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证技术论文.doc
- 格式:doc
- 大小:357.50 KB
- 文档页数:5
论文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及对策附案例电子商务(E-commerce)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其中涉及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电子商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附上一些相关案例。
一、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1. 身份认证问题在电子商务中,为了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需要进行身份认证。
然而,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方式越来越容易受到破解和黑客攻击。
未经授权的访问可能导致用户数据丢失、泄露或被篡改,严重影响用户的信任和公司的声誉。
2. 数据传输安全问题在电子商务中,用户的个人信息、支付信息等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然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被窃听、篡改或冒充,导致用户信息被盗取和欺诈行为的发生。
因此,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3. 支付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的核心就是在线支付。
然而,在支付过程中,存在着支付信息被窃取、支付系统被攻击等风险。
支付平台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用户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度,一旦发生支付安全问题,将对用户和企业都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电子商务中的安全对策1. 加强身份认证为了解决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方式容易被攻击的问题,可以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机制,例如结合使用密码和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方式,提高认证的安全性。
此外,对于重要账号,可以使用双因素认证,确保用户身份的可靠性。
2. 加密数据传输通过使用安全套接字层(SSL)协议和传输层安全(TLS)协议来加密数据传输,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网络环境,防止数据窃听和篡改。
3. 安全支付系统搭建安全可靠的支付系统是保障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重要方面。
选择使用经过验证和信誉良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利用其先进的支付安全技术和风险控制系统保障用户支付过程的安全性。
4. 定期安全检测与加固及时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扫描,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风险。
基于唇语识别的身份认证论文设计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逐渐被破解和模仿,因此寻找一种更加安全和可靠的身份认证方法变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唇语识别的身份认证系统,该系统利用唇语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和验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引言身份认证是在各个领域中都广泛应用的技术,例如银行业务、互联网支付和移动设备解锁等。
然而,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如密码、指纹识别等)存在一些问题,容易被破解和模仿。
因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唇语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利用唇语的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识别和验证。
2.相关工作本章将综述唇语识别领域的相关研究和方法。
包括唇语定义、唇语特征提取、唇语识别算法等。
通过对相关工作的研究,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3.唇语数据集的构建本章将介绍如何构建唇语数据集。
首先,需要收集一组具有不同性别、年龄和人种的志愿者进行唇语数据采集。
然后,利用合适的设备和软件进行唇语信号的录制和处理。
最后,对数据集进行标注和预处理,为后续的模型训练做准备。
4.唇语特征提取本章将介绍唇语特征提取的方法。
根据前期的研究成果,可以选择合适的特征提取算法,比如Gabor小波变换和主成分分析等。
通过将唇语信号转化为特征向量,可以减小唇语信号的维度并提取出关键的特征。
5.唇语识别算法设计本章将介绍唇语识别算法的设计。
可以选择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或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等)。
通过训练和验证模型,可以实现对唇语信号的识别和身份验证。
6.实验和结果分析本章将介绍实验的设计和结果分析。
通过使用构建的唇语数据集和设计的唇语识别算法,进行实验并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性能。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系统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7.结论本章将总结全文的研究工作,并对基于唇语识别的身份认证方法进行总结和展望。
强调该方法的优点,例如准确性、安全性和用户友好性,并指出一些可改进的地方。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浅析身份认证技术学生姓名戚佳佳指导教师张琼妮分院信息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1计算机(2)班学号 **********2014 年 4 月 6 日浅析身份认证技术摘要:在这个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安全问题倍受关注。
为了保证信息的保密性以及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认证技术在日新月异的生活中引申了出来。
数字签名技术在身份识别和认证、数据完整性、抗抵赖等方面具有其它技术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这个高科技时代,出现了许多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
关键词:身份认证;信息技术;物理身份认证;生物认证技术1.身份认证技术的定义身份认证是指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
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在这个数字世界中,一切信息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都是用一组特定的数据来表示的,计算机只能识别用户的数字身份,所有对用户的授权也是针对用户数字身份的授权。
而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真实的物理世界,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物理身份。
如何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身份认证技术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身份认证技术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而产生的解决方法。
所谓“没有不透风的墙”,你所知道的信息有可能被泄露或者还有其他人知道,杨子荣就是掌握了“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接头暗号成功的伪造了自己的身份。
而仅凭借一个人拥有的物品判断也是不可靠的,这个物品有可能丢失,也有可能被人盗取,从而伪造这个人的身份。
只有人的身体特征才是独一无二,不可伪造的,然而这需要我们对这个特征具有可靠的识别能力。
认证是指核实身份的过程,是防止主动攻击的重要技术。
认证不能自动地提供保密性,而保密也不能自然地提供认证功能。
一个纯认证系统的模型如图1-1所示,在这个系统中发送者通过一个公开信道将信息传送给接收者,接收者不仅想收到消息本身,还要通过认证编码器和认证译码器验证消息是否来自合法的发送者以及消息是否被篡改。
一种新的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方案
胡鸣;张小兵;王艳
【期刊名称】《微计算机信息》
【年(卷),期】2010(026)003
【摘要】论文在Hwang-Li方案思想的基础上,针对已有的身份认证方案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椭圆曲线密码机制的用户认证方案.该方案中口令由用户选择掌握,注册时增强了安全性,另外,该方案还可根据用户需要随时更改口令.这些都是与以往方案最大的不同之处.该方案的安全性是建立在有限域上非超奇异椭圆曲线的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难问题之上的,从理论上分析该方案是安全的.
