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球知识经纬网总结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56.00 KB
- 文档页数:3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1.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鼔、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2)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是半圆形,所有经线长相等。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
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南北半球划分: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南北半球的判断:度数后面跟N是北半球度数后面跟S是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断:小于20°,一定在东半球大于160°,一定在西半球大于20°,小于160°,看度数后面跟W在西半球,跟E在东半球经纬网的应用:A利用经纬网定位B利用经纬网判方向地理方向确定的基本原则①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经线上,距北极点近者在正北方,距南极点近者在正南方②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它们只有正东方或正西方的关系。
具体比较时,应将两地置于经度差小于180°的范围(劣弧)内比较东西方向。
③两点所在的经纬线均不相同:可将其先按纬度数进行南北方位比较、按经度和进行东西方位比较,然后叠加综合。
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时,若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地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读方向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离北极点近的地方为北方,从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离南极点近的地方为南方,从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
地球和经纬网地球是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仪:地轴是地球自转绕转的假想轴,地轴的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两极,在北边的是北极,在南边的是南极。
北极是地球最北的点,南极是地球最南的点。
3.经线及经度:经线也叫子午线,联结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特征:(1)汇集两极,等长(半圈)(2)指示南北方向(3)相对经线,经度和为1800 ,形成经线圈(4)任一经圈平分地球经度:当地子午线平面同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的度数(二面角)。
特征:(1)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定为00经线(2)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向东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为西经,用W表示。
东经1800和西经1800重合。
东半球:200W 001600E西半球:200W 1800 1600E技巧1:判断东西经向东增大东经,向东减小西经。
(东大东,东小西)技巧2:判断东西半球东经比160,西经比20,大西半球小东半球。
技巧3:用经度判断东西方向同东经,大在东,小在西。
同西经,大在西,小在东。
异经度,和=180,不分东西,和<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和>180,东经在西,西经在东。
4.纬线及纬度: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特征:(1)自成圆圈,圆心在地轴上(2)相互平行,且与经线垂直相交(3)指示东西方向(4)经线圈,长度不等,由赤道(4万千米)向两极(0)递减。
纬度:球面上的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特征:(1)以赤道为0度(2)从赤道向南、北各分90度。
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以南为南纬,以S表示。
南北极为900南半球:00向南至900S;北半球:00向北至900N高纬:600-900 中纬:300-600 低纬:00-300技巧4:用自转判断东西方向同转向东,逆转向西。
技巧5:判断南北纬(南北半球)向北增大北纬,减小南纬;技巧6:判断南北极看自转,逆北顺南,看形状,海北象南。
地球和经纬网知识点经纬网是地理学中常用的一种坐标系统,它是地球表面的一道网状线条,由纬线和经线组成。
纬线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沿着赤道平行地画出的一系列线条,而经线则是连接地球两个南北极的线条。
通过纬线和经线,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准确位置,了解地理、气候、季节等信息。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地球和经纬网的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它的赤道略微扁平,极却稍微突出。
因为地球的自转,造成了这样的形状。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每天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圈,这被称为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速度约为每小时1670千米。
地球还同时绕着太阳公转,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3. 纬线:纬线是连接地球两个旋转轴的线条,也被称为纬度线。
最重要的纬线是赤道线,它的纬度为0度。
赤道线将地球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两个大区域。
除了赤道线,还有南纬极圈(纬度为-90度)和北纬极圈(纬度为90度)。
4. 经线:经线是连接地球两个南北极的线条,也被称为经度线。
最重要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它通过英国伦敦市格林尼治天文观测台,并且经度被定义为0度。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逐渐增加,最大经度为180度,然后又从本初子午线向西逐渐减小,最小经度为-180度。
