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缝隙腐蚀 crevice corrosion
定义: 金属边的缝隙处发生的细长形状的腐蚀。 通常粗细在0.025到0.1mm之间。
产生部位:
① 金属结构的连接、螺纹、焊接处的缝隙。
② 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缝隙。
③ 金属表面的沉积物、附着物如灰尘、沙粒、腐蚀产物、细菌等和金属形成缝隙。
特征: ① 几乎全部金属都会有缝隙腐蚀,包括正电性的Au,Ag到负电性的Al, Ti, 碳钢到不锈 钢。 而有自钝化性质的金属对缝隙腐蚀更加敏感。
电位偏离了开路电位(平衡电位,或者非平衡的稳态电位)。
极化阻力: 电极极化的原因在于电极反应步骤中遇到阻力。电极反应步骤有:液相传质、电子转移、形成新相
等。 其中最慢的步骤为速度控制步骤。
电极极化原因: 三种,为浓差极化、电化学极化、电阻极化。
浓差极化的例子如金属Zn在硫酸中溶解下来的Zn2+离子来不及扩散,造成的浓度差。 搅拌可以降低浓差极化。
• 交换电流密度i0 是电极动力学的重要指标。 越大则电极极化越小,越稳
定。 大的交换电流密度物质可以做标准电极。
11
lgi2 lgi1
• 交换电流密度i0为动态指标, 平衡电位Ee为静态指标。
lgicorr
电极平衡电位 和非平衡电位
定义: 在电极反应中,Mn+.ne-= Mn++ ne-, 当电极反应达到动态平衡,在金属/溶液的
孔蚀
层蚀 晶间腐蚀 选择腐蚀 应力腐蚀断裂
水线腐蚀 缝隙腐蚀 沉积腐蚀 盐水滴蚀
金属离子浓差 杂散电流 膜-孔电池 4活性-钝性电池
局部腐蚀
1.均匀腐蚀 2.电偶腐蚀 3. 孔蚀 4.氧浓差腐蚀, 5.缝 隙腐蚀 6.水线腐蚀 7.杂散电流腐蚀 8.应力腐蚀 9.腐 蚀疲劳 10.磨损腐蚀 11.氢脆 12. 晶间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