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14.69 KB
- 文档页数:4
《文旅融合下的太谷古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文旅融合的深入推进,古城旅游逐渐成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太谷古城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然而,如何通过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将太谷古城的独特魅力传递给目标受众,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太谷古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太谷古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太谷古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背景及意义太谷古城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竞争,太谷古城在品牌传播和形象塑造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作为品牌形象传播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提升太谷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因此,对太谷古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太谷古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原则与策略1. 原则:在太谷古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应遵循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突出特色、易于识别等原则。
在保留太谷古城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旅游市场需求,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品牌形象。
2. 策略:首先,要深入挖掘太谷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
其次,结合太谷古城的地理特色、民俗风情等元素,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
最后,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品牌形象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受众识别和记忆。
四、太谷古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内容与方法1. 设计内容:太谷古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应包括Logo设计、VI系统设计、旅游纪念品设计等方面。
其中,Logo设计应突出太谷古城的特色和文化内涵;VI系统设计应包括色彩、字体、图形等元素,形成统一的视觉风格;旅游纪念品设计应结合太谷古城的特色文化,开发具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旅游产品。
2. 设计方法:在太谷古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二是借鉴成功案例,吸取其他古城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方面的经验;三是结合太谷古城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创意设计;四是运用现代设计软件和技术,将设计方案以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湿地公园旅游景观风貌与品牌形象提升研究——以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李萌萌 肖贵兰 冉圣均 洪泽韩摘要:随着生态旅游文化的发展,湿地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湿地文化形象的构建是打造特色旅游标志的有效途径。
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有着得天独厚地区资源优势,本文从景观规划和品牌形象设计为出发点,打造具有浓郁淮河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区域性湿地公园标志文化,展示淮河流域城市的新形象,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活力的湿地形象,形成具有湿地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精品项目,打造与湿地城市公园经济效益相一致的旅游文化品牌,是一种新的整合模式,建构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品牌与经济效益结合新模式。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资源;景观;旅游文化近年来随着湿地公园的建立,生态旅游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保护与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对湿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课题主要研究三汊河湿地公园旅游景观风格和现有品牌形象的提升,从旅游的地理区位、文化价值、特色景观、品牌建设和旅游效益五个层面进行定位,即保留三汊河独特景观风貌格局同时又利用文化地域特色这一软实力,巧妙地运用地域文化特色柔美力量,从整体上实现对公园品牌形象要素和地域文化要素的系统改进,使景观风格中的先进形式、线条感和艺术面得到统一,打造具有丰富淮河文化遗产的区域性湿地公园,从地域特色的视觉文化中展示淮河流域城市的新形象。
一、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概况蚌埠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境内,湿地公园占地800公顷,湿地总面积为597.06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74.63%,作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同时兼具中国南北湿地和生物两大类型,是淮河流域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淮河流域保存较好的一块自然湿地。
