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木得-口部定位治疗-言语治疗工具操作-下颌骨训练-下颌闭合训练器
- 格式:pdf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21
言语治疗基本知识点汇编:唐木得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评估部2015 年言语产生的三大系统:呼吸系统(肺)、发声系统(声带)和共鸣系统(声道)。
言语产生的五大功能模块:呼吸功能、发声功能、共鸣功能、构音功能和语音功能。
言语呼吸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在发出言语声的过程中出现的呼吸方式异常、呼吸支持不足或呼吸与发声不协调,通常表现为胸式呼吸、说话时气短、句长过短、音量低、吸气时发音和硬起音、软起音等。
矫治采用呼吸障碍促进法。
言语发声障碍:是指由于呼吸和声带等存在器质性、功能性或神经性异常引起的音调异常、响度异常或音质异常,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高音调、低音调、音调变化单一;响度过低、响度过高、响度单一;嘶哑声、粗糙声、气息声等。
矫治采用发声障碍促进法。
言语共鸣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在发出言语声的过程中出现的口腔共鸣功能异常或鼻腔共鸣功能异常,通常表现为前位聚焦、后位聚焦、喉位聚焦、鼻音功能亢进和鼻音功能低下。
矫治采用共鸣障碍促进法。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的运动异常或未理解目标音位的发音特征等原因造成的声韵调异常。
它是造成言语清晰度和言语可懂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有:韵母音位构音异常、声母音位构音异常和声调异常。
韵母音位构音异常表现有韵母鼻音化、韵母中位化、韵母遗漏、韵母替代;声母音位构音异常表现有声母遗漏、声母歪曲、声母替代;声调异常表现有一声调、二声调、三声调和四声调之间的发音混淆。
矫治采用口部运动治疗、构音运动治疗、韵母音位构音异常矫治和声母音位构音异常矫治(音位诱导、音位习得、音位对比和音位强化)。
语音障碍:是指患者在发出连续语音的过程出现的构音不清或韵律异常(流畅性异常)的现象。
通常表现为说话断续或不清晰。
语音障碍的矫治包括“CRDS”和重读治疗法。
CRDS法:语音巩固训练(C)、语音重复训练(R)、语音切换训练(D)、语音轮替训练(S)。
语音的构成:汉语语音经常用到音素、音节、音位、音段和超音段的概念。
口部肌肉训练器名词解释什么是口部肌肉训练器?口部肌肉训练器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锻炼口部肌肉的器械或设备。
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练习来增强和改善口部肌肉的力量、灵活性和耐力。
口部肌肉训练器通常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如硅胶或橡胶,以确保舒适性和安全性。
口部肌肉训练器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咀嚼、吞咽和言语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口腔健康。
口部肌肉训练器的作用口部肌肉训练器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和锻炼口腔周围的肌肉群。
口腔肌肉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它们参与了许多日常活动,如咀嚼食物、吞咽、言语和呼吸。
口部肌肉训练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改善口腔功能和口腔健康。
口部肌肉训练器的使用可以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增强咀嚼能力口部肌肉训练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咀嚼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通过使用口部肌肉训练器进行咀嚼练习,可以加强咀嚼肌群的肌力,提高咀嚼效率,从而更好地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2. 改善吞咽功能口部肌肉训练器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吞咽功能。
通过进行口部肌肉训练,可以加强吞咽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提高吞咽的效率和顺畅度。
这对于那些有吞咽困难或吞咽功能障碍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3. 提升言语能力口部肌肉训练器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言语能力。
口腔肌肉在言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舌头、嘴唇和颌骨肌肉。
通过使用口部肌肉训练器进行言语训练,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提高发音准确性和清晰度。
4. 促进口腔健康口部肌肉训练器的使用还可以促进口腔健康。
