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创造方法-联想发明法
- 格式:doc
- 大小:10.51 KB
- 文档页数:1
联想类比创造方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源:中国发明网时间:2008年10月07日大中小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正是这种联系,我们的思维得以从已知引向未知,变陌生的为熟悉的。
这时,我们脑内发生的联想和类比过程可以看作是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在思维中的一种体现。
联想和类比法则是这类思维形式在人的创造活动中经验的总结。
(一)联一联:联想创新1.魅力的由来请用“踏花归云马蹄香”构思一幅画。
文艺创作的魅力多是借助于联想而形成的。
联想在文学作品中亦是常用的手法。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及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皆乃联想的佳句。
2.引人入胜的广告联想用之以广告,不仅有艺术性,还富有人情味。
当时中国人口为4亿。
3.创新的连锁反应(二)类推的魔力:类比创新1.科学研究法国物理学家欧姆把关于电的研究与法国数学家傅立叶关于热的研究加以类比:傅立叶假设热流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用数学方法建立了热传导定律;欧姆则用电流量对应热流量,用电位对应于温度,并用实验证明两者有着相似的关系,终于发现了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欧姆定律。
2.创造新学科、新理论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等人,通过类比,把人的行为、目的等引入机器,又把通信工程的信息和自动控制工程的反馈引进了活的有机体,从而产生了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
1678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将光和声进行比较,发现光和声有一系列的共同属性,如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干涉等。
而声是由于物质振动而产生的波,于是类推光也是一种波,从而提出了光的波动说理论。
3.小发明石家庄市中学生王学青感到地球仪不如地图取拿方便,但地球仪有立体感,容易看懂,怎样才能使地球仪便于携带呢?最好是使用时成球状,不用时可压扁。
针对这一想法,王学青绞尽了脑汁,终于从儿童的气塑玩具那里得到启发(直接类比),制成充气地球仪,十分方便实用。
(三)搬一搬:移植法1.基本原理所谓移植法是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方法,引用或渗透到其他领域,用以改造和创造新的事物。
小发明创造技法;形态改变法;圆溜溜的西瓜容易滚动碰伤,运输也不方便。
于是,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培育出了方形西瓜。
那么装载和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
现有的一些物品和方法,换一种方式看:改变现有东西的形状,改变制作工艺,改变物品的结构,如把原来方形的改成圆形的,把直的改成弯的,把红色的改成蓝色的,把无香味改成有香味的……你也许会觉得比原来的更方便些。
这种发明技法叫做形态改变法。
方形漏斗;用漏斗往瓶子里灌液体时,因瓶口和漏斗都是圆形的,瓶里的空气不易排出,液体流得很慢,所以需要一边灌,一边提动漏斗,否则灌得稍快一点儿液体就会溢出。
河南的王岩同学则改变了传统漏斗的形状,把漏斗下口的圆形改成方形,使圆瓶口与方形漏斗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
这样,往瓶里灌液体时,瓶里的气体会沿着瓶口的空隙流出来,既方便了使用,又节省了时间。
尖头插销;家里用的门销一般是圆柱形的,很容易被挡住。
新疆的郭永钢则将插销头锉成了尖的,形态改变后的插销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新型信封章一般的信封章(在信封上盖寄件单位或地址的印章)为长方体形,它存在着盖印质量差、印不实的缺点。
北京178中学赵晨同学则把信封章的印刷面由平面改为圆弧形,相应的变化则把盖章的动作由下压改为滚,由于圆弧面在纸面滚动时与纸面上接触的部分只有一条线,所以盖印质量大为提高,也具有省力和迅速的优点。
这项发明只是改变了原物的形状,却是巧妙的设计,在1990年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中荣获银牌奖,也同时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三等奖。
双色演示算盘;珠算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方便学习。
