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初中美术 《装饰与生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装扮生活•吉祥幸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中传统纹饰与我们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生能借鉴传统纹饰,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展示美术作品和装扮活动环境。
3、培养学生热爱美术传统文化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运用传统纹饰美化生活。
教学难点:
把传统纹饰的设计元素和吉祥幸福的文化内涵运用到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去。
教学准备:
包含传统纹饰的各种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结合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用“中国联通”标志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其内在含义,并指出传统纹。
饰的表现形式多是以图案、纹样形式出现的吉祥图案,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美好愿望,以至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2、让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各种文字、图片和实物资料进行展示并讲解。
3、根据学生介绍的资料,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传统纹饰在生活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环境布置(家居装饰、节日喜庆)、装潢设计(书籍、产品包装)、生活用品(服装)、工艺品(陶瓷、饰品)等。
三、作品欣赏:
借助多媒体,通过大屏幕展示欣赏画家赵澄襄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体会画中的意境,简单介绍作者和作品所体现的吉祥内涵。
四、练习设计:
利用简单的传统纹饰,设计制作利是封封面。
五、教师巡视辅导。
六、课堂评价:
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七、课后延伸:
利用课余时间设计作品参加学校“传统纹饰作品展”。
1教学目标1、认识装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认识装饰艺术的特点。
3、感受装饰艺术的美感。
4、学会初步的装饰设计与制作。
2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思维较为成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认知,对于创造力也没有受到太多的约束,是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的好时期。
3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了解装饰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器形与图案的有效组合。
2、学习难点:有创意地把装饰图案运用于生活用品的设计中。
4教学过程4.1 一课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1、图片导入展示一组室内图,一张有装饰和一张没有装饰的图片做对比。
师: 有装饰的给我们感觉怎么样?生: 感觉更漂亮了!师: 请同学们想下,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装饰的?生:房子、衣服、鞋子、学习用具……提问:那么什么叫装饰?如果没有装饰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呢?活动2【讲授】板书2、板书课题:装饰与生活。
装饰是人类爱美的反映,也是人类追求美的途径。
自古到今,它以各种形式反映在人类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
(1)、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装饰纹样,请你来找找它们(发现生活中的装饰纹样之美)。
归纳:装饰图案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如器具、服装、建筑、环境艺术等。
图案设计的灵感来自于自然风景、民俗风情等。
(2)、图片分析:观察课本中的实例。
提问:装饰造型艺术的特点是什么?装饰在生活中有何作用?(美化环境、提高审美能力、调节心情等。
)活动3【活动】3、学生讨论什么是装饰画?装饰画就是运用装饰手法从事的绘画创作装饰画和一般性的绘画、图案有什么不同?教师从准备的三幅画的画面上作分析,讲解。
有图案的成分,又有绘画的成分,它表达了一定的情节容内和作者的主观情感。
一切装饰画都具有装饰性,但有装饰性的绘画不一定是装饰画。
活动4【练习】认识装饰画(1)认识拼贴的装饰画(2)认识印染的装饰画(3)认识手绘的装饰画装饰画常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提炼概括、去繁为简、净化提纯,使形象更典型、更精练,主题更突出,性格更鲜明。
)装饰图形的变形过程:通过毕加索变化的牛去分析讲解。
《装饰与生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增强学生对装饰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学会装饰设计的基该方法与步骤。
2. 锻炼学生的色彩搭配与创意构图能力,提升其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其在实践中感受装饰艺术的魅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装饰与生活”主题展开,具体包括:1. 理论学习:学生需了解装饰设计的概念、原则和基本方法,并掌握色彩搭配与构图的基本技巧。
2. 创意构思:学生需根据“装饰与生活”的主题,设计一个装饰画面的草图或构想,要求体现出对生活的观察与理解。
3. 实践操作:学生需将创意构思转化为具体作品,如制作一张装饰画或设计一件生活用品的装饰方案。
作品应注重色彩的协调、构图的美观及主题的突出。
三、作业要求1. 草图与构想:学生应明确表达出主题与装饰设计的思路,草图应清晰可见,并注明使用的色彩和装饰元素。
2. 实践操作:作品应具有创意性和实用性,色彩搭配应和谐美观,构图应符合审美原则。
同时,作品应体现出对生活的关注和装饰设计的实际运用。
3. 作业提交:学生需按时提交作业,并附上创意构思的说明或设计思路的阐述。
作品应保持整洁,不得有涂改痕迹。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从创意、色彩搭配、构图及主题突出程度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包括创意新颖性、色彩搭配的和谐性、构图的合理性以及主题的突出程度。
3.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打分和评语,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指出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学生的创意构思和设计思路。