三汊河湿地归属于淮河文化流域的一代,七千年延绵不断的淮河文化、丰富多样的民俗艺术文化,在其周围也分布着历史遗迹的痕迹,艺术文化底蕴丰厚,是淮河文明重要的归属地,如大禹文化、双墩文化遗址、汤和墓等历史遗迹,以花鼓灯表演为代表的民间艺术也在此流传;舞龙灯、打莲香、挑花挑、唱灯歌、抬花轿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是优良的旅游资源,还有流传几千年的民间风俗习惯,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有各种祝福和欢聚活动,三汊河湿地公园也是淮河文明的重要传承地区。
景区品牌形象设计案例景区品牌形象设计案例:黄山风景区一、背景介绍黄山风景区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雄伟的山峦、奇特的石海、云海和变幻莫测的日出而闻名于世。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黄山风景区需要进行品牌形象设计。
二、设计目标1.突出景区的特色和亮点,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2.传递景区的核心价值,提升品牌形象。
3.增强游客对景区的认知和信任,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4.与其他景区进行区分,提高品牌竞争力。
三、设计内容1.标志设计黄山风景区的标志设计采用了山峰和云海的元素,通过巧妙的组合和设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标志。
标志的颜色采用了蓝绿色和白色,寓意着大自然的清新和纯净。
同时,标志还突出了景区的名字“黄山”,使游客能够更容易地记住和识别。
1.宣传语设计黄山风景区的宣传语采用了“人间仙境,醉美黄山”的口号。
这个口号不仅突出了景区的特色和亮点,还传递了景区的核心价值,让游客感受到黄山的美妙和神秘。
1.视觉形象设计黄山风景区的视觉形象设计采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如山峰、云海、松树等。
这些元素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和组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视觉形象的设计不仅突出了景区的自然之美,还传递了景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1.形象宣传片制作为了更好地展示景区的特色和魅力,黄山风景区制作了一部形象宣传片。
宣传片通过精美的画面和动感的音乐,向游客展示了黄山的美景和文化底蕴。
同时,宣传片还介绍了景区的各项服务和设施,让游客更加了解和信任黄山风景区。
四、设计效果1.提高了黄山风景区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2.增强了游客对景区的认知和信任,提高了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3.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使其成为了一个更加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4.通过形象设计,使景区与其他景区进行了有效的区分,提高了品牌竞争力。
五、总结与启示黄山风景区的品牌形象设计案例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不仅突出了景区的特色和亮点,还传递了景区的核心价值,增强了游客对景区的认知和信任。
福地文化下的清远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应用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已经成为各大旅游目的地竞相争夺的焦点。
清远市作为广东省的一个重要旅游城市,其独特的福地文化深受游客喜爱,但在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福地文化的应用尚未被充分挖掘和利用。
本文将对福地文化下的清远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应用进行研究,探索如何将福地文化融入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提升清远市的旅游吸引力。
一、福地文化概述福地文化是清远市的独特文化符号,源自清远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福地文化以“福地”、“吉祥”、“幸福”为主题,体现了清远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福地文化在宗教信仰、民俗传统、历史传承等方面都有具体表现,成为清远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符号。
福地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吉祥福地、幸福清远”,体现了清远人勤劳勇敢、热情好客、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特点。
二、福地文化在城市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应用1. 福地文化元素的提取与归纳福地文化的核心元素包括“福”字、寺庙、山水、传统建筑、民俗节庆等。
这些元素既具有地域特色,又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适合用于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传播与展示。
在福地文化元素的提取上,可以选择福字的造型、寺庙的外观、山水的景色等具象符号,也可以选择福地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如和谐、祥和、幸福等抽象符号。
福地文化元素的设计应该注重符号的含义和传达效果,既要保持福地文化的特色和丰富内涵,又要符合现代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审美标准和传播需求。
设计上可以采用图形化处理、色彩搭配、结构组合等手法,将福地文化元素与城市景观、建筑风格、文化活动等有机结合,塑造出充满福地文化韵味的城市旅游形象。
福地文化元素可以应用于城市旅游形象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标识、导览图、广告海报、景点标识牌、节庆活动等。