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珠算课,教师用毛算盘挂在黑板上演示,但坐在远处的同学看起来有困难,因为算珠的颜色一样,拨上拨下容易混淆。
辽宁的赵宇同学发明的"双色演示算盘",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将现在圆柱形算盘柱子的半腰改成了"扭曲180度",再将黑算珠背面涂上红色,这样,靠上的黑算珠向上推时,在半腰上就旋转了180°,黑珠变成了红珠,坐在后排的同学看到色彩鲜艳的红色,加减乘除,一目了然。
小发明技法什么叫技法、大家知道,干好什么事,都要了解这件事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都要掌握干好这件事的方法。
对于创造发明来说,这种方法和规律,就称为技法。
有了巧妙的发明方法和技能,还怕创造发明不成功吗?1、缺点列举法日本美津浓有限公司原是生产体育用品的一家小厂为了产品畅销世界各国,厂里的开发人员到市场上去调查。
在调查中,他们发现,初学网球者在打球时不是打不到球,就是打一个“触框球”,把球碰偏了,十分头疼。
很多人都想,要是球拍大一点,兴许不会出现上述毛病。
国际网联规定,球拍面积必须在710平方厘米之下。
美津浓有限公司就专门做了一些比标准大30%的初学者球拍。
这种球拍一上市果然畅销极了。
后来他们又了解到初学者打网球时,手腕容易发生一种皮炎,这种病被人们称之为“网球腕”,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腕力弱的人,在运动前没有,在打球时发生腕震而造成的。
于是,该公司又发明了减震球拍。
他们用发泡聚氨酯为材料,但是经过试验,发现打起球来软塌塌的,很容易疲劳。
又重新进行了试验,终于制成了著名的“减震球拍”,产品打进了欧美各国。
这里,他们运用了什么技法呢?这种技法叫做缺点列举法。
什么叫缺点列举法?从上面的实例中,我们明白,缺点列举法就是通过发现、发掘事物的缺陷,把它的具体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针对这些缺点,设想改革方案,进行创造发明。
缺点列举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发明技法。
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是有优点也有缺点。
或者,今天看起来没有缺点,担是过了一个较长的时间,它的缺点却暴露出来了。
为什么事物总是有缺点呢?(1)局限性设计产品时,设计人员往往只考虑产品的主要功能,而忽视其他方面的问题。
比如,厨房里使用的锅,烧煮食物很方便,这是它的主要功能。
但是,当用它烧煮汤、羹类的东西,就暴露了它的局限性,因为锅的上口太宽,不便倒入小碗。
有人根据这个缺点,设计了“茶壶锅”。
这种锅的外形很别致,它是把上口宽的锅与倒水方便的茶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制成,似锅似壶,一物多用,尤其适合烧煮面食之用。
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的方法1、设问发明法设问发明法也称聪明的办法、检核表法。
它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的称号。
夜光粉是一种用量少用途不大的发光材料,多用于钟表和仪表。
现在有人提出,它能有更大的用途吗?这个设问,诱人研制成夜光纸,可以裁剪成任何形状贴在夜间黑暗环境中,指示开关位置所在,既方便,又安全。
可贴在火柴盒上、煤油灯座上、山区公路转弯处、楼梯扶手处等等。
这种发明技法叫设问发明法。
设问发明法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创造发明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然后一一核对思考,促进创造发明。
可以设问现有的发明有无其他用途?能否引入其他创造性设想,或替代,或借用?现有发明可否改动一下?可否缩小、减轻、分割?可否扩大用途,延长寿命?可否更换型号或顺序?可否颠倒过来?有无替代用品?现有的几种发明是否可以组合一起?……从这段设问中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发明的设想。
(1)加一加把一件物品加大一点,加长一点,加高一点,或者把功能增多一点,使物品在形态上、功能上、尺寸上有所变化,有利于使用。
例如,把变通的印刷铅字加大一点,成为大号字,便于老年人阅览。
把变通雨伞加大一点,成为海滨游泳场的晴雨两用伞。
铅笔和橡皮原来是分开的两件东西,美国威廉发明了橡皮头铅笔,这也是加一加的方法。
帽子和衣服加在一起,有了带帽子的风雪大衣。
X射线照相装置同电子计算机加在一起,成为“CT扫瞄仪”,使诊断脑内疾病和体内癌变等具有特殊效能。
(2)减一减把一件物品减小一点、减轻一点、减低一点,使它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
例如,电子管改成集成块,体积缩小了。
钢铁架帆布帐篷改为充气塑料帐篷,重量大大减轻了。
近视眼患者带上眼镜很不方便,发明微型隐形镜片,装在眼睛内,更方便了。
(3)扩一扩把一个物品放宽一点,扩大一点,使它的功能产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放大镜、显微镜、宽银幕电影、投影电视,都是运用扩一扩的技法。
