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件优选与认证的流程体系
- 格式:pdf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47
军用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和应用当前,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军事变革,信息化是这场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实现军事装备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是高水平、高可靠的军用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尤其是微电子器件在军事装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元器件的选型和应用就日益显得重要。
本文着重就军用电子元器件选型和使用过程中的采购、筛选、破坏性物理分析以及失效分析进行探讨,列出了元器件的选择和使用准则以及全过程流程图。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系统的基础部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且不能再分割的电路基本单元。
由于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品种众多,因此它们的性能、可靠性等参数对整个军用电子产品的系统性能、可靠性、寿命周期等技术指标的影响极大。
所以正确有效地选择和使用电子元器件是提高军用产品可靠性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主要由设计和制造工作来保证,这是元器件生产厂的任务。
但是国内外失效分析资料表明,有近一半的元器件失效并非由于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不高,而是由于使用者对元器件的选择不当或使用有误造成的。
因此为了保证军用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就必须对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应用加以严格控制。
1、电子元器件的分类顾名思义,元器件可分为元件和器件2大类。
元件中有电阻、电容、电感、继电器和开关等;器件可分为半导体分立器件、集成电路以及电真空器件等。
表1为元器件分类表。
2、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元器件的质量等级是指元器件装机使用之前,按产品执行标准或供需双方的技术协议,在制造、检验及筛选过程中对其质量的控制等级。
质量等级越高,其可靠性等级就越高。
为了保证军用元器件的质量,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元器件标准,在八十年代初期制订的“七专”8406 技术条件(以下统称“七专”条件),“七专”技术条件是建立我国军用元器件标准的基础,目前按“七专”条件或其加严条件控制生产的元器件仍是航天等部门使用的主要品种。
(注:“七专”指专人、专机、专料、专批、专检、专技、专卡)。
电子元器件行业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第一章质量控制基础 (2)1.1 质量控制概述 (2)1.2 质量控制原则 (2)第二章电子元器件概述 (3)2.1 电子元器件分类 (3)2.2 电子元器件特性 (4)2.3 电子元器件质量要求 (4)第三章材料选择与检验 (4)3.1 材料选择原则 (4)3.2 材料检验方法 (5)3.3 材料质量控制 (5)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 (6)4.1 生产工艺管理 (6)4.2 生产设备管理 (6)4.3 生产环境控制 (6)第五章产品检验标准 (7)5.1 检验标准制定 (7)5.2 检验方法与手段 (7)5.3 检验流程与要求 (7)第六章环境适应性测试 (8)6.1 环境因素分析 (8)6.2 环境适应性测试方法 (8)6.3 环境适应性评价 (9)第七章功能功能测试 (9)7.1 功能功能指标 (9)7.2 功能功能测试方法 (10)7.3 功能功能评价 (10)第八章可靠性测试 (10)8.1 可靠性指标 (10)8.2 可靠性测试方法 (11)8.3 可靠性评价 (11)第九章安全性测试 (12)9.1 安全性指标 (12)9.2 安全性测试方法 (12)9.3 安全性评价 (13)第十章质量问题分析与改进 (13)10.1 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13)10.2 质量改进措施 (13)10.3 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14)第十一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14)11.1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14)11.1.1 质量管理体系定义 (14)11.1.2 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15)11.1.3 质量管理体系核心要素 (15)11.1.4 我国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现状 (15)11.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15)11.2.1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5)11.2.2 确定组织结构和职责 (15)11.2.3 制定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15)11.2.4 资源配置 (15)11.3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维护 (16)11.3.1 内部审核 (16)11.3.3 持续改进 (16)11.3.4 外部监督 (16)第十二章质量认证与监督 (16)12.1 质量认证体系 (16)12.2 质量认证流程 (17)12.3 质量监督与管理 (17)第一章质量控制基础1.1 质量控制概述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要求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产品关键元器件认证要求 ulUL认证,全称为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是美国一个独立的产品测试与认证机构。
