工图设计。
P16对于跨越河流的桥梁一般包括下面几个方面:桥梁横断面设计,主要是确定桥面净空和桥跨结构横断面的布置。
P19人行道、自行车道与行车道之间应设置分隔设施:一个自行车道的宽度为1.0m;当单独设置自行车道时,不宜小于两个自行车道的宽度。
人行道的宽度宜为0.75m或1.0m;大于1.0m时,按0.5m的级差增加。
当设路缘石时,路缘石高度可取0.25m—0.35m。
P21对于一般小桥,为了改善路线的线性,或城市桥梁受原有街道的制约时,有时也修建斜交桥,斜度通常不宜大于45°。
在通航河流的上的桥梁,其墩台沿水流方向的轴线与最高通航水位主流方向的交角大于5°时,宜增加通航孔净宽。
P21第三章桥梁上的作用按时间变化可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
P25汽车荷载等级:汽车荷载分为公路I级和公路II级两个等级。
汽车荷载由车道荷载和车辆荷载组成。
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组成。
桥梁结构的整体计算采用车道荷载;桥梁结构的局部叠加、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压力等的计算采用车辆荷载。
桥梁工程1.净跨径:梁式桥的两个相邻桥墩中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或桥墩中线到桥台台背前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为净跨距。
2.计算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计算跨径。
3.标准跨径:对于梁式桥,指相邻两桥墩中线间的距离,或桥墩中线与台前缘间的距离。
4.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
5.桥长;桥梁全长简称桥长,对于有桥台的桥梁为两岸桥台翼墙尾端间的距离是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耳墙后端之间的距离,以Lq 表示。
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
6.桥高:桥梁高度简称桥高。
是指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或为桥面与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距离。
7.桥下净空:是指通航水位或设计通航水位至桥跨结构最下缘之间的距离。
8.桥梁建筑高度:桥梁建筑高度是上部结构底缘至桥面顶面的垂直距离。
9.净矢高:拱桥从拱顶截面下缘至起拱线的水平线间的垂直距离。
10.矢跨比:拱桥拱轴线的计算矢高与计算跨径之比(f/L)。
11.设计洪水位:桥梁设计中按规定的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所得的高水位。
12.永久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而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包括结构力,预加应力,土的重力,土侧压力,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水的浮力和基础变位作用七种。
13.可变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切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
14.偶然作用:是结构在设计试用期内不一定出现,但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15.极限状态:是指整体结构或构件的某一特定状态,超过这一状态界限结或构件就不能再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
16.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在桥梁设计中,通常用一个表荷载分布程度的系数m与轴重的乘积来表示这个值,因此前后轴的两排轮重分布在某号梁的荷载课分别为mp1和mp2.这个m就称为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它表示某根主梁所承担的最荷载是各个轴重的倍数(通常小于1)1.桥梁的经济分孔原则是什么?(1)对于通航河流,再分孔时首先应满足桥下个通航要求。
桥梁工程复习资料1.桥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设施。
2.上部结构:是在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桥梁支座以上(无铰拱起拱线或刚架主梁底线以上)跨越桥孔的总称,当跨越幅度越大时,上部结构的构造也就越复杂,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加。
3.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
桥墩和桥台:是支承上部结构并将其传来的恒载和车辆等活载再传至基础的结构物。
通常设置在桥两端的称为桥台,设置在桥中间部分的称为桥墩。
桥台除了上述作用外,还与路堤相衔接,并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坍落。
单孔桥只有两端的桥台,而没有中间桥墩。
桥墩和桥台底部的奠基部分,称为基础,基础承担了从桥墩和桥台传来的全部荷载,这些荷载包括竖向荷载以及地震力、船舶撞击墩身等引起的水平荷载。
由于基础往往深埋于水下地基中,在桥梁施工中是难度较大的一个部分,也是确保桥梁安全的关键之一。
4.支座:是设在墩(台)顶,用于支承上部结构的传力装置,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要保证上部结构按设计要求能产生一定的变位。
