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20.27 KB
- 文档页数:10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注意事项;(2)掌握常用的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使用;(3)学会裁剪、熨烫、整形等基本工艺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学会分析、解决缝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服装缝制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二、教学内容1. 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注意事项;2. 常用的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使用;3. 裁剪、熨烫、整形等基本工艺技能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注意事项;(2)常用的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使用;(3)裁剪、熨烫、整形等基本工艺技能的实践操作。
2. 教学难点:(1)缝合技巧的掌握;(2)解决缝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示范、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3. 创设实践性强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服装缝制工艺》相关教材、图片、视频等;2. 教具:缝纫机、剪刀、尺子、熨斗等缝制工具;3. 学生准备:穿着宽松舒适的服装,准备进行动手实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服装缝制工艺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注意事项,让学生对服装缝制工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示范:教师演示常用的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使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4.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进行裁剪、熨烫、整形等基本工艺技能的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服装手缝工艺》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五年制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辅修课程,实施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模式,直接为培养学生的服装缝制动手能力服务。
(二)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基本理念主要阐明课程教学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重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要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通过服装手缝工艺基础知识的学习来构建合理、有效的认知结构,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亲身感受和实践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来增加体验、获得认知、发展情感,既而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精神需求。
服装手缝工艺课程教学设计要关注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就要把学习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活动凸显出来,更多地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倡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
服装手缝工艺课程必须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应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目的,给学生成功的机会。
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让学生在课程中找到自己,赏识自己,找到进步的方向。
同时,要通过深入有效的评价,及时强化和矫正课程与教学的信息,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高自我意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项目化实践教学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以适应现代服装企业的实际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服装缝纫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操作技能,掌握必备的设计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一专多能,艺、工、管相互渗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服装手缝工艺的发展史及学习的意义,掌握常用手缝工艺和装饰手缝工艺的各种针法的缝纫技巧及用途,并再此基础上能灵活使用各种已学针法,缝制融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体的各种小物件。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重要性;(2)掌握常用的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使用;(3)学会读懂服装图纸,并能根据图纸进行缝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2)学会运用缝合设备,提高缝合效率和质量;(3)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服装缝制工艺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对服装制作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及流程(1)介绍服装缝制工艺的定义、作用及发展历程;(2)讲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流程:设计、制图、剪裁、缝合、整烫、成品。
2. 常用的缝合方法及技巧(1)手工缝合:介绍各种手工缝合方法(如平缝、重叠缝、缩缝等)及应用场景;(2)机器缝合:介绍各种缝纫机(如平缝机、包缝机、绷缝机等)的构造、功能及操作方法;(3)特殊缝合技巧:介绍装饰性缝合(如滚边、贴片、抽褶等)的缝制方法。
3. 缝合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介绍缝合设备的选择原则及使用注意事项;(2)讲解缝合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重要性;(2)常用的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使用。