5. 经纬网的作用:经纬网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球表面上任意一个点的准确位置。
利用经纬度,我们可以精确地定位地理位置,测量距离和方向,导航和航海。
经纬网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季节变化、时间差等信息。
6. 经纬网的划分:除了纬线和经线,还有一些特殊的划分线被添加到地球的表面上,以帮助更加准确地测量位置。
这些划分线包括:热带圈、南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北极点和南极点等。
7. 时区和日期变化: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间是不同的。
为了统一时间,地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
每个时区的宽度约为15度经度,相邻时区之间的时间相差1小时。
经线纬线的知识点总结一、概念经线和纬线是地理学中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位置的参考线。
经线又称为经度线,是从南极到北极垂直于赤道的线,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上东西方向的位置。
纬线又称为纬度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线,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上南北方向的位置。
经线和纬线交叉在一起,形成了地心坐标系,为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定位提供了坐标系统。
二、特点1. 经线的特点经线是从南极到北极垂直于赤道的线,在赤道上相互平行,向极地逐渐合拢,最终汇聚于两极。
经线的数量是无限的,每条经线都有一个固定的经度值,并且根据全球标准GMT (格林威治时间)来进行划分。
东经和西经分别以0°为基准,东经向东递增,最大值为180°;西经向西递减,最大值也是180°。
经线是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东西方向的准确定位。
2. 纬线的特点纬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线,在赤道上等距分布,到两极位置时汇聚于一点。
纬线的数量也是无限的,每条纬线都有一个固定的纬度值,并且根据全球标准GMT来进行划分。
赤道为0°,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增,最大值为90°。
纬线是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南北方向的准确定位。
三、作用经线和纬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图绘制经线和纬线可以用来划分地球表面的区域,并且为地图的绘制提供了坐标系统,使得地图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通过经纬度来进行定位和准确定位。
这种坐标系统为地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便利,并且在地图制作和使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航海和航空经线和纬线对于航海和航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船舶和飞机在航行或飞行过程中,都需要通过经纬度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以及制定航行或飞行路线。
经线和纬线的存在,使得船舶和飞机可以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避免迷失或迷航。
3. 地理定位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经线和纬线被用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准确位置,这对于地球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地震、火山喷发、气候变化等地球现象都需要通过经纬度来定位,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和监测。
经线纬线知识点一、关键信息1、经线的定义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2、纬线的定义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3、经线的特点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4、纬线的特点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形状: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5、经线的度数划分本初子午线:____________________东经和西经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6、纬线的度数划分赤道:____________________北纬和南纬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7、经线和纬线的相互关系交点:____________________网格:____________________8、经线和纬线在地图和地球仪上的表示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经线的详细内容11 经线的定义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线。
它指示南北方向,是地球表面上从北极到南极的假想线。
111 经线的特点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约为 20000 千米。
形状:半圆。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112 经线的度数划分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被定为 0°经线,也称为本初子午线。
东经和西经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划分 180°,东经度用“E”表示,西经度用“W”表示。
三、纬线的详细内容12 纬线的定义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环绕地球一周。
121 纬线的特点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形状:圆圈。
经线纬线知识点总结1. 经线的知识点经线也称为经度线,是垂直于赤道的线,在地球上从北极到南极都有。
一般来说,经线是以本初子午线为参照基准,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经线的作用是表示地球表面上各种地理位置的位置关系,它们被用来度量地球表面上的线性距离,也被用来表示时差。
在地面上,经线是由北极到南极的一系列半圆弧形组成的,它们在赤道上的长度是最大的,随着距离赤道的增加,经线的长度也会减小。