2. 对于存在问题的作品,教师将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美术设计能力。
3. 教师将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感受和困惑,以便更好地指导后续的美术学习。
通过本次作业的反馈和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装饰与生活的关系,为后续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装饰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装饰与生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装饰与生活》作业设计的目标为: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初步掌握装饰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加深对生活中装饰运用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美术设计及创作能力。
通过实际作业,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二、作业内容本节课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装饰画的制作”展开。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主题构思:学生需选择一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主题,如“家居装饰”、“节日装饰”等,并构思出相应的装饰画主题。
2. 材料准备:学生需准备相应的画材,如纸张、铅笔、橡皮、水彩或彩色铅笔等,并搜集可能使用的辅助材料,如布料、珠子、贝壳等。
3. 草图绘制:学生根据构思的主题绘制装饰画的草图,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协调。
4. 制作过程:学生按照草图制作装饰画,可以是手绘作品或结合材料进行拼贴、立体造型等创意表现。
5. 成品呈现:将制作完成的装饰画展示在教室内的展板上或在家中以合适的装饰环境展示。
三、作业要求针对作业内容的执行,要求学生遵循以下要求:1. 主题明确:主题构思需清晰明确,能够体现装饰画的主题和意义。
2. 创意独特:在制作过程中应发挥个人创意,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材料运用。
3. 色彩搭配:色彩搭配要协调,能够体现出装饰画的艺术美感。
4. 制作规范:作品应符合安全规范,使用材料无毒无害,制作过程注意卫生和整洁。
5. 完成度要求: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成品需符合设计意图,不得有大量未完成或遗漏的部分。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依据以下标准进行:1. 创意性:作品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2. 技术性:作品是否符合美术制作的基本要求,如色彩搭配、构图等。
3. 完成度:作品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且无明显遗漏或未完成的部分。
4. 实用性:作品是否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装饰作用。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反馈。
对于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和展示,指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
《装饰与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装饰艺术,了解装饰艺术的造型特点、色彩特点以及表现手法。
2、感受装饰艺术的美感,学会初步的装饰设计与制作,大胆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象,为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装饰。
3、提高关注生活的兴趣,体验装饰艺术对丰富和美化生活的作用与意义,增强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生活中的装饰艺术,学会设计装饰图案与器形的有效组合。
2、有创意地把装饰图案运用于生活用品的设计中。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练习法教具准备:PPT 课件、绘画工具及材料教学设计:一.课题导入1、欣赏《广州南沙客运港地铁站》2、小结装饰艺术的作用,引出课题。
(作用:美化环境、提高审美、调节心情、提升幸福感。
)二、课题展开1、如果没有装饰,生活会变得怎样呢!数千年来,人们生活与装饰1 1 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建筑:北京故宫、蒙古包.....如现代环境美化:墙绘作品、居住环境....如生活器物:饮料包装、包装盒、帆布包.... 2、认识装饰图案学习装饰图案含义: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一种美术形式,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艺术加工使其造型、色彩、构图等适合于实用和审美目的的一种设计图样或装饰纹样。
学习装饰图案的艺术特点:a. 造型特点:通过观察毕加索《牛的变化过程》作品,总结装饰图案造型方面的特点:采用提炼概括的方法,去繁为简、净化提纯,使主题更突出,性格更鲜美。
b. 色彩特点:通过欣赏《秋荷金曲》漆画作品,总结装饰图案色彩方面的特点:象征性、主观性。
3、学习装饰图案设计步骤构思、立意,拟定主题。
绘制草图。
选用材料进行制作。
调整完成。
4、学习运用装饰图案装饰生活了解第一步构思、立意,拟定主题的收集素材方法:大自然、意象、民间艺术、绘画艺术等。
1 2 3 2 1 2 3 445 教师示范。
小结回顾装饰图案设计的步骤。
学习将素材变成装饰图案的其他方法:简化、夸张、添加、解构、分割、重组等。
了解装饰图案设计中色彩上色的技法:平涂、推移、点彩、渲染等。
装饰与生活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被广泛应用于服装、书籍、产品、包装,建筑、环境艺术等领域中的装饰图案;了解不同的装饰风格及其艺术特色。
技能目标:借助常用物品的外形,富有创意地把装饰图案应用其中,形成具有一定风格与主题的装饰作品。
情感目标:体验装饰图案对丰富和美化生活的作用与意义,实践如何借助装饰艺术去增添我们的生活情趣,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象。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和了解生活中的装饰,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当中到处都存在装饰,在我们使用的物品上、居住的环境中处处可见,它丰富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恰恰现在的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是觉得美术和生活的联系不大,通过这节课希望改变学生的这一想法,从而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尝试装饰来装点生活。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器形与图案有效的组合。
