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砂浆)抗渗性试验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1
砂浆稠度试验操作规程一、目的:用于确定砂浆的配合比或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的稠度。
二、仪器设备:砂浆稠度仪、钢制捣棒、秒表。
三、操作规程:1、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再讲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
2、用湿布擦净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再讲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砂浆表面宜低于容器口10mm,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均匀地插捣25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
3、拧开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应拧紧制动螺,使齿条测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上。
4、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10秒时立即拧紧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1mm),即为砂浆的稠度值。
5、盛浆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四、结果确定:1、同盘砂浆应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应精确至1mm。
2、当两次试验值之差大于10mm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砂浆表观密度试验一、目的:用于测定砂浆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 以确定每立方米砂浆拌合物中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
二、仪器设备:容量筒(容积为1L),天平或电子秤(感量为5g),钢制捣棒,砂浆密度测定仪,振动台(振幅0.5 ±0.05mm,频率50±3Hz),秒表。
三、操作规程:1、先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
2、用湿布擦净容器筒的内表面,再称量容量筒质量皿,精确至5go3、捣实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
当砂浆稠度大于50mm 室,宜人工插捣法,当砂浆稠度小于50mm时,宜机械振动法。
人工插捣法: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量筒,稍有富余,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
当插捣过程中砂浆沉落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再用木锤敲击外壁5-6下。
机械振动法:将拌合物一次装满容量筒置于振动台振10 秒,当振动过程中砂浆沉落低于筒口时,应随时添加砂浆。
材料检测标准及取样方法一、混凝土试件的取样及制作(一)现场搅拌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每拌制100盘但不超过100立方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立方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立方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二)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结构实体检验用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工程合同约定的项目等。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由各方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处见证取样。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不宜少于10组,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4、当试件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方可对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所谓等效养护龄期,就是逐日累计养护温度达到600℃.d,且龄期宜取14d~60d。
一般情况,温度取当天的平均温度.(三)预拌(商品)混凝土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14902-94)规定取样。
1、用于交货检验的混凝土试样应在交货地点采取。
每100立方米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一个工作班拌制的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立方米时,取样也不得少于一次;当在一个分项工程中连续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立方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为每200立方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混凝土透水性能的测试与评价一、前言混凝土透水性是指水在混凝土内部的渗透速度和渗透量,是衡量混凝土抗渗性能的重要指标。
混凝土透水性能的测试与评价对于保障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减少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混凝土透水性能的测试与评价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混凝土透水性能的测试方法1. 混凝土透水性试验装置混凝土透水性试验装置主要由水箱、加压泵、流量计、压力计、滤料等组成。
其中,水箱用于储存试验用水,加压泵用于提供试验用水的流量和压力,流量计用于测量试验用水的流量,压力计用于测量试验用水的压力,滤料用于模拟混凝土内部的颗粒分布。
