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工程逆变器选型技术规范 150422
- 格式:pdf
- 大小:387.03 KB
- 文档页数:39
光伏并网逆变器专用技术规范1并网逆变器范围的界定和重要功能要求1.1并网逆变器范围的界定并网逆变器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拆分、分包或外协。
并网逆变器的容量、安规、降额系数等必须严格匹配。
并网逆变器的输入接口为逆变器直流输入侧的成套光伏连接器(含公头和母头),输出接口为并网逆变器的交流总输出。
1.2并网逆变器输入、输出电气接口的特性并网逆变器的每路直流输入为截面积4mm2的光伏专用直流电缆,并网逆变器上的成套光伏连接器(含公头、母头、安装附件等)必须与光伏专用直流电缆相匹配;并网逆变器的交流总输出接1根据三相铠装电力电缆,铠装电力电缆的截面积由设备厂家根据各自的设备情况提供建议,逆变器应保证三相铠装电力电缆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的交流输出接线电缆孔必须与设备厂家建议的铠装电力电缆的截面积相匹配并预留调节余量,设备厂家需在此处提供逆变器交流输出接线电缆孔所兼容的截面积范围。
并网逆变器需通过独立的接线端子向外部提供逆变器内所有可通信设备的RS485通信接口,RS485通信接口的有效传输距离不小于100Om o设备厂家对逆变器RS485通信的通信距离、通信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对并网逆变器标准的RS485通信接口的有效带宽、通信距离、通信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并网逆变器上必须明确而清晰的标注出防雷接地点和设备外壳接地点。
设备方必须使用密封盖对未插合状态的光伏连接器等逆变器电气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有效的防潮和防尘保护。
1.3逆变器接地必须保证逆变器整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并网逆变器内部,防雷系统的接地线和漏电监测保护系统的接地线(若有)不能共用。
1.4并网逆变器的防组件PID效应功能(电势诱导衰减)并网逆变器应具备防组件PID效应功能(电势诱导衰减),应能够完全消除组件的PID效应,同时,不能对光伏组件造成损害。
为保证并网逆变器防护组件PID效应功能的有效性,光伏并网逆变器必须保证光伏组件方阵负极对地的最大电压≥-6V。
2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技术规范1 总则1.1 本技术协议适用20KWp光伏发电系统,它包括光伏发电系统配置设计、安装、质量、包装及验收等方面的技术与服务要求。
1.2 本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协议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卖方应该提供满足本技术协议中要求的完整的设备和技术服务,必须为买方提供一个整体的方案。
1.4 本系统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按最新颁布标准执行)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系统技术协议经买卖双方签字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技术协议中提供的参数均按照海拔2000m高度要求提供。
2 逆变器技术要求2.1 使用条件:使用环境温度: -25℃~+60℃。
2.2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必须采用高品质性能良好的成熟产品。
逆变器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 逆变器的电能质量应满足电网要求,具有安全认证。
(2) 逆变器的安装应简便,无特殊性要求。
(3) 逆变器应技术先进且质量可靠,并具有多项成功应用经验。
(4) 逆变器的容量为20KW。
(5) 具有全自动运行功能,无需人工干预。
(6) 逆变器应具有如下保护:输入反接保护、输入欠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输出过载保护、输出短路保护、机器过热保护等。
(7) 具有输出正弦波电流,谐波含量低,电能质量高等特点。
(8) 具有防雷、防浪涌等保护装置及系统接地装置。
(9) 逆变器要求能够自动化运行,运行状态可视化程度高。
显示屏可清晰显示实时各项运行数据,实时故障数据。
(10)设备如果以英文显示,提供中英文对照的说明书;如果以中文显示,提供中文说明书。
2.3 逆变器选用技术先进且成熟的功率器件2.4 逆变器本身要求具有直流输入手动分断开关,交流电手动分断开关。
2.5 要求设备经过严格安全测试,电气绝缘保护、电能质量等技术指标满足使用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光伏逆变器的正确选用方式
为正确选用光伏发电系统用的逆变器,我们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额定输出容量
额定输出容量值高的逆变器可带更多的用电负载,但当逆变器的负载不是纯阻性时,也就是输出功率小于1时,逆变器的负载能力将小于所给出的额定输出容量值。
2、输出电压稳定度
在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中均以蓄电池为储能设备,当标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处于浮充电状态时,端电压可达13.5V,短时间过充电状态可达15V,蓄电池带负荷放电时端电压可降至10.5V或更低,蓄电池端电压的起伏可达标称电压的30%左右,这就要求逆变器具有较好的调压性能,才能保证光伏发电系统以稳定的交流电压供电。
3、整机效率
通常情况下,KW级以下逆变器的效率应为80%-85%,10KW级逆变器的效率应为85%-90%,逆变器效率的高低对光伏发电系统提高有效发电量和降低发电成本有重要影响。
4、保护功能
过电压、过电流及短路保护是保证逆变器安全运行的最基本措施,功能完美的正弦波逆变器还具有欠电压保护、缺相保护及过温报警等功能。
5、起动性能
逆变器应保证在额定负载下可靠起动,高性能的逆变器可做到连续多次满负荷起动而不损坏功率器件,小型逆变器为了自身安全,有时采用软起动或限流起动。