2. 教学难点:(1)特殊缝合技巧的运用;(2)缝合设备的调试与维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重要性;2. 演示法:展示各种缝合方法、缝合技巧及缝合设备的操作;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服装缝制工艺的练习;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服装缝制工艺》;2. 教具:缝纫机、剪刀、尺子、针线等缝制工具;3. 示范服装:各种缝合方法的样品;4. 实践材料:学生用服装面料、辅料等。
《服装缝制工艺》教学与考核大纲开课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时:25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服装缝制工艺》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学生从事服装设计和技术工作提供必需的实践基础。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述,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会各种手针针法以及机缝、熨烫的基本方法,学会平缝机的使用、保养与简单维修,学会服装部件的制作,为以后学习各类服装的缝制工艺和生产技术管理打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手工缝制基础;2、让学生熟悉机械设备,踩空机,学会线迹调整;3、熟练掌握车缝方法;4、掌握熨烫工艺方法;5、手工饰品制作。
(二)能力目标:1、熟练地运用手针和机缝工艺进行缝制成品和装饰工艺;2、养成良好的制作习惯,能够灵活运用手针和缝纫机;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第一单元:服装缝制工艺概述(一)理论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1)服装缝制工艺的含义;(2)服装缝制工艺的内容;(3)服装缝制常用术语;(4)服装缝制常用工具。
2、教学要求(1)理解服装工艺工具的使用;(2)掌握服装缝制设备的保养;(3)理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含义及内容。
第二单元:服装缝制工艺基础(一)理论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1)服装熨烫工艺(2)服装手缝工艺(3)服装机缝工艺2、教学要求(1)掌握缝制熨烫工艺的基本技巧;(2)了解服装手缝工艺的各种针法在服装上的运用;(3)掌握缝纫设备的使用与保养;(4)掌握各种机缝针法及工艺要求。
(二)实训教学内容1、目的和任务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训,使学生学会各种手针针法以及机缝、熨烫的基本方法,学会平缝机的使用、保养与简单维修。
为以后学习各类服装的缝制工艺与部件制作打基础。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让学生掌握各种手针针法及运用;(2)了解机缝工艺的基本要求,能熟练地使用平缝机;(3)了解熨烫工艺的基本要求,运用熨烫工艺对服装半成品、成品进行整理;(4)能分析和排除平缝机的常见故障。
《服装制作工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方向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样衣制作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
是继《服装结构制图》和《服装基础工艺》课程的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依据岗位对接技能的要求设置课程项目,设置常用服装的缝制方法、步骤技巧,完成本专业中级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有能力从事工业化服装生产,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及中初级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了解现代服装新工艺发展趋势。
具体的服装制作工艺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达到以下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要求。
2.理解服装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理解服装工艺制作项目的操作方法、要求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各工序和产品的质量监控。
(二)能力目标1.能识解工艺单,了解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会制作项目实施方案(工艺单)2.熟练使用服装常用设备,养成良好的缝纫姿势。
3.在学习基础工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女裙变化款式、女西裤、男西裤、女衬衫变化款、男衬衫、女西服、男西服等服装成衣项目的制作工艺,达到规定时间内独立娴熟的制作,具有一定的服装制作生产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目标1.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质修养,高度的责任心和团结协作能力,具有敬业精神、精益求精、勤俭节约的品质。
2.关注现代服装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树立终生学习、勇于创新的理念。
三、参考学时416学时四、课程学分24学分五、教学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实施建议本课程教学实施实行教、学、做、评一体化,始终贯彻“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指导思想。
体现在:(一)教学方法1.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型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坚持理实一体化、车间课堂化的基本教学原则,开展现场教学,融理论于实践教学中,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介绍服装缝制工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强调服装缝制工艺在服装设计和制作中的重要性。
2. 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技巧讲解缝纫机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注意事项。
介绍裁剪、熨烫、缝合、收尾等基本技巧。
演示各种缝合方式和缝合线的特点及应用。
3. 服装缝制工艺的操作方法教授如何测量身体尺寸和绘制服装图纸。
讲解面料的选择和搭配技巧。
示范服装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法:展示缝纫机使用、裁剪、熨烫等基本技巧的示范。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服装制作的基本步骤。
4.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新想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讲解、演示和实践的积极程度。
2. 作品完成情况:学生完成服装制作的质量和创意水平。
