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14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2006年秋季学期2004级地理科学本科《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1卷、闭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第一大题第二大题第三大题第四大题卷面总分第五大题第六大题第七大题第八大题一、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15分)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A、H然环境B、“人类一环境”系统C、白然环境和社会环境D、全球范围内环境的演化规律2、环境要索是指构成环境整体的乞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乂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木物质组分,各环境要索Z间存在如下规律()A、最差(小)限制定律B、各环境要索的等值性C、独立性定律D、各环境要索整体效应大于人体效应Z和E、各环境要索互相联系3、燃煤的开发利用容易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其典型的大气污染类型与代表性事件为()A、酸沉降污染、水俣事件B、交通型污染、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C、煤烟型污染、伦敦烟雾事件D、煤烟型污染、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4、经尾水最终处理的水所达到的标准是()A、接管标准出水标准C、环境标准D、国家标准5、臭氧的主要来源是()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有机体的燃烧与分解C、人类活动D、高空通过光化作用,低空通过闪电或有机物氧化及高空传输作用6、土壤屮重金属的主要迁移方式的是()A、扩散B、生物迁移C、物理迁移D、质体流动7、下列选项屮不属于生态系统结构形式的是()A、空间结构B、时间结构C、营养结构D、均衡结构8、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功能()A、判断功能B、预测功能C、选择功能D、导向功能9、适宜在河流屮上游地区实行的防洪工稈措施主要有()A、修筑堤防B、修建水库C、粥治河道D、植树造林10、环境管理的基木原理有()A、生态学原理B、系统论原理C、经济学原理D、法律学原理二、判断题(先判断对错,再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5分)1、环境影响评价能代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环境污染是第一环境问题。
():3、环境与生态在概念上是相同的。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B)。
A. 自然环境B.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C. 人类社会D. 生态系统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A)。
A. 人类活动B. 自然灾害C. 气候变化D. 物种灭绝3.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D)。
A. 定性分析B. 数值模拟C. 实验研究D. 以上都是4. 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C)。
A. 水污染B. 大气污染C. 以上都是D. 土壤污染5.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由(B)提出。
A. 联合国B.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C. 世界银行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二、多项选择题6. 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ACDE)。
A. 环境化学B. 环境工程C. 环境生物学D. 环境地学E. 环境经济学7. 以下哪些是环境污染物的来源(ABD)。
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排放D. 城市生活8.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包括(BCDE)。
A. 污染治理B. 污染源识别C. 污染程度评估D. 环境质量评价E. 污染趋势预测9.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ABDE)。
A. 环境现状评价B. 影响预测C. 环境规划D. 环境风险评估E. 环境管理措施10.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ABDE)。
A. 法律法规B. 经济激励C. 环境教育D. 技术标准E. 公众参与三、判断题11. 环境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错误)12. 环境问题仅指环境污染问题。
(错误)13. 环境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
(正确)14.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预防环境问题。
(错误)15. 环境科学不涉及人类健康问题。
(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等。
它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环境污染的来源、影响、控制和管理,以及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环境监测与评价B. 环境规划与管理C. 环境工程与技术D. 所有选项答案:D2. 环境问题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A. 自然环境问题B. 人为环境问题C. 社会环境问题D. 所有选项答案:D3. 环境科学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指()。
A.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B. 只关注经济增长C. 只关注环境保护D. 只关注社会公平答案:A4. 环境污染的类型包括()。
A. 大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所有选项答案:D5.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A. 自然来源B. 人为来源C. 两者都有D. 两者都没有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指标?()A. 重金属B. 有机污染物C. 放射性物质D. 微生物污染答案:ABCD7. 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
A. 法律手段B. 经济手段C. 行政手段D. 技术手段答案:ABCD8. 环境科学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
A. 供给服务B. 调节服务C. 文化服务D. 支持服务答案:ABCD9. 以下哪些是环境科学中常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A. 环境影响矩阵法B. 环境风险评估法C. 环境承载力分析法D. 环境系统分析法答案:ABCD10. 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环境质量目标的确定B. 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C. 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D. 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
