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诱变育种(Mutation Breeding)
- 格式:pdf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55
第九章微生物遗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点突变: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称为点突变。
2、感受态:受体菌最易接受到外源DNA片段并实现转化的生理状态。
3、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技术,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在体外将供体生物控制某种遗传性状的一段生物大分子-----DNA切割后,同载体连接,然后导入受体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4、接合:遗传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从一个细胞转入到另一细胞而表达的过程称为接合。
5、F'菌株:当Hfr菌株内的F因子不正常切割而脱离其染色体时,可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含有这种F因子的菌株称为F'菌株。
6、诱变育种:使用各种物理或化学因子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突变率,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7、营养缺陷型: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菌株在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而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的突变型。
8、准性生殖:是一种类似于有性生殖但比它更为原始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可使同一生物的两个不同来源的体细胞经融合后,不通过减数分裂而导致低频率的基因重组。
准性生殖常见于半知菌中。
9、重组DNA技术:是指对遗传信息的分子操作和施工,即把分离到的或合成的基因经过改造,插入载体中,导入宿主细胞内,使其扩增和表达,从而获得大量基因产物或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10、基因重组:或称遗传重组,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
11、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而导致的遗传变化就称基因突变。
12、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会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13、转导:通过完全缺陷或部分缺陷噬菌体的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第九章其它育种途径简介第一节诱变育种一、诱变育种(mutation breeding)概念诱变育种又称引变育种或突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和化学因素诱发植物产生遗传变异,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的方法。
一般以电离辐射、化学诱变为主要手段。
二、诱变育种的种类1、物理因素(1)辐射紫外线:是波长为200-390nm的非电离辐射线。
由于能量较低,穿透力不强,多用于照射花粉、孢子、组织培养中产生的愈伤组织等。
以250~290nm波长范围内的紫外线诱变作用最强,并以低压水银灯发出的紫外线辐照效果较好。
X射线:是一种波长约为10-10~10-5cm的电离辐射线,穿透力较强。
是最早应用于诱变工作的射线。
γ射线:是一种波长更短的电离辐射线,其波长为10-11-10-8cm。
60Co、137Cs 是目前应用最多的γ射线源。
由于γ射线穿透力很强,所以应用时必须严密防护,以确保安全。
β射线:是电子或正电子的射线束。
其质量小速度大,在组织中穿透距离仅几毫米。
在辐射育种中常用具有β射线的放射线性同位素32P、35S等溶液浸种,使这些同位素进入植物组织和细胞后作为内照射而产生诱变作用。
(2)太空育种(航天育种) 指普通种子搭载航天器,利用特有的太空环境引发诱变,产生各种基因变异,返回地面后选育植物新品种、新种质、新材料的方法。
(3)激光育种(是微波育种的一种)(4)高压静电场育种(5)重离子育种H、N、Ar诱变机理有直接、间接作用。
前者指DNA吸收了电离辐射的能量而引起分子损伤。
表现在①引起电离激发使碱基结构变化;②化学键受到破坏;③碱基在复制时无差别的插入键中。
间接作用是引起大分子损伤后的环境发生作用。
2、化学因素能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作用,并能改变其结构,使其后代产生变异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诱变剂(chemical mutagen)。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烷化剂类:以活跃的烷基取代其它分子的氢原子,从而导致遗传密码改变。
微生物诱变育种:生命的奇妙微生物是我们身边最小的生命体,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直接感知它们的存在。
然而,它们却能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诱变(Mutation)——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群体,包括人类、动植物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新颖而神秘的话题。
什么是?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利用微生物对某种生物进行诱变,从而改变它的基因表达,产生新品种、新性状的一种育种方法。
这个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用化学或其他手段让微生物基因发生突变,再通过微生物对某种有用的基因进行筛选,最终通过繁殖来获得新生物种。
诱变是什么?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诱变的概念。
诱变是指基因发生变异,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改变,是一种与遗传和进化有关的生物现象。
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在不同的环境和生长条件下会产生大量的基因突变。
这些基因突变可能是随机的或者是特定的,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基因型可能获得某些新的性状,这样的性状可能比它们的亲代更有生存优势。
为什么是一种前景广阔的育种方法?之所以前途广阔,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基因突变是自然而然的,而方法则是针对性地诱导微生物进行突变。
这一方法大大缩短了新品种的选育时间和成本。
其次,这种方法不涉及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最后,方法具有高效、广泛适用性等诸多优点。
由于微生物的数量庞大,不同的微生物可以用于诱变不同的生物,且微生物在实验中具有高容错性。
在实践中有哪些成功案例?在实践中已经有了很多成功案例。
比如,在植物育种方面,通过微生物诱变,我们可以获得既耐旱又耐病的新品种;在饲料育种方面,我们可以获得既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的新饲料等等。
的应用还不止于此,例如医疗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微生物诱变来研制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在水产养殖中,通过微生物诱变可以获得更加健康和肥壮的水生动物。
结语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种创新、前沿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