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伴我行-化学入我心”叶脉书签DIY活动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3
2013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叶脉书签,我来做环保!
喜欢阅读的人,都会对书签别有一种情愫。
现在,它不仅仅是为标记阅读到什么地方,记录阅读进度的工具,更是成为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装饰品、艺术品。
可是现在市面上的书签往往是纸质书签,原料是木材,极大地浪费了生态资源。
如何才能让书签更环保呢?
来自温州医科大学四海听风、筑梦蔚蓝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一群大学生们,便让浙江西门岛上的寄宿小学生们参与了这样一堂环保书签手工课,用叶脉来做书签,既提高了创意想象力,又践行了对海岛资源的保护。
叶脉书签是怎么制作的呢?实践队员前期便对叶脉粗壮、细密、叶肉较厚的的树叶进行了收集、清洗,同时将清水、碳酸钠、氢氧化钠以一定的比例配置成洗脱剂,加热煮沸后,将洗净的树叶放入其中煮沸10分钟后取出,放人盛有清水的玻璃缸中,只需手工课上指导小学生们对树叶进行精刷、滤干,再为它们穿上彩衣新装,便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叶脉书签了。
可是做书签是个细致活,急性子是不行的。
最关键的,是要用软毛牙刷刷去叶片中叶脉外的那部分,要把叶脉完完整整做出来,没点耐心可不行哦!夏令营洪老师在授课前就耐心地为各寄宿小学生们讲解了注意细节。
当寄宿小学生们将七彩的叶脉贴在书签卡上,配上自己的环保心声和护岛宣言时,他们都表现地很激动。
一名叫小宝孩子说,我要一直保留这枚叶脉书签,等我开学了我还要教给我没能来参加夏令营的同学。
通过本次叶脉书签的制作,海岛的小学生们明白了海岛资源的可贵,尤其应该珍惜树木类资源。
据了解,本次海岛夏令营将开展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将爱护海岛资源的理念由生动有趣的实践课中传递给海岛的下一代。
通讯员:谢尧琪何康豪作者:温州医科大学的四海听风筑梦蔚蓝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
“叶脉书签”制作方案探究——探究制作叶脉书签的最理想NaOH浓度和该浓度下最佳反应时间一、探究问题的提出1、涉及的中学化学知识本探究课题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57页的家庭小实验—叶脉书签的制作,其制作原理涉及到碱的腐蚀性问题。
碱会破坏叶肉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因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质,碱性的溶液能够将脂质带走,其实质也就是碱能与酯反应,最终导致细胞膜破裂,从而使叶肉容易被刷去。
通过制作叶脉书签,同学们可以对强碱NaOH的腐蚀性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2、选题的意义(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叶脉书签制作,培养学生动手、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采集各种形态的植物叶片并制作成精美的叶脉书签,使学生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进而提高审美情趣。
(3)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叶片的选择,制作时溶液的浓度、加热时间,漂洗的工艺,染色效果等进行讨论,总结归纳出一套叶脉书签制作的最佳方案。
学生亲自动手,并积极参与集体讨论,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加深对相关生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解,提高各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实验反应原理叶片的叶肉中含有大量多糖物质(淀粉)遇到腐蚀性液体就会发生腐烂。
经过加热,它会腐烂得更快。
叶脉(纤维)比较坚韧,不容易被腐蚀。
因此,可以将一些叶片坚硬、叶脉坚韧(网状叶脉)的树叶,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留下网状脉,制成叶脉书签。
三、实验仪器与用品试剂:1、仪器烧杯(500mL)6个、电炉1个、电子天平、镊子、牙刷、试管刷、玻璃板、报纸2、试剂树叶:比较坚硬、网状脉比较明显的叶片,如桂花树叶、白玉兰花叶、紫荆叶、芒果树叶、木瓜叶、榕树叶等。
NaOH固体、20%的双氧水注:需要配制的溶液浓度有:2%、4%、6%、8%、10%NaOH溶液四、实验探究的具体步骤1、基本步骤(1)选材:选取叶质较厚、大小适中、叶面平整、叶脉丰富的叶片,用清水洗净备用。
叶脉书签制作作文叶脉书签制作作文(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叶脉书签制作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叶脉书签制作作文19月3日我参加了萧山日报小记者的活动——叶脉书签的制作。
首先水晶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叶子的种类、形状、结构等基础性知识。
接着就开始教我们如何制作叶脉书签。
