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填空题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本题2分)鱼类生活在__________中,身体表面覆盖着__________。
2.(本题2分)哺乳动物是一种__________,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体温__________。
哺乳动物的脂肪都有__________作用。
3.(本题2分)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将物体分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4.(本题2分)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
5.(本题2分)我们一般用_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_”表示。
6.(本题2分)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___________。
7.(本题2分)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合成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之间的物品能否使__________通过。
8.(本题2分)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9.(本题2分)矿物是构成岩石的“__________”。
它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如花岗岩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矿物组成。
10.(本题2分)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组成了地球的外壳。
一些岩石裸露在__________,更多的岩石被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覆盖着。
二、选择题(共20分)11.(本题2分)下列哺乳动物中,()的运动方式是奔跑。
12.(本题2分)有些鸟的趾间有蹼,有利于()。
A.捕获食物B.奔跑或行走C.游泳划水13.(本题2分)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天气: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与气候不同。
通常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天气日历: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 )的表格。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降水情况、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根据天气日历,可以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时间()地点。
●()( )( )和()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温度与气温:①气温是指室外( )( )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用()测量气温。
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②温度计的使用:认识温度计上的刻度;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
③一般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
④计算: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和÷2;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⑤气温随时都在变化着,整理、分析气温记录,制作气温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气温变化的规律。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在35℃的气温下,人体感到炎热难耐;在0℃的气温下,人体感到寒冷。
※设置百叶箱要注意:第一,百叶箱不能设在水泥地上,最好设在草坪上;第二,要保持百叶箱通风;第三,要朝北方开;第四,离地面要有1.5米左右的距离。
●风向与风速:①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风有()、()两个特征,通过事物的变化我们可以感知和观测风的方向和力量。
②(风向)是指( ),可以用()方位来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 )。
③风的速度是以()进行计算。
(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个等级。
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用( )来划分风速。
●降水量的测量:( )是测量()的装置,对照《雨量等级表》可以确定雨的等级。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一、选择题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2.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蛇B. 鸟C. 鱼D. 狗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少?A. 一年B. 一个月C. 一天D. 一周4.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塑料C. 金属D. 玻璃二、填空题1. 植物通过_________来吸收水分和养分。
2. 人类的骨骼由_________块骨头组成。
3.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_年。
4.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产生_________。
三、判断题1. 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阳光才能生长。
()2. 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
()3.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4. 人类和黑猩猩是近亲。
()四、简答题1. 描述水循环的过程。
2. 解释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饮用海水。
3. 描述一下化石的形成过程。
4. 简述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五、实验题1.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植物的向光性。
2.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3. 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六、综合题1.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在沙漠中很难找到水源。
2. 描述一下你如何利用科学知识来改善你的居住环境。
3. 讨论一下科学和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具体的例子。
请同学们认真复习,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考试。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什么?A. 吸收水分和养分B. 进行光合作用C. 支撑植物D. 储存食物2. 以下哪个选项是太阳系中的行星?A. 月球B. 彗星C. 地球D. 小行星带3. 动物的呼吸器官是什么?A. 鳃B. 肺C. 皮肤D. 胃4. 以下哪个选项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 植物B. 动物C. 细菌D. 真菌5.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什么?A. 对流层B. 平流层C. 臭氧层D. 电离层6.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水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7. 以下哪个选项是动物的繁殖方式?A. 无性繁殖B. 有性繁殖C. 克隆D. 分裂8. 以下哪个选项是植物的繁殖方式?A. 种子繁殖B. 无性繁殖C. 克隆D. 分裂9. 以下哪个选项是水循环的过程?A. 蒸发B. 凝结C. 降水D. 所有选项10. 以下哪个选项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A. 胃B. 肠C. 肝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植物的茎主要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________。
3. 动物的心脏主要负责________。
4.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
5.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8.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9.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0. 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植物的叶子主要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
()2.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及答案答案:正确2、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错误3、人的呼吸是为了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正确4、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肝脏、胰腺、肾脏等。
()答案:错误5、鱼在水中呼吸时,会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正确6、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最快。
()答案:正确7、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部、躯干和四肢三部分。
()答案:错误8、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风的吹向。
()答案:正确9、降水形式只有雨和雪。
()答案:错误10、人的骨骼可以保护内脏器官,支撑身体,还可以进行运动。
()答案:正确一、填空题1、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的吹向。
由北向南吹的风叫XXX。
2、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计来测量。
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4、要在一杯水中很快溶解一小块肥皂,我可以用搅拌、加热、摇晃等方法。
5、水里的动植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6、我们平时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7、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
8、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响;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物体振动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9、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10、人体从外形上一般可以分为头部、躯干、四肢和手足几部分。
