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及其性质复习优质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2
第2讲酸及其性质【衔接导入】柠檬酸柠檬酸是世界上用生物化学方法生产的产量最大的有机酸,柠檬酸及盐类是发酵行业的支柱产品之一,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如酸味剂、增溶剂、缓冲剂、抗氧化剂、除腥脱臭剂、风味增进剂、胶凝剂、调色剂等。
在食品添加剂方面主要用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乳酸饮料等清凉饮料和腌制品,其需求量受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柠檬酸约占酸味剂总消耗量的2/3。
在水果罐头中添加柠檬酸可保持或改进水果的风味,提高某些酸度较低的水果罐藏时的酸度(降低pH值),减弱微生物的抗热性和抑制其生长,防止酸度较低的水果罐头常发生的细菌性胀罐和破坏。
在糖果中加入柠檬酸作为酸味剂易于和果味协调。
在凝胶食品如果酱、果冻中使用柠檬酸能有效降低果胶负电荷,从而使果胶分子间氢键结合而凝胶。
在加工蔬菜罐头时,一些蔬菜呈碱性反应,用柠檬酸作pH调整剂,不但可以起到调味作用,还可保持其品质。
柠檬酸所具有螯合作用和调节pH值得特性使其在速冻食品的加工中能增加抗氧剂的性能,抑制酶活性,延长食品保存期。
【知识新授】一.酸的分类和命名分类方法类别命名实例是否含氧元素含氧酸某酸H2SO4无氧酸氢某酸H2S每个酸分子电离出的H+个数一元酸HNO3、HCl二元酸H2SO4、H2S 三元酸H3PO4二.酸的性质(1)酸的通性①酸跟指示剂的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①酸与金属氧化物的作用: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HCl+CuO=CuCl 2+H 2O ;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①酸与活泼金属作用:酸与活泼金属作用生成盐和氢气。
Fe+2HCl=FeCl 2+H 2↑;Zn+H 2SO 4==ZnSO 4+H 2↑①酸与盐作用:酸与盐作用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2HCl+CaCO 3=CaCl 2+H 2O+CO 2↑;BaCl 2+H 2SO 4==BaSO 4↓+2HCl①酸与碱的作用: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课标要求: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影响。
内容和学情分析:酸和碱是“课标”中“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物质、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的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知识线索为H+和OH—,要求用微观构成和变化的观念认识酸和碱的组成和性质。
科学方法(概括、分类、演绎等)也是本单元的线索之一,也是重要学习内容。
通过上册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水及溶液、氧气、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等代表性物质,并以这些代表性物质为载体,分别从宏观组成、微观构成和符号表征三个领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学习了物质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初步认识了学化学知识及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领悟到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的不同点及独特的思维方式。
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起点,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酸碱世界”来系统地认识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类化合物酸和碱。
学习目标:1.单元目标,整体展示(以知识树的形式,见后)2.了解酸的概念。
能根据化学式指出哪些物质是酸。
3. 通过展示样品及演示实验,知道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注意事项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准备:多媒体、浓盐酸、浓硫酸、烧杯、玻璃棒、温度计、胶头滴管、白纸、蒸馏水、橡胶手套、火柴梗、木片等。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一些常见的酸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难点:理解浓硫酸的吸水性和稀释时的注意事项。
酸与石蕊、酚酞试液的作用。
实验准备:多媒体;试管、试管架、玻璃棒、温度计、烧杯、镊子、药匙、浓盐酸、浓硫酸、稀盐酸、镁条、生锈铁钉、Na2CO3溶液、AgNO3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板书设计:一、酸的物理性质二、盐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2、与金属反应Mg + 2HCl = Mg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师生互动活动意图【创设情境】投影展示几种常见食品的照片:提问:大家食用过这些物质吗?它们味道的有什么共同点。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巩固酸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有效组织,加深记忆,随时提取。
(3)将酸与碱的通性加以对比,能更好的记忆与识别其特点,并加深对此内容的掌握。
促进本章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促进理解知识间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酸与碱的复习,分析对比其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并掌握学习的一些规律,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酸和碱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加努力的学好化学。
二、教学重点: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的对比与掌握。
三、教学难点:从CO2 与NaOH 是否反应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的设计思维水平。
四、教学方法:对比与讲练相结合、实验与探究相结合五、教学过程:【课堂实录】师:好,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欢迎走进化学课堂!【环节1、情境导入】师:今天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变一个化学小魔术。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杯子,它究竟有多神奇呢?下面请看老师的表演。
瓶子内放的是水,现在我把水倒入这个杯子里,大家仔细观察现象。
好哪位同学把你刚才看到的现象给大家描述一下?来,彭飘同学。
生:瓶子内的无色液体倒入杯子后,颜色先变成了红色,后来又变成了无色。
师:好,描述的非常准确。
请坐。
不看不知道,化学真奇妙,今天我们一起复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环节2、创设游戏情境,回顾知识点】师:周末,盐酸和氢氧化钠两位同学来到了一座化学城堡,城堡内有许多迷宫。
他们在一起玩起了闯迷宫的游戏。
在游戏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我们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帮一帮他们吧。
酸的化学性质及方程式
能释放出质子的物质总称为酸,不同的酸溶液中含有相同的氢离子,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能电离出不同的酸根离子。
一、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有:
1.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例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
