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1
混凝土抗水渗透性能试验操作规程一、试验准备(一)、试件制备1、混凝土取样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中的规定;每组试件所用的拌合物应从同一盘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2、抗水渗透试验以6个试件为一组,试件成型时,试样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高度略大于模高的一半,每层插捣30次,而后将端面抹平压光,静停至拆模时间。
3、试件拆模后,用钢丝刷刷去两端面的水泥浆膜,并立即将试件送入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抗水渗透试验的龄期宜为28d。
4、在达到试验龄期的前一天,将标养抗渗试件从标养室中取出,并擦拭干净,待试件表面晾干后,应进行试件密封。
(二)、试件密封1、将石蜡装在容器内放入烘干箱,加热到90℃~100℃使其完全溶化,双手托住试件的端面,将试件侧面圆周在装有石蜡溶液的瓷盘中滚动一圈。
2、将抗渗模套从抗渗仪上去下,放入烘干箱,加热到40℃~45℃,将浸有石蜡的试件轻轻装入模套,并在压力机上将试件缓慢地压入模套中,使试件与模套底平齐,并在模套变冷后解除压力。
(三)、储罐加水1、在熔化石蜡的同时,打开抗渗仪的左侧门,将红色储水罐注水嘴上的螺帽拧下,同时打开各个阀门利于排气,将水注入储水罐,直至注满为止,拧紧注水嘴螺帽。
2、同时在左侧门悬挂的小水箱内注入适量水。
(四)、参数设定1、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器显示数值。
2、按【设定】键,【上限】数值第一位闪动,按【置数】键调整第一位的数值为所要求数值,再按【设定】键,【上限】数值第二位闪动,按【置数】键调整第二位的数值为所要求数值。
同样的方法设定好下限的数值。
3、设定完成后,按【存入】键将设定值保存。
下限设定为0.2MPa,上限按试验要求设定。
(五)、初始加压1、打开所有7个阀门,按【启动】开关,仪器开始运转、加压,待0#阀门所控制的管路有不带气泡的水均匀流出时,将0#阀门关闭。
2、待模套座底盘内充满水时,将6个通向试模的阀门逐个关闭,并关闭【启动】开关。
混凝土中抗渗性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但由于其本身的孔隙性和透水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导致渗透问题。
因此,混凝土中的抗渗性检测是一个重要的工作,能够有效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就混凝土中抗渗性检测的技术规程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检测方法1. 静水压试验静水压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在混凝土表面施加一定的水压力,观察其渗漏情况以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准备一定数量的混凝土试块或构件。
②在混凝土表面涂上防水涂料,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③在混凝土表面施加一定的水压力,一般可采用水压机进行测试。
④观察混凝土表面的渗漏情况,根据情况记录测试结果。
2. 水浸试验水浸试验是另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将混凝土试块或构件浸泡在水中,观察其吸水率和渗透性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准备一定数量的混凝土试块或构件。
②在混凝土表面涂上防水涂料,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③将混凝土试块或构件浸泡在水中,一般可采用水槽进行测试。
④观察混凝土试块或构件的吸水率和渗透性能,根据情况记录测试结果。
三、检测仪器1. 水压机水压机是一种常用的检测仪器,用于施加一定的水压力进行静水压试验。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精度高、测试速度快等优点。
2. 水槽水槽是一种常用的检测仪器,用于进行水浸试验。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测试结果准确等优点。
3. 电导仪电导仪是一种常用的检测仪器,用于测量混凝土中的电导率以评估其抗渗性能。
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测试速度快等优点。
四、检测标准1. GB/T 50082-2009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方法标准该标准是目前国内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的基本标准,其中包括了静水压试验和水浸试验两种方法,并规定了相应的检测仪器和操作要求。
2. ASTM C1202-19e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Electrical Indication of Concrete's Ability to Resist Chloride Ion Penetration该标准是美国ASTM组织制定的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标准,主要通过测量混凝土中的电导率来评估其抗渗性能。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的材料,而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则是其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混凝土常受到水的侵蚀,因此其抗渗性能的测试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方法的具体规格。
二、试验方法1. 试验材料(1)混凝土:符合国家标准或工程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2)水:干净的自来水或蒸馏水。
2. 试验设备(1)抗渗性能测试仪:包括水压装置、压力计、水泵、测量仪器等。
(2)试验模具:直径为150mm,高度为300mm的圆柱形模具。
(3)封闭胶:经耐水性测试的合格封闭胶。
3. 试验流程(1)制备混凝土试件:按照国家标准或工程设计要求制备混凝土试件,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2)试件养护:混凝土试件在室温下养护28天。
(3)试件准备:将混凝土试件切成直径为150mm,高度为300mm的圆柱形试件。
(4)试件封闭:将试件底部涂上一层封闭胶并贴在试验台上,然后在试件的顶部涂上一层封闭胶并贴上透明塑料薄膜,使试件完全封闭,以确保试件表面光滑。