3. 小组讨论报告:学生分组讨论的深入程度和创新想法的分享。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服装缝制工艺教材,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持。
2. 缝纫机和工具:提供学生使用的缝纫机、剪刀、尺子等工具。
3. 面料和辅料:提供各种面料和辅料,供学生选择和使用。
4. 示范服装:准备完成的作品,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服装秀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服装缝制工艺的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服装缝制工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3. 演示基本技巧:展示缝纫机使用、裁剪、熨烫等基本技巧的示范。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服装制作的基本步骤。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新想法。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技巧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熟练使用缝纫机,掌握裁剪和熨烫技巧。
服装工艺缝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如缝制工具的使用、布料选择和处理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缝制技巧,如平缝、包缝、绷缝等,并能够正确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3. 学生能够了解服装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并掌握简单的服装制作流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缝纫机,进行基本的缝制操作,制作出整齐、牢固的缝合线迹。
2. 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缝制技巧,完成一件简单的服装制作,展示出良好的手工制作技巧。
3. 学生能够运用创意思维,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服装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服装工艺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2. 学生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提高自我表达和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手工制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服装工艺基本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服装工艺基础知识:- 缝制工具的认识与使用方法- 布料的种类、选择及处理技巧- 缝纫机的结构与操作要领2. 缝制技巧学习:- 平缝、包缝、绷缝等基本缝制方法- 针法变化的运用与实践- 缝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问题解决方法3. 服装制作流程:- 服装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简单服装的制作步骤及技巧- 缝制过程中的质量检验与修正4. 创意服装设计:- 设计原则与元素的应用- 结合个人喜好,进行创意设计- 小组讨论与评价,提升设计水平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服装工艺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第二周:缝制技巧的学习与练习第三周:服装制作流程的学习与实践第四周:创意服装设计及制作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中关于服装工艺的相关章节,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课题序授课班级五六年级1号授课课授课形式技术课新授1 课时时授课章节使用教具电动缝纫机、针头、剪刀、镊子等常用缝纫工具名称授课目的经过本课程的授课,使学生掌握常用缝纫工具的根本知识;熟悉常用缝纫工具的使用。
授课重点要修业生对常用缝纫工具正确理解和实践;引导培养学生侧重根本技术的训练思想;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授课过程主要授课内容及步骤组织授课师生问好!一、缝纫工具1、手针缝讲解新课常用的手针,分为粗条和细条两种,粗条针的针眼大,便于纫粗线;细条针的针眼小,便于纫细线。
因此缝制厚衣料时用粗条针,缝制薄衣料时用细条针。
这样做既省力,又不伤害衣料。
手针的型号一般由1号至12号。
针的号型越小,针就越粗越长;针的号型越大,针就越细越短。
缝制衣饰一般常用 3号至 7号针。
缝制呢绒、牛仔布等厚料衣饰或锁眼、钉扣等,可选择 3、4号针。
缝制丝绸、平纹细布等薄料衣饰,可采用6、7号针。
2、机缝针机针需视面料的厚薄来选择机针号型,针的号型越大,针就越粗越长;针的号型越小大,针就越细越短。
一般薄面料如丝绸、平纹细布等,可采用 9-11 号针。
一般较厚的面料,如化纤、毛涤等一般面料,可采用14-16 号针。
粗厚花呢、粗纺呢等那么采用16-18 号针 .3、顶针戴顶针不但能起到帮助扎针、运针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够保护手指不受伤害。
顶针以戴在右手中指的第一指节上端为宜。
采用顶针,要选洞眼深一些的,洞眼浅,针简单打滑,手指简单被扎破。
二、尺具1、L尺:直角兼有弧线尺。
主要用于测量直角和弧线。
2、弯尺:形状略呈弧形。
用于画侧缝线、袖缝线、裤子栋缝等曲线。
3、放码尺:又名方格尺。
用于放缝分和缩放规格。
4、D尺:又名袖窿尺。
用于画袖窿弧、领圆弧、袖山弧等曲线。
5、软尺:用于立体测量或量取弧线长度的软尺。
三、画粉由滑石粉制成,颜色各异,可依照面料的颜色、质地来选择。
布料颜色浅而薄的不合用深色花粉四、刀具1、剪刀刀身长,刀口大。
一般常用规格为11号剪刀,约长 28厘米。
服饰工艺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饰工艺基础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 54学分:3合用专业:服饰设计与工艺一、课程概括服饰缝制工艺是作为全部服饰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服饰缝制工艺包含裁剪与工艺两大多数。
裁剪可分红制图、排料、裁剪三个工序,此中服饰构造制图是裁剪的首道工序。
加工工艺包含缝纫、熨烫等技术。
构造制图与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成效。
本课程经过十二类有代表性服饰品种的制图实例、缝制要领及步骤的学习,介绍了正常体型的基本样式的服饰构造制图与缝制工艺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及一般体型的服饰样式变化的构造制图方法。
希望学习后能贯通融会,独立地裁制各式服饰,为毕业后的上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达到服饰应用型中等技术水平。
二、培育目标服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培育坚固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拥有较高的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材。
