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血府逐瘀汤加减的临床新用途摘要:血府逐瘀汤出自玉清任《医林改错》,其组成有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甘草组成。
具有活血祛瘀,行止痛之功,用于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头痛,胸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潮热,或舌质暗红,舌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
是传统的,用之有效的精典名方。
近年来在临床上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亦获的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新用途;1、喘证(慢性心衰)气喘乏力,心慌气短,动则尤甚,纳差,舌质淡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数。
证属,气虚血瘀者。
治宜,补气活血化瘀;血府逐汤加黄芪、党参、炙甘草。
2、头痛(神经性血管性头痛:外伤性头痛)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若薄白,脉细或细湿。
证属,气滞血瘀型。
治宜,理气活血止痛;血府逐瘀汤加白芷、细辛、菖蒲;痛甚者加用虫类搜逐之品,土元、全蝎,僵蚕、蜈蚣。
3、癃闭(泌尿系感染)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便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属瘀血败精阻塞于膀胱尿道者。
治宜行瘀散结,通利水雀道。
血府逐瘀汤加车前子、金钱草、瞿麦、海金沙。
4、腰痛(腰肌劳损)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
证轻者俯面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据按:舌质暗紫,或水有瘀斑,脉涩。
部分病人有外伤史。
属瘀血阻滞者,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血府逐瘀汤加杜仲、狗脊、川断、寄生。
5、内伤发热(肿瘤)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局部发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甚或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黑暗,舌质紫暗或有点、瘀斑,脉涩。
证属瘀血阻滞,气血壅塞者;治宜,活血化察。
血府逐察汤加三菱、莪术、全蝎、土元。
6、痹证(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各种痹证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见皮肤出现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曲伸不利,舌质紫,苔白腻,脉涩,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者;治宜,补气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疗效及对患者视力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张敏芝;高丰【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22(43)10【摘要】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力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10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
对照组患者给予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雷珠单抗治疗。
两组均治疗2个月。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指标[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眼底出血面积]、中医症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高于对照组的75.47%(40/53)(P<0.05)。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CVA、黄斑区视网膜厚度、OPs、眼底出血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两组均未出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良好。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视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良好。
【总页数】4页(P1400-1403)【作者】张敏芝;高丰【作者单位】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西安市高陵区崇皇中心卫生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相关文献】1.个案管理优势模式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止血散瘀明目汤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3.糖视明胶囊对气阴两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4.复明片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眼底出血患者视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5.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视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腧穴、经脉在人体内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
患者瘀热日久,内伏于里,致阴伤血燥,络阻血脉,新血无充养,疾毒难宣泄,肌肤失养。
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多为五脏六腑之背俞穴,针刺该部位可通调经气,内注脏腑。
膈俞穴可调血和中、理气通脉;肝俞穴可行气活血、疏肝理气。
与普通的针灸疗法相比,火针疗法具有更强的沟通表里上下、调节脏腑功能、疏通经络的作用,可大大改善患者气血瘀阻的病理状态。
2)可行气开郁,以热引热。
《内经》中提到:“热病得火而解者,犹如署极反凉,乃火郁发之之义也”。
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为诸经之藩篱,可散一身之风邪。
针刺皮损区和膀胱经可共奏“行气开郁,以热引热”之功,借火力强开其门,引动火热毒邪从表而出,既可活血化瘀,又可清热解毒。
6 小结近年来,银屑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1]。
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
现代医学缺乏治疗银屑病的特异性手段。
某些特效西药中多含有激素的成分,虽能暂时缓解患者的病情,但治疗后其病情的复发率高,且长期用药可导致其出现诸多的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银屑病在治疗的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12-13]。
研究证明,用中药辨证论治法联合火针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