口腔肌肉的强度和灵活性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
通过口部肌肉训练器的锻炼,可以增强口腔肌肉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提高口腔黏膜的弹性和抵抗力,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
如何正确使用口部肌肉训练器?正确使用口部肌肉训练器对于取得良好的效果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正确使用口部肌肉训练器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训练器口部肌肉训练器有不同的形状和材质,选择合适的训练器非常重要。
根据个人的口腔情况和训练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器可以确保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口部运动治疗技术—口部触觉与本体感觉刺激技术口部运动治疗技术—口部触觉与本体感觉刺激技术一、口部触觉刺激技术1.冷刺激作用:有助于锻炼患者耐受原本不愿意或者不能耐受的触觉刺激;用具:冰、冰棉棒、冷食物、湿冷毛巾或冷手。
操作:1.吸吮冰;2.含冰块;3.吹冰水;4.冰棉棒口腔内刺激;5.吃或喝冷食物;6.冷敷脸部。
2.热刺激法作用:有助于锻炼患者耐受原本不愿意或者不能耐受的触觉刺激;用具:干毛巾或毛毯、热食物、热手、热水袋或电热宝。
操作:1.热敷脸颊部;2.吃或喝热食物3.振动法作用:有助于整合口部触觉感知;用具:振动器操作:使用振动器在脸颊、唇部等部位振动4.触摸法作用:有助于超敏的孩子起到脱敏作用;用具:孩子自己的手、孩子自己熟悉的用具如牙刷操作:1.把自己的手放到嘴里;2.自己用牙刷刷牙;5.食物刺激法作用:适合于口腔内触觉弱敏,口腔外超敏超敏的孩子;用具:孩子熟悉和喜欢的食物。
操作:使用食物进行口腔内刺激6.视觉反馈法作用:有助于提高孩子对感觉输入的感知,提高孩子的触觉耐受力;用具:镜子;操作:触觉刺激时同时使用镜子进行反馈7.刷皮肤法作用:有助于超敏的孩子起到安抚作用,也可以用来兴奋口部肌肉并增强其活动水平;用具:毛发刷操作:使用毛发刷刷口部、脸部皮肤。
二、口腔触觉刺激的一般顺序1.从不敏感部位过渡到敏感部位敏感区域:口部、手、脚次敏感区域:颈部、肩部、躯干、2.从口腔外到口腔内口腔外→口腔内;整体身体→头部、面部、耳朵、脸颊、整个口腔区域、双唇、牙龈、舌、上颚3.口腔内触觉刺激的顺序当开始进行口腔内触觉刺激时,先将合适的用具塞入口腔,尽可能让其接触整个口腔的内表面,然后刺激牙龈,从上牙龈开始,从中线先后至一侧臼齿处,回到中线,再从中线到另外一侧臼齿处,同样方法刺激下牙龈。
4.舌触觉刺激顺序先刺激舌的整个表面→舌尖→中部→舌后部。
三、口部触觉刺激的注意事项1.介入速度要缓慢必须缓慢介入,不能太快2.随时调整刺激方法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变化而调整刺激方法3.要根据身体部位的差异性调整刺激方法和策略例如口外表现为触觉超敏,口内则为弱敏的,这就要根据不同调整。
TOMATIS疗法简介TOMATIS疗法是法国巴黎耳鼻喉专科医学院的Alfred Tomatis教授(1920-2002)发明并发展起来的。
Tomatis教授长期致力于听力和语言方面的研究,并于1958年在布鲁塞尔获得了科学研究金奖。
Tomatis教授一生有20多部著作,依据他的理论发明并创造的疗法在世界上许多Tomatis中心被使用。
他的医学研究是围绕人类耳部的技能与沟通和语言障碍研究而进行的,下面我们仅就与这种疗法有关的几条原则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
TOMATIS疗法的主要原理Tomatis教授认为,耳部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发明的疗法就是通过耳部来重新调节神经系统的紊乱的。
内耳的重要性耳前庭是内耳的组成部分,它控制着平衡、协调、垂直平衡、肌肉紧张度及身体所有的肌肉,包括眼睛的肌肉。
正是由于耳前庭的存在我们才可以在空间中表达我们的身体,作出各种动作。
耳前庭还是身体传达给肢体所有感官信息的重要中继站。
因此,一个耳前庭不正常的儿童,整个感官的协调性也不好。
耳蜗也是内耳的一部分。
它的功能是分析声音,这些声音往往对理解语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内耳还有给大脑充电的功能,为脑部工作提供必需的刺激。
在听到尖利的声音是,内耳会把这种刺激传输给脑部。
耳朵如果不能听到这些尖利的声音,脑部的运作便会缺少刺激作用。
听觉的形成Tomatis教授很早就提出胎儿可以听见并且聆听母亲的声音。
从那时起,科学研究就证实了这一说法的有效性。
实际上,在胎儿只有四个半月大的时候,耳朵是第一个完全具备功能的器官。
当胎儿长到6个月大的时,会在母亲说话节奏的作用下移动身体。
母亲的声音不仅作为一种情感营养物质而存在,它还为孩子出生后的学习获取语言而作准备。
这就意味着,听觉在子宫中就已经产生了。
听力疗法基于上述原因,Tomatis教授利用命题的声音来重新带动听力的运作,为了重新制造出子宫内的声音环境,他们用电子技术来过滤声音。