(5)试验操作:将试件放入抗渗性能测试仪中,设置试验参数(如水压强度、试验时间等),开始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试验时间、水压强度和混凝土表面的渗水情况。
试验结束后,将试件取出,观察试件表面和内部的渗水情况,并记录试件的破坏形态。
4. 试验数据处理(1)计算试件的渗透系数:根据试验结果计算试件的渗透系数,公式如下:K = Q / (A×t×H)其中,K为渗透系数,单位为m/s;Q为试件渗水量,单位为m³;A为试件截面积,单位为m²;t为试验时间,单位为s;H为试件高度,单位为m。
(2)评估混凝土抗渗性能:根据试件的渗透系数和设计要求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评估。
三、注意事项1. 混凝土试件必须充分养护,保证试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封闭胶必须经过耐水性测试,以确保试件的封闭性。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湖北省武汉市430000摘要: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不够的话,就会导致混凝土的钢筋被腐蚀,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就会降低,导致建筑物的寿命减少,甚至造成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需要对混凝土抗渗性能进行检测试验,以保障混凝土的耐久性。
关键词: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1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的因素1.1砂率在对混凝土抗渗性能进行检测试验时含砂率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含砂率提高会增加混凝土骨料的表面积,提高内部的孔隙,含砂率过小会降低混凝土搅拌时的流动性能,所以,不管含砂率过大或者是过小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为此,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进行设计时,应该合理的控制含砂率,保证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1.2混凝土骨料的取代率因为混凝土的骨料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混凝土混凝土的骨料在破碎过程中会导致内部出现很多细小的纹理,古料与新砂浆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面,在界面区域以内水化产生物疏松多孔,而且呈不规则形状,并且存在大量的孔隙,这样就会增加混凝土材料的吸水效率,再加上混凝土在具体制作过程当中,因为机械设备在使用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微小的细纹,这些初始损伤都会增加混凝土骨料的吸水率以及吸水速度,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能。
随着骨料渗透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也就逐渐降低。
所以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使用过程当中增加一些天然的骨料,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2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试验流程2.1定位取芯在抗渗混凝土实体结构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用钻芯机钻取6个直径150mm,高度约200mm的圆柱体芯样。
钻芯时应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
芯样内不得含有钢筋。
钻芯时的一些其他注意事项可适当参考相关技术规程。
2.2芯样的加工处理获取到的6个芯样需要对其做进一步的处理,包括锯切和断面磨平,将其加工成高度以及直径均为150mm的圆柱试件。
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芯样必须要保证端面平整,对于存在裂缝以及其他重大缺陷的芯样不得用于继续做抗渗性试验。
C40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一、计算配合比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f cu,k=40M Pa,无历史统计资料查表得,标准差σ=6.0Mpa,按下列公式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f cu,o=f cu,k+1.645×σ=40+1.645×6=49.9Mpa2)计算水灰比(W/C)(1)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1计算水泥实际强度根据要求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f ce,k =42.5Mpa,水泥富余系数r c=1.08则水泥实际强度公式计算:f ce=f ce,k×r c=42.5×1.08=45.9Mpa○2计算水灰比根据表碎石选A=0.46,B=0.07按公式计算水灰比:W/C=(Af ce)/(f cu,o+ABf ce)=(0.46×45.9)/(49.9+0.46×0.07×45.9)=0.41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o)根据桥面铺装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70-90mm,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m wo=205kg/m3,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掺加6%高效抗渗防水剂,起到抗渗的效果,其减水率为12%,所以用水量为:m wo=205×(1-12%)=180kg/m3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 wo=180kg/m3,水灰比W/C=0.41计算混凝土单位用灰量:每立方米单位水泥用量根据m co=m wo/(w/c)=180/0.41=439kg/m3每立方米单位外加剂用量,439×6%=26.3Kg/m35)确定砂率:根据碎石最大料径31.5mm,且水灰比为0.41,又根据抗渗混凝土对砂率的要求选定混凝土砂率为:S p=35%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 go、m so)(1)采用质量法根据式:mco+m