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一)
- 格式:docx
- 大小:19.15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一、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原因采矿业的崛起,有力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非煤矿山约95000座,其中金属矿山约8400座,非金属矿山约83600座,其他矿山约3000座。
金属非金属矿山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通过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实施安全生产许可等工作,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
但是,事故总量仍然较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在尾矿库、采空区、露天边坡等方面仍存在重大隐患,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采掘业本身的作业环境条件恶劣,而且金属非金属矿山种类繁多、分布广、户数多,一般规模较小、开采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加之长期以来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尤其是一些小型矿山企业无证开采、非法经营、不顾安全,致使各种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近几年发生的较大以上亊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
(1)通风措施不到位,无风或微风作业。
一些地下矿山没有落实机械通风要求,未采用机械通风或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在风质、风速、风量情况不明的情况下盲目下井作业或施工,引发中毒窒息事故。
(2)顶板和巷道建设标准低。
一些矿山未按照GB 16423 - 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要求进行支护;有的永久支护与作业面之间不按要求架设临时支地护或特殊支护;有的巷道维护走过场。
(3)安全责任不落实,对易引发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隐患排查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95%以上为本质安全程度低的小型矿山,生产工艺相对落后,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薄弱,安全投入不足和安全培训不到位。
二、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危险源尾矿库和采空区的危害严重,治理困难,已成为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的重大危险源。
(1)尾矿库。
No kind of education can match adversit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原因和对策浅谈非煤矿山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从事此项活动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政府安全监管难度大,压力大,责任大。
如何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笔者结合近来的工作实际谈几点意见。
一、非煤矿山目前现状近年来,随着世界资源整体紧缺,矿产品价格一路攀升,加之国家政策允许私人开采矿山,巨大的利益诱惑,造成矿业开采蜂拥而上,非法采矿屡禁不止,乱采滥挖给国有矿山的安全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造成矿业持续混乱,导致大量矿山灾害(隐患)聚积、开采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矿山灾害性事故不断上升,而且各类可导致矿山灾害事故的潜在隐患也在不断增多,已严重影响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我国非煤矿山开采技术一直相对落后,装备水平低;特别是数量众多、规模极小的小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差,每年因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煤矿安全事故,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三位。
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
我国这些年来非煤矿山发生的事故统计显示,主要发生的事故类型一是冒顶片帮和坍塌;二是井下透水;三是车辆伤害;四是中毒窒息;五是深部岩爆;六是露天矿高陡边坡和排土场失稳。
非煤矿山两大重大隐患为尾矿库和采空区。
一方面我国已渐入小康社会,“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为了利益最大化而盲目生产、非法生产引发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死亡事故引起的社会恶性影响辐射面增大。
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二、非煤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矿业开发秩序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这是制约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是非法、违法开采行为依然较为严重。
容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同时,发生事故后如果不能科学施救易造成事故扩大化。
二是矿权设置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资源分布集中的地区存在矿山企业密度过大,小规模,小产能的小矿山大量存在。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1.面临的形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非煤矿山开采技术相对落后,装备水平低;同时,矿业开采秩序混乱,非法采矿屡禁不止,乱采滥挖给国有矿山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导致大量矿山灾害(隐患)积聚、开采环境恶化,严重的矿山灾害性事故呈上升趋势,而且各类可导致矿山灾害事故的潜在隐患增多,已严重影响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我国非煤矿山特别是众多的小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差,每年因事故死亡人数在世界上最高,全国非煤矿山每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煤矿安全事故,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三位。
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通过对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和各省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广西柳州华锡集团、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公司、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武钢矿业公司、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云南铜业公司、江西铜业公司、首钢矿业公司、攀钢矿业公司、贵州开磷集团等几十家非煤矿山企业的调研,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1.1.1非煤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事故增多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矿山安全事故的主要内因。
目前,影响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工程地质灾害有:(1)地表塌陷地面下沉和塌陷是地下开采普遍出现的土地破坏问题。
