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第3章作业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7
题干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A. 习惯上规定以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运动的实际方向。
B. 习惯上规定以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运动的实际方向。
C. 电流运动的实际方向与电荷移动方向无关。
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习惯上规定以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运动的实际方向。
题目2题干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指出,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选择一项:A. 负载电阻R L等于单口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阻R eq 。
B. 负载电阻R L大于单口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阻R eq 。
C. 负载电阻R L小于单口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阻R eq。
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负载电阻R L等于单口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阻R eq 。
题目3题干关于电流的参考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A.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
B.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同。
C. 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任意规定的假定方向,有可能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人为任意规定的假定方向,有可能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题目4题干电路中的电位是指()。
选择一项:A. 磁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路的一点移到参考点所做的功。
B. 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路的一点移到参考点所做的功。
C. 电场力和磁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路的一点移到参考点所做的功。
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路的一点移到参考点所做的功。
题目5题干电压是电路中两点电位之差,电位差随参考点不同()。
选择一项:A. 是固定的。
B. 是变化的。
C. 是固定或变化,应视具体电路情况而定的。
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是固定的。
题目6题干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a点、b点的电位分别为j a=10V,j b=5V。
则电动势E=5V,电压U=()。
选择一项:A. -5 VB. 0VC. 5V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5 V题目7题干二端元件的端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如图所示。
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txt>第一章(p26-31)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a)解:标注电压如图(a)所示。
由kvl有u?15?5?2?5v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p1??15?2??30w(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p2?2?u?2?5?10w(吸收)电阻的功率为p3?5?22?5?4?20w(吸收)(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b)由欧姆定律及kcl有i2?15?3a,i1?i2?2?3?2?1a5故电压源的功率为p1??15?i1??15?1??15w(发出)电流源的功率为p2??15?2??30w(发出)电阻的功率为p3?5?i2?5?32?5?9?45w(吸收)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解:标注电流如图(b)所示。
由kcl有i?6?2?4a 故u?2?i?2?4?8v2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p1??6?u??6?8??48w电阻的功率为p2?2?i2?2?42?32w外电路的功率为p3?2?u?2?8?16w且pk?13kp1p2p34832160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b)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1)图(a)中,i1与uab;解:如下图(a)所示。
因为(a)i?10?2?0.9i15所以i1?2?20?2.222a0.99uab?4(i1?i)?4??20?2??8?0.889v99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i1及电压u0。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及kcl有1000i1u020u0i1600i1u060005000整理得1000i1u0203000i1u00解得i1?5?10?3a?5ma,u0?15v。
题1-19图补充题:u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i ?a , ab ? 16 v ,求电阻r。
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2、何谓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之间应满足怎样的配合关系?答:电磁机构使衔铁吸合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吸力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复位)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反力特性。
电磁机构欲使衔铁吸合,在整个吸合过程中,吸力都必须大于反力。
反映在特性图上就是要保持吸力特性在反力特性的上方且彼此靠近。
3、单相交流电磁铁的短路环断裂或脱落后,在工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在工作中会出现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得到现象。
原因是:电磁机构在工作中,衔铁始终受到反力Fr的作用。
由于交流磁通过零时吸力也为零,吸合后的衔铁在反力Fr作用下被拉开。
磁通过零后吸力增大,当吸力大于反力时衔铁又被吸合。
这样,在交流电每周期内衔铁吸力要两次过零,如此周而复始,使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
5、接触器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结构特征如何区分交、直流接触器?答:接触器的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启停、正反转、制动和调速等。
