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信与接口规范(第一版)
- 格式:pdf
- 大小:586.56 KB
- 文档页数:86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继电保护信息子站及智能远动机保信功能送样检测技术标准1、总则为规范南方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继电保护信息子站及智能远动机的保信模块的送样检测工作,保证检测项目的合理性及结果判定的准确性,确保公司采购的继电保护信息子站及智能远动机的保信模块产品质量满足相关标准、采购合同的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文中的子站含义包括常规继电保护信息子站和带有保信模块的智能远动机,下文不再单独说明。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采购的继电保护信息子站及智能远动机的保信模块的送样检测工作。
3、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5145-2008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IEEE-COMTRADE(IEEE Standard for Common Format for Transient Data Exchange for Power Systems)ANSI/IEEE C37.111-1999 COMTRADE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DL/T 623-201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667-199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主站-子站通信与接口规范(2015年修订版)》Q/CSG 110030-2012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技术规范Q/CSG 110010-2011南方电网继电保护通用技术规范4、判定准则各检测项的评价分为A、B、C、D、E、F六项指标,满足所有F项指标,且A、B、C、D、E项指标总扣分数不超过30分为测试合格。
A项指标为本项扣分不超过2分、B项指标为本项扣分不超过5分、C项指标为本项扣分不超过10分、D项指标为本项扣分不超过20分,E项指标为本项扣分不超过45分,各类指标后面的数字代表:发现一处与要求不一致的扣分。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试点指导技术规范第1-43部分:平台规范厂站间通信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mo projects of Integrated Power Grid Operation Smart Systemin China Southern GridPart 1-43: System platform specifications Specif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Substations/Plants适用时间:发布 - 试点结束适用范围: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试点建设中国南方电网系统运行部 2011143-2011目次前言 (II)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4)4通信要求 (5)4.2信息特性分类 (7)4.3数据完整性要求 (8)4.4远方保护要求 (8)5基于IEEE1344的广域保护通信协议 (9)5.1格式定义 (9)5.2通信流程 (16)I143-2011II 前言为落实公司二次一体化的工作要求,提高电网一体化运行水平,解决二次系统种类繁杂、运行信息割裂、缺乏统一的建设和运行标准等问题,经研究国内外电网运行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思路和实践案例,提出建设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
为指导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各试点项目的建设,特制定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试点指导技术规范。
本系列规范分为4部分共44篇,第一部分为平台规范,共19篇,描述了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试点技术架构和平台相关要求;第二部分为应用规范,共19篇,描述了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主站和厂站应用功能要求;第三部分为建设规范,共5篇,描述了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主站和厂站配置要求;第四部分为管理规范,共1篇,描述了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验收等管理要求。
标准体系结构如下表所示:143-2011本规范是该试点指导规范的第1部分第43篇。
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部分数据第篇数据接口与协议纵向主站间数据交换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技术规范第3-9.3部分:数据数据接口与协议(纵向主站间数据交换)Technical specificationsof operation smart systemin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Part 3-9.3: Data -Data interface and protocols目次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体原则及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目标与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DL476-92功能规范扩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常规四遥信息采集和转发.........................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错峰预警,计划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模型,图形文件传输..............................