5.基本附属设施:包括桥面系、伸缩缝、桥梁与路堤衔接处的桥头搭板和锥形护坡等6.净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两墩,台身顶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相交处内缘间的水平净距,用lo表示。
7. 标准跨径:对于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中线之间中心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心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径为准。
8. 计算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支座的水平距离,对于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的相交面之中心间的水平距离,用l表示。
9. 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
10. 桥梁全长:简称桥长,对于有桥台的桥梁,为两岸桥台翼墙尾端间的距离,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长度。
用L表示。
11. 桥下净空:是为满足通航的需要和保证桥梁安全而对上部结构底缘以下规定的空间界限。
12. 桥梁建筑高度:上部结构底缘至桥面顶面的垂直距离,线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高程,与通航净空界限顶部高程之差,称为容许建筑高度。
桥梁⼯程复习资料桥梁⼯程第⼀篇、总论第⼀章、绪论⼀、桥梁发展我国-古代辉煌-赵州桥-现存最古⽼⽯拱桥国外-近代灿烂-明⽯海峡⼤桥-世界跨度最⼤⼆、桥梁组成三、名词解释1.桥梁:跨越⼭⾕、河流、线路等障碍物具有⼀定承载能⼒的架空建筑物。
2.计算跨度::对于有⽀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及两个⽀座中⼼之间的距离;对于拱桥,是指拱轴线两端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梁桥,是指桥跨两端相领⽀座中⼼之间的⽔平距离。
3.标准跨度: 对于桥梁,是指桥墩中⼼线之间的距离,对于拱桥是指净跨径。
4.净跨径:对于梁桥是指设计洪⽔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台)之间的净距;对于拱桥是指每孔拱跨两个拱脚减⾯最低点之间的⽔平距离。
5.桥梁建筑⾼度:指桥上⾏车路⾯(或轨顶)与桥跨结构下边缘之间的⾼差。
6.桥梁允许建筑⾼度:公路(或铁路)定线所确定的桥⾯(或轨顶)标⾼,对通航净空顶部标⾼之差。
7.桥梁全长:桥梁两段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
8.桥梁总长:是指桥梁两端桥台台背前缘间的距离。
9.净⽮⾼:从拱顶截⾯下缘⾄相领两拱脚截⾯下缘最低点之连线的垂直距离10.计算⽮⾼:从拱顶截⾯形⼼⾄相领两拱脚截⾯形⼼之连线的垂直距离。
11.⼀般指桥梁总跨径(多孔桥梁照中各孔径的总和)四、桥梁分类1.以梁式桥为例,绘图说明桥梁有哪⼏部分组成?2..按结构体系桥梁可以分成⼏类?各有什么特点?梁式桥(简⽀梁、连续梁、悬臂梁)特点:主要承载结构为梁;在竖向荷载作⽤下,⽀座只有竖向反⼒;主梁受弯、剪。
拱式桥:特点:主要承载结构为拱;在竖向荷载作⽤下,⽀座既有竖向反⼒、也有⽔平反⼒;主拱主要受压。
刚架桥(梁柱固结)特点:(主要承载结构为刚架;在竖向荷载作⽤下,⽀座既有竖向反⼒、也有⽔平反⼒;构件受弯、剪、压。
缆索承重:主要承重结构为缆索,缆索受拉。
组合体系桥(斜拉桥)特点: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体系所组成的桥。
斜拉桥:主要承重结构为主梁,拉索,主梁承受弯、剪、轴⼒、拉索受拉。
1.桥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即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设施。
2.上部结构:是在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桥梁支座以上(无铰拱起拱线或刚架主梁底线以上)跨越桥孔的总称,当跨越幅度越大时,上部结构的构造也就越复杂,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加。
3.下部结构;包括桥墩、桥台和基础。
桥墩和桥台:是支承上部结构并将其传来的恒载和车辆等活载再传至基础的结构物。
通常设置在桥两端的称为桥台,设置在桥中间部分的称为桥墩。
桥台除了上述作用外,还与路堤相衔接,并抵御路堤土压力,防止路堤填土的坍落。
单孔桥只有两端的桥台,而没有中间桥墩。
桥墩和桥台底部的奠基部分,称为基础,基础承担了从桥墩和桥台传来的全部荷载,这些荷载包括竖向荷载以及地震力、船舶撞击墩身等引起的水平荷载。
由于基础往往深埋于水下地基中,在桥梁施工中是难度较大的一个部分,也是确保桥梁安全的关键之一。
4.支座:是设在墩(台)顶,用于支承上部结构的传力装置,它不仅要传递很大的荷载,并且要保证上部结构按设计要求能产生一定的变位。
5.基本附属设施:包括桥面系、伸缩缝、桥梁与路堤衔接处的桥头搭板和锥形护坡等6.净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两墩,台身顶内缘之间的水平净距,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相交处内缘间的水平净距,用lo表示。
7. 标准跨径:对于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中线之间中心线长度或桥墩中线与桥台台背前缘线之间桥中心线长度为准,拱式桥和涵洞以净跨径为准。