交流接触器的铁芯用硅钢片叠铆而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设有骨架,使铁芯与线圈隔离并将线圈制成短而厚的矮胖型,这样有利于铁芯和线圈的散热。
直流接触器的铁芯通常使用整块钢材或工程纯铁制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制成高而薄的瘦高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芯直接接触,易于散热。
8、热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各用在什么场合?答:热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以及发热元件热膨胀原理设计,可以实现三相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必须用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Y形接法的电动机可用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
9、说明热继电器和熔断器保护功能的不同之处。
答: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过载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双金属片的热膨胀原理,并且它的动作有一定的延迟性;熔断器在电路中起短路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熔丝的热熔断原理,它的动作具有瞬时性。
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何谓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之间应满足怎样的配合关系?答:电磁机构使衔铁吸合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吸力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复位)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反力特性。
电磁机构欲使衔铁吸合,在整个吸合过程中,吸力都必须大于反力。
反映在特性图上就是要保持吸力特性在反力特性的上方且彼此靠近。
3、单相交流电磁铁的短路环断裂或脱落后,在工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在工作中会出现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得到现象。
原因是:电磁机构在工作中,衔铁始终受到反力Fr的作用。
由于交流磁通过零时吸力也为零,吸合后的衔铁在反力Fr作用下被拉开。
磁通过零后吸力增大,当吸力大于反力时衔铁又被吸合。
这样,在交流电每周期内衔铁吸力要两次过零,如此周而复始,使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
5、接触器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结构特征如何区分交、直流接触器?答:接触器的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启停、正反转、制动和调速等。
交流接触器的铁芯用硅钢片叠铆而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设有骨架,使铁芯与线圈隔离并将线圈制成短而厚的矮胖型,这样有利于铁芯和线圈的散热。
直流接触器的铁芯通常使用整块钢材或工程纯铁制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制成高而薄的瘦高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芯直接接触,易于散热。
8、热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各用在什么场合?答:热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以及发热元件热膨胀原理设计,可以实现三相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必须用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Y形接法的电动机可用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
9、说明热继电器和熔断器保护功能的不同之处。
答: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过载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双金属片的热膨胀原理,并且它的动作有一定的延迟性;熔断器在电路中起短路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熔丝的热熔断原理,它的动作具有瞬时性。
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何谓电磁机构的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之间应满足怎样的配合关系?答:电磁机构使衔铁吸合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吸力特性;电磁机构使衔铁释放(复位)的力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称作反力特性。
电磁机构欲使衔铁吸合,在整个吸合过程中,吸力都必须大于反力。
反映在特性图上就是要保持吸力特性在反力特性的上方且彼此靠近。
3、单相交流电磁铁的短路环断裂或脱落后,在工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在工作中会出现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得到现象。
原因是:电磁机构在工作中,衔铁始终受到反力Fr的作用。
由于交流磁通过零时吸力也为零,吸合后的衔铁在反力Fr作用下被拉开。
磁通过零后吸力增大,当吸力大于反力时衔铁又被吸合。
这样,在交流电每周期内衔铁吸力要两次过零,如此周而复始,使衔铁产生强烈的振动并发出噪声,甚至使铁芯松散。
5、接触器的作用是什么?根据结构特征如何区分交、直流接触器?答:接触器的作用是控制电动机的启停、正反转、制动和调速等。
交流接触器的铁芯用硅钢片叠铆而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设有骨架,使铁芯与线圈隔离并将线圈制成短而厚的矮胖型,这样有利于铁芯和线圈的散热。
直流接触器的铁芯通常使用整块钢材或工程纯铁制成,而且它的激磁线圈制成高而薄的瘦高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芯直接接触,易于散热。
8、热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各用在什么场合?答:热继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以及发热元件热膨胀原理设计,可以实现三相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三角形接法的电动机必须用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Y 形接法的电动机可用不带断相保护的三相式热继电器。
9、说明热继电器和熔断器保护功能的不同之处。
答: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过载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双金属片的热膨胀原理,并且它的动作有一定的延迟性;熔断器在电路中起短路保护的作用,它利用的是熔丝的热熔断原理,它的动作具有瞬时性。