UL认证是产品进入北美市场的必要要求,符合UL认证要求的产品具有安全可靠性。
UL认证主要涵盖电气产品、工业控制设备、电信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家用和商用设备以及娱乐设备等领域。
UL认证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达到最高的安全标准。
首先,UL认证要求对产品的材料和构造进行评估。
评估的重点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分析、材料的物理性能分析、材料的电性能分析等等。
产品的材料必须符合UL认证机构规定的材料标准,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UL认证要求对产品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测。
电气性能检测包括电气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
电气安全性测试主要包括绝缘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电压、电流和功率检测等。
电磁兼容性测试主要包括产品对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的抗干扰性能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UL认证机构可以确保产品在电气方面具备安全可靠性。
再次,UL认证要求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可靠性评估主要包括产品的寿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产品可靠度分析等。
寿命测试主要是通过模拟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来评估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环境适应性测试主要包括产品在不同温度、湿度和气压等环境下的性能测试,以评估产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
产品可靠度分析则是通过对产品的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评估产品的健壮性和防护性能。
最后,UL认证还要求对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审核。
制造过程审核主要包括对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审核,确保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都符合UL认证的要求。
这些审核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过程控制审核、设备能力审核等。
通过这些审核,UL认证机构可以确保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都具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流程。
总结来说,UL认证要求对产品的材料、构造、电气性能、可靠性和制造过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测。
ESCC对元器件管理的文件和规范体系范艳清江元英ESCC文件和规范体系按其属性分为五级,0级和1级是属于文件类;2〜4 级属于规范类。
ESCC文件和规范代号由ESCC和一组数字组成。
其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图1 ESCC文件结构图a. 文件类ESCC文件有两级:0级是制定政策的文件,规定了ESCC的基本原则、ESCC的目标与政策、组成、管理和章程等。
还规定成员资格、谅解备忘录、资源和项目签约者及其体系的版本。
由五位数字组成,0XXXX,例如ESCC 00000《ESCC章程》。
1级是规定组织、保障和实施等方面的文件,详细阐明关于组织结构、程序和体系实施要求等内容。
组织用10XXX,其中101XX 用于SCSB (Space Components Steering Board 空间元器件指导委员会),102XX用于执行(ESCC Executive ESCC执行委员会),103XX 用于PSWG( Policy and Standards Working Group政策和标准工作组)、104XX 用于CTB (Components Technology Board元器件技术委员会)。
保障用11XXX,其中110XX用于状态管理、111XX用于质量保证、112XX 用于相互确认、113XX 用于宣传。
实施用12XXX ,其中120XX 文件类、121XX 合格鉴定、122XX ESCIES (European Space Components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 欧洲空间元器件信息交换系统)网站、123XX 设计和选用。
注:XXXX 表示具体数字。
