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C-NCAP-2018版方案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9.40 MB
- 文档页数:33
整车碰撞分析流程整车碰撞分析是被动安全中必不可少的分析内容,根据工况的不同,可以分为正碰、偏置碰、侧碰、后碰、顶压、行李箱冲击和门侵入等分析项。
看上去十分复杂,其实,只要深入了解正碰分析,在其基础上稍作修改,就可以轻松完成其他分析项。
本文就以C-NCUP2018版的正面碰撞为例,介绍整车碰撞的分析流程,细节部分不做过多介绍;同时,还会介绍整车碰撞分析,约束系统以及试验之间的关系。
分析流程可以分成前处理、计算和后处理3个部分。
1.前处理前处理的软件很多,比如pre-post,ansa等等,本文以使用较为广泛的hypermesh为例进行介绍。
初速度前处理部分包括划分网格、整车模型搭建等部分,这里不做详细说明,主要介绍如何创建工况。
根据C-NCUP2018版的要求,车辆初速度为50Km/h(13.88毫米/毫秒)。
刚性墙车辆和正前方的刚性壁障发生碰撞,一般通过刚性墙来模拟。
关键字:RIGIDWALL_PLANAR。
刚性墙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接触,但是只有从接触面,没有主接触面(主接触面是刚性墙)。
从接触面选择“all”,表示选择所有节点。
刚性墙的摩擦系数一般是0.1.除此之外,车辆还需要和地面接触(否则会因为自重而自由落体),同样通过刚性墙模拟地面。
从接触面选择车轮即可。
自接触在碰撞过程中,车辆自身各部件之间也会发生接触。
因为无法知道哪些部件会接触,所以这里使用的接触类型是自接触,关键字:CONTACT_AUTOMATIC_SINGLE_SURFACE。
和刚性墙一样,自接触不需要设置主接触面,只设置从接触面即可。
不同的是,在自接触中,所有的从接触面,同时又是主接触面,也就是说,部件a既可以和部件b接触,也可以和自己发生接触。
自接触的动、静摩擦系数一般是0.5.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关键字是LOAD_BODY_Z,大小是9.8m/s^2。
控制卡片整车碰撞的控制卡片虽然多达17、8项,但是一般不需要特别设置,直接导入已有的控制卡片即可。
追求安全无止境——解读2018年版C-NCAP管理规则包崇美【期刊名称】《世界汽车》【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8页(P88-95)【作者】包崇美【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C-NCAP,也就是“中国新车评价规程”,自2006年正式实施,至今已运行11年,在这期间,国内车辆整体安全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安全配置也越发普及。
如今,C-NCAP已成为中国汽车产品安全研发的风向标,更成为汽车安全的代名词。
C-NCAP管理规则先后历经了2009年版、2012年版和2015年版共3次改版,评价项目和难度逐步提升。
4月20日,管理中心正式发布了《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
如今,车辆被动安全技术日益精细化,而主动安全技术也进入快速飞跃式发展阶段,被动和主动安全技术的相互融合将构成全方位的车辆乘员安全防护体系。
因此,C-NCAP在原有的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座椅鞭打试验等基础上,再次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并针对中国行人事故高发的特点适时增加了行人保护试验和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试验,评分及星级划分体系也做了较大调整。
自此,由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三大版块构成的全新《C-NCAP 管理规则(2018 年版)》出台,并将于2018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与2015年版规则相比,2018年版规则评价体系发生较大改变,由之前的车辆乘员被动安全保护性能评价拓展到对车外行人的保护性能和车辆主动预防安全性能,全面覆盖车内外主、被动安全要求,并新增对于纯电动及混合动力车型的评价。
下面,笔者为大家详细解读2018年版C-NCAP规则的主要变化。
1、关注弱势群体,引入行人保护试验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加安全的车身结构、预紧及限力式安全带、正面及侧面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装置的广泛应用,使得车内乘员得到有效的保护。
2018版C-NCAP管理规则汽车行人保护试验与评价构想目录一、试验项目二、试验区域三、试验开展四、性能指标五、评分方法六、相关事项一、试验项目1、头型试验WAD170040km/h ,50 °40km/h ,65 °3.5kg 儿童头型4.5kg 成人头型一、试验项目2、腿型试验——FLEX-PLI腿型冲击保险杠试验自由飞行,40km/h75mm一、试验项目2、腿型试验——TRL上腿型冲击保险杠试验9.5kg,40km/h二、试验区域1、头型试验区域四条标记线围成的区域WAD1000线发动机罩侧面基准线发动机罩后面基准线WAD2100包络线其中,靠前的标记线二、试验区域2、腿型试验区域保险杠角保险杠角保险杠两个角点之间的区域和缓冲梁、横梁等结构部件的最外边缘之间的区域,取两个区域中较大的区域作为腿型试验区域。
三、试验开展1、头型试验(方式1)厂家提供所有网格点的预测值,从中随机抽取8个点开展验证试验。
去掉离侧面基准线距离小于50mm的点三、试验开展1、头型试验(方式2)当厂家没有提供所有网格点的预测值时,将试验区域平均分为12部分,在每个部分选取最差性能点进行试验,并评分。
三、试验开展2、腿型试验由中点或中点左侧第一个点开始,选择车辆单侧的所有间隔点开展试验。
100mm保险杠上部基准线中点四、性能指标1、头型试验区间得分颜色HIC15HIC< 6501绿色■15< 10000.75黄色■650 ≤HIC151000 ≤HIC< 13500.5橙色■151350 ≤HIC< 17000.25棕色■151700 ≤HIC0红色■15四、性能指标2、腿型试验——FLEX-PLI下腿型评价指标包括小腿的弯矩T1、T2、T3、T4,以及膝部韧带MCL、ACL、PCL的伸长量。
1分的分值分为两个独立的评价部分,其中,小腿的弯矩占0.5分,取四个弯矩值中最差的一个进行评价,采用高性能限值和低性能限值来计算得分,膝部韧带的伸长量占0.5分,在ACL、PCL 低于限值的前提下,由MCL结合高性能限值和低性能限值计算得出。
C-NCAP修订版发布,主动安全测试“有新无减”备战20214月7日,C-NCAP发布《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意在推进C-NCAP、C-ECAP、CCRT、EV-TEST四个测评规程内容更加协同、测评工作更加高效,实现与2021版的平稳衔接,鼓励企业提早和有序导入C-NCAP 2021版部分关键主动安全项目。
中汽测评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测评管理中心简称,是负责C-NCAP、C-ECAP、CCRT、EV-TEST等测评规程日常运营的专业管理机构,C-NCAP 是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与源自美国 1979 年最早采用 NCAP 体系—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一脉相承,关注汽车的安全评测。