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发了用氢氧化钠溶液煮过的叶片,我拿到叶片后,把它放在垫子上,用牙刷小心翼翼的刷叶片正面的叶肉,力道用的很轻很轻,生怕把它弄疼了似得。
刷完正面叶肉后把叶片翻过来,用牙刷轻轻地刷掉反面的叶肉。
这时,我把叶片放到清水里清洗后发现叶尖上还残留着叶肉,但是叶尖又尖又细,牙刷比较大刷不干净,我想了想,用大拇指轻轻地搓了搓,嘿嘿,果然把叶尖的那点肉清除干净了。
紧接着我把叶脉放到漂白水里浸了半个小时,漂白完后又把叶脉放入蓝色的染色水里浸了十五分钟,最后把叶脉晾干塑封好,打孔装上流苏,一个漂亮的叶脉书签就完成了。
这次活动不但让我增长了见识,还学会了一门技能,这次叶脉书签制作的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叶脉书签制作作文2阵阵凉风把我们带入秋天,满街飘洒着各式落叶,分外美丽。
今天中午,小鹿姐姐来到咱们学校的电子报告厅,教我们小记者制作叶脉书签。
我先用镊子把用化学物质煮过的叶子夹起放在面巾纸上,然后照着小鹿姐姐教的方法用牙刷轻轻地刷着叶子,温柔地给他按摩,可是叶子就是面不改色,急的我狠狠地敲打了几下,唉!叶子竟然吃硬不吃软,叶肉竟然有点掉落。
呵呵呵呵,我好像抓住敲打力度的诀窍了,我得意洋洋地挥舞着牙刷一点点把叶肉从叶子上分离出来。
渐渐地,渐渐地,一张薄如蝉翼的叶脉呈现在我面前。
然后我把叶脉拿去水里漂了一下,用面巾纸小心的吸干,又把它放入绿色的染料里浸了一下,哇!一张翠绿色的叶脉完工了,我把它轻轻夹进我的书里。
叶脉书签制作实验报告叶脉书签,这个概念对我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概念。
伴着一股好奇心,我选修了这门实验课。
从第一节课的接触到最后实验作品的上交,打破了我对于书签的看法,也认识了简简单单的树叶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通过我们的双手,将美丽的自然万物进行加工,可以创造出另一番美丽。
本次实验课,不但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提高自己自身素质,与同学的合作协调能力也加强了。
一实验过程及要点实验地点:学7203 时间:第7-10周,周六指导教师:周文声教授相关知识:在水池中或水沟中常可看见腐烂的落叶,用水冲去腐烂的叶肉后出现完整而纹路清晰的叶脉经过清洗晒干后,可夹在书本中当作书签使用,这种叶脉的形成,是利用发臭的水,沟中微生物滋生来分解叶肉,但是必需经过长时间才能形成。
本实验是利用高浓度氢氧化钠来处理新鲜的叶片。
因强碱会腐蚀叶肉,只需二小时就可得到一片漂亮的叶脉,由于NaOH的侵蚀力强,所以选择叶片时应挑较成熟的叶片,以免叶脉被腐蚀。
实验过程:除去叶肉—>染色—>过塑仪器药品:(1)软牙刷;(2)氢氧化钠;(3)电炉;(4)大烧杯;(5)镊子;(6)封塑片;(7)封塑片;(8)红、绿等染色剂;(9)吸水机;(10)培养皿等。
除去叶肉:(1)树叶选取和清洗首先得选择适当的树叶,不能太嫩,叶脉要分明。
根据学校资源,本次试验我们以玉兰叶作为原材料,将选取的叶子置于脸盆中,清洗表面的污垢。
(2)叶肉腐蚀将叶片放在20%-30%NaOH溶液中煮15-20分钟进行腐蚀。
煮过程中人不能离开电炉,以防发生意外,适当对叶子进行翻动,使其受热均匀。
(3)刷去叶肉将腐蚀好的叶子放在培养皿底部,用软牙刷在水中轻轻刷去叶表皮和叶肉组织,刷时用力要轻柔、均匀,以免损伤叶脉。
最后用一张较硬的纸在水中将标本托住,展开,放入吸水纸中压平,然后放在标本纸内进行自然压干,吸干水分。
染色:实验室提供了蓝绿两种染色剂。
制作叶脉书签教学反思制作叶脉书签的各种方法叶脉标本可用做教具,由于标本美观,也常做书签使用,所以叶脉标本又称做叶脉书签。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1)煮制法选择叶脉粗壮、细密、叶肉较厚的叶片备用。
用一只烧杯盛清水200mL,水中放人碳酸钠5g、氢氧化钠7g,在火上加热。
(也可以用家用洗衣粉代替上述药物,只是效果略差)煮沸后把叶片投入杯中,大约煮沸10min。
在此过程中,要用镊子轻轻摆动叶片,使叶片均匀地受到腐蚀。
煮好后将叶片夹出,放人盛有清水的玻璃缸中,用软毛牙刷(最好是鬃牙刷)刷去叶片中叶脉以外的部分,露出叶脉,然后放人漂白液内漂自(即将8g漂白粉溶在40mL水里,再将6g碳酸钾溶在30mL 沸水里,然后将两液混合、摇匀,冷却后加入100mL水,过滤后则成为漂白液)。
漂白后,可根据需要将叶脉标本染成各种颜色。
(2)腐烂法将上述适于制作叶脉标本的叶片放人水中浸泡,注意要将浸泡装置放在温暖处,以便利用细菌使叶片中叶脉以外的部分腐烂。
以后的步骤同煮制法。
水腐时应注意浸液发臭时要换水。
此法制作时间长,但简便易行。
叶形美观的叶片压制干燥固定成形以后,系上一条细丝带可以当作书签。
制作叶脉书签的心得体会制作首先应该选取叶脉交织成网状的,也就是双子叶植物的叶片,而不要选叶脉是平行的,互不交错的单子叶植物叶片,因为这样的叶脉没有叶肉相连,就容易折断。
其次,应选取叶形美观、质地坚韧、叶脉致密的叶片,像杨树叶、榆树叶等。
采集叶片的时间最好在秋季,叶片即将落下,又不很老的时候。
采回的叶片要完整。
下面就介绍去除叶肉的两种方法。
(1)煮制法:取一个250毫升的烧杯或其他容器,里面装200毫升水,加5克碳酸钠,7克氢氧化钠,用玻棒或筷子搅匀,加热煮沸。
加热时在烧杯与火焰之间要隔一个石棉网。
选好叶片,洗净放入沸腾的液体中。
为了不使叶柄受到伤害,将叶柄用小夹子夹住,用铁丝钩将小夹子钩挂在烧杯壁上。
这样,叶片浸没在溶液中而叶柄悬在溶液之外。
书签制作活动总结(最终5篇)第一篇:书签制作活动总结读书、我动手、我快乐——四年级书签制作活动总结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籍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读书使人灵秀聪慧,读书令人识趣明礼。