【总页数】3页(P41-42,40)
【作者】胡鸣;张小兵;王艳
【作者单位】430073,武汉,武汉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430073,武汉,武汉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430073,武汉,武汉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9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RSA的军用智能卡双向身份认证方案设计与分析 [J], 桑林琼;王玉柱;高峰
2.一种改进的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方案 [J], 甘信丹;姜梅;赵梅
3.一种更安全的基于智能卡的多服务器身份认证方案研究 [J], 刘鑫玥;潘巍;王新艳;王月莲
4.一种新的基于智能卡的双向身份认证方案设计 [J], 邱慧敏;杨义先;胡正名
5.一种改进的基于智能卡的身份认证方案 [J], 甘信丹;姜梅;赵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毕业论文设计区块链数字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的数字身份信息泄露和盗用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安全需求。
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点成为数字身份认证的新兴技术。
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安全可靠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实现了用户身份信息的安全存储、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等功能。
关键词:区块链、数字身份认证、安全性、存储、认证、授权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本章主要介绍数字身份认证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包括数字身份认证的定义、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等方面,以及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本章对国内外数字身份认证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数字身份认证的传统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身份认证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并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区块链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本章主要介绍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包括区块链的定义、特点、分类、技术原理和应用案例等方面,并探讨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身份认证中的应用形式和方式。
第三章数字身份认证系统设计本章主要介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整体架构、数据结构、验证流程等方面,并详细讲解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式。
第四章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实现本章主要介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的实现,包括系统的技术实现和系统测试等方面,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现效果。
第五章数字身份认证系统安全性分析本章主要对数字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包括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并通过安全性测试、模拟攻击等方法,探究系统安全性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第六章数字身份认证系统优化措施和应用策略本章主要探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身份认证系统的优化措施和应用策略,包括技术、数据、算法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和应用策略,以提高数字身份认证系统的实际效果和推广效应。
网络安全认证证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篇一:身份认证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滨江学院网络信息安全课程论文题目院系计算机系年级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学期任课教师二O一四年十二月一日身份认证的发展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模式的出现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普及范围也随着发展。
身份认证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关键,目前主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基于口令的认证技术、基于智能卡的技术、基于密码的技术及基于生物特征的技术。
同时身份认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任务是识别、验证网络信息系统中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对认证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并对新兴技术:基于量子的认证技术、基于身份的认证技术、思维认证、行为认证、自动认证作了详细的阐述。
1 引言信息安全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交易安全。
数据安全依赖的基本技术是密码技术,网络安全依赖的基本技术是防护技术,交易安全是网络交易时代的最基本的安全,要求是可信性,为交易提供可信计算环境、可信网络连接、交易可信性证明,交易安全的基本技术是认证技术,它以可信性为主实施自愿型安全策略。
身份认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网络世界中,要保证交易通信的可信和可靠,必须得正确识别通信双方的身份,于是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
身份认证技术是能够对信息的收发方进行真实身份鉴别的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大门,他的任务是识别、验证网络信息系统中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和抗抵赖性。
2 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的概括身份认证技术是证实被证对象是否属实或是否有效的一个过程,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验证被认证对象的属性来达到被认证对象是否真实有效的目的。
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判别:一是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二是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三是直接根据你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