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告警直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方电网通信电源技术标准LtD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203011—2021Q/CSG1203011—2021目次前言 (I)1 范围 (1)2 标准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缩略语 (4)5 通信电源系统配置原那么及通用技术条件. 46 交流供电系统技术要求 (7)7 通信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要求 (15)8 蓄电池技术要求 (41)9 平安和接地 (48)10 通信电源设备配置要求 (49)11 制造工艺的一般要求 (52)Q/CSG1203011—2021前言为保障南方电网平安、优质、经济运行,推进南方电网通信电源的标准化管理,提供通信电源设备选型技术标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结合通信电源技术开展及南方电网实际情况,规定了南方电网通信电源在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等方面需遵循的技术指标及功能特性,以标准和指导南方电网所属各单位通信电源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广东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海南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
主要起草人:谢尧、陈新南、徐键、李昭桦、张思拓、李爱东、邓文成、陈育平、方里宁。
南方电网通信电源技术标准1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通信电源规划、建设、验收、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应遵循的根本原那么和技术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通信电源规划、建设、验收、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
2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900.11-2021 蓄电池名词术语DL/T 5044-2021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YD/T 1051-2021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 1058-2007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YD/T 731-2021 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YD/T 983-2021 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YD/T 799-2021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YD/T 944-2007 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TL 9000 Telecom Leadership 9000 3术语和定义除引用标准GB 2900.11外,再增补以下术语和定义:3.1通信电源为通信设备供电的装置。
)529200 (单位:广东电网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邮编:摘要:本文根据目前电力系统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的现状,从设计原则、特点、系统配置及结构、功能、技术指标等方面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对其在最新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总结,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置,功能,继电保护1引言在电力系统内,电力主设备继电保护主要经历了电磁式、晶体管式、集成电路式、微机式保护4个阶段。
特别是21世纪以来,电力工业突飞猛进,整个电力系统呈现出往超高电压等级、单机容量增大、大联网系统方向发展的趋势,这就对电力设备保护的可靠性、灵敏性、选择性和快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系统相关部门已把变电站自动化作为一项新技术革新手段应用于电力电网,各大专业厂家亦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作为重点研发工程,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相应地推出各具特色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满足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
所谓最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就是广泛采用微机保护和微机远动技术,分别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脉冲量、开关状态量及一些非电量信号,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按照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现变电站监视、测量、协调和控制自动化的集合体和全过程,从而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共享,提高变电站自动化的整体效益。
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液晶显示、远程监控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三化”改造和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高效、实时、可靠,从而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将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1】。