今后,中医临床上应加强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使火针疗法联合中药辨证论治法治疗该病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并为临床上治疗银屑病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1] 刘欢苇,王燕,李萍,等.中医药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9):89-90.[2] 丁晓岚,王婷琳,沈佚葳,等.2010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7):598-601.[3] 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0.[4] 宋坪,李博鑑.从血论治诸法合用-朱仁康研究员治疗银屑病经验(一)[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1):1-2. [5] 王桂玲,贺普仁.贺氏火针技术临床应用文献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1):137- 138,141.[6] 杨素清,杨茜,张晴,等.火针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轻中度寻常型痤疮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5):424-426.[7] 卢传坚,曾召,谢秀丽,等.1970-2010年寻常型银屑病文献证候分布情况分析[J].中医杂志,2012,53(11):959-961.[8]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1.[9] 周冬梅.白疕(寻常型银屑病)诊疗方案[C].中华中医药学会银屑病中医药防治交流会论文集,2011:130-135.[10] 邓丙戌,姜春燕,王萍,等.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J].中医杂志,2006,47(10):770-772.[11]郭中华,李伶,吴金燕,等.清开灵对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PASI评分及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254-256.[12]李田田,王萍,周冬梅,等.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6,9(2):133-135.[13]王上游,金忠,米雄飞.凉血消银方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10):1449-1450.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视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郑德利(陕西省富县张村驿中心卫生院,陕西 延安 727502)[摘要]目的:分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患者视力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活血化瘀中药在眼科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在眼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5例眼部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5例,对照组患者70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7.1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在眼部疾病中应用疗效确切,医生要掌握活血化瘀中药的用法,正确使用,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标签:活血化瘀;中药;眼部出血活血化瘀中药具有疏通血脉、增加局部血液量、促进病变组织修复以及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细胞活血的重要作用[1],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在眼科治疗中,活血化瘀中药的合理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在视网膜的动静脉是眼睛中人肉眼可以看见的唯一血管,眼部出血由于没有窍道排出,很容易出现血液淤积现象,进而导致变症的发生[2]。
我院对眼部出血患者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5例眼部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5例,男32例,女33例;年龄在15-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7±8.2)岁;其中:10例为结膜下出血、13例为眼外伤致眼内出血、20例为玻璃体积血、22例为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眼部出血(包括15例高血压致眼部出血、7例糖尿病致眼部出血)。
对照组患者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龄在14-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0±7.9)岁;其中:12例结膜下出血、14例眼外伤致眼内出血、23例玻璃体积血、21例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眼部出血(包括13例高血压致眼部出血、8例糖尿病致眼部出血)。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眼病配方血府逐瘀汤加味可活血化瘀行气,益气固表止汗【药物配方组成】当归g,赤芍15g,牛膝15g,生地黄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10g,川芎10g,柴胡5g,桔梗5g,甘草5go【随症加减】阴虚明显伴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舌边尖红苔少、脉细数者,加地骨皮30g,浮小麦30g,在活血化瘀基础上退虚热而止汗;气虚明显伴面色少泽、倦怠乏力懒言、纳差大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者,加太子参30g,黄芪30g,糯稻须根15g,在活血化瘀基础上健脾益气、固表止汗;胃实热偏盛,口干口苦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数者,加大黄6g,厚朴10g,知母15g,石膏15g,浮小麦30g,在活血化瘀基础上清热降泄而止汗。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益气固表止汗。
【经典案例医案】用于治疗糖尿病多汗症。
临床治疗45例,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田某,男,55岁。
糖尿病史17年,进食时全身大汗症状已3,逐渐加重。
诊见乏力、口干、眩晕、畏寒、舌黯红、苔白厚、脉细数。
诊断为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先采用益气固表止汗为法效果不佳,更方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以活血化瘀、益气固表止汗为法,基本方加太子参30g,黄芪20g,糯稻须根30g。
水煎2次,取汁400ml,分2次温服,日服1剂。
服3剂后汗出明显减少。
再服3剂后症状基本消失。
巩固治疗,继服10剂后汗出正常,乏力等症缓解。
随访1年未复发【经验心得】消渴病日久伤津耗液,精血乏源无以充养腠理皮毛,气血虚鼓动无力或内热津伤消烁津液均渐致瘀血内阻。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醒后出汗,名曰自汗;出汗醒,名曰盗汗,盗散人之气血…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
”血府逐瘀汤中当归甘温补血,辛散温通而活血行瘀;生地黄凉血活血,养阴生津;桃仁配伍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枳壳配伍柴胡疏肝理气和中;川芎配伍赤芍活血行气;桔梗载药上行;牛膝活血祛瘀通筋脉而补肝肾;甘草调和药性,补血益气,并配以固表敛汗之品浮小麦、糯稻须根。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观察赵玉秋(河南省长葛市中心医院,河南长葛461500)[中图分类号]R276.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21)03-0345-02[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