上珠算课,教师向全班同学演示怎样拨珠运算,制作一个大算盘,挂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都看得清清楚楚。
发明创造中的“排列组合联想法”在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中,组合法是一种简单易行、见效较快的发明方法之一.如多用组合工具箱、多用途绘图仪、化学棋、充气太阳灶、多功能两用喷杆、防风衣架、带自动排放阀的提子等在部分原理上都属于此类发明技法.这种组合联想法就类似小学生的汉字组合游戏,可以用不同的偏旁部首和不同的字去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字.比如“亻”旁可以分别去和“乙、二、木、犬……”等字组合成为“亿、仁、休、伏”等新的字.但不是任何字都可以去和“亻”加以组合的,比如“亻”不能和“平、工、上、下……”等字加以组合而成为一个新字.组合发明也是如此,并不是任意两种物体都能组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新的有用的物体.所以一般来说,组合发明法的随意性较大,要想寻找一项新的发明题材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种组合法是在组合的过程中,以一种事物去和多种事物加以组合.你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找出可以组合在一起的事物,去掉不能组合的事物,从而进行发明创造,这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在青少年中可以结合做游戏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一个人在闲暇之余作为消遣之乐,极其方便,老少皆宜.具体方法如下:工具只需一支笔、一张纸足以.在一张纸的下部,任意写出一些不相关联的物品或事物(可以是名词、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等),并把它们排成一行.然后以其中任意一事物为起点,用组合线分别将各词组、物品进行互相组合,形成一个排列组合联想表.在联想时,应该将事物所有的要素都加以联想,如该事物的名称、外形、结构、性能、颜色、材料、包装、用途以及人们的爱好等等.一般的联想方法可以按以下几种思路来考虑:直接叠加、附加叠加、形状叠加、功用叠加、发挥联想叠加等.一、直接叠加就是将两种事物直接或通过简单的连接,成为一种新的产品,双方的地位平等地组合,如蜂王浆+花粉形成新的产品--花粉蜂王浆.二、附加叠加是将其中一种事物附加到另一种事物上的联想方法.以其中一种事物的功用为主,在其原有的功用基础上增加新功用.如毛巾+广告,毛巾是用来洗脸擦手的,如果在毛巾上印刷上广告,就可以向用户扩大商品的宣传了.有的叠加可以使原有产品使用起来更方便,如带自动排放阀的提子,就是在打油用的提子上附加了一个漏斗及阀门,结果使打油的过程简化了,使用起来更方便了.三、形状叠加此种联想是将一种事物的外观形状与另一种事物的形状加以变化进行联想叠加,或是将一种事物的外形借代给另一种事物,形成一种新型外观的实用产品,使其式样更新颖,更加符合人们的爱好.如扇+墨水,可以联想到将人们日常司空见惯的圆形或长方形墨水瓶改变为扇形墨水瓶,可以增加美感.又如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儿童用品中,有许多物品的外观都是借助卡通的形象来设计的,这些产品都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欢迎.四、功用的叠加按所要叠加事物的功用进行联想,使其产生新的功用.如纸+蜂王浆.蜂王浆是一种可以喝的营养品,而纸是可以用来写字或包东西的.一般人们所想到的可能是在纸上印刷蜂王浆的广告、说明书、印刷标签,或者用纸来做蜂王浆的包装盒等.但是如果我们发挥联想,将装蜂王浆的玻璃瓶子改成纸质瓶会有什么结果呢?我们都知道目前市场上的许多饮料都是用纸质物品进行包装的,那么蜂王浆也同样可以用纸质瓶来装.这样做的好处是:材料方便、加工容易、价格便宜,而且饮用者开瓶方便,作为一次性产品是极好的.那么这种纸质的蜂王浆瓶就是扩大了纸的功用,无疑是一种可行的发明创造.五、发挥联想叠加此种联想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有时甚至要超出人们一般的思维想象力.如墨水和光,这是很难直接叠加在一起的两种不同的事物,但是我们通过发挥想象,就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物品.比如做成荧光墨水,用这种墨水写成的字在夜间都可以看得较清楚.还可以做成变色墨水,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也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如果用这种墨水加工成工艺品的话,我相信是一定可以吸引许多顾客的.又如毛巾和扇子,一个是用来洗脸洗手的用具,而另一个是用来煽风乘凉或用来做工艺品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想如果在毛巾的边上缝制一条管状的边,在管内插入一根小棍,那么当用手摇动小棍时,毛巾也随着转动,不是可以煽出风来吗?