本课程以掌握服饰基本的缝制工艺为前提,学会工艺流程及各样缝制技巧,最后达到能独立达成平车和特种机使用,学会不一样的缝制工艺。
并将专业知识构造、职业综合素质、可连续发展能力培育融入到教课内容的每个环节。
详细以下:1、能力目标:(1)能基本认识各样面料、辅料及其余材质;(2)能懂得各样缝制方法和技巧;(3)能自己独立达成产品的裁剪和制作工艺;(4)能懂各样缝制方法;(5)能独立达成成品的拼合;(6)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连续发展能力;(7)培育学生谦逊、勤学的能力;(8)培育学生勤于思虑、做事仔细的优秀作风;( 9)培育学生优秀的职业道德。
2、知识目标:(1)培育学生拥有扎实的服饰制作基础;(2)掌握熨烫工艺;(3)掌握服饰产品的工艺流程;(4)认识常有服饰产品的缝制方法和技巧。
3、素质目标(1)拥有较强的工艺制作理念;(2)具备优秀的团结协作精神;(3)具备优秀职业道德,恪守行业规范;(4)培育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育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三、教课组织依据本课程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剖析,为使学生认识缝制工艺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缝制技巧和娴熟操作缝制设施,本课程设计了 4 个学习内容,在学习内容的教课实行中,进一步分解成 54 个学习课时。
《服装缝制工艺》教案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了解服装缝制的基本工艺,掌握一些常见的缝制方法和技巧,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一、导入(10分钟)1.观看一段关于服装缝制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服装缝制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平常使用的一些缝制方法和工具。
二、服装缝制工艺的基本概念(15分钟)1.介绍服装缝制工艺的定义和作用:服装缝制工艺是指将面料裁剪后通过各种缝纫方法和工具将其缝合成完整的服装的过程,是服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2.介绍常用的缝制工艺的分类:直线缝、曲线缝、斜线缝、交叉缝等。
3.解释一些常用的缝制术语和工具:缝纫机、针线、布料剪刀、针板等。
并展示实物进行说明。
三、常见的缝制方法和技巧(30分钟)1.直线缝制:介绍直线缝制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如如何保持缝线的平稳和力度,如何控制缝纫机的速度等。
2.曲线缝制:介绍曲线缝制的技巧,如如何顺滑地缝合曲线部分,如何处理缝制的弧线转角等。
3.斜线缝制:介绍斜线缝制的用途和方法,如如何调整缝线的角度和方向,如何保持缝制的均匀和美观等。
4.交叉缝制:介绍交叉缝制的特点和步骤,如如何处理交叉线的开口和结尾,如何保持交叉线的牢固和美观等。
5.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缝制练习,如缝制直线、曲线、斜线和交叉线等,以巩固所学知识。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0分钟)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服装单品,可以是手袋、头巾或小领带等。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缝制工艺和技巧,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2.学生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评价,并讨论一些改进的建议。
五、总结与评价(15分钟)1.教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3.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创新。
六、课后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继续练习和熟悉所学的缝制工艺和技巧,可以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服装进行拆解和重新缝制,并在下节课前准备好。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装缝制工艺课程类别:项目导向工学模块课程适用专业:服装设计开设学期:5 学期一、课程性质服装缝制工艺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服装工艺》是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服装工艺是服装款式设计变为产品的关键步骤,是结构制板成形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服装的依据和保证。
本课程服务于服装生产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在对行业岗位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我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懂设计的服装工艺师、服装制版师,在现在服装流行趋势的影响下,服装工艺表现的技法非常多,根据服装企业的特点,将现代服装化整为零,由浅入深的掌握现代服装工艺的技能与技巧的要领。
课程服装工艺承前启后,逐步递进。
在教学实施中,根据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设计各个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活动,要求学生边学边做,做学结合,通过这些活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本课程建议课程203 课时。
二、课程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全面了解现代服装工艺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品格修养,具备解决服装生产过程中处理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服装成衣样板的毛样、排料、工艺流程及具体的熨烫方法、步骤。
使学生具备从酝酿构思、材料选择到工艺制作等创作和表现能力,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步靠拢企业要求,同时在技能上达到服装缝制定制工(高级、中级)以上水平。
知识目标1 、能基本认识各种面料、辅料及其它材质。
2 、能懂得各种缝制方法和技巧。
3 、能自己独立完成女装部件的裁剪和制作工艺。
4 、能动手操作各种熨烫工艺。
5 、能懂各种缝制方法。
6 、能独立完成成品成衣的拼合。
7 、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8 、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9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10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服装缝制工艺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授课对象:三年制中职学生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B(理论+实践)课开发方式:校企合作学时学分:396学时,22学分前导课程:《服装结构制图》并行课程:《男装结构设计》、《女装结构设计》后续课程:《服装立体裁剪》、《服装CAD》二、课程目标定位(一)课程性质服装缝制工艺作为服装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服装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服装缝制工艺包括裁剪与工艺两大部分,裁剪可分成制图、排料、裁剪三个工序,其中服装结构制图是裁剪的首道工序。
