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表观密度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砂浆稠度试验操作规程一、目的:用于确定砂浆的配合比或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的稠度。
二、仪器设备:砂浆稠度仪、钢制捣棒、秒表。
三、操作规程:1、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再讲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
2、用湿布擦净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再讲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砂浆表面宜低于容器口10mm,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均匀地插捣25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
3、拧开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应拧紧制动螺,使齿条测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上。
4、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10秒时立即拧紧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1mm),即为砂浆的稠度值。
5、盛浆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四、结果确定:1、同盘砂浆应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应精确至1mm。
2、当两次试验值之差大于10mm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砂浆表观密度试验一、目的:用于测定砂浆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 以确定每立方米砂浆拌合物中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
二、仪器设备:容量筒(容积为1L),天平或电子秤(感量为5g),钢制捣棒,砂浆密度测定仪,振动台(振幅0.5 ±0.05mm,频率50±3Hz),秒表。
三、操作规程:1、先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
2、用湿布擦净容器筒的内表面,再称量容量筒质量皿,精确至5go3、捣实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
当砂浆稠度大于50mm 室,宜人工插捣法,当砂浆稠度小于50mm时,宜机械振动法。
人工插捣法: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量筒,稍有富余,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
当插捣过程中砂浆沉落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再用木锤敲击外壁5-6下。
机械振动法: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量筒置于振动台振10 秒,当振动过程中砂浆沉落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
附件:《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条文摘要3取样及试样制备3.1取样3.1.1建筑砂浆试验用料应从同一盘砂浆或同一车砂浆中取样。
取样量不应少于试验所需量的4倍。
3.1.2当施工过程中进行砂浆试验时,砂浆取样方法应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并宜在现场搅拌点或预拌砂浆卸料点的至少3个不同部位及时取样。
对于现场取得的试样,试验前应人工搅拌均匀。
3.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15min。
3.2试样的制备3.2.1在试验室制备砂浆试样时,所用材料应提前24h运入室内。
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士5℃。
当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砂浆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3.2.2试验所用原材料应与现场使用材料一致。
砂应通过4.75mm筛。
3.2.3试验室拌制砂浆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等的称量精度应为士0.5%,细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士l%。
3.2.4在试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试验用砂浆搅拌机》JG/T3033的规定,搅拌的用量宜为搅拌机容量的30%一70%,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20s。
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80s。
3.3试验记录3.3.1试验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取样日期和时间;2工程名称、部位;3砂浆品种、砂浆技术要求;4试验依据;5取样方法;6试样编号;7试样数量;8环境温度;9试验室温度、湿度;10原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及性能指标;11砂浆配合比和每盘砂浆的材料用量;12仪器设备名称、编号及有效期;13试验单位、地点;14取样人员、试验人员、复核人员。
9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9.0.1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设备:1试模:应为70.7m m×70.7mm×70.7mm的带底试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模》JG237的规定选择,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
附件:《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条文摘要3取样及试样制备3.1取样3.1.1建筑砂浆试验用料应从同一盘砂浆或同一车砂浆中取样。
取样量不应少于试验所需量的4倍。