在城市标识设计中,可以将福地文化元素融入城市LOGO,增强城市的辨识度和吸引力;在导览图和景点标识牌设计中,可以用福地文化元素作为标志性符号,方便游客进行导览和游览;在广告海报和节庆活动中,可以运用福地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艺术感染力的宣传图案,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与参与。
海丰莲花山旅游形象策划研究作者:陈诗敏李颜来源:《中国市场》2021年第03期[摘要]海丰县莲花山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旅游形象不甚明确。
文章梳理了莲花山旅游形象脉络,基于莲花山的地脉和文脉对其旅游形象加以策划并设计形象口号,以期为莲花山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助力莲花山旅游发展。
[关键词]莲花山;旅游形象;海丰县[DOI]10.13939/ki.zgsc.2021.03.0301 引言旅游形象的塑造对旅游目的地具有重要作用。
阐释到位的旅游形象会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强化竞争力,而这些恰是市场竞争的主导形式之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许多旅游经济发达的区域都形成了自己的旅游形象。
我国以莲花山命名的景区较多,作为粤东制高点的海丰莲花山的旅游形象亟待明确,以便与其他莲花山景区区别开来,实施旅游业差异化发展,以争取更为广阔的旅游市场。
为此,研究海丰莲花山旅游形象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莲花山旅游形象脉络分析2.1 地脉分析2.1.1 莲花山水莲花山位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西北部的莲花镇内,是岭南四大山脉之一,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从深圳湾沿粤东海岸延伸至汕头地区进入福建、江西境内。
海丰莲花山为山脉主峰,海拔高达1377.3米,横贯海丰县境北部,周围的千米高峰有十多座,高耸云间,云雾缭绕,占地面积5000多公顷,是粤东第一峰。
莲花山自下而上群山层绕,状如莲,与海拔1110.4米的银屏山相邻,山峦连绵,气势恢宏,集雄伟之气势、草木之青秀、山水之迂回、起伏之群山于一体,史称“九华之亚”。
莲花山东环碣石湾、西面红海湾。
水库密布,是黄江、龙津河、大液河、赤石河的发源地,也是东江与韩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莲花山飞瀑流泉多,玉龙喷须、莲花十八瀑,都是莲花山旅游的必游之处;莲花山著名温泉有埔仔冠峰温泉、召贡弯垄温泉、温厝温泉等。
其中,莲花十八瀑是粤东最大瀑布群,更有落差百余米的“百丈瀑”,终年流泉,蔚为壮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旅游市场的竞争也逐步由旅游资源和产品转向旅游品牌和形象的竞争。
在日益重视形象和品牌的今天,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中,形象的塑造也成为了核心问题。
本文以桂林为例,简要叙述其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为桂林以后的旅游发展提供依据与策略。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有不同说法,国外对旅游形象的定义往往依据“image”的定义。
它是一个广泛使用而定义模糊的概念。
概括而言,旅游地的形象就是由旅游地的各种旅游产品(吸引物)和因素交织而成的总体印象。
国内专家则大都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公众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区域内在和外在精神价值进行提升的无形价值,是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
简单来说,旅游目的地形象就是一个人对一个目的地的信任、意见及印象的总和。
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要受可用的信息的限制,人们把形象建立在他们对实际旅游经历的反映上,形象随信息的变化而改变。
二、游客的决定模式与旅游地形象形成形象分三类:原生形象、引致形象与复合形象。
一个游客一旦有了旅游的动机,头脑中有一系列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可选方案,这是由经历或教育形成的各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即原生形象。
当其决定将动机付诸实践时,就会有意识地搜寻与旅游目的地的各种相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整理和加工。
主要方式是看有关旅游刊物、电视宣传广告、网络浏览及旅游机构的宣传手册,广泛收集所需信息,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旅游目的地形象,即引致形象。
然后对各备选旅游目的地的旅行成本与受益及服务与形象等进行综合比较,不断淘汰,筛选出最适合的目的地。
在游客没有到达旅游目的地进行体验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还是停留在表面。
当他们到达这个目的地实行旅行后,并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经历,对旅游目的地形成一个全新的或者是更综合、更系统的最终形象,即复合形象。
人们依据复合形象对各个可选目的地再进行比较、筛选,以便决定下一次的旅游是到原目的地旅行还另择他地。
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研究以天津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成为了提升地区竞争力、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深入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理论与实践。
天津市,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港口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兼具现代都市的魅力,是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典型案例。