()答案:正确12. 环境问题只与经济发展有关,与社会文化无关。
()答案:错误13. 环境科学的目标是保护环境,而不是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错误14.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只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答案:错误15. 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伦理主要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2023年环境科学家《环境科学概论》考
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以下是2023年环境科学家《环境科学概论》考试的一些真题,以及对这些题目的答案解析。
1. 问题:环境科学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现象、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一门
综合性学科。
解析: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环境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包括自然环
境和人为环境,以及与环境相关的各种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和
生态保护等。
环境科学的目标是为了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2. 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
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要平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确保当前的发展不会对未来产生负面影响。
可持续发展考虑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控制,同时也关注社会公正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3. 问题: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
答案: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利益。
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包括食物、水源、气候调节、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这些利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是确保生态系统服务持续供应的关键措施。
以上是部分2023年环境科学家《环境科学概论》考试的题目与答案解析。
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闭卷)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环境:2.水体自净:3.API :4.土壤元素背景值:5.可持续发展: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日本发生的水俣事件是因为使用了含( )食物引起的。
A.铬B.铅C.甲基汞D.镉2.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A.海啸B.全球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D.水旱灾害3.酸雨是指Ph<()的降水A.4.5B.5.0C.5.6D.6.54.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质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5.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分一、二、三级处理,三级处理的目的是()A.去除有机物B.去除无机物C.去除颗粒物D.去除氮、磷6.下列()为化学需氧量的简写。
A.BODB.CODC.DOD.TOC7.飘尘是指粒径<()μm,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
A.2.5B.10C.30D.1008.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空气污染物指数()A.SO2B.NO2C.COD.TSP9.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执行()标准。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0.正常人耳的痛阈声压是听阈的()倍。
A.10^4B.10^5C.10^6D.10^7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控制水体污染的基本途径。
3.什么叫飘尘,其危害是什么?4.土壤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和危害。
5.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法。
四、计算题(1、2题8分,第3题9分,共25分)1.某河流上游有一造纸厂,已知污水流量为1600m3/d(工作8h),CODcr=210mg/L;废水排入口上游河流流速为0.08m/S,河道宽5m,水位1.2m,河水中污染物本底CODcr=15mg/L。
將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涼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闭卷)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院: 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1・环境:2 •水体自净:3.API :4 •土壤元素背景值:、名词解释(共5小丿 ,每题4分,共20分)將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涼5 •可持续发展: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日本发生的水俣事件是因为使用了含()食物引起的。
將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涼B•铅C・甲基汞D・镉2•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A•海啸 B.全球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D・水旱灾害3•酸雨是指Ph< ()的降水A.4.5B.5.0C.5.6D.6.54•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质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A.I 类B.II 类C.UI类D.IV类5•—般城市污水处理分一、二、三级处理,三级处理的目的是()A.去除有机物B.去除无机物C・去除颗粒物D・去除氮、磷6•下列()为化学需氧量的简写。
A.BODB.CODC.DOD.TOC 7•飘尘是指粒径v () Pm,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