2.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起反应,通常生成盐和氢气,例如H2SO4 (稀)+Zn—ZnS04+H2。
3.酸能跟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6HCl+Fe2Q3 =2FeCl3+3H20。
4.酸能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6HCl+Fe2Q3 =2FeCl3+3H20。
5.酸能跟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例如Na2 SiO3 + 2 HCl=2NaCl+H2SiO3。
6.有些含氧酸易分解,一般生成酸性氧化物和水。
例如H2SO3—h2o+sO2。
二、酸的化学性质相关例题:
下列关于$H_2SO_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答案:C
解析:各种酸溶液都显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A不符合题意;各种酸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B不符合题意;浓硫酸使白纸炭化变黑只有浓硫酸才具有,其他酸溶液无
此性质,C符合题意;大部分稀酸的溶液能与活泼金属(如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D不符合题意。
酸及其性质练习题基础知识:(请认真填写以下内容,并同时记忆)考点一:常见的酸1、酸的定义①溶于水后产生的____离子全部是____的化合物叫做酸。
通式:酸=______+________,如:硫酸____、盐酸___、硝酸____碳酸_____②由____离子(或___离子)和_____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盐。
通式:盐=_____+_______如:氯化钠_____、碳酸钙____、碳酸钠____2、盐酸和硫酸(1)盐酸(化学式______)特性:有____性,且有_____气味。
放置: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盐酸,溶质的质量会____,溶剂的质量会____,溶液的质量会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
因此,盐酸应____保存。
打开盛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出现_____。
用途:①金属除锈②制造药物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2)硫酸(化学式____)物性:纯净的浓硫酸是__色___、____的____体,____溶于水,且溶解时放出大量的___。
特性:浓硫酸具有____性和强烈的____性。
放置: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溶质的质量会___,溶剂的质量会____,溶液的质量会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
因此,硫酸应___保存。
稀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沿器壁慢慢倒入___里,并不断___,切不可______。
应用:做干燥剂不能干燥______如下图用途:①金属除锈②作干燥剂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处理:浓硫酸洒在皮肤上时,要立即用大量的_________冲洗。
考点二:酸的共性(酸相似的化学性质)特别提醒:①溶液的化学性质是由溶液中的微粒决定的,相同的微粒决定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微粒决定各自的特性。
②酸有共性的原因:溶液中都有_____________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石蕊变___色、酚酞____色2、酸+活泼金属=______+_______例:铁和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现象:①溶液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铁和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镁和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酸+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氧化铁和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现象: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铁锈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所以此反应用途:用酸_____;4、酸+碳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钙跟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钠跟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酸及其化学性质1.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者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2.酸: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2SO4、HNO3、H2CO3等;3.酸的通性:(1)跟指示剂反应PH<7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注意:用玻璃棒蘸少许溶液PH 试纸时滴在PH试纸中部.酸的PH<7,但PH<7的不一定都是酸。
(2)酸+ 碱--- 盐+ 水(中和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 (Fe离子二绿三黄)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4)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5)金属单质+酸(稀盐酸,稀硫酸,醋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像以上的(2)(3)(4)反应中,都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我们把它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要求反应物必须要溶于水,而且生成的产物中必须要有气体或沉淀或水(其中1个即可)。
1.3酸及其性质一、选择题1.各种稀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是因为其溶液里都含有大量的( )A.氢分子B.氢离子C.水分子D.酸根离子【答案】B2.盐酸的下列性质与它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无关的是( )A.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可以和锌反应生成氢气C.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D.可以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答案】C3.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答案】C4.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稀盐酸后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A.碳酸钠B.铁锈C.铁钉D.大理石【答案】B5.下列反应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A.Mg +2HCl===MgCl 2+H 2↑B.CuO +H 2SO 4===CuSO 4+H 2OC.NaOH +HCl===NaCl +H 2OD.Cu +2H 2SO 4(浓)=====△CuSO 4+2H 2O +SO 2↑【答案】D6.食醋中含有醋酸,其溶液呈酸性。
食醋除作调味剂外,生活中还有些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菜刀上的铁锈B.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 3)C.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D.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碱液【答案】C7.下列物质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而不变质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浓硝酸D.澄清的石灰水【答案】A8.衣服沾上铁锈(主要成分是Fe 2O 3),直接用水很难洗净。
