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和酒文化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35.98 KB
- 文档页数:4
茶道与酒文化茶道与酒文化演讲
茶道与酒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它们在东方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道是一
种注重仪式感和内心平静的文化活动,而酒文化则更加关注社交与娱乐。
茶道起源于中国,后来在日本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茶道注重礼仪和仪式,
在喝茶的过程中体现出优雅、平和和内省的态度。
茶道追求的是对内在美的追求,通
过对茶的烹制和品尝,人们可以通过细细品味茶叶的味道和气息,感受到茶的精神和
内涵。
在茶道中,茶壶、茶杯、茶碗等器具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它们是人们与茶叶亲
密接触的媒介,通过这些器具的运用,人们可以创造出一种高贵、优雅的氛围。
酒文化在东方社会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餐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酒在东方社
会通常被看作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媒介,一杯酒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友谊。
而
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喝酒也被视为一种社交礼仪,以示尊重和庆祝。
酒的种类繁多,
每一种酒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制作工艺。
在饮酒过程中,人们会注重酒的色、香、味的品评,这些都是品酒师所注重的方面。
茶道和酒文化都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它们帮助人们放松心情,享受当下的美好。
无论是茶道还是酒文化,它们都融入了文人墨客的心灵和智慧,成为了东方传统文化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道与酒文化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酒文化与茶文化艺与道的阐释中国的茶文化与酒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之博大,影响之深远,彪炳千古。
据中国的《汉书•食货志》记载:〃酒为百药之长,饮必适量〃;唐代大医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称:〃诸药为各病之药,惟茶为万病之药〃。
由此可见,茶、酒与中药一样,可谓中华文化之物质〃瑰宝〃,对华夏儿女,世世代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唐代陆羽著《茶经》,北宋朱肱撰《酒经》,开创了中国〃茶道〃、〃酒道〃文化之先河,向世人展示了华夏民族之睿智,为灿烂的世界文化增光添彩。
1茶,茶艺,茶道提起〃茶〃,首先就让人想到清静、高雅、健康。
的确,喝茶使人健康,是〃茶〃之第一要义。
否则中国的茶文化不可能久长。
中国的茶叶品种大致有红茶、绿茶、清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6种[1]。
有人喜爱喝绿茶、清茶,有人酷爱红茶;福建同胞喜爱喝〃工夫茶〃,而江浙苏杭一带更爱喝早茶,就连藏族同胞每天都要喝自己精心制作的酥油茶,这已成为生活习惯。
更有甚者,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
品茶、赏茶、饮茶、喝茶者,在品茗绿色、健康、恬淡、雅致的感觉之时,不知不觉、或多或少会有〃品味人生〃之感觉,达到清心寡欲、宁静致远之境界。
茶叶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经过现代科学实验发现,茶叶中所含有机化学成分多达450多种,无机元素40多种,如儿茶素、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1]。
这些化合物中很多具有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的作用,如茶多酚类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抗菌、抗过敏等功效。
美国医学基金会主席J. H. Weisbarger指出:〃茶多酚将是21世纪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效果的化合物〃。
可见茶与人的生活、人体之健康的密切联系。
提起〃茶〃,就会让人想起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基本上都是由年轻貌美的姑娘来操作完成。
相反,基本上很难看到有年轻英俊的男士端坐于前,为你呈上一段美轮美奂的茶艺表演,否则,不管你的茶品多么高雅,茶的质量多么上乘,都很难打动消费者购买的〃芳心〃。
浅谈中国茶文化、酒文化的发展史姓名:班级:09酒店管理(2)班学号:09120215完稿日期:2011年6月10日摘要中国茶和中国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历史和状况也广受专家学者的研究。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本文主要从茶和酒的发展历史叙述,并说明个时期中国茶和酒的相关特点和其他内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中国酒,发展史正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而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下面我将别分谈一谈中国茶和中国酒的发展史。
