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选举方式有哪些?有哪些特点?①直接选举优点使每一个选民都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选择自己最信赖的当家人。②间接选举优点适合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③等额选举优点可以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缺点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④差额选举优点提供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形成相应的竞争,有助选民了解候选人。缺点易导致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等情况。2.我国当前实行什么样的选举方式?选举方式确定的依据是什么?(1)我国当前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3.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专家咨询制度、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④社会听证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4.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有何重要意义?一方面,①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②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另一方面,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④同时,参与民主决策的实践,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5.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如何实现村民自治?(1)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

自媒体时代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及困境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4116359.html, 自媒体时代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及困境探究 作者:徐雯婷 来源:《祖国》2017年第14期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迎来现代社会个性化的自媒体时代。各类自媒体社交平台日渐成为我国公民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利益诉求、参与政治生活、监督政府行政的主要工具。由于多方面的影响,自媒体时代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喜忧参半,自媒体平台公民参政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作为引导者,应进一步加强网络规范化管理,公民作为参与者,应多些审慎与理性。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公民政治参与困境 日新月异的空间网络技术重新定义了人类生活。它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突出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层面。“在第四媒体——互联网面前,报纸、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正在经历的自身变革还尚未结束,Web2.0 又引发了一场新的媒体变革,那就是博客、微博等传播载体的出现,让人人都成为记者、人人都成为媒体成为可能,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政治民主进程加快,我国公民的政治權利意识日渐觉醒,政治参与意愿不断提升,参与形式也不断丰富。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普通公民可以自发贡献信息和观点并进行广泛的传播,一方面,这拓宽了政治民主渠道,拓展了官民沟通的空间,彰显着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也有着自身的局限和消极因素,面临诸多困境。 一、现状分析 (一)话语权重构:社会各群体能即时地表达利益诉求和政治意见,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博弈有序进行,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毋庸置疑地是,自媒体时代促进了社会各阶层间交流的扁平化。首先,人人都拿到了“麦克风”,这是自媒体时代话语权的解构和重建;第二,任何人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意见都可能被听到,并且都有被传播的可能;第三,共同的兴趣社区,如知乎,百度贴吧等,为每个自媒体人聚集了更多的同质性听众,往往使得一个人的意见变为一个群体的意见;第四,任何人声音被传播的评判标准都是统一的,即你说的话是否能引起受众的共鸣。由此带来的社会影响,学者徐琳如是说:“这大大加强了社会普通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弱势群体“发出声音”的效能感,有利于各群体之间有序的利益博弈,这样一来,在弥合分歧的基础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能够逐渐达成互信,从而形成对待社会矛盾的理性心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现状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一、被动性 我国公民政治心理调查表明,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很低。我国公民参与意识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期以来广大公民事实上几乎从来就没有感受到自己的政治参与对政府的决策有过什么影响,而更多的则是被动地接受和认可“上面”既定的决定。 ?二、形式性 政治参与之所以成为民主政治的必要性在于,公民通过政治参与可以有效控制政府行为,限制权力滥用,维护公民权利,从而保持和促进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而事实表明,当代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很难发挥出这种作用。

?三、非理性 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就是指公民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或极端的、或畸形的、或反常的非理智性的参与心态与行为。建国以来的历史表明,非理性的政治参与始终存在。其主要表现有发布政治谣言、政治狂热、政治冷漠等。 ?四、盲从性 政治参与的盲从性,是指公民对政治的参与既非为一定的目的或动机所驱使,也不是直接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而是源自于自身的一种“盲目”的“本能”和“不自觉”。

?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比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治参与的不平衡,不利于政治稳定。我国很多地区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政治参与空间、参与能力、参与要求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衡。缺乏经济作为后盾,政治活动就只能停留在理想层面上。

?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使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 政治参与行为是一定时期政治文化充分表现和产物,它受政治文化的左右和制约。在数千年封建专制的影响下,中国民众没有形成公民意识,更没有政治参与的理念,在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侵蚀下,造就了一种软弱性、依附性的旧政治文化传统。