加工工艺包括缝纫、熨烫等技术,结构制图与缝制工艺直接影响成衣效果。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工作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的上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达到服装应用型中等技术水平。
(二)课程目的该课程针对服装设计师、服装制版师、成衣款式与版型设计师、生产线组织与工艺管理、质量控制与成品检验等工作岗位要求,培养学生识图、制图、制板、制作技成衣制作、服装设计、等技能,达到“会、熟、快、美”的岗位要求。
通过服装缝制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
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一般性裙类服装及生活类服装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包括:掌握服装工艺制作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各类服装的工艺设计制作。
确定缝制工艺流程及成衣效果控制的基本能力。
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1.培养模式本课程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校本门课程,了解服装缝制工艺的一般思路和过程,掌握并利用服装成衣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服装缝制工艺》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服装缝制工艺》是一门重要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服装制作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认识。
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进修到服装缝制的基本工艺原理和技术要点,掌握服装缝制的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服装设计和制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了解服装缝制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掌握服装缝制的基本技能,如缝纫、裁剪、拼接等;3.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服装制作任务;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服装缝制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服装缝制所需的工具和材料;3.缝纫机的应用和维护;4.基本的缝纫技术,如直线缝、曲线缝、平缝、包边等;5.裁剪技术和拼接技术;6.服装缝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室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2.小组合作进修,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服装缝制的实际操作过程;4.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服装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设计方案1.设计一个简单的服装缝制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件简单的T恤衫的缝制作业。
包括裁剪、缝纫、拼接等环节;2.设计一个创新的服装设计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创意,设计一套服装,并完成实际的缝制工作。
要求学生在设计中体现出对服装缝制工艺的理解和掌握;3.小组合作作业,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设计并制作一套主题服装。
要求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完成一件完备的作品;4.实地考察作业,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服装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并结合考察内容完成一份考察报告。
六、评判方式1.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包括完成度、创新性、工艺精细度等方面的评判;2.口头答辩占课程总成绩的20%,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简要介绍,并回答相关问题;3.实地考察报告占课程总成绩的30%,要求学生结合实地考察内容完成一份考察报告,对考察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服装缝制工艺课程类别:项目导向工学模块课程适用专业:服装设计开设学期:5学期一、课程性质服装缝制工艺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服装工艺》是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服装工艺是服装款式设计变为产品的关键步骤,是结构制板成形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服装的依据和保证。
本课程服务于服装生产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在对行业岗位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我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懂设计的服装工艺师、服装制版师,在现在服装流行趋势的影响下,服装工艺表现的技法非常多,根据服装企业的特点,将现代服装化整为零,由浅入深的掌握现代服装工艺的技能与技巧的要领。
课程服装工艺承前启后,逐步递进。
在教学实施中,根据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设计各个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活动,要求学生边学边做,做学结合,通过这些活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本课程建议课程203课时。
二、课程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全面了解现代服装工艺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品格修养,具备解决服装生产过程中处理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服装成衣样板的毛样、排料、工艺流程及具体的熨烫方法、步骤。
使学生具备从酝酿构思、材料选择到工艺制作等创作和表现能力,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步靠拢企业要求,同时在技能上达到服装缝制定制工(高级、中级)以上水平。
