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258.96 KB
- 文档页数:2
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及现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在工厂生产模块化构件,然后在现场组装的建筑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装配式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及当前的现状。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1.节约时间和成本: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大缩短建筑周期,减少人力和材料浪费,从而降低总体建筑成本。
2.提高质量:在工厂环境下生产构件可以有效控制质量,避免现场施工中的人为误差,提高建筑质量。
3.可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建筑工地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能源消耗,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智能化和定制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可以更好地实现智能化和定制化,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装配式建筑的现状1.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全球范围内,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呈现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发达国家。
2.技术不断创新: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运输、装配等方面都有不断的技术创新,提升了整体效率和质量。
3.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鼓励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措施,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4.人才培养是瓶颈:目前,人才短缺成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人们对于建筑质量和环保要求的增加,以及建筑行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都将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同时,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建筑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装配式建筑将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引言概述: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建筑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装配式建筑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阐述。
一、市场需求的增加1.1 建筑行业对效率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期,满足建筑行业对高效率的需求。
1.2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使得住房需求量大增,装配式建筑可以快速满足住房需求。
1.3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环保意识的提高。
二、技术的进步2.1 先进的设计软件和工艺: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设计软件和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2 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设备:装配式建筑采用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3 新材料的应用:装配式建筑采用了一些新型材料,如高强度钢材和复合材料,提高了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
三、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推动3.1 政府的鼓励政策: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和提供土地资源。
3.2 建筑标准的制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标准和规范,推动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3 建筑产业链的完善:政府通过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区和培育装配式建筑企业,完善了装配式建筑的产业链。
四、市场竞争的加剧4.1 企业间的竞争:随着装配式建筑市场的扩大,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促使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4.2 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创新成为企业立足的关键,通过不断创新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
4.3 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在市场竞争中,品牌建设是企业取得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份额。
五、未来发展趋势5.1 多样化的产品需求:未来装配式建筑市场将出现更多样化的产品需求,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或趋势装配式建筑是指采用预制部件及工业化生产方式,在现场组装形成建筑的建造方式。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崛起并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未来城市规划中重要的建筑形式。
本文将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或趋势进行浅谈。
一、工业化生产将成为趋势工业化生产模式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基础,它既可以大规模地生产各种预制构件,又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对环保、节能、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工业化生产将成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智能化技术将逐渐普及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智能化技术通过各种传感器、控制系统、信息沟通等手段,使建筑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运作。
在装配式建筑中,智能化技术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预制构件与智能控制系统的结合,可以实现预制构件的全自动化生产和装配,同时也可以监控建筑物的使用状态,调整能源消耗,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三、模块化设计将逐步普及模块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中的一项核心技术。
通过建筑的分解和模块化设计,可以使各种构件和元件标准化、通用化,从而提高建筑的生产和装配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模块化设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建筑将采用标准化模块进行设计,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可重复性、可复制性和生产效率。
四、绿色环保将成为主流在当前环保、节能、低碳的新时代背景下,装配式建筑的环保优势日益凸显。
从生产过程到使用环节,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能源、材料、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
同时,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设计和智能控制,也可以使建筑的能耗和污染更少,从而实现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
五、智造与智服务将融合发展随着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将逐渐向“智造+智服务”发展。
智造是指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过程自动化和数字化,让制造业更灵活、高效、智能。
智服务则是指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实现进一步的智能化服务,包括监测、维修、节能等方面。
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装配式建筑在现代建筑领域中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送到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建造方式。
它以其节约时间、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等优势逐渐受到业界和市场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一、发展趋势1.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生产技术也不断更新。
例如,新材料的应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等技术创新使得装配式建筑更加智能、高效。
1.2 绿色可持续: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建造方式,在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革新和环保意识的普及,绿色可持续将成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1.3 自动化生产:传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人工劳动,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而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构件,可以实现工厂化、流水线式的生产,充分发挥机器和自动化设备的优势。
