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大学生安全教育
- 格式:pptx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44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代码:00111027—34开设形式:根据教务处教学安排,安全教育课程贯穿大学整个学习过程,主要通过班会课、班级活动的形式授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适用于全校各专业的本科、专科学生。
大学生安全教育,既强调安全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
要激发大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立正确的安全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和主动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如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安全观,把安全问题与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为构筑平安人生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了解安全基本知识,掌握与安全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安全问题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安全问题的社会、校园环境;了解安全信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分类知识以及安全保障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安全教育,大学生应当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安全信息搜索与安全管理技能。
掌握以安全为前提的自我保护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等。
(三)课堂教学使用教材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莫锦荣主编,《大学生安全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四)授课形式与考核授课形式:入学教育、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程教育、日常教育、班会课、班级活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安全教育课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实物图片展示法、课堂讨论法、文献阅读法、实地参观法。
考核方法: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和测试,以课堂提问、实地检查寝室安全、案例分析、课程考勤计入平时成绩,随堂考查。
总成绩以100分制计算,依据平时成绩30%和随堂考查成绩70%综合评定课程成绩。
(五)教学内容其他要求重要节假日、寒暑段放假前应开展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社交安全、财物安全、网络安全等教育;大型集会或活动前应开展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教育。
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大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有哪些?参考解答:(1)电信诈骗;(2)电气火灾;(3)现金、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失窃;(4)实验室安全事故;(5)传染病等。
2.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参考解答: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1)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度;(2)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3)加强大学生安全培训演练。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1)理论教学法;(2)案例教育法;(3)实践教育法。
3.简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参考解答:(1)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的需要;(2)促进校园稳定与和谐的需要;(3)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校园生活安全思考题1.学生宿舍用电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参考解答:(1)使用劣质电器和大功率电器;(2)私拉电线、乱接插座;(3)房间无人或休息时使用充电设备等。
2.大学生做实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参考解答:(1)认真学习实验安全操作规程;(2)进入实验室应穿着实验服或合适穿着;(3)不得在实验室从事其它活动,实验室器具不能用作其它用途;(4)严禁烟火。
(5)若仪器设备(实验)在运行中,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6)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存、使用和处理化学品。
(7)实验工作结束后,必须关好电源、仪器开关。
3.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参考解答:(1)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应先检查体育设施是否安全,自己的服装是否宽松合体;(2)做好运动前的热身活动;(3)在进行竞技类体育运动时应提前做好防护措施,自觉遵守竞赛规则;(4)要保持清醒和冷静,不要在运动中带有负面情绪;(5)掌握好自己的身体情况,运动适量;(6)运动前应该摘下装饰物和其它尖锐物品,以免划伤、碰伤;(7)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体育运动;(9)身体不适、患有先天疾病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学生,应在老师指导下参加适当的保健活动;(10)运动后的要进行放松活动。
第三章人身和财产安全思考题1.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如何养成良好的财物保管和使用习惯?参考解答: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窗、随手锁门的良好习惯,最后离开宿舍的同学,要关好窗户锁好门,以防盗窃犯罪人乘隙而入。
第二章人身安全思考与练习一、简答题1. 高校大学生人身伤害的类型有哪些?答:高校大学生人身伤害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以下七类:(1)第三方侵权行为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
(2)校方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3)在校生在实习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4)因自杀、自残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
(5)用电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6)校外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7)在校意外事件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
2. 大学生如何有效预防人身伤害?答:(一)预防纠纷与斗殴(1)冷静克制,冲动是魔鬼。
(2)注意语言得体。
(3)加强沟通,减少猜疑。
(二)预防自杀现象的发生1. 大学生自我调节的手段大学生的自我调节有三种手段:(1)情绪排解法。
(2)转移法。
(3)寻求帮助法。
2. 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的途径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开设不同侧重点的心理健康课程。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3)两手抓,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4)做好大学生自杀危险级别的评估工作,发现并关注大学生中自杀的高危人群,学校可以采取行为观测和心理检测两种方法提早识别并发现高危人群。
3. 实验室安全隐患有哪些?如何预防?答:(1)实验室火灾隐患。
(2)实验室爆炸隐患。
(3)实验室的毒害隐患。
实验室火灾的预防: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坚决杜绝火星,水、电、燃气灯使用完毕后,应该立即关闭,离开实验室时要检查水、电、燃气灯、门窗等是否关好。
使用电器设备时应该集中注意力,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尤其是在使用易燃易爆的物品时更要谨慎小心,不可疏忽大意,实验结束前学生不得擅自离岗,以防火灾的发生。