为了让书籍成为每一位同学的好朋友,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阅读的兴趣,在我校“语文节”活动中,四年级全体学生参与了一场美妙的个性书签制作活动。
在活动中,四年级所有语文老师给孩子们仔细讲解了书签的特点、作用,并引导孩子们把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写进自己制作的书签中。
学生们兴趣浓厚,积极动手动脑,精心设计,每幅作品均构思新颖,设计精巧,制作精美,充分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个性书签”形状多种多样,有叶形、心形、钥匙形、各类卡通动物等,有的同学还制作出了成套的书签,比如“梅兰竹菊”、“初夏秋冬”、“奥运吉祥物”等,真是别具匠心。
孩子们还在书签上面写下了读书名言警句、自己设计的读书感言、读书口号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等一句句同学们喜欢的至理名言,给这小小的一方书签,赋予了新的生命。
小小的一方书签,折射出孩子们对书籍那份浓浓的热爱之情,小小的一方书签,让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这些别致的书签增添了校园文化氛围,并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增强了孩子们关注读书、热爱读书的热情,也见证了孩子们的阅读成长过程,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次精彩的收获和永恒的记忆。
第二篇:三年级读书节书签制作活动总结三年级读书节书签制作活动总结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阅读的情趣,在11月13日我校读书节中,三年级的全体学生参与了一场美妙的读书书签制作活动。
学生兴趣浓厚,巧动双手,在小小的纸片上,绘制并剪成各种有趣实用的书签,摘抄下体会最深的读书格言,让它以种种灵巧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时提醒你,书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本次活动展示一枚叶脉、一颗小爱心、一个色彩艳丽的火炬……都会为阅读而留下的标记,点滴成绩印下了学生成长的足迹。
篇一: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报告叶脉书签的制作一、选题背景:叶脉书签,就是用树叶通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后,去掉树叶的叶肉细胞,留下网状的脉纹,再通过染色制成各种颜色的书签.根据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关于叶脉书签的制作资料中,是利用所学的碱的腐蚀性进行化学处理.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
二、关键问题:1.叶片的选择叶脉书签是选择叶形美丽的树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留完整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
而一般过嫩的叶片经处理后,叶脉不明显或易于断裂,很难制作出美观、并且轮廓分明的叶脉书签,不是理想的材料。
需要的是叶脉分明,比较老的树叶,落在地上的树叶,只要叶脉还完整,就可以拿来制作。
根据往年师兄师姐的经验,用白玉兰的树叶做出的书签是最好的,故我们在本次实验也选择了白玉兰这种树叶。
2.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加热时间太短或碱液浓度太低的话,可能叶肉没被煮烂,时间太长或碱液浓度太高,则可能使叶片卷成一团,没办法分开,这样得不到理想的叶脉。
为了得到比较理想的书签,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对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先进行探究,以便找出最适宜条件。
3.刷叶肉刷叶肉的时候,选用的刷子毛不能太硬,否则在刷叶肉的过程中容易毁坏叶脉,太软也不行,刷不掉叶肉,最好选用牙刷,不能来回刷,要轻轻单向重复刷,先刷去叶面正面的叶肉,再刷去背面的叶肉,从叶柄端开始刷,刷至叶尖,这样,才可以得到晶莹剔透的叶脉书签.由于叶片的选择、加热时间和碱液浓度是书签制作的关键因素,故我们小组选择不同的叶片在不同的实验时间、碱液浓度下进行探究,以寻求最佳原料及实验条件.三、实验原理:1、叶片的构造叶片外表包围一层表皮细胞,它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表皮里面是叶肉组织;贯穿在叶肉组织间的是叶脉。
2、碱解法制作叶脉书签不少植物的叶、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脉四周的叶肉在碱液中容易煮烂.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用染色剂将叶脉染色,一件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
叶脉书签活动总结篇一:“科技伴我行, 化学入我心”叶脉书签DIY 活动总结“科技伴我行,化学入我心”叶脉书签DIY 活动总结10 月15 日,贵之烯化学研究社与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协会特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二期广场联合举办了“科技伴我行,化学入我心”叶脉书签DIY 活动。