3.1.2当施工过程中进行砂浆试验时,砂浆取样方法应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并宜在现场搅拌点或预拌砂浆卸料点的至少3个不同部位及时取样。
对于现场取得的试样,试验前应人工搅拌均匀。
3.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15min。
3.2试样的制备3.2.1在试验室制备砂浆试样时,所用材料应提前24h运入室内。
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士5℃。
当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砂浆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3.2.2试验所用原材料应与现场使用材料一致。
砂应通过4.75mm筛。
3.2.3试验室拌制砂浆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等的称量精度应为士0.5%,细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士l%。
3.2.4在试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试验用砂浆搅拌机》JG/T3033的规定,搅拌的用量宜为搅拌机容量的30%一70%,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20s。
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80s。
3.3试验记录3.3.1试验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取样日期和时间;2工程名称、部位;3砂浆品种、砂浆技术要求;4试验依据;5取样方法;6试样编号;7试样数量;8环境温度;9试验室温度、湿度;10原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及性能指标;11砂浆配合比和每盘砂浆的材料用量;12仪器设备名称、编号及有效期;13试验单位、地点;14取样人员、试验人员、复核人员。
9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9.0.1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设备:1试模:应为70.7m m×70.7mm×70.7mm的带底试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模》JG237的规定选择,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
普通砂浆基本性能检测方法1、适用范围、检测项目、技术标准1.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的砌筑、抹灰、地面工程及其他用途的建筑砂浆的基本性能试验。
1.2检测项目:稠度、表观密度、保水性试验、凝结时间、立方体抗压强度、拉伸粘结强度。
1.3技术标准JGJ/T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2、取样及试样制备2.1干粉砂浆的取样(1)按同种品种、同强度等级编号从干粉砂浆生产线出料口随机进行取样,试样总量不应少于40Kg。
干粉砂浆生产线()(2)在实验室制备砂浆时,所取的样应提前24小时运入室内。
拌合时,实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
(3)在实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试验用砂搅拌机》JG/T3033的规定,搅拌的用量为搅拌机容量的30%-70%,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20s。
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80s。
3、试验记录(1)取样日期和时间;(2)工程名称、部位;(3)砂浆品种、砂浆技术要求;(4)试验依据;(5)取样方法;(6)试样编号;(7)试样数量;(8)环境温度;(9)试验室温度、湿度;(10)砂浆配合比;(11)仪器设备名称、编号;(12)试验单位、地点;(13)取样人员、试验人员、复核人员。
4 、稠度试验4.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砂浆的配合比或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的稠度。
4.2稠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1)砂浆稠度仪:应由试锥、容器和支座三部分组成。
试锥应由钢材或铜材制成,试锥连同滑杆的质量为300±2g;盛浆容器应由钢板制成,筒高应为180mm,锥底内径应为150 mm;支座应包括底座、支架及刻度显示三部分,应由铸铁、钢或其他金属制成;(2)钢制捣棒:直径为10 mm,长度为350 mm,端部磨圆;(3)秒表。
4.3稠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应先采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润杆,再将润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润杆能自由滑动。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98-2021.2、现场配置砂浆:由水泥、细骨料与水,以及根据需要参加的石灰、活性掺合料或外加剂在现场配制成的砂浆,分为水泥砂浆与水泥混合砂浆。
3、砌筑砂浆所用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
4、M1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或砌筑水泥;M15以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宜选用通用硅酸盐水泥。
5、砌筑砂浆砂宜选用中砂,且应全部通过的筛孔。
6、石灰膏、电石膏试配时的稠度,应为120±5。
7、水泥混合砂浆的强度等级可分为M5、M7.5、M10、M15。
8、砌筑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3〕:水泥砂浆≥1900、水泥混合砂浆≥1800、预拌砌筑砂浆≥1800。
9、砌筑砂浆的稠度、保水率、试配抗压强度应同时满足要求。
10、烧结普通砖砌体、粉煤灰砖砌体的施工稠度是:70~90〔〕。
11、烧结多孔砖砌体、烧结空心砖砌体、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施工稠度是:60~80〔〕。
12、砌筑砂浆的保水率:水泥砂浆≥80%、水泥混合砂浆≥84%、预拌砂浆≥88%。
13、有抗冻性要求的砌体工程,砌筑砂浆应进展冻融试验。
