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四版第9章 细胞信号转导(李)
- 格式:pdf
- 大小:6.04 MB
- 文档页数:75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4、细胞学cytology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二、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6、人们通常将1838—1839年和确立的;1859年确立的;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7、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三、选择题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a、Robert Hookeb、Leeuwen Hoekc、Grewd、Virchow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b、Crick和Watsonc、Schleiden和Schwannd、Sichold和Virchow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a、1665年以后的25年b、1838—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c、19世纪的最后25年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4、()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一、分泌蛋白合成的模型---信号假说信号假说信号肽与共转移导肽与后转移信号假说信号假说内容指导因子: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又称停泊蛋白)等在非细胞系统中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与SRP、DP和微粒体的关系信号肽与共转移信号肽与信号斑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的数目决定多肽跨膜次数跨膜蛋白的取向导肽与后转移基本的特征: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称后转移蛋白质跨膜转移过程需要ATP使多肽去折叠,还需要一些蛋白质的帮助(如热休克蛋白Hsp70)使其能够正确地折叠成有功能的蛋白。
二、蛋白质分选与分选信号分选途径门控运输跨膜运输膜泡运输拓扑学等价性的维持三.膜泡运输膜泡运输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泡定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
膜泡运输是特异性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识别、组装、去组装的复杂调控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网格蛋白包被小泡COPII包被小泡COPI包被小泡网格蛋白包被小泡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也负责将物质从质膜内吞泡(细胞质) 胞内体溶酶体运输高尔基体TGN是网格蛋白包被小泡形成的发源地COPII包被小泡负责从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COPII包被蛋白由5种蛋白亚基组成;包被蛋白的装配是受控的;COPII包被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并使之浓缩。
COPI包被小泡COPI包被含有8种蛋白亚基,包被蛋白复合物的装配与去装配依赖于ARF;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ER。
细胞器中保留及回收蛋白质的两种机制:转运泡将应被保留的驻留蛋白排斥在外,防止出芽转运;通过识别驻留蛋白C-端的回收信号(lys-asp-glu-leu,KDEL) 的特异性受体,以COPI-包被小泡的形式捕获逃逸蛋白。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 绪 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的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线衍射仪等。
4、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的。
在这一时期,显微镜的观察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和其他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受精时的核融合等,细胞内的渗透压和细胞膜的透性等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发展。
对于生殖过程中的细胞以及核的行为的研究,对于发展遗传和进化的理论起了很大作用。
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癌基因(oncogene):通常表示原癌基因(proto oncogene)的突变体,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使细胞的生长失去控制,并转变成癌细胞,故称癌基因。
氨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 tRNA synthetase):将氨基酸和对应的tRNA的3′端进行共价连接形成氨酰-tRNA的酶。
不同的氨基酸被不同的氨酰-tRNA合成酶所识别。
暗反应(light independent reaction):光合作用中的另外一种反应,又称碳同化反应(carbon assimilation reaction)。
该反应利用光反应生成的ATP和NADPH中的能量,固定CO2生成糖类。
白介素-1β转换酶(interleukin-1β converting enzyme,ICE):Caspase-1,Caspase家族成员之一,线虫Ced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同源蛋白,催化白介素-1β前体的剪切成熟过程。
半桥粒(hemidesmosome):位于上皮细胞基底面的一种特化的黏着结构,将细胞黏附到基膜上。
胞间连丝(plasmodesma plasmodesma):相邻植物细胞之间的联系通道,直接穿过两相邻细胞的细胞壁。
胞内体(endosome):动物细胞内由膜包围的细胞器,其作用是转运由胞吞作用新摄取的物质到溶酶体被降解。
胞内体被认为是胞吞物质的主要分选站。
胞吐作用(exocytosis):携带有内容物的膜泡与质膜融合,将内容物释放到胞外的过程。
胞吞作用(endocytosis):通过质膜内陷形成膜泡,将细胞外或细胞质膜表面的物质包裹到膜泡内并转运到细胞内(胞饮和吞噬作用)。
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如胶原和蛋白聚糖等,在决定细胞形状和活性的过程中起着一种整合作用。
胞质动力蛋白(cytoplasmic dynein):由多条肽链组成的巨型马达蛋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膜泡或膜性细胞器等沿微管朝负极转运。
;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一、分泌蛋白合成的模型---信号假说信号假说信号肽与共转移导肽与后转移信号假说信号假说内容指导因子: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又称停泊蛋白)等在非细胞系统中蛋白质的翻译过程与SRP、DP和微粒体的关系信号肽与共转移信号肽与信号斑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起始转移序列和终止转移序列的数目决定多肽跨膜次数跨膜蛋白的取向导肽与后转移基本的特征: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称后转移蛋白质跨膜转移过程需要ATP使多肽去折叠,还需要一些蛋白质的帮助(如热休克蛋白Hsp70)使其能够正确地折叠成有功能的蛋白。
二、蛋白质分选与分选信号分选途径门控运输跨膜运输膜泡运输拓扑学等价性的维持三.膜泡运输膜泡运输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泡定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
