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和步骤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6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和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11章。
2.g=10N/kg。
3.本卷平均难度系数0.24。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
此过程中()A.气球受的重力和帽子的压力平衡B.人对绳的拉力和绳对人的拉力平衡C.气球受到的浮力和帽子的重力平衡D.帽子受到的重力和气球对它的支持力平衡2.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小球甲、乙、丙,甲球在水中悬浮,乙球在水中下沉,丙球漂浮在水面上。
现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在一只敞口的小铁盒里,然后将小铁盒漂浮在盛水的容器中,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只将小球甲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B.只将小球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C.只将小球丙从盒中取出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上升D.将甲、乙:丙三球同时放入水中后,容器中水面高度下降3.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G分别沿光滑斜面由B、C匀速提升到A时,如若沿斜面的拉力分别为F B、F C,各个过程拉力做功为W B、W 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W B>W C,F B<F C B.W B=W C,F B<F CC.W B>W C,F B=F C D.W B=W C,F B=F C4.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D.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5.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中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2、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3、家庭常用的电吹风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下列电路中最符合电吹风工作要求的是()A. B.C. D.4、小亮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如右图).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B.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C.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D.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5、如图所示是小伟跳远时的情景,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由于(不计空气阻力)()A.不受力 B.受重力作用 C.受推力作用 D.受脚蹬力作用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7、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8、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A.与力的大小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与受力面积有关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10、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房屋 B.云层 C.停在路边的汽车 D.远处的高山11、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12、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海面下作业,若它一直下潜,在此过程中()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13、邮电局的长途电话亭大都是用玻璃制造的,隔音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玻璃()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B.能够发出声音C.不能传播声音D.能较好地反射声音14、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15、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的方框内)1.下列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捡起一本物理课本所用的力大约为20NB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重约为50NC .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D .中学生从一楼匀速上到三楼做的功约为300J2.物理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下是对一些生活现象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 .用力推水杯的上部,水杯不会前移而会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B .拿鸡蛋敲击碗边,鸡蛋壳破裂,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包饺子时,饺子皮上被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由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 .推铅球时越用力,铅球就被推得越远,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3.相信热爱体育节目的同学一定熟悉以下场景,请你仔细观察并分析这些情景,其中所提示的内容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 .平衡木表面非常粗糙。
B .游泳运动员比赛时头戴泳帽C .垒球运动员手上戴着有很多花纹的手套D .跑鞋鞋底凹凸不平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武汉市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内部全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病房内部的气体向外扩散。
所谓“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A .正在熬制中药的高压锅内B .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C .吹足气的气球D .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内5.如图所示是一辆无人快递车。
它不仅能自动避让行人、车辆,还能乘电梯、叫门。
关于无人快递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送货过程中,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保持不变B .以匀速行驶的快递车为参照物,车内的货物是运动的C .若在行驶过程中所有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 .静止在水平地面时,所受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6.“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所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ρ甲<ρ乙,m甲>m乙B.ρ甲<ρ乙,m甲<m乙C.ρ甲=ρ乙,m甲>m乙D.ρ甲=ρ乙,m甲<m乙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中飘浮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B.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3、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研究液体压强时的某一过程图,由图可知该同学正在研究的是()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B.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规律C.同种液体、同一深度从不同方向的压强的大小关系D.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之间的关系5、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
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