A.2.5B.10C.30D.100 8•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空气污染物指数()A.SO2B.NO2C.COD.TSP 9•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执行()标准。
A・一级B・二级c—级D・四级10•正常人耳的痛阈声压是听阈的()倍。
A A A A將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涼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控制水体污染的基本途径。
3•什么叫飘尘,其危害是什么?4 •土壤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和危害。
5•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法。
1 •某河流上游有一造纸厂,已知污水流量为1600m 3/d (工作8h ), CODcr=210mg/L ;废水排入口上游河流流速为0.08m/S,河道宽5m, 水位l ・2m,河水中污染物本底CODcr=15mg/L o 假定废水能与河水瞬 间完全混合,则混合后的CODcr 浓度是否达标(当地标准为 40mg/L )?2•某工厂机械运作发出声音,但该机械不连续运转。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的是()。
A. 自然环境B. 社会环境C. 经济环境D.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答案:D2.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
A. 自然因素B. 人为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B3.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研究环境变化的规律B. 研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C. 研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 研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答案:D4.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可以分为()。
A. 自然源和人为源B. 工业源和农业源C. 城市源和农村源D. 陆地源和海洋源答案:A5.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
A. 评估环境质量B. 预测环境变化C. 制定环境政策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A. 环境质量评价B. 环境规划与管理C. 环境工程D. 环境教育答案:ABCD2. 环境污染物可以分为()。
A. 化学污染物B. 生物污染物C. 物理污染物D. 放射性污染物答案:ABCD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环境现状评价B. 环境影响预测C. 环境风险评估D. 环境管理措施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答案:错误2. 环境问题只与工业发展有关,与农业和日常生活无关。
()答案:错误3.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基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案: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等。
2. 描述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
答案:环境监测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监测目的、制定监测计划、选择监测项目和方法、采样、样品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
五、论述题1. 论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答案: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
校综合知识课《环境学概论》期末考试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土壤环境自净作用的速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叫土壤污染,2、生化需氧量: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3、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力偏移是暂时性听力偏移未充分恢复的状态下继续受到强烈噪声的反复作用引起的听力不能恢复了,区别是听力可不可能恢复。
4、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量。
一般理解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全球或者地区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
5、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反映水质污染的微生物学指标为( 细菌总数)和( 大肠菌群)。
2.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包括许多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 填埋法),但需注意防止( 土壤)环境的污染。
3. 大气中含硫化合物的二次污染物包括( SO )和( HSO )。
4224. 噪声控制常用的声学技术是吸声、( 隔声)、消声和( 隔振)等。
5. 伦敦烟雾又被称为(还原型或煤炭型)烟雾,洛杉矶烟雾又被称为(氧化型或汽车尾气型)烟雾。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据测算,我国的适度人口约为( B )。
亿亿亿亿2. 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A )。
A.聚乙烯的白色塑料垃圾B.冶炼厂的白色烟尘C.石灰窑的白色烟尘D.白色建筑垃圾3. 震惊世界的日本神通川“痛痛病”是由于人们食用了含( C )的稻米引起的病变。
C.镉 A.D.铅甲基汞B.铬4.城市环境噪声标准中1类区昼夜间标准为( D )。
、50、55 、55 、455.酸雨是指PH<( C )的降水。
B. C. D. A.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有机物降解的共同规律是:首先在细胞外发生水解,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闭卷)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环境:2.水体自净:3.API :4.土壤元素背景值:5.可持续发展: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日本发生的水俣事件是因为使用了含( )食物引起的。
A.铬B.铅C.甲基汞D.镉2.下列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A.海啸B.全球温室效应C.火山喷发D.水旱灾害3.酸雨是指Ph<()的降水A.4.5B.5.0C.5.6D.6.54.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质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5.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分一、二、三级处理,三级处理的目的是()A.去除有机物B.去除无机物C.去除颗粒物D.去除氮、磷6.下列()为化学需氧量的简写。
