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门窗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
- 格式:docx
- 大小:168.66 KB
- 文档页数:11
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一、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抗风压性能分级
二、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分级
三、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水密性能分级
四、建筑外窗(含阳台门)传热系数分级
五、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六、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采光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标准表1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
表2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
表3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
表4 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表5 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
表6 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
表7 建筑幕墙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表8 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
表9耐撞击性能:
(1)性能分级:
表10平面内变形性能和抗震要求。
门窗性能检测1.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执行标准:GB/T 8484-2002▪分级:指标值K从≥5.5开始,每降低0.5为1个级,K ≥5.5为1级,5.5>K ≥5.0为2级,以此类推……K<1.5时为10级▪装置和仪器:热箱、冷箱、试件框、环境空间;温度传感器、功率表、风速仪、数据记录仪。
成套设备:BHR-Ⅲ型、MW型。
▪试件安装:试件一件,尺寸和构造符合产品设计和组装要求,窗外表面距试件框冷侧、内表面距试件框热侧表面各50mm,试件与洞口周边缝隙用聚苯板条填塞密封,试件开启缝采用塑料胶带双面密封。
热箱空间内布2层空气温度测点,每层均匀布4个,冷箱内在试件安装洞口面积上均匀布9个点;热箱、冷箱、试件框布置表面温度测定点,热箱内外表面各6个,试件框热侧20个,冷侧14个,▪检测条件:热箱空气温度18-20℃,误差±0.1,自然对流,相对湿度30%左右,冷箱严寒和寒冷地区温度-(19—21)℃,误差±0.3,夏热冬暖、冬冷、温和地区-(9-11)℃,误差±0.2,平均风速3m/s。
▪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2.门窗三性检测▪门窗物理性能:空气渗透(气密性)、雨水渗漏(水密性)、抗风压;保温、隔声、采光。
前三者是门窗型式检验中的必检项(简称三性)。
▪执行标准:GB/T 7106-2008▪装置和仪器:压力箱、供压和压力控制系统、位移测量仪、压力测量仪、空气流量测量装置、喷淋装置。
将门窗三性检测集中在一套装置中。
▪试件安装:同一窗型、规格尺寸试件3樘,分别安装在镶嵌框上,并连接牢固、密封,安装质量要求垂直、水平,不得变形,安装完成后将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门窗三性检测1----抗风压▪检测项目:变形检测----检测试件在逐步递增的风压作用下,测试杆件相对面法线挠度变化,得出检测压力差;反复加压检测----检测试件在压力差的反复作用下,是否发生损坏和功能障碍;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检测试件在瞬时风压作用下,抵抗损坏和功能障碍的能力。
建筑外窗工程检测与评估规程前言为了控制建筑外窗工程旳施工质量,规范建筑外窗检测程序和措施,根据省住房城镇建设厅有关印发《2023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原则和原则设计编制、修订计划》旳告知,苏建科(2023)256号文旳规定,江苏方建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企业会同有关单位,编制本规程。
在规程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近年来本省建筑外窗检测过程中旳问题和经验,对外窗工程现场存在旳某些关键质量问题旳处理,在大量试验工作旳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8章,重要内容包括: 1、总则;2、术语;3、建筑外窗工程材料;4、建筑外窗产品;5、外窗工程安装质量检查检测;6、外窗工程现场检测;7、建筑外窗旳评估;8、汇报。
附录 A 建筑外窗抭风压、气密、水密性能检测措施;附录B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检测措施;附录C 建筑外窗现场气密性检测措施;附录D 建筑外窗隔声性能试验室检测;附录E 建筑外窗隔声性能现场检测;附录F 红外热像仪检测外窗密封缺陷;附录G经典外窗玻璃旳光学、热工性能参数。
目录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建筑外窗工程材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一般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图纸要求一、住宅部分断桥铝合金门窗1. 本工程门窗按不同用途、部位及材料分别编号,门窗代号如下:TM-铝合金单玻单侧推拉门C-断桥铝中空玻璃窗2. 外门窗:(1) 住宅楼地上部分外门窗为断桥铝中空玻璃窗,地下室外门窗为塑钢中空玻璃窗。