新能源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选型与参数配置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光伏发电系统逐渐成为了一种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是一个关键的组件,它将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以满足家庭、工业和商业等用电需求。
逆变器的选型和参数配置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逆变器的选型应考虑系统的容量和工作环境。
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通常由光伏电池板的数量和功率决定。
当确定了系统的容量后,可根据光伏电池板的特性曲线和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选择具有相应容量和适应工作环境的逆变器。
逆变器应具备高转换效率、长寿命和良好的可靠性。
其次,逆变器的参数配置应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参数配置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频率和保护功能等。
输入电压范围应考虑光伏电池板的输出电压波动范围,保持逆变器工作在最佳转换效率点。
输出电压和频率应与用电设备相匹配,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同时,逆变器还应具备过压、欠压、过流、短路等保护功能,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选型和参数配置时,还应考虑逆变器的交互性和监控功能。
现代逆变器通常具备远程监控和诊断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系统运行状态。
通过连接到云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提高系统的可控性和可管理性。
此外,逆变器的质量和品牌也是选型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逆变器通常具备更高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能够提供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售后服务。
在选择逆变器时,可参考用户评价和专业的第三方测试数据,选择具有良好口碑和信誉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逆变器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标准和规范。
光伏发电系统涉及电气安全和防雷等方面的要求,逆变器的设计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此外,逆变器的维护和保养也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定期检查和清洁逆变器,及时替换老化或故障的部件,可以延长逆变器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系统的效率。
总结而言,新能源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选型和参数配置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编制说明1.引言(约200字)本编制说明旨在规范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编写工作。
逆变器是将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对于保障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标准对于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编制目的和依据(约200字)本编制目的是制定具体的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以确保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的设计和生产符合标准,并能够正常运行、安全可靠。
编制依据包括国家标准和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技术需求。
3.逆变器技术要求(约400字)在编制逆变器技术要求时,需考虑以下方面:3.1输入参数要求:包括直流输入电压范围、直流输入电流范围、最大输入功率等。
3.2输出参数要求:包括输出电压范围、输出电流范围、输出频率范围等。
3.3运行参数要求:包括工作温度范围、运行湿度范围、保护措施等。
3.4效率要求: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对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和经济性影响较大,需制定相应的要求。
3.5安全性要求:逆变器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如电气安全、防雷击等。
4.逆变器试验方法(约400字)逆变器试验方法需要保证试验能够准确反映逆变器的性能和工作状况,同时具备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试验方法应考虑以下要点:4.1静态试验:包括逆变器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的检测,验证逆变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
4.2动态试验: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测试逆变器的响应速度、动态稳定性等。
4.3电磁兼容试验:测试逆变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保证逆变器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4.4抗环境适应性试验:模拟逆变器在不同温度、湿度、震动等环境条件下的运行情况,验证逆变器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5.结论(约200字)本编制说明旨在规范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编写工作,确保设计、生产和使用的逆变器符合高标准和高质量要求。
光伏发电逆变器的选择