C-ECAP (China Eco-Car Assessment Programme,《中国生态汽车评价规程》),基于生态设计的理念,在汽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对汽车产品健康、节能、环保等绩效指标进行的综合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汽车等级划分的认证活动。
CCRT是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及测试中心,工作是综合用户调查和试验检测,评价汽车产品特征。
可借鉴的经验是国际消费者研究及测试机构(ICRT),它由全球超过35个消费者组织组成的联合体。
它致力于以消费者权益为目的的联合研究和测试。
其中,汽车产品评价的权威代表Consumer Reports,以车辆试验结合车主调研的方式进行。
EV-TEST则是中国电动汽车测评。
眼花缭乱,是看完了这些测评组织机构后的直观感受,中汽中心自己也觉得问题不少,于是在今年的3月6日宣布,中汽测评中心作为中心二级机构,将整合C-NCAP、C-ECAP、EV-TEST、CCRT等多个测评项目的管理机构和职能。
以后,用户或许可以更简单明了的了解新车评级流程及要求。
一、主动安全变化甚微汽车,本质上是一个出行工具,工具的首要条件就是安全。
C-NCAP 2018年第V11号、V12号试验结果发布作者:来源:《汽车与安全》2019年第01期第V11号试验根据《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进行的吉普牌/JEEP GFA6490FTCBA型多用途乘用车(大指挥官2.0T四驱臻享版)作为2018年C-NCAP第四批正式评价车型之一,用于评价试验的车辆由C-NCAP管理中心于2018年9月12日在天津中进百旺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得。
所购车辆相关信息车型:GFA6490FTCBA生产企业: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合格证编号分别为:YK5051000391402、YK5001000391479、YK5081000394565车辆识别代号分别为:LWVFA7M42JA002785、LWVFA7M44JA002870、LWVFA7M48JA003472生产日期分别为:2018年5月28日、2018年5月29日、2018年6月1日试验实施日期:2018年11月13日- 11月15日(注:鞭打试验于11月14日下午13:30进行)11月13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车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大指挥官的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11月14日下午13:30时,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模拟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大指挥官的驾驶席座椅鞭打试验。
第V12号试验根据《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进行的荣威牌CSA6493WDAR型多用途乘用车(RX8 30T智联网两驱旗舰版)作为2018年C-NCAP第四批正式评价车型之一,用于评价试验的车辆由C-NCAP管理中心于2018年9月29日在唐山瑞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得。
所购车辆相关信息车型:CSA6493WDAR生产企业: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格证编号分别为:YF142N001162726、YF147N001162688、YF140N001164896车辆识别代号分别为:LSJW84W92JG161246、LSJW84W96JG161251、LSJW84W99JG163687生产日期为:2018年6月1日、2018年6月2日、2018年6月4日试验实施日期:2018年11月15日- 11月28日(注:鞭打试验于11月28日下午13:30进行)11月27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车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RX8的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C-NCAP 2018年第V13号、V14号试验结果发布作者:来源:《汽车与安全》2019年第02期第V13号试验根据《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进行的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华牌SY6470S6ZQ1BD型多用途乘用车(V7 280T自动尊贵型)作为2018年C-NCAP第四批正式评价车型之一,用于评价试验的车辆由C-NCAP管理中心购得。
试验实施日期:2018年12月11日- 12月13日(注:鞭打试验于12月12日下午13:30进行)12月11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车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V7的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
12月12日下午13:30时,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模拟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V7的驾驶席座椅鞭打试验。
生产厂家的相关技术人员和媒体记者现场观看了以上碰撞试验。
第V14号试验根据《C-NCAP管理规则(2018年版)》进行的东风牌LZ6451XQ15AV型多用途乘用车(风行T5 1.5T CVT 230T智享型)作为2018年C-NCAP第四批正式评价车型之一,用于评价试验的车辆由C-NCAP管理中心分别于2018年11月13日在天津盛昌隆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2018年11月13日在廊坊瑞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及2018年11月16日在天津市仕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得。
所购车辆相关信息车型:LZ6451XQ15AV生产企业: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合格证编号分别为:WDR09P0JZ430889、WDR01P0JZ444646、WDR01P0JZ447972车辆识别代号分别为:LGG8D3D13JZ430889、 LGG8D3D13JZ444646、LGG8D3D19JZ447972生产日期分别为:2018年8月10日、2018年9月4日、2018年9月14日试验实施日期:2018年12月18日- 12月20日(注:鞭打试验于12月19日下午13:30进行)12月18日,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实车碰撞试验室内,成功完成了风行T5 的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