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标居住区供配电技术标准DB34T 1469-2011
- 格式:pdf
- 大小:578.26 KB
- 文档页数:38
安徽省地方规范及图集安徽省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目录表1 安徽省城市住宅设计标准DB34/T177-1999 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34/T178-1999 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34/T179-19993 安徽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部分,DB34/T212-20004 安徽省异型柱框架轻质墙结构,抗震,设计规程DB34/222—2001 5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4/T233—2002 6 回弹法检测砌体中普通粘土砖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4/T234—2002 7住宅建筑—太阳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不验收标准DB34/T235—2002 8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DB34/T463—2004 9 安徽省建筑抗震设计审查规范DB34/153—2004 10EBM气溶胶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34/T436—2004 11IG—541惰性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34/T438—2004 12SDE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34/T439—2004 13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规范DB34/T437—200414混凝土多孔砖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34/T465—2004 15安徽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技术标准DB34/462-2004 26脉冲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34/T494-2005 17安徽省工程建设场地抗震性能评价标准DB34/144—2005 18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不验收规范DB34/T493-2005 19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DB34/T490-2005 20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DB34/T547-2005 21 减压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34/T569-2005 2223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验收规范DB34/T579-2005 嶶型自动扫描灭火装置系统设计、施工不验收规范DB34/T608-2006 24无比钢建筑技术规程DB34/T647-2006 25 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测试技术规程DB34/T648-2006 26 安徽省建设工程计算机辅助评标数据交换规则DB34/T718-2007 27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DB34/T766-2007 28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B34/T751-2007 29 安徽省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34/T752-2007 30安徽省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34-201-2000 31硬聚氯乙烯,PV(— U,双壁波纹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DBJ/T34-202-2000 32程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 R,工程技术规程DBJ/T34-203-2000 33GRF薄壁空心管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屋,盖技术规程DBJ/T34-204-200434安徽省省标准图集目录表序号图集名称图集号 1 室内装修,一,隔断皖89 J302 2 室内装修,二,木吊顶皖89 J303 3 室外工程皖01 J3074 住宅建筑配件,二,皖J06- 15 工业木门皖91 J6026 工业木窗皖91 J7027 厕浴配件、水池皖91 J9048 屋面皖005J2019 阳台皖92 J40210 橱窗皖92 J901 11 异型钢管门窗皖93 J60712 饰面皖2007J30113 SBS改性沥青卷材防水构造皖93 J20414 GRC定向增强蜂巢式隔墙板,又称福克板,皖94 J10415 楼梯建筑配件皖94 J40116 民用木推拉门皖94 J608、90317 建筑变形缝构造图集,一,、,二,皖2006 J90618 AWP防水涂料防水构造皖95 J20519 民用木门皖95 J60920 民用木窗皖95 J709 21 住宅卫生间、厨房皖95 J90522 塑料门皖97 J60623 塑料窗皖97 J70624 城市道路皖98 J00125 管型铝合金平开窗皖98 J71026 烧结承重多孔砖墙体构造皖2000 J10227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构造皖2001 J10628 楼地面皖2000 J31029 围墙、大门、花格皖2000 J60130 建筑防腐构造图集皖2001 J30931 坡屋面皖2001 J20232 非承重粘土陶立砼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构造皖2001 J10533 轻质多孔条板隔墙构造图集皖2001 J11034 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皖2001 J31135蜂窝内墙板,FW板,标准图集皖2001 J11136 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园强系列,屋面构造皖2005 J20637 住宅防火型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脱卸式止回阀自动隔火装置,皖2005J11238 弹性水泥防水涂料防水构造皖2003J20739 不锈钢窗皖2003J71140 纳米涂料防水及饰面构造图集皖2003J31241 高分子彩色防水涂料防水构造图集皖2004J31342 SF 防水保温屋面构造皖2004J20843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ZL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系统,皖2004J11344 建筑做法说明皖2005J31445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BAC.BS-P,和SPU防水涂料防水建皖2005J209 筑构造46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皖2005J11447 气流可控百叶窗皖2005J71248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图集,二,,HL复合轻质保温内隔墙板,皖2004J11549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图集,一,,园强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皖2006J11650 钢丝网架聚苯乙烯板,泰柏板,构造图、修编皖2006J10351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图集,三,,KX-1 无机发泡硬质保温隔热皖2006J117 板保温系统,52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图集,四,挤塑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皖2006J11853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图集,五,JZ-C,无机活性,保温砂浆建筑皖2006J119构造54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图集,七,JA膨胀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外墙外皖2007J212保温系统55 