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盛唐气象[详版课资]
- 格式:ppt
- 大小:4.19 MB
- 文档页数:3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盛唐气象》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现了唐朝的辉煌历史,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古代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 previous learning 中,学生可能对唐朝的繁荣程度和具体史实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拓宽历史视野。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程度,掌握唐朝的一些重要历史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自豪我国古代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程度。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并能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唐朝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歌曲,引导学生进入盛唐气象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繁荣程度。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唐朝的繁荣景象。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深入阐述唐朝的繁荣程度。
5.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6.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唐朝的繁荣景象,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周教学反思《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本节课我感觉做的比较好的方面有繁盛一时的隋朝作为起始课,在导入新课是利用历史朝代歌,通过提问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在本节课里,由于之前搜集了很多有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几位皇帝的资料,准备充分。
所以在课堂上,从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事件贯穿,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体的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题活动,所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很高。
第3课盛唐气象知识点1经济的繁荣1.在唐朝________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
2.农业:________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生产工具,重视兴修水利。
3.手工业(1)纺织业:________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2)陶瓷业:________的青瓷如冰如玉,________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____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3)其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4.商业:都城________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__的大都会。
知识点2民族交往与交融1.对西域的统治:贞观年间,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________的统治。
2.民族交融(1)政策:唐太宗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______”。
(2)表现:汉族和一些________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______________,封回纥首领为____________,封南诏首领为________。
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________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