其中有代表性的金属矿山有:凡口铅锌矿因疏干产生地表塌陷1982个,范围达675km2,受损农田约66.7km2,建筑物撤迁7km2;山东莱州马塘金矿因开采导致地表严重塌陷,致使莱州至招远的国家级公路遭受严重的塌陷破坏而中断交通,民房被毁;2002年5月22日,兰坪县金顶镇南场铅锌矿发生地裂及地面塌陷,导致10人被困井下,5人获救,5人失踪。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二矿区虽然采用了充填法开采,但其地表已出现明显的张裂缝和岩层错动痕迹,这表明采场上覆岩层移动已发展到地表,并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政府加大了对非煤矿山的监管力度,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非煤矿山存在安全生产隐患。
由于一些非煤矿山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经常出现事故。
据统计,每年都有大量的事故在非煤矿山中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其次,非煤矿山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设施。
一些非煤矿山企业对安全生产设施的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安全生产条件不达标,容易发生事故。
另外,非煤矿山的管理和监管不到位。
有些非煤矿山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管,出现了种种问题。
针对非煤矿山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加强对非煤矿山的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非煤矿山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其次,提高非煤矿山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通过举办安全生产培训班、技术交流等活动,提高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
最后,加强安全生产设施的建设。
鼓励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确保安全生产设施的完备,提高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
总的来说,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够不断提高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问题牵扯到多方面因素,需要全社会各界通力协作,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加大对非煤矿山企业的检查力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严厉的处罚,确保企业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
其次,应当加强非煤矿山企业的自律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构建“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确保设施的完善和有效运行,提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另外,应该通过技术创新来保障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可以引入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设备和技术,降低人为因素对安全生产造成的影响,减少事故的发生。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形势和现状讲解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非煤矿山的开采量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非煤矿山安全状况却时常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非煤矿山的定义、特点以及安全生产形势和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
定义矿山是指为了开采金属矿、非金属矿和煤炭等矿物所建设的地下或露天采矿场所。
根据《矿山安全规程》的规定,非煤矿山包括金属矿山、贵重金属矿山、有色金属矿山、化学矿山和非金属矿山等。
不同于煤矿,非煤矿山在采掘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采矿种类的多样性非煤矿山不同于煤矿只开采一种矿物,采矿种类多样,比如铁矿石、铜矿、铅锌矿、磷矿石、盐矿等。
2.采矿方式的多样性非煤矿山的采矿方式多样,不同的矿物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开采,比如露天开采、坑道开采等。
3.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非煤矿山通常都存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情况和矿床构造,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也使得非煤矿山的采矿难度大、风险高。
安全形势和现状作为重要的天然资源开发领域之一,非煤矿山安全形势备受关注。
根据 2020年全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纪要,2020年我国非煤矿山总体安全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安全事故发生情况安全事故是非煤矿山安全的重中之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般是由于各种事故因素交织在一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事故:比如电瓶车事故、矿井顶板事故等。
2.人为因素:比如违反规章制度、操作不当、安全意识差等。
3.自然因素:比如气象因素、地质构造等。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安全事故 149 起,死亡人数 191 人,伤亡 290 人。
虽然 2019 年的安全事故发生数量和死亡人数相较于以往年份下降了一些,但安全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安全生产现状从目前的安全生产现状来看,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安全生产标准偏低虽然我国非煤矿山的相关法规和规定比较完善,但是一些小型私人矿山以及一些农村煤矿规模相对较小,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较低。
2024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目1.指导思想科技兴安,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科技工作需要切实坚持基础科研为先导,全面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把科技摆在实现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科技实力及向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1)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的精神,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2)紧密结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抓好三件大事,建设六个支撑体系,推进五项创新的工作思路,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非煤矿山安全科技体制;逐步建立科技组织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研究开发体系;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的有效的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创新机制;实现高效、协调的宏观科技管理和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科学化管理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主要手段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3)造就一批优秀的非煤矿山安全科技人才,形成吸收科技人才的环境,吸收优秀科技人才投身于安全科技发展事业,为非煤矿山安全科技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发展思路依托社会现有的科技力量,整合一切可能的社会资源,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和大型非煤矿山企业的基地辐射作用,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科技支撑体系和创新体系,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实现非煤矿山本质化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以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共性、关键性重大安全科技攻关,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安全科技示范工程的建设,使非煤矿山安全科技成果总体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3.