这对旅游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旅游的好用具,一物两用,但却少带了一件物品.在联想中两种事物的前后顺序可以颠倒进行叠加联想.如玻璃+广告,你既可以联想到在玻璃制品上印刷广告,同时也可以联想到印制宣传玻璃制品的广告.总之,联想时要放开手脚,大胆地去联想,甚至一些离奇古怪的、异想天开的想法都有可能成为发明的素材.根据以上所叙述的联想思路,上边的联想中有意义的联想共有47种.但是有一部分联想产品是目前市场上已有的物品,有可能成为发明素材的联想有10个:蜂王浆+纸→纸质蜂王浆瓶;蜂王浆+花→花粉蜂王浆;毛巾+扇→毛巾扇;毛巾+光→变色毛巾(儿童一定会喜欢)或荧光毛巾;扇+笔→扇笔(在扇骨处装上笔,经过特殊装置,使扇骨的间距可调,可以同时画出几根平行线来,也可以画出几个大小不同的同心圆来);扇+墨水→扇形墨水瓶;墨水+光→荧光墨水或变色墨水;信封+笔→带笔的信封(一次性笔,可以使寄信者不因忘带笔而无法写地址寄信);墨水+纸→一次性纸质墨水瓶;花+人参→人参花粉浆.当然有些组合成的产品是否适用,能否实现,还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才行.一般来说,组合的原则应该是:新组合成的物品在使用时将更方便、更实用.或者增加了功用(一物多用),具有价廉、增加了美感等优点,否则就没有发明的价值了.这种排列组合法可以个人使用,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进行构思联想了.时间不需要很长,茶余饭后即可进行.如果你在一个排列表中能找到一处实用可选择为发明创造的素材,那么你就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另外这种排列组合表法也可以集体进行使用.方法是:每一位参与者都将在各自选定的事物排列表上进行组合联想,但不要在表上做记号,而是将自己认为有意义,有可能成为发明素材的联想记下来.当大家都把自己的排列表完成后,交换联想表以再次完成新的排列联想.由于每一个人的思维角度不一样,就是同一联想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联想方案.当大家都循环着完成了所有的排列表后,坐在一起,然后就可以根据同一联想点说出自己联想出的物品,大家加以比较,找出可行的创造发明素材来.这样经过集思广益,发明创造的素材就会源源而来.注意,在集体使用此法时,应先推荐一个主持者,一个记录者,以便能及时地将发明思路和素材记下来,存档备用.以上的发明创造排列组合表法是本人在辅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点小经验,仅供发明创造者同仁们参考,也可以作为一个方案,请大家去加以补充完善.。
十二聪明创造法发明①加一加。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加大、加长、加高、加厚或加在一起等。
例子:电脑+车床=数控车床电脑+X光=医院CT 物体振动频率增加到20000赫兹=超声波②减一减。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减少时间、次数、某项功能或某部分等。
例子:单轮自行车快速复印机③扩一扩。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放大、扩展。
例子:投影机电炉扩展为电热毯④缩一缩。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缩小体积例子:折叠雨伞、小保温瓶⑤变一变。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改变形状、颜色、味道、次序、时间和大小等。
例子:绞肉机改变刀片形状变成磨豆机⑥改一改。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发现其缺点,需要改进的方面,设想如何更方便。
例子:手表-多功能手表⑦拼一拼。
可在现有的发明基础上拼装相同的或不同的发明,有了新的应用。
例子:三色圆珠笔⑧学一学。
模仿现有产品的形状、结构,学习其原理和技术例子:根据充电效应原理发明太阳能电池和电站模仿动物的儿童玩具⑨代一代。
从材料、方法和功能等方面寻找可替代者。
例子:塑料代替木材和金属做建筑材料,利用磁效应制冷技术代替氟里昂制冷技术发明无氟电冰箱等⑩搬一搬。
把现有的发明的思想、功能或物体本身搬到另外的发明产品上例子:把扩大镜的镜头搬到扩印机上,把MP3搬到眼睛上11、反一反。
把一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进行颠倒。
例子:风扇-吸风机12、定一定。
为解决某一问题或改进某一事物,需要规定些什么?例子:如定时、定温、定人、定纪律等。
八种发明创造方法1、创造奇迹的组合发明法。
相同或不相同的事和物,经适当的组合会创造出另一种新事物,并且会产生难以预料的作用。
这是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发明创造方法。
例如最简单的组合,饭锅和电炉组合在一起就成了电饭锅,而水杯和电炉组合在一起则成了电热杯。
总之只要根据需要,把不同的事物有机的结合,就有可能创造出新事物。
但是,请注意,组合方法并不是简单的相加或叠加,它需要把现有的知识、技术、工艺和智慧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从而在科学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技术和产品,才算是实现了组合方法的真谛。
