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案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少年宫经典诵读教案表格式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经典诵读2. 授课对象:少年宫学生3. 课时:45分钟4. 授课教师:X5. 授课日期:2024年X月X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经典诵读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1. 经典诵读作品:《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
2. 文学常识:介绍作者背景、作品特点等。
3. 口语表达:发音纠正、语调、节奏等。
4. 团队协作:分组诵读、比赛等形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经典诵读作品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3. 示范:教师示范诵读,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诵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各组学生展示诵读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6. 总结:教师点评课堂教学,强调经典诵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经典。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加强诵读练习。
2. 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学生完成诵读任务。
3. 教师定期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诵读效果:评估学生在诵读过程中的发音准确性、语感表达、情感把握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
3. 作业完成: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复习和巩固情况。
4. 综合素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素养、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进步,给予全面评价。
七、教学资源1. 经典诵读教材:选用适合少年宫学生的诵读教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
2. 音响设备:播放经典诵读作品的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模仿和学习。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经典诵读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4. 教室设施:宽敞明亮的教室,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
一、课程名称初中经典诵读班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对象初中一至三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每周一节,每节课45分钟五、教学内容1. 古典诗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
2. 名篇散文:《论语》、《孟子》、《庄子》等。
3. 优秀小说选段:《红楼梦》、《西游记》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课导入1. 老师讲解本次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作者背景、作品特点等。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作品。
(三)朗读指导1. 老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把握节奏、表达情感。
2.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四)课堂讨论1. 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知识拓展1. 老师介绍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2. 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六)总结与反思1. 老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不足。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内容,熟读课文。
2.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撰写心得体会。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朗读流利,表达清晰。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内容充实,有独到见解。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语文》2. 辅助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十、教学注意事项1. 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 老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老师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经典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语气;2. 提升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的朗读表演能力。
教材准备:1. 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2. 准备音频或视频资源;3. 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经典文学作品1. 给学生播放一段经典诵读的视频或音频,引发学生兴趣;2. 和学生讨论一下他们对这段经典诵读的印象和感受。
Step 2: 分析经典诵读的要素1. 和学生一起分析经典诵读的要素,如语音、语调、语气等;2. 引导学生思考经典诵读的表达方式和技巧。
Step 3: 针对特定作品进行诵读练习1. 选择一个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2. 提供该作品的相关材料,如小说片段、诗歌等;3. 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作品内容;4. 组织学生进行诵读练习,鼓励他们模仿经典诵读的表达方式;5. 学生可分组进行朗读表演,提升互动和表演能力。
Step 4: 分析和讨论1. 在学生进行诵读练习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他们的诵读效果;2.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3. 鼓励学生自主评价和反思,提升个人表达能力。
Step 5: 扩展训练1. 继续选择其他经典文学作品,如《西游记》;2. 进行类似的诵读练习和表演;3. 提供更多表达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如情感表达、角色刻画等。
Step 6: 总结和评价1. 和学生一起总结课程内容,回顾学习成果;2. 对学生的诵读表演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练习经典诵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经典诵读的教学,学生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朗读表演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和反馈机制,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提升。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表达,提升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努力予以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有信心继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备课格式版)课题经典诵读第1课课时第一课时1.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2.理解意思,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教学目标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4.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1.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ppt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教学环节一、故事导入二、介绍《千教学内容及活动及反思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古代的故事《千字文的来历》。
2.简介《千字文》3.出示本教材要学习的内容――第一章(自然章)前面八句。
师:好的书籍加上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1子文的学习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接下来,让我们学习千字文的前八个句子。
“文”的方法。
1.正确的发音意味着正确的发音;空洞是圆的,也就是说,文字应该是圆的,明亮的。
2.跳舞和阅读节奏。