14、砂浆试配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自开场加水算起。
15、对水泥砂浆与水泥混合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20s;对预拌砂浆与掺有粉煤灰、外加剂、保水增稠材料等的砂浆,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80s。
16、砂浆的试配强度计算公式:〔ƒm,0= kƒ2〕17、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计算公式:=1000(ƒm,0-β)/〔ᕃ〕18、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与石灰膏总量,可为350。
19、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应按枯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
20、现场配制水泥砂浆时当采用细砂或粗砂时,用水量分别取上限或下限。
21、预拌砂浆试配时稠度取7080。
22、砌筑砂浆试配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配合比应为按98-2021得出的基准配合比,其余两个配合比的水泥用量应按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10% 。
砂浆表观密度试验砂浆表观密度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材料检测试验,其试验过程和步骤如下:一、试验目的砂浆表观密度试验旨在测定干混砂浆或现场搅拌砂浆的密度,以了解其质量、组成成分及配比等情况。
表观密度的测量结果可用于评估砂浆的稠度、保水性、硬化后强度等性能,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二、试验原理砂浆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干砂浆质量。
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将砂浆搅拌均匀,测定其体积和质量,通过计算得到表观密度。
根据测量原理,可分为比重瓶法和烘箱法两种。
三、试验步骤1.准备试验设备(1)比重瓶:容积约为300ml,具有精密刻度线,并附有磨口玻璃塞。
使用前需洗净烘干。
(2)烘箱:用于烘干砂浆样品和比重瓶。
(3)天平:精度为0.01g。
(4)搅拌器、铲子、刷子等工具。
2.制备砂浆试样(1)按照砂浆配合比称取所需原材料,如水泥、砂、外加剂等。
(2)将原材料加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均匀,制备成砂浆。
(3)将砂浆倒入比重瓶中,约占比重瓶容积的2/3。
3.测定砂浆表观密度(1)用玻璃塞将比重瓶口塞紧,确保瓶内砂浆充分搅拌均匀。
(2)将比重瓶放置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即连续两次称量结果差值不超过0.01g)。
(3)取出比重瓶,冷却至室温后,用天平称量其质量(m1)。
(4)将比重瓶中的砂浆倾倒干净,并用刷子轻轻刷洗瓶内壁及塞子表面,确保无残留砂浆。
(5)用天平称量空比重瓶的质量(m0)。
(6)根据下列公式计算砂浆表观密度:ρ=(m1- m0) / V0式中:V0为比重瓶的容积,单位为毫升(ml)。
4.结果整理与分析(1)重复上述步骤2~5三次,求得砂浆表观密度的平均值。
(2)将试验结果与砂浆配合比进行对比分析,了解砂浆质量与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3)根据试验结果调整砂浆配合比,优化砂浆性能。
四、注意事项1.在试验过程中,要保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
比重瓶在使用前必须洗净烘干,避免因水分残留导致测量误差。
2.在烘箱烘干样品过程中,应确保砂浆样品充分烘干至恒重,以减小误差。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容重的区别与干混砂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的测定方法干混砂浆及干混砂浆拌合物单位体积的质量,我们有时候会称作干密度及湿密度,也有别的叫法,实际上所指一样。
对于这个数据的命名,严格来讲,更确切地叫法应该是干混砂浆的堆积密度和干混砂浆拌合物的容重。
(一) 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式中ρ——密度,g/cm3;m ——材料的质量,g;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所以材料的密度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组成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当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一定时,材料的密度为常数。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
在测定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实体积。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
砖、石材等块状材料的密度即用此法测得。
(二)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ρo ——表观密度,g/cm3 或kg/cm3;m ——材料的质量,g 或kg;Vo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 或m3。
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材料及所含内部孔隙的总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质量与其含水状态关系密切,且与材料孔隙的具体构造特征有关。
故测定表观密度时,必须注明其含水情况,一般是指材料在气干状态(长期在空气中干燥)下的表观密度。
在烘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称为干表观密度。
不含开口孔隙的表观密度称为视密度,以排水法测定其体积。
(三)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质量,kg;——材料的堆积体积,m3。
测定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任意含水状态下的质量。
但须注明含水率,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而言。
因此,材料的堆积体积包含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及颗粒之间的空隙。