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A.响度很小的超声B.响度很大的超声C.响度很小的次声D.响度很大的次声6、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7、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A.20次B.40次C.70次D.140次8、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水的水温相比()A.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两盆水温度一样高C.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D.无法确定9、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A.嫦娥四号B.月球表面C.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D.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10、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11、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A.将运动得越来越慢B.将立即停止运动C.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D.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12、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A.36.5℃、39.5℃B.都是38.5℃C.都是39.5℃D.38.5℃、39.5℃1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甲乙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14、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15、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A.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C.球离开脚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D.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2.某同学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购物车受到的总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人推着购物车前行时,人相对于货物架是静止的C.购物车从静止到运动的过程中,车中的某个商品惯性变大了D.商品从货物架放入购物车的过程中,商品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3.下列做法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下雪天,汽车轮胎套上防滑链B.拔河比赛中用力抓紧拔河绳C.给自行车的轮轴上加润滑油D.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4.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
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
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网袋静止时,它受到的总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D.实验表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5.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为10 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
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重物,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
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A.5 gB.10 gC.200 gD.任意质量均可6.以下四个增大压强的情境中,所用方法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A.盲道上有凸起的小圆点B.菜刀刀刃很锋利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D.注射器的针头很尖7.下列所示的各种力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8.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通过鸡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鉴别其是否新鲜。
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小亮买了些新鲜鸡蛋,并拿其中一枚进行实验。
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50天后,再放入水中时鸡蛋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乙),看来网传是真的。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质量分析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 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 D.竖直向下移动2、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A. B. C. D.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 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系列仿生人工木材,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关于该木材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导热性差B.硬度大 C.耐腐蚀性好D.密度大5、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A.右面高,左面低B.左面高,右面低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它受到了一个向前的推力C.甲用力把乙推倒,只是甲对乙有力,而乙对甲没有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7、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8、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9、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B.2m,像变小C.3.6m,像不变D.4.4m,像不变10、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1、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4 A,该用电器可能是()A.手机 B.节能灯C.遥控器 D.电饭锅12、《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13、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 g处,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然后在右盘放了50 g砝码后,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52.5 g B.47.5 g C.50 g D.55 g1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15、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做的较宽B.图钉帽做得面积较大C.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车轮D.石磨的磨盘做得很重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英语考试时,考生听到的英语听力材料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人耳中;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__处减弱噪声.2、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_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2.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的情景。