口部运动治疗技术—唇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口部运动治疗技术—唇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一、增强唇感知觉治疗技术:1.协助指压法、2.自助指压法、3.振动法、4.吸吮法二、提高唇肌肌力法:(一)唇肌张力过高治疗技术1.按摩面部法、2.减少上唇回缩、3.减少唇侧向回缩、4.减少下唇回缩(二)唇肌张力过低治疗技术1.抵抗法、2.对捏法、3.唇部拉伸法、4.脸部拉伸法三、针对性治疗技术(一)圆唇运动治疗技术:1.吸管进食法、2.感觉酸的表情、3.夹住吹哨管或卷龙、4.吹泡泡或棉球5.拉纽扣法、6.唇操器法、7.面巾练习法、8.唇运动训练器法(二)展唇运动治疗技术:1.杯子进食法、2.模仿大笑、3.咧开嘴角,发/i/音;(三)唇闭合运动治疗技术:1.勺子进食法、2.唇部按摩、3.发砸唇音、4.出声吻、5.夹住压舌板(四)唇齿接触运动治疗技术1.夹饼干、2.舔果酱、3.发唇齿音(五)圆展交替治疗技术1.亲吻、微笑、2.亲吻、皱眉、3.微笑、撅嘴、4./i/、/u/交替发音一、增强唇感知觉治疗技术1.协助指压法方法: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坐着。
治疗师弯曲食指放在患者下颌缘下侧,拇指指腹平放在患者的口轮匝肌上,稍为用力按压口轮匝肌,维持数秒。
然后治疗师用拇指按顺时针方向按压口轮匝肌一周,重复数次。
作用:增强口轮匝肌的感知觉和肌力,促进闭合运动。
2.自助指压法方法: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坐着。
治疗师拿着软球或者有弹性的玩具,放在患者的双唇上,轻压双唇,让患者用唇抵住玩具发双唇音/ba/、/pa/。
作用:增强唇的感知觉和肌力3.振动法方法: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坐着。
治疗师将单头唇肌按摩器的毛刷头放在患者的口轮匝肌上,启动开关,然后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毛刷头,振动口轮匝肌一周,反复数次。
也可以使用双头唇肌按摩器。
作用:增强唇的感知觉和肌力4.吸吮法方法:治疗师与患者面对面坐着。
治疗师手持圆形冰棒,让患者用双唇用力夹住冰棒,然后吸吮。
若患者不能主动吸吮,治疗师可先用冰水刺激双唇,诱导患者吸吮动作,然后再让患者吸吮冰棒。
口部运动治疗技术—下颌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口部运动治疗技术—下颌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一、增强下颌感知觉治疗技术:1.指尖控制法、2.手掌控制法二、提高咬肌肌力法:1.深压咬肌法、2.敲打咬肌法、3.拉伸咬肌法、4.振动咬肌法三、针对性治疗技术(一)下颌运动受限治疗技术:1.咀嚼法、2.高位抵抗法、3.高低位抵抗法;(二)下颌运动过度治疗技术:1.低位抵抗法、2.侧向控制法、3.前位控制法;(三)下颌分级控制治疗技术:1.低位控制法、2.大半开位控制法、3.小半开位控制法、4.高位控制法(四)下颌转换运动治疗技术一、增强下颌感知觉治疗技术1.指尖控制法:指尖控制法是一种自主运动治疗技术,用来提高感知觉能力,增加患者对下颌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自助技术。
方法:患者将大拇指置于下巴尖处,其余四指指尖置于颞下颌关节上,让下颌做上下运动,手指感觉并体会到下颌运动时颞颌关节打开、关闭的情况。
作用:提高下颌感知觉,增强患者下颌的自主控制能力。
2.手掌控制法手掌控制法是一种自主运动治疗技术,用来增强感知觉能力,增加患者对下颌的自主控制能力。
方法:手掌控制法:患者将手掌置于下颌,手掌根部放在下巴下,手指指尖置于颞颌关节处,下颌上下运动,感觉并体会到下颌运动时打开、关闭的情况。
作用:提高下颌感知觉,增强患者下颌的自主控制能力。
二、提高咬肌肌力法1.深压咬肌法方法:治疗师和患者面对面坐着,要求患者一直咬紧牙关,治疗师应用双手触摸患者的咬肌,然后治疗师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指腹缓缓深压咬肌。
患者在咀嚼和要东西的时候,深压咬肌效果更好。
作用:短暂而间歇地压肌腹可以促进肌肉兴奋,压完肌腹后在向两端拉伸该肌肉也可以促进肌肉兴奋。
压肌肉的附着点处将抑制肌肉兴奋。
2.敲打咬肌法方法:治疗师和患者面对面坐着,要求患者一直咬紧牙关,治疗师应用双手触摸患者的咬肌,然后治疗师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指腹敲打咀嚼肌。
反复敲打可使松弛的肌肉紧张,提高肌力。
下颌开闭口康复机器人的设计刘艳绰;程秀芳【摘要】为了解决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阻碍患者正常咀嚼运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患者下颌咀嚼康复训练的开闭口康复训练机器人.采集了正常人下颌切碎阶段和研末阶段的运动轨迹,作为下颌开闭口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设计依据,完成了康复机器人的机构设计,通过ADAMS软件进行了运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开闭口康复训练机器人能够很平稳地帮助患者完成下颌康复训练.此康复机器人适用于患者在医院或者家中进行康复训练.