新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

新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 孙雪凡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目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表现出很多新特点和问题。历史经验表明,新时期公民政治参与需求急剧增长与我国现有政治制度不能满足其需求之间的矛盾,有可能引发无序政治参与的激增,而无序政治参与的泛滥必然会阻碍经济发展、危害社会稳定。因此提升公民政治参与水平、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就成为我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关键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2)24-0001-01 一、公民政治参与的含义及有序政治参与的益处 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参与公共政治生活、表达自身作为公民的利益诉求、从而规范政府行为、影响公共决策的行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和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系统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其政治系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程度的高低是现代化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现代化国家政治体制建设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能够为公民提供正常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渠道、增强社会的整合功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正常有序发展。公民通过政治参与能够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决策从而使自身的利益得到实现。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助于培育公民的民主意识 成熟公民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让公民亲自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借以加深对政治生活的理解,从而提高其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责任感,培养成熟公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国家政治文化建设以及公民个人成长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克服腐败现象 就我国政治现状而言,国家权力具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如果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加以遏制,国家权力的膨胀将会给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对此,不仅需要从国家体制内的制约机制能够进一步完善,更重要的是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监督和维系。目前,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不断扩大,公民参与对政府决策的制定、相关制度的完善及公共权力的监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提高,但总体水平偏低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制的不断健全、公民教育的不断加强,提高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目前公民政治意识参与普遍增强,对我国目前出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很多公民都能通过各种渠道主动反映情况、积极与有关部门接触,关注事件的发展进程,表现出一定的主人翁意识。然而,由于新时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基础设施受到国家财力制约;我国政治体制不够完善,各种不正之风以及权力过分集中和特权现象盛行,对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使他们感到政治参与的挫折感。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得我国目前的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偏低。 (二)正式组织功能较弱,非正式组织少,部分特殊群体尚未有自己的组织 在我国,职工代表大会、工会等组织是企事业单位职工行使个人及组织权利的重要形式和渠道,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正式组织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甚至一些单位根本就没有 - 1 -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途径分析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探析 政治参与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受到具体历史条件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飞跃式发展,人民的权利意识也日益增长,进而推动着政治参与的内容、渠道和方式不断扩展,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制度。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特征及价值表现 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实践,西方政治学者对关于政治参与的涵义做出了各种不同的界定。美国著名学者孔奇认为:“政治参与可以解释为全国或地方、个人或集体支持或反对国家结构、权威和有关公益分配决策的行动。” 1日本学者蒲岛郁夫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一项旨在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活动”。亨廷顿和纳尔逊在《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一书中给出的定义为:政治参与就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这些政治参与的定义和观点差别很大,但蕴含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回避政治参与的阶级性,排除人民主权这一参与的根本意义。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参与实践,笔者将政治参与定义为:公民、社会团体和组织及政党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参加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从而影响政府决定和决策的一种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途径。政治参与是社会的润滑剂,维系着整个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转,主要表现在:(一)激发公民的政治学习热情和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二)促进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防止决策的片面性;(三)增强依法治国的能力,提升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四)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有效防止政治权力的腐化。 当然,政治参与也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破坏性负面作用,如参与的任意性和不透明性有可能超过政治系统的内聚功能和承受能力,从而使得非制度化的参与任意蔓延,导致对民主体制的破坏,甚至引发骚乱。例如,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利益群体的出现,对相应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途径的要求很可能走向极端和盲目扩大,甚至导致“无政府主义”泛滥,最终削弱政府权威,破坏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因此,我们既要避免公民政治参与不足也要防止政治参与过度,参与不足会造成民主政治基础的消解和弱化,而参与过度则给

(no.1)2013学年高一政治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2讲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知识清单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 2 被选举人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3、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①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选举方式。 ②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③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人大代表的选举→县及县以下:直接;县以上:间接。(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差额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的领导人员→间接。 ▲居委会、村委会→直接。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行使好选举权利的重要性 ①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②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如何才能行使好选举权利 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以及重大事项社会听政制度等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①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间接);②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重要提示】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二)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①有助于决策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②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③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④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一)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1、发展基层民主的必要性 发展基层民主,是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2、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3、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城市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推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属于基层政权建设(×);▲推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属于基层民主建设(√)。 ▲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是我国的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二)共建祥和文明社区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一)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 1、公民监督权的内容:公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公民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和诉讼;公民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指控、告发或者揭发、举报。 2、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渠道: ①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这是公民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 ②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地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 ③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④监督听政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 (二)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1、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实施民主监督的要求: ①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五、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2018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现状

