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
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6.2《非洲》(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非洲》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P14页内容结合图9.25,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以及地形特点。
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法、导学法、读图分析法和小组讨论。
及展示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读非洲地形、河流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A 湾,B 岛,E 海(2)写出代表的气候类型:D 气候(3)F、G两高原中,有非洲屋脊之称的是。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对比分析非洲地形图和欧洲地形图,总结非洲海岸线的特点,并对比分析两大洲海岸线有何区别?1.学生结合教材及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2.各小组总结得出结论。
3.师生进行讨论结果的梳理总结。
【达标检测】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1.该区域为( )A.南非 B.美洲 C.拉丁美洲 D.非洲2.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邻地中海B.东临大西洋,西邻印度洋C.位于西半球,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D.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3.图中D位于非洲最南端,是( )A.合恩角 B.索马里半岛 C.火地岛 D.好望角4.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 B C E 。
【拓展阅读】非洲各国的风俗禁忌1.打招呼的方式非洲可行的打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
第二节 非洲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读图学习非洲的气候特点。
2、 学会运用对照分析的方式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点。
3、 读图了解非洲富裕的物产自主学习三、酷热的气候1、 非洲大部份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且绝大部份地域在20℃以上,说明非洲是“热带大陆”,故非洲气候特点之一是气温高2、 在非洲,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便十分干旱,故非洲气候的第二个特点是_________3、 非洲气候类型(1) 、类型:赤道周围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是 气候;这种气候类型的南北双侧及东侧是 气候;南北回归线周围主若是 气候;非洲最北、最南端散布的是 气候,埃塞俄比亚高原周围有少部份的 气候。
其中这5种气候中以 气候散布最普遍,居世界之首。
(2)、看散布,气候类型呈南北带状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散布,这是非洲气候的第三个特点四、物产富饶的非洲一、非洲物产丰硕,被称为 富裕大陆 。
二、矿产丰硕:有金刚石、 、 、 、等,储量和产量都 。
4、植物丰硕:桃花心木 、 等是 地域的名贵树种。
非洲仍是 、 、 等作物的原产地。
五、动物丰硕:非洲 的种类和数量均居 。
五、非洲的河流合作探讨一、读非洲气候类型空白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名称流向 注入地 水位变化 流经的主要气候区 国际地位 尼罗河刚果河(1)图中气候类型A 是________气候,此气候没有沿赤道向东延伸的缘故是_______ _因素。
(2)气候类型B 和C 是 气候,当B 处的人们欢呼"风调雨顺,收成好"时,C 处的景象是( )A .风调雨顺B .草木枯黄C .动物聚集D .气候严寒(3)气候类型D 和E 是________气候,F 和G 是__________气候。
(4)非洲气候类型的散布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地理事物既是非洲之最又是世界之最的是 ( )A 、尼罗河B 、亚马孙河C 、里海D 、安第斯山3关于非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B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C 、干旱地域广,沙漠面积占全洲总面积的一半以D 、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散布4、.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是( )A 、尼罗河B 、赞比西河C 、刚果河D 、尼日尔河5.下列关于非洲气候类型散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高B 、季风气候显著C 、干燥地域广大D 、呈带状,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散布 FG。
第二节非洲教学目标重难点: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并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和海陆轮廓特征,了解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重点)。
2.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目标引领:与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是——(生答非洲)。
而非洲的名称“阿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课题:非洲二、讲授新课:1、通过读教材中图6—16和6—17完成下列问题:(1)海陆位置:非洲位于_____半球的西部,东临_____洋,西邻_____洋。
北隔_____海和_____海峡与欧洲相望。
东北与非洲隔着狭长的_____海,并以_____为陆上分界。
(2)纬度位置:穿过非洲大陆的三条重要纬线,分别是哪些?因此非洲主要位于地球五带中的哪个带?请你在教材中图6—16中标出上述的三条纬线。
(3)海岸线: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特征?非洲最大的半岛是哪个?最大的岛屿是什么?最大的海湾是什么?(4)目前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数量最_____ 的大洲。
【答案】(1)东印度大西地中直布罗陀红苏伊士运河(2)赤道南北回归线热带(3)非洲的海岸线较平直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几内亚湾(4)多2、高原为主的地形:(1)、地形特征:①、地形以什么为主?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地势有什么特点?(2)、特色地形区:(请在图上找出并标记出来)①、号称“非洲屋脊”的高原是哪个?②、非洲的最高峰是什么?③、赤道横穿什么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盆地?④、非洲东部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是什么?⑤、非洲的北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叫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七年级地理下册《6.2 非洲》教学设计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2课《非洲》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介绍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非洲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对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进行探究。
2.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非洲国家或地区的情况,深入了解非洲的特点和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非洲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教学资料。
2.准备相关的文字资料,如非洲的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资料。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非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非洲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非洲的地形、气候、资源、经济发展、文化和历史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特点和问题,如非洲的地形特征、气候类型、资源分布、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特点等。