使用乙醚、苯、丙酮、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的时候,一定要远离火焰和热源,用完试剂后将试剂瓶塞严,放在阴凉处保存,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不能直接在火焰或者热源上加热,而应在水盂上加热。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教师要认真检查实验设备的安全性能状况,发现问题故障时要及时报告,防患于未然。
大学生安全教育常识(二)引言概述:大学生安全教育常识(二)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而设计的一份文档。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分别详细阐述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安全教育常识,包括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和突发事件应对。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常识,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和权益。
正文内容:一、校园安全1.熟悉校园地理环境,了解重要设施位置。
2.保管好学生证件和贵重物品,防止丢失或被盗。
3.加强防火意识,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4.避免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尽量使用电子支付方式。
5.提高防范意识,防止身份信息被窃取或冒用。
二、交通安全1.学会正确使用各类交通工具,不违规横穿马路和逆行。
2.保持良好的交通礼让意识,尊重交通信号和行人优先权。
3.遵守交通规则,不驾驶无证车辆或超速行驶。
4.骑车时佩戴头盔,确保行车安全。
5.注意交通环境,避免与行人、车辆发生碰撞。
三、网络安全1.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2.学会分辨真伪信息和网络诈骗,不轻信网上陌生人。
3.安装并定期更新电脑和手机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4.避免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不合法的软件。
5.定期更改密码,确保账户安全。
四、食品安全1.选择有信誉的供应商购买食品,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
2.注意饮食卫生,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3.烹调食品时,注意食品加热和储存温度,避免食物中毒。
4.避免食用街边小摊的不洁食物。
5.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提高辨别能力。
五、突发事件应对1.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正确地施救。
2.了解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掌握逃生和自救技巧。
3.遇到紧急情况时,保持镇定,及时报警求助。
4.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灾准备工作。
5.注意遵守安全规定,不进行危险行为。
总结:通过本文详细阐述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常识,大学生可以在校园生活中全面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和突发事件应对方面都能有所帮助。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第二章测试答案
1.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经济安全的范畴。
A.粮食安全
B.能源安全
C.金融安全
D.制度安全
答案:D
2.把经济运行比作人体,()是人体的主动脉。
A.银行间市场
B.金融安全
C.货币和金融资产
D.金融市场
答案:A
3.对金融风险描述正确的是()
A.以业务和机构类型为边界进行金融监管
B.金融风险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和机构产生的风险,不具备冲击力
C.在不爆发金融危机时,金融风险并不存在
D.金融活动要全部纳入金融监管
答案:D
4.数字化转型下的关键驱动要素是()
A.数据驱动
B.管理驱动
C.业务驱动
D.政策驱动
答案:A
5.中国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是由()发行的
A.财政局
B.中国人民银行
C.银保监会
D.国务院
答案:B。
一、前言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活环境的日益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教材,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2. 使大学生掌握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安全意识与安全观念1.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2. 安全观念的树立3. 安全责任与自我保护意识第二章:校园安全1. 校园安全教育概述2. 校园治安安全- 防盗、防抢、防骗- 校园周边治安防范3. 校园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知识- 消防器材的使用- 火灾逃生技能4. 校园交通安全- 交通法规常识- 道路交通安全- 校园交通安全常识第三章:生活安全1. 饮食安全- 食品卫生知识-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处理2. 住宿安全- 住宿环境安全- 住宿设施安全- 个人物品安全3. 互联网安全- 网络安全知识- 网络诈骗防范- 个人信息保护第四章:心理健康与自我保护1. 心理健康知识- 压力管理- 情绪调节- 应对心理危机2. 自我保护技能- 防止性侵害- 应对暴力事件- 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第五章:紧急事件应对1. 自然灾害应对- 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对2. 公共安全事件应对- 医疗急救常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恐怖袭击防范与应对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安全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3. 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参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分享经验;2. 课后作业:完成相关安全知识的学习和作业;3. 演练考核:参加应急演练,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二章)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 (5分)同学们如果发现校园内有形迹可疑人员,应当主动上前对其进行询问和搜查。
()A.对B.错2【单选题】 (5分)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人身伤害的预防工作()A.加强自我约束B.主动规避危险C.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D.计较他人过失3【多选题】 (5分)下列选项中,处理同学间矛盾的正确方法有()A.诚实谦虚B.文明礼貌C.相信组织D.锱铢必较E.冷静克制4【多选题】 (5分)体育运动过程中,预防安全事故的方法有()A.做好设施安全检查工作B.做好运动过程中的自我保护C.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D.做好运动后的放松活动E.科学进行体育锻炼5【多选题】 (5分)下列选项中,哪些可能产生触电事故()A.了解宿舍的电源总开关位置B.不用湿手触摸插座和电器C.发现电线损坏时自行上前维修D.在灯具上悬挂装饰物E.为取暖在宿舍使用“热得快”6【判断题】 (5分)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延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A.对B.错7【判断题】 (5分)泡沫灭火器可以用于电气设备火灾的灭火。
A.错B.对8【判断题】 (5分)如果时间紧张,运动前可以不做热身运动。
A.错B.对9【判断题】 (5分)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A.错B.对10【单选题】 (5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做到:A.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伤害B.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C.保证自己安全,不伤害自己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11【单选题】 (5分)舍友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B.相互沟通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C.记恨在心,事后叫校外人员教训对方D.根据情节给予报复12【单选题】 (5分)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事项操作是正确的?A.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