第五版《电路原理》课后作业之宇文皓月创作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暗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a)(b)题1-1图解(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答:(a) 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b) 非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2)ui乘积暗示什么功率?答:(a) 吸收功率——关联方向下,乘积p = ui > 0暗示吸收功率;(b) 发出功率——非关联方向,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乘积p = ui < 0,暗示元件发出功率。
(3)如果在图 (a) 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答:(a) 发出功率——关联方向下,u > 0,i < 0,功率p为负值下,元件实际发出功率;(b) 吸收功率——非关联方向下,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u > 0,i > 0,功率p为正值下,元件实际吸收功率;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a)(b)(c)(d)(e)(f)题1-4图解(a)电阻元件,u、i为关联参考方向。
由欧姆定律u = R i = 104 i(b)电阻元件,u、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由欧姆定律u = - R i = -10 i(c)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10V (d)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5V(e) 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 (f)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第3章电路等效及电路定理P3-2 电路如图P3-2所示,应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x i ,并计算Ω10电阻吸收的功率。
图P3-2 图1 图2解:1)15V 单独作用,如图1示 2)4A 单独作用,如图2示A i x 6.0401040401040101215'=+⨯+⨯+= A i x 92.14401101121101''-=⨯++-= 3)共同作用 A i i i x xx 32.1)92.1(6.0'''-=-+=+= 4)10Ω电阻的功率:W R i p x4.1710)32.1(22=⨯-==,吸收17.4WP3-5 用叠加定理求如图P3-5所示电路的电压x u 。
4Ω4Ω4Ω图P3-5 图1 图2解:1)10V 单独作用,如图1示由KVL 得:04)5(21010''''=++⨯++-x x x xi i i i ,得:A i x 38.0135'==,V i u xx 8.310''== 2)2A 单独作用,如图2示由KVL 得:0)2(4)52(210''''''''=++++⨯+x x x xi i i i ,得:A i x 46.0136''-=-=,V i u xx 6.410''''-== 3)共同作用 V u u u x x 2.1)6.4(8.3'''-=-+=+=P3-9 求图P3-9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in R 。
(分别用电源法和伏安法)图P3-9 图1 图2解:1)电源法:设端口处电压和电流如图1所示:由25Ω电阻VCR得:)5.1(25IIiu-+⨯= 1)控制量:50uI= 2)联立两个方程:iu3100=,因此输入电阻:Ω===3.333100iuRin2)伏安法:端口处电压和电流如图2所示,设控制量AI1=,则:VIu5050==,AIIui5.15.125=-+=,因此输入电阻:Ω===3.335.150iuRinP3-11电路如图P3-11所示,利用电源变换求i。
大工19春《电路分析基础》在线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6 道试题,共30 分)
1.正弦交流电流的有效值等于其最大值的( )倍。
A.0.577
B.0.707
C.1.414
D.1.732
正确答案:B
2.大写字母Q表示( )。
A.平均功率
B.有功功率
C.无功功率
D.视在功率
正确答案:C
3.星形连接中,L1、L2、L3三条端线和由中性点引出的输电线,这四条线中,哪条线是零线?( )
A.L1
B.L2
C.L3
D.由中性点引出的输电线
正确答案:D
4.将三相电源每相绕组的首末端依次相连,形成闭合回路,首末相连端引出输电线L1、L2、L3对外进行供电,这种连接方式称为( )。
A.串联
B.并联
C.星形连接
D.三角形连接
正确答案:D
5.△-△系统适用于( )。
A.单相电路
B.三相三线制。
第1章第1次 专业 班 学号 200 姓名一、填空题1.在电路分析计算中,必须先指定电流与电压的 参考方向 ,电压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独立地 指定 。
2.若电流的计算值为负,则说明其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 相反 。
3.线性电阻上电压u 与电流i 关系满足 欧姆 定律,当两者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其表达式为 u=iR 。
4.基尔霍夫定律与电路的 结构 有关,而与 元件性质 无关。
5.KCL 实际上是体现了 电荷守恒定律 或 电流连续性 的性质。
6.KVL 实际上是体现了电压与 路径 无关的性质。
二、选择题1.电路如图1所示,已知11A i =-,32V u =,131R R ==Ω,22R =Ω,则电压源电压 =S u ( B )。
A .7V B .9V C .7V - D .9V -2.电路如图2所示,已知12A i =-,52V u =-,341ΩR R ==,52ΩR =,则电流源电流=S i (B )。
A .3A B .6A C .212A R i +() D .122A R R +()3.电路如图3所示,电流源功率如何?( B )。
A .发出B .吸收C .为零D .不确定4.电路如图4所示,10V =-u ,2A i =-,则网络N 的功率为( B )。
A .吸收20W B .发出20W C .发出10W D .发出10W -三、计算题1.电路如图5所示,试校核所得解答是否满足功率平衡。
(提示:求解电路以后,校核所得结果的方法之一是核对电路中所有元件的功率平衡,即元件发出的总功率应等于其他元件吸收的总功率)。
解:P A =-300W (发出); P B =60W (吸收); P C =120W (吸收);P D =80 W (吸收); P E =40 W (吸收);P A +P B +P C +P D +P E =0(功率平衡)2.试求如图6所示各电路中的电压U,并讨论计算各个元件和端口功率。
电路分析第3章作业参考
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3章电路等效及电路定理
P3-2 电路如图P3-2所示,应用叠加定理计算电流x i ,并计算Ω10电阻吸收的功率。
图P3-2 图1 图2
解:1)15V 单独作用,如图1示 2)4A 单独作用,如图2示
A i x 6.0401040401040101215'=+⨯+⨯+= A i x 92.1440
1101121101
''-=⨯+
+-= 3)共同作用 A i i i x x
x 32.1)92.1(6.0'
''-=-+=+= 4)10Ω电阻的功率:W R i p x
4.1710)32.1(22
=⨯-==,吸收17.4W
P3-5 用叠加定理求如图P3-5所示电路的电压x u 。
4Ω
4Ω
4Ω
图P3-5 图1 图2
解:1)10V 单独作用,如图1示
由KVL 得:04)5(21010''''=++⨯++-x x x x
i i i i ,得:A i x 38.013
5'==,V i u x
x 8.310'
'== 2)2A 单独作用,如图2示
由KVL 得:0)2(4)52(210''''''''=++++⨯+x x x x
i i i i ,得:A i x 46.013
6''-=-=,V i u x
x 6.410'
'''-== 3)共同作用 V u u u x x 2.1)6.4(8.3'''-=-+=+=
P3-9 求图P3-9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
in
R。
(分别用电源法和伏安法)
图P3-9 图1 图2
解:1)电源法:设端口处电压和电流如图1所示:
由25Ω电阻VCR得:)
5.1
(
25I
I
i
u-
+
⨯
= 1)
控制量:
50
u
I= 2)
联立两个方程:i
u
3
100
=,因此输入电阻:Ω
=
=
=3.