例如:ESCC 10000《ESCC组织、成员和决定过程》ESCC 10100《SCSB组成和基本法则》ESCC 11001《状态管理程序》ESCC 12002《文件和规范管理程序》ESCC 12101《ESA 鉴定程序》b. 规范类ESCC规范分为基础规范、通用规范、详细规范三级。
QC 080000Edition 4.0 2017-05IECQ PUBLICATION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要求(HSPM )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HPRICE CODE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ECQ 体系)– 2 – QC 080000 © IEC:2017(ZHS)目录前言 (5)1范围 (6)1.1总则 (6)1.2应用 (6)2规范性引用文件 (6)3术语和定义 (6)4组织环境 (8)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8)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9)4.3确定HSPM体系的范围 (9)4.4HSPM体系及其过程 (9)4.4.1总则 (9)5领导作用 (9)5.1领导作用和承诺 (9)5.1.1总则 (9)5.1.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9)5.2HSF方针 (10)5.2.1制定HSF方针 (10)5.2.2沟通HSF方针 (10)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0)6策划 (10)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0)6.1.1HSPM体系的策划 (10)6.1.2组织 (10)6.2HSF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0)6.2.1HSF目标 (10)6.2.2HSF目标的策划 (10)6.3变更的策划 (11)7支持 (11)7.1资源 (11)7.1.1总则 (11)7.1.2人员 (11)7.1.3基础设施 (11)7.1.4过程运行环境 (11)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11)7.1.6组织的知识 (11)7.2能力 (12)7.3意识 (12)7.4沟通 (12)7.5成文信息 (12)QC 080000 © IEC:2017(ZHS) – 3 –7.5.1总则 (12)7.5.2创建和更新 (13)7.5.3成文信息的控制 (13)8运行 (13)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13)8.2产品和服务的HSF要求 (13)8.2.1顾客沟通 (13)8.2.2产品和服务HSF要求的确定 (14)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14)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14)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14)8.3.1总则 (14)8.3.2设计和开发策划 (14)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15)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15)8.3.5设计和开发输出 (15)8.3.6设计和开发更改 (15)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16)8.4.1总则 (16)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16)8.4.3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 (16)8.5生产和服务提供 (17)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17)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17)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17)8.5.4防护 (17)8.5.5交付后活动 (17)8.5.6更改控制 (18)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18)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18)9绩效评价 (18)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18)9.1.1总则 (18)9.1.2顾客满意 (19)9.1.3分析与评价 (19)9.2内部审核 (19)9.3管理评审 (19)9.3.1总则 (19)9.3.2管理评审输入 (19)9.3.3管理评审输出 (20)10改进 (20)10.1总则 (20)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20)10.3持续改进 (20)– 4 – QC 080000 © IEC:2017(ZHS)附录A (规范性附录)欧盟RoHS要求 (21)附录B (规范性附录)中国RoHS 2 要求 (23)参考文献 (25)QC 080000 © IEC:2017(ZHS) – 5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害物质过程管理(HSPM)体系要求前言本出版物由IECQ 管理委员会(MC)制订。