go+m so+m wo=P hm so/(m go+m so)×100%=S p且已知:m co=439kg/m3;m wo=180kg/m3;S p=35%;假定P h=2450kg/m3代入公式可得:439+m go+m so+180=2450m so/(m go+m so) ×100%=35%解之得:m so=641kg/m3;m go=1190kg/m3按质量法得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m co:m so:m go:m wo:m jo=439:641:1190:180:26.3=1:1.46:2.71:0.41:0.06二、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15L混凝土拌合物,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439×0.015=6.59kg砂子:641×0.015=9.62kg碎石:1190×0.015=17.85 kg10-30mm(20%): 3.57 kg10-20mm(50%): 8.93kg5-10mm(30%): 5.36kg水:180×0.015=2.7kg外加剂:6.59×6%=0.395Kg(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按计算材料用量拌制混凝土拌合物,测定混合料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
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记录试验目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实际工程条件,对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进行抗渗性能的测试,以评估其抗渗性能。
试验仪器和材料:1. 混凝土试件: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
2.水泥:按设计要求采用常规硅酸盐水泥。
3.骨料:按设计要求采用天然砂、碎石等骨料。
4.水:按设计要求采用清洁的自来水。
5.试验设备:抗渗性能试验设备、压力计、测量工具等。
试验步骤:1.配合比确定:按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本试验选取了3种不同的配合比,分别为1:2:4、1:3:6和1:4:82.制作试件:按照确定的配合比,将混凝土材料按要求掺和搅拌均匀。
然后将混凝土倒入预先制作好的模具中,用振动台振动30秒,以排除空隙和使混凝土内部均匀密实。
待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模具,取出试件。
3.试件保养:制作好的试件放置在试验室内,进行水养护,保持试件表面湿润,以促进混凝土的龄期强度发展。
试件养护时间为28天。
4.试验准备:试件养护28天后,将其与试验设备连接,以确保试件与设备之间的连接严密,不漏气。
5.实施试验:按照试验设备的说明书操作,调节试验设备的压力调节阀,使试验压力达到设定值,然后记录试验时的试件渗漏压力和渗漏流量。
试验结果记录:根据试验数据,我们记录了试验压力和渗漏流量的值,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配合比1:2:4试验结果:试验压力:0.2MPa渗漏流量:0.1L/h配合比1:3:6试验结果:试验压力:0.3MPa渗漏流量:0.2L/h配合比1:4:8试验结果:试验压力:0.5MPa渗漏流量:0.3L/h根据以上结果可见,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抗渗性能有所差异。
配合比为1:4:8的混凝土抗渗性能最好,其渗漏流量最小,而配合比为1:2:4的混凝土抗渗性能最差,渗漏流量最大。
结论:通过本试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抗渗性能有重要影响。
取芯法检测混凝土抗渗性能原始记录混凝土抗渗性能是指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和水分传输性能对渗水的抵抗能力。
为了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通常采用取芯法进行检测。
取芯法是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取样芯块,并进行实验室测试来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本次实验的目标是测试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实验前准备-收集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芯钻机、芯锥、钻头、水泥、砂、骨料等。
-对实验所需的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
-清洁混凝土表面,去除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杂质。
2.取芯过程-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具体要求确定取芯位置和数量。
-使用芯钻机和合适的钻头,在混凝土结构中取样芯块。
-确保芯块的直径和长度符合实验要求,避免损坏或者边缘裂纹。
-根据实验要求标记采样芯块的详细信息,如位置、编号等。
3.取样后处理-用清洁的水冲洗芯块表面,去除杂质和多余的水泥浆。
-在芯块的两端使用芯锥进行标记,以确保实验时的正确方向。
-将芯块放置在室温下,并保持室温稳定。
4.实验室测试-在实验室中对采样芯块进行抗渗性能测试。
-准备适当的实验设备,包括渗透仪、水箱和压力计等。
-将芯块安装在渗透仪中,确保芯块与渗透仪的接触完好。
在安装过程中避免芯块的损坏。
-使用水箱和压力计,在芯块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模拟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压。
-监测芯块内部的渗透速率和渗透压力,记录实验数据。
5.数据分析与记录-将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渗透速率、渗透压力等。
-根据实验数据,评估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并进行记录。
-记录实验中的任何异常情况、操作失误等,以便后续分析。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
这些实验数据将帮助其他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更好地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并为以后的混凝土设计和工程施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