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冷却库)重大危险源标志牌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单位 原料分厂主要负责人安全监管人应急电话产品石灰(氧化钙CaO )、兰炭原辅材料石灰石、兰炭燃料煤气(主要成分氢气(H 2,CO )) 危害因素危险因素:石灰(氧化钙CaO ) 危险性类别:R34危险品运输编号:UN 1910 PG/ 8危险因素:一氧化碳危险性类别: 第2.1类 易燃气体危编号:21005危险特性:石灰能刺激黏膜,引起喷嚏,特别是能使脂肪皂化,由皮肤吸收水分、溶解蛋白质、刺激及腐蚀组织;对眼黏膜作用强烈;能使口腔和鼻黏膜出现浅表的溃疡,有时可出现鼻中膈穿孔,深呼吸道患病;吸入石灰粉尘可能引起肺炎。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油清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严重时就医;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
就医。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严重时就医;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严重时就医;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严重时就医;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事故应急常见事故:1、皮带机跑偏、打滑纵向撕裂、堵料等导致设备损坏和岗位人员机械伤害;2、事故时、设备倒转,物料伤人、设备损坏;3、物料高处坠落、伤人;重锤拉紧装置事故时坠落伤人,胶带将人卷伤;4、窑体开裂、高温烫伤、煤气管道发生火灾爆炸;5、出灰时偏窑,造成机械伤害;5、机械设备操作不当,转动设备防护设施失效,操作人员未按规定穿戴好防护器具造成机械伤害;6、高空作业可能发生人体坠落伤害;7、上料系统转运站粉尘、风机、破碎机等噪声,有可能造成人员粉尘和噪音伤害。
重大危险源标识牌
重大危险源
氮肥厂合成氨生产装置危险特点:高温高压、易燃责任人:
重大危险源
氮肥厂氨罐
储存介质:液
氨
责任人:
重
大危险源
X X X 厂氨罐区
储存介质:液
氨
责任人:
重大危险源
X X 厂二系统氨罐区
重大危险源
氮肥厂尿素合成塔
重大危险源
X X 厂一系统氨罐
储存介
质:液氨
责任人:
重大危险源
氮肥厂合成氨转化废热锅炉
额定压力:壳程4.885MPa 管程3.9MPa 额定蒸发量:33.2t/h
责任人:
重大危险源
氮肥厂合成氨高变废热锅炉
额定压力:壳程4.89MPa 管程3.6MPa
责任人:
重大危险源
X X X 二系统废热锅炉
额定压力:3.82MPa
责任人:
重大危险源
X X X 三系统废热锅炉
额定压力:3.82MPa
责任人:
重
大
危险源
X X X 一系统废热锅炉
额定压力:3.82MPa
责任人:
重大危险源
X X X 二系统废热锅炉
重大危险源
X X X 三系统废热锅炉
额定压力:3.82MPa
责任人:。
重大危险源标识牌(机械维修)重大危险源标识牌 (机械维修)介绍本文档旨在介绍重大危险源标识牌的用途、标准和机械维修的相关事项。
重大危险源标识牌的用途重大危险源标识牌是用来警示人们机械维修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重大危险源标识牌通常以醒目的颜色和字体,明确地标示出危险源的性质和所需的安全措施。
重大危险源标识牌的标准重大危险源标识牌的设计和放置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 标识牌必须使用醒目的颜色,如红色或黄色,以便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 标识牌上必须清晰地标示出危险源的性质,如“高速旋转部件”、“高电压区域”等;- 标识牌上必须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警示语,如“请勿靠近”、“必须戴安全帽”等;- 标识牌必须放置在能够被人们容易看到的位置,确保能及时提醒人们注意风险。
机械维修的相关事项在进行机械维修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以下是一些重要事项:- 在进行机械维修之前,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彻底的停机检查,并确保能够安全操作;-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在维修过程中,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分心或马虎操作,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若在机械维修中发现任何危险源或存在异常情况,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停机、报警等;- 做好机械维修后,需要将标识牌清晰地放置在危险源附近,以继续提醒人们注意该区域的安全风险。
总结重大危险源标识牌在机械维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醒人们注意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在进行机械维修时,务必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炼铁厂车间、班组较大危险因素告知卡单位: 班组: 班组长姓名:较大危险因素名称受料斗检修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名称高炉炉顶编号 LT-GL-001主要防范措施 1进受料斗检修安全条件:无论是长期休风还是短期休风,必须关闭挡料阀、上密封阀;2受料斗检修作业必须与卷扬上料联系确认好,经上料人员同意后方可作业。
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监护。
3检修人员进入受料斗必须携带煤气报警器、安全带或安全绳,做好个人防护。
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人员中毒或窒息事故,立即向调度室报告,并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材将中毒人员抬至安全地带,如无心跳或呼吸,立即使用心肺复苏进行施救。
严禁盲目施救。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警示标志炼铁厂车间、班组较大危险因素告知卡单位: 班组: 班组长姓名:较大危险因素名称上下密检修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名称高炉炉顶编号 LT-GL-002主要防范措施 1进上密检修安全条件: ①无论是长期休风还是短期休风,必须关闭料流调节阀、下密密封阀; ②打开均压放散阀; ③打开上密封阀和挡料阀。
打开后关闭上密封阀和挡料阀的截止阀。
2进下密检检修安全条件:①无论是长期休风还是短期休风,必须关闭挡料阀和上密封阀; ②打开均压放散阀; ③关闭料流调节阀,打开下密封阀,关闭下密封阀的截止阀。