2018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现状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公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国家大事的愿望不断增加,网络政治成为人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由于网络政治的兴起,一些问题也不断的涌现出现,一方面,我国网络政治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公民的民主、公平意识有待提高。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公民的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我们应该完善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我国公民参与网络政治整体素质等等。 1我国公民现阶段网络政治参与途径概述 1.1通过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是我国公民进行政治监督的一种高效且便利的方式,公民怎样利用网络舆论监督进行公民政治的参与,就成为了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网上,公民可以发表自己关于政府行为的看法,在一些政治生活的大事上有自己的话语权,而且这种话语权的力量非常大,甚至可以影响国家权力机关的政策抉择,改变整个事件的走向。 1.2通过网络论坛平台进行民意表达 公民参与网络政治的一个很重要的形式就是通过网络论坛。论坛是一个平台,可以供大家进行交流、讨论。 在这里,信息是共享的,也是可以传播的。大家不仅可以发表一些言论,还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对于某一件事情的看法,让大家都可以看到,并且针对这件事情进行深入的讨论。 1.3通过国家权力机关人员进行在线交流 公民参与网络政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形式就是与政府有关人员进行在线交流。这是一个非常直接的形式,公民就相当于直接与政府进行对话,不必再通过人大代表等中间人员和中间环节。这可以大大的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肯定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也尊重了人民

的主体地位。我国人民可以面对面的与政府有关人员进行交流,发表自己对于一些国家大事的意见,或者告知政府有关部门自己的一些诉求。 2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制不健全 我国公民享有监督国家机关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也有一些困难。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法制不健全,这是阻碍我国公民正常表达诉求的一个绊脚石。有些公民对于网络参与不是很擅长,而一些对于网络比较擅长的人就会通过自己在网络上的人脉资源来汇集选票,来引导那些对于政治生活不是很熟悉的人来给自己投票。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健康的网络政治环境的建立。2.2网络政治参与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的意识不高是现阶段存在的事实。一些公民就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更别提参与网络政治了。因此,我国公民参与网络政治的积极性不高是一个制约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一个巨大障碍。同时,因为网络参与的特点,所有在网络上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身份、电话以及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都不会公开。在网络中大家互不相识,导致有一些政治素养比较低下的公民就会在网络上散播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于政治充满恶意,甚至捏造虚假的信息来发泄自己的怨气。因此,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以及政治素养是一件根本又很关键的事情。 2.3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积极性较低 我国曾历经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封建思想在我国公民脑中根深蒂固。虽然时间现如今我国的社会性质已经转变,但是在这种思想下,我国公民参与网络政治的积极性不会太高,总是对于政治避而远之。因此,对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不是抱着一种监督的心态,而是一种逆来顺受的顺从心态。即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虽然有所提高,但是热情并不是很高涨。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远离政治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远离了政治就远离了很多是非,这种观念在不少公民的头脑中还是存在。

(浙江选考)2021版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案(必修2)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1)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b (2)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b 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1)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b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b 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基层民主自治的形式a (2)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b 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民主监督的方式a (2)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b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学生用书P43] 1.选举方式:从选民角度看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被选举人的角度看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2.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依据: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来确定,即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 3.我国的选举制度 (1)实行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2)决定因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原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要求: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1.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b) (1)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

来确定。 (2)我国的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我国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1.(2016·10月浙江选考)县、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T ) 2.(2020·宁波效实中学检测)下列选举活动,属于国家事务范围,同时又采取直接选举与差额选举的是( ) ①宁波市海曙区人大代表选举 ②宁波市白云社区居委会选举 ③宁波市鄞州区区长选举 ④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大代表选举 A.①③B.③④ C.②④D.①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民主选举。在我国国家事务范围,县、乡人大代表的选举属于直接选举,所有的人大代表选举都是差额选举,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宁波市白云社区居委会选举不属于国家事务范围,不符合题意。③宁波市鄞州区区长选举属于间接选举。 3.在某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选民明确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不办实事的候选人不选,不替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这“三不选”表明( ) A.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B.选民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 C.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 D.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解析:选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A错误。C说法不符合事实。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D错误。B正确且符合题意。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学生用书P44] 1.方式 (1)间接方式: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直接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2.意义 (1)对决策机关: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中国政治参与论文

