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判读
- 格式:pptx
- 大小:13.68 MB
- 文档页数:44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要点一心电图得分析方法(一) 熟记正常心电图得正常值及常见心电图得诊断要点(二) 按以下步骤分析心电图1、首先找出P波,根据P波得有无、形状及与QRS波群得时间关系来确定。
P 波在Ⅱ导联与V1导联上最清楚;判断心律:窦性心律或异位心律。
2、测量PP间期或RR间期、分别计算心房率或心室率。
3、观察各导联得P波、QRS波群、ST段与T波得形态、方向、振幅与时间就是否正常。
4、测量心电轴。
5、测量PR间期与QT间期。
6、比较PP间期与RR间期,找出心房率与心室率得关系,注意有无提前、延后或不整齐得P波与QRS波群,以判定异位心律与心脏传导阻滞得部位。
7、最后结合临床资料,作出心电图诊断结论。
二常见心电图得诊断要点(一) 正常心电图得正常值1、正常P波时间<0、12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0、25mV,胸导联<0、2mV。
2、心率在正常范围(60次/分~100次/分)时,PR间期为0、12~0、20s。
3、正常QRS波群时间<0、12s。
正常V1导联得R/S<1,V5导联得R/S>1,在V3导联,R 波与S波得振幅大体相等。
正常V5、V6导联QRS波群得R波<2、5mV,aVR导联得R 波<0、5mV,Ⅰ导联得R波<1、5mV,aVL导联得R 波<1、2mV,aVF导联得R波<2、0mV。
除aVR导联外,正常Q波时间<0、04s,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中R波得1/4。
4、正常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
5、正常T波方向大多与QRS波群得主波方向一致,T波振幅大于同导联中R波得1/10。
6、QT间期得正常范围为0、32~0、44s。
(二) 窦性心律1、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简称“窦性P波”。
2、心率为60~100次/分。
(三) 窦性心动过速1、窦性P波。
2、心率> 100次/分。
(四) 窦性心动过缓1、窦性P波。
心电图的正常图形解读与异常判读一、什么是心电图?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利用心脏肌肉在工作时产生的电活动记录下来的一种检查方法。
通过测量心脏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特定的波形图形,可以了解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二、正常心电图的特征1. P波:P波代表房室结激动传导,通常应该是呈正向并尖锐而对称的波峰。
2. QRS波群:QRS波群代表室性激动传导过程,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波峰和凹陷,其中R峰为最高点。
3. T波:T波代表室性肌肉复极化过程,应该是倾斜向上并光滑的。
三、常见异常心电图1. 心率失常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时,P波消失且心房未能同步收缩。
房室传导阻滞:QRS间期延长或QRS波形变异。
室性早搏:提前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2. 心室肥厚左心室肥厚:R波振幅增高、胸前导联的S波深度增加。
右心室肥厚:右胸导联V1中,R波增高或者S波减低。
3. 心脏缺血缺血性ST段改变: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0.1mV。
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ST段抬高和Q波。
4. 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加快,P波形态正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率加快,QRS波形畸形。
5. 其他异常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钙、低镁等可以引起T波改变。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洋地黄类)可引起心电图异常。
四、专业判读与建议对于一份心电图的判断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以下是一般的建议:1. 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2. 判断是否存在临床症状和体征。
3. 检查患者的基础资料,如年龄、疾病史等。
4. 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心肌酶谱、心脏超声等。
五、心电图的应用心电图不仅可以用于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1. 心电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对病情进行及时评估。
2. 心律失常诊断与治疗:通过心电图的分析,确定异常节律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评估药物疗效:观察药物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调整治疗方案。
心电图判读试题及答案
1. 心电图中P波代表什么?
A. 心房收缩
B. 心室收缩
C. 心房舒张
D. 心室舒张
答案:A
2. 正常情况下,心电图的PR间期大约是多少毫秒?
A. 100-120ms
B. 120-200ms
C. 200-300ms
D. 300-400ms
答案:B
3. 心电图中QRS波群代表什么?
A. 心房收缩
B. 心室收缩
C. 心房舒张
D. 心室舒张
答案:B
4. 以下哪种心律失常是心电图上可见的?
A. 窦性心动过速
B. 窦性心动过缓
C. 心房颤动
D. 所有以上
答案:D
5. 心电图中的ST段抬高通常提示什么?
A. 心肌缺血
B. 心肌梗死
C. 心肌炎
D. 心包炎
答案:B
6. 心电图中T波倒置通常见于哪种情况?
A. 心肌缺血
B. 高钾血症
C. 心室肥厚
D. 心房颤动
答案:A
7. 心电图中的QT间期延长可能与哪种情况有关?
A. 心肌梗死
B. 低钾血症
C. 心室肥厚
D. 心房颤动
答案:B
8. 心电图中U波的出现可能与以下哪种电解质紊乱有关?
A. 高钾血症
B. 低钾血症
C. 高钙血症
D. 低钙血症
答案:B
9. 心电图中的J点是指什么?
A. QRS波群的终点
B. ST段的起点
C. T波的起点
D. P波的终点
答案:B
10. 心电图中的P-R段通常代表什么?