请相信组合方法的威力,并让这种方法为你创造奇迹。
2、早出成果的补短发明法。
一些青少年朋友,很期望能搞一些发明创造,但有时苦于找不出下手的课题。
这里介绍的补短发明法,也许会帮助你。
许多成功的发明家,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诀,这就是他们懂得,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没有十全十美的。
即使是名优特畅销商品,也绝非完美无缺。
寻找各种用品、用具、器械的缺点和短处,也就发现了问题,这就是发明创造的绝妙突破口。
当你发现一个重要的短处,往往就找到了一个发明课题。
努力设法弥补这一短处,你就会做出意想不到的发明来。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用壶烧开水,一不注意,水开了会把火扑灭,酿成危险。
有人发明在壶盖边上开一个小口,水沸时,蒸气使之叫出声来,提醒烧水人注意,即可减少危险,又减少浪费能源。
事实上,飞机、汽车或轮船的发展史都是在补短发明过程中完善起来的。
总之,从你周围熟悉的事物,用具、器具当中,努力发现它们的短处,甚至是隐蔽性很强的短处,进一步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动手改进它,这就是“补短发明法”成功的真谛。
愿你们从中得到启示,为你们的发明创造找到好课题,并作出成绩来。
3、独具魔力的需要发明法。
有位学者说过:“需要乃发明之母”,由于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发明真是俯拾即是。
;需要节约时间,在饮食方面就出现了速食品;需要光亮,则发明了蜡烛、煤气灯、白炽灯、日光灯等;需要即时通达信息,则从出现了古老的烽火台到现代的电报、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广播等等。
科技小发明的思路和方法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和实施,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和积极的影响,在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创新实践,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民创新的热潮。
在中小学阶段,创新实践活动通常是通过科技小发明制作的形式来开展。
科技小发明看似简单实际并非易事,成功地完成一个优秀的科技小发明作品,必须掌握科技小发明的思路和方法。
科技小发明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几种,但每件科技产品的开发,并非只用了一种科技创作方法,有时,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
1.模仿法模仿法是中小学阶段主要的科技创作方法。
例如鲁班师傅模仿茅草的特征,发明了锯子。
模仿法会使人产生新奇的创意,有时会使真产品得以改进。
2.组合法组合法是把几个事物合成(绝非多事物的简单相加)新事物的方法。
组合法可以优化结构、加强功能、取长补短。
如将通电螺线管和铁心组合,便成了电磁铁;将支架、衔铁、电磁铁、弹簧的动静接触点组合,就成了电磁继电器。
3.分解法就是将一个事物分解成几个新事物的思维方法。
如从旧电视机中分离出收音机来,从旧收音机中可以分离出音箱元件来。
可见,分解法是组合法的逆过程,又称负组合法。
4.集中法集中法是指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都指向一个中心,指向一定的目标或结果。
如要某人出差到某地,可以乘坐多种交通工具,他最终选择一种合适的交通工具去。
又如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正是集中法的体现。
5.逆向法逆向法又称对立法或转化法,人们通过逆向思维的方法找出已有事物、信息对立状态。
它探索了许多新问题,创造了许多新事物。
如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不受力的物体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力情况又如何?6.否定法否定法是指对现实事物、信息、思路进行否定从而提出新事物、新信息、新思路的思维方法,教师应常问学生:如果不是这样?那会怎样?如选择做导线的材料,不用尼龙线绳,能否用铁丝、铝丝、铜丝?千里眼看不远,能否用电视、雷达?7.移植法是指将某个概念、原理、方法或器材运用到另一个问题上,发明新成果的创造方法。
一·查表法 1 添加法添加法是在创造发明时在原有东西的基础考虑添加某些因素的方法加一加——可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什么吗需要加上更多的时间或次数吗把它加高一些、加厚一些行不行把它与其它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1附加功能在两块玻璃中间加入某些材料可制成防碎、防震、防弹的新型玻璃牙膏中掺入一些药物可制成防酸、脱敏、止血、抗龋齿甚至有染发功能的治疗保健牙膏水泥中加入钢筋可使它既承压又抗拉加入气泡可减轻重量且隔间隔热加入颜色使建筑物赏心悦目。