2. 混凝土透水性试验方法(1)常规试验法:将混凝土试件放入试验装置中,加压泵向试件施加一定的水压,记录试验用水的流量和压力,通过计算得出混凝土的透水性能。
(2)脉动试验法:在常规试验法基础上,加压泵施加的水压脉动变化,记录试验用水的流量和压力,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和渗透指数等参数。
(3)稳态法:将混凝土试件放入试验装置中,施加一定的水压,保持一段时间后记录试验用水的流量和压力,通过计算得出混凝土的透水性能。
(4)非稳态法:在稳态法的基础上,将试验用水的压力和流量进行连续测量,并记录试验时间,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得出混凝土的渗透系数和渗透指数等参数。
三、混凝土透水性能的评价方法1. 透水系数法透水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水流通过混凝土的能力,通常用L/(m2·s)表示。
透水系数越大,混凝土的透水性能越好。
透水系数的计算公式为:K=Q/(A×H) 其中K为透水系数,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混凝土的水流量,A为试件截面积,H为试件厚度。
2. 渗透指数法渗透指数是指在一定的水压下,单位时间内混凝土内的渗透水量,通常用mm/min表示。
渗透指数越大,混凝土的透水性能越好。
渗透指数的计算公式为:f=V/(A×t) 其中f为渗透指数,V为单位时间内混凝土内的渗透水量,A为试件截面积,t为试验时间。
混凝土施工中的抗渗措施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易受到水的侵蚀和渗透。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抗渗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中的抗渗措施。
二、混凝土抗渗的原理混凝土抗渗的原理是通过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密封层,防止水分渗透。
常用的防水材料包括防水涂料、防水卷材、防水砂浆等,它们的作用是形成一个密闭的层,使水分无法渗透进混凝土中。
三、混凝土抗渗措施1.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的重量之比,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密实性就越好,抗渗性也越强。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尽量减少混凝土中的水分。
2.添加掺合料掺合料指混凝土中添加的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这些掺合料能够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孔和细缝,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3.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的密实性是影响其抗渗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加强混凝土的密实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充分振捣混凝土。
振捣能够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2)采用高性能的外加剂。
外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少水灰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3)采用抗渗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它具有较强的抗渗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
4.采用防水材料防水材料是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抗渗措施之一。
常用的防水材料包括防水涂料、防水卷材、防水砂浆等。
这些材料能够形成一层密闭的层,有效地防止水分的渗透。
(1)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是一种涂刷在混凝土表面的材料,它能够形成一层密闭的层,防止水分渗透。
常用的防水涂料有沥青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丙烯酸防水涂料等。
(2)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是一种贴在混凝土表面的材料,它能够形成一层密闭的层,防止水分渗透。
常用的防水卷材有沥青防水卷材、聚合物防水卷材等。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湖北省武汉市430000摘要: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不够的话,就会导致混凝土的钢筋被腐蚀,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就会降低,导致建筑物的寿命减少,甚至造成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对混凝土抗渗性能进行检测试验,以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
关键词: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1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的因素1.1砂率在对混凝土抗渗性能进行检测试验时含砂率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含砂率提高会增加混凝土骨料的表面积,提高内部的孔隙,含砂率过小会降低混凝土搅拌时的流动性能,所以,不管含砂率过大或者是过小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为此,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进行设计时,应该合理的控制含砂率,保证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1.2混凝土骨料的取代率因为混凝土的骨料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混凝土混凝土的骨料在破碎过程中会导致内部出现很多细小的纹理,古料与新砂浆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面,在界面区域以内水化产生物疏松多孔,而且呈不规则形状,并且存在大量的孔隙,这样就会增加混凝土材料的吸水效率,再加上混凝土在具体制作过程当中,因为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微小的细纹,这些初始损伤都会增加混凝土骨料的吸水率以及吸水速度,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