门窗立面分格形式、开启方向见门窗详图。
(2) 外门窗型材表面颜色另定,玻璃的颜色及透光率另定。
单块大于1.5平米的玻璃窗、落地窗和七层及以上外窗玻璃均应采用安全玻璃。
玻璃厚度在满足节能条件下由生产厂家根据分格大小及风压确定,并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规程》(JGJ 113-2009)中抗人体冲击安全规定。
(3) 外门窗的物理性能: 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为5级;气密性能分级为7级;水密性能分级为3级。
(4) 地上部分门窗开启方式:a. 住宅户内部分:内平开可内倒窗。
b. 住宅公共部分:一层门厅为外悬窗,其余为内平开窗。
(5) 外门窗立樘位置:公共部分及有窗外护栏的外窗立樘居结构外墙中安装。
其余部分及无窗外护栏的外门窗立樘均与结构外墙皮齐平。
框料与墙体之间缝隙填堵和密封材料做法见相应的墙身节点。
(6) 所有开启扇均设纱扇,平开窗设隐形纱扇。
所有开启扇均带窗扇开启自锁装置。
(7) 卫生间外窗(C0611)玻璃为磨砂玻璃。
3. 内门窗:所有内门立樘均居墙中。
4. 本施工图中所标注的门窗尺寸为未包括墙体饰面厚度的洞口尺寸。
门窗定货应由专业厂家现场测量放样,并由设计单位确认分格样式,门窗樘数厂家应复核,结构尺寸与面层间微小差异,由厂家现场测量后调整底框高度。
门窗洞口尺寸及数量均需现场复核后方可加工。
6. 设计图纸未明确事项,以甲方选样封样为准。
二、配套公建部分断桥铝合金门窗1、建筑外门窗:本工程地上部分外门窗采用5+12A+5Low-E中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窗,地下部分门窗除特别明确外均采用5+12A+5Low-E中空玻璃塑钢窗,门窗的物理性能要求详下表:注:A.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北京市建筑设计技术细则》、《北京市建筑节能规范》。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标准摘录1.玻璃幕墙物理性能分级(JG 3035—1996,GB/T15225-94)表风压变形性分级注:表中分级值表示在此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构件的相对挠度值不应大于L/180,其绝对挠度值在20mm以内。
如绝对挠度超过20mm时,以20mm所对应的压力值作为分级值。
表雨水渗漏性能分级注:设计时固定部分P值根据风荷载标准值除以所得数据进行确定。
可开启部分的等级和固定部分相对应。
表空气渗透性能分级,m3/m·h表保温性能分级注:表中K值为幕墙中固定部分和可开启部分各占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表隔声性能分级注:按不同构造单元分类进行隔声测量,然后通过传声量的计算求的整体幕墙的隔声量值。
表耐撞击性能分级注:F为撞击物体的运动量。
表平面内变形性能注:ґ =△/h,式△为层间位移量,h为层高。
在《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94)中,只列表1~表5,数据与JG3035—1996相同,无表6、表7。
2.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表幕墙玻璃的光学性能参数注:1.透射比:从物体透射出的光通量与入射到物体的光通量之比,符号τ;2.反射比:被物体表面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的物体表面的光通量之比,符号ρ。
表紫外线相对含量注:1.对有紫外线要求场合,幕墙玻璃的紫外线透射比宜小于;2.对于博物馆,光源透过幕墙玻璃后的紫外线含量应小于75μW/1m。
表透视指数注:Ra光源(D65)透过玻璃后的一般显色指数。
3.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铝合金门GB/T8478—2003,铝合金窗GB/T8479—2003)表抗风压性能分级(GB/T7106—2002)注:·X表示用≥的具体值,取代分级代号。
在各分级指标值中,门主要受力构件相对挠度:单层、夹层玻璃小于等于L/120;中空玻璃挠度小于等于L/180。
2.分级中括号内的罗马字为86标准。
表雨水渗漏性能分级(GB/T7108—2002)注:表示用≥700Pa的具体值取代分级代号,适用于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地区的建筑。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方案1 检测方案目的本检测方案是为了规范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检测。
2 适用范围本检测方案适用于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的试验室检测。
3 编制依据GB/T 7106-2019《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4 使用设备门窗物理性能检测设备,气象仪表,温湿度计,钢卷尺5 试验方法5.1 试件及其安装5.1.1 试件应按所提供图样生产的合格产品或研制的试件,相同类型、规格尺寸的试件应最少检测三樘,且以三樘为一组进行评定。
不得附有任何多余的零配件或采用特殊的组装工艺或改善措施。
测量试件的外形尺寸、分清被测试件的户内、户外面,选用适当的系列竖隔板搭配使用。
5.1.2 将被测试件安放于静压箱前方,使其边框与静压箱右侧的固定隔板、底板升降珩隔板及选好的竖隔板共同组成静压箱室。
5.1.3 将使用的加力梁移至试件边框处,利用加力梁上的夹具将被测试件均匀夹紧。
5.1.4 观察试件的支梁结构形式,参照国家标准,确定主要受力杆件及挠度测试点位置。
将位移传感器夹具固定于测试挠度处的加力梁上,并将位移传感器的出点对准试验点,调整好距离后,固定与位移夹具上。
在采集数据过程中,不允许有任何外力使其产生位移变形。
5.1.5 试件要求垂直,下框要求水平,下部安装框不应高于试件室外侧排水孔,不应因安装而出现变形。