经过统计,超过一百名的同学在我们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他们自己的叶脉书签。
首先,我要在这里热烈地祝贺“科技伴我行,化学入我心”叶脉书签DIY 活动的成功举办。
在校科协和贵之烯化学研究社的共同努力下,化学真真切切地贴近了同学们的生活。
一枚枚小小的叶脉书签,使同学们领略到了化学的美丽,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同学们创造的思维和发现美的眼光。
而这个也正是我们举办这个活动的最初目的。
其次,感谢贵之烯化学研究社对校科协的培训与支持。
“科技伴我行,化学入我心”叶脉书签DIY 活动是我们校科协加入校级五大组织之后承办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行,为校科协以后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校科协赢得了广大同学的支持,树立了良好的团队形象。
在这其中,贵之烯化学研究社对我们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且与我们密切配合,共同策划完成了这一项活动,他们的努力与奉献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希望我们能够有下一次更加密切的合作。
然后,校科协小伙伴的敬业也是让我非常的感动。
由于活动时间的安排,科协的小伙伴有许多都与活动有着时间上的冲突。
有些小伙伴从早上10 点就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坚持到活动的结束;有些小伙伴一下课就来到了活动的场地,想要为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各司其职,完美分工的状态真是完美的一幅画面。
在今后,相信这样的画面还会经常出现,点亮属于我们校科协的历史的天空。
而这样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科协人的铭记,一代代发扬光大,成为我们科协人的精神标志。
接下来,我要对这次活动策划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我的看法,虽然并不成熟,但是希望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第一篇: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关于叶脉书签制作的报告一、活动背景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
或叶脉书签制作是利用化学药剂腐化树叶肉质,留存叶脉,再加以染色、美化后用作书签的过程。
此活动核心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所需树叶在我校园内随处可见,采摘方便且不影响植被。
这种书签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
二、活动意义1、此活动可以让学生有丰富的探究空间,既能够回顾科学知识,熟练实验技能,且有一定的新颖性,还能经历综合实践,感受其魅力,对学生的德育、美育、读书兴趣、环境保护意识、探究精神、研究性学**能力、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巩固等方面都有直接的教育教学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
三、活动目的:1.通过叶脉书签的制作,了解和掌握简单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增强实验动手能力。
2.掌握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并欣赏植物之美。
3.了解腐蚀剂氢氧化钠的作用。
()材料用具新鲜树叶、氢氧化钠、水、染料、水彩、胶、卡纸、500毫升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画笔、培养皿、天平、滤纸、牙刷)四、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叶脉书签的原理,熟悉制作流程,学会浸煮和去除叶肉的技巧,熟练实验的基本操作。
(2)观察校园植物,能说出常见树木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具体情境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学**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小组的合作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以及筛选合适的方案进行探究。
(2)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够细化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步骤的具体化,研究器材的详细化,预设可能出现的困难以及找出应对的策略。
(3)使用流程图对制作流程进行概括,利用图示或者表格表达研究方案。
(4)利用设计图美化叶脉书签。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细心耐心以及坚持不懈的品质。
实验七研究性实验设计-----“叶脉书签”的制作成员:班级: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叶脉书签,就是用树叶经过必定的化学办理后,去掉树叶的叶肉细胞,留下网状的脉纹,再经过染色制成各样颜色的书签。