膜泡运输是特异性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识别、组装、去组装的复杂调控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网格蛋白包被小泡COPII包被小泡COPI包被小泡网格蛋白包被小泡✧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 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途径也负责将物质从质膜 内吞泡(细胞质) 胞内体 溶酶体运输✧高尔基体TGN是网格蛋白包被小泡形成的发源地COPII包被小泡✧负责从内质网 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COPII包被蛋白由5种蛋白亚基组成;包被蛋白的装配是受控的;✧ COPII包被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并使之浓缩。
COPI包被小泡COPI包被含有8种蛋白亚基,包被蛋白复合物的装配与去装配依赖于ARF;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 ER。
细胞器中保留及回收蛋白质的两种机制:✧转运泡将应被保留的驻留蛋白排斥在外,防止出芽转运;✧通过识别驻留蛋白C-端的回收信号(lys-asp-glu-leu,KDEL) 的特异性受体,以COPI-包被小泡的形式捕获逃逸蛋白。
(ion)。
该反应利用光各章节概述第1章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它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①生物膜与细胞器;②细胞信号转导;③细胞骨架体系;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⑤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⑦细胞死亡;⑧细胞衰老;⑨细胞工程;⑩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本章回顾了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简史,阐述了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重要意义,分析了细胞生物学学科形成的基础与条件。
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细胞的发现;②细胞学说的建立;③细胞学的经典时期;④实验细胞学时期;⑤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当今的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概念为出发点,在各层次上探索生命现象的最基本、最核心问题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第2章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1)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单位。
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虽然是“社会化”的细胞,但它们又保持着形态结构的独立性,每一个细胞具有自己完整的结构体系。
(2)细胞是有机体代谢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细胞内的一切生化过程与试管内的生化过程的根本不同点,是细胞有严格自动控制的代谢体系,并且有保证完成生命过程有序性的独立的结构装置。
(3)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依靠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来实现的。
细胞是研究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细胞都具有遗传的全能性(除少数特化细胞)。
构成各种生物机体的细胞的种类繁多,结构与功能各异,但它们都具有基本共性:细胞膜,两种核酸(DNA与RNA),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与一分为二的增殖方式,这些是细胞结构与生存不可缺少的基础。
种类繁多的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两大类。
近年认为原核细胞并不是统一的一大类,建议将细胞划分为原核细胞、古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三大类。
支原体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最简单的细胞,它已具备细胞的基本结构,并且有作为生命活动基本单位存在的主要特征。
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1.现代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前沿学科细胞生物学是指一门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生物膜与细胞器(2)细胞信号转导(3)细胞骨架体系(4)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5)细胞增殖及其调控(6)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7)细胞死亡(8)细胞衰老(9)细胞工程(10)细胞的起源与进化二、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1.生物科学3 个阶段(1)形态描述阶段:该阶段为19 世纪以及更早时期。
(2)实验生物学阶段:该阶段为20 世纪的前半个世纪。
(3)精细定性与定量的现代生物学阶段:该阶段为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2.细胞的发现英国学者胡克(Robert Hooke)于1665 年用自制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 倍),观察了软木(栎树皮)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
荷兰学者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用更好的显微镜,观察了许多动植物的活细胞与原生动物,并于1674 年在观察鱼的红细胞时描述了细胞核的结构。
意大利的M.Malpighi 与英国的N.Grew 注意到了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与细胞质的区别。
3.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1)细胞学说的建立①第一阶段1838~1839 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其基本内容为:a.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c.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②第二阶段1858 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有机体的一切病理表现都是基于细胞的损伤”等观点。
细胞生物学重点1第九章:线粒体重点1.掌握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结构内外膜、DNA、核糖体、膜间隙、F1颗粒、基质、嵴蛋白质占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线粒体的脂类只占干重的20~30%含丰富的心磷脂和较少的胆固醇是线粒体在组成上与细胞其他膜结构的明显差别。
2.掌握线粒体的功能,熟悉ATP形成机制3.熟悉线粒体的增殖4.了解线粒体的基因组学特征5.了解线粒体的起源第十五章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需要掌握的内容:1.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的特点及二者的比较2.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室的概念3.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特点4.细胞周期的调控( cyclins-CDKs-CKIs系统)及研究方法5.细胞增殖的概念6.联会复合体的概念及特点7.细胞周期检验点第六章细胞膜及其表面重点:1 掌握细胞膜的化学组成2 掌握细胞膜的特点3 熟悉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4 了解细胞膜表面结构第五章细胞连接和细胞外基质QUESTION:简述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学作用1.真核细胞的细胞核(E)A. 是细胞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B. 是最大的细胞器C. 是转录的场所D. 是DNA复制的场所E. 以上都是哺乳类动物中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红细胞)、成熟的植物筛管无细胞核细胞核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核膜(核孔、核纤层)、染色质、核仁、核基质2.核定位信号(B)A. 可引导蛋白质出核B. 对其连接的蛋白质无特殊要求C. 完成转运后被切除D. 与线粒体基因有关E. 与染色体的组装有关3.以下哪些组件与蛋白入核有关(ABE)A. Ran-GTPB. ImportinC. ExportinD. NESE. NLS4.关于蛋白质入核运输机制错误的是(B)A. 需要ATP供能的主动运输过程B. 与膜性细胞器之间的运输相同C. 由核膜孔道控制D. 运输过程不切除核定位信号E. 运输时保持完全折叠的天然构象5.简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6.蛋白质入核运输的机制与膜性细胞器之间的运输有何不同?7.举例说明转录因子核输入的调控。