中国政治参与私营业主的热情高涨 制作人:李建州 组员:王虎刘俊连李雄雄张保宁杨蓉 一、私营业主政治参与的现状: (一)政治参与渠道的自主性不高 我国政治参与体制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社会监督体制、民意表达体制。但是这些组织渠道更多地体现了党委政府的意志,更多的是作为党政部门的衍生机构而存在的,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控制式的参与体制降低了民众包括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认同感和效能感。民间社团不能充分发挥利益聚合与表达功能的主要原因也在于自主性不高,有关政府部门视之为行政管理的衍生工具。据一些私营企业主反映,有些行业协会是政府为了方便管理或为了一项具体的目标匆匆忙忙建立起来的,一旦政府的任务完成就撒手不管、不了了之了。 (二)政治参与的目标层次较低 当前大多数私营企业主参与政治不是为了争取政治权利,也不是为了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主要是为了获取自身的利益,寻求政治“保护伞”,为自己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也有一部分私营企业主参与政治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政治荣誉,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一旦获得某种政治安排后,往往不履行政治职责。据区人大、政协的有关官员反映,许多私营企业主代表忙于自己的事务,真正投入精力来参政议政的不多。这说明当前的私营企业主尚缺乏高度的政治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政治参与的组织性不强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主要还停留在个体参与阶段,参与活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化,而是处于一种散乱和单独行动状态,大多数私营企业主以个人身份,利用私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就个人的利益直接与个别政府官员接触,而不代表群体或阶层的整体利益,不会提出整体性的、关涉整个行业或群体利益的问题。这种个体参与容易孳生权钱交易等现象。由于集体行动的资源被政府掌控,这种基于分散的个人利益的垂直参与容易造成原子化的个人,由于社会成员之间信任的缺乏,也容易破坏社会的自组织能力,提高社会交易成本,甚至助长恶性竞争之风。 (四)政治参与的机会不均衡 政治参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公平参与是应有之义。但是,由于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还处于个体参与阶段,由于民营企业规模实力等方面的差异,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目前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机会不均衡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一方面表现在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名额是组织安排的,选举、推荐只是走过场。一些私营企业主反映,花钱买政协委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在政治参与上存在着比较尖锐的矛盾。 二、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热情高涨的原因 (1)迫于自身利益实现的需要 私营业主要求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包括监督的过程中去。他们力图将自己的利益诉求表达到公共政策中去,制定出对自己有利的政策。这是实现自己利益的保证和根本,如果没有了这方面的保护那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屏障。 (2)对自身利益保护的需要 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私营企业也随之迅速成长壮大。当他们掌握了大量社会财富以后

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直接选举: ①直接选举定义: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②直接选举优点:能更直接的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③直接选举的局限性:在选民人数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 (2)间接选举: ①间接选举定义: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上一级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选举方式。 ②间接选举的优点: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 ③间接选举的局限性: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 (3)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等额选举在确定候

选人时,能够考虑到代表性和代表结构的合理性,但会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4)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选举方式。差额选举能够为选举人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选举方式。 在差额选举中,候选人按照既定的规则,采取演讲、答辩等方式向选民介绍自己的选举方式。有助于选民了解选举人,但若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 ()怎样选择选举的方式: ①必须体现国家性质 ②必须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③必须采用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 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选民的化水平等具体条确定。 (6)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 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的选举方式。 (7)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 ①县以上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实行间接选举。 ②乡镇一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行直接选举。

【新人教版】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含答案)

课后限时集训(十三)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限时:45分钟) (对应活页卷第299页) 一、选择题 1、2017年4月30日,郑州市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结束。此 次换届选举工作,从全市70多个乡镇、110多个街道办事处的近千万常住人口中,选举产生了近8000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郑州市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 ①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结合的方式 ②采用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方式 ③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④是公民行使基本民主权利的表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郑州市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采用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的方式,是公民行使基本民主权利的表现,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 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不属于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③错误。正确选项为C。] 2、2017年3月,沈阳等15个基层法院分别对辽宁41名涉拉票贿选 人员作出一审宣判,对高宝玉等41名被告人分别以破坏选举罪、贪污罪、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这表明在我国( ) ①人民法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应对民主选举活动实施监督②为 避免贿选行为,人大代表的选举应该实行等额选举③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审慎投票④崇尚法律权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①项错误;等额选举的优点是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其局限性是限制选民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也难以避免贿选行为,②项错误;③④项符合题意。正确选项为D。] 3、2017年4月17日,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菜地村的 325名登记选民依法“海选”第十届村委会“当家人”候选人。 “海选”选举场面热烈,民众参与热情高。这次选举( ) ①使每个选民都可以选择心中的当家人 ②组织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 ③说明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内部事务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海选”是村民直接选举的方式,直接选举的优点是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①符合题意; 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的机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故④符合题意;“海选”组织和技术工作难度不大,②表述错误;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本题是村委会选举,不能说明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内部事务,③排除。故本题选B。] 4、光网进村,打通最后一百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居 民在家动动鼠标,就可以把涉及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见传递到相关部门。这体现了我国公民(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13:公民的政治参与含答案