除了均匀分布在地球表面上的经线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经线,如国际日期变更线和各大洲、各国家和各地区的标准时区界线等。
2. 纬线的知识点纬线也称为纬度线,是与赤道平行的线,在地球上从东到西延伸。
纬线被用来度量地球表面上的纬度,一般来说,纬线的起始点是赤道,赤道的纬度是0度。
根据位置距离赤道的不同,纬线可以分为北纬和南纬。
由于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圆形的球体,所以纬线并不是等距离分布的,在赤道上的纬线距离是最大的,而随着纬度的增加,纬线之间的距离也会逐渐减小,最终在两极处趋于零。
与经线一样,纬线也有一些特殊的纬线,如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北极圈等。
3. 经线和纬线的相互关系在地图上,经线和纬线是相互交叉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表面上的网格系统,这个网格系统被称为地理坐标系统。
地理坐标系统是用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位置的位置关系的,它可以被用来表示地表上的点、线、面以及各种空间地理对象。
在地球上的任意一个地点,都可以通过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来确定它的地理位置,并用经纬度来表示。
比如,北京的地理位置可以用东经116度和北纬40度来表示。
经线和纬线也被用来表示地球上的时区,通过时区的划分,我们可以方便地确定任何地方的时间。
4. 与航海和航天相关的知识经线和纬线是航海和航天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它们被用来规划航线、确定航向、进行导航等。
在船舶航行中,经线和纬线被用来表示船舶的位置、目的地的方向和距离等信息,从而帮助船舶避免危险、顺利到达目的地。
在航天领域,地球上的许多卫星都会通过接收地面的经纬度信息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航向,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射信号来辅助地面的导航和测绘。
地球上的经纬网知识点总结地球上的经纬网是指由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网状系统,用来表示地球表面上地理位置的一种坐标系统。
经线是连接地球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
而纬线则是与赤道垂直的线,也叫纬圈。
经线和纬线交叉在一起,形成了地球上的经纬网。
了解地球上的经纬网对于地图阅读和地理位置定位非常重要。
经纬网的起源地球的经纬网最早是由古希腊学者托勒密在2世纪提出的。
托勒密将地球等分为360度的经线和360度的纬线,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经纬网系统。
经纬网系统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地图学和航海学的发展。
地球的纬线纬线是地球上由赤道出发,向两极方向划分的圆环线。
最重要的纬线是赤道,其纬度为0度。
赤道将地球等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北纬和南纬的纬线值越来越大,直到90度,对应着北极和南极。
地球共有90个纬线,每隔10度划分为一个纬线带,分别称为纬度。
不同纬度的地方,气候、生态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异。
地球的经线经线是从地球的南极向北极划分的线,也称为子午线。
其中最重要的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它通过英国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其经度为0度。
所有的经度都是相对于本初子午线来计算的。
地球共有180条经线,东经和西经都有各自的数值,分别从0度到180度。
经纬网的作用地球上的经纬网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地理位置的坐标系统。
通过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每一个地理位置的具体坐标,这对于地图阅读、导航和航海等都非常重要。
同时,经纬网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来表示时间。
由于地球每天绕着自转,因此不同经度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时区和时间。
经纬网系统通过360度的划分,方便我们计算不同时区的时间。
在航海、航空等领域中,经纬网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船只和飞机通过经纬网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保证航行的安全。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定位系统等现代技术也都是基于经纬网系统来实现的。
不同的经纬度会对气候、季节、生态等产生影响。
例如在赤道附近,因为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气温较高,植被茂密;而在极地附近,由于气温极低,植被非常稀疏。
知识点1:经线、经度及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划分(1)经线①连接南北两极点的线,皆为半圆且长度相等②指示南北方向③在经线上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 km。
④特殊经线:0゜经线,经度的起点,本初子午线180゜经线,经度的终点,国际上规定的日界线20゜W与160゜E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经度①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划180゜,东西经180゜重合,称为180゜经线②经度的表示:0゜与180゜不标注东西经,其他经线一律标注东西。
如:东经120゜或120゜E;西经80゜或80゜W。
(3)东西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定判定的基本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如图甲中阴影部分为东经度,),度数减少为西经度(非阴影部分为西经度)。
东半球西半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20゜W 160゜E;由160゜20゜W图乙中阴影部分为东半球,非阴影部分为西半球。
知识点2:纬线与纬度及高、中、低纬和地球上五带的划分(1)纬线①与经线垂直的线,自呈圆圈,周长不等,赤道最长②指示东西方向③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相差11l km④特殊纬度:0゜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30゜S(N)与60゜S(N),分别为低纬与中纬,中纬与高纬界线;23゜26′S(N)与66゜34′S(N),分别为热带与温带、温带与寒带分界线。