依据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对于叶脉书签的制作资猜中,是利用所学的碱的腐化性进行化学办理。
这类书签,因为来自树叶,拥有其余书签所不可以比较的自然之美,令人心旷神怡,简单惹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该实验制作简略,资料简单获取,可操作性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 1 常有的酸和碱中设有一个制作“叶脉书签”的家庭小实验。
这部分内容安排在课题 1 的最后,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着手能力、加强知识点记忆的一项风趣的课外实验,经过这个小实验学生们既能提升着手能力,又能培育化学兴趣。
但书中仅提到“放在约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寥寥数语,并没有对适合的制作“叶脉书签”的条件进一步研究。
二、小组分工:1、 xx 负责查找整理资料。
2、小组议论设计实验方案。
3、 xx 负责撰写方案。
4、小组检查、议论并作改正,最后确立方案,而后上交。
三、重点问题:1.叶片的选择叶脉书签是选择叶形漂亮的树叶,经各样方法办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存完好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
而一般过嫩的叶片经办理后,叶脉不显然或易于断裂,很难制作出雅观、而且轮廓分明的叶脉书签,不是理想的资料。
需要的是叶脉分明,比较老的树叶,落在地上的树叶,只需叶脉还完好,就能够拿来制作。
依据早年师兄师姐的经验,用白玉兰的树叶做出的书签是最好的,故我们在本次实验也选择了白玉兰这类树叶。
2.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加热时间很短或碱液浓度太低的话,可能叶肉没被煮烂,时间太长或碱液浓度太高,则可能使叶片卷成一团,没方法分开,这样得不到理想的叶脉。
为了获取比较理想的书签,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对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先进行研究,以便找出最适合条件。
3.刷叶肉刷叶肉的时候,采纳的刷子毛不可以太硬,不然在刷叶肉的过程中简单破坏叶脉,太软也不可以,刷不掉叶肉,最好采纳牙刷,不可以往返刷,要轻轻单向重复刷,先刷去叶面正面的叶肉,再刷去反面的叶肉,从叶柄端开始刷,刷至叶尖,这样,才能够获取晶莹剔透的叶脉书签。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利用化学方法制作叶脉书签;2.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 深入了解叶脉的结构及植物生理学知识。
二、实验原理叶脉书签的制作主要利用氢氧化钠(NaOH)的腐蚀性,将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去除,保留叶脉结构,制成书签。
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可以迅速腐蚀叶片中的叶肉细胞,使叶脉清晰可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的树叶(如桂花叶、玉兰花叶等)、氢氧化钠(NaOH)、漂白水、水彩笔、剪刀等;2. 实验仪器:烧杯、加热器、镊子、软刷子、细孔塑胶砂窗网、水龙头等。
四、实验步骤1. 摘取新鲜、成熟且叶脉明显的树叶,用清水清洗干净;2. 将氢氧化钠固体25g放入装有500mL清水的1L烧杯中,搅拌溶解均匀,配制成5%的NaOH水溶液;3. 将洗净的树叶放入NaOH水溶液中,浸泡30分钟;4. 将烧杯置于加热器上,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约10分钟;5. 用镊子将叶片夹出,放入流动的清水中浸泡,清洗表面残留的NaOH;6. 将清洗干净的叶片平铺在细孔塑胶砂窗网上,置于水龙头下方,用水流冲洗或用软刷子刷去叶肉,保留叶脉;7. 用剪刀将叶脉整理成书签形状;8. 将整理好的叶脉书签晾干;9. 用水彩笔为叶脉书签上色,增加美观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制作出叶脉书签。
实验过程中,NaOH的腐蚀性使叶片中的叶肉细胞被去除,而叶脉结构得以保留,从而制作出具有独特美感的叶脉书签。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NaOH的浓度和加热时间对叶脉书签的制作效果有较大影响。
NaOH浓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叶脉被腐蚀过度;NaOH浓度过低或加热时间过短,则叶肉细胞去除不彻底,影响叶脉书签的美观性。
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NaOH浓度和加热时间,以达到最佳效果;2. 在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中,操作者需注意安全。
NaOH具有腐蚀性,操作时需佩戴手套,避免皮肤接触。
同时,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室内通风,防止有害气体聚集。
2021春季学期课题推广展示活动活动名称《叶脉书签》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树叶书签的制作过程。