方法: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用激光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V0.05),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V0.05),观察组视网膜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PvO.05),观察组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高于对照组(PvO.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V0.05)。
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较好。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血府逐瘀汤;对照治疗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特征即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血液瘀滞、水肿、出血,该病主要与高血压、视网膜炎症、颈动脉阻塞或狭窄导致的脑、眼供血不足有关,此外,外伤、血液黏稠度过高、血流异常也会诱发该病⑴。
本研究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我院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4~65岁,平均(44.52±3.36)病程2~7个月,平均(4.53±1.03)个月。
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3~63岁,平均(43.38±2.95)岁;病程1~8个月,平均(4.51±1.25)个月。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眼科学》(第8版)诊断标准⑵;②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力检查等确诊;③中医辨证为血瘀证,即视力骤降,外观端好,伴胸胁胀通,食少暧气,情志抑郁,苔薄白,脉涩或弦;④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配合。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玻璃体积血1例【病例摘要】患者,男,47岁,因突发右眼视物模糊伴眼前闪光1天入院。
体格检查:右眼明显结膜充血,玻璃体积血,眼压23mmHg。
眼底检查:视盘边清色正盘沿形态可。
视网膜血管样貌可直。
视网膜下振动。
中心脉冲弥漫。
网膜动脉壁反射性收盘。
【诊断】右眼玻璃体积血;右眼青光眼。
【治疗方案】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6克,红花3克,川芎6克,丹参12克,茜草10克,玄参12克,竹茹12克,莪术10克,土龙15克,蒲黄10克,桃仁9克)服用方法:水煎服,一剂一日。
【治疗结果】患者经过7天的治疗后,右眼结膜充血明显减轻,玻璃体积血吸收,眼压降至正常范围内。
经随访3个月,病情无复发。
【病情回顾】玻璃体积血是指玻璃体内出现异常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
患者常见症状为眼前黑点、浮动物、视物模糊等。
目前临床上对玻璃体积血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法。
中医药治疗玻璃体积血已有悠久历史,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治疗玻璃体积血具有独特疗效,且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中无需进行手术治疗,且不易复发,受到眼科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治疗讨论】血府逐瘀汤是由古代医家张志聪创制的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血瘀相关疾病。
玻璃体积血属于中医气血瘀滞病证范畴,因此选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方中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等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血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症状。
经过服用血府逐瘀汤后,患者明显感觉到视物模糊症状明显改善,且疗效持续稳定,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临床体会】中医药治疗玻璃体积血是一种传统疗法,具有疗效确切、无创伤、不易复发的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选用适宜的中药方剂,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加减,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在治疗玻璃体积血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结语】通过本例的治疗经验,我们进一步验证了血府逐瘀汤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无须手术干预,且不易复发。
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饮配合西药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6例摘要】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饮配合西药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方法:将86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研究组增加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饮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野平均敏感度变化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视野平均敏感度为(28.5±6.3)高于对照组患者视野平均敏感度(21.2±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饮配合西药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视网膜功能。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4-0108-02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老年人群视力健康的重要眼病。
积极控制糖尿病的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医患共同的目标。
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不能得到控制,一旦发展为增殖型,将使治疗难度加大,治疗效果及预后更差,因而在单纯型期遏制病情发展是治疗的重要环节[2]。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丹参饮配合西药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实用眼科学》确诊为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精神障碍性疾病以及对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者。