当然也可以综合利用这三种方式来判别。
摘要身份认证是网络安全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各高校的各种应用系统中身份认证技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但是,随着高校中各种应用系统使用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校园应用系统中有太多的密码需要记忆;住在院外的老师因没有合法的身份而无法浏览和使用院内的一些重要应用系统;教职工和学生的与身份相关的详细信息在各个应用系统中不一致;添加新的应用系统时没有一致的认证和授权框架可以使用等等。
建立数字校园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也是近年来各高校校园网应用建设的一个新的方向,它涉及数据集成、单点登录、授权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而统一身份认证方案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单点登录和授权管理。
本文介绍了在进行数字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采用LDAP作用户信息存储,实现了基于LDAP服务的统一认证服务。
系统的各个层次相对独立,保证了系统的松散耦合,同时,系统易于集成,新的应用系统可以不带自己的用户系统,依靠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用户的认证和授权,降低了开发难度。
系统采用JA V A编程,说明了各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法和步骤。
随着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逐步完善,将在信息安全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字校园;身份认证方案;LDAP;单点登录;授权管理- I -AbstractIdentity authentie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factor on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which be used on different application systems by a lot of universities.However,with the more using of application systems,the more problem be appeared.We have to remember lots of passwords. Some teaehers living out of campus do not browse and login some useful web page because they have not a legitimate identity. The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teaehers and students haves a great deal of variance in different application systems. There have not Unified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ed Architecture when you append a new application.Digital campus system is set up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above and it is also a new direction that lead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It involves data integration, single sign-on,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 etc. What is first to be resolved is the program of uniform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including single sign-on and authorization managemen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we choose LDAP to save the users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gital Campus System, at the mean time realize the Unify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ervice base on LDAP. The system relatively independent, which guarantees the loose coupling of the system.In additional, the system can be integrated easily.So,new application system need not rely on it's own authentication system but unified authentication to complete the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of users,and reduces the degree of dificul of system developing.Java language was used for programming at this paper. This paper indicates the each key fanction implementation method.With the unifie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ystem being perfected. It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mong the information safe system of campus network.KEY WORDS: Digital Campus;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cheme;LDAP;Single Sign-on;Privilege Management- II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 章引言 (1)1.1论文的背景 (1)1.1.1 数字化校园出现的必然性 (1)1.1.2 传统身份认证的局限性 (2)1.1.3 统一身份认证的重要性 (3)1.2基于目录服务的统一身份认证 (3)1.2.1 目录服务在校园网建设中的作用 (3)1.2.2 统一身份认证的现状 (4)1.3研究目标与意义 (4)第2 章系统开发环境及工具介绍 (6)2.1LDAP简介 (6)2.1.1 LDAP协议概述 (6)2.1.2 LDAP的安全模型 (6)2.2STRUTS简介 (7)2.3T OMC AT简介 (8)2.4E CLIPSE和M Y E CLIPSE简介 (8)2.5SQL SERVER2000简介 (9)第3 章总体设计 (11)3.1总体设计 (11)3.2功能设计 (11)3.2.1用户注册 (12)3.2.2账号关联 (12)3.2.3用户认证 (12)3.2.4用户管理 (12)3.3数据库设计 (13)- III -第4 章详细设计 (17)4.1主界面设计 (17)4.2系统首页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大学厦门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姓名: xx学号:系别:电子信息系专业:通信工程年级:级指导教师: xxx2015 年 4 月 7 日xx大学厦门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本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