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不断改变B.运动方向不变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3.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汽车的引力B.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D.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4.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给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B.汽车轮胎表面凹凸不平的花纹C.缝衣针的表面做得很光滑D.为了移动重物,在它下面垫上圆柱形钢管5.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B.用塑料吸管吸饮料C.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D.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6.图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锥形瓶,瓶内漂浮着一块冰,冰熔化过程中()A.瓶内水面上升B.水对瓶底的压强减小C.桌面受到的压力增大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8.在平南高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以免发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高速列车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A.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D.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9.如图所示,将一枚鸡蛋放在一杯盐水中,鸡蛋刚好处于悬浮状态,在往杯中加入清水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鸡蛋将上浮,在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浮力在减小B.鸡蛋将上浮,在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浮力不变C.鸡蛋将下沉,所受浮力在减小D.鸡蛋将下沉,所受浮力不变10.荡秋千时人从最高点向最低点摆动过程中,速度变大,则他的() 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11.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填空题1.空中抛出的石块最终落回地面,这是由于石块受到_____作用的缘故.2.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跳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A点的动能_____B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用弹簧秤吊着一个铁球浸没在水中而没有沉入容器底部,那么铁球受到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4.用吸管吸密闭的塑料杯中的豆浆时,塑料杯变瘪了,此现象证明了的存在,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5.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包含有物理知识,如图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由图知杠杆ABC是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D处刀刃较薄是为了_____.6.如图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型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型管中________(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则此时U型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为________Pa.7.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它利用自身携带的小型吸尘部件进行吸尘清扫.如图是一款集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对该机器人在室内运动场上试用发现,该机器人在1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的距离为18m,若它在运动中所受阻力为105N,则此机器人在清扫地面过程中机器的水平推力所做的功的大小为_____,功率大小是_____.8.如图所示,工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货物从A点匀速推至BC水平面上的B点;已知AB长3m,BC距地面高1.5m.则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9.如图所示铅笔笔尖面积是0.5mm2,两手指均用2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_____Pa.10.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如图),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计算出这露出的“一角”的体积与整个冰山体积的百分比为_____(已知ρ海水=1.03×103kg/m3,ρ冰=0.9×103kg/m3).二、选择题11.关于力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作用C.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12.如图,学生丹丹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用大约2s的时间将它匀速举过头顶,在这2s时间内,丹丹做功的功率约为A. 0.25WB. 0.5WC. 1WD. 2W13.大气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下面有关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低B.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升高C. 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D.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偏大1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旱冰鞋装有滑轮B. 雪天轮胎绕上链条C.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D. 给车轴加润滑油15.如图所示,在测量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B. 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C. 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D. 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 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D.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B. 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C.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18.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A. 箭离开弓过程B. 运动员撑起过程C. 杠铃被举起过程D. 运动员下落过程19.如图所示物体A由大小两个圆柱体组成悬浮于水中,已知V A=1dm3,大圆柱体上表面受水向下压力5N,小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压力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受浮力3NB. 物体A受浮力13NC. 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压力7ND. 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压力10N三、实验探究题20.某兴趣小组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当调节杠杆在水平平衡后,小刚同学在距O点3小格处挂上了4个钩码,并用弹簧测力计在距O点4小格处的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每个钩码质量应为_____克.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_______.21.如图是“探究液体的压强规律”的实验情景图,甲、乙两图中的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丙图中的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2的液体,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乙和丙两图中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通过观察甲和乙两次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通过观察乙和丙两次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ρ1_____ρ2(填“>”“=”或“<”).22.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1)碗的体积为_____cm3;(2)碗的质量为_____g;(3)碗的密度为_____kg/m3.四.计算题23.如图,某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绳子下端移动了1.5m,重物上升0.5m,已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求:(1)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情况.(2)被吊起重物的质量是多少?24.如图所示将重为5N的小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小球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3N,求:(1)小球的密度.