A.BODB.CODC.DOD.TOC7.飘尘是指粒径<()μm,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
A.2.5B.10C.30D.1008.下列哪个不是常用的空气污染物指数()A.SO2B.NO2C.COD.TSP9.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执行()标准。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0.正常人耳的痛阈声压是听阈的()倍。
A.10^4B.10^5C.10^6D.10^7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控制水体污染的基本途径。
3.什么叫飘尘,其危害是什么?4.土壤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和危害。
5.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法。
四、计算题(1、2题8分,第3题9分,共25分)1.某河流上游有一造纸厂,已知污水流量为1600m3/d(工作8h),CODcr=210mg/L;废水排入口上游河流流速为0.08m/S,河道宽5m,水位1.2m,河水中污染物本底CODcr=15mg/L。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社会的发展B. 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C. 动植物的分类D. 地球的物理特性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残留C. 塑料垃圾D. 二氧化碳答案:D3.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社会公正C. 环境保护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A. 为人类提供食物和原材料B. 调节气候和净化空气C. 保护生物多样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哪个国际公约是关于气候变化的?A. 《生物多样性公约》B. 《京都议定书》C.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 《蒙特利尔议定书》答案:B二、填空题6.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方面。
答案: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7. 环境影响评价(EIA)是指在项目实施前,对其可能产生的_______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答案:环境影响8.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_______污染,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
答案:预防9. 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_______的需求面积。
答案:地球生态系统10. 碳足迹是指个人或组织在其活动中产生的_______排放量。
答案:温室气体三、简答题11. 简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研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
生态学则侧重于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两者的联系在于,环境科学在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而生态学为环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四、论述题12. 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其重要性在于保障人类长远的生活质量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
专业:姓名:得分:环科系2002级本科生《环境学概论》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底质的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及功能的现象,称水体污染。
2、光化学烟雾:含有NO X和烃类大气,在阳光的紫外线(290~430nm)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叫光化学烟雾。
3、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4、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5、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利用的科学。
2、大气的运动是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大气的力中,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重力最为重要。
而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和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
4、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卫生填埋,但需注意防止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5、一般认为,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低时,则以络合—螯合作用为主。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水体富营养化的基本成因是( B. )。
A. 藻类大量繁殖B. 有机物大量进入水体C. 氮磷营养物质浓度升高D. 溶解氧降低2. 大气中颗粒物的二次污染物包括( D. )。
A. 飘尘B. 重金属元素C. 多环芳烃D. H2SO43. 震惊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 A. )的食物而引起的病变。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DOC)环境问题的概念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其中,狭义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大气恒定组分是指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km以下的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的成分。
主要由氮、氧、氩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
此外,还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如氖、氦、氪、氙、氡等。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TSP是指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µm的颗粒物。
而PM2.5是指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µm的颗粒物。
干洁空气则是指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的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