要除去白色衬衣上的铁锈,你认为比较适宜的液体是( )A.白醋B.酱油C.酒精D.洗洁精【答案】A9.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硫酸溶液中K +、Ca 2+、OH ﹣、Cl ﹣可以大量共存B.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 +,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D.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答案】A10.要除去FeSO 4溶液中少量的H 2SO 4,可加入的物质是( )①铁粉②四氧化三铁③氧化铁④氧化亚铁⑤氢氧化亚铁.A.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B 。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讲解:常见的酸和碱一、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1、浓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强腐蚀性。
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而呈黄色。
浓盐酸在空气中打开瓶口,会在瓶口处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缘故,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浓硫酸: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
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因而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因而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3、如果不慎将硫酸或盐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刻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到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止烧伤皮肤。
4、稀释浓硫酸: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原因是防止酸液沸腾溅出伤人。
5、思考:如果把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空气中,下列情况发生什么变化?二、酸的化学Array性质1、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与活泼金属反应:酸+活泼金属=氢气+盐(常见:铁、铝、锌、镁是活泼金属;铜、金、银为不活泼金属)(1)盐酸与镁条反应的现象:放出气体;镁逐渐溶解至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反应的方程式:Mg+2HCl=MgCl2+H2↑。
(2)盐酸与铁钉反应: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单质铁和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铁显+2价,所得溶液是浅绿色。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金属氧化物=水+盐(1)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的现象:铁锈逐渐溶解至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黄色。
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含Fe3+的溶液是黄色。
)(2)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溶解至消失;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第八单元: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第一课时:酸的性质(复习课)(一)展示目标,明确要求组织学生阅读市编中考复习指导丛书P038的考试要求。
(约1分钟)1.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B)2.会用酸碱指示剂,并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A)(二)提出要求,引导自学(约1分钟)1.布置自学内容:阅读P038复习要点:一、二;P040范例评析例1、例2。
2.指导自学方法:边阅读边识记,划重点句。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8分钟)学生先自行复习。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注意帮助中下学生。
(四)精选典例,讲练结合。
(约20分钟)例1:(07 黑龙江改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时,由于实验中忘记事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不知二者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因此他们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并展开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什么?[猜想]他们的猜想:①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
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溶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有HCl或NaOH。
[设计实验]小组取反应后的溶液,测其pH,结果pH<7。
可知该溶液中的溶质还有HCl。
[问题讨论]1.如何测反应后溶液的pH?2.请你设计更多的实验方案判断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Cl。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结论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Cl3.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完成方案。
4.另一小组同学设计了这样一种方案:往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到结论: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含有溶质HCl。
你认为该实验设计合理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数确定pH。
)2.方案1:稀盐酸呈酸性方案2:活泼金属+酸→盐+H2↑方案3:金属氧化物+酸→盐+H2O方案4:碳酸盐+酸→盐+H2O+CO2↑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结论用胶头滴管吸取滴有酚酞试液的石灰水,滴1滴到反应后的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Cl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往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Cl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结论往一试管中放入镁带(锌粒或铁片),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试管中镁带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锌粒表面产生气泡或铁片表面产生气泡)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Cl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结论往一试管中放入生锈的铁钉,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6HCl=2FeCl3+3H2O 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Cl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结论往一试管中放入石灰石(或碳酸钠粉末),把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试管中试管内有大量气泡产生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反应后溶液中含有HCl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反应化学方程式结论3.4.答:不合理。