%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normal mast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syndrome,an opening and closing reha 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was designed to realize the reha bilitation training of mandi bular mastication.The movement tracks of normal mandi bular in cutting and grinding stages were collected,and they were used as basis of the design basis of mandi bular opening and closing reha 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The mechanism design of the reha bilitation robot motion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and the design was simulated by ADAMS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reha 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can sta bly help patients to complete mandi bular reha bilitation training.The reha bilitation robot is suita ble for the reha bilitation training of the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or at home.【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40)002【总页数】7页(P93-99)【关键词】下颌关节;轨迹;康复机器人;运动仿真【作者】刘艳绰;程秀芳【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唐山0632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42.3下颌骨的无障碍运动使得人类可以自由地进行吞咽、歌唱、交流以及打鼾等动作,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是下颌运动障碍的多发疾病,已被WHO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4位口腔流行病[1-2]。
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言语康复的疗效252000摘要:目的:对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在孤独症儿童言语康复中的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本次研究于2019年3月开始,于2021年3月结束,以在研究时间内本院接收的孤独症语言障碍患儿共68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为了更好的提升研究内容的准确性,将对68例患儿进行分组探讨,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在研究过程中分别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器具辅助口部运动,最终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儿的训练效果以及表达能力进行对比。
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训练效果以及训练后的表达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结论:对孤独症儿童采用有效的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提升其训练效果,与此同时改善患儿的表达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器具辅助;口部运动;孤独症儿童;言语康复引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目前孤独症儿童逐渐增加,而根据当前对孤独症儿童的相关研究发现,患儿发病的原因可能和先天性因素、免疫反应和环境影响有关。
而终身保持沉默和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下降是大部分孤独症儿童的主要症状之一,且改症状会随着患儿的年龄增加不断的加重。
因此该疾病也引起了更多相关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了现阶段国内外很多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1]。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言语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孤独症语言障碍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2岁到7岁,平均年龄为(3.58±1.11)岁;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2岁到8岁,平均年龄为(3.51±1.6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