发展目标(1)初步建立非煤矿山安全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加强安全工程基础理论、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动力学和预测等安全基础性的研究,在xx年前取得4项突破。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与现状1.面临的形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非煤矿山开采技术相对落后,装备水平低;同时,矿业开采秩序混乱,非法采矿屡禁不止,乱采滥挖给国有矿山的安全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导致大量矿山灾害(隐患)积聚、开采环境恶化,严重的矿山灾害性事故呈上升趋势,而且各类可导致矿山灾害事故的潜在隐患增多,已严重影响我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
我国非煤矿山特别是众多的小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差,每年因事故死亡人数在世界上最高,全国非煤矿山每年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煤矿安全事故,在各行业中位居第三位。
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通过对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和各省市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广西柳州华锡集团、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公司、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武钢矿业公司、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云南铜业公司、江西铜业公司、首钢矿业公司、攀钢矿业公司、贵州开磷集团等几十家非煤矿山企业的调研,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1.1.1非煤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事故增多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矿山安全事故的主要内因。
目前,影响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工程地质灾害有:(1)地表塌陷地面下沉和塌陷是地下开采普遍出现的土地破坏问题。
其中有代表性的金属矿山有:凡口铅锌矿因疏干产生地表塌陷1982个,范围达675km2,受损农田约66.7km2,建筑物撤迁7km2;山东莱州马塘金矿因开采导致地表严重塌陷,致使莱州至招远的国家级公路遭受严重的塌陷破坏而中断交通,民房被毁;2002年5月22日,兰坪县金顶镇南场铅锌矿发生地裂及地面塌陷,导致10人被困井下,5人获救,5人失踪。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随着采矿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非煤矿山的开采规模越来越大,但其安全生产状况却面临着重重挑战。
本文将分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
现状分析安全事故频发近年来,非煤矿山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一些小型矿山,由于设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不符合标准操作规程等原因,致使安全管理不到位,人员防护设备缺失,管理手段缺乏,员工安全意识不高等,导致矿难时有发生。
安全管理不到位对于一些小型矿山,由于所处的地区较为偏远,管理上存在疏漏,而其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相对较低。
同时,由于非煤矿山的开采有时需要通过炸药等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措施也不到位,导致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员工不合格一些小型非煤矿山缺少专业的开采人员和技术人员,一些普通工人在开采中承担了过高的职责,其所做的操作不符合操作规程,对于一些前瞻性的问题也缺乏解决能力。
而一些工人的安全意识相对较低,导致了矿难时有重大事故的发生。
对策提出在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中,应当注意以下方面:安全设备的完善加强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要求安全管理人员逐步改进,采用先进设备与技术,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
要求所有非煤矿山必须有完备的安全装备,特别是在开采中涉及到危险品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不得存在安全漏洞。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要加强非煤矿山的安全监测力度,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从工厂设备、技术和工作流程上设计,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应该严格要求非煤矿山的管理人员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到安全意识,实现全员安全。
加强人员培训非煤矿山在人员的培养上应注重矿工的培训,对于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引进,应予以优惠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培训,从而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增强其安全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现状比较严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必须在人员,管理,设备,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把“预防在前,治理在后”的思想贯穿到矿山安全管理始终。
文件编号:TP-AR-L3988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正式版)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我国非煤矿山采选业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总值的1%,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非煤矿山生产深受重大事故灾害的困扰,矿山各类事故每年死亡约3000 人,是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的国家,矿石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南非等矿业发达国家的30 倍以上。
根据大致统计,工亡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为GDP 的1% ~2. 5%,照此计算,我国非煤矿山每年的事故损失为11 ~ 26亿元。