KQSM323-2009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版本号:C修订状态:0受控状态:2009年月日批准2009年月日实施山西科泰微技术有限公司KQSM323-2009 文件修改记录1KQSM326-20071 总则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在研制、生产、使用各阶段对电子元器件(以下简称元器件)的选择、采购、验收、筛选、保管、使用、失效分析、信息管理等选用过程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军品元器件的选用管理,非军工产品可以根据产品需要参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
2 参考标准QJ3065.4-98《元器件筛选与复验管理要求》GJB1032《电子产品筛选试验要求》GJB3404-1998《电子元器件选用管理要求》GJB2649-1996《军用电子元件失效率抽样方案与程序》GB/T1772-79《电子元器件失效率试验方法》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批准元器件采购计划。
3.1 副总经理(分管技术)及分公司副总经理(分管技术)批准产品明细表;批准超目录选用元器件申请。
3.2 副总经理(分管运管财务)负责审核元器件采购计划,签署或授权签署元器件采购合同。
负责批准公司原器件优选目录及目录的修改,负责批准元器件超目录选择。
3.2 副总经理(分管生产质量)负责批准元器件检验大纲,批准元器件筛选试验方案。
3.3 各技术部及分公司各技术部按产品设计需要选用元器件,制订产品明细表;对超目录的元器件提出选用或列入选用目录申请。
3.4 运行管理部负责按元器件采购计划采购元器件,并提交检验;负责对筛选后电子元器件进行分级管理。
3.5 质量部2KQSM323-2009负责实施元器件的检验及筛选;出具检验及筛选报告,并作检验及筛选等级标识;组织元器件列入公司选用目录评审。
3.6 生产部、各技术部及分公司各技术部、测控生产部领用元器件并进行分级管理;在使用分级元器件时进行记录。
4 管理要求4.1 元器件质量等级4.1.1 军用电子元器件标准和规范中规定的可靠性保证要求有两种表征方式,即失效率等级和产品保证等级。
物料选型认证流程在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中,物料选型认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为了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企业需要遵循一系列严谨的步骤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测试样品、评估质量,并签订采购协议。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料选型认证流程的各个阶段。
1.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企业需要明确产品规格、性能要求以及所需数量。
此外,还需要分析这些需求对物料选型认证的影响。
这涉及对产品所需物料的市场供应情况、成本、技术要求等方面的了解,以便确定合理的采购策略。
2.供应商筛选在供应商筛选阶段,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供应商的规模、生产能力、质量保证情况以及价格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供应商评估指标。
在筛选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具有稳定供货能力、优秀质量口碑和良好合作历史的供应商。
3.样品测试进入样品测试阶段,企业需选取各供应商提供的样品,然后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以及外观检查等,以评估物料是否符合企业要求。
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密切沟通,及时反馈测试结果,并要求改进或替换不符合要求的样品。
4.质量保证评估在质量保证评估阶段,企业需要对供应商的生产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不良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考察。
这有助于确保采购的物料质量稳定,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此外,还可以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量化评估,以便在后续合作中采取相应的措施。
5.采购协议签订经过前面的步骤,企业已对供应商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可据此签订采购协议。
在协议中,双方需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并制定相应的保密协议和技术协议等。
此外,还应对采购数量、交货时间、价格、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进行详细约定,以保障双方的利益。
6.批量生产及检验在批量生产及检验阶段,企业需要再次综合考察供应商的产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等因素,以确保物料供应充足、质量可靠。
同时,企业还需对物料进行入库检验,确保其符合采购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对于关键物料,企业可以安排定期的质量抽查或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以进一步保证物料的质量。
器件选型流程一、概述器件选型是一个研发项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决定了成本、性能、可靠性等方面,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有着直接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个通用的器件选型流程,帮助读者全面、详细、完整地了解这个过程。
二、需求分析在开始器件选型之前,首先要明确产品的需求。