试件安装完成后,符合试件安装情况,可开启部分功能正常,表面不可沾有油污等不洁物。
试件安装完毕后,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5.2 蓄水池及水管路准备5.2.1 蓄水池内贮藏至少4/5的水量,并要求水质清洁无杂物。
5.2.2 蓄水池注水后,水路无渗漏。
5.2.3 水调节阀应处于关闭状态。
5.2.4 喷淋控制柜面板上的喷淋控制阀应处于关闭状态。
5.2.5 将控制柜上的电气按键置于关闭状态。
5.2.6 检查管路系统连接处应牢固、可靠,无渗漏现象。
5.3 开机5.3.1 按电源按钮,接通电源。
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一、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抗风压性能分级分级代号1 2 3 4 5 6 7 8 9分级指标P3(kpa)1.0≤P3<1.51.5≤P3<2.02.0≤P3<2.52.5≤P3<3.03.0≤P3<3.53.5≤P3<4.04.0≤P3<4.54.5≤P3<5.0P3≥5.0 注:第9级应在分级后同时注明具体检测压力差值。
P3值与工程的风荷载标准值Wk相对应,应大于或等于Wk。
Wk采用风荷载标准值计算软件计算确定。
数据摘自《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天津市建筑节能门窗技术标准DB29-164-2010二、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分级分级代号1 2 3 4 5 6 7 8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q1[m3/(m·h)]4.0≥q1>3.53.5≥q1>3.03.0≥q1>2.52.5≥q1>2.02.0≥q1>1.51.5≥q1>1.01.0≥q1>0.5q2≤0.5单位面积分级指标值q2[m3/(m2·h)]12≥q2>10.510.5≥q2>9.09.0≥q2>7.57.5≥q2>6.06.0≥q2>4.54.5≥q2>3.03.0≥q2>1.5q2≤1.5注:数据摘自《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居住建筑七层以下不应低于3级,七层及以上不应低于4级。
公共建筑不应低于4级。
1,注:天津公共建筑节能规定采暖空间外门窗气密性不应低于6级,非采暖空间采用推拉窗时,不应低于3级。
三、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水密性能分级分级 1 2 3 4 5 6分级指标ΔP(Pa)100≤ΔP<150150≤ΔP<250250≤ΔP<350350≤ΔP<500500≤ΔP<700ΔP≥700注:数据摘自《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窗技术标准1、所有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及相关文件要求。
如与图纸要求有相互矛盾时,投标人应向招标人〔总承包人〕反映,至于遵从那个准那么,将由建立单位定。
2、外窗尺寸依据建筑施工图纸大样,开启扇高度与下部固定扇高度一样,颜色样式按图纸和业主选定样板〔仅限于样板窗,具体尺寸以深化设计确认为准〕。
中标人中标后,提供本工程样窗大样图,经建立单位和设计确认前方可加工安装样板窗。
3、外窗技术要求外窗材质及形式:1)本工程外窗,中间开启扇为隐框,型材矩形高度不小于65mm、80mm,方管宽度不小于60mm,壁厚不小于,型材尺寸示意见后附图。
投标人需于报价前一并提供型材样段。
型材以建立单位确认投标人提供型材的样块封样为准〔型材的强度和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验收标准规定〕。
2)窗框与构造的连接件必须进展热镀锌处理,连接件宽度不小于30mm,厚度不小于,连接件间距小于500mm,端部小于180mm,上下框不少于3个拉片,固定胀栓为Φ8及以上,胀栓帽为十字形平头。
3〕所有与型材连接的螺丝均采用不锈钢螺丝,直径不小于5mm。
4)开启扇上下横缝缝隙必须满足施工标准规定,缝宽不大于8mm;左右两侧竖缝与上下固定扇胶缝均匀一致,缝宽不大于5mm。
5〕外窗开启形式(1)南侧、北侧外窗除带百页窗外〔带百页外窗以立面图标注为准〕,均设开启扇。
(2)5轴与1/F轴处空调机房外窗为固定扇。
(3)三层计算机房外窗均为固定扇。
(4)窗纱为不锈钢隐形窗纱,18目。
外窗物理性能要求:外窗物理性能不低于京建材[1999]148#文规定,窗空气渗透量q1≤/m.h,抗风压性能不低于5级p≥3Kpa,其它物理性能见下表:外窗玻璃要求:采用符合保温设计的铝合金双层(外层low-E,内层浮法)中空玻璃窗,厚度6+12A+6mm,遮阳系数到达0.5SC,传热系数≤1.935W/m2.K,反射比不大于0.3,采光折减系数不低于0.2。
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标准摘录1.玻璃幕墙物理性能分级(JG 3035—1996,GB/T15225-94)其绝对挠度值在20mm以内。
如绝对挠度超过20mm时,以20mm所对应的压力值作为分级值。
分相对应。
表隔声性能分级注:按不同构造单元分类进行隔声测量,然后通过传声量的计算求的整体幕墙的隔声量值。
注:F为撞击物体的运动量。
注:? =△/h,式△为层间位移量,h为层高。
在《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94)中,只列表1~表5,数据与JG3035—1996相同,无表6、表7。
2.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表幕墙玻璃的光学性能参数2.反射比:被物体表面反射的光通量与入射的物体表面的光通量之比,符号ρ。
注:1.对有紫外线要求场合,幕墙玻璃的紫外线透射比宜小于;2.对于博物馆,光源透过幕墙玻璃后的紫外线含量应小于75μW/1m。
3.建筑外门窗物理性能分级,(铝合金门GB/T8478—2003,铝合金窗GB/T8479—2003)表抗风压性能分级(GB/T7106—2002)注:·X表示用≥的具体值,取代分级代号。
在各分级指标值中,门主要受力构件相对挠度:单层、夹层玻璃小于等于L/120;中空玻璃挠度小于等于L/180。