8. 计算跨径:对于设支座的桥梁,为相邻支座的水平距离,对于不设支座的桥梁,为上下部结构的相交面之中心间的水平距离,用l表示。
9. 总跨径:是多孔桥梁中各孔净跨径的总和。
10. 桥梁全长:简称桥长,对于有桥台的桥梁,为两岸桥台翼墙尾端间的距离,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长度。
用L表示。
11. 桥下净空:是为满足通航的需要和保证桥梁安全而对上部结构底缘以下规定的空间界限。
12. 桥梁建筑高度:上部结构底缘至桥面顶面的垂直距离,线路定线中所确定的桥面高程,与通航净空界限顶部高程之差,称为容许建筑高度。
13. 桥面净空:桥梁行车道,人行道上方应保持的空间界限。
14.桥梁分类:①按受力体系分类,桥梁有梁、拱、吊三大体系,其中梁桥以受弯为主,拱桥以受压为主,吊桥以受拉为主。
桥型:梁式桥、拱式桥、钢构桥、斜拉桥、悬索桥。
15. 桥梁总体规划:桥梁设计应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美观及利于环保等原则。
16.桥梁的设计步骤:分为前期工作阶段和设计工作阶段进行。
前者又分为:预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预可)和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可);后者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17.作用是引起桥涵结构反应的各种原因的统称,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①永久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②可变作用是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
③偶然作用:在结构使用期间出现的概率很小,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
18.汽车冲击力:汽车以较高的速度行驶时,由于桥面不平整、发动机震动等原因,会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从而造成内力的增大,这种动力效应称为冲击作用。
19. 汽车荷载由车辆荷载和车道荷载组成。
车辆荷载:公路一级,qk为10.5.计算跨径:>=50,取360KN,<=5,取180KN,其他直线插入。
加载方式: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注值应满布于使结构产生最不利效应的同号影响线上,集中荷载标注值只能作用于相应的影响线中一个最大影响线的峰值处。
20. 公路桥涵结构采用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设计。
该设计体系规定了桥涵结构的两种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21.桥涵结构设计分为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三种设计状况。
①持久状况系指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汽车荷载等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②短暂状况为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的状况;③偶然状况是在桥涵使用过程中可能偶然出现的状况。
其中,持久状况必须进行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设计;短暂状况一般只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必要时才作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偶然状况要求作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不考虑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⑼2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着重体现桥涵结构的安全性,是以塑性理论为基础,有两种作用效应组合,即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
23.混凝土梁式桥的分类:①从承重结构横截面形式上分类:混凝土梁式桥可分为板桥、肋梁桥和箱型梁桥;②从受力特点上看,混凝土梁式桥分为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③按施工方法分类,又可分为整体浇注式梁桥和预制装配式梁桥。
24. 装配式板桥的横向连接:装配式板桥板块之间必须采用横向连接构造,以保证板块共同承受车辆荷载。
常用的连接方式有企口混凝土绞连接和钢板焊接连接。
企口混凝土铰接形式有圆形、菱形和漏斗形三种。
企口式混凝土铰能保证传递横向剪力,使各板共同受力。
钢板连接能加快工程进度,施工简单。
25.预置T形主梁吊装就位后,当设有横隔梁时,必须借助横隔梁和翼缘板的接头将所有主梁连接成整体,对于少横隔梁的主梁,应在翼缘板上加设接头和加强桥面铺装,使横向连成整体。
常用桥面板(翼缘板)横向连接有刚性接头和铰接接头。
刚性接头:既可承受弯矩,也可承受剪力。
铰接接头:只能承受剪力。
26. 桥面铺装其作用是保护桥面板不受车辆轮胎的直接磨耗,防止主梁遭受雨水的侵蚀,并能对车辆轮重的集中荷载起一定的分布作用。
27.纵向排水管或排水槽的坡度不得小于0.5%。
桥梁伸缩缝处的纵向排水排水管或排水槽应设置可供伸缩的柔性套筒。
寒冷地区的竖向排水管,其末端宜距地面50cm以上。
