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火腿加工工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8
金华火腿的工艺流程金华火腿的制作工艺流程传承已有1200多年,早在上世纪初就拥有了国家“火腿王”的美誉。
金华火腿以肉质洁白、口感醇正、嚼劲十足等特点享誉世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金华火腿以黄牛肉为原料,其制作工艺繁复复杂,共分为九个环节:选肉环节、上浆环节、料环节、醇曝环节、清洗环节、腌渍环节、晾垂环节、火腿制作环节、品质检测环节。
首先是选肉环节,选用乌江牛肉,第一个关键步骤,乌江牛肉肥瘦相间、肉质细嫩、肉香浓郁,是制作优质金华火腿的最佳原料。
接下来是上浆环节,该环节的要求是将乌江牛肉和上浆料(酚油、防腐剂、胡椒粉)搭配调匀,以满足浆料入肉后的要求。
接着是料环节,该环节的要求是调配料(黄糖、五香粉、姜粉、花椒、八角、干豆豉、珍珠母)使料平均分布入肉中,以满足特定口味要求并保持风味。
紧接着是醇曝环节,该环节的要求是将上料好的牛肉,按一定比例放入滚汤缸,温度搅拌两小时后,浆料进入牛肉内,使肉质有更完美的软硬度和醇正的口感。
接下来是清洗环节,该环节的要求是把牛肉用清水洗净,去除浆料中所含有的多余物质,保证牛肉质地洁净。
然后是腌渍环节,该环节的要求是将上述用清水洗净后的牛肉放入麻油和腌渍料中,使牛肉均匀吸收腌渍料,形成特定的口感和香气。
之后是晾垂环节,该环节的要求是将腌渍后的牛肉悬挂至晾挂机上,让特殊的阴凉空气作用下,加快牛肉的腌制过程,使肉中的营养物质被及时吸收而形成特殊的口感。
接着是火腿制作环节,该环节的要求是把晾垂好的牛肉放入火腿制作框中。
再用包装纸紧固火腿框,特别地,火腿的收口需要工匠采用缝纫的方法缝合,以免牛肉往外移动,影响肉制成品外观。
最后是品质检测环节,该环节的要求是对制作完成的火腿进行定期检测,符合标准后,便可进行收货和上市销售。
由以上可知,制作一块金华火腿,需要时间与精力,每一步制作步骤均不容忽视,而一经成品,便彰显出传统手工制作的精湛技艺。
有数以百计的年际传承,可以尽情品尝金华制火腿的口感!。
金华火腿的传统工艺:
原料选择→修割→腌制(上盐6~7次)→浸腿→洗腿(2次)→晒腿(若干次)→整形→发酵→落架堆叠→成品
传统工艺生产的金华火腿巧妙地利用了自然气候的变化。
在选料、修坯、腌制、洗腿和晾晒等阶段,利用了冬季的低温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腿肉发生腐败变质。
在发酵前期,利用春季的中温使腌腿失水干燥,保证了火腿的安全卫生。
在发酵后期,利用了夏季的高温使火腿成熟而产生其特有的风味。
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传统工艺完全依赖于自然气候;生产周期长;加工期短
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在现代化厂房中生产金华火腿,在封闭的生产车间内以人工气候模拟自然气候,实行严格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即低温腌制、中温脱水、高温催熟、堆叠后熟。
工艺如下:
原料选择→修割腿坯(<10℃)→干腌(六次,0~7 ℃,75~85%)或辅助干腌→浸腿洗涮(0~5℃)→热风干燥(20~25℃,70~80%)→整形(三次)→发酵前期(20~25℃,70~75%)→发酵后期(30~32℃,80~85%)→修整→成品。
金华火腿加工工艺流程金华火腿是中国四大名腿之一,也是浙江省金华市的特产。
金华火腿加工工艺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加工工艺流程。
第一步:选材金华火腿的选材非常重要,只有选用优质的瘦肉,才能制作出口感鲜美的火腿。
一般选用的瘦肉是猪腿肉和猪后腰肉,这些部位的肉质细嫩,适合制作火腿。
第二步:腌制腌制是金华火腿制作的关键步骤,也是最为繁琐的步骤。
首先将选好的瘦肉清洗干净,然后用盐、糖、五香粉、花椒等调料进行腌制。
腌制的时间一般为一周到十天不等,时间过短会导致味道不够鲜美,时间过长则会影响口感。
第三步:风干腌制完成后,将腌制好的瘦肉挂起来晾干,这个过程称为风干。
风干的时间一般为二十到三十天不等,时间过短会导致火腿内部没有完全干燥,时间过长则会影响口感。