3检修人员进入上下密前必须对设备内部进行有毒有害气体及氧含量检测,经合格后方可进入。
(依据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执行)4生产过程中或高炉未休风结束,严禁打开人孔进行检修作业。
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人员中毒或窒息事故,立即向调度室报告,并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材将中毒人员抬至安全地带,如无心跳或呼吸,立即使用心肺复苏进行施救。
严禁盲目施救。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警示标志炼铁厂车间、班组较大危险因素告知卡单位: 班组: 班组长姓名:较大危险因素名称料罐检修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名称高炉炉顶编号 LT-GL-003主要防范措施 1进料罐检修安全条件: ①无论是长期休风还是短期休风,必须关闭一均、二均及其截止阀; ②开氮气将罐内煤气撵出后关闭氮气阀门; ③料罐检修均压放散必须打开, 经一氧化碳检测为零、 氧气达21%方能作业。
重大危险源辨识说明书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有关规定,对氯碱综合利用项目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本概念1)根据《安全生产法》第96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的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物品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2)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及其数量,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所列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式(1)计算,若满足式(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12211≥++n n Q q Q q Q q (1)式中 q l ,q 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t ;Q 1,Q 2……Q 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t 。
二、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进行辨识。
1、电石主体生产装置区该项目设置4座5760m 3电石冷却厂房,项目年需电石64万吨,电石贮存周期2天,贮存量为3880吨。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规定,电石临界量100t ,故电石冷却厂房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The standard of major hazard source identification)是一种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以及计算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量和最大量的方法。
我国现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为gb18218-2009.基本信息中文名称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外文名称The standard of major hazard source identification用途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属性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折叠适用a) 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b)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c) 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
不适用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d) 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e) 地下储罐。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2005 危险货物品名表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定义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重大事故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重大危险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009-11-07 15:26:49)标签:标准20090331发布20091201实施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0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重大危险源安全标识牌
区域名称:电石冷却库
主要危险物:电石
危险危害:
1、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
2、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
3、电石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 可发生爆炸性灾害。
形成数量:(100)吨以上
防护措施:
1、个体防护措施: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2、区域防护措施
(1)存储时尽可能减少库存量。
(2)电石冷却库为开放式防雨棚,通风良好。
(3)在临时存储时,避开冷却库外边缘3.5米的距离存放。
(4)采取火源管制。
(5)按规定设置灭火器,消防沙箱。
监控项目:
1、防雨棚是否完好。
2、通风是否良好。
3、现场火源管控。
4、电石规范码垛。
应急处置:
1、发生意外事故及时启动救援预案。
2、将人员迅速撤离至上风口至空气新鲜处,进行隔离限制出入,应急处置人员配戴正压式呼吸器。
3、消除火源,消除危险物隔离处置,避免事故扩大。
所属单位负责人:王俊义(吴禹竹、李治国、聂和平)
监督单位:安全环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