(2)如将小球浸到煤油中然后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直至小球完全浸在煤油中求弹簧测力计的最小示数.(ρ煤油=0.8×103kg/m3)25.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薄容器中装满质量为1 kg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容器的质量为0.1 kg,容器的下底面积为100 cm2,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为12 N.求:(g取10 N/kg)(1)容器的高度.(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空中抛出的石块最终落回地面,这是由于石块受到_____作用的缘故.【答案】重力【解析】【详解】向空中抛出的石块最终落回地面,这是由于石块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所以物体最终落回地面.【点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因此向空中抛出的石块最终落回地面.2.如图是皮球落地后弹跳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A、B是同一高度的两点,则A点的动能_____B点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答案】大于【解析】【详解】由图可知,皮球弹跳的高度越来越低,这说明在势能和动能的转化过程中有能量的消耗,所以皮球的机械能一次比一次少.皮球在A点和B点在同一高度,质量不变,根据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可知:皮球在A、B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由于皮球在A点的这次弹跳要高于B点的这次弹跳,所以皮球在A、B两点的机械能的大小不同,A点的机械能大于B点的机械能,即机械能逐渐减小.因此在A、B两位置重力势能相等的情况下,A点的动能大于B点的动能.3.用弹簧秤吊着一个铁球浸没在水中而没有沉入容器底部,那么铁球受到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答案】水【解析】【详解】用弹簧秤吊着一个铁球浸没在水中而没有沉入容器底部,铁球受到水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所以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4.用吸管吸密闭的塑料杯中的豆浆时,塑料杯变瘪了,此现象证明了的存在,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答案】大气压强;形状【解析】试题分析:(1)用吸管吸密封塑料杯里豆浆的过程中,杯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杯被压瘪了,该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2)塑料杯变瘪,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力的作用效果点评:大气压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特别广泛,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5.生活中很多物品都包含有物理知识,如图是一种指甲刀的结构示意图,由图知杠杆ABC是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D处刀刃较薄是为了_____.【答案】(1). 省力(2).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解析】【详解】由图可知,对于杠杆ABC,支点是B,动力作用在A处附近,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根据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因此D处刀刃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点睛】压强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6.如图所示是演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实验装置,U型管中装有水,直径相同的a、b两管中的水静止时液面相平.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型管中________(选填“a”或“b”)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则此时U型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为________Pa.【答案】(1). 小于(2). a(3). 400【解析】【详解】由题,如果在右端c处往装置里急吹气,由于b处比a处粗,导致b管上方气流速度小于a管上方的气流速度,b管与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气压差,U型管中a管水面升高,如果升高端的液面比原来升高了2cm,则下降端比原来下降2cm,此时U型管两端的高度差为4cm,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此时U型管底部d处左右两侧液体压强差:p=ρ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7.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它利用自身携带的小型吸尘部件进行吸尘清扫.如图是一款集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对该机器人在室内运动场上试用发现,该机器人在1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的距离为18m,若它在运动中所受阻力为105N,则此机器人在清扫地面过程中机器的水平推力所做的功的大小为_____,功率大小是_____.【答案】(1). 1890J(2). 31.5W【解析】【详解】由题可知,该机器人在清扫地面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水平推力F=F阻=105N,推力所做的功:W=Fs=105N×18m=1890J,根据可得,扫地机器人的功率:.【点睛】运用公式时,要注意统一单位,功W的单位为焦耳(J),时间t的单位为秒(s),则功率P的单位是瓦特(W).8.如图所示,工人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货物从A点匀速推至BC水平面上的B点;已知AB长3m,BC距地面高1.5m.则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答案】75%【解析】【详解】沿斜面向上推动货物,此过程中推力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Gh=800N×1.5m=1200J;推力所做总功为:W总=Fs=500N×3m=1500J;则此斜面的机械效率:.9.如图所示铅笔笔尖面积是0.5mm2,两手指均用2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_____Pa.【答案】4×106【解析】【详解】由题,两手指均用2N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笔尖对手指的压力等于手指对笔尖的压力,即F=2N,根据压强公式可得,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10.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如图),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计算出这露出的“一角”的体积与整个冰山体积的百分比为_____(已知ρ海水=1.03×103kg/m3,ρ冰=0.9×103kg/m3).【答案】12.6%【解析】【详解】由于冰山浮在海平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冰山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浮=G冰,则ρ海水V排g=ρ冰V冰g,所以,冰山浸没在海面之下的部分和冰山的体积关系:,则.【点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求出浸没在海面之下的部分和冰山的体积关系,即可求出冰山露出的“一角”的体积与整个冰山体积的百分比.二、选择题11.关于力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足球受到惯性作用C. 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A.用桨向后划水,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力,船就会向前运动,故A正确.B.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滚动.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一种作用,不能说足球受到惯性作用,故B错误.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如果物体没有受力的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不接触也可以有力的作用,比如磁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A.12.如图,学生丹丹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用大约2s的时间将它匀速举过头顶,在这2s时间内,丹丹做功的功率约为A. 0.25WB. 0.5WC. 1WD. 2W【答案】B【解析】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5N,鸡蛋上升的高度约为2m,把它匀速举过头顶时所做的功:W=Gh=0.5N×2m=1J,丹丹做功的功率约为:P=W/t=1J/2s=0.5W,故选B13.