这包括对器件性能、尺寸、功耗、成本、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器件。
2.1 需求定义在这一步中,需求被明确地定义。
可以创建一个需求矩阵,罗列出所有需要考虑的要素,如功率需求、通信标准、工作温度范围等。
每个要素都需要有具体的数值或范围。
需求定义的几个关键要素: - 功率需求:产品的功耗限制,包括待机功耗和工作功耗。
- 通信标准:如果产品中需要进行通信,需要确定采用的通信标准,如WiFi、蓝牙、LoRa等。
- 工作温度范围:需要考虑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温度范围,避免器件失效。
- 尺寸要求:产品尺寸的限制,包括长、宽、高等维度。
- 成本限制:器件成本的限制,要考虑到市场竞争力。
- 环境要求:产品可能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工作,如防水、防尘等。
2.2 优先级排序明确了需求之后,需要对各个需求进行排序,确定每个要素的重要程度。
这样在后续的选型过程中,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选择器件。
需求排序的几个关键考虑因素: - 功能需求:功能是产品的核心,需要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
- 生产成本:成本是考虑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低成本的选择可能会被优先考虑。
- 工作环境:如果产品运行在恶劣的环境中,环境要求的优先级也应该相应提升。
三、性能参数选择在确定了需求之后,需要对各个性能参数进行选择。
不同的器件有着不同的性能指标,需要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选择。
3.1 数据手册分析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器件,查阅其数据手册。
数据手册中包含了器件的详细信息,如电特性、尺寸、温度特性等。
数据手册中的关键信息包括: - 输入电压范围:确定器件的工作范围,确保符合项目需求。
电子元器件的使用管理与控制摘要:元器件使用管理与控制包括建立元器件优选信息库、采购管理、验收管理、保管、电器装配管理、通电调试管理、信息管理等。
必要的元器件管理是实现型号工程的有效手段,是保证高质量元器件应用的关键,最终目的为提高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做保障。
本文主要从电子元器件的设计优选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讨论电子元器件的使用管理。
关键词:电子元器件管理与控制可靠性优选信息库一、研制整机系统时元器件的使用管理与控制的常见基本内容1.有效论证该阶段主要是结合整机的基本类型、特点,研究所需要的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现状,整机需要的元器件经常出现的问题故障,实际使用性能等,对整机和将要使用的电子元器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进而通过有效的论证,确定电子设备的构成体系和功能及技术指标并确定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原则,根据系统技术性能、体积、重量、可靠性与维修性论证选用元器件集成度方案、关键元器件选用论证及元器件特性综合论证等。
2.制订方案该阶段主要是结合有效论证,编制整机所需要的基本元器件的类型、数量等,形成基本的大纲,针对元器件的经常出现的问题故障,制订有效的控制方案,并针对拟用的元器件,形成选择与控制准则,便于在后续的管理与控制。
同时,还需要完善优选目录的管理,针对整机中的一些关键元器件制定专门的管理保证措施,一旦发生关键元器件故障,能有效及时的应急处理,确保整机运行的可靠性。
3.具体研制在研制阶段,还需要对之前制订的各种大纲、方案等进一步进行优化和完善,仔细梳理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对各种选用准则、元器件的可靠性应用设计、信息管理等通过模拟实践的方式,综合的论证,充分的完善,提前消除各种潜在的问题。
4.设计定型该阶段主要是对前三个阶段的再总结、再梳理、再完善,主要包括元器件大纲规范与标准化、元器件选用规范化与标准化等,在这个阶段,以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形式对前几个阶段的成果进行固化,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5.实际生产在该阶段,首先,要对即将上机的电子元器件,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性能实验检测,模拟整机运行的基本环境、压力、温度等,检测元器件是否存在问题。
7、物料分类:
根据我司物料属性,将我司物料暂分为5类
A类物料:电容、电阻、电感实行抽样检验、 ESD、滤波器、LED、二极管、保险管、磁珠、晶体、键盘灯、震荡器、钮扣电容、保险管、IC 、霍尔器件
B类物料:摄像头模组、LCD、导光板、马达、speaker、receiver、MIC、PCB主板、LCD板、FPC软板、接插件、天线、转轴、滑轴、SD卡、T-Flash卡
C类物料:塑胶类、五金件、屏蔽件、结构杂件、玻璃镜片、按键弹片
D类物料:电池、充电器、光盘、耳机、数据线
E类物料:彩盒、说明书、卡通箱、胶袋、贴纸、保修卡
A类物料认可流程
B类物料认可流程
C类物料认可流程
D类物料认可流程
E类物料认可流程。
器件确认作业指导书文件类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版本:密级:生效日期:修订记录制订:审核(会签):批准:流程图:一、目的规范器件的确认实验方法。
二、适用范围此规定适用于组成本公司产品的器件的确认。
三、权责3.1 开发部工程师:负责确认公司未使用过的器件,负责审核确认人确认的器件是否合格,负责填写器件名称,负责向器件确认工程师提供合格的器件原理图封装和器件PCB封装;3.2 器件确认工程师:负责确认替代公司已使用过器件的器件,负责审核确认人确认的器件是否合格,负责确认器件标准名称是否正确,负责维护《电子元器件标准名称表》,负责维护器件原理图封装和器件PCB封装;负责领取、保管器件;负责《样品确认单》和技术管理文件的归档、发放。