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信号转导的概念: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与细胞内或表面受体作用,转换并开启细胞信号通路,进而引起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
第一节细胞信号转导概述一、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配体)传递到另一个靶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靶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靶细胞整体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一)细胞通讯的方式主要有3种方式。
1.细胞间隙连接(gap junction,动物)与胞间连丝通讯(植物)2.细胞间接触依赖性通讯3.化学通讯根据化学信号分子可以作用的距离范围,可分为以下4类:1、内分泌(endocrine):内分泌细胞分泌信号分子(如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至全身,作用于靶细胞。
2、旁分泌(paracrine):细胞分泌局部化学介质到细胞外液中,经过局部扩散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
包括:①各类细胞生长因子;②气体信号分子(如:NO)3、化学突触通讯:神经递质或神经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4、自分泌(autocrine):细胞对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产生反应,信号发放细胞与靶细胞为同类或同一细胞。
常见于病理条件下,如肿瘤细胞合成并释放生长因子刺激自身,导致肿瘤细胞持续增殖。
二、信号分子与受体(一)信号分子生物细胞所接受的信号既可以就是物理信号(声、光、热、电流),也可以就是化学信号。
1、分类从溶解性来瞧又可分为脂溶性与水溶性2类:脂溶性信号分子、水溶性信号分子2、细胞信号分子的共同特点①特异性,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②高效性,几个分子即可发生明显的生物学效应,这一特性有赖于细胞的信号逐级放大系统;③可被灭活,完成信息传递后可被降解或修饰而失去活性,保证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与细胞免于疲劳。
(二)受体受体(receptor)就是一种能够识别与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物质,多为糖蛋白,少数为糖脂,也有受体为糖蛋白—糖脂复合物(如促甲状腺素受体)。
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1~9章习题及答案翟中和第四版《细胞生物学》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二、填空题1、细胞分裂有直接分裂、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三种类型。
2、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和达尔文进化论并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3、细胞学说、进化论和遗传学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4、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展开研究的科学。
5、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人是荷兰学者列文虎克。
三、问答题:1、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3大基本问题是什么?答:①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②基因表达产物是如何逐级组装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这种自组装过程的调控程序与调控机制是什么?③基因及其表达的产物,特别是各种信号分子与活性因子是如何调节诸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答:①生物膜与细胞器②细胞信号转导③细胞骨架体系④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⑤细胞增殖及其调控⑥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⑦细胞死亡⑧细胞衰老⑨细胞工程⑩细胞的起源与进化3、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病毒(virus):非细胞形态生命体,最小、最简单的有机体,必须在活细胞体内复制繁殖,彻底寄生性。
3、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裹的和结构的细胞,细菌是原核细胞的代表。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以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分子层中或结合在其表面。
生物膜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即膜的不对称性和膜的流动性:1)、生物膜结构的不对称性保证了膜功能的方向性,使膜两侧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的功能只发生在膜外侧,有的则在膜内侧,这是生物膜发生作用所必不可少的。
如调节细胞内外Na+、K+的Na+—K+ATP酶,其运转时所需的ATP是细胞内产生的,该酶的ATP结合点正是处于膜的内侧面;许多激素受体等接受细胞外信号的则处于细胞外侧。
2)、膜的流动性与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识别、药物对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
可以说,一切膜的基本活动均在生物膜的流动状态下进行。
2、何为内在膜蛋白?它以什么方式与膜脂相结合?内在膜蛋白又称整合膜蛋白,这类蛋白部分或全部插入脂双层中,多数为横跨整个膜的跨膜蛋白。
它与膜结合的主要方式有:1)、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
2)、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如精氨酸、赖氨酸等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Ca+、Mg+等阳离子与带负电的磷脂极性头相互作用。
3)、某些膜蛋白通过自身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的脂肪酸分子,插到膜双层之间,进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合力,还有少数蛋白与糖脂共价结合。
3、从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谈谈人们对生物膜的认识过程。