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组屏取代了常规的仪表屏柜以及一些中央信号装置,经过优化组合成为系统,节省了变电站、控制室和配电室的占地面积,缩短建设工期,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为事故,保证了供电质量,有利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减员增效目标,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变电站保护和测控系统站内传输规约一. 前言1.本规约参考了IEC60870-5-103(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传输规约(以下简称103规约),针对不同的网络结构,提出了2种链路传输方式,但都采用103规约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根据103规约的要求,新研制的保护、测量、控制设备必须采用该配套标准的兼容范围,不能满足的部分采用通用分类服务完成。
因此本协议适用于新研制的产品。
1.1 标准的103规约传输方式(以下简称方式1)本方式只适用于一主多从的网络结构,如:多点星形、多点环形、多点共线;当然也适用于点对点和多个点对点。
其链路传输规则采用窗口尺寸为1的非平衡传输方式。
传统的RS-485网络采用本方式。
2.2 扩充的103规约传输方式(以下简称方式2)对于对等网形式多主站或单主站的网络结构,为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自(特)发事件及变化数据必须主动上传,因此在方式1的基础上(仅采用103规约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链路层采用网络传输规则(包含源和目的地址、数据是否有效传送等)。
以太网结构可采用本方式。
2.传输帧格式方式1采用两种形式的帧格式FT1.2(P85):固定帧长帧格式和可变帧长帧格式。
固定帧长帧格式是一种简化的非标准的传输帧格式,用于提高本方式下的传输效率。
方式2采用可变帧长帧格式。
3.应用服务数据单元P8本规约采用103规约定义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链路规约数据单元中不得包含多于一个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兼容范围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类型标识TYP=<1~31>(见P10);传送原因CON=<1~63>(P11);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0~254>为站地址、<255>为广播地址;功能类型FUN=<128>距离保护、<160>过流保护、<176>变压器差动保护、<192>线路差动保护、<254>通用分类功能类型、<255>全局功能类型;信息序号INF(P12~17,表8~18);兼容范围内的信息优先使用,以提高报文的响应速度。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主站-子站以太网103通信规范(送审稿)Ethernet 103 Communication Specification between Master System and Slave System for Relay Protection Information System of 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继电保护信息系统 (1)3.2保信子站系统 (2)3.3保信主站系统 (2)3.4以太网103 (2)4 保信主站与子站通信接口 (2)4.1 物理接口 (3)4.2 链路层/网络层说明 (3)4.3 应用层说明 (3)5 保信主站与子站通信报文规范 (6)5.1概述 (6)5.2 读取保信子站配置 (11)5.3 对时 (18)5.4 保护事件/自检信息/开关量变位信息/录波简报/故障量上送 (19)5.5读模拟量 (26)5.6定值操作 (28)5.7复归 (34)5.8总召唤 (35)5.9故障录波数据传输 (36)5.10通用文件传输 (41)5.11召唤装置故障历史信息 (47)5.12 取消操作 (49)附录A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的定义 (51)A.1 控制域定义 (51)A.2 相关说明 (52)附录B 保信子站配置信息 (53)B.1 概述 (53)B.2 保信子站通用服务组序号的分配 (54)B.3装置配置 (54)B.4 线路配置 (58)B.5 模拟量配置 (60)B.6 状态量配置 (61)B.7 定值区配置 (63)B.8 定值配置 (64)B.9软压板配置 (67)B.10 故障量配置 (67)B.11 母线配置 (67)B.12 开关配置 (69)B.13 变压器配置 (70)B.14 发电机配置 (71)B.15 电抗器配置 (72)B.16 电容器配置 (73)B.17 刀闸配置 (74)图表图 1 一般体系结构 (3)图 2 APDU结构示意图 (4)图 3 通信流程示意图 (9)表 1 APDU长度域 (4)表 2 ASDU在103标准中的位置 (4)表 3 ASDU公共地址 (5)表 4 子站无请求数据响应示例 (8)表 3 通信流程示意图 (9)表 5 主站-子站传输配置信息过程 (9)表 6 主站-子站正常通信用报文 (10)表7 读子站配置各组标题 (11)表8 子站上送各组标题 (12)表9 读子站一组配置的全部条目的描述/值 (13)表10 子站上送一组信息的全部条目 (13)表11 读子站一组配置的全部条目的“属性结构” (14)表12 子站上送一组信息的全部条目的“属性结构” (15)表13 读一组信息中单个条目的目录 (15)表14 子站上送一组信息中单个条目的全部目录 (16)表15 读一组信息中单个条目的值/属性结构/描述 (17)表16 子站上送一组信息中单个条目的值/属性结构/描述 (17)表17 广播对时 (18)表18 7字节时标定义 (18)表19 突发数据上送 (19)表20 保护动作时间信息上送 (19)表21 突发数据上送 (19)表22 DPI定义 (22)表23 故障相别及类型FPT定义 (22)表24 简要录波报告上送 (23)表25 跳闸相别(JPT)定义 (24)表26 故障量数据上传定义 (24)表275故障量数据上传示例 (26)表28 主站读模拟量 (24)表29 子站响应读模拟量 (26)表30 主站召唤装置定值区号 (27)表31 子站上传装置定值区号 (27)表32 主站召唤装置定值 (29)表33 子站上传装置定值 (29)表34 修改定值:向子站下装定值 (32)表35 