在国内外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站中,一般采用100kW(含)以上的逆变器。
功率等级一般分为:100kW、150kW、250kW、500kW、630kW和1MW,一般在交流输出端带有隔离变压器。
在250kW以上的逆变器中,也有不带输出隔离变压器的机型,即将升压变压器与逆变器的隔离变压器合二为一。
本项目中,拟选用500kW无隔离变的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的并网逆变器。
考量逆变器的安装使用环境、可靠性、市场价格,初步选用500kW逆变器。
本工程光伏并网发电设计20个1MWp发电矩阵单元,每个1MWp发电单元与两台500kW相连。
总计配置40台500kW并网液冷逆变器。
根据市场调研,拟选用的逆变器技术参数如下:
电网输出
辅助电源
光伏输入
逆变器柜体。
光伏项目逆变器选型要点全总结43逆变器选型4.3.1逆变器技术指标逆变器选型主要对以下指标进行比较:逆变器输入直流电压的范围:由于太阳电池组串的输出电压随日照强度、天气条件及负载影响,其变化范围比较大。
要求逆变器能够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正常工作,并保证交流输出电压稳定。
逆变器输出效率:大功率逆变器在满载时,效率必须在95%~98%以上。
中小功率的逆变器在满载时效率必须在90%以上。
即使在逆变器额定功率10%的情况下也要保证90%(大功率逆变器)以上的转换效率。
逆变器输出波形:为使光伏阵列所产生的直流电经逆变后向公共电网并网供电,就要求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幅值、相位及频率等与公共电网一致,以实现向电网无扰动平滑供电。
所选逆变器应输出电流波形良好,波形畸变以及频率波动低于国家标准要求值。
最大功率点跟踪:逆变器的输入终端阻抗应适应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运行特性。
保证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在最大功率点。
可靠性和可恢复性:逆变器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瞬时过载能力及各种保护功能,如:过电压情况下,光伏发电系统应正常运行;过负荷情况下,逆变器需自动向光伏电池特性曲线中的开路电压方向调整运行点,限定输入功率在给定范围内;故障情况下,逆变器必须自动从主网解列。
监控和数据采集:逆变器应有多种通讯接口进行数据采集并发送到集控室,监控设备还应有模拟输入端口与外部传感器相连,测量日照和温度等甥g。
逆变器主要技术指标还有:额定容量,输出功率因数,额定输入电压,电流,电压调整率,总谐波畸变率等。
4.3.2逆变器选型并网逆变器主要分为: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和集散式光伏逆变器,现将三类逆变器比较分析如下。
(1)逆变器方案比较集中式光伏逆变器:设备功率在500kW到3150kW之间,功率器件采用大电流IGBT,系统拓扑结构采用DC-AC一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全桥逆变,工频隔离变压器的方式,防护等级一般为IP20β体积较大,室内立式安装或加外壳室外安装。
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将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满足家庭、企业和工业等领域的用电需求。
因此,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非常重要。
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的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效率: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应该尽可能高,以确保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能够被充分利用。
2.稳定性: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应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3.安全性: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应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够避免电击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4.可靠性: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应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效率测试:通过测试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的转换效率,以评估其性能。
2.稳定性测试:通过测试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
工作情况,以评估其稳定性。
3.安全性测试:通过测试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的安全性能,以评估其安全性。
4.可靠性测试:通过测试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的可靠性,以评估其长期稳定性。
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科学的测试和评估,才能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逆变器选取及安装要点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在光伏发电站的设计与建设中,逆变器的选取和安装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技术规范、逆变器类型、选取要点以及安装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技术规范1.国家标准:光伏逆变器选型与安装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如国家标准《光伏发电站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
