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形钢筋网片长度下料计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钢筋算量基本理论一、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1)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3)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二、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2)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
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三、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浅谈钢筋工程施工要点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建筑市场又迎来了一个春天。
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技术以及新的施工工艺被广泛应用。
在这当中,起到骨架作用的钢筋工程,必须在生产过程中严格管理和操作才能确保结构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行业;钢筋工程;结构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钢筋工程是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钢筋是主体结构中主要受力原材料,因此钢筋工程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
钢筋工程的完成需要经过诸多环节,其中的任一环节都可能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且其本身又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钢筋工安全操作要求1、搬运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时要注意前后左右是否有人,防止触伤人。
搬运带有弯钩的钢筋半成品时,要注意转弯,防止弯钩钩住电线、其它物品及人。
2、钢筋、钢材、半成品等按规格品种分类堆放整齐,工作台要稳固,照明灯具应加网罩。
3、各种钢筋机械应由熟悉机械构造、性能和操作方法的人员按规程操作。
操作前应检查机械有无异常现象,并必须先运转正常后再开始工作。
操作过程中机械如需注油或检修,应停机并切断电源后进行。
4、用钢筋调直机、钢筋拉丝机、点焊机、对焊机焊接时,要注意防火。
二、钢筋原材料进场钢筋材料进场前必须通过甲方以及监理单位的验收,钢筋外观检查,应无弯曲、油污、损坏、氧化皮、裂缝以及裂痕等。
钢筋原材还需要送检,每60t为一批,不足60t按一批计,每批送检1组,根据新规范规定,1组为550mm三根,450mm两根。
钢筋进场后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分别堆存,不得混放,且应立牌标明识别。
钢筋运输、存放,应避免锈蚀、污染,露天堆放时垫高并加遮盖。
当钢筋外表有严重锈蚀、麻坑、裂纹夹砂和夹层等缺陷时,应予剔除不得使用。
三、钢筋的配料计算及代换1、钢筋配料计算钢筋配料是钢筋工程施工的重要一环。
它根据结构施工图,分别计算出每种编号钢筋的下料长度、根数和重量,编制钢筋配料单,作为备料、加工和结算的依据。
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和公式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或24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1。
圆形网片钢筋计算技巧圆形网片钢筋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勾股定理,分别计算出每根钢筋长度后,减去保护层,再加上弯钩长度。
网片筋的长度与其排列方法有关。
在同一直径、同一分布间距的圆形构件中,排列方法不同,网片筋的总长度也不相同。
为了确保排列方法达到最优,必须要满足以下先决条件:在排列时要保证最边缘的钢筋离圆切点的边距a ′必须大于零,同时还要小于钢筋间距a ;在间距不变的条件下,要保证排列的根数为最多。
(一)排列方法的确定排列方法分对称排列与非对称排列。
对称排列:就是以圆心为中心点,两边第一根钢筋在距圆心二分之一 间距处排列,其他钢筋均按等间距排列;见图3-50(a )。
非对称排列:就是第一根钢筋排列在圆心处,其他钢筋排列时依次在圆心两边按等间距排列,见图 3-50(b )。
对称排列与非对称排列的确定:用圆直径 D 除以网片间距a ,如有小数应四舍五入。
除得的商是偶数时为对称排列,是奇数时则为非对称排列。
(二)网片钢筋长度计算1、对称排列计算设:圆直径为D ,单向排列根数为n ,网片间距为a ,钢筋直径为d ,所需要解三角形方程的总项数为k ,而且 k = ≥1,则:双向网片筋总长度:Σ l = 4a · [ n 2-12 +……+ n 2 -(2k -1)2]+ l m (3a 对称排列b 非称排列图3-50-78)l m=2n(12.5d-0.05)当钢筋直径为 Φ8 ~Φ12时,l m=15 nd【例3-17】有一圆形井桩承台,直径D为1.2m,网片筋设计间距为Φ10@200,求该网片筋总长度。
【解】n==6根为对称排列k==3 解3项方程Φ10网片筋总长度:Σ l=4×0.2(62-12 +62-32+62-52)+15×6×0.01=12.44m 钢筋边距a′验证:a′=-2.5a=-2.5×0.2=0.1m因此,(0<a′<a)满足先决条件。
钢筋绑扎规则钢筋绑扎规则部分内容选自《施工手册(1)》“第一部分一钢筋工程”(电脑上显示)P172页起1.钢筋绑扎用扎丝可采用20-22号(注:20#扎丝直径为0.9㎜;22#扎丝直径为0.7㎜),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以下的钢筋。
2.铁丝长度可参考表9-80的数值采用;因铁丝是成盘供应的故习惯上是按每盘铁丝周长的几分之几来切断。