知识目标1、能基本认识各种面料、辅料及其它材质。
2、能懂得各种缝制方法和技巧。
3、能自己独立完成女装部件的裁剪和制作工艺。
4、能动手操作各种熨烫工艺。
5、能懂各种缝制方法。
6、能独立完成成品成衣的拼合。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标课程名称:服装缝制工艺课程类别:项目导向工学模块课程适用专业:服装设计开设学期:5学期一、课程性质服装缝制工艺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其功能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服装工艺》是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服装工艺是服装款式设计变为产品的关键步骤,是结构制板成形的根本手段,也是实现服装的依据和保证。
本课程服务于服装生产过程中有关操作的各基本环节,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并为学习本专业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在对行业岗位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我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懂设计的服装工艺师、服装制版师,在现在服装流行趋势的影响下,服装工艺表现的技法非常多,根据服装企业的特点,将现代服装化整为零,由浅入深的掌握现代服装工艺的技能与技巧的要领。
课程服装工艺承前启后,逐步递进。
在教学实施中,根据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设计各个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活动,要求学生边学边做,做学结合,通过这些活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
本课程建议课程203课时。
二、课程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全面了解现代服装工艺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品格修养,具备解决服装生产过程中处理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服装成衣样板的毛样、排料、工艺流程及具体的熨烫方法、步骤。
使学生具备从酝酿构思、材料选择到工艺制作等创作和表现能力,使学生的技能水平逐步靠拢企业要求,同时在技能上达到服装缝制定制工(高级、中级)以上水平。
知识目标1、能基本认识各种面料、辅料及其它材质。
2、能懂得各种缝制方法和技巧。
3、能自己独立完成女装部件的裁剪和制作工艺。
4、能动手操作各种熨烫工艺。
5、能懂各种缝制方法。
6、能独立完成成品成衣的拼合。
7、能主动进行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8、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9、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10、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能力目标:1、能进行服装的细节制作2、能进行服装的配饰制作3、能熟练掌握整件服装的制作方法4、能熟练操作常用缝纫设备5、能发现服装缝制中的基本问题,能进行改革6、能达到服装缝制制定定制工(中级、高级)技能水平7、能判别及排除常用服装设备一般故障(三)素质目标1、具有较强的工艺制作理念。
2、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3、具备良好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范。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6、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7、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一)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按照服装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岗位将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要求贯穿于教学内容,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来进行课程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先进的教学和技能训练方法,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更加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工艺制作动手能力,在对行业岗位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懂设计的工艺师,而服装造型表达能力是我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
从而形成了以造型表达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在学生三年的学习中,造型表达始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着整个课程体系的始末。
服装造型表达以服装产品(衬衫、夹克、西装、马甲等典型产品)具体款式为载体,由浅入深,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服装分类、服装市场调研、服装设计方法,能进行典型款式设计,并能对设计的具体款式打样,然后通过工艺缝制成衣来检验样板,最后完成成品的制作。
通过这样一个流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样板制作、服装工艺缝制等方面的相关技能。
服装造型表达需要在女装造型表达的基础上进行,是一门后续课程,同时它为后期的创意服装表达提供知识能力储备,这三门课程是逐步递进的关系,在服装设计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核心课程。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袋、腰头的丄艺要求;(5)裤子的工艺流程及质量经验标准。
的制作方法;(3)男裤的熨烫、检验与整理工艺。
活动三:牛仔裤的缝制9工艺1)牛仔裤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2)牛仔裤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3)牛仔裤的熨烫、检验与整理工艺。
4衬衫缝制工艺1)掌握缝制、整烫、检验衬衫各工序的工艺质量要求;(2)能了解衬衫企业技术标准;(3)能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缝制衬衫;(4)掌握衬衫手缝工艺、车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5)掌握衬衫领的缝制、修剪缝份、翻烫等工艺知识。
30沽动一:女衬衫的缝制工艺(1)女衬衫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2)女衬衫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3)女衬衫的熨烫、检验与整理工艺;(4)女衬衫领的工艺分析与缝制工艺流程安排活动二:男衬衫的缝制制工艺(1)男衬衫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2)男衬衫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3)男衬衫领缝制技巧。