2.分级中括号内的罗马字为86标准。
表雨水渗漏性能分级(GB/T7108—2002)注:表示用≥700Pa的具体值取代分级代号,适用于热带风暴和台风袭击地区的建筑。
2.分级中括号内的罗马字为86标准。
注:分级指标值中括号内数字为87标准。
表空气隔声性能分级(GB/T8485—2002)4. 建筑外门物理性能分级表风压变形性能分级(GB/T13685—92)表空气透透性能分级(GB/T 13686—92)表雨水渗漏性能分级(GB/T13686—92)5.塑料门建筑物理性能分级(JG/T 3017—94)表抗风压性能 W G注:表中取值是建筑荷载规范中设计荷载的倍。
浅谈门窗的物理三性检测【摘要】门窗的物理性能包括: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保湿、隔声和采光等,前三种为普通门窗检测中必检项目,后三种只有在有特殊要求的门窗才需检测。
关于门窗的三性检测,我国自1986年颁布了检测标准,此后经过多次修订与完善,逐渐形成一套系统的检测方法与要求。
【关键词】三性检测;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前言一般而言,门窗的物理性能包括三种必检项目:空气渗透,雨水渗漏和抗风压,以及三种特殊要求的门窗才需检测的性能:保湿、隔声和采光。
1986年,我国就颁布了建筑外窗的物理三性检测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建筑外窗雨水渗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和《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及其检测方法》。
[1]此后,在2002年和2008年又经过两次修订,08年的新标准将建筑外窗的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进行统一。
国标规定,塑料窗或铝合金推拉窗空气渗透量不得大于3.0 m2/m·h,铝合金平开窗空气渗透量不得大于2.5 m2/m·h;塑料窗的安全检测风压应大于1000Pa,铝合金推拉窗的风压值应大于1500Pa,铝合金平开窗的风压值应大于2000Pa。
[2]此后,国内一线大中城市随即展开了门窗物理三性检测业务。
1 空气渗透性能检测国标定义了检测外窗在标准状态下的气密性能,标准状态条件是指温度为293K(20℃)、压力为101.3kPa、空气密度为1.202kg/m3。
气密性能是指外窗在关闭状态下,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
检测气密性能的评价指标为:在10Pa压力差下的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或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是指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单位缝长的空气量;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是指在标准状态下,单位时间通过的单位面积的空气量。
[3]2 雨水渗漏性能检测雨水渗漏性是指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雨水透过关闭外窗试件的性能。
严重渗漏是指雨水渗入外窗内侧,把设计中不应浸湿的部位浸湿的现象,以雨水从窗外持续渗入窗内侧并溢出试件界面作为产生严重渗漏现象的标志。
(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外门窗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
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
壹、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抗风压性能分级
二、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分级
三、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水密性能分级
四、建筑外窗(含阳台门)传热系数分级
五、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六、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采光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标准表1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
表2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
表3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
表4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表5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
表6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
表7建筑幕墙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表8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
表9耐撞击性能:
(1)性能分级:
表10平面内变形性能和抗震要求(1)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
(2)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
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一、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抗风压性能分级