文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的部分已在标注中说明;其他同志对本设计(论文)的启发和贡献均已在谢辞中体现;其它内容及成果为本人独立完成。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xx大学厦门工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印刷本、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院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基于MATLAB的指纹识别系统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指纹所具有的普遍性,唯一性和不变性,以及指纹识别系统开发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使得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流行、也是最可靠的个人身份认证技术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和世界上指纹识别系统的研究应用现状,分别阐述了指纹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
以数字图像处理伟基础,分别研究了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将Matlab作为仿真工具。
本文主要通过Matlab对指纹图像进行三方面的处理,分别是:图像预处理、指纹特征提取和指纹特征匹配。
图像预处理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图像分割、二值化、细化。
对指纹预处理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去除原图像的冗余部分,以便后续的识别系统进行识别;指纹特征提取主要是提取指纹图像细化后的端点和分叉点;指纹特征匹配是通过两个指纹的图像进行特征点比较,来确定是否是统一手指的指纹图。
本文中有给出相应模块的Matlab程序及处理的结果。
通过实验结果可得,用Matlab 来实现指纹识别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
关键词:Matlab,指纹识别,特征提取,特征匹配xx大学厦门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Design and Implement of Web Chat System Base on Ajax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ased on the fingerprint has universality, uniqueness and invarianc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has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bility is very high,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ersonal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technology, the world is the most reliable at presen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illustrates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fingerprint system. Based o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of Wei,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are studied, the Matlab as a simulation tool.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Matlab process,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fingerprint image, respectively is: image preprocessing, fingerprint feature extraction and fingerprint. Image preprocessing includes four steps: image segmentation, binarization, thinning two.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ingerprint image preprocessing is to remove redundant parts of the original image, so that the recognition system for the follow-up identification; fingerprint feature extraction is to extract the fingerprint image thinning after endpoint and bifurcation point; fingerprint feature matching is carried out by comparing the image feature points of two fingerprint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ingerprint map integration finger.Matlab program and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module of the resul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xperiment we can see the results, using Matlab to achieve the design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system is feasible.Key Words: Matlab,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Feature extraction,Feature matching目录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2)1.3 研究内容 (3)1.4 论文组织 (3)第2章 Web版聊天系统的设计 (4)2.1 功能设计 (4)2.2 概要设计 (4)2.3详细设计 (10)2.3.1用户界面逻辑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数字证书的教育云可信实名身份认证和授权的研究李以斌;牟大伟【摘要】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和运营均需要符合信息绿色安全管理的要求,从物理、网络、系统、数据及应用各个层面,建立完善可靠绿色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教育云虚拟化平台及管理系统的安全.在安全保障的每个层次都需要对用户的访问进行身份鉴别,对其访问权限和可操作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基于数字证书的可信实名身份认证和授权技术是保证数据安全和行为安全的有效技术手段,论文对该技术进行探讨,并研究其在教育云平台中的实现.【期刊名称】《信息安全与技术》【年(卷),期】2016(007)009【总页数】5页(P40-44)【关键词】身份认证;授权管理;数字证书;PKI;教育云【作者】李以斌;牟大伟【作者单位】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3;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80【正文语种】中文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迁移称之为“教育云”,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包括了教育信息化所必须的一切软硬件计算资源。