一、中国茶文化发展简史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
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原始社会人类除了采集野果直接充饥外,也会挖掘野菜及摘取某些树木的幼芽嫩叶和稻米一起放在陶制的釜鼎(锅)内熬煮成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指的是茶叶作为药用的开始;商周时期发展饮食茶叶;春秋战国时期,茶叶已传播至黄河中下游地区。
饮茶起源于巴蜀,始于西汉。
汉代茶叶作为饮料食用,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茶文化与酒的交流双剑合璧的中华饮食中国拥有悠久的茶文化和久负盛名的酒文化,这两种文化都深深地扎根于中华饮食的传统中。
茶与酒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
本文将探讨中国茶文化与酒的交流,以及它们如何在中华饮食中实现双剑合璧。
一、茶文化的深远影响茶是中国的国饮,也是中国人独特的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朝就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
茶叶的制作、冲泡、品评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技艺和礼仪。
1. 茶文化的品茗之道中国茶文化强调的是品味和体验,品茶需要用心去感受茶叶的香气、滋味和口感。
茶的烹饪艺术,如“一水六泡”、“一器多盏”,旨在体现茶的变化与变幻,品茗过程中既欣赏茶汤的颜色,又领略茶香的韵味。
2. 茶文化与礼仪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茶叶的冲泡和品尝过程受到的重视。
在茶道仪式中,有着讲究的礼仪程序,例如倒茶的次序、接茶的方式等。
通过这些仪式,人们表达了对客人的尊重和关怀。
二、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民对待酒的态度,是一种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
中国的酒文化有着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饮用方式。
1. 酒的酿造工艺中国的酒文化主要包括白酒、黄酒、红酒等多个品种。
白酒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酒类,其以优质的粮食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等工艺制作而成。
黄酒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酒,其酿造工艺独特,讲究以黍米、小麦等为原料,发酵后进行糯米蒸煮。
酒的酿造工艺反映了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2. 酒的饮用方式中国人有着丰富多样的酒宴礼仪和传统习俗。
酒宴是中华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讲究着用酒祝福、庆贺等场合。
酒宴上人们递酒相互致意,表示吉祥、情谊和团结。
三、茶与酒的交流与融合茶与酒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两大饮品,它们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茶与酒既可以独立欣赏,也可以相互搭配,协同提升口感。
茶与酒演讲稿茶与酒演讲稿:酒文化和茶文化,所有是休闲文化,有着诸多相似点和不同样点。
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似点,所有是一种休闲文化,所有是一种交际的文化。
下面是xx精心为你整顿的茶道和酒文化的关系,一起来看看。
茶道和酒文化的关系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这是说茶酒待客的两种场合。
其茶酒待客的氛围也不相似。
酒是喧嚣的,茶是静雅的;酒是发泄的,茶是内省的。
能在一起品茶的肯定是好知交,聚在一起喝酒的未必是真好友。
俗语不是有酒肉好友吗?宋代谢莲有菩萨蛮词一首道个正中:相逢无处不尊酒,尊前未必皆好友。
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
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眸。
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品茶和饮酒虽然是休闲的两种措施,但于人的身心的感觉是不同样的。
茶使人苏醒,酒使人沉浸。
茶文化和酒文化(一)茶文化1、茶的发现和饮用。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
”(神农本草经)古代,人们最初口嚼生食茶叶,后来以水煮鲜茶叶羹饮;周代,人们把茶叶晒干以随时水煮饮用;唐代,蒸青和炒青法被普遍采用,这一制茶工艺沿用至今。
2、茶的分类和传播中国茶叶的原产地:巴蜀地区(四川、云南、贵州等地),战国时传到长江中游地区,西汉至三国传到长江下游地区,茶的饮用和种植迅速扩展到全国。
公元7世纪前后,中国的种茶、饮茶法和饮茶风尚向周边国家传播。
17世纪,中国茶叶已传播到世界各地。
茶的种类:绿茶:钱塘龙井、常州阳羡、福建柏岩等;红茶: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广东英红等。