根据标准要求选择逆变器产品,并确保施工与验收过程符合相关规定。
2.电网接入:光伏逆变器选用时需考虑与电网的接口问题。
应参照国家电网公司或地方电力公司的接入要求,确保逆变器可以与电网进行有效连接。
3.安全性能:逆变器的选取要符合国家安全规范,具备过压、过流、短路等各种保护措施。
此外,逆变器应具备防雷、防尘、防水等性能,并通过相关的安全认证。
二、逆变器类型1.集中式逆变器:适用于大型光伏发电站,具备高效、可靠的特点。
集中式逆变器可以实现多个光伏阵列的并网,集中式管理和控制。
2.串联式逆变器: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串联式逆变器。
它能够实时监测光伏组件的发电情况,提供更加灵活的运行模式。
3.微逆变器:适用于小型光伏电站或屋顶光伏系统,具备高效转换和优秀的适应性。
微逆变器安装方便,且天然散热,使用寿命较长。
三、选取要点1.功率匹配:根据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和逆变器的额定功率进行匹配。
逆变器的额定功率应略大于光伏组件的总功率,但不能过大,以充分利用光伏组件的发电能力。
2.效率要求:选取高效的逆变器可以提高光伏发电的总体效率。
考虑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夜间耗电、无功功率等因素,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3.可靠性评估: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选取有可靠运行记录和证书的品牌,并了解其售后服务体系。
四、安装要点1.安装位置:逆变器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通风良好、干燥、无阳光直射或蒸汽堆积的地方。
同时,应考虑逆变器的可视性,方便日常的运行监测与维护。
光伏逆变器的执行标准
光伏逆变器的执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能:这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涉及到设备在各种工作条件下是否能够安全运行。
这包括对电气强度、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 电气性能:这是指逆变器的转换效率、输出电压范围、谐波失真等电气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决定了逆变器在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方面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可靠性:这是指逆变器的寿命和稳定性,包括设备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故障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逆变器的可靠性和持久性,是保证光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4. 环境适应性:这是指逆变器在不同气候条件和工作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包括耐高温、防尘、防水、防震等方面的要求。
5. 兼容性:这是指逆变器与不同类型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网的兼容性。
逆变器需要能够与不同的电池板型号和规格匹配,同时也要能够与电网兼容,保证电能的稳定传输和并网运行。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可能有各自的光伏逆变器标准,例如中国的GB/T 19963等。
这些标准可能对逆变器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方面有更具体的要求,以确保逆变器能够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和规范。
总之,光伏逆变器的执行标准是确保其性能、安全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在选择和使用逆变器时,应关注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保证光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效益。
认证技术规范《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制定规范的必要性;能源和环境问题是近几年来世界关注的焦点,为了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将光伏发电作为发展的重点。
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最近10年太阳电池及组件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
在我国,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光伏并网发电成为发电重点之一。
近期政府应经批准的光伏并网包括:甘肃敦煌10MW光伏并网项目、上海市崇明岛1兆瓦光伏并网项目、内蒙古鄂尔多斯255千瓦并网项目。
此外,全国各省也纷纷提出兴建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计划。
其中以云南与青海为例,云南省要在昆明开工建设国内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实验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66兆瓦;青海省宣布将在柴达木盆地建设总装机容量为1G瓦(1000兆瓦)的电站。
后者如若全部建成,将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并网光伏电站。
直流/交流逆变器作为并网光伏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不仅可以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变换成220V、50Hz的交流电供给大多数用电负载,而且还可以达到自由输出电流(电压)的选择波形、频率和振幅达到节能、节材、高效、安全、环保等多种目标。
但由于我国还没有专用逆变器的标准,缺少技术门槛,使得不同质量的逆变器用于并网光伏系统中,对相应地区的电网造成安全隐患。