教学难点:有创意的把装饰图案运用于生活用品的设计中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话题导入话题:上周末刚好家里举行了个聚会,聚会完了之后,我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还有很多蛋糕纸碟,觉得丢掉很可惜,我就问了我的女儿,“我们可以用这些纸碟做些什么呢?”她脑袋瓜子转的很快,就说:“妈妈,我可以在上面画画么?”我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然后我们就动手了。
展示两种纸碟(一种空白的,一种有装饰的)提问:一种纯白的碟子,一种有图案的碟子,提问:两种碟子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一样么?你更喜欢哪种?提问:经过图案装饰的碟子可以用来干什么呢?(装饰我们居住的环境)引入新课课题——《装饰与生活》活动2【讲授】装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特点1.装饰已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我们用工艺品、画作美化我们的家;用宣传栏、植物、窗帘装扮我们的教室。
(展示图片)提问:同学们试想一下:“假如没有了装饰,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师小结:如果说事物的实用性满足了我们的物质需要的话,那么装饰就是满足了我们精神层面的需要,所以装饰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装扮生活吉祥幸福》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介绍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吉祥图案进行装扮,营造幸福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创作来实现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目标1.知道吉祥符号是什么,有哪些。
2.能够通过观察、描绘吉祥符号,提取其中的元素,进行创作。
3.能够将绘制好的吉祥符号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装扮中,具有美感和实用性。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吉祥符号的介绍和观察。
2.吉祥符号元素的提取和创作。
3.日常生活装饰的应用和实践。
教学重点在本节课中,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吉祥符号的元素提取和创作,包括了线条、花纹、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将学生的学习和创作有效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时兼顾美感和实用性。
二、教学实施过程步骤一:旧知新识通过上课前的调研和提前准备,我首先介绍了吉祥符号的概念和分类,并着重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吉祥图案,如莲花、瑞兽、麒麟等等。
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些具有吉祥图案的实物,如茶叶盒、挂饰等等,来加深对吉祥符号的印象和认识。
步骤二:吉祥符号元素提取和创作在介绍完吉祥符号后,我分别展示了一些由吉祥图案组成的物品,比如各种吉祥挂件、画框等,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吉祥元素,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绘制。
我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难易度,以让他们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步骤三:日常生活装饰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吉祥符号元素的提取和创作,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吉祥图案的元素和构成方式。
接下来,我将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衣服、手机壳等,让学生进行创作和设计,以将刚才学习到的技巧和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步骤四:作品展示及评价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我将会对它们进行展示,并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以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装饰与生活-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本教案以“装饰与生活”为主题,对于九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指导。
岭南社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学生的生活为来源,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教案将会着重介绍如何通过装饰和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美,提高其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1.了解“装饰与生活”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掌握装饰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史。
2.掌握各种装饰手段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懂得如何运用装饰技法进行生活美化。
3.培养学生具备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理解和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装饰艺术。
4.提高学生审美情感,让其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教案将按照以下内容,通过讲解、展示和实践等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关于装饰和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1、装饰的基本概念装饰是一种艺术形式,源自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和审美的需求。