2、亲自动手制作书签,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激发幼儿对探索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新鲜树叶(桂花叶、玉兰花叶、南天竹叶、常春藤叶、天竺葵叶、海桐叶)、提前煮好的各种叶子、牙刷、卫生纸、毛巾、色素或颜料空盘子、记录表活动过程:一、出示叶脉书签,猜测制作方法,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认识它吗?猜一猜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师:它叫叶脉书签,是用叶子做出来的,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六种叶子,分别是桂花叶、玉兰花叶、南天竹叶、常春藤叶、天竺葵叶、海桐叶,它们中哪些叶子能够做出叶脉书签呢?待会儿小朋友亲子试一试,在开始之前,请小朋友先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各种叶子,说一说各种叶子的区别及特点。
二、出示新鲜树叶,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各种叶子的叶脉的特点。
师:刚刚小朋友们都观察了各种叶子的特点,现在,请各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们那一组观察到的叶子的特点都有哪些?(教师在幼儿讲述时告知幼儿各种叶子的名称)三、发放记录表,引导幼儿猜测各种叶子能否做成书签并记录、师:这是一张记录表,一共有三栏。
第一栏是猜一猜叶子能否做成书签,如果你们小组认为叶子可以做成书签就打“✔”如果认为叶子不可以做成书签就打“✘”,如果答案两个都有就打“✔”和“✘”。
请小组长做好记录。
四、收集记录表,教师小结,讲述制作书签规则。
1、师小结:大家看一看,这是每个小组的记录表,认为海桐叶可以做成书签的有x组,认为它不能做成书签的有x组,到底它们能不能做成书签,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2、讲述制作书签规则*保持桌面整洁*做好的书签放空盘子*刷一个书签做一个记录四、发放工具,制作叶脉书签,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五、教师总结师:这些叶子里,叶脉较硬的可以做成叶脉书签,但由于各种叶子叶脉硬度不同,在同样的时间里,桂花叶和南天竹叶可以做成叶脉书签,玉兰花叶和天竺桂叶不可以做成叶脉书签,而海桐叶和常春藤叶则由于叶脉太软,直接在水里煮化了,不能做成书签。
小学科学学科“制作叶脉书签”活动小学科学学科“制作叶脉书签”活动一、活动意义:不知道哪位大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地球上的植物种类数以万计,叶子却大不相同。
这形形色色的植物叶子,使人赏心悦目。
通过制作叶片书签,让学生对自然界的生命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且知道植物的叶片对植物的意义,与课本知识相连接,再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活动宗旨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实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活动对象2011级全体学生四、活动开展(一)查阅资料。
(4月2日-4月4日)(1)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资源,让学生查找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了解植物叶片的种类。
(2)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资源,让学生查找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了解怎样可以制作植物叶片,方法是否可以多样。
植物名称叶子形状叶子颜色叶脉(二)植物叶片采集(4月7日-4月16日)1、植物叶子的采集在合适的天气(避免艳阳高照或下雨天)到户外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采集。
采集标本,应该选择最典型的,不采集幼嫩的植物叶子,同样的植物至少要采集两三样便于备用,每采集一种要编上号码。
2、植物叶子的夹压采集来的植物叶子,先去掉叶子上脏物,把它夹在干燥的旧报纸或草纸中,用标本夹压起来,上面再压一些重物,压标本的地方要通风,有阳光。
3、辅助制作材料:彩色卡纸、胶水、透明胶带、彩色丝线、尺子、剪刀、塑料纸、彩色笔、毛笔。
(三)制作书签(4月7日-4月16日)1、根据植物叶子的形状、样式,把它摆放在卡纸上,设计卡纸的规格以及形状,选择颜色的搭配。
常用的形状有长方形、扇形、爱心形、椭圆形等。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阅读越来越普及,但纸质阅读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创意无限,书香校园”书签制作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书签的独特魅力,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营造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内容1. 活动前期准备(1)教师向学生讲解书签的制作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2)组织学生收集制作书签所需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3)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流程及时间安排。