教学案例常见的酸及其性质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一、教学背景与定位学生信息分析:经过半年多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
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单元酸和碱的知识较多,且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很多知识可以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解决。
教学起点分析:在本章第一节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酸溶液中存在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酸还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些问题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引出来,如铁锈如何除去,让学生感知酸的其它化学性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总结、实验探究、交流合作。
二、教学资源与设备仪器:试管、镊子、药匙、多媒体展示台药品: 浓硫酸、浓盐酸、稀硫酸、稀盐酸、镁条、锌粒、铜片、生锈的铁钉、碳酸钙、氢氧化钠溶液三、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 知道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了解酸的腐蚀性,掌握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性质,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对比、参与实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验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保持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3、内容选择:(1)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2)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4、情境设计:(1)多媒体展示真实标签,对比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2)给出药品和仪器,学生分组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情境的设计尽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的真实性、实用性,应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5、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的设计:(1)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标签观察,阅读和交流,获取关于两种酸的物理性质的信息。
(2)学生在开放性的实验中自主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深化对酸的相似化学性质的认识。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酸的知识的讨论、归纳与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与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应用化学知识使生活更美好的意识。
重点:酸的性质及应用,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
难点:学生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归纳鉴别物质的方法,以及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组成的方法。
教学设计《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加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添新鲜感,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
基于以上思想,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本人设计了这节以“小明的化学随笔”为教学主线的专题复习课,涉及了常见酸的性质综合复习,通过精心创设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温故知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活动环节1引入:视频播放小明的化学随笔——《生活中的化学》,生活场景引入:小明妈妈熬制的排骨汤,用小明的疑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环节2探究活动1、“醋”进健康,用生活中的食醋引入酸的性质复习探究一“醋”进健康…(2017 临沂)食醋中一般含有3%~5%的醋酸,醋酸又叫乙酸(CH3COOH),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能溶于水。
⑴食醋可以除去水壶内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常见的酸和碱及其性质复习教学设计第28 题实验探究题探究氯化氢是否显酸性(6 分)挑战目标1、利用思维导图法构建酸的知识体系,复习酸的性质,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酸的常见的化学变化,掌握认识一类物质的一般思路。
2、能将宏观、微观和化学符号有机的联系起来。
3.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并能以此分析有关问题。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酸和碱的基本概念、(2))强化认识酸和碱的一些重要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结合明确的学习任务,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联系旧知,归纳分析把知识系统化从而形成能力。
比较、归纳、构建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掌握规律,形成思维导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小组活动,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酸的化学性质难点:酸的综合运用【复习过程】导入复习猜猜它是谁?“它”入水中较安全,水入“它”中有危险,“它”与水合多放热,实验牢记保平安(打一化学物质)自主复习一什么是酸?考点:酸、碱的构成及常见酸、碱的化学式1、酸是指解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所以酸能解离出H+和酸根离子。
2、写出常见酸的化学式:盐酸、硫酸、硝酸、碳酸。
3.请写出下列物质在水中存在什么离子。
①HCl③Na2CO3⑤KNO3如何分类?②NaOH④H2SO4⑥ Ca(OH) 2自主复习二酸的物理性质一天老师在使用完浓盐酸,浓硫酸时,忘了及时把瓶塞盖上,一周后才发现,请问这两瓶酸露置在空气中(忽略水分蒸发)的变化情况。
(用“变大”、“变小”或“不变”填空)1、口答2、写出浓盐酸、浓硫酸各自的物理性质知识延伸师生共同探讨干燥剂自主练习1、下面是物质在水中电离的方程式,根据酸的定义判断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A.NaHCO3=HCO3-+Na+B.HI=H++I-C.KOH=K++OH-D.NaHSO4=Na++H++SO42-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碳酸钙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3.(2017 长春).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