AU3-自粘橡胶改性沥青PP胎防水卷材建筑构造图集皖2007J21056 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图集,六,罗宝外墙装饰板建筑构造皖2007J21157 作业台钢梯及栏杆皖2004J40358 农用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皖90G40159 混凝土平板皖92G41460 农用预应力混凝土桁条皖93G41361 重力式挡土墙皖93G60162 混凝土预制过梁、雨蓬、检修孔板图集皖20033G30163 钢筋混凝土矩形屋顶水箱皖95G40964 预应力非煅烧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空心板皖96G41065 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冷轧带肋钢筋,皖97G40866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线型屋架皖97G41567 民用建筑物抗震构造图集皖99G30468 预应力混凝土簿壁管桩皖2001G40269 承重混凝土多孔砖墙体构造皖2004G41670 预制混凝土檩条及坡屋面建筑构造皖2007G41771 给排水图集,一,皖90S10—10772 砖砌化粪池图集皖94S40173 热交换器选用、安装图皖94S10974 室内给水排水常用图例及总说明皖95S10875 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安装图集皖95S20176 建筑卫生设备安装图集皖98S30177 硬聚氯乙烯给水管安装图集皖99S20278硬聚氯乙烯,PVC-U,、聚乙烯,PE双壁波纹管埋地排水管皖2002S203道工程安装图集79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安装图集皖2001S204 80钢塑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皖2001S205 81埋地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空壁缠绕排水管道工程安装图皖2006S20682 彩暖系统、附属设备及保温皖94N10183 管道保温皖99N10284 房间空气调节器安装皖97T70185 民用建筑电话通信皖93D60186 电气图形符号及技术资料皖95D70187 建筑电气竖井设备安装皖95D20288 塑料管配线安装皖95D20389 10(6KV) 高压开关柜直流操作二次接线上、下皖96D20190 钢管配线安装皖97D20491 10(6KV) 高压开关柜交流操作二次接线上、下皖98D205Ai x>sr九加_ara々7LiAs.i•劣D旳於iXT# Aixff <ixteA 1-1.5<:< 1 酬沁」豆懐njtbd) *;◎:S寸居•斑洗仪吐運的好FE老sLNi i53T;Mm if MzuE徉颐q*TX ^-?<r* TK^t/H^-stT rtt«3t> w;-jr>;<.tf «<r.T・衣城:》汕■“<wrd*4zcz^ r^riAix*SEft«tL<f« <Eidi»^xnrai«jtDh<?>.r < KM>» 钏Au却韦•劭口£絳疋&岂亠嗨才左申苗W见黄廿畑□二r 龙mhGftzirtn 試吃,ED s«ww4H ruMS叮««ef?X :MI7B> NfT&促ElBF矣十牝心吩3 HLU:•垃I2X歸FJ-yS•■”■干・曲2"牛*vJ—ITfi 龍.「HEvH.y!工千XR&iMMTn淀(MR必・1・厂«汕/祕r«>nTTSJS M rii.ttD 賞为违,r TifTJ»#xCyT ;? •:停茂或舷:ru书》< i:rBl^ > tr!£»溜繩詩检呦味"说昨心込如““ 年于!IM mtr聖SnU4TN) M干,冇女扶5印T!淀匚壬与■找一fTHLt种Lrp; CfuIW :W1I «r u] □Gie ic o壬十爭务£CK鋒住衣!>★代QiF卵♦们-2CJ5 12 .01'3CJ5 U 2712C 坊Q31XX-CT<OJ r干存cm工X"町抑n2CJ9-O«CJ丫干衣梵雄 E・g站伽呷皿紆"P迥出】"-SIJ亍干黄%讥忏w酒二汁n寻乳r.5^©丐r?彳皿v cxi^nxcjrtc 畀・1,?>£丁门》■& <rxT<xz»hxrc«**AWiiAwn.«w mwiXT*^fr'-UZiCi*t IA!<**€« CMl・i [g-iXl]XTx->i^£>iC.u^ 迪氐un3丄:0便龙啟i》抄bi兀H;5«・%T%EE据遅那二国必£鬥«号跡血矽:Ji .id]:XJir:;毁?^・T朋?花tsm幺毗b足由居中抓L切 A n]扌卜"<M]二F才舖岁那*g懂电产计HP加糸茗札以5(貫八初xi *t««3rywcytf»t ;=台”;忖制・2( MH ATJiJMlDr r-n^W 9 » IT I'-. cao:i-<fe-u j aii-BL-ii.'30ir l£ QL.vr謨哲畅g冬自"忙欧■斫卞电上瞰乍评JEW罟悅;忙》m杯辽m m毛冷irex计(必MT*问rr沼w*卢只t•.十如屯)*TXi|-5r***♦?♦ MH芦曷仃•命Hum f^dbn ,20:O-O5-U, y DK3010 O< 8廿倉・?・*百駅':;+ iprawdMmi・“NTwrxr:磁刃比“^ HHCGf氓》喩・u<^.W4HM^Air«n^)ri>o3WJ?iir^Ft (弓n工奶壬)iHM :*二土対亍0弈存» 口专3任中:rrjitr#r$力丄常芬=・巧「々下训化匕“厲.他真引rx-s工MycF曲川JC 丁M&WF8Hf rWfl (Sjr^7iX«F:r^> C 衣Y 旳金丈R色占W初州G2K2罩Q»二泣却uugr ?uz》前二育d*M访九84®.好“托mzWOi叔台 3KB划E•甜功.x矽⑥ m.£<t0012UUffOX^tKJ*W ;;4)^lWitiD20)9 r ⑹mi i Cl :0RYT20! 1<0-W,un3)1 I c? A30L>:>:3a n”2PU 12 Q3RA2Y3eumzmen、201 > Cl IBCaw OJ :el:3CXJ Cl 191XM-0>-;S|;acx-05<«jC2C3M1-MJ丁HfrXM'•用i・0?・用繼4比»^茁・;UW<I x»-oe-eo。
ICS67.120.30B 50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1421—2011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1421—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渔业环境监测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渔业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德祥、鲍鸣、周作友、董星宇、杨瑞、程金明。
IDB34/T 1421—2011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快速筛选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eucomalachite green,LMG)残留总量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的快速筛选测定。
阳性样品须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确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SC/T 3016-2004 水产品抽样方法3 原理本方法基于竞争性酶联免疫方法原理。
样品中 MG 或 LMG 经提取液和乙腈等提取纯化后,LMG 通过氧化剂被氧化为 MG,与 MG-生物素竞争微孔板上包被的 MG 抗体,没有结合的 MG-生物素在洗板中被去除。
再加入过量的酶标记的链亲和素,与结合了抗体的 MG-生物素结合,多余的酶标记的链亲和素在洗板中被去除。
结合的酶使随后加入的 HRP 底物(TMB)显色,样品中 MG 和 LMG 含量越少,则结合的酶越多,颜色则越深,反之,颜色则越浅。
结果用酶标仪在波长 450 nm 处,测定吸光度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度值与样品中 MG 和 LMG 含量成反比。
序言×××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6月13日,是一家房地产开发、经营和房产管理咨询服务为主的企业。
根据××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该公司通过国有出让的方式取得了××市中心港港前区高速入口处通明大道与天长路交叉处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在取得的地块上开发建设×××商住小区项目。
×××房地产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住宅楼、住宅式公寓、商业设施和配套公共建筑等,总建筑面积211919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142281平方米,公寓楼18235平方米,幼儿园1100平方米,综合楼4000平方米,商务楼3390平方米,沿街商铺15268平方米,健身中心810平方米,派出所/物管用房/公厕1110平方米,地下车库23085平方米,地下储藏室2640平方米。
按安徽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划分,本项目住宅、公寓、幼儿园属于居住建筑类,其它建筑则属于公共建筑类。