这些资源经虚拟化之后,向教育机构、教育从业人员和学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该平台的作用就是为教育领域提供云服务。
教育云通过一个统一的、多样化的平台,让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人士都能进入该平台,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这个平台上融入教学、管理、学习、娱乐、交流等各类应用工具,让“教育真正地实现信息化”。
扩展了教育深度、扩大了教育范围,促进了学习方式转变和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能力。
在此背景下,教育云平台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互联网蓬勃发展,各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了网络系统建设者重视的问题。
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和运营均需要符合信息绿色安全管理的要求,从物理、网络、系统、数据及应用各个层面,建立完善可靠绿色安全保障体系,同时保障教育云虚拟化平台及管理系统的安全,对非法入侵和非法攻击等各方面安全威胁需要具有很强的防范能力。
基于 RSA 算法的动态双身份认证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针对网络通信中相互身份认证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 RSA 算法的动态双身份认证方案,比其他基于公钥体制的身份认证方案相比,具有安全性更高、方便简洁、认证时间少等优点,并通过 VC++实现了基于该方案的系统关键词:密码体制;RSA 算法;身份认证;公1、RSA 加密算法及身份认证目前网络通信主要提供五种安全服务,即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机密性服务、完整性服务和抗否认性服务。
其中,身份认证作为安全应用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是最重要的安全服务,所有其它的安全服务都依赖于该服务,它的失败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失败网络应用系统中通信双方的身份认证问题,传统的做法是采用用户名加口令来验证登录用户的身份,但是由于口令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窃取、暴力攻击和猜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这种认证方式只能完成单方面的身份认证,即只能解决服务器验证客户端身份的问题,无法解决客户端验证服务器身份的问题,因此不能完全满足互联网业务应用的需要。
公钥加密算法的安全性主要是基于复杂的数学难题。
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有两类[2] :一类是基于大整数因子分解系统,以 RSA 为典型代表,它是目前被研究和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公钥算法,经过长年的攻击考验,该算法已被普遍认为是目前最优秀的公钥方案之一2、RSA 工作原理[1]如下:(1)任意选取两个不同的大质数 p 和 q,计算乘积 r=p*q(2)任意选取一个大整数 e,e 与(p-1)*(q-1)互质,整数 e 用做加密密钥。
注意 e 的选取是很容易的,例如所有大于 p 和q 的质数都可用.(3)确定解密密钥 d,由d*e=1 mod((p-1)*(q-1)),根据 e,p 和q 可以容易地计算出 d(4)公开整数 r 和 e,但是不公开 d(5)将明文 P(假设 P 是一个小于 r 的整数)加密为密文 C,计算方法为 C=Pe mod r(6)将密文 C 解密为明文 P,计算方法为 P=cd mod r然而,只根据 r 和 e(不是 p 和 q)要计算出 d 是不可能的,因此,任何人都可对明文进行加密,但只有授权用户(知道 d)才可对密文解密。
周虹霞(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市100006 )摘要:本文结合国家博物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建设工作实践,分析用户管理现状,找到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介绍了系统技术架 构、核心功能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希望该系统的应用为全面实现“智慧国博”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身份认证;单点登录;用户管理国家博物馆“智慧国博”项目包含众多应用系统建设内容,用 户数量大。
为实现这些应用系统间的无缝衔接,国博亟需建设一套 统一身份认证和用户数据管理系统,对现有用户信息进行整合,构 建标准规范的用户管理方式,形成权威的用户信息源,为各应用系 统提供单点登录等支撑,并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基础信息 服务,实现用户信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各应用系统中用户数据 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1现状分析目前国博没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具体情况如下:1.1身份识别采用吉大正元提供的认证引擎进行验证。
在P C 端使用 U K E Y ,U 1C E Y 中存储用户名信息,登录入口通过获取U K J E Y 中的 用户登录名来识别用户身份。
身份识别系统未进一步实现用户授权、 统一身份证的功能。
1.2单点登录综合工作平台提供登录入口,用户登录后,通过平台跳转到各 应用系统。
平台与各应用系统之间通过传递t o k e n 方式进行身份校 验,校验规则简单,存在安全漏洞,未实现完整的单点登录功能。
1. 3用户信息管理机构和用户信息没有管理界面。
目前通过人员中间库中的部门 表、人员表和岗位表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该中间库只能通过综合 工作平台手动维护。
2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2.1存在的关键问题2.1.1缺乏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结构身份认证管理所需的账号信息、用户信息、认证管理分别在不 同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中,用户账号与用户信息割裂,各个模块之 间没有交互或交互很少,未形成统一的身份认证闭环,导致身份认 证管理形同虚设。
2.1.2用户信息数据不完整人员中间库中只提供了基本的机构与用户信息,且数据项不完 整,没有覆盖各应用的业务需求。
交叉认证模式浅析1徐晓娟高建峰(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北京100081)********************.cn摘要: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1技术是流行的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和手段,目前我们国家PKI系统开始大规模的建设。