大气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下面有关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低B.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升高C. 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D.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偏大【答案】D【解析】【详解】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低,故A正确.B.因为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气压增大使水的沸点升高,所以食物熟得快,故B正确.C.大气压不仅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同时还受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故C正确.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有空气进入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偏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大气压的知识.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的其他影响因素及托里拆利实验的操作细节等知识来逐一进行分析即可.1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旱冰鞋装有滑轮B. 雪天轮胎绕上链条C.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D. 给车轴加润滑油【答案】B【解析】旱冰鞋装有滑轮,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了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雪天轮胎上绕上链条,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使接触面分离,减小了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给车轴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分离,减小了摩擦,故D不符合题意.15.如图所示,在测量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B. 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C. 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D. 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答案】C【解析】【详解】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的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它们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B.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 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D. 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答案】C【解析】【详解】A.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只有距离,没有推力的作用,所以对铅球不做功,故A错误.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竖直向上,距离水平向前,没有在拉力方向上通过距离,故拉力没有做功.故B错误.C.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购物车受到水平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推车的力做了功.故C正确.D.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支持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所以支持力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答案为C.【点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即力和距离的方向要一致);二者缺一不可.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B. 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C. 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D.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答案】A【解析】【详解】A.使用机械时,都要克服摩擦、提升机械做额外功,使得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小于1,故A正确.B.根据,做功相同时,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做功多少不知道,所以功率大小不能确定,故B错误.C.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与功率大小无关,故C错误.D.由W=-Pt可知,功率大的机械,不知道做功时间,做功多少不能确定,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对功率和机械效率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的多少,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使用任何机械不可避免地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18.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A. 箭离开弓过程B. 运动员撑起过程C. 杠铃被举起过程D. 运动员下落过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箭离开弓过程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运动员撑起过程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 错;杠铃被举起过程是人对杠铃做了功,使重力势能增大,故C错;运动员下落过程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正确;应选D.【考点定位】机械能转化与守恒19.如图所示物体A由大小两个圆柱体组成悬浮于水中,已知V A=1dm3,大圆柱体上表面受水向下压力5N,小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压力8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受浮力3NB. 物体A受浮力13NC. 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压力7ND. 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压力10N【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可知,物体A由大、小两个圆柱体组成悬浮于水中,已知V A=1dm3,则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V排=V A=1dm3=1×10﹣3m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A所受的浮力:,根据浮力产生原因可得:F浮=F向上小+F向上大﹣F向下,所以大圆柱体下表面受向上的压力:F向上大=F浮﹣F向上小+F向下=10N﹣8N+5N=7N.故ABD错误,C正确为答案.三、实验探究题20.某兴趣小组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如图,当调节杠杆在水平平衡后,小刚同学在距O点3小格处挂上了4个钩码,并用弹簧测力计在距O点4小格处的A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每个钩码质量应为_____克.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_______.【答案】(1). 3N(2). 50(3).【解析】【详解】(1)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N,即F1=3N;(2)设杠杆上每一个小格长度为L,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时,此时杠杆动力臂L1=1/2OA=1/2×4L=2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得:阻力,即4个钩码的总重力为2N,所以每个钩码重=0.5N,因此每个钩码的质量为:.(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支点在O点,从支点O作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动力臂L,如图所示:21.如图是“探究液体的压强规律”的实验情景图,甲、乙两图中的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丙图中的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2的液体,三个容器内的液面相平,乙和丙两图中橡皮膜所处的深度相同.