本文首先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包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义、构成要素、塑造过程及影响因素等,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详细分析了天津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现状,包括天津市的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定位、旅游推广策略等方面。
通过深入剖析天津市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为天津市乃至其他城市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还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收集游客对天津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和评价,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为天津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优化提出具体建议。
本文旨在通过对天津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研究,丰富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理论体系,并为天津市乃至其他城市的旅游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的理论基础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
这些理论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理论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理学关注空间、地方性和区域发展,通过研究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揭示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空间结构。
这些地理特征和空间结构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旅游地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具有关键作用。
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旅游者的心理感知、认知和情感反应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和选择。
心理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动机和行为模式,从而更好地塑造符合旅游者心理预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第52卷第7期 广东蚕业V〇1.52,N〇.07 2018 年 7 月GUANGDONG CANYE Ju ly.2018 DOI:10.3969/j.jssn.2095-1205.2018.07.70旅游风景区的视觉形象分析与探究姜晓宇(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00)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也在稳步上升,促使现代的人们开始对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新的要 求。
对于丰富精神世界的消费开始增长,因此,也有了旅游业的发达,而旅游景区的视觉形象更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
关键词旅游景区;视觉形象;特色;设计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8)07-112-01旅游现在被更多的人认可,已然成为时尚与健康的生 活方式,在经济富强的当下,人们对于娱乐的方式与对精 神世界的追求已经越发重视。
而旅游在带给欢乐的同时也 在充盈着精神世界的需求,以新形式新业态的休闲旅游方 式目前更受游客的喜爱,对于旅游景区的视觉设计不仅要 对相关设施进行完善与探索,相应的旅游纪念品更该日趋 的丰富,让游客体会到更多人文的情怀。
1国内旅游景区视觉形象的发展国内旅游景区视觉印象的发展在当下还并不成熟与完 善,仍处于初级阶段,一部分旅游景区对于建设品牌形象 的意识较晚,导致旅游品牌形象还未塑造完全,旅游视觉 印象也没有推广到位,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
旅游景 区的景观是旅游景区视觉形象建设的基石,因此在旅游景 区视觉形象设计中应该首先考虑旅游景区的可视景观资 源。
旅游景区视觉形象的表现不应受到局限于与普遍化,应更多的追求景区视觉形象的个性化与标识化,视觉形象 设计不仅要拥有联系各景观的标识线索还应蕴含深刻的文 化内涵,将抽象的文化内涵通过视觉设计表现出来,使游 客全面感受和认识旅游景区的人文气质,达到对旅游景区 进行有效的延续性的宣传。
2 旅游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目的和作用在旅游景区的视觉形象设计中应更多的研究城市的历 史背景与本土文化并结合当下的潮流趋势为理念进行设 计,通过对旅游景区的视觉形象艺术设计,为景区与该城 市都建立起知名度与品牌形象。
南充市凌云山风景区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作者:董子容徐邓耀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9年第05期凌云山风景区作为南充市重点打造的旅游景点,面积约20 km2,海拔约562.6 m,投资上亿。
2007年,凌云山风景区被创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9年,荣获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国最佳风水旅游景区等称号。
这是凌云山风景区发展的转折点,但凌云山风景区发展还存在旅游形象定位这一中心问题。
对这样一个自然和人文资源都丰富但不突出的旅游景点进行旅游形象定位,不仅密切关系到凌云山风景区旅游客源和旅游吸引力,而且最终关系到对南充市旅游经济的贡献,其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隨着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者旅游需求不断升级,旅游客源市场发生极大变化。
塑造景区独特的旅游形象对景区知名度、美誉度及认可度有直接影响,对旅游者旅游动机牵引有重要作用。