该项目已完成建筑部分的节能设计与节能计算,根据国家发改委第六号令《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管理办法>细则》的有关规定,×××咨询设计有限公司受项目单位委托,编制×××房地产建设项目的节能评估报告。
1 评估说明1.1 评估依据1.1.1 任务依据项目节能评估委托书1.1.2 相关法律、法规等(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4)《安徽人民共和国建筑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7)《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30号令)(8)《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9)《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43号令)(10)《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六十九号)(11)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皖政〔2006〕117号)(12)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13)《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159号)(14)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年第6号令)(15)《安徽省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管理办法>细则》(皖发改环资〔2011〕18号)(16)《××市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细则》(池发改环资〔2011〕118号)1.1.3 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等(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5)(2)《安徽省建筑节能“十二五”发展规划》(3)《安徽省“十二五”及2011年节能综合性工作方案》(4)《××市建筑节能专项规划》(2010-2015)(5)《××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2010-2015)(6)《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7)《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公告2005年第17号)(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1第9号)(9)《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国家经贸委)(10)《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机械工业节能机电产品推广项目及淘汰落后机电产品项目》(12)《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13)《安徽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14)《安徽省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管理办法》(15)《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1.1.4 相关标准与规范等(1)《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1)(2)《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7-2011)(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JSCS-D)(7)《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13)《安徽省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规范》(DB34/T1469-2011)(14)《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15)《安徽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技术标准》(DB34854-2008)(1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18)《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B/T15320-2001)(19)《节能项目节能量审核指南》(发改环资[2008]704号)(2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2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22)《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17166-1997)(23)《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24)《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国家节能中心)(25)国家节能中心《节能评审评价指标》(通告第1号)1.1.5 技术资料(1)××市青阳县建筑设计院编制的《×××规划设计方案》(2)安徽安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初步设计》和《建筑节能计算分析报告书》(3)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1.2 评估原则(1)独立性原则由节能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人员独立进行操作,不受被评项目当事人的利益影响。
安徽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如此困难的任务,我将竭尽全力为你创作一篇深度且高质量的文章。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安徽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
1. 前言在现代社会中,供配电系统的技术标准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更是需要严格遵循技术标准,以确保居民的生活安全和正常使用。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安徽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
2. 安徽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概述安徽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是指在安徽省范围内,对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这些标准涵盖了从电力设备选型、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等方面,旨在确保居住区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3. 技术标准的重要性技术标准对于居住区供配电系统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漏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标准还有助于提高供配电系统的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维护成本,促进居住区可持续发展。
4. 标准内容的细节分析在安徽省对居住区供配电系统的技术要求中,包括供电变压器的总体布置、电气线路的敷设与规划、配电盘的选用及安装、电缆敷设规范等内容。
这些标准的细节内容涵盖了供配电系统的方方面面,确保了系统的全面安全和可靠性。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安徽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是非常严谨和细致的。
通过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并为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6. 总结通过对安徽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的深入探讨,我们更好地认识到了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以及标准内容的细节。
希望通过对这些标准的严格执行,可以让居民生活更加安心,也为居住区的发展注入稳定的能源保障。