美国一家公司用聚丙稀加固并经特殊处理后制成无缺陷水泥其弹性提高30倍抗冲击性提高1000倍刚度高于铝韧性与有机玻璃相当且防水、抗酸、抗碱、耐寒不开裂。
日本三家化学公司联合制成了一种乳胶液将它加在钢筋混凝聚土中可使其寿命从通常的60—100年增到500年且有很强有抗腐蚀力特别适于海洋建筑物。
2强化技术对食品作强化处理可使其营养价值不断完善丰富。
如强化麦乳精它含有足量的蛋白质、脂肪和酶素营养价值比一般为优。
另外对矿井、地下工程、船舶等采用强力通风措施强化通风条件则可增加气量改善劳动条件。
3放大增多将暖水瓶的口加大便成了冰棒瓶。
在出版物中集解、大成、大全、汇编、增补、补注、详解、拾遗等也都是这一思想的产物。
4感情投入在管理中融入感情就会沟通心灵和谐融洽在产品中赋予感情必将以情动人倍受欢迎。
香港生产了一种“椰菜娃娃”其别出心裁之处在于它们的面孔、发型和服饰都互不雷同并由电脑赋予不同的名字屁股上还打印上“出生年月日”附有“出生证”使之能像真的小孩一样。
销售时不能说“卖”只能“认养”声称至一周岁时厂方还会寄去生日卡等等。
经此拟人化后使这种小布娃娃深受宠爱价格大涨供不应求甚至掀起了集体认养排队“领”小宝宝的热潮。
开创了玩具产品销售的新记录。
2 扩展法扩一扩——使这件东西放大扩展会怎么样扩展法是在发明创造中在原有东西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扩大的方法现有的发明能否扩大增加一些东西比如延长时间、长度增加次数、价值、强度、速度、数量等。
常用十种的发明创造技法十种最常用的发明创造技法一、缺点列举法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东西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的。
即便是工厂里正在生产的各种产品或是市场上正在销售的各种商品,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人们往往有一种惰性,就是对于常见的事物,顺其自然,很少研究它们有什么缺点和不足。
如果人们对经常使用而又十分熟悉的物品采取“吹毛求疵”的态度,并且深究它们的缺点,分析这些物品在使用时不尽合理的地方,开动脑筋,找出它们缺点的时候,并对这些物品存在的缺点加以改革,就会成功地搞出一项发明来。
这种发明的方法叫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要围绕一种现有的物品列出它的缺点,再针对列出的缺点,提出改革设想,而这些设想是用现有物品的原型作“模特儿”,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列举缺点时,要敢于大胆怀疑。
当然,这种怀疑应当有科学的根据。
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质疑.列举缺点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发现创造正是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
所以,每当发现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也就是找到了一个发明的课题。
能不能使用缺点列举法,关键在于不断克服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凑凑合合和惰性心理,努力培养和提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需要法有人说,希望和需要是发明的母亲。
这句话实际告诉人们,了解社会的需求和人们的希望,是寻找发明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仔细观察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出发、根据人们的某种希望,下功夫去探索、研究,就会创造出成功的发明来。
人们外望携带轻巧方便,能一物多用的用品,于是多种旅行用品应运而生。
例如:“旅行剪刀”,体积小,可折叠,刀尖不外露,既轻便又安全;“旅行洗漱用具盒”,在一个小方盒里,能将牙刷、牙膏、香皂、盒式口杯、化妆用品都放在里面,携带方便;“方便擦鞋器”,由塑料小盒、泡沫塑料海绵和适量的上光滋润皮革的油剂组成,一个小盒具有了鞋油、揩布、鞋刷、包装等多种用途。
发明创造的几种思维技法1.反向思维:通过反向思考问题,尝试找出与常规思维相悖的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要设计一个更高效的交通系统,反向思维可以是将交通从地面转移到地下或空中,从而减少交通拥堵。
2.联想思维:通过将不相关的概念进行联想,寻找新的创意。
这种思维技巧可以通过将问题与不同领域的知识相结合来获得新的解决方案。
3.改进思维:通过不断改进现有产品或服务,寻找提升的空间。
这可以通过问自己“如何可以使其中一事物更好?”来实现。
4.逆向思维:通过将问题的解决方法逆转来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要减少食品浪费,可以思考如何增加食品的供应量,并将剩余食品作为资源重新利用。