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革新和自动化设备的普及,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效率将大大提高。
二、市场前景2.1 城市更新:在许多老旧城区,土地资源有限且价格昂贵。
而装配式建筑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和组装实现快速更改和灵活布局,在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益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因此,装配式建筑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2.2 紧急救援与临时住宿: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事件后,受灾群众通常需要短期或长期的住所安置。
装配式建筑可以快速组装,并能满足基本居住需求,成为紧急救援和临时住宿的理想选择。
这个市场前景潜力巨大,也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3 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在像矿区、沙漠和山区等资源开发较困难的地方,传统建筑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成本。
而装配式建筑可以通过工厂预制和即时组装的方式迅速解决住房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2.4 健康养老与高端住宅: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前景和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对于低碳环保的需求日益增长,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正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分析装配式建筑在未来的前景以及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可能带来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装配式建筑的前景1.1 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加速推进,对住房和公共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快速、高效、绿色等优势,能够满足快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2 国家政策支持为了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并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
例如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14五规划”和“智能制造2025”战略等,给予装配式建筑产业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
1.3 技术创新驱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装配式建筑领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和材料。
结构设计、工程自动化、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将进一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并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2.1 智能化与自动化在装配式建筑中,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是不可或缺的发展趋势。
通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以提高建筑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对建筑设备及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2.2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具有周期短、资源节约、废弃物少等优势,在低碳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重要方向。
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以及使用再生能源等措施将得到进一步推广。
2.3 模块化设计与个性化需求面对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群体的差异,装配式建筑能够灵活应对,实现模块化设计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通过定制化的设计和多样化的模块组合,可以快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2.4 国际市场拓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具有全球属性的建筑形态,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对绿色建筑需求的增加以及中国等装配式建筑技术先进国家的崛起,装配式建筑将在国际市场上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三、挑战与解决方案3.1 建筑标准与规范由于装配式建筑是相对新兴的建筑方式,目前在标准与规范方面还存在不足。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
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以期对读者对该领域有全面的了解和认知。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化生产逐渐成熟,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将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应用于建筑行业。
最早的装配式建筑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平房制造,并在二战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改进,装配式建筑逐渐向多样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1. 环保可持续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装配式建筑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有效降低碳排放。
同时,装配式建筑材料的再利用率较高,可实现建筑循环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2. 高质量标准传统建筑方式往往受到人工操作和现场环境的限制,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而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视质量为生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检验程序。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能够保证建筑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了建筑品质。
3. 快速建设装配式建筑具备快速施工的优势,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时间更短,可以大大缩短工期。
这对于紧急需要建设的项目,如灾后重建、临时住房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快速建设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设计灵活性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逐渐突破了以往对于建筑形态的限制,设计灵活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不同需求的建筑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构造方式,实现个性化的设计,满足不同的功能和美学需求。
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技术使得建筑设计和修改更加方便和快捷。
5. 数字化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装配式建筑正逐渐引入数字化技术。
3D 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正在逐渐融合到装配式建筑中。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精度和效率,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以其高效、环保、节能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推崇。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特点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构件在工厂或生产基地进行预制,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
其特点包括:1. 工业化生产: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通过标准化、模块化的构件制造,提高了施工效率。
2. 资源节约:装配式建筑减少了现场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减少了对土地和能源的占用。
3. 环境友好:装配式建筑采用绿色建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 质量可控: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了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1. 国内发展情况: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相应政策的出台和资金的支持,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
目前,装配式建筑已广泛应用于住宅、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领域。
2. 国际发展情况:在国际上,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较为成熟。