负责本流程规定的器件的工艺问题验证;3.3 采购部:负责提供器件实物、器件资料和《样品确认单》。
四、定义4.1 器件:组成公司产品的物料,包括自制件和电子元器件,以及其他特殊物料:如PCB 板、空白铭牌、接插件等。
4.2 确认人:总体负责确认器件是否合格的人员,包括开发部工程师和器件确认工程师。
4.3 检验人:由确认人安排的、按照本流程进行器件确认试验的开发部技术人员。
五、流程1.1采购部提供器件实物、器件资料和《样品确认单》给器件确认工程师。
采购部必须在《样品确认单》内详细正确填写以下信息:送样人、送样日期、厂方样品型号、样品名称、样品数量、供应商名称、生产厂商名称、送样缘由、完成期限及附属资料种类等。
以上物品和信息如果不完整,则器件确认工程师通知送样人,送样人使以上物品和信息完整后,器件确认工程师再按照本流程进行器件确认。
1.2器件确认工程师按照公司对器件的使用情况,把器件实物、器件资料和《样品确认单》转交相应确认人。
原则为:公司未使用过的器件交相关表型负责工程师确认;替代公司已使用过器件的器件由器件确认工程师确认。
1.3确认人安排检验人按照本流程进行器件确认实验。
检验人必须按照本流程规定的项目进行确认实验,详细填写《样品确认单》中的“序号”、“检验项目及记录”、“检验人”、“结论”,如有需要,还要填写“备注”。
KQSM323-2009元器件选用管理办法版本号:C修订状态:0受控状态:2009年月日批准2009年月日实施山西科泰微技术有限公司文件修改记录1总则本办法规定了公司产品在研制、生产、使用各阶段对电子元器件(以下简称元器件)的选择、采购、验收、筛选、保管、使用、失效分析、信息管理等选用过程的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要求。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军品元器件的选用管理,非军工产品可以根据产品需要参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
2参考标准《元器件筛选与复验管理要求》GJB1032《电子产品筛选试验要求》GJB3404-1998《电子元器件选用管理要求》GJB2649-1996《军用电子元件失效率抽样方案与程序》GB/T1772-79《电子元器件失效率试验方法》3职责总经理负责批准元器件采购计划。
副总经理(分管技术)及分公司副总经理(分管技术)批准产品明细表;批准超目录选用元器件申请。
副总经理(分管运管财务)负责审核元器件采购计划,签署或授权签署元器件采购合同。
负责批准公司原器件优选目录及目录的修改,负责批准元器件超目录选择。
副总经理(分管生产质量)负责批准元器件检验大纲,批准元器件筛选试验方案。
3.3 各技术部及分公司各技术部按产品设计需要选用元器件,制订产品明细表;对超目录的元器件提出选用或列入选用目录申请。
运行管理部负责按元器件采购计划采购元器件,并提交检验;负责对筛选后电子元器件进行分级管理。
质量部负责实施元器件的检验及筛选;出具检验及筛选报告,并作检验及筛选等级标识;组织元器件列入公司选用目录评审。
生产部、各技术部及分公司各技术部、测控生产部领用元器件并进行分级管理;在使用分级元器件时进行记录。
4管理要求元器件质量等级4.1.1军用电子元器件标准和规范中规定的可靠性保证要求有两种表征方式,即失效率等级和产品保证等级。
前者用于大多数电子元件可靠性水平的评定,后者则用来评价电子器件(包括部分电子元件)的可靠性保证水平。
编号:CNCA-V01-001:2003 部件自愿性认证实施规则激光系统(激光组件)2003-10-15 发布 2003-10-20 实施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录1.适用范围 12.认证模式 13.认证的基本环节 1 3.1 认证的申请 13.2 型式试验 13.3 初始工厂审查 13.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13.5 获证后的监督 1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14.1 认证申请 14.2 型式试验 24.3 初始工厂审查 24.4 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44.5获证后的监督 45. 认证证书 55.1 认证证书的保持 65.2 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扩展 65.3 认证证书的暂停、注销和撤消 66. 产品认证标志的使用 76.1 准许使用的标志式样 76.2 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 76.3 加施方式 76.4 标志位置 77. 收费 6 附件1 8 附件2 9 附件3 101.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的产品范围为:CD唱机、VCD视盘机、DVD视盘机、组合音响、计算机上使用的激光系统(激光组件),以及类似用途的激光系统(激光组件)。
2. 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
3. 认证的基本环节3.1认证的申请3.2型式试验3.3初始工厂审查3.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3.5获证后的监督4. 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认证申请4.1.1申请单元划分原则上按申请单元申请认证。
激光器的波长和技术参数、激光器供电部分原理和电气参数均相同的产品为一个申请单元。
认证时具体申请单元划分说明见附件1。
不同的生产场地产品为不同的申请单元。
4.1.2申请文件申请认证应提交正式申请,并随附以下文件:1)激光器件资料清单;2)其他关键元器件和/或主要原材料;3)电原理图和装配图;4)中文使用说明书;5)其他需要的文件。
4.2型式试验4.2.1型式试验的送样4.2.1.1型式试验送样的原则用作型式试验的样品必须为经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