5.分析思维: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分别考虑。
这种思维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方案的关键因素。
6.平行思维:通过探索不同的可能性,找到多个解决方案。
这可以通过问自己“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来实现。
7.模拟思维:通过模拟或模仿其他成功的创新来寻找解决方案。
这可以通过研究类似问题的案例,并借鉴成功的实践来实现。
8.可行性思维:考虑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性。
这需要综合考虑资源、时间和技术等因素,并寻找符合要求的解决方案。
9.无限可能思维:摒弃局限思维,思考远大的目标和创意。
这可以通过问自己“如果一切都是可能的,我会选择做什么?”来实现。
10.合作思维: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信息共享,从不同的观点和经验中获得灵感。
这可以通过与团队合作、参加创新工作坊或寻找合作伙伴来实现。
这些思维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发明创造过程中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寻找独特而创新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对个人创造力的提升,还是对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些思维技巧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创造发明的若干方法1. 引言对于创造和发明,人们总是充满好奇和渴望。
然而,要想创造出有意义且创新的发明,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深入探讨创造发明的若干方法,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2. 融合不同领域知识创造发明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
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创新都是在不同领域的知识交叉融合中产生的。
例如,手机的发明就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融合。
因此,寻找和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并将其结合起来,可能会为创造发明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2.1 寻找领域交叉点要融合不同领域的知识,首先需要寻找这些领域之间的交叉点。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和参加学术研讨会等途径来了解不同领域之间的连接和交叉。
同时,关注科技前沿和创新动态,寻找可能存在的新的交叉领域。
2.2 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一旦找到了领域交叉点,就需要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
可以通过自学、参加培训课程或与其他领域专家交流等方式来获得相关知识。
充分了解并理解其他领域的概念、原理和技术,为融合创新提供素材和灵感。
3. 创造思维与方法创造发明的过程离不开创造思维和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创造思维和方法。
3.1 多元思维多元思维是指拓展思维边界,不受限于传统思维模式的一种思考方式。
通过尝试不同的观点、角度和思维方式,可以打破既定的思维框架,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多元思维可以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不同解决方案等方式来实践。
3.2 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从与传统思维相反的方向来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
通过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思维可以帮助人们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案。
逆向思维可以通过逆向假设、逆向推理等方式来实践。
3.3 问题细分法问题细分法是将一个大的问题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逐个解决的方法。
通过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可管理的小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问题细分法可以通过制定子目标、制定计划等方式来实践。