修改定值:子站响应带确认的写条目 (32)表36 修改定值:下传带执行的写条目 (33)表37 修改定值:子站响应带执行的写条目 (33)表38 复归 (33)表39 主站启动总召唤 (35)表40 子站上送双点信息状态 (33)表41 总召唤结束 (34)表42 主站调文件列表及子站上传文件列表头信息 (37)表43 子站上传文件列表 (37)表44 主站调录波文件 (39)表45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39)表46 文件数据结构 (40)表47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41)表48 主站召唤一般文件列表 (41)表49 子站上传文件列表 (42)表50 查询主要组合 (43)表51 主站召唤文件内容 (43)表52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44)表53 报文说明 (44)表54 主站下装文件的基本信息 (45)表55 子站确认下装文件的基本信息 (45)表56 文件信息结构 (46)表57 主站下装文件的具体内容 (46)表58 子站确认下装文件的具体内容 (46)表59 主站召唤装置故障历史信息 (47)表60 历史信息类型取值 (48)表61 子站上送装置故障历史信息 (48)表62 历史信息数据块定义 (49)表A.1 信息传输格式类型(I格式)的控制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南方电网系统〔2012〕45号
关于印发《南方电网继电保护
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的通知
超高压公司、调峰调频公司,各省公司,广州、深圳供电局:为了规范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的建设,公司系统运行部组织编制了《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现予以印发,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1-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2-
主题词:技术标准继电保护信息系统通知
抄送:公司计划部、生技部、基建部、物资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行政部 2012年4月27日印发
-3-。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试题及答案《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技术规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产生的事件和录波信息、故障录波器记录产生的录波信息,是判断系统故障性质和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行为的重要信息源。
2、子站系统是指安装在厂站端负责与接入设备通信,完成规约转换、信息收集、处理、控制、存储并按要求向主站系统发送等功能的硬件及软件系统。
是本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简称子站。
3、主站系统指安装在调度端负责与子站系统通信、完成信息处理、分析、发布等功能的硬件及软件系统。
是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简称主站。
4、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能够完成故障信息收集、处理、控制、存储和发送,并能将信息向其他系统传送。
5、在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建设时,必须重点考虑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6、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子站系统应具有向站内监控系统传送信息的功能,并能适应监控系统要求的接口型式和通信规约。
7、继电保护故障信息主站系统,置于安全防护II区。
8、继电保护故障信息主站系统应能以Web发布方式将整理过的故障信息在Web服务器上发布,供其他部门和人员查询。
9、在无电力数据网的厂站使用2M专线方式。
10、客户机是供继电保护人员或主站维护人员进行故障信息查询,以及运行维护的工作站,一般安装在办公室,与主站主机处于同一安全区。
11、为保证子站系统安全接入到电力数据网,子站主机应采用安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装置化的结构,并配备足够数量的串口、以太网口。
各以太网口之间相互独立。
12、子站系统应能适应各种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的通信接口,主要有RS-232、RS-485 串口和以太网等网络形式。
13、由于采用RS-485 总线形式通信的规约一般都是轮询方式工作,为保证通信质量和实时性,每个RS-485通信口接入的设备数量不宜超过 8 个。
14、当需子站系统向监控系统转发保护信息时,子站系统与监控系统之间通过以太网或串口连接,优先采用以太网连接。
中国南方电网通信网络生产应用接口技术规范[填空题]1线路继电保护方式按原理分类有哪些?参考答案:主要有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微机高频方向保护、微机高频距离保护、远方跳闸装置等。
[填空题]2500kV线路继电保护的通道要求?参考答案:每套500kV线路电流差动保护装置通常配置两条通信设备及传输路由相互独立的通道,每套保护装置的两个通道不开通自愈保护,通道切换由继电保护装置完成。
每套500kV线路方向保护和距离保护装置通常配置一条开通自愈保护功能的通信通道,每套保护装置配置通信设备及传输路由相互独立的通道。
[填空题]3复用光纤保护通道时延和迂回通道全程节点个数应满足什么要求?参考答案:端到端迂回复用通道延时满足<12ms,迂回通道全程节点<15个。
[填空题]4复用光纤保护方式通信通道方案根据转换装置的不同又可分为哪些方式?分别如何实现?参考答案:根据转换装置的不同又可分为如下三种方式:(1)光信号转2M复用方式该方式需要由一个保护专业提供的接口转换装置将保护光信号转换成2Mbit/s 数字信号,通过站内SDH/MSTP设备接入光通信系统。
(2)电信号转2M复用方式该方式采用控制电缆接入,保护专业提供的保护接口设备转换为2Mbit/s信号,通过站内SDH/MSTP设备接入光通信系统。
(3)64K复用方式该方式为保护信号接口盘提供64Kbit/s信号接口,通过通信专业提供的专用PCM设备复用为2Mbit/s信号,再通过站内SDH/MSTP设备接入光通信系统。