钢筋绑扎铁丝长度参考表(㎜) 9-80表钢筋直径(㎜)3-5 6-8 10-12 14-16 18-20 22 25 28323-5 120 130 150 170 1906-8 150 170 190 220 250 270 290 320 10-12 190 220 250 270 290 310 340 14-16 250 270 290 310 330 360 18-20 290 310 330 350 380 22 330 350 370 400 3.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
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
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层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0㎜时为30×30㎜,大于20㎜时为50㎜×50㎜。
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
塑料卡的形状有两种:塑料垫块和塑料环圈,见图如下9-115。
塑料垫块用于水平构件(如梁、板),在两个方向均有凹槽,以便适应两种保护层厚度。
塑料环圈适用于垂直构件(如:柱、墙)使用时钢筋从卡嘴进入卡腔;由于塑料卡圈有弹性,可使卡腔的大小能适应钢筋直径的变化。
图9-115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塑料卡(a)塑料垫块;(b)塑料卡圈。
4.划出钢筋位置线。
平面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
钢筋接头的位置,应根据来料规格,结合9-2-1-3条对有关接头位置、数量的规定,使其相互错开,在模板上划线。
钢筋算量基本理论一、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1)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3)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二、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2)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 =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
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三、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第一章钢筋工基本知识§1-1 钢筋的分类钢筋由于品种、规格、型号的不同和在构件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施工中常常有不同的叫法。
对一个钢筋工来说,只有熟悉钢筋的分类,才能比较清楚地了解钢筋的性能和在构件中所起的作用,在钢筋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致发生差错。
钢筋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按钢筋在构件中的作用分1、受力筋:是指构件中根据计算确定的主要钢筋,包括有:受拉筋、弯起筋、受压筋等。
2、构造钢筋:是指构件中根据构造要求设置的钢筋,包括有:分布筋、箍筋、架立筋、横筋、腰筋等。
二、按钢筋的外形分1、光圆钢筋:钢筋表面光滑无纹路,主要用于分布筋、箍筋、墙板钢筋等。
直径6-10mm时一般做成盘圆,直径12mm以上为直条。
2、变形钢筋:钢筋表面刻有不同的纹路,增强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主要用于柱、梁等构件中的受力筋。
变形钢筋的出厂长度有9m、12m两种规格。
3、钢丝:分冷拔低碳钢丝和碳素高强钢丝两种,直径均在5mm 以下。
4、钢绞线:有3股和7股两种,常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三、按钢筋的强度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是热轧钢筋,热轧钢筋按强度可分为四级,HPB235(Ⅰ级钢),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235MPa;HRB335(Ⅱ级钢),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335MPa;HRB400(Ⅲ级钢),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400MPa;RRB400(Ⅳ级钢),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400MPa。
现浇楼板的钢筋和梁柱的箍筋多采用HPB235级钢筋;梁柱的受力钢筋多采用HRB335、HRB400、RRB400级钢筋。
§1-2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和天然石材一样,是一种脆性材料,钢筋是一种弹性材料,如果将钢筋放到混凝土中就可运用到工程结构上的重要部位。
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叫做钢筋混凝土。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为什么要将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工作呢?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材料的各自优点,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圆形网片钢筋计算技巧圆形网片钢筋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勾股定理,分别计算出每根钢筋长度后,减去保护层,再加上弯钩长度。
网片筋的长度与其排列方法有关。
在同一直径、同一分布间距的圆形构件中,排列方法不同,网片筋的总长度也不相同。
为了确保排列方法达到最优,必须要满足以下先决条件:在排列时要保证最边缘的钢筋离圆切点的边距a ′必须大于零,同时还要小于钢筋间距a ;在间距不变的条件下,要保证排列的根数为最多。
(一)排列方法的确定排列方法分对称排列与非对称排列。
对称排列:就是以圆心为中心点,两边第一根钢筋在距圆心二分之一 间距处排列,其他钢筋均按等间距排列;见图3-50(a )。
非对称排列:就是第一根钢筋排列在圆心处,其他钢筋排列时依次在圆心两边按等间距排列,见图 3-50(b )。