例如,瑞典、德国等国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四、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未来装配式建筑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包括建筑材料的研发、装配技术的改进等,以提高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
2. 智能化发展: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将更加智能化,实现建筑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3. 绿色环保:未来装配式建筑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多样化应用:未来装配式建筑将在不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满足不同需求的建筑类型。
五、结论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装配式建筑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装配式建筑施工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住宅、商业和公共建筑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
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方式,其快速拼装和高效生产已经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开发商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前景展望。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发展趋势1. 增长率持续增加:近年来,国内装配式建筑市场呈现出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至2023年间,中国预制混凝土建筑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在每年20%以上的增长率,并且未来几年有望超过6000亿元。
2. 四化融合:装配式建筑与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机械化生产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的融合是当前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先进设备,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可控性、质量的稳定性和效率的提高。
3. 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具有更低的能耗、更少的废料产生以及更高的资源有效利用率。
在当今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绿色环保将成为未来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4. 定制化需求: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和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工业化生产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
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工厂化生产,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景展望1. 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国内外市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有着巨大需求,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未来几年,预计房地产开发商将继续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
2. 优势互补效应:传统建筑施工与装配式建筑两者之间并非取代关系,而是可以相辅相成。
通过借鉴传统建筑施工的经验和技术,配合装配式建筑的高效快速特点,可以实现互相补充,提升整体施工效率。
3. 技术创新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质量生活需求的逐渐增加,装配式建筑将会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
例如,在材料、结构以及制造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将改变传统建筑行业的格局,并为装配式建筑带来更多机遇。
分析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未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建筑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施工方式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等优势,正逐渐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从技术、环保、经济等方面分析装配式建筑未来发展的前景与趋势。
一、技术支持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1.1 工业化制造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传统建筑工程过程中存在很多无谓的浪费,而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浪费,并通过精密制造和标准化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1.2 智能科技应用增强建筑质量和舒适度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智能系统在装配式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集成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温度调节、照明控制等功能,提高居住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1.3 BIM技术助力项目管理与设计协同BIM技术可以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通过数字化建模和协同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和准确度。
未来,BIM技术将在装配式建筑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二、环保可持续发展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方向2.1 节能减排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纷纷提出节能减排目标。
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可以大幅减少能源消耗,并通过优质材料和高效设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2.2 绿色环保理念受到社会认可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而装配式建筑采用预制组件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通过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等手段保障人员健康,被社会广泛认可。
2.3 循环利用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构件的拆卸与重组,使得建筑材料得以循环利用。
这种可持续利用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建筑成本,还减少了资源浪费,对于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济效益推动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扩大3.1 规模化生产带来成本优势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化生产模式,可以实现规模生产和标准化设计,从而有效降低成本。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概述: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基于工厂化生产的建筑方法,通过在工厂内预制构件,然后将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以实现快速、高效、节能的建筑方式。
本文将详细探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增加,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在过去十年内增长了约30%。
2. 技术创新:装配式建筑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着行业的发展。
例如,采用先进的BIM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构件的精确设计和优化,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
3.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例如,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加大装配式建筑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4. 项目案例: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全球范围内涌现。
例如,日本的“新宿高层建筑”项目采用了装配式建筑方法,该项目不仅在建筑质量上取得了突破,还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
二、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技术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装配式建筑将更加智能化。
例如,通过智能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2. 绿色环保:未来装配式建筑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通过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可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装配式建筑还可以实现建筑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建筑废弃物的产生。