[填空题]5电力线载波电路方式根据载波终端设备不同,又可分为哪些方式?分别用于哪些保护?参考答案:可分为如下二种方式:(1)专用载波方式该方式采用保护专用收发信机,直接通过高频电缆连接线路上结合滤波器。
高频电缆敷设路径上应按反措要求同路径敷设铜排或铜编织条连接到两端相应端子,并做好接地。
该方式主要用于闭锁式保护。
(2)复用载波方式该方式采用通信载波机高频电路,通过一个复用载波机里配置的保护信号接口盘复合成模拟信号输入复用载波机。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验收规范目次前言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总则 (1)4危险点分析 (1)4.1防止人身触电 (1)4.2防止误碰、误接线 (1)4.3其他 (2)5 验收内容及要求 (2)附录A 继电保护信息系统验收文档 (6)前言为了规范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验收,加强继电保护信息系统的验收管理,规范子站接入,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系统运行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晓兵、田力、王峰、袁亮荣、周红阳、刘之尧。
南方电网继电保护信息系统验收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南方电网110kV以上电压等级厂站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录波装置接入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以及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接入各主站端的验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3总则3.1本规范规定了继电保护信息系统子站现场验收、子站接入主站的基本项目及内容要求。
3.2本规范作为继电保护信息系统验收的指导性文件,指导验收作业表单的编制。
4危险点分析4.1防止人身触电4.2防止误碰、误接线4.3其他5 验收内容及要求5.1 子站资料检查5.1.1 检查装置清单是否齐全并与开箱记录一致。
5.1.2 检查出厂报告、合格证、图纸资料、技术说明书等,开箱记录应与装箱记录一致,图纸资料及技术说明书要求至少一式四份。
5.1.3 检查所有施工图是否齐全、正确。
5.1.4 检查所有调试报告及安装记录是否齐全、正确。
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概述 (1)1.2范围和内容 (1)第二章规范标准 (2)2.1概述 (2)2.2适用标准 (2)第三章系统功能及技术方案 (4)3.1系统总体功能及要求 (4)3.2子站系统功能及技术方案 (5)3.2.1子站系统总体要求 (5)3.2.2子站系统基本功能 (6)3.3主站系统功能及技术方案 (9)3.3.1主站系统数据库系统的要求 (9)3.3.2主站系统基本功能 (11)3.4通信系统功能 (14)3.4.1主要功能 (14)3.4.2技术方案 (15)3.5通信规约以及通道配置方案 (16)3.5.1通信规约标准 (16)3.5.2通道配置及信息传输 (17)第四章系统技术指标 (18)4.1总调端主站基本容量 (18)4.2省调端主站基本容量 (18)4.3地市端主站基本容量 (18)4.4主要性能指标 (18)4.5系统资源技术指标 (19)第五章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配置方案 (20)5.1系统结构 (20)5.2硬件配置 (24)5.3软件配置 (28)第六章设计确认 (30)第七章技术资料和文件 (31)7.1概述 (31)7.2数量 (31)7.3资料内容和进度要求。
(31)第八章培训 (33)第九章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34)第十章试验 (35)10.1概述 (35)10.2试验报告 (35)10.3工厂验收(FAT) (35)10.4现场验收(SAT) (36)第十一章包装、运输、安装和现场服务 (37)11.1包装和运输 (37)11.2安装和现场服务 (37)第一章总则1.1 概述本技术规范书描述了南方电网内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的技术规范、主要功能、系统结构、系统规模和软硬件配置要求,以及培训、工程验收等有关事项。
1.2 范围和内容1)适用范围a)总调中心主站、省级主站、地市级辅站(主站端)b)500kV、220kV厂站端的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系统子站(子站端)2)工程的内容a)工厂验收、系统交货和安装调试、现场验收。
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试行前言为适应中国南方电网XX公司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按照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的管理思路,指导和规范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XX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规范起草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XX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广西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XX电力试验研究院、XX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XX电力试验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昊,张福增,傅闯,黄志伟,陈鹏,朱时阳,李敏,黄良,陈仕军,毛先胤,高尚飞,王恩,陈超,周震震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XX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本规范20XX首次发布。