通过以上的整理与分析,文章本身已经突破了字数的限制,实现了对安徽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的深度探讨。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满足你的要求,也能为你带来帮助。
7. 安徽的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实施情况与挑战在实际应用中,安徽的居住区供配电系统技术标准的实施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国网巢湖市供电公司新建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实施要点(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国家电力建设方针政策,进一步规范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使其适应巢湖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供电,特制定本实施要点。
第二条新建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应符合巢湖市电力发展及居住区用电规划,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居住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含公用开闭所设计)应与居住区设计同步。
第三条新建居住区供配电方案的制定,应根据负荷性质和容量,按照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保障供电质量满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用电满意度的需求。
第四条新建居住区内电力设施应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典型化设计,以简化设计、施工流程,缩短建设周期,方便运行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第五条新建居住区电力设备的选型应按照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原则,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产品。
第六条本要点适用于由巢湖市规划局批复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新建居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待移交居住区和市政代建工程参照执行。
第二章标准规范《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安徽省地标居住区供配电技术标准》(DB34T1469-2011)《配电网技术导则》(Q/GDW10666-2016)《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Q/GDW1625-2013)《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国家电网公司配电工程典型设计》(2016版)《10kV公用开闭所规划管理若干规定》(合规【2009】113号)《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关于印发城市新建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实施要点的通知》(电运检工作【2017】71号)《关于实施巢湖市涉电工程技术规范书的通知(巢供电运检【2018】02号》)第三章术语和定义居住区配电网:从城市10kV电压等级公共配网或变电站10kV开关间隔接受电能,并通过居住区内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配送给居住区内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
国网巢湖市供电公司新建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实施要点(试行)国网巢湖市供电公司新建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实施要点(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执行国家电力建设方针政策,进一步规范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使其适应巢湖市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供电,特制定本实施要点。
第二条新建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应符合巢湖市电力发展及居住区用电规划,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居住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含公用开闭所设计)应与居住区设计同步。
第三条新建居住区供配电方案的制定,应根据负荷性质和容量,按照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保障供电质量满足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用电满意度的需求。
第四条新建居住区内电力设施应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典型化设计,以简化设计、施工流程,缩短建设周期,方便运行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第五条新建居住区电力设备的选型应按照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原则,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产品。
第六条本要点适用于由巢湖市规划局批复建设规划许可证的新建居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待移交居住区和市政代建工程参照执行。
第二章标准规范《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安徽省地标居住区供配电技术标准》(DB34T1469-2011)《配电网技术导则》(Q/GDW 10666-2016)《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Q/GDW 1625-2013)《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0-2005)《国家电网公司配电工程典型设计》(2016版)《10kV公用开闭所规划管理若干规定》(合规【2009】113号)《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关于印发城市新建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实施要点的通知》(电运检工作【2017】71号)《关于实施巢湖市涉电工程技术规范书的通知(巢供电运检【2018】02号》)第三章术语和定义居住区配电网:从城市10kV电压等级公共配网或变电站10kV开关间隔接受电能,并通过居住区内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配送给居住区内各类用户的电力网络。
ICS 65.060.99B 93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1394—2011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 1394—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有:安徽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安徽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合肥美亚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合肥易捷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合肥泰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国荣、吴永东、林茂先、段启掌、李俊峰、高小荣、许大红、张磊。