激光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中激光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眼底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眼科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接诊的眼底病患者86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激光光凝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据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视力状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激光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眼底病的效果较为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实力状况,值得我们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眼底症;血府逐瘀汤;激光光凝;视网膜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工作方式的转变,民众患有眼部疾病的几率大大提升,而眼底病就是眼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且其具有病种多、病因复杂以及病变较快等特征,很容易导致患者视力下降,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失明,危及患者生命健康。
在眼底病临床治疗中,有诸多相关研究显示,在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中药汤剂内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微循环,并起到活血化瘀、健脾除湿的功效,从而改善患者眼疾状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相关临床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对激光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眼科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接诊的眼底病患者86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86例眼底病患者中,有男48例,女38例,患者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45.5±12.4)岁,患者病程1~489d,平均病程(185.7±22.8)d;疾病类型主要包括视网膜病变37例(视网膜干性裂孔、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新生血管青光眼11例、眼底静脉周炎8例、老年性黄斑3例、视网膜脱落14例、视网膜挫裂伤13例。
血府逐瘀汤治疗干燥综合征举隅
王菲菲;马健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8(17)15
【摘要】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四逆散、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化裁而来,其功效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使瘀血去而又不伤血,是其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症”。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靶器官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
属中医学燥证、痹证等范畴。
SS初期多以口眼干燥为主要表现,病程日久则血行涩滞,瘀血内生。
笔者临床观察到一些SS患者不仅可表现有瘀血征象,而且实验室检查也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现例举2例。
【总页数】1页(P2371-2371)
【作者】王菲菲;马健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2.8
【相关文献】
1.血府逐瘀汤治疗风湿病验案举隅
2.血府逐瘀汤治疗疑难杂病举隅
3.血府逐瘀汤治疗重度抑郁症举隅
4.活用血府逐瘀汤治疗颜面部过敏性皮炎经验举隅
5.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肾静脉血栓验案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府逐瘀汤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刘自兰;薛建华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
【年(卷),期】1996(014)002
【摘要】血府逐瘀汤在眼科的临床应用河南省安阳市眼科医院(455000)刘自兰,刘学贵河南省安阳市玻璃厂医务室薛建华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锗》,方由生地、桃仁、当归、红花、桔梗、赤芍、柴胡、川芎、牛膝、甘草等药物组成。
原治瘀血在胸中血府者,我们用于治疗眼...
【总页数】2页(P100-101)
【作者】刘自兰;薛建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6.705
【相关文献】
1.血府逐瘀汤在眼科急症中应用举隅 [J], 刘耀武
2.从血府逐瘀汤谈中成药药理研究与眼科的结合 [J], 周佳丽;徐晓玉
3.血府逐瘀汤眼科临床应用举隅 [J], 魏建房;张媛媛;李珊璐
4.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眼科术后前房积血30例 [J], 张春华
5.浅论血府逐瘀汤在眼科术后的运用 [J], 李志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80例临床观察汤昕【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年(卷),期】2017(9)30【摘要】目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常见病多发病。
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120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不同程度患者采用随机分组。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60只眼。
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力提高(86.7%)明显于对照组(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总页数】3页(P53-55)【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血府逐瘀汤;复方樟柳碱注射液【作者】汤昕【作者单位】韶关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4【相关文献】1.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J], 沈学成2.中药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 [J], 江志华3.全视网膜光凝联合复方血栓通与复方樟柳碱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观察 [J], 阎静;孙重;江霞4.观察中药口服联合复方樟柳碱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J], 张仕忠; 忻胜芳; 董丽娜; 李坤; 杨宾; 张瞻5.自拟糖网灵冲剂口服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J], 张仕忠;忻胜芳;董丽娜;李坤;杨宾;张瞻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发病6个月至4年的34例(68眼)干眼症,采用泪然滴眼液滴眼,配合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结果:34例(68眼)干眼症,30例(60眼)治愈,治愈率88.24%,追踪随访6~12个月,无一例复发。
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能有效治疗干眼症,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干眼症;血瘀;血府逐瘀汤;麦门冬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腺分泌过少或蒸发较多而引起瞬目时泪膜不稳定的一种眼表疾病[1]。
又称角结膜干燥症。
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呈泡沫状、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