随着骨料渗透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也就逐渐降低。
所以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使用过程当中增加一些天然的骨料,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2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流程2.1定位取芯在抗渗混凝土实体结构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用钻芯机钻取6个直径150mm,高度约200mm的圆柱体芯样。
钻芯时应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
芯样内不得含有钢筋。
钻芯时的一些其他注意事项可适当参考相关技术规程。
2.2芯样的加工处理获取到的6个芯样需要对其做进一步的处理,包括锯切和断面磨平,将其加工成高度以及直径均为150mm的圆柱试件。
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芯样必须要保证端面平整,对于存在裂缝以及其他重大缺陷的芯样不得用于继续做抗渗性试验。
一.目的检测硬化混凝土、砂浆抗渗性能, 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混凝土抗渗等级、砂浆防水剂的透水压力比。
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4.1.8条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JC474—1999《砂浆、混凝土防水剂》三.适用范围测定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砂浆防水剂的透水压力比。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1.混凝土试件采用顶面直径为175mm,底面直径为185mm,高度为150mm 的圆台体。
抗渗试件6个为一组,实际工程为200—400m3做一组抗渗试块。
2.砂浆试件采用上口直径70mm,下口80mm,高30mm的圆台体。
抗渗试件6个为一组,空白试件也是6个1组。
六. 仪器设备1.混凝土抗渗仪(设备型号;HP—4.0,设备编号;JC—112)应能使水压按规定的制度稳定地作用在试件上。
2.电热鼓风干燥箱(设备型号;Gy—64,设备编号;JC—411)。
3.加压装置--其压力能把试件压入试件套内为宜。
4.千斤顶一台。
5.搪瓷盘一个。
6.电热炉一个。
7.石蜡二公斤。
8.砂浆抗渗仪(设备型号:C01;设备编号:;JC—411)应能使水压按规定的制度稳定地作用在试件上。
9.直尺一个。
10.四轮运试件手推车一台。
11.扫把一个。
12.搓子一个。
13.抹布二块。
14.劳动保护用品(手套、口罩、眼镜)。
七.环境条件常温下,在混凝土抗渗仪室内进行。
八.检测步骤1.混凝土试件养护至试验前1天取出,将表面晾干,然后在其侧面涂一层熔化的石蜡,随即在加压装置上,用千斤顶将试件压入经烘箱预热过的混凝土试件套中,待加压冷却后解除压力,直接安装在抗渗仪上(试件在烘箱中保持62℃预热二小时)。
砂浆成型基准和受检试件各6个,成型后用塑料布将试件盖好静停 24小时后脱模放入20℃±2 的水中养护至7天,取出晾干,然后砂浆试件用玻璃胶封装在试件套中,安装在抗渗仪上进行试验。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记录试验目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实际工程条件,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抗渗性能的测试,以评估其抗渗性能。
试验仪器和材料:1. 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
2.水泥:按设计要求采用常规硅酸盐水泥。
3.骨料:按设计要求采用天然砂、碎石等骨料。
4.水:按设计要求采用清洁的自来水。
5.试验设备:抗渗性能试验设备、压力计、测量工具等。
试验步骤:1.配合比确定:按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本试验选取了3种不同的配合比,分别为1:2:4、1:3:6和1:4:82.制作试件:按照确定的配合比,将混凝土材料按要求掺和搅拌均匀。
然后将混凝土倒入预先制作好的模具中,用振动台振动30秒,以排除空隙和使混凝土内部均匀密实。
待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模具,取出试件。
3.试件保养:制作好的试件放置在试验室内,进行水养护,保持试件表面湿润,以促进混凝土的龄期强度发展。
试件养护时间为28天。
4.试验准备:试件养护28天后,将其与试验设备连接,以确保试件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严密,不漏气。
5.实施试验:按照试验设备的说明书操作,调节试验设备的压力调节阀,使试验压力达到设定值,然后记录试验时的试件渗漏压力和渗漏流量。
试验结果记录:根据试验数据,我们记录了试验压力和渗漏流量的值,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配合比1:2:4试验结果:试验压力:0.2MPa渗漏流量:0.1L/h配合比1:3:6试验结果:试验压力:0.3MPa渗漏流量:0.2L/h配合比1:4:8试验结果:试验压力:0.5MPa渗漏流量:0.3L/h根据以上结果可见,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抗渗性能有所差异。
配合比为1:4:8的混凝土抗渗性能最好,其渗漏流量最小,而配合比为1:2:4的混凝土抗渗性能最差,渗漏流量最大。
结论:通过本试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抗渗性能有重要影响。
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抗渗性能是保证建筑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测试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评估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渗透性能。
二、试验原理本试验采用的是静水压试验方法,使用试验设备将混凝土试体与水压完全隔绝,加载压力使水渗透混凝土试体,测量水渗透流量,以此评估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三、试验步骤1. 准备试样:按照标准规定制备代表性的混凝土试样,尺寸为100mm×100mm×100mm。