随着CA(Certificate Authority)系统的大规模建设,证书用户的逐渐增多,如何解决CA系统的互相信任成为了解决信任孤岛问题的关键。
该论文主要阐述了交叉认证2的几种模式,并且比较了各种方式的优缺点。
关键词:证书1交叉认证4信任4The Analyse of PKI InteroperabilityXU Xiaojuan GAO Jianfe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Abstrac t:PKI has been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tools for providing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for networks. At present, PKI system of our country begins to be constructed on a large scale. With the CA (Certificate Authority) system being constructed on a large scale, certificate user will gradually increase how to resolve trusting each other of CA system become the key of resolving the problem of isolated island for trust. Several modes of intersection authentication are mainly expounded and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all kinds of modes also are compared in the paper.Key words:Certificate Cross-Certification Trust1引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身份的鉴别、信息1作者简介:徐晓娟(1977-),女,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虚拟现实、网络安全的保密性、信息的防篡改、防抵赖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PKI技术分析研究摘要基于PKI的电子政务系统,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安全信息技术和PKI建模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电子政务也在得到不断的发展。
本文从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KI、基于PKI的公钥技术、PKI体系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并对其应用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子政务PKI体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方法。
关键字: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KI ,公钥技术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system based on the PKI has obtain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Its securit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KI modeling technology are also in consummation, and our country's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are obtaining the unceasing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systematical analysis and the proof from the three aspetcs of the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the public key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PKI, and the PKI system application, and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about its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the important basi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lectron government affairs PKI system.Keywords: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KI, the public key technology目录摘要 (i)引言 (1)1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KI (2)PKI基本原理 (2)PKI的基本构成 (2)2 PKI提供的服务 (3) (3)支持密匙管理 (5)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6)3 基于PKI的公钥技术 (6)公钥加密 (6)数字签名 (7)4 PKI体系的应用 (7)PKI应用技术 (7)PKI应用前景 (8)5 PKI应用和发展 (10)虚拟专用网络(VPN) (10)安全电子邮件 (11)Web安全 (11)电子商务的应用 (12)结论与谢辞 (13)参考文献 (15)引言全球经济发展正在进入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第3章打开生物特征识别的魔方说起生物特征识别,人们都会觉得神秘、高科技。
其实,简单来说,生物特征识别的过程,就是先将生物特征建模、然后进行比对的一个过程;复杂来说,这是一门涉及计算机视觉、信息/图像处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深奥技术。
下面,作者将抽丝剥茧,为您打开生物特征识别的魔方。
3.1 细说人脸识别的个中奥妙人脸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中最有趣、最活跃的分支之一,以下内容将介绍人脸识别的认知学基础,回顾其历史沿革和变迁,阐述关键性的算法,指明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信这一段充满趣味的旅程能让您感受到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无穷奥妙。
3.1.1 人脸识别的认知学基础识别人脸是人类社会中最平常和普通的任务,如婴儿在出生不久就能认出父母的脸,成年人之间的结识,演员的分辨等,这些鲜活的例子都是人类感知人脸的典型例证。
对人物面部特征的刻画是人类艺术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从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伟大作品——蒙娜丽莎,再到现代艺术中对人脸情绪化和抽象化的描述,无一不说明人类对人脸天生的敏感和审美的价值取向(参见图3.1)。
为了研究基于计算机的人脸识别技术,需要考察一下识别人脸的原理。
人脸识别的认知学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已诞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成果。
研究人员首先注意到人类对于人脸图案有着超出一般的强烈关注和兴趣。