光化学反应是指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的反应。
水体是指地表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的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的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与海洋。
而水体污染则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的用途受到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通常发生在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中,由于生物营养元素的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指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而化学需氧量(COD)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环境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生产B. 农业活动C. 家庭生活D. 自然灾害答案:D2. 什么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A. 碳循环B. 氮循环C. 磷循环D. 全部都是答案:D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确定项目是否可行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效率性原则D. 经济性原则答案:C5. 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臭氧层破坏B. 森林砍伐C. 温室气体排放D. 核能发电答案:C6.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基因的多样性C. 生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全部都是答案:D7. 以下哪个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A. 工业废水排放B. 农药化肥使用C. 生活污水排放D. 全部都是答案:D8. 什么是生态足迹?A.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B.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C.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 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答案:A9. 以下哪个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汽车尾气B. 工业排放C. 焚烧垃圾D. 全部都是答案:D10. 什么是环境承载力?A.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容纳能力B. 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C. 环境对资源的供应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大气污染的类型?A. 颗粒物污染B. 光化学污染C. 酸雨D. 温室效应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水污染?A. 污水处理B. 减少农药使用C. 垃圾分类D. 减少工业排放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A. 栖息地破坏B. 外来物种入侵C. 气候变化D. 过度捕捞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地热能D. 核能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环境保护的措施?A. 植树造林B. 节能减排C. 循环利用D. 垃圾分类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特征。
一、填空(共12题,每空1分,共24分)1、环境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作用主要通过两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于大气上的力有多种,其中引起大气运动的直接动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气污染源按其几何形状分类,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体按照类型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类活动造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指标COD是指_________________。
8、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其酸碱性一般呈__________________。
9、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
10、城市垃圾资源化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是在1979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后才建立起来的。
12、在多数情况下,天然水中起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得分阅卷人1、污染负荷比2、水体富营养化3、光化学烟雾第2 页共4 页4、环境规划5、半衰期6、噪声7、固体废物8、可持续发展9、土壤环境背景值10、生物多样性三、简答(共4题,每题6分,共24分)得分阅卷人1、简述固体废物的危害。
第3 页共4 页2、用图例的方式说明河流水对污染物的推移、分散和衰减过程。
3、简述土壤胶体的性质。
4、简述不同温度层结下的烟型及其特点。
环境科学期末试题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2分)1.生态系统是指()A.仅指自然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C.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D.自然生态系统加人工干预生态系统2.我国气候类型()。
A.多样性不高,仅有四个B.气候多样性丰富,涵盖12个气候类型C.气候多样型不高,仅有8个气候类型D.气候类型随处可见,没有明显分布区域3.下列哪一种土地可耕种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比例最大? ()A.耕地B.草地C.林地D.湿地4.以下给出的环境事件属于初级污染因素的是()A.光化学烟雾B.酸雨C.温室气体D.三废5.环境管制制度为环境保护提供了以下哪些保护方式()A.预防为主和治理结合的原则B.社会监督C.司法诉讼D.环境审批和许可制度二、判断题(每题2分)6.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在环保领域悄然崛起。
()【判断原因】在中国南北经济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南方的太阳能热水器得到了较大普及,并逐渐行进向北方地区,成为了一种环保型的热水采暖方式。
7. 燃煤污染物是人类环境和健康的重大威胁。
()【判断原因】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是引起全球变暖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燃煤污染物的致癌、致畸等多种作用也极大的影响到人类健康。