2.准备试验设备:在水槽中设置水压装置,将试样放入装置中,确保试样被严格封闭。
3.开始试验:打开水压装置,逐渐增加水压力,使水渗透试样,记录水渗透流量。
4.增加试验压力:根据试验标准规定,逐渐增加试验压力,测量不同压力下的水渗透流量。
5.结束试验:当水渗透流量达到稳定值后,记录试验结束。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本次试验在不同压力下测得的混凝土水渗透流量如下表所示:压力(Mpa),水渗透流量(ml/min)------,--------0.05,100.1,80.15,50.2,30.25,20.3,1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试验压力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也在提高。
当压力增加到0.2 Mpa时,混凝土的水渗透流量迅速下降,说明混凝土材料的抗渗能力较强。
五、结论根据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不同压力下,混凝土的抗渗能力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
2.当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的水渗透流量显著下降,说明混凝土的抗渗能力强。
六、试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1.本次试验结果只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出的,与实际工程环境有一定的差距。
可以在实际工程中进行现场试验,以获得更真实的抗渗性能数据。
2.本次试验只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估,可以进一步研究混凝土的抗渗机理,以便更好地改进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
[2]《混凝土防渗性能试验方法》,建筑科学研究院。
混凝土抗渗性能现场检测技术试验研究摘要: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综合效应导致其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其主要影响因素与混凝土的传质能力有关。
欧洲混凝土委员会(CEB)和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FIP)等国际组织早已强调混凝土渗透性对耐久性影响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作为我国工程建设质量见证取样的强制控制试验项目,混凝土抗渗性能一直缺乏有效的现场检测技术,只能在试验室通过渗水高度法来确定,与实际工程质量有较大出入。
鉴于此,本文利用一种新型混凝土渗透性能检测技术———Torrent透气法与试验室水压渗透试验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以探寻一种能够用于混凝土渗透性现场无损检测的技术和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抗渗性能;现场检测;技术试验1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素(1)粉煤比,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其主要表现在耐久性、抗渗性以及和易性。
粉煤灰是由多种氧化物构成的混合物,因此不同厂家生产的比例可能会大有不同,因此在加入到混凝土之中时对水的需求量也会大有不用。
粉煤灰的这种差异性使得配置混凝土时不能得到统一的配水标准,因此需要施工企业对粉煤灰进行成分分析,控制粉煤灰的质量,确定最为合适的粉煤比,进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防止出现土坍的现象。
(2)砂,砂作为配置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控制其含泥量、提高砂率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方法。
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砂土进行配置,一般砂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泥土,如果泥土过大则不予考虑,避免对混凝土耐久性和强度造成影响。
(3)石子,石子主要是对混凝土的和易性造成影响,如果在混凝土中石子含量较高,石子的压碎值较高,不易压碎,最终会导致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差的流动性,混凝土的密度也会因为石子的分布不均匀而不均匀。
因此需要利用先进仪器对石子的针片状进行检测,保证石子的压碎值在较低范围,尽量降低对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
混凝土抗渗试验原始记录审核:试验:混凝土抗压试验报告试验人: 审核人: 技术负责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混凝土抗折试验报告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原始记录混融试渝揭传混凝土收缩试验报告混凝土收缩试验原始记录砂浆抗压试验报告R A P +2- rr nq总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砂生产配合比乂开盘鉴定)单通知日期:任务编号:生产线: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编号:通知日期混凝土配合比()备注:年天气及砂石含水率记录年标准养护室温qa度记录年水泥养护箱及水池温、湿度记录年商品混凝土冬季施工测温记录设备台帐-65-仪器设备检定状态登记及周期检定计划表年试验设备使用记录试验室: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受控文件文件、资料收/发登记表文件登记表借阅登记表标准、规范、规程登记表领取登记表)试验留样台帐年()剂试验留样台帐)骨料试验留样台帐年试验结果不合格项目登记及上报台帐映工培训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表混凝土生产任务单通知时间年月日调度第1联经营第2联技术部第3联共计3联交底人:接收人:一、水泥该批级水泥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级水泥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为不合格品。