对称排列与非对称排列的确定:用圆直径 D 除以网片间距a ,如有小数应四舍五入。
除得的商是偶数时为对称排列,是奇数时则为非对称排列。
(二)网片钢筋长度计算1、对称排列计算设:圆直径为D ,单向排列根数为n ,网片间距为a ,钢筋直径为d ,所需要解三角形方程的总项数为k ,而且 k = ≥1,则:双向网片筋总长度:Σ l = 4a · [ n 2-12 +……+ n 2 -(2k -1)2 ]+ l m (3a 对称排列b 非称排列图3-50-78)l m=2n(12.5d-0.05)当钢筋直径为Φ8 ~Φ12时,l m=15 nd【例3-17】有一圆形井桩承台,直径D为1.2m,网片筋设计间距为Φ10@200,求该网片筋总长度。
【解】n==6根为对称排列k==3 解3项方程Φ10网片筋总长度:Σ l=4×0.2(62-12 +62-32+62-52)+15×6×0.01=12.44m 钢筋边距a′验证:a′=-2.5a=-2.5×0.2=0.1m因此,(0<a′<a)满足先决条件。
水池施工工艺及要求I、水池钢筋制作、安装1、钢筋制作安装工艺流程:配料→代换→除锈→冷拉→调直→切断→弯曲→焊接→绑扎。
2、施工要求及方法:2.1、钢筋配料钢筋配料是根据配筋图,按钢筋编号顺序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图,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2.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的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砼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注:上述钢筋需要搭接时,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详见表1-10。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紧,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度量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因此,弯起钢筋的度量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钢筋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曲角度表1-12)弯曲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钢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弯钩,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钢筋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弯钩增加长度表1-23)箍筋调整值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之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确定。
箍筋调整值表1-32.1.2 钢筋长度计算中的特殊问题:1 ) 变截面构件箍筋变截面构件如挑梁等,可根据比例原理,计算每根箍筋的长度短差数△=(l c-l d)/(n-1)式中l c----箍筋的最大长度l d----箍筋的最小长度n-----箍筋个数,n=s/a+1s----最长箍筋与最短箍筋之间的间距a----箍筋间距2 ) 圆形构件钢筋在平面圆形构件中,配筋形式有二:按弦长布置、按圆形布置。
按弦长布置:先根据下式算出钢筋所在处弦长,再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得出钢筋长度。
钢筋工手册第一章钢筋工识图基础知识1.1 钢筋施工图的图例及表示方法1.1.1 钢筋图例及其代表意义:1. 在平面图中配置双层钢筋时,底层钢筋弯钩应向上或向左,顶层钢筋弯钩应向下或向右.1.1.2 钢筋的简化表示方法:1. 简化表示对称构件配筋的方法:当构件对称时,它的配筋图可以只用1/2或1/4的钢筋来表示整个构件的全部配筋.2. 简化表示简单构件配筋的方法:如果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比较简单,可以只画出配筋图的局部,即用局部来代表整体.1.2 钢筋施工图的阅读1.2.1 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的识读顺序:①一套图纸,应先看目录,了解工程名称;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图纸的张数等.如果有立体图,可大致了解建筑的外貌.②根据图纸目录,查看图纸是否齐全,采用了那些标准图,并备齐这些标准图册.③施工总说明,了解建筑概况,施工技术要求等,然后再从平面图了解建筑物所在的位置;标高;方向等.根据要求按总平面图画出施工布置图.④看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从图中了解房屋长;宽;高及轴线尺寸等,大体想象出建筑物的立体形状。
⑤总体了解建筑物的情况后,根据施工先后顺序,仔细阅读,并将遇到的问题;差错;不合理处等记录下来,便于进一步阅读时解决。
⑥全部阅读一遍后,根据不同工种,将有关施工部分的图纸再仔细研读,什么位置需要配料和加工,什么位置需要埋预埋件等,这样在施工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章钢筋2.1 钢筋工程材料2.1.1 钢筋工程中常用的钢筋种类及特点①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是指用于钢筋混凝土中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光圆钢筋,其截面形状为圆形,且表面光滑,热轧光圆钢筋公称直径范围为8 ~ 20mm。
②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是指适用于钢筋混凝土中经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的成品钢筋。
横截面通常为圆形,且表面通常带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
横肋的纵断面呈月牙形,横肋与纵肋不相交的钢筋称为月牙肋钢筋。