较严重者眼睛充血肥厚、角质化,角膜混浊、变性;严重影响视力。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距离工种的不断增加及不良用眼习惯等原因,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干眼症发病率约为14.4~33.0%[2]。
干眼症的发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3]。
然而目前尚无特定方案和特效药物治疗[4]。
笔者自2011年6月至2015年2月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34例(68眼)干眼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对发病6~12个月后就诊的34例(68眼)干眼症患者排除眼睛局部因素、全身器质性病变和职业病。
34例干眼症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8~62岁,平均(44±0.76)岁,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
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皮肤干燥及身体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月经不调或提前断经。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舌下血管粗大、色暗,属血瘀。
1.2 诊断依据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标准》[5]:①双眼有干眼症病史及自觉症状,如眼干、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视物模糊等。
②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 法)低于5mm/5分钟。
③泪膜破裂时间<5秒。
④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后可见角膜上皮散在着色,多分布于睑裂部和/或角膜下方,呈上皮浅层细点状。
⑤可同时伴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和关节炎。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泪然眼药水一次一滴,一天6~10次点眼。
血府逐瘀汤加麦门冬加减,每日一副,水煎服。
瘀痛入络者,加全蝎、穿山甲、地龙、三棱、莪术;气机郁滞重者,加川楝子、香附、青皮;血瘀经闭伴痛经者,本方去桔梗,加香
附、茺蔚子、益母草、泽兰;肋下有痞块者,加丹参、郁金、水蛭;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脾阳虚者加人参、白术、茯苓;失眠者加远志、酸枣仁等随症加减。
10天一疗程。
治疗过程中根据全身情况加减用药。
忌辛辣、生冷、寒凉、生气及用眼卫生。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泪液分泌试验大于10mm/5min,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阴性,泪膜破裂时间大于10秒。
有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泪液分泌试验5~10mm/5min,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减少,泪膜破裂时间,5~10mm/5min。
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泪液分泌试验小于5~10mm/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见点状着色,泪膜破裂时间小于5秒。
2.2 结果
二疗程显效者13例;三疗程显效者10例;四疗程显效者4例;五疗程显效者2例;六疗程显效者1例,有效者4例。
4例有效者为病程在初诊时泪液分泌试验小于3/5min,角膜荧光素染色见片状着色,泪膜破裂时间小于2秒。
3 讨论
干眼症为眼科常见病,西医学认为与过度用眼、年龄、性激素的生理性减少、角结膜上皮的完整性、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
目前除部分重症干眼症患者采用自体游离颌下腺移植手术、泪小点栓子、泪小点封闭等外,局部应用人工泪液仍然是治疗干眼症的主要方法,滴眼液主要是增加角膜表面水液存留,提高角膜湿度,刺激泪液分泌,有效缓解局部暂时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干眼症。
干眼症属中医学的“白涩症”、“神水将枯”证范畴。
本病名首见于《证治准绳·七巧门》,“是珠外神水枯涩,而不润莹”。
明代徐春甫指出:“血为目之主,血病则目病,血凝则目胀,血少则目涩,血热则目肿。
”《审视瑶函》指出:“水少血虚多痛涩”,并强调指出:“夫目之有血,为养目之源,充和则有生发长养之功,而目不病,稍有亏滞,目病生矣。
”说明了眼睛干涩的病机是血虚。
干眼症伴有全身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舌下血管粗大、色暗,诊断证型:血瘀。
中医学认为,久病生郁,郁久生火。
干眼症患者的病程长,口干、舌燥、皮肤干燥。
脉数均为郁久化火所致。
《血证论·吐血》曰:“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
治疗当凉血活血祛瘀的同时滋阴润燥。
34例干眼症均为女性,及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
四物汤为妇科调经主方,血府逐瘀汤由四物汤化裁而来。
方中赤芍、生地凉血;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赤芍、生地清肝热、凉血;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麦门冬有滋阴润燥的作用。
此方补
血、凉血、活血、滋阴多管齐下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而又生新,有效治疗月经不调、眼干、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和关节炎等全身不适症状,诸症结除。
实验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舒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血流量、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损伤等作用[6]。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中药不仅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还对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
泪然眼药水暂时缓解局部不适症状,血府逐瘀汤加减祛瘀使新血生发有源,目得濡养治本,标本兼治有效治愈干眼症。
服药过程中忌辛辣、生冷、寒凉、生气及用眼卫生,能使药物作用不受干预,充分发挥疗效。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愈干眼症的同时还有效治愈了全身病,也是中医学局部与全身辨证统一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刘祖国.眼表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6-304.
[2]陈一兵,王炜,麦彩琰,等.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干眼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3):35-36.
[3]于菲菲,于玲玲,王清琴.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2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4):3076.
[4]徐辉,郝小波.干眼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67-69.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5.
[6]王玉香,秦荣,李丹,等.血府逐瘀汤的现代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6):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