二、碎石、卵石1、按JGJ 53评定该批碎石(或卵石)属单(或连续)粒级mm级配区,所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碎石(或卵石)属单(或连续)粒级mm级配区,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碎石(或卵石)属单(或连续)粒级mm级配区,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按规定可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试。
试验编号为批的碎石(或卵石)复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编号为批的碎石(或卵石)复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砂属区砂,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
该批砂属区砂,所检项目中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按规定可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试。
试验编号为批的砂复检项目符合标准要求。
试验编号为批的砂复检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
2、按GB 14684评定该批砂属区砂,所检项目符合砂标准要求。
砼试块、砂浆试块的取样和制作要求1. 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和制作要求1). 检验项目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2). 试样标准一组三块,标准试样尺寸150×150×150MM3). 取样频率A.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B.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C.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D. 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E. 钻孔灌注桩每桩留置一组试件。
4). 取样方法A.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抽取;B. 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的1.5倍,且不少于20L;C. 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D. 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5). 试件制作要求A. 制作试件用的试模由铸铁或钢制成,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装拆方便,试模内表面应机械加工,其不平度每100MM不超过0.05MM,组装后各相邻面垂直度不超过±0.5;B. 在制作试件前应将试模清擦干净,并在其内壁涂以脱模剂;C. 混凝土坍落度小70MM时,试件制作宜采用机械制作;混凝土坍落度大于70MM时,试件制作宜采用人工制作;D. 试件采用人工插捣时,混凝土拌和物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装入厚度应大致相等,插捣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面;插捣上层时,捣棒应穿入下层深度约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并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入数次,每层的插捣次数为27次,插捣完后,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E. 试验室用震动台的振动频率应为50±3HZ,空载时振幅约为0.5MM;试件用振动台成型时,混凝土拌和物应一次装入试模,装料时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略加插捣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上口,振动时应防止试模在振动台上自由跳动,振动应持续到混凝土表面出浆为止,刮除多余的混凝土并用刀抹平。
研究探讨 Research316混凝土取芯试件抗渗检测研究严星洋(广东省云浮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云浮 527300)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8)04-0316-01摘要:针对工程上混凝土抗渗性检测中圆台标准试件制作不便的问题,分析了目前芯样混凝土抗渗检测技术现状,研制了新型抗渗检测装置,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装置操作简便可靠,可用于工程快速检测。
关键词:混凝土;取芯试件;抗渗检测1混凝土抗渗检测中的难题与取芯检测技术现状1.1混凝土抗渗性检测中的难题抗渗性是评价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常,混凝土抗渗性是依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第6章“抗水渗透试验”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试件为上口直径175mm、下口直径为185mm、高度为150mm的圆台体。
但实际工程中并不总能得到规范要求的圆台体试件,尤其对于中小型施工单位承建的工程来说,现场没有这样规格的试模,意味着采用标准试件进行抗渗性试验不易实现。
1.2 混凝土取芯试件抗渗检测技术现状为此,利用钻芯取样法获得的圆柱体试件也可用来进行抗渗性试验,王成辉等人[1]通过试验验证了混凝土芯样检测抗渗性是可行的,能够客观反映混凝土抗渗性能。
目前,混凝土取芯试件检测抗渗性主要有两个方案:一是朱海琦等人[2]在小直径芯样外填充水泥砂浆来达到标准试件尺寸,如图1所示。
二是朱成龙等人[3]提出的采用自制芯样混凝土抗渗试验装置对圆柱体试件进行抗渗性检测,如图2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填充材料采用水泥砂浆,但是砂浆会渗水,为此必须采用液体石蜡等材料进行密封,而且水泥砂浆硬化需要一定时间;芯样与填充材料之间必须结合牢固,否则在抗水渗透试验过程中芯样可能会被压力水顶出,导致试验失败。
朱成龙等人的方案操作较为简单可靠,但是需要特制抗水渗透试验装置,实验室原有的混凝土渗透仪及试模用不上,不仅增加了较多的装置费用,也降低了现有设备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