③冷轧带肋钢筋:是指热轧圆盘条经冷轧或冷拔减径后在其表面冷轧成三面有肋的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为4 ~ 12mm。
卷圆管下料和计算公式
卷圆管下料和计算公式:
外径-厚度*3.141592654是展开长度,内径就加厚度再乘那个数就是展开长度,高度肯定不用变的。
1、已知圆的周长(钢板长度=圆的周长),求圆的半径或者直径。
周长=圆的直径(R)×(π)直径R=圆的周长÷π=钢板长度÷π。
2、钢板下料长度L=π*(D-t)。
其中:D=圆筒外径,t=钢板厚度。
3、本例中L=3.14159*(5000-12)=15670.25。
圆是一种几何图形
根据定义,通常用圆规来画圆。
同圆内圆的直径、半径的长度永远相同,圆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
圆是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
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同时,圆又是“正无限多边形”,而“无限”只是一个概念。
圆可以看成由无数个无限小的点组成的正多边形,当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时,其形状、周长、面积就都越接近于圆。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损耗如何让计算?答: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应该计算计算制作、运输和安装的损耗工程量。
一般构件的制作损耗率为 0.2%,运输对方损耗率为 0.8%,安装损耗率为 0.5%。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制作损耗率为 0.1%,运输对方损耗率为 0.4%,安装损耗率为1.5%。
损耗的工程量分别参加相应的工程量之中钢筋、铁件1、各种钢筋、铁件的加工制作的工艺性损耗已计入定额含量中。
2、图纸〔含标准图集〕未注明的搭接接头,其搭接长度已综合在定额中,不应另行计算。
3、精加工铁件为设计要求刨光或车丝、钻眼者,其他均为一般铁件。
4、预应力构件中的非预应力钢筋,按预制钢筋列项计算。
5、现浇〔预制〕钢筋的人工、机械调整系数按下表计取:钢筋工程在计算工程量时,根据计价表是如何进展分类套定额的。
1、钢筋工程以钢筋的不同规格、不分品种按现浇构件钢筋、现场预制构件钢筋、加工厂预制构件钢筋、预应力构件钢筋、点焊网片分别编制定额工程。
2、钢筋工程内容包括:除锈、平直、制作、绑扎〔点焊〕、安装以及浇灌砼时维护钢筋用工。
3、钢筋搭接所耗用的电焊条、电焊机、铅丝和钢筋余头损耗已包括在定额内,设计图纸注明的钢筋接头长度以及未注明的钢筋接头按标准的搭接长度应计入设计钢筋用量中。
4、先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非预应力钢筋工程量应合并计算,按预应力钢筋相应工程执行;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非预应力钢筋应分别套用定额。
5、预制构件点焊钢筋网片已综合考虑了不同直径点焊在一起的因素,如点焊钢筋直径粗细比在两倍以上时,其定额工日按该构件中主筋的相应子目乘系数1.25,其他不变〔主筋是指网片中最粗的钢筋〕。
6、粗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套管接头、锥螺纹等接头者,应分别执行钢筋接头定额。
计算了钢筋接头不能再计算钢筋搭接长度。
7、非预应力钢筋不包括冷加工,设计要求冷加工时,应另行处理。
预应力钢筋设计要求人工时效处理时,应另行计算。
8、后张法钢筋的锚固是按钢筋帮条焊V型垫块编制的,如采用其他方法锚固时,应另行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如何准确计算?1、梁板钢筋的下料长度=梁板的轴线尺寸-保护层(一般25) 上弯勾尺寸180度弯勾=6.25d90度弯勾=3.5d45度弯勾=4.9d再减去度量差:30度时取0.3d,45度0.5d,60度1d,90度2d,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图纸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来如板的分布筋负盘梁的纵向受力筋架力筋。
如果是平法施工图那就要参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长度:外包长度弯勾长度-6d弯勾长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箍筋个数=梁构件长度-(25保护层)*2/箍筋间距 1矩形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式中:箍筋周长=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外包宽度=b-2c 2d;外包长度=h-2c 2d;b×h=构件横截面宽×高;c——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d——箍筋直径。
2.计算实例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内配筋箍筋φ6@15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长度。
解:外包宽度= b-2c 2d=250-2×25 2×6=212(mm)外包长度=h-2c 2d=500-22×25 2×6=462(mm)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2(外包宽度外包长度) 110(调整值)=2(212 462) 110=1458(mm)≈1460(mm)(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1: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 2(500-2×25) 50(调整值)=1350(mm)(非抗震箍)错误计算方法2:箍筋下料长度=2(250-2×25) 2(500-2×25)=1300(mm)梁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现场,如果给钢筋工一个总长=2b 2h-8c 26.5d的公式,钢筋工不是太欢迎;如果将梁的已知保护层直接代入公式,使表达方式简单一些,钢筋工就容易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