2. 活动实施(1)学生分组,每组选出组长,负责协调本组活动。
(2)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发挥创意,设计制作书签。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3. 活动总结(1)评选优秀书签,颁发奖品。
(2)将优秀书签悬挂于教室、图书馆等场所,供学生欣赏。
四、活动成果1. 学生参与度高,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创意、富有艺术性的书签作品。
2.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
3.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
4. 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书香氛围,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活动反思1. 活动组织方面: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动员。
2. 活动内容方面: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增加更多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活动评价方面:本次活动主要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入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角度、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活动成果。
实验名称:叶脉书签制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了解其制作原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二、实验原理叶脉书签是利用碱的腐蚀性对新鲜叶片进行处理,去除叶肉细胞,保留叶脉的一种工艺。
在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NaOH)作为腐蚀剂,会与叶片中的叶肉细胞发生化学反应,使叶肉细胞失去活性,从而被去除。
经过漂白、染色等步骤,最终得到美观的叶脉书签。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叶片:如菩提树叶、玉兰花树叶、桂花树叶等- 氢氧化钠(NaOH)- 漂白水- 水彩- 烧杯- 加热器- 镊子- 软刷子- 细孔塑胶砂窗网- 水龙头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秒表- 移液管四、实验步骤1. 摘取较成熟、明显叶脉的叶片数枚,洗净备用。
2. 称取NaOH固体25g,放入装有500 mL清水的1L烧杯中,搅拌溶解均匀,配成5% NaOH水溶液。
3. 将数枚叶片同时浸入NaOH水溶液中。
4. 将烧杯加热至沸,约10分钟后即可以镊子将叶片夹出。
5. 将夹起的叶片先放入流动的清水中浸泡,清洗其表面上的NaOH,然后夹出平放于细孔塑胶砂窗网上。
6. 将叶脉网状的叶片置于水龙头下方,用水流冲去叶肉或用喷枪冲洗,或用软毛牙刷刷去叶肉,留下细密的叶脉。
7. 将剩下的叶脉叶片放入漂白水中浸泡约30分钟,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8. 将清洗干净的叶脉叶片晾干。
9. 用水彩在叶脉上涂上喜欢的颜色,晾干后即可使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成功制作出了美观的叶脉书签。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处理叶片时,要选择较成熟的叶片,以免叶脉被腐蚀。
2. 加热NaOH水溶液时,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免叶片过度腐蚀。
3. 在冲刷叶肉时,要用力均匀,以免破坏叶脉结构。
4. 漂白、染色等步骤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以确保叶脉书签的美观。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
叶脉书签的制作一、选题背景:叶脉书签,就是用树叶通过一定的化学处理后,去掉树叶的叶肉细胞,留下网状的脉纹,再通过染色制成各种颜色的书签。
根据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关于叶脉书签的制作资料中,是利用所学的碱的腐蚀性进行化学处理。
这种书签,由于来自树叶,具有其他书签所不能比拟的自然之美,令人赏心悦目,容易引起学生的实验兴趣。
该实验制作简易,材料容易获得,可操作性强。
二、关键问题:1.叶片的选择叶脉书签是选择叶形美丽的树叶,经各种方法处理后去掉叶肉部分,保留完整的叶脉,经染色后制成的一种书签。
而一般过嫩的叶片经处理后,叶脉不明显或易于断裂,很难制作出美观、并且轮廓分明的叶脉书签,不是理想的材料。
需要的是叶脉分明,比较老的树叶,落在地上的树叶,只要叶脉还完整,就可以拿来制作。
根据往年师兄师姐的经验,用白玉兰的树叶做出的书签是最好的,故我们在本次实验也选择了白玉兰这种树叶。
2.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加热时间太短或碱液浓度太低的话,可能叶肉没被煮烂,时间太长或碱液浓度太高,则可能使叶片卷成一团,没办法分开,这样得不到理想的叶脉。