《非洲》本节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国家最多的大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的气候;丰饶的资源;亟待发展的经济。
【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运用非洲地形图,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及特有地形区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目标】本节课通过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非洲自然环境进行进一步的认识,以读图、分析、探究等等形式,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1、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撒哈拉沙漠、非洲热带草原、非洲原始部落提问:看到这些图片,你会想到哪个大洲?(学生回答)明确:看到这些图片,我们会一下子想到非洲。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既贫穷又富饶的大洲——《非洲》。
二、新课学习(一)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国家(1)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2)非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200W以东,东半球;赤道穿过其中部,跨南北半球。
纬度位置:非洲地跨赤道南北,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
海陆位置:非洲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非洲国家:提问:二战前夕,非洲独立的国家有哪几个?目前,非洲有多少个国家?(学生回答)明确:二战前夕,非洲独立的国家只有3个国家,分别是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
目前,非洲共有59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国家和地区最多的大洲。
拓展延伸:开动脑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边界线是笔直的,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这是因为以前的非洲基本上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殖民者一般直接以经纬线来给各个国家和地区划分范围。
非洲国家沿用了以前的划分依据,这些笔直的国界线也是非洲大陆一个多世纪以来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
非洲(1)一、课型新授课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四、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2、教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
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㈠国家最多的大洲二、讲授新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经纬位置:最北在30ºN以北,最南在30ºS以南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最东在50ºE以东,最西在20ºW左右半球位置: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教学设计(2课时)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非洲》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单元,主要介绍了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非洲作为一个遥远的大陆,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会有一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非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
2.难点:非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非洲的情况。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教学PPT。
3.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非洲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非洲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非洲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市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如非洲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2 非洲(2)
纳出气候类型对称分布的特征,并学会看
兴趣
小组合作读图: 1.读图,归纳非洲的气温数
值特征并解释原因。
阅读年降水量分布图,要注意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分布和走向。
读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非洲年降水量_______
一般降
尼罗河:向北流,流经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撒哈拉沙漠(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注入地中海,支流较少。
刚果河:向西流,流经东非南非高原(热带
洲气候分布图,说出白尼罗河和青
区,该气候干湿
各支流河水水量
沙漠气候,降水少,支流少,流量不大。
刚果河点。
气候带的分布与纬度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又
.东非高原
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自学能力。
使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1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二节非洲——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图分析非洲地形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
学习任务一:非洲的位置及国家 【自主学习】 1.读P13“非洲国家和地区分布图”,了解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非洲全部位于 半球,跨 半球。
(2)纬度位置: 穿过中部, 线穿过南部、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 纬度、___带。
(3)海陆位置:东临 ,西临 ,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 相望,东北隔 与亚洲为邻,以 为陆上分界。
2.政治地图的变化:二战之前,非洲只有3个独立国家,分别是 、 、 ;目前,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数目最多的大洲,共有 独立国家。
3.非洲是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非洲是 的故乡。
学习任务二:高原为主的地形 【合作探究】读6-17非洲地形图,逐步回答问题总结非洲地形的特点。
1.根据6-17地形图上山脉高原所占的比例,总结“非洲地形以 为主”,有“ ”之称。
(“非洲屋脊”―― 高原,非洲最高峰―― 山) 2.根据P5“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居世界的第 位? 3.根据P5“世界大洲陆地海拔高度比较”图(柱状图),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洲地形地面起伏 ” 4.根据6-17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 高, 低 ”。
5.完成课本P15活动1、2、题。
总结非洲的海岸线十分 ,少半岛、岛屿和海湾。
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下列地
理事物的名称
(1)海洋:大西洋、印度洋、
地中海、红海、几内亚湾;
(2)半岛、岛屿和海峡:索
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
直布罗陀海峡、莫桑比克海
峡、好望角;
(3)地形区:刚果盆地、东
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南非高原、撒哈拉沙漠、阿
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