三、简答题(每题10分)8.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中常用的方法以及依据有哪些?【回答要点】常用方法:检查、监视、检验、抽样、勘验、核实、听取陈述和辩解、查封、扣押、拆除、暂扣、罚款、责令停产停业、行政处罚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
9.大气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策略有哪些?【回答要点】预防方式:防治大气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企业排放、保护大气环境资源、改进全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治理策略: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净化技术(如静电沉降、脉冲雾化等)。
二是源头治理技术(如焚烧、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等),三是进行空气污染防治规划的城市建设。
(如百城千镇清洁空气行动、天然气、沼气等)四、论述题(20分)10、请从构建生态文明和提高环境意识两个角度,谈谈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对人与自然的意义。
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6年秋季学期2004级地理科学本科《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B1卷、闭卷)班级:学号:姓名:一、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15分)1、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A、环境学B、基础环境学C、应用环境学D、环境法学E、环境行为学2、环境要素是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各环境要素之间存在如下规律()。
A、最差(小)限制定律B、各环境要素的等值性C、独立性定律D、各环境要素整体效应大于人体效应之和E、各环境要素互相联系3、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
A、物质生产B、自净作用C、能量流动D、物质循环E、信息传递4、人们大量生产的氟氯烃化合物导致的大气污染,主要表现为()。
A、导致全球变暖B、导致酸沉降C、导致臭氧层耗竭D、导致交通型污染5、光化学烟雾属于大气污染的哪一类型?( )。
A、煤烟型污染B、酸沉降污染C、交通型污染D、火力发电污染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湖泊(水库)污染稀释和搬运能力强B、臭氧层的破坏会导致人体DNA的破坏C、地下水污染的来源比较少D、海洋能通常指依附在海水中的所有能源7、经尾水最终处理的水所达到的标准是()。
A、接管标准B、出水标准C、国家标准D、环境标准8、农药在土壤的迁移的过程主要有()。
A、扩散B、生物修复C、质体流动D、溶解9、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包括()。
A、环境污染评价方法B、生态学评价方法C、评价预测法D、美学评价方法10、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有()。
A、复合生态系统理论B、人地系统协调共生理论C、区位论D、优化配置理论二、解释下列专业术语(每小题5分,共25分)1、环境科学2、生态平衡3、土壤的自净作用4、土壤生物修复5、环境规划三、简述题(30分)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7分)2、简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
(8分)3、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辽宁师范⼤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库期末考试时间28号中国近代史纲要29号⼤学外语30号程序设计基础1号环境学概论5号⽆机化学7号植物学⼀、名词解释1、综合环境学综合环境学是把⼈类的环境系统作为⼀个整体,从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等级许多⽭盾的总体上,从其相互联结的特殊性上,全⾯地研究⼈类—环境系统的发展、预测、调控以及改造和利⽤的科学(包括全球环境学、区域环境学、聚落环境学等)。
2、飘尘与降尘飘尘:直径在10um以下,能在⼤⽓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质.降尘:总悬浮颗粒物中直径⼤于30um 的粒⼦,在⼤⽓中因重⼒作⽤能很快沉降下来。
3、区域清洁⽣产为控制区域环境污染⽽实⾏区域内⼯业⽣产的全过程控制,其不仅着眼于在⼯业⽣产全过程中减少污染的⽣产量,同时要求污染物最⼤限度的资源化;其不仅考虑⼯业产品的⽣产⼯艺,⽽且对产品结构、⽣产原料和能源替代、⽣产运营和⽣产管理、技术操作、产品消费,直⾄产品报废的资源循环等诸多环节统筹考虑;4、⽣化需氧量(BOD)指在好⽓条件下,微⽣物分解⽔体中有机物质的⽣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
5.有害固体废物在固体废物中,凡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均列为有害固体废物。
6、环境承载⼒指环境对⼈类活动的承载能⼒,即在某⼀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承受的⼈类活动作⽤的阈值。
7、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在⼀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群的⽣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类的具体要求⽽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种概念。
8、化学耗氧量(COD)⼜称化学需氧量。
在规定条件下,使⽔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消耗氧的毫克数表⽰。
9.污染负荷⽐污染负荷⽐是指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测试题1环境科学概论期末测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土壤环境容量指一定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即保证农产品质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COD 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COD。
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
3、BOD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4、TOC 中文名称:总有机碳英文名称:total organic carbon;TOC 它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TOC的测定一般采用燃烧法,此法能将水样中有机物全部氧化,可以很直接地用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
因而它被作为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5、TOD 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6、TSP 英文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的缩写,即总悬浮微粒,又称总悬浮颗粒物。