其中,武夷岩茶、莫干黄芽、安化黑茶、闽北白茶、福建茉莉大3、民间茶俗茶俗——民间在婚姻、祭丧、敬客等场合,形成以茶为礼的多种习俗。
婚礼中茶为重要饮品,唐后来民间把订婚称为“受茶”;结婚成为“吃茶”;订婚的礼金成为“茶金”;彩礼称为“茶礼”。
以茶祭祀的习俗起于南朝。
客来敬茶是传承至今的习俗。
茶长于高山云雾之中,沐天地之精气,以高洁、清新、玄幽、平和为秉性,颇合文人宁静致远的清高意趣。
茶文化与酒文化电科091 030916116 刘翔关键字:茶文化酒文化艺术学习人生自从小的时候经常看见大人们在喝酒的同时还喝茶,我虽然不知道这样做好不好,但是我从那时起就知道,茶酒就有着很深的关系。
知道后来才知道他们都有着各自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并且有着很的联系。
追昔古今,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茶酒上就有很多的论述和争论。
酒与茶的争论也自古而然,但从酒和茶的文化角度而言,今天再来议论一下还是很有意义的事。
酒和茶在我国都有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它们各以自己不同的性格和文化内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以各自的优势和人们的喜与忧、激昂与恬静紧密相联,因此必然会出现人们对酒与茶的不同社会评价,会衍化为人格化的酒与茶的争功的故事。
早在敦煌写本的《茶酒论》就有此类记载。
从有关文化中还可看到颂酒功的篇章,如《陆讠胥传》、《清和先生传》、《甘澧传》等,这些记载不过是反映了社会某一方面的评价,而最后由水来调解了结也很有寓意,因酒和茶难于确定同一角度来评出高低上下,它们也以各自的物质形态转向精神领域,凭藉各自的历史发展优势,都成了社会的精神需要,为人们所接纳,所以让水调解中和。
同时水之于酒和茶还有一层深意。
水之性,古人言,天下至柔也水,至坚也水,不妨说,水之坚融于酒,而水之柔融于茶,由此引发的文化内涵,既有共同品性,也有各自个性,这也是今天我们要议论酒和茶的文化视点。
作为物质形态的酒和茶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便融入了文化的内容,这便具有了精神和社会功用,而渗透了中国儒、道、释的哲学思想,更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这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一个重要特点的反映。
从历史上看,酒出现较早,整个历史长河可以说飘散着酒香,实际要比传统说法的仪狄、少康早千余年,殷商时已饮酒成风了,故《尚书》中有周成王对殷商遗民发布的《酒诰》(禁酒令) 。
茶晚于酒,始于两晋,盛于唐。
但酒与茶对文化的结缘性则是一致的,因此在历史长河中它们相映成趣,各领风骚,从而更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茶文化和酒文化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一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同点,都是一种休闲文化,都是一种交际的文化。
酒和茶都是有灵魂的,但两者性情截然相反,一个像豪爽讲义气的汉子,一个如文静温和的书生。
酒以水为形,以火为性,是五谷之精髓,望着柔和但接触后刚猛,和茶比起来,酒难以下肚,也许非"喝"不能写尽饮酒者的神态和性情。
看鲁智深五台山醉打山门前,顷刻间把卖酒人挑的两大桶酒喝掉了一大半;茶是要慢慢品的,酒越喝越兴奋,而茶越品越清醒。
酒属感性,茶则知性;工作之余,人们才进入酒店,上茶馆。
全身心的放松,物我两忘,确是别的休闲方式无可比拟的。
适当地饮点酒,喝点茶,保持一种平常心,的确有益身心健康。
呼朋引类,广结善缘,茶和酒都是一种良好的有效的润滑剂。
许多生意,许多麻烦,都有可以在茶馆、酒店加以解决,或者大致谈定。
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外事活动,少不了酒宴与茶话会。
二、茶文化和酒文化的不同点: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所以酒是人们直接沟通的桥梁。
但是茶就不一样了,通常喝茶都是在一起一些聊天或者是办公事之类的。
迎来送往,聚散离合,是人际交往中普遍不过的。
无论是古是今,概莫例外。
但是何时饮酒,何时饮茶,大概有些讲究。
佛家以茶为伴,于是茶文化在庙堂、在民间发展的同时,也在寺院发展起来,寺院得文化的近水楼台与传播的先机,或者说占有文化传播的平台,于是更有其倡导性,对于在寺的出家人,在家的居士,以及这些僧俗辐射的广大社会人群,无疑是一种示范。
佛家修炼的清静无为、澄和明净,与茶的品性相向,精神层面是和谐投契的。
佛家既然把茶禅当作同一体,可见重视教义的程度。
朋友久违重逢,难免要表示欢迎一下。
这欢迎的方式,早期大概都是敬酒。
到了晚唐以至宋代,人们才以茶代酒,表示敬意朋友分别,送行时也可乘机进言,或勉励,或告诫。
平常不好说的话,在酒席上,乘着酒兴,放胆进言。
壶中天地中国酒文化中的茶酒文化交融壶中天地:中国酒文化与茶酒文化的交融壶中天地,是一个奇特而神秘的词汇。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酒与茶被视为两种重要的饮品,它们各自独特,却又在某种程度上相互交融。
本文将探究中国酒文化与茶酒文化的交融,从历史渊源、传统饮食、文化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一、历史渊源:酒茶共荣双驱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
而酒,作为一种发酵饮料,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用茶来饮酒,将茶与酒混合饮用,称之为“酒茶”。
这种饮法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的皇帝李隆基喜欢用茶来调和酒的味道,将茶与酒融为一体,创造出了茶酒的新体验。