第四步:熏制风干完成后,将火腿放入熏炉中进行熏制。
熏制的时间一般为十天到半个月不等,时间过短火腿味道不够浓郁,时间过长则会影响口感。
第五步:晾晒熏制完成后,将火腿取出来晾晒,这个过程称为晾晒。
晾晒的时间一般为十天到半个月不等,时间过短火腿味道不够浓郁,时间过长则会影响口感。
第六步:包装晾晒完成后,将火腿进行包装。
包装主要是为了保持火腿的新鲜度和卫生。
一般采用纸箱包装或者密封袋包装,最后再进行热处理,确保火腿的质量。
总结:以上就是金华火腿的加工工艺流程,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很长时间,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操作,才能制作出口感鲜美的金华火腿。
同时,制作金华火腿需要非常高的技术和经验,因此,金华火腿的制作师傅都是经过长期的培训和实践才能胜任这个职业。
作为中国的传统特色美食,金华火腿已经成为了中华餐桌上的一道佳肴,也成为了金华市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金华火腿的加工工艺
金华火腿是浙江省金华市传统的名优特产之一,其加工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精选猪肉:选用优质的猪肉,通常选用腿部肌肉较为发达、肉质鲜美的大家猪肉。
2. 腌制:将选好的猪肉经过盐渍、晾放、浸泡等环节进行腌制处理,以去除多余水分和杂质。
3. 晾制:腌制后的猪肉在传统的晾房里进行风干处理,期间要控制温度和湿度,晾制时间通常为3到12个月不等。
4. 二次腌制:晾制结束后,将火腿进行二次腌制,以增强它的口感和香味。
5. 进行桶装:腌制完成后的火腿放入木桶中进行贮藏,以进一步提升其品质和口感。
以上就是金华火腿的加工工艺,其在每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细的调控以及传统的手工巧艺,才能使其成为口感独特的美食佳品。
金华火腿的加工技术金华火腿。
火腿是我国的传统名特产品,用猪的前、后腿为原料,经过腌制、洗晒、晾挂发酵而制成。
因这种产品颜色鲜艳如火,故取名火腿。
火腿的加工制作虽因产地不同而异,但加工过程基本相同。
现以金华火腿为例,介绍如下。
①原料选择: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新鲜猪腿(以后腿为最佳),要求皮薄爪细、瘦多肥少、肌肉鲜红、皮肤白润,无伤残和病灶。
重量在5~7.5公斤较为适宜。
②修整:将腿面上的残毛、污血刮去,勾去蹄壳,削平耻骨,除去尾椎,把表面和边缘修割整齐,挤出血管中淤血,腿边修成弧形,使腿面平整。
③腌制:腌制的适宜温度为8℃左右,腌制时间35天左右。
以100公斤鲜腿为例,用盐量8~10公斤;一般分6—7次上盐。
第一次上盐,叫上小盐,在肉面上撒上一层薄盐,用盐量2公斤左右。
上盐后将火腿呈直角堆叠12~14层。
第二次上盐,叫上大盐,在第一次上盐的第二天。
先翻腿,用手挤出淤血,再上盐。
用盐量5公斤左右。
在肌肉最厚的部位加重敷盐。
上盐后将腿整齐堆放。
第三次在第7天上盐,按腿的大小和肉质软硬程度决定用盐量,一般为2公斤左右,重点是肌肉较厚和骨质部位。
第四次在第13天,通过翻倒调温,检查盐的溶化程度,如大部分已经溶化可以补盐,用量为1~ 1.5 公斤。
在第25天和27天分别上盐,主要是对大型火腿及肌肉尚未腌透仍较松软的部位,适当补盐,用量约为0.5~1公斤。
在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撒盐均匀,堆放时皮面朝下,肉面朝上,最上一层皮面朝下。
大约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当肉的表面经常保持白色结晶的盐霜,肌肉坚硬,则说明已经腌好。
④浸泡刷洗:将腌好的火腿放在清水中浸泡,肉面向下,全部浸没。
达到皮面浸软,肉面浸透。
水温10℃左右时,浸泡约10个小时。
浸泡后进行刷洗,用竹刷将脚爪、皮面、肉面等部位,顺纹轻轻刷洗、冲干净,再放入清水中浸漂2小时。
⑤晾晒整形:将洗净的火腿每两只用绳连在一起,吊挂在晒腿架上。
在日光下晾晒至皮面黄亮、肉面铺油,约需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