一个景区旅游形象感染力大小,已经参与到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决策过程中,并影响旅游者感知质量和产生旅游兴趣。
旅游形象已经成为旅游地市场营销的重要卖点。
例如,个性鲜明的旅游形象能直接凸显景区旅游资源特色,并在旅游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还能强化在旅游者心中的地位。
而模糊不清的旅游形象则导致景区缺乏魅力,被同类旅游景区淹没,甚至被旅游者遗弃。
后者正是凌云山风景区目前所处的困境。
因此,对凌云山风景区旅游形象定位研究尤为必要。
凌云山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境内,是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区重点景区之一。
凌云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较丰富,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各有特色,且可塑性强。
由于凌云山风景区森林面积十分广阔,所以常被都市人称作“天然氧吧”,这无疑对常年生活在都市的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景区面积大,山路沿着佛雕设计,游客一路徒步就能欣赏佛教文化风景,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也能真切感受到景区悠久的文化底蕴,这无疑对喜爱徒步、钟情于游山玩水、信仰佛教文化的一类游客具有较大吸引力;凌云山风水文化厚重,从地形来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相俱全,实属风水宝地,且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在景区也十分盛行,这无疑对热爱风水文化的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景区内一直在打造完善西南地区最大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和真人野战俱乐部,这对青年旅游者具有强大吸引力。
风景区视觉形象的特征与设计要点风景区视觉形象的特征美学与设计要点本文关键词:风景区,要点,特征,视觉,形象风景区视觉形象的特征与设计概要本文简介:一、游览区视觉形象的基本概念及意义风景区视觉形象是将环境与标识这两个领域进行结合的一个完整的概念,它不是纯粹的对环境空间功能和形式,或对阿提斯鲁夫尔谷单纯的平面标识形态的独立的研究,而是在注重状况环境功能的基础上,对特定环境中的标识系统标签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多元的研究。
风景区视觉形象的结构设计,关键在于创造具有强烈风景区视觉形象的特征人体工学与设计要点本文内容:一、普适风景区视觉形象的基本概念及意义风景区视觉形象是将环境与状况标识这两个领域进行结合的一个完整的概念,空间感它不是纯粹的对环境空间功能和型态,或对单纯的平面标识形态的独立的研究,而是在注重环境功能的基础上,对特定环境中的标识电子系统系统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多元的研究。
旅游区视觉形象的设计,关键在于创造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猛烈信号,使人由此产生兴趣而形成记忆,产生认同感,达到塑造出景观形象、吸引人的目的。
人所获得视觉军情,约占人的生理性情报的80%,关注视觉识别设计,抓住这个80%,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古训,就说明视觉对人理念产生的重要性。
系统首先要在景观总体规划阶段来确定,即在充分利用其自然市场条件、历史文物、园林景观文化传统等创立起来的整体景观面貌。
在设计中要布点布局总体景观系统,通过对内部结构景观要素的精心组织布局,利用强调、对比、点缀、烘托等艺术手法,形成展示特色景观字符串,以顺畅空间结构大方的自然景观空间布局,蜿蜒起伏、错落有致的自然风景轮廓线、功能各异色彩丰富的空间,清新明快、自然多趣的公园绿地系统,繁华热闹、充满活力的商业街区则,及典雅大方、别有情调的文化场所,构成富有吸引力的良好环境景观系统,是使人产生高级的景观视觉识别的条件。
二、风景区视觉形象的功能视觉效果及应用范围风景区视觉形象的功能性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灵活运用和艺术手段,操作性通过对实用性和效力性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景观的空间,创造出功能性强的环境视觉识别系统,满足人们在环境中行为和心理需求。
昭阳区旅游形象塑造研究摘要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形象越来越重要,而作为昭通的市中心,黑颈鹤的栖息地,昭阳区的旅游发展旅游形象、形象的设计和传播越发的重要,本文对这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昭阳区旅游、旅游形象、形象设计、形象传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AbstractZhaoyang district tourism image creation and research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tourism imag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in zhaotong city center,the black-necked crane habitats,zhaoyang district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mage,image design and spread all the more important,in this paper,the several aspects are expounded.Keywords:zhaoyang district tourism,tourism image,image design,image transmission昭阳区旅游业发展情况昭阳区旅游形象塑造与研究一、昭阳区旅游发展情况(一)昭阳区旅游业规模中原文化进入云南是很早的时候,然而昭通却是这条主要通道,昭通位于云南的东北部,与四川和贵州相邻,是我国著名国企云天化集团的企业政府驻地,也是我国著名的“南丝绸之路”的要冲,一直以来有着“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
2014年3月份,昭阳区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1.78万人次,同比增长17.6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868.61万元,同比增长26.05%。
