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说“木叶”
林庚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培养学生筛选课文中的主要信 息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 要观点。 3、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 示性的特点,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 能力。
【学习重难点】 1、理解“树叶”和“木叶”以 及“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从而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把握 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蕴。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 “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 理论。
(4)描写“落木”的诗句有: ①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庾信《哀江南赋》) 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③“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吴均《青 溪小姑歌》 )
3、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第4自然段至第6 自然段的相关信息,比较课文中“木” 与“树”不同。
பைடு நூலகம் 外形 颜色 质感 意蕴 联想或情 意 时 象 间 感 场 合 木 秋 干燥 空阔 离人的叹 脱尽 枯黄 息 风 叶 疏 子 朗 游子的漂 叶 落 泊 树 春 枝叶 绿(叶) 饱含 饱满 密密层层 夏 繁 褐绿( 水 绵 浓阴满地 茂 干) 分 密 之 交
自主赏析这首词在摄取景物上的特点, 并探究词人在词中蕴含的情感。 苏幕遮· 怀旧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 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 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 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 思泪。
明确:他人抒写羁旅愁思,往往摄 取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范仲淹却反其道而 行之,摄取阔远而艳丽的景物来表达。 这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开阔和对生 活、对自然的热爱;另一方面,又使下片 郁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 高潮,所抒之情柔而有骨,挚而不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