矿业发展中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差、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多、重特大恶性事故不断的严峻形势,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业向深部和高强度、大规模开发方向发展。
1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危险源目前,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重大威胁主要有。
(1)深部开采高应力、高地温、高井深的安全保障问题。
随着地壳浅部资源的逐步枯竭,矿业开发正向地壳深处发展,开采深度、强度的增大,将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一系列难题:岩爆威胁随开采深度增加加大;深部开采诱发突水的概率增大,突水事故趋于严重;地温增高,通风困难,深部开采环境恶劣。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非煤矿
山行业的规模和产值已经快速发展,采矿、砂石、采石、石灰石、丹霞等
各类非煤矿山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无法达到高标准的安全要求,生产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另一方面,一些非法非煤矿山乱挖乱采,
未经核准盲目经营,安全隐患严重,更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进步,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技术也在逐渐发展。
目前,新
型的检测仪器、传感器、安全监控系统等技术得到了应用,有效地提高了
矿山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控制水平。
此外,一些新型安全生产技术,如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也
得到应用。
这些新技术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和矿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矿山
安全生产水平。
I ndustry development行业发展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王 强摘要:矿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从矿业安全生产角度来看,为了解决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合理应对地质灾害,保证矿业朝着大规模方向发展。
矿山生产与安全隐患存在伴生关系,在矿山行业发展中需要合理融入高新技术手段,完成地质灾害的有效监测,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优化矿山生产与安全隐患防治技术,可准确分析安全隐患形成原因,增强行业市场竞争力。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依然不够完善,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只有重视对采矿危险系数的分析,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深入阐述,才能实时分析非煤矿山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提出相应发展政策。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问题;技术发展方案我国非煤矿山生产总值呈逐年上升状态,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易受到安全事故的影响,降低国民经济发展能力。
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得出,非煤矿山安全问题进入高发阶段,在安全问题出现后,会造成大规模经济损失,为了合理应对生产安全保障问题,解决非煤矿山生产安全隐患,需要重新了解矿业发展内涵,树立长远发展目标。
矿山生产拥有系统化工程特点,安全隐患防治工作相对复杂,需要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流程进行严格规范,对矿山生产进行层次化管理,才能保证施工项目顺利进行。
在非煤矿山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后,非煤矿山作业安全事故频发,对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威胁。
只有将安全作业作为前提,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采取完善的设备管理措施,才能解决矿山生产安全问题,为非煤矿生产行业发展提供稳定基础。
1 非煤矿山生产发展前景和安全隐患防治的重要性1.1 非煤矿山生产作业发展前景在非煤矿山生产工作进行中,需要针对安全隐患进行合理分析,对非煤矿山生产进度进行监督,合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非煤矿山生产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有着较高要求,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能发生安全隐患,只有针对安全隐患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解,提出合理的隐患预防方案,在安全事故出现后对事故进行控制,预防安全事故扩大。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发表时间:2020-05-07T05:54:03.397Z 来源:《建设者》2020年3期作者:徐超[导读] 使其提高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管理的水平,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事故。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100摘要:安全生产对非煤矿山企业长远的发展有着促进意义,当前社会,政府部门对非煤矿山企业提出了安全生产的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监管制度,还要加强对矿工人员的培训,使其提高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管理的水平,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事故。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技术;发展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1.1缺乏安全生产意识非煤矿山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经过调查,这些事故的起因都是矿工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
在对非煤矿山进行开采时,存在矿体不稳定、开采技术不够先进、设备落后、缺乏应急方案等问题,这增加了非煤矿山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导致的各项损失。
一般地下矿山企业年生产量都在一万吨以上,很多企业规模不大,但是有着分布扩散的特点,采用的技术设备也比较落后,在开采生产的过程中,存在安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非煤矿山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管理人员对矿工缺乏培训,导致矿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不利于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1.2矿业秩序比较混乱随着非煤矿山企业的不断发展,矿产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使得很多非煤矿山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追求更加的利润而忽视了生产的安全性。
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非法开采的企业越来越多,其盗采矿产资源,采用的生产技术并不规范,很多都是无证非法开采,所以,矿业秩序比较混乱。