一、考点解读 1、高考考点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我国的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 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 2 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变动 本课内容新版教材没有变动。 3 考生记忆手册(可单独打印) 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精品高考系列 专题13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记忆手册) 框题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选举方式的选择 (1)①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点:一是它更能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二是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三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 局限性:在选民人数众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有相当大的难度,选举的成本也比较高。 ②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点:选举的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 局限性: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 ③等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相等 优点: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选民的积极性。 ④差额选举:正式后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局限性:如果竞争不加以规范,容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情况发生。 (2)影响选举方式的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3)我国采取的选举方式: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3、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意义: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态度:积极,认真。 (3)公民应当如何行使选举权: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投出理性的一票。框题二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 1、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专家咨询制度 (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4)社会听证制度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地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框题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1、最广泛的民主实践: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1)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形式:①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干部②参加村民会议③制定和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3)居委会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高中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全章概述 本课分析我国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作用,感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本章可分为4个框题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新课程学习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民主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二)进行新课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143 2016年/第三十二期/十一月 (中)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单桔平 周丽颖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410138) 摘 要 政治参与是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方式,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基层民众人口众多,研究基层民 众政治参与有利于改善民众与政府关系,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进程。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现状主要表现为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组织形式多样、参与程度参差不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基层民众政治参与认知与效能感不足,民众与政府人员关系不甚和谐,参与制度创新不足、机制改革缓慢。要优化基层民众政治参与,应加强教育建设和 普法宣传,营造基层政治参与文化,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民主基层政治制度,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关键词 基层民众 政治参与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https://www.doczj.com/doc/14116359.html,ki.kjdkz.2016.11.069 The Curr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SHAN Juping,ZHOU Liying (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Hu'nan 410138) Abstract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the political rights of citizens,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At the grassroots level,the stud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In our country,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grass-roots people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oexistence of institutional and non institutional,diverse forms of organization,and the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s uneven.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lack of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is not very harmonious,participate in the system of innovation,the mechanism of slow reform.To optimize the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and publicity of construction,build-ing grassroo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ulture,establish and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grass-roots democracy political system,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oriented government. Keywords grassroots people;political participation;countermeasures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政治参与现已成为一个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我国基层民众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基层民众的政治参与更引人关注。 1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现状 现代社会人人都与政治有关联,小到家中用水用电,大到地区经济发展,我们有形无形中都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政治参与正是我们维护和实现自身权利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的现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1.1政治参与方式: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民众可以通过参与农村居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投票进行政治参与。作为现存制度框架内实现政治参与的方式,基层民众会愿意选择这种方式,但由于有效性有待商榷,基层民众们往往还会选取其他途径,即非制度化的参与方式。当前比较普遍的有信访、上访、电话等方式。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网络、报纸等大众传媒兴起。 由于这些平台不仅能及时传播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不少基层民众逐渐选择这些方式。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电视节目,如焦点访谈;还有微博这一自媒体。 1.2政治参与载体:组织形式多样化 基层民众个人力量有限,他们可以通过一些载体进行政治参与,即加入一些有话语权、能够影响政府运行与决策的组织。过去基层民众政治参与组织较为单一,现在组织形式则呈现多样化。目前,较为普遍的组织分类是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在政府组织方面,基层民众可以通过基层人民代表大会、农村居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进行政治参与,或者通过考取公务员等方式进入政府体制;在营利组织方面,基层民众则主要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在一些政府项目中投标或者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政策以扩大影响力进行政治参与;在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方面,基层民众则通过参加红十字会、妇联等组织的捐款、倡议等进行政治参与。 1.3政治参与程度:参差不齐 由于社会地位、经济实力、教育背景、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基层民众进行政治参与的程度也有差异。一般说来,经济条件较好、文化水平较高的民众政治参与程度较深; 而经济

试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试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民对民主政治意识不断提高,虽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已经取得一些硕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在政治参与中所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改进办法,为公民参与政治创造有利的政治环境,进一步推进民主化进程,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政治参与;民主政治;有效途径 The effective way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in our country Abstract:Eighteen plenary session pointed out that accelerating the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standardized procedur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ocialist country ruled by law,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xtensive, more fully, more robust people's democracy.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 people's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lth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n China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China's lack of citizens in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so as to put forward some practical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create a favor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and ultimately realize a prosperous, democratic and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goal. Key words:political participation;Democracy;effective approach 一、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实剖析 (一)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中的一个主要概念,也是标志着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变量。关于政治参与概念的界定,学者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1]306美国的戴维﹒米勒认为政治参与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活动,”并指出这一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活动的任何人”包括政府官员与普通的公民。[2]563我国学者王浦劬将其定义为“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