通过观察甲和乙两次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通过观察乙和丙两次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ρ1_____ρ2(填“>”“=”或“<”).【答案】(1). 同种液体,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2). 同一深度,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3). <【解析】【详解】(1)甲、乙两图中的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容器内的液面相平,乙图中橡皮膜所处的深度大,U型管两液柱高度差较大,因此可得出结论是:同种液体,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2)观察乙、丙两图,橡皮膜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U型管液面高度差不同.由此得到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丙图中U型管的高度差大于乙图的高度差,说明丙液体的压强大,密度大,即ρ1<ρ2.22.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1)碗的体积为_____cm3;(2)碗的质量为_____g;(3)碗的密度为_____kg/m3.【答案】(1). 30(2). 60(3). 2×103【解析】【详解】(1)由图甲知,水的体积V1=500mL,由图丙知,碗和水的总体积V3=530mL,所以碗的体积V=V3﹣V1=530mL﹣500mL=30mL=30cm3.(2)由图乙可知,水与碗排开水的总体积V2=560mL,碗所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560mL﹣500mL=60mL=60cm3,空碗漂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等于碗的重力,等于其排开水的重力.故碗的重力,碗的质量.(3)由密度公式可得,碗的密度.四.计算题23.如图,某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绳子下端移动了1.5m,重物上升0.5m,已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求:(1)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情况.(2)被吊起重物的质量是多少?【答案】(1);(2)126kg.【解析】【详解】解:(1)由题知,绳子下端移动了1.5m,重物上升0.5m,根据拉动绳子时,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nh,则,即承担动滑轮及重物的绳子股数:n=3,由“奇动偶定”可知,绳子应从动滑轮上挂钩开始绕,依次经过定滑轮、动滑轮、上面的定滑轮,绳子自由端向下.如图所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株洲中考)在篮球擦板时,篮板的主要作用是改变篮球的运动方向,因此选A。
2.(淄博中考)在太空中,可以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因为太空中没有重力的影响,因此选B。
3.(呼和浩特中考)在20 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物体匀速运动了10 m。
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又向前运动了1.5 m 后停了下来。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
因此,选D。
4.(黄冈中考)“弧圈球”和“龙卷风”都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因为它们涉及到的流体运动情况比较复杂。
因此,选A。
5.(常州中考)在弹簧恢复原状过程中,木块所受弹力逐渐减小,因此选A。
6.(湖州中考)在竹抻面制作中,毛竹可以视为一根杠杆,支点为B,人的重力作用在A点,人的跳动力作用在F点。
因此,选C。
7.(临沂中考)在深潜器下潜过程中,深潜器受到的水的阻力和重力相等,因此保持匀速下潜。
因此,选B。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8.(南昌中考)在电路中,如果电流为0,那么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也为0.9.(南京中考)物体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
10.(深圳中考)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中,如果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那么另一个物体也会对它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11.(常州中考)在机械能守恒的情况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12.(沈阳中考)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3.(南昌中考)请简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电流表接在电路中的支路上,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接在电路中的两个点之间,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使用时,需要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不能超过它们的额定值,否则会损坏。
14.(南京中考)请简述滑动摩擦力和静止摩擦力的区别。
期末综合检测第七~十二章(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目的是减小摩擦的是(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运动鞋底装鞋钉,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
轴承中装有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轴承转动时的摩擦力。
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轮胎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手和球拍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掉。
故选B。
2.(2013·佛山中考)对于图中多项运动解释合理的是(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
选项A把惯性当成惯性力是概念性的错误;选项B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加上物体的重力,即支持力N=G人+G物>G人;船桨给水一个力,水又给船桨一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船桨对水的作用力等于水对船桨的作用力,所以D选项是错误的。
3.许多交通事故是因物体惯性造成的。
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 )A.系安全带B.保持车距C.限速行驶D.靠右行驶【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惯性现象的理解。
车在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就会向前运动,发生危险,系上安全带就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与惯性有关。
保持车距也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机动车在运动时,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若车距过小,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与惯性有关。
限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机动车高速运动时,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与惯性有关。
靠右行驶只是一个交通规定,与惯性无关。
故选D。
4.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 )A.重力、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解析】选B。
本题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
小球被弹出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f 作用;由于弹簧与小球不接触,小球不受弹簧弹力作用;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不受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
故选B。
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的重力与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汽车受到的重力C.汽车的重力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力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与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解析】选A。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判断。
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A。
6.(2013·重庆中考)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压力、浮力的有关知识。