我国相关部门对非煤矿山企业有着安全生产的要求,也加强了监管的力度,但是矿业的秩序并没有因此而改善。
1.3违规生产的现象比较常见很多非煤矿山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会出现违规生产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管理者法律意识薄弱,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各个部门也没有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在生产中矿工人员经常会违规操作,从而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现状和技术发展摘要:矿业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恶劣的安全条件、巨大的技术地质学风险、严重的矿业灾害的严重情况,严重限制了我国矿业的深度大规模发展。
根据深部矿山和地质学灾害风险高的因素和隐患,建议引入高新技术手段来监测和预警深部矿山和地质学灾害,矿山的基本安全保证能力是控制和防范安全风险,减少灾害损失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技术发展1.非煤矿安全生产的特点不同时段和阶段的事故统计分析表明,非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以下特点:(1)随着经济增长,总事故件数增加。
在过去50年中,工业和矿业企业的死亡人数普遍增加。
但是,在2003年,我们看到了随着GDP持续增长,死亡人数开始减少的“转折点”。
(2)显示死亡与经济活动关系的一些相对指标继续下降。
目前,工业及矿业企业每10万人死亡人数约10人,其中80.2人为非煤矿,每10万人死亡人数逐年减少,表明我国通过完善安全法和加强监督不断加强和改进安全工作。
(3)重大事故频次增加。
这一现象暗示,随着产量增加、生产集中程度提高,造成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风险也会加大。
2非煤矿生产中重大安全隐患及现状2.1高电压、高地温、大孔深度深部开采的安全性在地壳浅资源逐渐枯竭的情况下,开采开发将渗透到地壳深处,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增加,会给开采生产的安全性带来一些问题: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岩石破裂的风险提高,对深部开采的突然水侵入风险提高,与严重的水侵入相结合地温上升,通风越来越困难,深部开采环境严酷。
2.2冒顶片帮和塌陷由于屋顶的突出和屋顶的倒塌是罕见且频繁的,所以在矿业生产中一直是严重的安全问题。
据统计,2001年,矿山共发生1780起屋顶和滑坡事故,造成22008人死亡,分别占工业企业和矿业事故和死亡的15.6%和17.6%。
1987年至2005年,共发生1780起矿山事故和死亡。
1987年至1999年间,屋顶和滑坡占非煤矿死亡的44%,比西方发达国家每100万吨矿石的死亡人数要多得多。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与技术发展(一)
我国非煤矿山采选业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总值的1%,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目前我国非煤矿山生产深受重大事故灾害的困扰,矿山各类事故每年死亡约3000人,是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的国家,矿石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南非等矿业发达国家的30倍以上。
根据大致统计,工亡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为GDP的1%~2.5%,照此计算,我国非煤矿山每年的事故损失为11~26亿元。
矿业发展中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差、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多、重特大恶性事故不断的严峻形势,严重制约着我国矿业向深部和高强度、大规模开发方向发展。
1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主要危险源
目前,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重大威胁主要有。
(1)深部开采高应力、高地温、高井深的安全保障问题。
随着地壳浅部资源的逐步枯竭,矿业开发正向地壳深处发展,开采深度、强度的增大,将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一系列难题:岩爆威胁随开采深度增加加大;深部开采诱发突水的概率增大,突水事故趋于严重;地温增高,通风困难,深部开采环境恶劣。
(2)冒顶片帮和坍塌。
冒顶片帮和坍塌由于其发生的偶然性和普遍性,一直是最受关注的矿山安全生产问题。
据统计,2001年矿山冒顶片帮事故1780起,死亡2208人,分别占工矿企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15.6%和17.6%;1987~1999年间,非煤矿山的冒顶片帮和坍塌事故死亡人
数占其死亡人数的44%,其百万吨矿石死亡人数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
(3)地下水灾害。
地下水灾害主要表现为突水淹井、海水入侵、破坏水资源、产生井下泥石流、引起地面塌陷等,给采矿安全带来危害,甚至危及矿山生存。
如顾家台铁矿,由于顶板突水,造成29人死亡,矿山至今不能恢复开采,又如南丹拉甲坡锡矿,由于老窿突水,造成80余人死亡。
(4)尾矿坝废石场崩塌、滑坡、泥石流。
我国矿山历年废石的堆存量已达127亿t,金属矿尾矿累计存量已达50余亿t,许多废石、尾矿堆场因处置不当或受地形、气候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易于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重大损失。
据国家经贸委2000年的尾矿库安全检测及评价,我国有1/3的尾矿库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1/3的尾矿库属险库,大量的尾矿库带病运行,又得不到有效的治理,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
如2000年10月18日,广西南丹县鸿图选矿厂尾砂库突然塌坝,共造成下游28人死亡,沿途民房、土地被冲毁或淹埋。
(5)采空区失稳和塌陷。
我国地下矿山的空场采矿法非常普遍,最少应用空场法的金属矿山比重也高达30%~40%,空场采矿不断扩大和累积的地下采空区及其引发的塌陷等,给我国地下矿山的安全生产带来了重大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大厂矿区在不到5km2的范围内,已有450万m3未充填空区;安徽铜陵狮子山铜矿也已形成了特大的采空
区;甘肃白银厂坝铅锌矿民采空区是该矿今后开采中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和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湖南柿竹园多非煤矿富矿段采空区体积已达170万m3。
我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面积已达1150km2,发生采矿塌陷灾害的矿业城市有30多个,每年因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达4亿元以上。
仅武安市团城铁矿,自1989年7月日至1998年元月,就发生过8次采空区塌陷事件,共造成20多间房屋被毁、6人死亡和至少3044.7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6)露天矿边坡滑坡。
随着露天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其边坡高度也在加大,滑坡等失稳现象逐年增多。
根据我国大中型露天矿山的不完全统计,不稳定边坡或具有潜在滑坡危险的边坡占矿山边坡总量的15%~20%左右,个别矿山高达30%。
不难看出,以上6个方面的难题如不能很好解决,不仅增大矿山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而且将使矿山正常的生产无法顺利进行。
因此,必须开展矿山安全保障科技攻关,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实施各种监控预警措施,对矿山深部开采和重大工程地质灾害进行监测、监控、预警,及时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变事故处理为事故预防,从而把矿山深部开采安全保障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我国矿山的本质安全程度和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