11、人体骨骼的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12、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
13、人耳朵里的鼓膜能接受各种声波并产生振动。
二、选择题1、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2、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12个等级。
3、烟垂直上升,这时的风力为0级。
4、我们可以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5、在一杯水中滴几滴色拉油,我们能看到的现象是色拉油一直浮在水面上。
6、当上课铃声响起,小朋友们从各处跑向自己的教室,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朝着四面八方的。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2、人体所需的营养是从_______中得到的。
3、在耳朵的各个部分中,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的是_______。
4、雄蕊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雌蕊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5、马铃薯是富含________的食物。
肥肉等食物富含________。
6、一呼一吸算_______次呼吸。
7、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_______。
8、我们可以从_______、小车制作、_______、展示讲解和_______这些方面来评估设计制作的小车。
9、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__________,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___________。
10、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哺乳动物不具备的能力是()。
A.飞翔B.用鳃呼吸C.潜水2、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红纸剪成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3、有些岩石上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这样的岩石叫()。
A.化石B.浮石C.板岩4、一呼一吸算呼吸()。
A.一次B.两次5、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不会亮的是( )。
A.B.C.D.6、开关闭合时,电路形成( ),所以灯亮了。
A.通路B.断路C.短路7、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下列做法中,最可行的是()。
A.迅速用手把触电者拉开B.迅速切断电源,用绝缘体挑开电线C.迅速用刀割断电线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9、下列食物既可以生吃,又可以做熟了吃的是( )。
A.萝卜 B.猪肉 C.玉米10、用橡皮筋作动力,驱动小车运动,要让小车运动的距离更远,可以()。
A.减少橡皮筋缠绕圈数 B.增加橡皮筋缠绕圈数 C.增加小车重量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复习测试一、填空题。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物体振动的()越大,声音越();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
2、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且在()的传播能力最强。
3、物体()产生声音;()停止,声音随之消失。
4、人的耳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5、人们说话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轻轻敲击鼓发出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6、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可用于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填大或小)。
7、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大音叉发出的声音()。
8、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
9、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琴弦越粗,声音越()。
10、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紧,声音越();琴弦越松,声音越()。
11、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皮筋越松,声音越()。
二、选择题。
1、用嘴对着大小相同的4支试管吹气,下列哪支试管发出的声音最高( )A不盛水的试管 B一半水的试管 C盛满水的试管2、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按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量 B音高 C音色3、下面关于尺子音高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低B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声音越高C尺子伸出桌面的长短和音高没有关系4、下面关于声音传播的描述正确的是( )A声音只向一个方向传播B老师讲课的声音传到我们耳朵中,没有依靠任何物质C敲锣时,要使声音停止,可用手按住锣面不使其振动5、如果把耳朵贴在墙上,能听到隔壁房间敲击墙壁的声音,这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A水 B空气 C 墙壁6、声音音量相同时,声音离“鼓膜”越近,“鼓膜”振动幅度( )A没有变化 B越小 C越大7、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A依靠潜水艇的声音判断它的位置 B渔民利用电子发生器把鱼引到网里C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 D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8、下列关于耳朵各部门结构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耳郭收集声波 B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C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D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到内耳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把手掌放在耳朵后面是为了收集声波 B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分散C扩音器能提高音调 D话筒可以扩大普量10、用手在琴弦上移动,可以使琴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原因是( )A琴弦振动幅度改变 B琴弦粗细改变了C琴弦长度改变了 D琴弦的振动快慢改变了11、如果想制作一个小排箫,应该选择的材料是()A纸杯 B橡皮筋 C吸管12、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A耳道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大脑B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大脑C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一大脑三、实验探究1、用气球皮、橡皮筋和口杯做成如图装置。
四年级科学复习题学案(上册)第一单元天气一、填空题。
1、气温是指在阴凉、通风的室外测出的温度范围。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3、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气温、风速、风向。
4、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5、测量天气的工具有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等。
6、一天当中,清晨气温最低、正午气温最高、傍晚气温偏低。
7、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8、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史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可用直筒、透明的玻璃杯来制作。
测量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0、气象学家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1、人们常说降雨就是降水是不正确的,降水指的是降雨、下雪、下冰雹、下雾等。
12、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2、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
(√)3、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4、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点测量。
(√)5、我们在制作天气日历中,每天都要观察、记录天气情况,但周末和假期可以不记录。
(×)6、我们每天测量温度的时间和地点要一致。
(√)7、某地测24小时降水量是26毫米,这是中雨。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A)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A、风向B、风向标2、一天中什么时间的气温最高?(C)A、早上8:00B、中午12:00C、下午2:00D、下午4:003、我们可以使用一些(A)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A、天气符号B、天气日历C、风向标4、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B)个等级。
2024年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岩石一般由一种或几种_______组成的。
2、墙壁插座内的电是_______通过电网输送到各家各户的,千万不能直接触摸。
3、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4、易拉罐的滚动包含运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
5、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_______。
6、食物中所含的营养通常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 、糖类、矿物质和水。
7、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_______和_______,使我们身体更加健康。
8、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叫作______,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_____天。
9、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______________。
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
A.鸡蛋B.米饭C.肥肉2、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时,这时的风向是()。