乙、丙图中物体的重力与排开的水的重力相等,根据整体法可知,甲、乙、丙图中的整体重力相等,故对桌面的压力相等,A对,B错;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仍然漂浮,浮力与重力相等,C错;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液体的密度减小,小球所受浮力减小,小球下沉至容器底,浮力小于重力,D错。
7.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解析】选D。
本题考查影响大气压的因素及对托里拆利实验的理解。
往水银槽加水银、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把玻璃管往上提,这三个方法既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又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都不能使管内外高度差变化。
只有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高山上大气压小,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就变小。
故选D。
8.一个鸡蛋漂浮在装盐水的烧杯中,在慢慢往烧杯里注入清水的过程中( )A.鸡蛋在露出部分越来越少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小B.鸡蛋在露出部分越来越少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C.鸡蛋从悬浮到沉入烧杯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小D.鸡蛋从悬浮到沉入烧杯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
鸡蛋在露出部分越来越少的过程中,虽然浓盐水的密度在变小,但鸡蛋始终漂浮,所以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大小不变;鸡蛋从悬浮到沉入烧杯底的过程中,排开盐水的体积不变,而盐水的密度减小,由公式F浮=ρV排g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小,故C正确。
9.(2013·镇江中考)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们受到的拉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底面积S甲>S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解析】选D。
本题综合考查摩擦力、二力平衡和压强的相关知识。
当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因素有关,本题中,两物体质量相同,因而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同,材料和粗糙程度也相同,所以所受摩擦力相同,则拉力F甲=F乙,A、B均错误;对桌面的压强p=,压力F相同,底面积S甲>S乙,可知p甲<p乙,C错误,D正确。
10.(2014·济宁中考)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
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B.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拉力C.便于正确认识力臂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解析】选B。
本题考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既能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又能方便地读出力臂,所以此时实验不是为了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故A错误;利用钩码实验时杠杆所受拉力的方向与钩码所受重力的方向相同,是竖直向下的,此处用弹簧测力计斜拉杠杆,改变了拉力的方向,故B正确;此时的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好确定,只有作图画出此时的力臂才能正确认识、测量,故C、D错误。
11.(2013·南京中考)如图所示,小车从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如果选择木板作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从斜面上开始下滑到撞击木块后静止的过程中,小车的机械能先变大后变小C.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最终木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解析】选D。
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知识。
小车从斜面滑下的过程中,与木板的位置时刻在变化,所以以木板为参照物,小车应是运动的;由于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摩擦,所以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减小;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若木板表面光滑,则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时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所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的质量不变,所以木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
1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
则( )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D.F1>F2,W1=W2【解析】选A。
本题考查简单机械与功。
斜面是一个省力机械,省力但费距离。
由于斜面光滑,没有额外功,即拉力所做的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W1=W2,Gh=F1L AB=F2L AC,L AB>L AC,则F1<F2,故A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3.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上端开口的容器,它们构成的是一个;当用一个管子沿B容器口吹气时,A容器中的液面会(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连通器和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作连通器,在气体和液体压强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沿B容器口吹气时,B口气压减小,当B口气压小于A口时,A端液面下降。
答案:连通器下降14.(2013·郴州中考)一个水池中水的深度为3m,池底有一个小孔,用面积为10cm2的塞子刚好塞住。
则池底受水的压强大小为Pa,塞子受水的压力大小为N。
(g取10N/kg)【解析】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压力的计算。
(1)水对池底塞子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3m=3×104Pa;(2)塞子所受水的压力:F=pS=3×104Pa×10×10-4m2=30N。
答案:3×1043015.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
在如图所示的游戏中,毽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被踢出后,毽子在上升过程中,其动能,重力势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在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解析】本题考查力与机械能的转化。
毽子被踢出是由于脚对毽子施加了力的作用,这个力使毽子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毽子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变小,高度增加,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均受到重力的作用,毽子在重力作用下,最终落回地面。
答案:力减小增大重力16.冰冰用手握着一个重为10N的水杯静止在空中,杯口竖直向上,手的握力为2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使手的握力增大到30N,则水杯受到的摩擦力为N。
【解析】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知识的应用。
由于水杯在握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竖直方向上水杯受平衡力,向上的力是摩擦力,向下的力是重力,故二力大小相等,因为重力等于10N,所以摩擦力等于10N,当握力增大时,由于水杯仍然静止,水杯重力仍然不变,所以摩擦力和重力仍然平衡,大小相等,摩擦力仍为10N。
答案:10 1017.(2013·济南中考)小明在学校里学习机械能的知识后,利用橡皮筋、木板、瓶盖等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抛掷乒乓球的装置。
使用时,将乒乓球装入瓶盖,用手指按下抛掷杆,这时橡皮筋被拉长(如图甲),这个过程中抛掷杆相当于一个(选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或“等臂杠杆”);当松开手指,乒乓球被抛出(如图乙),这个过程中橡皮筋的转化为乒乓球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