3. 自适应建筑:未来装配式建筑将更加注重建筑的自适应性。
通过采用可调节的墙板、屋顶和地板等构件,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季节调整建筑的保温性能和通风性能,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4. 智能制造:未来装配式建筑将更加注重智能制造。
通过引入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装配过程的自动化和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5. 产业链协同:未来装配式建筑将更加注重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论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7-11-22T14:36:54.1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作者:谭海明邓铭熙[导读] 本文先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最后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528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指由工厂进行预制并现场实现装配的建筑,该建筑当中的各个部分运用的都是最先进的冷压轻钢结构和轻型的材料,会使该建筑具有很多的功能。
在我国,装配式建筑有很多缺点,但国外能够有效实现建筑的工业化,因此,对装配式建筑的一定普及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引言:
国内建筑一般都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而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房屋建筑,与传统建造相比具有缩短工程工期、确保工程质量、节能减排等优势。
本文先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最后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1 国外发展状况
欧洲是最早应用装配式建筑的国家,开发新大陆时期,17世纪欧洲向美国移民时,在移民过程中,所用木架来拼装房屋,这就属于一种最简单的装配式建筑。
欧洲以法国为代表,经过30多年,法国的装配式建筑正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装配式建筑被广泛推广,以致在这两个国家装配式建筑被普遍应用。
北美的预制建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预制外墙和结构预制构件,预制构件具有相同的特点,其特点是大型化可以结合预应力,可以使结构配筋及连接构造有所优化,使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标准化和技术经济性的特征有所体现。
瑞典研究装配式建筑较早,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较快,在60年代,瑞典就基本上实现了有关部件规格方面的建筑工业化标准。
同时,瑞典政府也制定了一些相关规范制度。
目前瑞典已有80%的住宅采用装配式建筑,并将其工业化生产的模式传播予其他国家。
1.2 国内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开始慢慢流传,装配式建筑的观念也在慢慢传播;80年代,预制屋面梁、预制屋面板等构件在一些工程中也开始使用,由于当时没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所以也不能拥有很高的建筑质量。
到了90年代,施工技术得到一定的改善,管理水平也有了长足进展,预制装配式建筑被提及,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现如今,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许多城市都得到广泛使用。
比如,北京、上海地区,许多相关政策被建立,配套装置也相当齐全,装配式剪力墙技术也有所提高并逐渐成熟。
北京颁布了关于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的设计、质量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文件。
上海出台了5项同时正在编制4项地方标准和技术管理文件。
深圳是发展装配式建筑较早的城市,所以工程实践项目相对其他城市较多,并且构件质量也比较高,对产业化住宅方面编制了与此相关的11项标准和规范。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技术水平不断完善,会逐渐在我国的大多数城市,甚至每个城市中使用。
二、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2.1设计多样化
目前所设计的住宅楼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住宅楼所需求的,大多数住宅楼的承重墙较多,以致分隔较多,开间较小,房内空间不能被有效分隔。
而装配式建筑,可以灵活随意进行分割,满足住户的需要,根据他们的要求来进行分割。
配套的轻质隔墙,可以使住宅采用灵活大空间,而轻质隔墙的材料一般都使用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使用一些轻板。
2.2功能科技化
①节能效果良好:由于外墙设置了保温层,冬天可以降低对暖气能源的消耗,夏天可以降低对空调能源的消耗。
②隔声效果好:墙体设置了保温层,保温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功能,墙体与门窗之间空隙较小,可以减少外界带来的噪音,为室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③防火:材料最大的作用就是不燃或难燃,所以火灾发生的概率会有所降低。
④抗震:材料的轻质性可以降低建筑物的重量,这样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充分连接,抗震效果好。
⑤外观不奢:外观立面比较清晰,不会轻易变形、裂缝及褪色。
2.3施工装配化
在生产厂生产好各种相应的构件,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安装和拼接。
装配式建筑施工比传统建造施工有很多优势:施工速度快,可以缩短工期;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减少,施工作业更加方便有序,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施工现场废物、废水、噪声减少,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进行每道工序时都可以安装设备一样,要求精度,保证质量;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
2.4生产工厂化
装配式建筑中的外墙板在生产厂通过模具进行生产,通过为外墙板进行喷涂、烘烤可以使外墙板美观,不褪色。
塑钢门窗逐渐代替了传统建造中的木窗、钢门窗,在生产厂具有很先进的生产工艺,都是通过机械生产出各种金属及连接件。
石膏板、涂料等一些室内材料都可以在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控材料的防火性、保温性、隔声等性能。
三、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3.1砌块建筑
砌块建筑是在生产厂提前预制好块状材料,用块状材料来砌成墙体的建筑,这种建筑适用于3至5层的房屋建筑。
砌块建筑有很多优势,比如,生产工艺不复杂;施工也相对比较简便;造价成本较低。
按砌块的大小可以分为小型砌块、中型砌块、大型砌块。
由于小型砌块较小,可以直接通过人工进行搬运和砌筑,比较灵活而且也比较方便,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对于中型砌块采用小型机械来进行吊装,可以减少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大型砌块已不被使用,由大型板材所代替。
3.2盒式建筑
盒式建筑是以板材建筑为基础发展的。
盒式建筑工业化程度也比较高,在现场可以快速进行安装。
在工厂不仅完成盒子的外部结构,还要安装好内部的装修及相应设备,甚至家具、地毯等都会安装好。
完成吊装,接好管线就可以进行使用。
3.3板材建筑
板材建筑也被称作大板建筑,是由各种板材装配而成的建筑。
板材建筑在装配式建筑中占主要地位。
板材建筑的内墙板主要是由实心板或者空心板组成,实心板或空心板是钢筋混凝土的;外墙板一般都是复合板,带有保温层。
为了使装配化程度有所提高,一般采用集中室内管道等来做建筑设备。
大板建筑也存在着较多的缺点,大板建筑的主要缺点是对建筑物的造型和布局要求比较严格,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小开间内部分隔缺少灵活性。
3.4骨架板材建筑
骨架和板材组成了这类建筑。
骨架具有承重的作用,所以骨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一种是骨架和板材组合,这种组合是由钢和木作成的,在轻型装配式建筑中被使用。
这种建筑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建筑物自重会降低,内部可以随意进行分割,对多层和高层的建筑比较适用。
四、发展趋势
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节能环保、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优势,必将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已有很多工程项目正在使用装配式这一建筑,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和进展。
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并且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每个阶段都应配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使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不断去解决装配式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使装配式建筑的各个方面获得更快的提高,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快速发展。
结束语:
为了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加强基础性研究工作,理清完善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分析装配式建筑的全面推广会给现有的设计施工监理带来的变化,制定相关政策来适应建筑产业的新变化,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
建立起一系列完整的生产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验收标准。
参考文献
[1]王茜,毛晓松.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建筑与工程,2012.
[2]胡洋.浅谈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J].装饰装修天地,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