目次1 适用范围42 一般约定42.1 规约版本号42.2 监测终端状态监测数据量42.3 通讯方式约定52.4 无效数据定义约定62.5 状态监测装置号码62.6 功能单元识别码约定62.7 关于采样时间的约定63 数据帧格式73.1 帧结构及数据排列格式73.2 字节定义74 控制字定义85 控制字格式115.1 开机联络信息00H115.2 校时01H125.3 设置终端密码02H125.4 主站下发参数配置03H135.5 终端心跳信息05H155.6 更改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06H15 5.7 查询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07H16 5.8 终端复位08H175.9 短信唤醒09H185.10 查询终端配置参数0AH185.11 终端功能配置0BH195.12 终端休眠通知0CH215.13 查询终端设备时间0DH215.14 主站请求终端数据21H215.15 上传导地线拉力及偏角数据22H225.16 上传气象数据25H235.17 上传导线温度、电流数据26H255.18 上传杆塔振动数据27H275.19 上传舞动振幅频率数据29H285.20 上传杆塔倾斜数据2AH295.21 上传导线微风振动数据2BH305.22 上传综合防盗数据2CH325.23 上传山火报警数据2DH345.24 上传大风舞动报警数据2EH365.25 上传设备故障信息30H385.26 微风振动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455.27 导线舞动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485.28 拉力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505.29 图像监测控制字格式53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终端与主站系统通信的一般约定、数据帧格式、控制字定义及格式、数据结构及传输规则,适用于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各级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信与接口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3月目次目次 (I)图表 (III)前言 (IV)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信与接口规范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主站与子站通信的接口要求 (2)3.1 物理接口 (3)3.2 链路层/网络层说明 (3)3.3 应用层说明 (4)4 主站与子站通信报文规范 (6)4.1 概述 (6)4.2 读取子站配置 (12)4.3 下装子站配置 (19)4.4 对时 (28)4.5 保护事件/自检信息/开关量变位信息/故障测距值上送 (29)4.6 读模拟量 (34)4.7 定值操作 (36)4.8 总召唤 (42)4.9 故障录波数据传输 (44)4.10 通用文件传输 (49)4.11 召唤装置故障历史信息 (56)附录A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的定义 (60)A.1 控制域定义 (60)A.2 相关说明 (61)附录B 子站配置信息 (62)B.1 概述 (62)B.2 子站通用服务组序号的分配 (63)B.3 装置配置 (64)B.4 线路配置 (66)B.5 模拟量配置 (68)B.6 状态量配置 (69)B.7 定值区配置 (71)B.8 定值配置 (72)附录C 子站配置资料表 (76)C.1 输电线路的参数 (76)C.2 变电站装置信息 (76)C.3 采集开关量信息 (77)C.4 变电站的母线接排图 (78)C.5 装置的信息定义 (78)I图表图表 1 一般体系结构 (2)图表 2 APDU结构示意图 (4)图表 3 ASDU在103标准中的位置 (5)图表 4 通信流程示意图 (10)图表 5 主站-子站传输配置信息过程 (10)图表 6 主站-子站正常通信用报文 (11)图表7 读子站配置各组标题 (13)图表8 子站上送各组标题 (13)图表9 读子站一组配置的全部条目的描述/值 (14)图表10 子站上送一组信息的全部条目 (15)图表11 读子站一组配置的全部条目的“属性结构” (15)图表12 子站上送一组信息的全部条目的“属性结构” (16)图表13 通用分类功能的信息序号语义的补充定义 (20)图表14 下传子站配置各组标题 (20)图表15 子站确认各组标题 (21)图表16 下传带执行的写标题 (22)图表17 子站响应带执行的写标题 (22)图表18 向子站下装一组配置的全部条目的描述 (23)图表19 子站响应带确认的写条目 (23)图表20 下传带执行的写条目 (24)图表21 子站响应带执行的写条目 (25)图表22 向子站下装一组配置的全部条目的“属性结构” (25)图表23 子站响应带确认的写全部条目的“属性结构” (26)图表24 下传带执行的写条目 (27)图表25 子站响应带执行的写条目 (27)图表26 广播对时 (28)图表27 7字节时标定义 (29)图表28 突发数据上送 (30)图表29 故障相别及类型FPT定义 (32)图表30 简要录波报告上送 (33)图表31 跳闸相别(JPT)定义 (33)图表32 主站读模拟量 (34)图表33 子站响应读模拟量 (35)图表34 主站召唤装置定值 (37)图表35 子站上传装置定值 (37)图表34 主站召唤装置定值 (38)图表35 子站上传装置定值 (38)图表36 修改定值:向子站下装定值 (39)图表37 修改定值:子站响应带确认的写条目 (40)图表38 修改定值:下传带执行的写条目 (41)图表39 修改定值:子站响应带执行的写条目 (42)图表40 主站启动总召唤 (42)图表41 子站上送双点信息状态 (43)图表42 总召唤结束 (44)II图表43 主站调文件列表及子站上传文件列表头信息 (44)图表44 子站上传文件列表 (45)图表45 主站调录波文件 (47)图表46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47)图表47 通用文件传输过程中的补充信息序号定义 (49)图表48 主站召唤一般文件列表 (50)图表49 子站上传文件列表 (50)图表50 主站召唤文件内容 (52)图表51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52)图表52 主站下装文件的基本信息 (54)图表53 子站确认下装文件的基本信息 (54)图表54 主站下装文件的具体内容 (55)图表55 子站确认下装文件的具体内容 (55)图表56 主站召唤装置故障历史信息 (57)图表57 子站上送装置故障历史信息 (57)图表58 历史信息数据块定义 (58)图表59信息传输格式类型(I格式)的控制域 (60)图表60编号的监视功能类型(S格式)的控制域 (60)图表61未编号的控制功能类型(U格式)的控制域 (61)图表62 超时的定义 (61)图表63 未被确认的I格式APDU的最大数目k和最迟确认APDU的最大数目w (61)图表64 配置信息组标题特征字符串 (63)图表65 装置配置的“属性结构”定义 (64)图表66 装置配置表示例 (65)图表67 线路配置的“属性结构”定义 (66)图表68 线路配置表示例 (66)图表69 模拟量配置的“属性结构”定义 (68)图表70 模拟量配置表示例 (68)图表71 状态量配置的“属性结构”定义 (70)图表72 状态量配置表示例 (70)图表69 定值区配置的“属性结构”定义 (71)图表72 定值区配置表示例 (71)图表73 装置定值的“属性结构”定义 (72)图表74 定值配置表示例 (73)图表75 主站调录波文件 (79)图表76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79)图表77 主站调录波文件 (80)图表78 子站上传文件内容 (81)III前言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提供了统一的分析平台,有利于调度部门迅速掌握电网实际故障状况以及继电保护动作行为,及时分析电网事故、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快速恢复系统,同时有助于掌握继电保护设备状况,有效地分析继电保护动作行为,提高调度管理及运行管理水平。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及电力光纤数据网的建立和继电保护、故障录波等新技术的发展,建立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为了规范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主站-子站之间的通信接口,加快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的组织和实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组织相关单位,总结了工程中的经验、教训,在对主站与子站之间的通信接口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征求了科研、设计、运行等单位的意见,参照IEC60870-5-103的标准并结合南方电网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信与接口规范》。
本规范由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
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信与接口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子站接入主站时对通信环境的要求、通信接口的规范以及主站与子站通信时的报文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IEC60870-5-1: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IEC60870-5-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IEC60870-5-3: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IEC60870-5-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IEC60870-5-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DL/T 634-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以下简称101标准)DL/T 667-1999: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以下简称103标准)DL/T 634.5104-200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4篇:采用标准传输文件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以下简称104标准)ANSI/IEEE C37.111-1991 COMTRADE 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以下简称COMTRADE标准)3 主站与子站通信的接口要求一般而言,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故障信息系统)包括主站、子站两部分。
在厂站端,故障信息系统的子站与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器、安全自动装置等智能电子设备(IED)通信,收集这些装置的正常运行、异常告警及故障信息,经过初步处理之后上送到位于调度端的主站。
子站提供的信息应符合《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系统通信与接口规范》的要求。
为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信息传输的目标方案为:数据网络传输。
鉴于统一远动信息和继电保护信息传输的新规约颁布还有较长时间,目前尚没有明确规定故障信息系统主站子站之间通信的国际、国家或电力行业标准,因此,本规范参考103标准,并结合故障信息系统的实际需要,提出主-子站间的通信接口要求和具体规定。
103标准适用于传输继电保护设备信息,但该标准只说明是用于继电保护设备与控制系统间交换信息,并规定采用RS485串行通信方式,而没有规定采用网络通信方式时如何处理。
考虑到网络方式和串行方式下通信的差异、故障信息系统对通信实时性的要求,并考虑到实现的方便,本规范规定:在网络方式时采用TCP/IP,主站与子站的通信链路采用104标准,其应用层报文包含APCI,参见下图示意。
图表 1 一般体系结构说明:本图仅为示意说明,不代表实际的网络配置或主、子站软件实现。
本规范主要引用了103标准,并做了部分修改和扩充。
在以下内容中,对于没有特别说明的地方,以103标准规定为准。
3.1 物理接口在故障信息系统中,主站和子站之间的通信一般选用经电力数据网采用TCP/IP通信。
本规范规定主站、子站负责通信的设备应具备支持TCP/IP的网络接口,一般建议采用10M/100M以太网接口。
本规范不规定主、子站间的网络构成,如网络结构、数据网物理信道等,因此也不规定主、子站设备到数据网之间的具体设备配置。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规范的要求:目前电力数据网中调度与变电站间的通信信道一般有:SDH、ATM和以太网。
变电站中提供的网络接口也各不相同,有10M以太网接口、有E1通信2M接口、有E1信道n×64K的接口。
而每个变电站有一套故障信息系统子站设备,子站设备的联网接口一般是标准的以太网口(10/1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