图3.2是1973年美国宇航局火星探测器扫描到的照片,大多数人首先关注的是上面的人脸图案,尽管这张“人脸”只是火山丘陵和陨石坑的随机组合而已。
第3章 打开生物特征识别的魔方 23图3.1 人脸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图3.2 火星上拍摄的卫星图片研究表明,人类对于人脸图案的强烈关注可能并非来自于后天学习,而是人类的视觉埃及狮身人面像蒙克作品《呐喊》 达·芬奇作品《蒙娜丽莎》24生物特征识别——身份认证的革命系统带有天生的人脸识别基因。
在婴儿出生的几个小时内,研究人员就观察到他们对类似于人脸的模板有着超出一般的兴趣[1]。
身份认证方法范文身份认证是指通过其中一种方式验证一个人的身份信息的过程,从而保证其在特定场合或进行特定活动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在如今数字化的社会中,身份认证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几种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
一、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二、生物特征认证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特征认证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通过测量和分析个体的生物特征来实现身份认证,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指纹识别:指纹识别是通过采集用户指纹信息进行识别和认证的方法。
每个人的指纹纹路独一无二,可以用于身份认证、门禁控制、手机解锁等场景。
2.虹膜识别:虹膜识别是通过分析个体眼球虹膜的模式和特征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
由于虹膜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虹膜识别被认为是一种高安全性的生物特征认证方法。
3.人脸识别:人脸识别是通过分析个体面部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脸部图像,并与已有的人脸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实现身份的验证。
三、数字身份认证方法1.数字证书认证:数字证书是一种用于证明数字通信中身份和数据完整性的工具。
数字证书通过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身份认证方案。
2.双因素认证:双因素认证是指通过多种认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以提高安全性。
常见的双因素认证方式有密码+短信验证码、指纹+密码、指纹+面部识别等。
3.区块链身份认证:区块链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数字身份认证领域。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确保用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身份认证技术摘要:身份认证是实现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在本文中简要的介绍下几种不同类别的身份认证以及身份认证中的协议。
关键词:身份认证基于密码基于地址生物特征零知识Kerberos SSL正文:引言:现今已经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成为了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信息的安全就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而身份认证则是实现安全通信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这里简要的介绍下身份认证技术。
论文正文:身份认证的概念身份认证是系统审查用户身份的过程,从而确定该用户是否具有对某种资源的访问和使用权限。
身份认证通过标识和鉴别用户的身份,提供一种判别和确认用户身份的机制。
计算机网络中的身份认证是通过将一个证据与实体身份绑定来实现的。
实体可能是用户、主机、应用程序甚至是进程。
身份认证技术在信息安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安全机制的基础。
只有实现了有效的身份认证,才能保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入侵防范等安全机制的有效实施。
在真实世界中,验证一个用户的身份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所知道的。
根据用户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用户的身份。
所拥有的。
根据用户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用户的身份。
本身的特征。
直接根据用户独一无二的体态特征来证明用户的身份,例如人的指纹、笔迹、DNA、视网膜及身体的特殊标志等。
基于密码的身份认证:密码认证的特点密码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共享的一个秘密,在通信过程中其中一方向另一方提交密码,表示自己知道该秘密,从而通过另一方的认证。
密码通常由一组字符串来组成,为便于用户记忆,一般用户使用的密码都有长度的限制。
但出于安全考虑,在使用密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使用默认密码、(2)设置足够长的密码、(3)不要使用结构简单的词或数字组合、(4)增加密码的组合复杂度、(5)使用加密、(6)避免共享密码、(7)定期更换密码就密码的安全使用来说,计算机系统应该具备下列安全性:(1)入侵者即使取得储存在系统中的密码也无法达到登录的目的。
这需要在密码认证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的认证方式,如地址认证。
(2)通过监听网络上传送的信息而获得的密码是不能用的。
最有效的方式是数据加密。
(3)计算机系统必须能够发现并防止各类密码尝试攻击。
可使用密码安全策略。
密码认证中的其它问题:1.社会工程学社会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是一种通过对受害者心理弱点、本能反应、好奇心、信任、贪婪等心理陷阱进行的诸如欺骗、伤害等危害手段,取得自身利益的手法,近年来已成迅速上升甚至滥用的趋势。
2.按键记录软件按键记录软件是一种间谍软件,它以木马方式值入到用户的计算机后,可以偷偷地记录下用户的每次按键动作,并按预定的计划把收集到的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出去。
3.搭线窃听攻击者通过窃听网络数据,如果密码使用明文传输,可被非法获取。
目前,在IP 网络中Telnet、FTP、HTTP等大量的通信协议来用明文来传输密码,这意味着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传输的所有信息(其中包括明文密码和用户数据)都有可能被窃取。
4.字典攻击攻击者可以把所有用户可能选取的密码列举出来生成一个文件,这样的文件被称为“字典”。
当攻击者得到了一些与密码有关的可验证信息后,就可以结合字典进行一系列的运算,来猜测用户可能的密码,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验证猜测的正确性。
5.暴力破解暴力破解也称为“蛮力破解”或“穷举攻击”,是一种特殊的字典攻击。
在暴力破解中所使用的字典是字符串的全集,对可能存在的所有组合进行猜测,直到得到正确的信息为止。
6.窥探窥探是攻击者利用与被攻击系统接近的机会,安装监视设备或亲自窥探合法用户输入的账户和密码。
窥探还包括攻击者在用户计算机中植入的木马。
7.垃圾搜索垃圾搜索是攻击者通过搜索被攻击者的废弃物(如硬盘、U盘、光盘等),得到与攻击系统有关的信息。