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集器在滤膜上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粒径小于100μm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TSP和PM10在粒径上存在着包含关系,即PM10为TSP的一部分。
7、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8、PM10 粒径小于10μm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
9、一次污染物由人类活动直接产生,自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后,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期末考试时间28号中国近代史纲要29号大学外语30号程序设计基础1号环境学概论5号无机化学7号植物学一、名词解释1、综合环境学综合环境学是把人类的环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从各种不同性质和不同等级许多矛盾的总体上,从其相互联结的特殊性上,全面地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预测、调控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包括全球环境学、区域环境学、聚落环境学等)。
2、飘尘与降尘飘尘:直径在10um以下,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质.降尘:总悬浮颗粒物中直径大于30um 的粒子,在大气中因重力作用能很快沉降下来。
3、区域清洁生产为控制区域环境污染而实行区域内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其不仅着眼于在工业生产全过程中减少污染的生产量,同时要求污染物最大限度的资源化;其不仅考虑工业产品的生产工艺,而且对产品结构、生产原料和能源替代、生产运营和生产管理、技术操作、产品消费,直至产品报废的资源循环等诸多环节统筹考虑;4、生化需氧量(BOD)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5.有害固体废物在固体废物中,凡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均列为有害固体废物。
6、环境承载力指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即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承受的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
7、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8、化学耗氧量(COD)又称化学需氧量。
在规定条件下,使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9.污染负荷比污染负荷比是指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
10、水质标准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水中污染物或其他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或最小容许浓度(如D.0)所作的规定。
11、总悬浮颗粒物(TSP)总悬浮颗粒物;是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流量在1.1-1.7 m3/min)在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称为总悬浮颗粒物,其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直径在100um以下。
12、空燃比空燃比,是混合气中空气与燃料之间的质量的比例。
一般用每克燃料燃烧时所消耗的空气的克数来表示。
13、溶胶与凝胶胶体微粒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称为溶胶;胶体微粒相互凝聚呈无定形的凝胶体称为凝胶14、等标污染指数与等标污染负荷:等标污染指数:是指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超过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的倍数——超标倍数。
(公式)等标污染负荷: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公式)。
15、富燃料与贫燃料;富燃料;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中,空气量少于化学计量,此燃料混合物称为富燃料。
贫燃料;空气与燃料的混合物中,空气量多于化学计量,此燃料混合物称为贫燃料16、危险性废物;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或其它对动植物和环境有害特性的废物。
17、大气污染物化学转化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扩散、输送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他条件(阳光、温度、湿度、风速)的影响,污染物之间或污染物与空气原有组分之间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新的二次污染物,这一反应过程称为大气污染物化学转化。
18、凝聚作用与分散作用凝聚作用:由溶胶凝聚成凝胶的作用。
分散作用:由凝胶分散成溶胶的作用。
1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0、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污染物。
21、酸雨是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进入大气后,经扩散、迁移、化学转化而形成的PH <5.6的雨、雾、霜、雹等的酸性降水。
22、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价值与用途的遗传资源、生物体、种群或生态系统及其中的任何组分的总称。
(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EPA)二、填空题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Fairness)、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2、大气的结构一般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其中臭氧层主要分布于平流层。
3、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为烃类, CO 和NOx 等有害物质。
4、下列英文缩写符号的名词含义为:UNE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CFC S( 氯氟烃)。
5、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系统可分为:焚烧型、熔融型和资源化型。
6、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A.沉积污染源;B.农业污染源;C.生活污染源;D.矿业污染源;E.工业污染源[批注:工业、农业、生物]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缩写是[ B ]。
A.UNEP;B.SEPA;C.SNEP;D.UEPA6、土壤胶体按成分及来源分[ AB ]。
A.有机胶体;B.无机胶体;C.有机无机复合胶体;D.阴离子胶体;E.阳离子胶体7、化学好氧量的英文表示[ B ]。