通过装饰手法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和美观度,凸显人们的文化和审美品位。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图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装饰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同时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装饰手法,如雕花、绘画、刻画等技法,使学生对装饰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2、装饰手法与适用范围不同的装饰手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如各种绘画、雕刻、点缀等手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展示、实践操作等方式,向学生系统讲解各种装饰手法的用途和应用场景,同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技法进行生活美化,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相关技巧和方法。
3、不同风格的装饰艺术各种不同风格的装饰艺术,是基于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背景,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法表现出来的,如中国传统的汉白玉雕刻、锦绣、剪纸,欧洲的哥特式建筑、巴洛克式雕塑等。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展示、现场观看等方式,让学生领略不同风格的装饰艺术魅力,并通过互动讨论和思考,让学生探究不同风格下的装饰艺术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和审美特点。
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装扮生活吉祥幸福》说课稿一、选取背景和理由岭南社版八年级美术上册《装扮生活吉祥幸福》是我国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教材之一,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文化素养为目标。
本篇说课稿选取该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符号的意义,探索装饰物对人们生活的美好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在创作中体验艺术的乐趣,并了解到装饰物可以为生活带来吉祥和幸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并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符号;•掌握基础的装饰元素和技法,如色彩搭配、形态表达等;•理解装饰物对生活的美化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先导先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观察、思考和创作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展示作品等形式,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分享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品味。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吉祥符号的意义;•掌握基础的装饰元素和技法;•理解装饰物对生活的美化作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时间: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装饰品,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让学生对装饰物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学习与探究(时间:15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吉祥符号的内容,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吉祥符号的特点和意义,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联系。
3. 示范与实践(时间:25分钟)步骤1:观察与分析组织学生观察教室中的装饰物或学校周围的环境,让学生发现其中存在的吉祥符号,并分析其构成要素和表达形式。
步骤2:合作创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喜欢的吉祥符号进行创作。
《装饰与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被广泛应用于服装、书籍、产品、包装,建筑、环境艺术等领域中的装饰图案;了解不同的装饰风格及其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借助常用物品的外形,富有创意地把装饰图案应用其中,形成具有一定风格与主题的装饰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装饰图案对丰富和美化生活的作用与意义,实践如何借助装饰艺术去增添我们的生活情趣,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装饰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器形与图案有效的组合。
难点:有创意的把装饰图案运用于生活用品的设计中。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纸质杯盘、造型工具材料。
(学生)纸质杯盘、剪切工具、印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图案,同学们学习了图案之后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如:装饰物品、点缀生活)教师:你们知道老师最想干的事是什么吗?
演示:出示一个普通的杯子,然后用花卉图案进行粘贴,把普通的杯子变成漂亮的花瓶,使得两种杯子在视觉上形成的鲜明对比,如果加上一束鲜花是不是就会就会更加漂亮了!
教师小结:我们学习了图案之后,可以把装饰图案广泛的运用服装、书籍、产品、包装、建筑、环境艺术等领域中。
今天我们就以生活当中的餐具为例,看看图案等艺术造型是如何施展的她的魅力的。
教师出示课题。
对比:一组有趣的杯盘设计,你比较喜欢哪个?为什么?观察图案纹样与器具形态关系。
归纳:杯盘设计,包括器型设计和装饰纹样设计。
二、器型——纹样连连看
课件中分别给出杯、盘、碗的器形和几组图案,请学生尝试把图案提取出来,用于自己选择的器形设计。
教师示范器形的设计制作。
(示范时请学生关注教师的造型方法)老师对器形是怎么设计的?花卉给予了教师灵感,把圆形的盘子做成花卉的造型。
老师在造型过程中用了什么方法?
三、归纳:
对纸材进行立体造型时常用的方法有剪、刻、切、卷、粘等,概括起来就是添加、削减、分割重组。
四、作业:
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对纸杯进行简单的器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