基于地址的身份认证:地址与身份认证基于IP地址的身份认证:不可靠,也不可取基于物理地址(如MAC地址)的身份认证较为可靠,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智能卡认证智能卡也称IC卡,是由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设备,可以安全地存储密钥、证书和用户数据等敏感信息,防止硬件级别的窜改。
智能卡芯片在很多应用中可以独立完成加密、解密、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对安全较为敏感的计算任务,从而能够提高应用系统抗病毒攻击以及防止敏感信息的泄漏。
双因素身份认证,简单地讲是指在身份认证过程中至少提供两个认证因素,如“密码+PIN”等。
双因素认证与利用ATM取款很相似:用户必须利用持银行卡,再输入密码,才能提取其账户中的款项。
双因素认证提供了身份认证的可靠性。
生物特征身份认证:生物特征认证的概念生物特征认证又称为“生物特征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固有的物理特征或行为特征鉴别个人身份。
在信息安全领域,推动基于生物特征认证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基于密码认证的不安全性,即利用生物特征认证来替代密码认证。
人的生理特征与生俱来,一般是先天性的。
满足以下条件的生物特征才可以用来作为进行身份认证的依据:普遍性。
即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这一特征。
唯一性。
即每一个人在这一特征上有不同的表现。
稳定性。
即这一特征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易采集性。
即这一特征应该便于采集和保存。
可接受性。
即人们是否能够接受这种生物识别方式。
零知识证明身份认证:零知识证明身份认证的概念零知识证明是由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身份认证技术。
零知识证明是指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正确的。
零知识证明实质上是一种涉及两方或多方的协议,即两方或多方完成一项任务所需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证明者向验证者证明并使验证者相信自己知道某一消息或拥有某一物品,但证明过程不需要向验证者泄漏。
零知识证明分为交互式零知识证明和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两种类型。
交互式零知识证明:零知识证明协议可定义为证明者(Prover,简称P)和验证者(V erifier,简称V)。
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是由这样一组协议确定的:在零知识证明过程结束后,P只告诉V关于某一个断言成立的信息,而V不能从交互式证明协议中获得其他任何信息。
即使在协议中使用欺骗手段,V也不可能揭露其信息。
这一概念其实就是零知识证明的定义。
如果一个交互式证明协议满足以下3点,就称此协议为一个零知识交互式证明协议:完备性。
如果P的声称是真的,则V以绝对优势的概率接受P的结论。
有效性。
如果P的声称是假的,则V也以绝对优势的概率拒绝P的结论。
零知识性。
无论V采取任何手段,当P的声称是真的,且P不违背协议时,V除了接受P的结论以外,得不到其它额外的信息。
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在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中,证明者P公布一些不包括他本人任何信息的秘密消息,却能够让任何人相信这个秘密消息。
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一个单向Hash 函数。
如果P要进行欺骗,他必须能够知道这个Hash函数的输出值。
但事实上由于他不知道这个单向Hash函数的具体算法,所以他无法实施欺骗。
也就是说,这个单向Hash函数在协议中是V的代替者。
身份认证协议:Kerberos协议Kerberos协议简介Kerberos是为基于TCP/IP的Internet和Intranet设计的安全认证协议,它工作在Client/Server模式下,以可信赖的第三方KDC(密钥分配中心)实现用户身份认证。
在认证过程中,Kerberos使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提供了计算机网络中通信双方之间的身份认证。
Kerberos设计的目的是解决在分布网络环境中用户访问网络资源时的安全问题。
由于Kerberos是基于对称加密来实现认证的,这就涉及到加密密钥对的产生和管理问题。
在Kerberos中会对每一个用户分配一个密钥对,如果网络中存在N个用户,则Kerberos系统会保存和维护N个密钥对。
同时,在Kerberos系统中只要求使用对称密码,而没有对具体算法和标准作限定,这样便于Kerberos协议的推广和应用。
Kerberos已广泛应用于Internet和Intranet服务的安全访问,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透明性和可伸缩性等优点。
Kerberos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Kerberos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用户端(2)服务器端(3)密钥分配中心(4)认证服务器(5)票据分配服务器(6)票据(7)时间戳Kerberos的基本认证过程SSL协议:SSL协议概述SSL是一种点对点之间构造的安全通道中传输数据的协议,它运行在传输层之上、应用层之下,是一种综合利用对称密钥和公开密钥技术进行安全通信的工业标准。
在通信过程中,允许一个支持SSL协议的服务器在支持SSL协议的客户端使协议本身获得信任,使客户端得到服务器的信任,从而在两台机器间建立一个可靠的传输连接。
SSL 协议主要提供了3个方面的安全服务。
认证。
利用数字证书技术和可信第三方认证机构,为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提供身份认证功能,以便于彼此之间进行身份识别。
机密性。
在SSL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都经过了加密处理,以防止非法用户进行窃取、篡改和冒充。
完整性。
SSL利用加密算法和Hash函数来保证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数据的完整性。
SSL协议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层为SSL握手协议,下层为SSL记录协议。
其中SSL 握手协议主要用来建立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并协商密钥;而SSL记录协议则定义了数据的传输格式。
SSL握手协议SSL握手协议提供了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相互认证,协商加密算法,用于保护在SSL记录中发送的加密密钥。
握手协议在任何应用程序的数据传输之前进行。
如图4-9描述了SSL握手协议一次握手的操作过程。
SSL记录协议SSL记录协议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层协议之上,为高层协议提供数据封装、压缩、加密等基本功能的支持。
SSL协议的特点SSL是一个通信协议。
为了实现安全性,SSL的协议描述比较复杂,具有较完备的握手过程。
这也决定了SSL不是一个轻量级的网络协议。
另外,SSL还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密集型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和数据摘要算法。
结束语:身份认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如今信息化的社会,电子商务等已经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身份认证技术显得比信息加密本身更重要,希望通过本文对身份认证技术的简要介绍使我们对身份认证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