二、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分级
三、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水密性能分级
四、建筑外窗(含阳台门)传热系数分级
五、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六、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采光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标准表1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
表2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
表3 建筑幕墙开启部份气密性能分级
表4 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表5 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
表6 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
表7 建筑幕墙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表8 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
《建筑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编制说明一、背景情况建筑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重要构件,关系到建筑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和建筑能耗的高低,是影响建筑物理功能的关键部件。
原建筑外窗检测方法标准自1986年公布实施,2002年进行了修订,原标准分为气密、水密、抗风压共计三本;建筑外门标准于1992年公布实施,迄今未进行修订,原标准分为气密和水密、抗风压共计两本。
这些标准实施过程中,在全国范围内指导建筑外窗的三性能的检测工作,以及在各类外窗产品标准制订性能等级工作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发现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应作适当的修改。
原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以ISO6612、6613为依据,同时参考了日本、欧洲以及美国的相关标准的内容。
二、任务来源与编制过程本标准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5]124号文“关于印发落实建设部归口国家标准修订项目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主编的国家标准。
本检测方法标准用于检测建筑门窗的气密、水密及抗风压性能。
本标准是对2002年版的建筑外窗三性分级及检测方法标准、1992版建筑外门三性分级及检测方法标准的修订,同时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6612。
经过充分的准备,于2006年7月16日在杭州召开了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王超处长、展磊高工、张红彦高工、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泰昌常务副秘书长,以及13个标准参编单位共18人,会议讨论了主编单位起草的编制大纲,进行了人员分工及编制进度安排。
编制组成立会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泰昌常务副秘书长主持。
王超处长就标准编制的意义及指导思想作了重要指示,展磊高工对标准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主管领导的讲话得到了所有到会的参编单位的积极响应,大家一致认为本标准经过整合、修订,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更加实用。
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建筑物理性能分级一、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抗风压性能分级
二、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气密性能分级
三、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水密性能分级
四、建筑外窗(含阳台门)传热系数分级
五、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六、建筑外窗(含阳台门)的采光性能分级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标准表1建筑幕墙抗风压性能分级
表2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
表3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
表4 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
表5 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
表6 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
表7 建筑幕墙空气隔声性能分级
表8 建筑幕墙采光性能分级
表9耐撞击性能:
(1)性能分级:
表10平面内变形性能和抗震要求(1)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
(2)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