其中:海外游客62人次,同比增长19.23;入境旅游收入1.84万美元,同比增长84%。
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研究
摘要:不同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的结构和思路不同,需要根据旅游景区的形象特点进行设计。
美学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是以考察人类审美趋向角度为设定范围进行规划的,具有艺术化和特色化的特点。
而信息化视角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活动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信息传播;时代特征;审美趋向;宣传效果;
不同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具有标准化、程序化、艺术性、创造性集于一体的特点,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创作领域。
不同视域下的旅游景区需要将上述元素考虑在内,权衡每个特点的利弊,遵循不同视域下结构的特点和变化思路。
在旅游景区的艺术形象设计上要以实际操作的功能为主,时尚贴切的主题可以发挥不同视域下艺术创作的优势,确保设计的主题能够吸引民众的视线,高效率和优质化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与现阶段的时代特征更匹配,为此可以根据不同视域下旅游景区艺术形象的特点进行设计。
1美学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
1.1界面设计
在资本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旅游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且占有重要的地位。
美学视角下旅游景区的规划几乎是从无到有,是在自然状态下以直接性的资源作为规划基础,扩充旅游景区规划的经
济效益,满足资本市场下的需求。
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是以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为对象,具有开放性和无限性的特点,依据马克思哲学的原则,考核现实中旅游景区的优势,以旅游活动存在的性质为空间界限,建立旅游活动和旅游全过程之间的关系,将审美作为现实景区的主要趋向,从考察人审美趋向的角度对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进行规划,通过获取审美趋向确定旅游区艺术形象设定的范围[1]。
1.2媒介设计
美学视域下的旅游景区是以美学学科的思维方式为考察标准,针对特殊化的对象进行研究。
在媒介设计上,旅游景区的规划需要针对现实个人旅游活动的规划,围绕现实个人和活动对象整体之间的关系,开展审美向度的规划。
利用简单的规划方式进行艺术形象上的设计,避免在旅游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产生破坏性和负面效应。
在开展艺术形象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阶段的美学特征进行规划,全方面考核市场的需求,保留历史景区的个性化特色。
从感性角度上来说,是以个人感性活动为基础条件进行艺术形象设计的[1]。
总之,要从美学视角下对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呈现感性学美学视角下的界面。
2信息化视角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
2.1界面设计
从界面设计的角度上来说,信息传播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活动,作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媒介的参与者,就需要融入群体中,了解历史文化景区形象传播活动的目的性和创造性,其中,目的性是指人类意识受信息传播控制的一种行为,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和对象
作为规划的主题,在信息传播的全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动机和方向。
比如通过媒介广告对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进行传播,经过策划获取宣传效果。
在信息化视域下的旅游景区需要利用科学技术的传播方式,用最简单的语言和文字进行传播,在彼此的影响和相互作用下完成整个形象的信息传递[3]。
2.2媒介设计
从媒介设计上来说,信息化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需要按照人类行为的感知特征对不同阶段的对象进行分类。
在宣传类设施上要统一地域文化的界定范围。
不同地域文化的历史和景物不同,形成的地域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堆积是由各地域的民俗文化传承堆积而来的,进而在信息化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上需要遵循历史和景物堆积的人文精神,以此为依据,对历史文化景区的艺术形象进行设计和提炼。
在提炼的过程中需要将所在地域文化的深刻认识保留下来,以图形和色彩的表现形式设计出来。
3结束语
本文对不同视域下的旅游景区艺术形象设计进行分析,主要以信息化视域和美学视域两个层面作为设计要点,对旅游景区的艺术形象进行媒介和界面的设计,以完善景区艺术形象的设计效果。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旅游景区艺术形象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丽梅,童钰瑶.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旅游景区导视系统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8,20(14):20-35.
[2]郑祎.文化传承视野下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形象设计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6,15(5):131-135.
[3]李钢.绿色通道规划视域下生态旅游规划及其产品设计研究——以丹东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237-242.
作者:毕宇娟单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