3.4 随机联想法随机联想法是利用随机元素来刺激创造力和联想能力的方法。
发明创造的几种思维技法一、发明创造人人可为创造发明始于课题的选定选题四个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第二,创造性原则第三,需要性原则第四,可行性原则发明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开创性发明,二是改进性发明。
开创性发明的课题,可从如下四个热点寻找:(一)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紧迫问题中去寻找:(1)节能;(2)新能源;(3)交通运输;(4)通讯;(5)信息;(6)材料;(7)环境。
(二)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及前沿中去寻找。
(三)从工业产品设计的原则中寻找。
(四)从身边去寻找:(1)衣食住行;(2)日用百科;(3)各类人的需要。
二、寻找小发明的对象一是从生活中找出用品、用具的“特点”和“不足”。
二是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需求,寻找“需要”或“替代”之方。
三是要会联想,对工作、生活、学习用品、用具采用“并一并”、“换一换”、“改一改”的办法,以显示出新的特色。
四是要时时留意周围的事物,及时捕捉创造的灵感。
观察一般分为科学观察和随遇观察两种。
三、发明创造的几种思维技法(一)希望点列举法;(二)缺点列举法;(三)破旧创新法;(四)配套创新法;(五)钻孔创新法;(六)形式发明法;(七)组合发明法;(八)联想发明法;(九)逆向发明法;(十)智力激励法。
四、创造发明的判断标准1、新颖性标准2、创造性标准3、实用性标准小发明活动中常用的8种发明技法列举法•列举法是运用发散性思维把问题展开,一一列举出来,以寻求创造发明的思路。
它是一种常用的、比较简便的小发明技法,可以应用于原有物品或产品的改革,也可以用于新产品的开发,是最基本的选题方法和设计构思方法。
列举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缺点列举法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即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围绕现有的用具物品列出它的缺点,再针对缺点,提出改革设想,是一种有效而简便的创造方法。
列举缺点就是发现问题,要发现问题,就要克服习以为常,墨守成规,常见不疑等感知障碍。
小发明讲座发言稿【篇一:小学生小发明讲座稿】邀请专家对我校学生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培训时间:2015年4月17日参加人员:营盘山小学全体师生主讲专家:綦江区xxxxxxx培训地点:营盘山小学操场科技小发明制作方法科技小发明制作方法1、联想发明法瑞士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尔很喜欢打猎。
每次打猎回来总发现有一种大蓟花粘在他的衣服上,粘得很紧,不易摘下。
他逐渐对这种长有倒刺的野花发生了兴趣。
有一次,他摘下一朵花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上长有许多小钩子。
原来是这种小钩子紧紧地粘住了布料!由此,他联想到,假如在布上放置一些类似的小钩子,不就能够将两片布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吗?经过反复思索,德梅斯特拉尔认为自己的设想是符合实际的。
于是,他采取分析和类比的方法,经过8年的研究实验,终于制造出由两条尼龙带组成的尼龙搭扣。
具体结构是:在一条尼龙带上布满小钩,另一条上布满小圈,将二者相对挤压就能牢牢地粘合一起了。
这项发明是在1957年完成的,相继在许多国家获得专利权。
这种创造发明技法叫联想发明法,也叫想象法。
它是把与发明对象不同领域中的事物与发明联系起来的思考方法。
所谓联想,就是把头脑中不相关的事物重新进行组合。
科技小发明制作方法2、设问发明法设问发明法也称聪明的办法、检核表法。
它享有创造技法之母的称号。
夜光粉是一种用量少用途不大的发光材料,多用于钟表和仪表。
现在有人提出,它能有更大的用途吗?这个设问,诱人研制成夜光纸,可以裁剪成任何形状贴在夜间黑暗环境中,指示开关位置所在,既方便,又安全。
可贴在火柴盒上、煤油灯座上、山区公路转弯处、楼梯扶手处等等。
这种发明技法叫设问发明法。
设问发明法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创造发明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然后一一核对思考,促进创造发明。
可以设问现有的发明有无其他用途?能否引入其他创造性设想,或替代,或借用?现有发明可否改动一下?可否缩小、减轻、分割?可否扩大用途,延长寿命?可否更换型号或顺序?可否颠倒过来?有无替代用品?现有的几种发明是否可以组合一起???从这段设问中可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发明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