附件:《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条文摘要3取样及试样制备3.1取样3.1.1建筑砂浆试验用料应从同一盘砂浆或同一车砂浆中取样。
取样量不应少于试验所需量的4倍。
3.1.2当施工过程中进行砂浆试验时,砂浆取样方法应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执行,并宜在现场搅拌点或预拌砂浆卸料点的至少3个不同部位及时取样。
对于现场取得的试样,试验前应人工搅拌均匀。
3.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进行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15min。
3.2试样的制备3.2.1在试验室制备砂浆试样时,所用材料应提前24h运入室内。
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士5℃。
当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砂浆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3.2.2试验所用原材料应与现场使用材料一致。
砂应通过4.75mm筛。
3.2.3试验室拌制砂浆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水泥、外加剂、掺合料等的称量精度应为士0.5%,细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士l%。
3.2.4在试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试验用砂浆搅拌机》JG/T3033的规定,搅拌的用量宜为搅拌机容量的30%一70%,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20s。
掺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的砂浆,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180s。
3.3试验记录3.3.1试验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取样日期和时间;2工程名称、部位;3砂浆品种、砂浆技术要求;4试验依据;5取样方法;6试样编号;7试样数量;8环境温度;9试验室温度、湿度;10原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及性能指标;11砂浆配合比和每盘砂浆的材料用量;12仪器设备名称、编号及有效期;13试验单位、地点;14取样人员、试验人员、复核人员。
19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9.0.1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设备:1试模:应为70.7mm×70.7mm×70.7mm的带底试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试模》JG237的规定选择,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拆装方便。
101题目(卷号:380)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
)1.Ι级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应满足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或1.10倍钢筋(),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A.抗拉强度标准值,屈服强度标准值B.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标准值C.抗拉强度标准值,钢筋实际抗拉强度D.钢筋实际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标准值2.对一组C30混凝土的标准试件进行抗折试验,测得破坏荷载的代表值为73kN,其抗折强度计算值为()MPa。
A.3.2B.5.4C.7.8D.9.73.进行混凝土碳化试验时,碳化箱内二氧化碳浓度应保持在()。
A.20±1%B.20±3%C.25±1%D.25±3%4.采用快冻法进行混凝土冻融性能试验时,应在养护龄期为()天时将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并放入水中浸泡,以备进行冻融试验。
A.20B.24C.28D.305.碳素结构钢的力学工艺性能试验,每批试验数量为()拉伸试样,()弯曲试样。
A.一个,一个B.二个,二个C.二个,一个D.一个,二个6.钢筋牌号HRB335,公称直径为28mm闪光对焊试件,冷弯检验时其弯心直径应为()。
A.3dB.4dC.5dD.6d7.压力机上、下承压板的平面度公差不应大于()。
A.0.01mmB.0.02mmC.0.03mmD.0.04mm8.进行混凝土静弹性模量测试时,若试件的抗压强度与轴心抗压强度值之差超过轴心抗压强度的()时,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
A.10%B.15%C.20%D.25%9.某工程一层柱子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其中Φ18的钢筋共280个焊接接头,应抽取()个焊接接头进行拉伸、弯曲试验。
A.3B.4C.610.烧结多孔砖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2MPa,强度标准值为13.8MPa,该砖强度等级为()。
A.MU30B.MU25C.MU20D.MU1511.一组闪光对焊钢筋焊接接头初验试件,拉伸试验结果为:3个试件抗拉强度均大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但小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的1.10倍,1个在焊缝外延断,则该批接头拉伸性能为()。
预拌砂浆性能试验实施细则一、预拌砂浆稠度试验细则:1、检验依据:《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第4条。
2、适用范围:适用于确定砂浆的配合比或控制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的稠度。
3、试验设备:应符合现行行标JGJ/T 70第4.0.2条的规定。
4、试验条件:砂浆拌和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当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砂浆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5、试验步骤:应符合现行行标JGJ/T 70第4.0.3条的规定。