A.FOC;B.COD;C.ISO;D.UNP8.土壤溶液中的[ A ]所引起的酸度和活性酸度称为土壤酸度。
A.H+;B.OH-;C.CO32-;D.SO42-9.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称[ A ]。
A.一次污染物;B.严重污染物;C.未处理污染物;D.二次污染物10.环境规划的类型主要有[ ABC ]。
A.经济制约型;B.环境制约型;C.协调发展型;D.综合制约型11.酸雨是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进入大气后,经扩散、迁移、化学转化而形成的P H<[ C ] 的雨、雾、霜、雹等的酸性降水。
A.2.5;B.4.5;C.5.6;D.7.012、综合环境学分为[ ABC ]。
A.全球环境学;B.区域环境学;C.聚落环境学;D.种类环境学13、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原则的内涵[ ACD ]。
A.同步规划;B.同步管理;C.同步实施;D.同步发展;14、在大气污染中,直径为[ D ]大小的液滴或固态粒子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称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A.0.2um—100um;B.1um—50um;C.0.02um—100um ;D.0.002um—100um15、水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一个方针是:[ ABD ]。
A.合理开发;B.节约使用;C.严格管理;D.防治污染16、200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 B ]。
A. 办绿色奥运,促节能减排;B. 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C. 保护森林生态面向低碳经济;D.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17、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主要含有[ ABC ] 等有害物质。
A.CO;B.Nox;C.烃类(HC);D.醛类18、总有机碳量用[ B ]表示A.UNP B.TOC C.CFC D.TOH19、生化需氧量的英文表示[ C ]A.FOC B.COD C.BOD D.UNP20、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系统包括的类型有[ ACD ]等。
A.焚烧型;B.填埋型;C.熔融型;D.资源化型 E. 堆肥型21、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型主要是指CO、NOx、HC等一次污染物经阳光照射、光化学反应形成[ BCDE ]等二次污染物。
A.醇类;B.醛类;C.酮类;D.过氧乙酰硝酸酯(PAN);E. O322、下列哪些物质为水体污染物中常见的有机有毒物质[ BCDE ]。
A.病毒;B.有机农药;C.多环芳烃(PAH);D.洗涤剂;E. 酚类化合物23、臭氧层破坏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臭氧层主要分布于大气层中的[ D ]。
A.逸散层; B. 热成层 C.中间层 D. 平流层 E. 对流层24、土壤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它的组成包括[ ABD ]。
A.固相; B.液相;C.固-液混合相;D.气相25、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指[ C ]。
A.生态可持续发展;B.环境可持续发展;C.社会可持续发展;D.经济可持续发展2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缩写是[ A ]A.UNEP;B.SEPA;C.SNEP;D.UEPA27、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包括下列物质[ ABCE ]。
A.总悬浮颗粒物;B.飘尘;C.降尘:D.粉尘;E.可吸入粒子28、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 B ]的要求。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29.清洁生产中的一个主要含义是:为控制区域环境污染而实行区域内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其不仅考虑工业产品的生产工艺,而且对[ ABCDEF ]等诸多环节统筹考虑。
A.产品结构;B.生产原料和能源替代、;C.生产运营和生产管理;D.技术操作;E.产品消费;F.直接产品报废的资源循环30 自然资源中,可再生资源包括以下主要资源[ ]。
A.太阳能;B.风能;C.土地;D.动植物和微生物;E.草场和森林31.下列哪些能源属于非矿物燃料能源[ BCDE ]。
A.天然气;B.太阳能;C.地热能;D.生物能;E核聚变32.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可持续发展的[ BCD ]。
A.合作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公平性原则四、简答题:1、土壤的吸附与交换作用有几种类型?土壤的吸附作用有:生物吸收;化学吸收;物理吸收;物理—化学吸收;机械吸收。
离子交换作用有:阳离子交换;阴离子交换2、全球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一、环境污染:1、大气污染;2、水体污染;3、土壤污染;5、噪声污染;4、固体废物污染;6、海洋污染;7、放射性污染;二、生态破坏:1.温室效应;2.森林减少;3.水资源危机;4.土地盐碱化;5.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6.臭氧层破坏;7.酸雨;8.生物多样性锐减;3、水体污染的危害有几种?4、从化学方面分类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5、常见的有机有毒物质主要包括哪几种类?6、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那些?物理方面;水质的颜色、浊度、温度、悬浮固体、放射性物质等。
化学方面;(1)无机无毒物质;(2)无机有毒物质;(3)有机耗氧物质;(4)有机有毒物质:①酚类化合物;②有机农药;③多环芳烃(PAH);④多氯联苯(PCB);⑤洗涤剂。
生物方面: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寄生蠕虫等。
7、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a、全球变暖对海平面的影响;b、全球变暖引起气候变化;c、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e、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8、中国面临的环境和生态主要问题有那些方面?○1占国土65%的山区开发不当,形成大范围的水土流失,加速生态失衡;○2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受灾成灾面积不断扩大;○3森林面积不断缩小,采伐量远远超过生长量;○4草场退化严重;○5沙漠化危害严重;○6严重缺水,过量开采,浪费惊人,人为污染;○7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地区间资源承载能力差异很大;○8大气污染严重,酸雨势态扩大,废物排放增加;○9农林环境污染;○10生态环境破坏;○11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等9、何谓有害固体废物?其主要危害有哪些?在固体废物中,凡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的废物均称为有害固体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