二、传统饮食:酒茶互为糕点良伴茶酒的交融不仅存在于饮品本身,也延伸到了传统饮食的糕点中。
在中国的酒文化中,糕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而在享受糕点的同时,许多人也喜欢搭配茶酒一起食用。
例如,在喝酒时,一些人会选择吃一些茶叶糕点,这不仅可以中和酒的浓烈味道,还能增添食欲。
而在品茶的时候,一些茶酒也常常会成为茶席中的一道风光。
因此,茶酒在传统饮食中的交融更加丰富了人们的味觉体验。
三、文化价值:茶酒相得益彰茶与酒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两个代表性食品,它们各自都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茶文化强调的是清静、淡雅和宁心静气,而酒文化则注重的是热情、豪迈和洒脱。
在茶酒的交融中,茶的淡雅和酒的豪迈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对比。
它们相得益彰,互为映衬。
这种独特的文化价值使茶酒成为了一种既能满足精神需求,又能寄托情感的饮品。
茶酒交融,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和包容,又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茶酒文化交融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茶酒品牌的涌现、茶酒文化的推广等都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总之,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酒与茶作为两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它们自有各自的魅力,又因为交融而增添了新的内涵。
茶酒的交融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现代生活的一种体现。
茶酒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需要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让这门古老而独特的文化永远绽放鲜活的生命力。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的传统文化探讨摘要:茶与酒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两朵璀璨耀目的奇葩, 在中华五千余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并在无数华夏儿女的血脉里深深扎下了根。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 一方面, 茶与酒作为若干世的“兄弟”, 有其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具有医药功效、都蕴含文人情结、都用于祭神祀鬼、都讲究公德礼制;另一方面, 茶与酒作为数千年的冤家, 又有其截然不同之点。
关键词:中国; 茶酒文化; 异同;茶与酒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两朵璀璨耀目的奇葩, 在中华长达五千余年的悠久文明历史长河中, 在无数华夏儿女的血脉里已深深扎下了根。
基于此, 笔者不揣谫陋, 以论从史出为圭臬, 借助对中国茶酒文化史料的爬梳钩沉, 谈出其所蕴含的异同, 以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研究和丰富茶酒文化内涵有所裨益。
1 中国茶文化与酒文化相似之处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 茶与酒是若干世的“兄弟”, 将其放在一起品评, 会发现其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1.1 两者都具有医药功效茶为万病之药, 唐代医学家陈藏器指出:“诸药为各病之药, 茶为万病之药。
”[1]此说法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 但茶最早被发现和利用, 的确是作为药用而进入人类日常生活的。
早在神农时代, 就发现茶具有解毒治病的功能, 汉代《神农本草经》称:“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
”[2]茶圣陆羽说得更有见地:“茶之为用, 味至寒。
……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 聊四五啜, 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3]传统中医学认为, 茶具有清火去疾的功能, 《本草纲目》写道:“茶苦而寒, 最能降火, 火为百病, 火降则上清矣。
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 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
”[4]现代医学更进一步证明了茶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治疗辐射伤害、杀菌消炎、抑制心脑血管疾病、抗癌防癌、消食去腻、延缓衰老等显著疗效。
不仅茶具有医药功效, 酒也同样具有此功效。
茶文化与酒文化
有人喜欢喝酒,有人喜欢喝茶
千人千面的大千世界中
有无数个兴趣爱好组成的圈子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茶文化和酒文化
茶三酒四
Autumn
茶三酒四,其表示的意思是品茶时,人不宜多
以二三人为宜;
而喝酒则不然,与品茶相比,人可以多一些。