(2)纬线①从赤道向南北各划90 ,分别为南北纬(北逆南顺);②向北纬度数增加为北纬,减少为南纬;③表示:0゜不标注南北纬,其他一律标注南北纬。
如:北纬60゜或60゜N;南纬45゜或45゜S等。
如左图中A、B所在的纬度都为南纬,A属于低纬度、东半球、热带。
B属于高纬度、西半球、寒带。
注意:已知经纬度写地理坐标时,经度在前,纬度在后,括号括起来,逗号分开。
如(160゜E,30゜N)知识点3:三类经纬网的比较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表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
由于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弧线,将它转绘在地图上的投影方法不同,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纬网。
读图基础:地球知识—经纬网
学习要点:培养自己的空间思维,脑子里要能想象出地球仪,建议大家自己动手做个或者买个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最长纬线)周长4万km
二、地球仪(方便我们研究的按照一定比例尺缩小的地球模型)
地轴:北极方向永远指向北极星(并非真实存在,是个假想轴)
南北两极、赤道
三、纬线和纬度
1.特点:①形状:自成圆圈(圆心都在地轴上)
②长度:赤道最长(4万km),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③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④方向:指示东西(相对的、无限的)
2.纬度:(线面角)某点纬度即该点与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自己动手画下这个线面角吧,立体或者是平面图都可以)
(1)划分方法: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分作90°
(2)识别南北纬:数值向北增大为北纬,数值向南增大为南纬
(3)结论:在北半球某地的纬度等于在该地对北极星的仰角。
仰角是仰视北极星的视线与地平线的夹角。
3.特殊纬线:(在同一幅图上画出如下特殊纬线,找到南、北半球,低中高纬度,不同温度带)
(1)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30°N~30°S之间低纬度,30°N~60°N、30°S~60°S之间中纬度,60°N~90°N、60°S~90°S之间为高纬度。
(3)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北极圈到90°N之间为北寒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南极圈到90°S之间为南寒带。
三、经线和经度
1.概念:连接南北两极点的半圆弧线。
(也叫子午线)
2.特点:①形状: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形成经线圈。
②长度: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即赤道长度的1/2)
③关系: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
④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绝对的、有限的)
3.经度:二面角(某经线与地轴所成的半圆平面与0°经线所成半圆平面的夹角度数,即为该经线经度数)。
动手画下这个二面角。
(1)划分方法: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2)识别:向东数值增大为东经度;向西数值增大为西经度。
(3)相对应的两条经线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
4.特殊经线:20°W、160°E划分东西半球
20°W向东过0°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过180°经线到20°W为西半球
五、经纬网(经线与纬线垂直相交)
1.定位置(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如北京位置:40°N,116°E
2.定方向:
(1)同一纬线上两点,正东正西
(2)同一经线上两点,正南正北
(3)既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的两点,先判断南北,在判断东西
(4)注意:①北极点为最北、南极点为最南,所以南北方向是绝对的且有限的。
但在地球上找不到最东端和最西端,所以东西是相对的(需要有参考点)无限的。
东西方向的判断一定要在劣弧上,
即两点的经度差<180°。
②判断方向看数值:向北数值增大为北纬,向南数值增大为南纬;向东数值增大为东经,向
西数值增大为西经。
③如果是俯视图,中心为最北端或最南端;东西方向判断要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且在劣弧上。
3.算距离:(1)任意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度为111 km。
(2)任意纬线上,经度相差1 °的纬线长度111cosφ km (φ为该纬线的纬度数)
4.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大圆航线)
①地球上三种大圆已经确定的情况:赤道、经线圈、晨昏线
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的大圆:同北偏北,同南偏南
③大圆上的两点最近距离为劣弧
5.对跖点:(地球上最长的两点距离,关于地心对称,地球上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
纬度相同分南北,经度互补各东西。
如30°N 100°E的对跖点30°S 80°W
补充:30°N 100°E关于赤道对称的点为30°S 100°E
30°N 100°E关于地轴对称的点为30°N 80°W
2019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2分)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乙: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丙: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D.丁:不再蹬地,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2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cm B.正常骑行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C.一支普通圆珠笔重约为2N D.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4℃
3.(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4.(2分)图所示四个装置中工作原理与发电机相同的是()
A.电磁起重机B.司南C.话筒D.扬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