A.东风B.北风C.南风3、佳乐不爱吃主食,爱吃小零食。
下面()会是他喜欢的食物。
A.包子B.面条C.牛肉粒4、处理玻璃、金属、纸和塑料等垃圾最科学的手段是( )。
A.填埋B.焚烧C.回收5、下列属于描述晴天特征的是()。
A.阳光灿烂B.阴雨连绵C.乌云密布6、()不属于直线运动。
A.火车前进B.拉锯C.水车转动7、自然界中的岩石常常布满裂缝,其主要原因是()A.风化造成的B.人为刻划的C.天然形成的8、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
A.上午10点B.中午12点C.下午2点9、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A.下雪后往马路上撒煤渣B.体操运动员做单杠表演前抓些镁粉在手上搓C.台球运动员在打台球前,在球杆上抹些滑石粉10、下面不能用于描述声音的是( )。
A.高、低B.强、弱C.多、少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花岗岩是房屋装修的好材料。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填空题
姓名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
2、科学家通过研究()、()、()和各种形式的降水——( )、()、()、()等,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3、我所知道的天气现象有()等。
4、()、()、()、()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5、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
()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6、()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等。
7、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8、气温是指室外()的温度,测量气温要选择()的地方。
每天应选择()时间来测量气温。
9、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的气温最高,()的气温最低。
10、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从北向南吹来的是(),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
11、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的方向。
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风。
12、我们可以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3、()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个等级。
在天气日历中用()来划分风速。
14、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等。
15、()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制作雨量器时要选用()的杯子,高度在()以上。
自制雨量器的刻度纸是用来()的。
降水量的单位是()。
16、气象学家根据一天()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25~49.9毫米是(),50~99.9毫米是(),100~249.9毫米是()
17、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或()组成的。
18、根据(),可以把天气分成()、()、()的天气。
19、通常气象学家根据云的(),把云分成()、()、()三类。
20、靠近地球表面的()是(),它通常是()的。
层云变厚,就是(),将会出现()。
21、高于层云,看上去像()一样的云叫做()。
积云与()的天气相联系,但也能发展成(),形成()的天气。
22、纤细的()是(),只有在温度()的高空才能形成,卷云是由()组成。
23、降水概率:(降水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30%以下可能性();40%-60%有();70%以上下雨的可能性()。
第二单元溶解
1、溶解:指物质()、()分散在水中,不会(),也不能用()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
3、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
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滤纸的边缘。
4、高锰酸钾是()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和(),但()用手直接取,需要用()来取。
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说明食用油()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
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些气体()溶解于水,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
7、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
8、水除了能溶解()和()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等气体。
9、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进行呼吸的。
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有关。
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有()、()、()
11、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或()溶解的。
1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克食盐。
13、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或()的方法进行分离。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进行加热。
15、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的方法让它溶解。
16、食盐溶解于水的过程和气体溶解于水是一个()的过程。
17、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
18、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决不能用燃着的()对火。
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绝对禁止()吹灭火!
19、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或()扑灭。
20、胶水能溶解于水,洗发液也是可以溶解于水的,只是后者需要玻璃棒充分
搅拌才能溶解。
21、醋和酒精可以溶解于水,形成了()()的溶液,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形成的是混合物。
22、一杯水()无限的溶解食盐。
23、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把食盐从盐水里分离出来,海盐是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盐。
第三单元声音
1. 音叉是一种(),用来()和(),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数字代表的是()。
2. 一个物体在()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这种运动称为()。
声音是由()产生的。
3.小的音叉发出的(),大的音叉发出的()。
4.人靠()发出声音。
4.声音的强弱用()描述,它与()有关,振动幅度越(),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声音越()。
音量的单位是()
5. 音高是描述物体()的一个量。
声音的高低用()描述,它与()有关,振动越(),声音越()。
振动越(),声音越()。
音高的单位是()
6.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试管,敲击时,最满的发出的声音(),水最少的试管发出的声音();向试管口吹气时,最满的发出的声音(),水最少的试管发出的声音()。
7.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长,声音越(),伸出越短声音越()。
8、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音高()
9.声音以()的形式传播。
10. 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它在()中传播最快,()中最慢,()中不能传播声音。
11.()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12.人的耳朵可以分为()、()和()三部分,
13、()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
()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听到(过高过强)的声音并控制()。
14、经常使用()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所以,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或()。
如果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和()四部分组成。
2.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共同()。
3.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也可以用
()、()、()、()的方法感觉。
4.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
骨骼()独立运动。
5.人体的活动由()、()和()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
7.人的呼吸器官有:()、()、()、()等。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使()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9.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10.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获得更多的氧气。
11.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后,再尽力()的气体总量。
12.人体需要的氧气由()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通过()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13.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心脏,心脏舒张,血液()心脏。
14.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1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和()。
食物被()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和
完成的。
作用各不相同:①牙齿();②舌头();③唾液()。
18、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8个)、()(4个)、()(20个)。
19、牙齿的作用:①门齿:();②犬齿:();③唾液:()。
20.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才能完成。
2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