这是因为品茶追求的是幽雅清静,注重细细品啜,慢慢体会;
而喝酒追求的是豪放热烈的气氛,提倡大口吞下,一醉方休。
这也是茶文化与酒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明代屠本畯在《茗笈》中称:“饮茶以客少为贵。
”
明人陈继儒也在《岩栖幽事》中提出:“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七八个人在一起饮茶,环境繁杂,人心涣散,要做到静心品味,谈何容易,仅仅是喝茶解渴而已,这就是施茶。
而喝酒就不一样,人多,气氛显得比较热烈。
猜拳行令,把壶劝酒,使喝酒的场面显得更加热烈。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其次,茶与酒的属性不一样
因为茶性不宜广,能溶解于水的浸出物有限,即使按茶与水正常比例冲泡的茶水,通常续水6~8次,茶味就淡了。
如果人多,一壶之茶,后饮者只能喝到既单薄,又无味的茶汤了。
而酒则不然,只要酒缸中存有足量的酒,是不怕人多的。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
由此可见,茶三酒四,其实它表达的是一种意思说品茶,人不宜多;
而相对品酒而言,喝酒的人
或许多一些,反而更有气氛。
无论是品酒还是品茶
都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
浅谈中国的酒文化内容提要:酒文化已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酒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地都形成了独特的酒文化资源。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一.简介中国是酒的王国。
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
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
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也是酒的故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
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二.起源仪狄造酒说一种说法叫“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
由字面看,是讲他们在作不同的酒。
“拨”,是一种糯米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酪糟儿”。
性温软,其味甜,多座于江浙一带。
茶文化和酒文化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国茶文化和酒文化
一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相同点,都是一种休闲文化,都是一种交际的文化。
酒和茶都是有灵魂的,但两者性情截然相反,一个像豪爽讲义气的汉子,一个如文静温和的书生。
酒以水为形,以火为性,是五谷之精髓,望着柔和但接触后刚猛,和茶比起来,酒难以下肚,也许非"喝"不能写尽饮酒者的神态和性情。
看鲁智深五台山醉打山门前,顷刻间把卖酒人挑的两大桶酒喝掉了一大半;茶是要慢慢品的,酒越喝越兴奋,而茶越品越清醒。
酒属感性,茶则知性;
工作之余,人们才进入酒店,上茶馆。
全身心的放松,物我两忘,确是别的
休闲方式无可比拟的。
适当地饮点酒,喝点茶,保持一种平常心,的确有益身心健康。
呼朋引类,广结善缘,茶和酒都是一种良好的有效的润滑剂。
许多生意,许
多麻烦,都有可以在茶馆、酒店加以解决,或者大致谈定。
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
外事活动,少不了酒宴与茶话会。
二、茶文化和酒文化的不同点: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所以酒是人们直接沟通的桥梁。
但是茶就不一样了,通常喝茶都是在一起一些聊天或者是办公事之类的。
迎来送往,聚散离合,是人际交往中普遍不过的。
无论是古是今,概莫例外。
但是何时饮酒,何时饮茶,大概有些讲究。
佛家以茶为伴,于是茶文化在庙堂、在民间发展的同时,也在寺院发展起来,寺院得文化的近水楼台与传播的先机,或者说占有文化传播的平台,于是更有其倡导性,对于在寺的出家人,在家的居士,以及这些僧俗辐射的广大社会人群,无疑是一种示范。
佛家修炼的清静无为、澄和明净,与茶的品性相向,精神层面是和谐投契的。
佛家既然把茶禅当作同一体,可见重视教义的程度。
朋友久违重逢,难免要表示欢迎一下。
这欢迎的方式,早期大概都是敬酒。
到了晚唐以至宋代,人们才以茶代酒,表示敬意
朋友分别,送行时也可乘机进言,或勉励,或告诫。
平常不好说的话,在酒
席上,乘着酒兴,放胆进言。
为朋友送行劝酒,饮酒,这要看各人的气质与性格,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李白
那样,酒兴浓郁,豪气逼人。
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这是说茶酒待客的两种场合。
其茶酒待客的气氛也不相同。
酒是喧嚣的,茶是静雅的;酒是发泄的,茶是内省的。
相逢无处不尊酒,尊前未必皆朋友。
酒到任教倾,莫思今夜醒。
明朝相别后,江上空回首。
欲去不胜情,为君歌数声。
因为茶与酒的这种功用上的区别,所以以这两个字为根组成的词便也有了褒
贬的不同。
嗜酒的被人称为“酒鬼”,而常坐茶馆的无非也就是个“茶客”而已。
与酒结成伙伴的词,许多都含有贬义。
如酒池肉林,酒囊饭袋,酒色之徒,酒肉
朋友。
而茶却没有这许多恶谥,顶多也就不过是个闲得无聊,图个“茶余饭后”
而已。
饮酒要讲酒德,那是为了防止饮酒中的失态——甚至发酒疯:品茶要讲茶道,茶艺,那是为了追求一种艺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