为推动和规范我国并网光伏逆变器的发展,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以及促进我国并网光伏逆变器的产业化发展,制定关于并网光伏逆变器专用技术标准十分必要的,为此,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北京科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北京市计科能源新技术开发公司、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全国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编写了此认证技术规范。
(二)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本标准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不抵触、不矛盾。
(三)与现行标准的关系,以及存在的差异及理由;目前,我国还没有光伏并网专用逆变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有关光伏并网的标准有 GB/T 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20046-200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这两个标准主要是从光伏并网系统的角度出发,对逆变器提出了部分有关电能品质、安全保护功能提出了要求,但是并不全面,尤其是缺少绝缘耐压、孤岛效应、电磁兼容以及环境试验,而这些项目直接应到光伏并网系统的持续、安全和可靠运行。
逆变器选型方案分别以20KW和500KW逆变器为例构建1MW光伏系统的成本和系统特点的分析。
20KW500KW组串式逆变(无隔离变)集中式逆变不需要汇流箱,直流输入细分到每一串;需要汇流箱,集中汇流必要时需要分级汇流以节约直流电缆;直流侧布线简单,分布式就地并网;直流电缆短,成本低;直流侧布线相对复杂且距离长,必要时需要配置多级汇流,成本相对较高。
交流侧电缆连接距离长,每个逆变器需要一个交流断路器,可就地并网或交流汇流并网。
交流侧到变压器距离很短,线损小,交流布线简单成本较低。
输出三相交流400V,可以直接低压并网,不需要隔离变压器。
输出三相交流315V,两台逆变器配合一台隔离变压器。
防护等级IP65不需要另建电气室,就地安装在电池板后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节省了基建成本和空调费用。
IP54 需要置于电气室内。
免维护,自然冷却。
需定期维护,液冷+风冷双冷却系统。
宽泛的直流电压输入范围和MPPT运行电压范围;最高效率98.2%。
最高效率98.2%。
维护方便,需要时直接更换整个逆变器,安装便需专业维修。
携。
50个MPPT追踪精度非常高。
2个MPPT追踪精度一般。
宽*高*深 535mm/601mm/277mm;重量:41.5KG 宽*高*深00mm/2000mm/600mm;重量:1700KG在选购逆变器时需要参虑的一些问题:1,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和每日发电时间直接关系到发电量即电站收入,重要性自不必赘述。
2,至于到底选购集中式逆变器还是组串式逆变器,须根据现场实际工程及组件情况选购最合适的逆变器,例如环境温度高时,要注意散热设计建议考虑500KW逆变系统。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情况下要更高的发电量建议考虑20KW逆变系统。
在比较分散的条件希望就地并网,建议考虑333KW逆变系统。
3,选择可靠性高的逆变器,若选择安装在户外,防护等级须是IP65及以上,且要确保其相关测试机构及测试报告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4,逆变器的运行对其散热设计及性能要求很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逆变器运行的稳定性,光伏电站运行中由于逆变器散热而引起的故障和事故已屡见不鲜。
光伏逆变器应如何配置选型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光伏逆变器的配置选型显得更为重要。
逆变器的配置除了要根据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并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手册来确定,还要重点考虑下列几项技术指标。
1、额定输出功率额定输出功率表示光伏逆变器向负载供电的能力。
额定输出功率高的光伏逆变器可以带动更多的负载,选用光伏逆变器时应首先考虑具有足够的额定功率,以满足最大负荷下设备对电功率的要求,以及系统的扩容及一些临时负载的接入。
当用电设备以纯电阻性负载为主或功率因数大于0.9时,一般选取光伏逆变器的额定输出功率比用电设备总功率大10%-15%。
2、输出电压的调整性能输出电压的调整性能表示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稳压能力。
一般光伏逆变器产品都给出了当直流输入电压在允许波动范围变动时,该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波动偏差的百分率,通常称为电压调整率。
高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应同时给出当负载由零向100%变化时,该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偏差百分率,通常称为负载调整率。
性能优良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调整率应小于或等于±3%,负载调整率就小于或等于±6%。
3、整机效率整机效率表示光伏逆变器自身功率损耗的大小。
容量较大的光伏逆变器还要给出满负荷工作和低负荷工作下的效率值,一般KW级以下的逆变器的效率应为80%-85%;10KW级的效率应为85%-90%;更大功率的效率必须在90%-95%以上。
逆变器效率高低对光伏发电系统提高有效发电量和降低发电成本有重要影响,因此选用光伏逆变器要尽量进行比较,选择整机效率高一些的产品。
4、启动性能光伏逆变器应保证在额定负载下可靠启动。
高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可以做到连续多次满负荷启动而不损坏功率开关器件及其他电路。
小型逆变器为了自身安全,有时采用软启动或限流启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