A. 心房收缩
B. 心室收缩
C. 心房舒张
D. 心室舒张
答案:C。
常见心电图与胸片的判读第一节心电图一、心电图纸横轴: 时间 0.04S纵轴: 电压 0.1mv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
大部分导联呈钝圆形;导联I、II、aVF、V4-6直立,aVR倒置;其余导联双向;时间:<0.12秒;振幅:肢导<0.25mV;胸导<0.2mV。
P-R间期:从P波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时间:0.12-0.20秒。
QRS波群:为心室除极波。
时间:0.06-0.10秒;波形:(1)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I、II、III 导联的QRS波群其主波一般向上;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2)正常人胸导R波自V1 - V6 导联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3)V1、V2、V3出现Q波应视为异常,V5、V6看不到Q波应视为异常;振幅:I 导联的R波小于1.5mV,aVF导联的R波小于2.0mV,胸导的R波小于2.5mV。
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正常多为一等电位线,一般下移不应>0.05mV;上抬在肢体导联及V4-V6导联不应>0.1mV 。
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方向:大多和QRS主波的方向一致,左心导联I、II、V4 - 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振幅:左心导联I、II、V4 - V6导联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三、临床常见异常心电图1.QRS波群电压增高:胸导联V5或V6导联的R波>2.5mV;Sv1+Rv5>4.0mV(男性)、>3.5mV(女性);肢体导联中,Ⅰ导联的R波>1.5mV;aVL导联的R波>1.2mV;aVF导联的R波>2.0mV;RI+SIII>2.5mV。
2.可出现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但一般<0.12s。
4.ST-T改变:在R波为主的导联,其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当QRS波群电压增高同时伴有ST-T改变者,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心电图判读(临床技能培训)一.分析流程第一:先看心电图是12导,18导,还是只给了长标准肢体导联,长V1导联(技巧:一般后两种是看心律失常的);第二:明确标准电压是1mV,还是2mV;第三:看P波1.先看其是否为窦性心律:有无P波,是否直立(Ⅰ,Ⅱ,V4,V5,V6),倒立(aVR);2.看其振幅:肢体导联≧0.25 mV,胸导联≧0.2 mV为高电压;3.看其宽度:正常P≦0.1s,当大于0.11 s时提示有左房大。
第四:看QRS波群1.看主波方向:Ⅰ,Ⅱ,Ⅲ直立,aVR倒立,V1到V6的R波逐渐增大,S波逐渐减小,V3的R:S=1:1;2.V1导联可以出现QS波形,在特殊情况下V2也可以出现QS波形,但在其它导联上出现则不正常,比如V3出现了QS波形,则提示患者有心肌病,心肌梗死等疾病;3.肥大表现(时限≧0.12s):①左室大:电轴左偏;电压V1S+V5R≧3.5 mV(女性)/4.0 mV(男性)(提示左室高电压,注意:左室高电压与左室肥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可以见于瘦高男孩);②右室大:电轴右偏;电压V1S+V5R≧1.05 mV。
第五:看S-T段1.S-T段正常;2.S-T段抬高(上斜型,弓背向下型,弓背向上型);3.S-T段压低(心肌缺血的表现)。
4.振幅问题:肢体导联抬高要小于0.1 mV,V4到V6小于0.1 mV;V1到V3抬高(原来为:V1和V2﹤0.3mV,V3﹤0.5mV;最新为V1和V2﹤0.15 mV,V3﹤0.3mV)5.临床意义:①所有的导联S-T段都抬高,应为心包炎,心肌炎;②早期复极综合征为“对号样”抬高;③变异型心绞痛S-T段抬高的形态与心肌梗死一致,但恢复后没有任何心电图改变;④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形成,S-T段也抬高,但可以持续一个月不降。
第六:看T波1.T波直立方向与P波一致;2.Ⅲ,aVL,aVF,V1到V3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其它导联则不能双向或向下,提示有心肌缺血,心肌疾病;3.正常情况下T波波型成“上缓下陡型”,若出现T波波型两面对称高尖,则提示有心肌梗死,高血钾。
心电图判读方法及重点一心电图的解析方法( 一 ) 熟记正常心电图的正常值及常居心电图的诊断重点( 二 ) 按以下步骤解析心电图1.第一找出 P 波,依据 P 波的有无、形状及与 QRS波群的时间关系来确立。
P 波在Ⅱ导联和 V1导联上最清楚;判断心律:窦性心律或异位心律。
2.丈量 PP间期或 RR间期、分别计算心房率或心室率。
3.观察各导联的 P 波、 QRS波群、 ST 段和 T 波的形态、方向、振幅和时间能否正常。
4.丈量心电轴。
5.丈量 PR间期和 QT间期。
6.比较 PP间期和 RR间期,找出心房率与心室率的关系,注意有无提早、延后或不整齐的 P波和 QRS波群,以判断异位心律和心脏传导阻滞的部位。
7.最后联合临床资料,作出心电图诊断结论。
二常居心电图的诊断重点( 一 )正常心电图的正常值1.正常 P 波时间 <,P 波振幅在肢体导联 <0. 25mV ,胸导联 <0. 2mV 。
2.心率在正常范围( 60次 / 分~100次 / 分)时, PR间期为~。
3.正常 QRS波群时间 <。
正常 V1导联的 R/S<1,V5导联的 R/S>1,在 V3导联, R 波和 S 波的振幅大体相等。
正常 V5 、V6导联 QRS波群的 R 波 <,aVR导联的 R波 <,Ⅰ导联的 R波 <,aVL 导联的 R 波 <,aVF导联的 R波 <。
除 aVR导联外,正常 Q波时间 <,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中 R波的 1/4 。
4.正常 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
5. 正常 T 波方向大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T 波振幅大于同导联中R波的 1/10 。
间期的正常范围为~。
(二)窦性心律波规律出现,P 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
简称“窦性P 波”。
2.心率为 60~ 100次 / 分。
( 三 )窦性心动过速1.窦性 P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