33
3
100
i
u
R
in
2)伏安法:端口处电压和电流如图2所示,设控制量A
I1
=,则:
V
I
u50
50=
=,A
I
I
u
i5.1
5.1
25
=
-
+
=,因此输入电阻:Ω
=
=
=3.
33
5.1
50
i
u
R
in
P3-11电路如图P3-11所示,利用电源变换求i。
1A 图P3-11 图1 图2
解: 2A并联5Ω等效为10V串联5Ω,20V串联10Ω等效为2A并联10Ω,如图1所示,10V串联10Ω等效为1A并联10Ω,同时1A和2A合并,如图2所示。
在图2中由分流得A
i6
.5
9
5
1
4
1
10
1
10
1
4
1
=
=
⨯
+
+
=
P3-15 电路如图P3-15所示,求a 、b 两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图P3-15 图1 图2 图3 解:1)开路电压,设参考方向如图1所示,V u oc 9240
1040
40320=+⨯+⨯=
2)等效电阻,独立源置零,如图2所示,Ω=+⨯+=2840
1040
1020o R
3)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
P3-19 图P3-19所示为晶体管电路模型,求电路中a 、b 两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图P3-19 图1 图2 图3
解: 1)开路电压,设参考方向如图1所示,
mA
k
I I u B B
oc 10110
30500==⨯-=,计算得V u oc 150-= 2)等效电阻,独立源置零,如图2所示,0300==B B I I ,
,因此Ω=500o R 3)戴维南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
P3-20 电路如图
P3-20所示,求a 、b 两端的诺顿等效电路。
Isc
3A
图P3-20 图1 图2 图3
解:1)短路电流,设参考方向如图1所示,列写KCL 和KVL 得:
Isc i i Isc i -==-+204210000,计算得:
A
i A
Isc 130-==
2)等效电阻,独立源置零,设端口处的电压和电流如图2所示,列写KVL 得:
i
i i i i u =+-=0004102,计算得:i u 4-=,所以等效电阻Ω-==
4i
u
R o 3)诺顿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
P3-26 电路如图P3-26所示,a 、b 两端接多大电阻能得到最大功率并求该功率。
8V
8V
-
+oc
u
图P3-26 图1 图2
解:1)开路电压,设参考方向如图1所示,利用分压计算
8
311120104040⨯+=⨯+-
=k k k u u k
k k
u o o
oc ,计算得:V
u V u o oc 2192=-=
2)等效电阻,独立源置零,如图2所示,V u 00=,则等效电阻Ω=+⨯=
k k
k k
k R o 840104010
3)当a 、b 端接入电阻R=R 0=8k Ω时,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W k
R u
p o oc m 152.18419242
2
=⨯-=
=
P3-27 图P3-27所示电路中,多大的电阻L R 能吸收最大功率?最大功率是多少?
R
L
oc
图P3-27 图1 图2
解:1)开路电压,设参考方向如图1所示,利用节点分析计算
oc
x x oc u u u u ⨯+=+=
⎪⎭⎫
⎝⎛+8
44125.069012161,计算得:V u oc 72=
2)等效电阻,独立源置零,设端口电压电流如图2所示,采用伏安法,设V u x 1=,
A u u u i x x
x
625.0125.0-6
1244=⨯+=,V u u x 3124=⨯=,因此等效电阻Ω==8.4i u R o
3)当电阻R L =R 0=4.8Ω时,可获得最大功率,最大功率W R u p o oc m 2708.44724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