为了得到比较理想的书签,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对加热时间和碱液的浓度先进行探究,以便找出最适宜条件。
3.刷叶肉刷叶肉的时候,选用的刷子毛不能太硬,否则在刷叶肉的过程中容易毁坏叶脉,太软也不行,刷不掉叶肉,最好选用牙刷,不能来回刷,要轻轻单向重复刷,先刷去叶面正面的叶肉,再刷去背面的叶肉,从叶柄端开始刷,刷至叶尖,这样,才可以得到晶莹剔透的叶脉书签。
由于叶片的选择、加热时间和碱液浓度是书签制作的关键因素,故我们小组选择不同的叶片在不同的实验时间、碱液浓度下进行探究,以寻求最佳原料及实验条件。
三、实验原理:1、叶片的构造叶片外表包围一层表皮细胞,它具有保护叶片的作用;表皮里面是叶肉组织;贯穿在叶肉组织间的是叶脉。
2、碱解法制作叶脉书签不少植物的叶、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脉四周的叶肉在碱液中容易煮烂。
“科技伴我行-化学入
我心”叶脉书签D I Y
活动总结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科技伴我行,化学入我心”叶脉书签DIY活动总结
10月15日,贵之烯化学研究社与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协会特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二期广场联合举办了“科技伴我行,化学入我心”叶脉书签DIY活动。
经过统计,超过一百名的同学在我们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完成了他们自己的叶脉书签。
首先,我要在这里热烈地祝贺“科技伴我行,化学入我心”叶脉书签DIY活动的成功举办。
在校科协和贵之烯化学研究社的共同努力下,化学真真切切地贴近了同学们的生活。
一枚枚小小的叶脉书签,使同学们领略到了化学的美丽,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同学们创造的思维和发现美的眼光。
而这个也正是我们举办这个活动的最初目的。
其次,感谢贵之烯化学研究社对校科协的培训与支持。
“科技伴我行,化学入我心”叶脉书签DIY活动是我们校科协加入校级五大组织之后承办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此次活动的成功举行,为校科协以后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校科协赢得了广大同学的支持,树立了良好的团队形象。
在这其中,贵之烯化学研究社对我们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并且与我们密切配合,共同策划完成了这一项活动,他们的努力与奉献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希望我们能够有下一次更加密切的合作。
然后,校科协小伙伴的敬业也是让我非常的感动。
由于活动时间的安排,科协的小伙伴有许多都与活动有着时间上的冲突。
有些小伙伴从早上10点就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坚持到活动的结束;有些小伙伴一下课就来到了活动的场地,想要为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家各司其职,完美分工的状态真是完美的一幅画面。
在今后,相信这样的画面还会经常出现,点亮属于我们校科协的历史的天空。
而这样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科协人的铭记,一代代发扬光大,成为我们科协人的精神标志。
接下来,我要对这次活动策划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我的看法,虽然并不成熟,但是希望在下一次的活动中,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1.活动时间的安排。
我个人由于上课时间与学院讲座安排上时间的冲突,已经安排的现场活动的工作并没有完成的很好。
这其中当然有我个人的原因。
我直到昨天晚上才确定了今天的行程安排,并且向自己的部长和办公室的负责人作了联系。
但是我想如果活动时间的安排能够更加细致一点,在安排活动之前能够与干事本人进一步确定活动当天的工作安排,确定干事的时间安排,就不会出现干事临时有事不能到达现场或者需要提前离开的这样的现象了。
虽然这种现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而且,这也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树立更好的科协人的形象。
2.活动任务的分配。
虽然时间上的协调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人员的安排仍然是可以调整的。
由于这是我们校科协的第一场活动,我非常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
这样的活动的参与,能够增强我们校科协的凝聚力,并且对我们校科协的形象做出进一步的宣传。
而今天的活动,有许多同学是从活动的开始坚持到了结束,而有些同学,却根本没有参与到现场的活动中。
不能参与现场工作的人员,可以协调到工作前期的准备中,和工作后期的完善中,这样的体验是不可缺少的。
我的想法还不够成熟,只是一点点的建议,这会对办公室的安排做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但在我看来,的确能够帮助到校科协的工作。
希望在这些方面的工作,能够得到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