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是人类认识细胞膜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实验技术和方法的改进而不断完善的:1)、1925年:质膜是由双层脂分子构成的;2)、1935年: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明治式的质膜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影响达20年之久;3)、1959年提出单位膜模型,并大胆推测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单位膜构成;4)、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强调:①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②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层分子。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教四版)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5)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9)第四章细胞质膜 (11)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13)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15)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17)第八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20)第九章细胞信号转导 (21)第十章细胞骨架 (25)第十一章细胞核与染色质 (27)第十二章核糖体 (34)第十三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35)第十四章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 (36)第十五章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 (37)第十六章细胞死亡与细胞衰老 (39)第十七章细胞的社会联系 (40)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现状一、现代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前沿学科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课题归纳起来包括3个根本性问题:(1)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2)基因表达产物是如何逐级组装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3)基因及其表达的产物,特别是各种信号分子与活性因子,是如何调节诸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的?二、细胞生物学得主要研究内容10个方面:(一)生物膜与细胞器(二)细胞信号转导基本研究内容3个方面:①细胞间信号传递:信号分子-受体作用②受体与信号跨膜转导:G蛋白与一系列受体③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与网络调控-生物学效应(三)细胞骨架体系(四)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五)细胞增殖及其调控增殖调控研究从两方面进行:①找控制增殖的因子②研究控制增殖的主要检验点相关的周期蛋白与依赖于周期蛋白的激酶的调控机理(六)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七)细胞死亡(八)细胞衰老(九)细胞工程(十)细胞的起源于进化目前全球最热门的研究方向是:①细胞周期调控②细胞凋亡③细胞衰老④信号转导⑤DNA的损伤修复第二节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生物科学发展的3个阶段:①>19世纪形态描述为主-生物科学②20世纪前半个世纪(1950年前)-实验生物学③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生物学一、细胞的发现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当时“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有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产物所构成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三、细胞学的经典时期(一)原生质理论的提出(二)细胞分裂的研究(三)细胞器的发现四、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一)细胞遗传学(二)细胞生理学(三)细胞化学五、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这个新阶段的基本特点可归纳如下:(1)研究对象:细胞(及社会),尤其活细胞(2)研究内容:细胞重大生命活动(3)研究重点:细胞信号调控网络,作为揭示生命活动分子机制方面(4)研究目标:多层次上特别是纳米层次揭示生命活动本质(5)研究特征: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结构&流程示意图1.细胞重大生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思考题1.根据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与你所掌握的生命科学知识,恰当地评价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它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得形成、发展及目前得现状与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得主要内容与当前得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得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得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就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得科学,就是在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得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得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得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得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得细胞分子水平以上得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得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与X线衍射仪等、4、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活史得科学,细胞学得确立就是从Schleiden(1838)与Schwann(1839)得细胞学说得提出开始得,而大部分细胞学得基础知识就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得。
在这一时期,显微镜得观察技术有了显著得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与其她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得行为、受精时得核融合等,细胞内得渗透压与细胞膜得透性等生理学方面得知识也有了发展。
对于生殖过程中得细胞以及核得行为得研究,对于发展遗传与进化得理论起了很大作用、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cell biology:就是细胞得分子生物学,就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得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得、化学得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与蛋白质等大分子得构造、组成得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得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得表现得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