28. 桥面横坡设置:坡度可按路面横坡取用或比后者大0.5%。
对于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铺装,行车道桥面通常采用抛物面形横坡,人行道则用直线形。
桥面横坡的形成通常有三种方法:(1)对于板桥或就地浇筑的肋板式梁桥,可将墩台顶部做成倾斜的,(2)采用不等厚的铺装层,方便施工(3)桥宽较大时,可直接将行车道板做成双向倾斜。
桥面不很宽时,用第2种方式比较常用。
29. 桥梁伸缩装置的主要作用:适应桥梁上部结构在气温变化、活载作用、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等因素的影响下变形的需要,并保证车辆通过桥面时平稳。
30.杠杆原理法:把横向结构(桥面板和横隔梁)视作在主梁上断开而简支在其上的简支梁。
31.偏心压力法:把横隔梁视作刚性极大的梁,32.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的概念——某种活载作用下,沿桥横向某根梁所承担的最大荷载与轴重之比。
活载的种类及轴重的含义:①车道荷载均匀荷载标准值qk(kn/m)②车道荷载集中荷载标准值Pk(kn/m)③人群荷载Pr,Pr=WPr,W为人行道宽度,Pr(kn/m^2)为人群均匀荷载标准值。
33. 桥梁挠度的产生的原因有永久作用挠度和可变荷载挠度。
永久作用(包括长期预应力、混凝土徐变和收缩作用)是恒久存在的其产生挠度与持续时间相关,可分为短期挠度和长期挠度。
桥梁的预拱度通常按结构自重和1/2可变荷载频遇值计算的长期挠度值二者之和采用,这就意味着在使用阶段常遇荷载情况下桥面基本上接近设计标高。
34.梁式桥的支座一般分成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35. 支座的作用:按照梁式桥受力的要求,在桥跨结构和墩台之间常需设置支座,其主要作用是将上部结构支承反力传到桥梁墩台,同时保证结构在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作用下能自由变形,以使上、下部结构的实际情况符合静力图式。
36. 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的布置,应以有利于墩台传递纵向水平力为原则。
(1)对于坡桥,宜将固定支座布臵在标高低的墩台上 (2)对于连续梁桥及桥面连续的简支梁桥,为使全粱的纵向变形分散在梁的两端,宜将固定支座设臵在靠近桥跨中心;但若中间支点的桥墩较高或因地基受力等原因,对承受水平力十分不利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固定支座布臵在靠边的其它墩台上。
(3)对于特别宽的梁桥,尚应设臵沿纵向和横向均能移动的活动支座。
对于弯桥则应考虑活动支座沿弧线方向移动的可能性。
对于处在地震地区的梁桥,其支座构造还应考虑桥梁防震的设施,通常应确保由多个桥墩分担水平地震力。
37. 板式橡胶支座由几层橡胶和薄钢片叠合而成,活动机理是:利用橡胶的不均匀弹性压缩实现转角θ,利用其剪切变形实现水平位移Δ.38.支座的类型:简易垫层支座。
橡胶支座39.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悬臂梁桥和简支梁桥一样,都属于静定体系,它们的内力不受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与多孔简支梁桥相比较,悬臂梁桥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从桥的立面上看,在桥墩上只需布置一排沿墩中心布置的支座,从而可减小桥墩的尺寸;从运营条件来看:悬臂梁桥与简支梁桥均不甚理想;钢筋混凝土的悬臂梁桥在支点附近负弯矩区段内,不可避免要出现裂缝,雨水易于浸入梁体,而且其构造也较简支梁为复杂40.T型刚构桥:①带挂梁的T型刚构桥,属于静定结构②带铰的T型刚构桥,属于超静定结构41.等截面连续梁桥可选用等跨和不等跨两种布置方式。
当标准跨径较大时,为减少边跨正弯矩,可将边跨跨径取小于中跨的结构布置,一般取边跨与中跨跨径比值在0.6~0.8之间。
构造特点:边跨与中跨之比应不小于0.6,高跨比一般为1/15~1/25;在顶推施工的等截面连续梁桥中梁高H与顶推跨径Lo之比一般为1/12~1/17。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①桥梁一般采用中等跨径,以40~60m为宜。
这样可以使主梁构造简单,施工快捷。
②立面布置以等跨径为宜也可以采用不等跨布置。
③适用于整体施工、逐孔施工、先简支-后连续及顶推法施工。
42.变截面连续梁桥优缺点及适用范围:①当连续梁的主跨跨径达到70m及其以上时,从结构受力和经济的角度出发,主梁采用变截面布置比较符合梁的内力变化规律,②采用变截面布置适合悬臂法施工(悬臂浇筑和悬臂拼接两种)施工阶段的主梁内力与运营阶段的主梁内力基本一致,③变截面结构外形美观,可节省材料并增大桥下的净空高度。
43.连续刚构桥优缺点及适用范围:①连续刚构桥常用用于大跨,高墩的结构中,桥墩纵向刚度较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本上属于一种无推力的结构,而上部结构具有连续梁施工的一般特点,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由于预应力技术的迅速发展,连续刚构桥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国跨径在180m以上的梁桥均采用连续刚构桥,②连续刚构桥的另一个特点是主梁保持连续,这样既保持了连续无伸缩缝,行车平顺的优点,又保持了T构不需设大吨位支座的优点,同时避免了连续梁(存在临时固结和体系转换和T构(伸缩缝)两者的缺点,养护工作量小。
此外,连续刚构施工稳固性好,减少或避免边跨梁端架合龙的难度。
③但连续刚构桥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更高,若地基发生过大的不均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