1、掌握女衬衫的缝制工艺的基本流程。
2、了解男衬衫的缝制工艺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
3、掌握衬衣部件的缝制工艺技巧。
过程评价(自评、互评、师评);作品考核5夹克衫的缝制工艺1)掌握缝制、整烫、检验各工序的工艺质量要求;(2)能了解夹克衫企业技术标准;(3)能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缝制夹克衫(4)掌握夹克衫手缝工艺、车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5)掌握夹克衫领的缝制、修剪缝份、翻烫等工艺知识。
30活动一:女夹克衫的缝制工艺(1)女夹克衫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2)女夹克衫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3)女夹克衫的熨烫、检验与整理工艺;(4)女夹克衫领的工艺分析与缝制工艺流程安排活动二:男夹克衫的缝制工艺(1)男夹克衫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2)男夹克衫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3)男夹克衫领缝制技巧。
1、了解女夹克衫的缝制工艺流程。
2、了解男夹克衫的缝制工艺流程。
3、掌握夹克类服装部件的工艺操作技巧。
过程评价(自评、互评、师评);作品考核~6~西服缝制工艺(1)掌握缝制、整烫、检验各工序的工艺质量要求;(2)能了解西装企业技术标准;(3)能按照企业生产流程缝制西装;(4)掌握西装手缝工艺、车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知识点:(1)西装口袋领头的工艺要求;(2)西装的工艺流程及质量经验标准。
活动一:女西服的缝制工艺1)女西装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2)女西装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3)女西装的熨烫、检验与整理工艺;(4)女西装领的工艺分析与缝制活动二:男西服的缝制制工艺训练学生进行(1)掌握男西装平驳领的缝制、修剪缝份、翻烫等工艺知识;(2)能了解男西装企业技术标准;1、了解女西服的缝制工艺的流程。
2、了解男西服的缝制工艺流程。
3、掌握西服类服装部件的工艺技巧。
过程评价(自评、互评、师评);作品考核7其他服装的缝制工 -艺精做工艺中配制全籿、做分领、做贴袋的方法,提咼车缝、熨烫、手缝的技巧,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2)掌握缝制、整烫、检验中山装、男大衣、女风衣、春秋衫各工序的工艺质量要求;(3)掌握中山装、男大衣、女风衣、春秋衫手缝工艺、车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30活动一:中山装的缝制制工艺1)中山装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2)中山装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3)中山装的熨烫、检验与整理工艺;活动二:男大衣的缝制9工艺掌握男大衣平驳领的缝制、修剪缝份、翻烫等工艺知识;活动三:女风衣的缝制制工艺1)女风衣的排料、裁剪、粘衬技能;(2)女风衣各工艺流程的制作方法;(3)女风衣的熨烫、检验与整理工艺;活动四:春秋衫缝制工艺1、了解中山装的缝制工艺的流程。
2、了解男大衣的缝制工艺的流程。
3、了解女风衣的缝制工艺的流程。
4、了解春秋衫缝制工艺的流程。
5、掌握大衣类服装的部件操作技巧。
过程评价(自评、互评、师评);作品考核四、课程考核为全面、综合地考察学生《服装缝制工艺》课程学习的情况。
课程考核应将过程与结果考核结合起来,具体考核办法如下:课程考核包括操作规范与职业素养考核、作品考核2个方面,总分100分。
其中操作规范与职业素养考核占课程总分的15%操作规范与职业素养成绩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实训过程的操作规范、安全防范、设备保养等进行综合评判。
服装缝制工艺课程考核的项目内容、方法、标准及所占比例: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建议选用以下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应注重讲授与实物或图片结合,或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打开学生的 眼界和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授课效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缝制工艺的 操作技巧,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在实训中掌握服装缝制工艺的操作流程。
通过递进式手段讲授理论知识,结合市场调研,加深学生对服装缝制工艺的了解,及时把握工厂的最新缝制工艺。
从市场调研、单件服装的选择到整个流水线成品制 作,体会工厂模式的工艺流程和技巧,为今后的精湛工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以每一服装类型进行拓展式制作,引导学生突破传 统的工艺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实践的创新能力。
教学手段概述理论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观看录像、图片) 实例示范(品牌服装具体工艺分析) 一对一的五、课 施(一)、方法与 根据本 的教学 要求和 特点, 根据不 教学方 容。
选 用适合程实教学 手段 课程 目标 课程 教师 同的 法内 择采 本课 优化法,综习作辅导(组织市场调研、教师辅导与点评)(二)教材与课程资源1、根据本课程标准的要求,推荐选用一下3 本教材,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企业资源、网络相关资源编写教材,加强实训指导书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1)《服装工艺》,孙兆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服装缝制工艺》,马学平,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3)《现代服装工艺设计图解》,胡忧等,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2、常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且形象生动的挂图、幻灯片、录像片、视听光盘,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的资源共享。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活动双向化、学习形式合作化。
(1)穿针引线服装论坛网络链接地址为:(1)中国服装原创设计基地服装设计网络链接地址为:4、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将企业项目导入课程,校企合作共同研发,将成果作为教学资源用于教学实施。
(三)教学评价本课程为专业的核心课程,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以工作任务模块为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训练活动、阶段测验等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