6、稠度试验结果的确定:6.1 同盘砂浆应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精确至1mm。
6.2 当两次试验值之差大于10mm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7、试验原始记录:见文件编号为:的表示格式。
8、试验结果检验报告:见文件编号为:的表示格式。
二、预拌砂浆(湿拌)保塑时间试验细则:1、试验依据:《预拌砂浆》GB/T 25181-2019附录A。
2、保塑时间定义:湿拌砂浆自加水搅拌后,在标准存放条件下密闭储存,至工作性能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时间。
3、试验设备:3.1 稠度试验设备应符合现行行标JGJ/T 70第4.0.2条的规定;3.2 砂浆搅拌机应符合标准《试验用砂浆搅拌机》JC/T 3033-1996的规定;3.3 称:称量20kg,感量20g;3.4 容量筒、塑料桶或金属桶,带盖,容称不小于12L。
4、试验条件:4.1 标准试验条件:环境温度(20±5)℃;4.2 标准存放条件:环境温度(23±2)℃;相对温度(50~70)%。
5、试验步骤:应符合现行国标GB/T 25181第A.3条,规定的试验步骤进行。
6、结果计算与判定:6.1 结果计算:稠度损失率应按下式计算:∆St=(S o-St)×100/S o;式中:∆St-湿拌砂浆在保塑时间t时的稠度损失率,%,精确到1%; S o -湿拌砂浆初始稠度,单位为(mm);St-湿拌砂浆在保塑时间t时的稠度,单位为(mm)。
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引言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评估砂浆的密度和流动性。
为了确保安全操作和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2. 安全操作规程2.1 仪器检查在每次使用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之前,应进行以下检查: - 确保仪器的电源线正常,没有损坏; - 检查仪器的外观是否存在明显的损坏或松动部件; - 检查仪器的刻度盘和液晶显示屏是否清晰可见。
2.2 使用场所选择选择一个稳定、无震动和无风的实验室环境进行砂浆表观密度测定的操作,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2.3 仪器准备•将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并固定好;•连接好电源,并确保电源的稳定;•将所需试验装置安装到仪器上,并连接好相应的管路。
2.4 操作步骤1.按照试验需要,调整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的相关参数,如测定速度、滴定液量等;2.将待测样品注入试验装置中,并确保装置的密封性;3.启动仪器,进行测定;4.根据测定结果,记录相关数据。
2.5 关机及清洁在使用完毕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关机及清洁: 1. 关闭仪器电源;2. 将试验装置卸下,并用清水彻底清洗干净;3. 用干净的布或纸巾将仪器表面擦拭干净。
2.6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将手指或其他物品放入装置中,以防危险发生;•避免用力碰撞仪器,以免造成损坏;•使用过程中严禁吸烟或近距离照射火源;•注意仪器周围的清洁环境以及安全通道。
3. 保养规程为了保持砂浆表观密度测定仪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以下是一些保养规程的建议:3.1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仪器,包括外表面和内部零件的清洁。
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仪器表面,并用清水清洗试验装置和管路。
3.2 保持干燥保持仪器处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受到过高的湿度影响。
存放仪器时,应使用防尘罩或放置在干燥的柜子中。
3.3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仪器的电源线、电源开关、刻度盘和液晶显示屏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换。
八、砂浆表观密度试验(JGJ/T 70-2009)
1、使用仪器:
1)容量筒:金属制成,内径应为108mm,净高为109mm,筒壁厚应为2-5mm,容积应为1L;
2)天平:称量应为5kg,感量应为5g;
3)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350mm,端部磨圆;
4)振动台:振幅应为0.5±0.05mm,频率应为50±3Hz;
5)秒表。
2、试验步骤:
1)应按照规定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
2)应先采用湿布擦净容量筒的内表面,再称量容量筒质量m1,精确至5g;
3)捣实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
当砂浆稠度大于50mm时,宜采用人工插捣法,当砂浆稠度不大于50mm时,宜采用机械振动法;
采用人工插捣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器筒,使稍有富余,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25次,当插捣过程中砂浆沉落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再用木锤沿容器外壁敲击5-6下;
采用振动法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器筒连同漏斗在振动台上振10s,当振动过程中砂浆沉入到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
4)捣实或振动后,应将同口多余的砂浆拌合物刮去,使砂浆表面平整,然后将容器筒外壁擦净,称出砂浆与容器筒总质量m2,精确至5g。
3、计算:
ρ= (m2-m1)×1000
V
式中:ρ——砂浆拌合物的表观密度(kg/m3);
m2——容量筒质量(kg);
m1——容量筒及试样质量(kg);
V——容量筒容积(L);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
4、校正:
1)选择一块能覆盖住容量顶面的玻璃板,称出玻璃板和容量筒质量。
2)向容量筒中灌入温度为20±5℃的饮用水,灌到接近上口时,一边不断加水,一边把玻璃板沿筒口徐徐推入盖严。
玻璃板下不得存在气泡。
3)擦净玻璃板面及筒壁外的水分,称量容器筒、水和玻璃板质量(精确至5g)。
两次质量之差(以kg计)即为容器筒的容积(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