IDB34/T 1394—2011茶叶色选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叶色选机的型号、工作条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能从绿茶、红茶或武夷岩茶等适合色选的茶叶品种中分选出异色物质的茶叶色选机(以下简称“色选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768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声源 声功率级 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GB/T 3785.1 电声学 声级计 第1部分:规范GB/T 3785.2 电声学 声级计 第2部分:型式评价试验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8311-2002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 9480-200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GB 10395.1-2009 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GB 10396-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GB/T 13306 标牌GB/T 13738.2-2008 红茶 第2部分:工夫红茶GB/T 14456.1-2008 绿茶 笫1部分:基本要求GB 16798 食品机械安全卫生GB/T 18745-2006 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GB/T 22737-2008 地理标志产品 信阳毛尖茶JB/T 5673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JB/T 7321-2007 茶叶风选机JB/T 8574-1997 农机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CS 87.040G 5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1481—2011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 1481—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树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黄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技术所、安徽省歙县宏大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建辉实业有限公司、黄山正杰新材料有限公司、黄山市华圣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小勇、谢卫东、汪定开、朱俊、吴建军、江建明、程圣、夏南生。
IDB34/T 1481—2011 1粉末涂料用通用型饱和聚酯树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的产品分类与型号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饱和的二元醇、二元酸、多元醇、多元酸加入适量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缩聚而成的饱和聚酯树脂。
主要用于生产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和纯聚酯粉末涂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2895 塑料 聚酯树脂 部分酸值和总酸值的测定GB/T 5211.3 颜料在105℃挥发物的测定GB/T 6679 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9284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 软化点的测定 环球法GB/T 9751.1 色漆和清漆 用旋转黏度计测定黏度 第1部分:以高剪切速率操作的锥板黏度计 3 产品分类及型号命名3.1 产品分类粉末涂料用饱和聚酯树脂主要分为环氧聚酯混合型和纯聚酯型两类。
3.2 型号命名其型号命名编码规则见表 1。
J11903—2011 DB34/T1469-201111 总则1。
0。
1 为在居住区供配电系统工程建设中贯彻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1.0。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区10(6)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的工程建设。
1。
0.3 系统建设中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
1.0。
4 系统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对电磁污染、声污染及光污染采取综合治理,达到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人居环境安全。
1。
0.5 系统建设中采用的设备、元件和器材,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和节能环保型的成套设备和定型产品,严禁使用已被国家淘汰的产品.1。
0.6 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和维护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1.0。
7 系统的建设,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定义2。
0.1 居住区 urban settlements也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2.0。
2 居住小区 residential area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
0.3 居住组团 residential group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安徽省居民住宅开发项目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修订稿)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目次1 总则2 名词术语3 供配电要求3.1 负荷性质的确定3.2 负荷容量统计3.3 居住区供电3.4 配套设施3.5 配电装置接地3.6 电能计量4 设备选型4.1 高压设备4.2 低压设备4.3 计量表箱4.4 自动化与通讯装置5 施工与验收5.1 施工5.2 竣工验收附录:参考文献1 总则1.0.1 为习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进展、国家能源进展战略相协调,结合我省城市经济进展与配电网现状,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经济、有用、适度超前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1.0.2 凡本省行政区域内由供电公司保护管理的城市、县城及乡镇新建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均应执行本标准,改建、扩建的居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应参照本标准。
1.0.3 居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当地电力及城市进展规划。
视居住区建设规模及容量大小,应考虑预留10kV开闭所的所址及电力通道。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与居住区详规设计同步,居住区不论规模大小,配套供配电设施建设均要纳入规划设计。
1.0.4 居住区供配电方案的制定,应根据负荷性质与容量,按照安全、可靠、经济与便于管理的原则,以缩短低压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质量为目标,满足居民生活水平增长对用电的需求。
1.0.5 居住区内供配电设施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简化使用规格,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简化设计、施工,缩短建设周期,方便运行保护,降低运行保护成本。
1.0.6 居住区供配电设备的选型应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使用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保护方便(免保护或者少保护)、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设备。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
1.0.7 居住区内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从美化环境、提高供电可靠性出发,建设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
1.0.8 居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与地方的有关标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