你可以用手和脚的节拍来阅读千字文3,借助数据了解其含义利用图片,注释来理解每一句千字文的意思。
4.摇头晃脑出感情可以学习古人那样摇头晃脑有感情地读千字文。
师: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一)字正腔圆知读音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
看谁读得最准,学得最快。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
师重点指导“侈”“”“尹”的读音。
4.听老师范读。
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谁能来评价一下?5.学生评价。
(响亮,准确,有节奏等)(二)手舞足蹈读韵律师:本文四字一句,每句都押韵。
你看,“黄、荒、张??”都有一个“īng””éng”音,(课件)这就是古文的声韵美了。
我们不仅可以用声音去找这种声韵的感觉,还可以用手打节奏。
经典诵读教学计划和学习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人。
二、教学目标: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体能、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开发和培育。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三、活动基本原则:直面经典,不求甚解,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四、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五、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诵读《语文课程标准》中附录的小学阶段必须诵读的诗词外,还有部分经典诗词《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老子》《论语》《孟子》等。
六、课程开设时间:单周每周三上午七、课程开设的原则:1.不求甚解,只要熟读会背。
2.不要苛求,要多多鼓励。
不要用同一标准要求全体学生,只要半数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流利的诵读就可以进行下一篇。
3.不要一暴十寒,要持之以恒。
经典诵读活动记录表XXX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2015.3.18活动地点:一年级教室活动内容:1.宣布活动开始。
2.试背上节课的内容。
3.宣布本次活动的主题:《望天门山》(XXX)。
4.了解本首诗的缘由及表达的感情,以及朗读的注意点。
5.朗读要求:1) 读音要准确。
2) 注意朗读的节奏。
3) 抑扬顿挫,融入情感。
6.诵读形式:1) 自由读。
2) 小组赛读。
3) 开火车朗诵式背诵。
7.点评。
8.活动结束。
参加人数:34辅导员:XXXXXX活动效果:通过诵读,学生感受了祖国的美好风光,培养了审美情趣。
活动时间:2015.3.21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活动内容:1.宣布活动开始。
2.试背上节课的内容。
3.宣布本次活动的主题:名句诵读。
4.我国是文化大国,古诗名句经久不衰,广为传诵,更加耀眼,请同学们朗诵古诗文名句(出示投影)。
5.朗读要求:1) 读音要准确。
2) 注意朗读的节奏。
3) 抑扬顿挫,融入情感。
6.诵读形式:1) 自由读。
2) 小组赛读。
3) 同桌互读。
7.点评。
8.活动结束。
参加人数:64辅导员:XXXXXX活动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文化(诗句、名人名言、谚语),陶冶了情操,加强了学生人文修养。
活动时间:2015.3.27活动地点:五(2)教室活动内容:1.宣布活动开始。
2.试背上节课的内容。
3.宣布本次活动的主题:《游园不值》(XXX)。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了解本首诗所作缘由及表达的感情,以及朗读的注意点。
5.朗读要求:1) 读音要准确。
2) 注意朗读的节奏。
3) 抑扬顿挫,融入情感。
6.诵读形式:1) 自由读。
2) 小组赛读。
3) 登台表演式朗诵。
7.点评。
8.活动结束。
参加人数:52辅导员:XXXXXX活动效果:通过诵读,学生沐浴在春光中,感到分外的惬意;畅游在诗海中,收获颇丰。
活动时间:2015.4.6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活动内容:1.老师宣布活动开始。
备课笔录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坡坝小学年级:六年级科目:经典诵读教师:方芳2018年9月1日12坡坝小学六年级经典朗读教课计划3(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4一、指导思想:5为了创立优秀的校园文化,创造浓烈的念书氛围。
经过背诵经典,让语言6文字在小孩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重兴趣。
7在朗读过程中获取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涵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耳濡目染8的影响和教育。
踊跃参加学校睁开的各项经典朗读活动,在实践中增添累积,9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10二、教课目的:111、整体目标: 经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朗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获取12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涵养。
132、详细目标:141)培育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152)帮助小学生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涵养提高。
163)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培育学生优秀的语文修养。
174)培育小学生念书兴趣。
185)指引父亲母亲儿女一同朗读,增进亲子感情,提高家庭文化品位。
三、朗读内容:古诗词19四、活动形式及方法:201)“人人是老师,到处是教室”。
只需有热忱,就能成为一个朗读老师。
212)频频朗读,熟读成诵。
带念一遍,再一遍,而后鼓舞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想方法多听多念。
只需熟读成诵,认识内容大体即可,而从中获取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223)每天利用清晨在校读10分钟。
在学校由老师利用经典朗读课、课间背诵。
也能够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率领读。
23(4)每天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朗读(亲子朗读)2分钟。
24五、朗读举措:25、采纳多种形式,保证诗文朗读活动的质量。
要采纳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踊跃性,经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创造优秀的学习氛围。
26、按期举行古诗文朗诵竞赛、背诵竞赛,情境写诗竞赛,诗配画、背诗大王评比等。
创造诗文学习的浓重氛围,使该项活动踊跃健康地发展。
形式多样,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新泰市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安排表2018.9
(见下页备注)
备注:1、以上诵读内容为现行教材的补充,跟教材内容不重复。
按年级共编辑五册,电子稿已发送到各学校。
《道德经》版本不同,个别内容稍有不同,以个人所持版本为准。
2、为督促学生背诵,期末考试每个年级增加3—5分的经典诵读内容,只考查背诵,考试形式为连线题。
3、期末考试命题范围:
一年级:《弟子规》共三百六十句,一句三个字,总共一千零八十个字。
考试范围:前200句。
古诗词10首
二年级:《千字文》、古诗词20首
三年级:《论语》节选1—60句,古诗词20首
四年级:《道德经》前25章、古诗词20首
五年级:《大学》、古诗词20首。
小学经典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小学经典诵读文本。
2. 能够理解文本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3.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准确、流利地朗读小学经典诵读文本。
2. 理解文本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1. 背诵经典诵读文本。
2. 理解文本内容,提取主要信息。
教学准备:1. 小学经典诵读文本。
2. 录音机/播放器。
3. 课件/PPT。
教学过程:Step 1 情境导入1. 制作一份PPT,使用一些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描述,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Step 2 听录音1. 播放经典诵读文本的录音。
2. 学生边听边跟读,培养语感。
3. 重复播放录音,让学生能够熟悉内容和语调。
Step 3 朗读练习1. 将诵读文本分段,每段都练习多次。
2. 整体练习,让学生根据录音跟读整段内容。
3.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能够最准确、最流利地朗读。
Step 4 理解文本1. 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2. 提取文本的关键信息,检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Step 5 配合动作表演1. 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将文本内容与动作配合起来。
2. 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的情节和语言,进行表演演绎。
Step 6 互评与改进1.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在表演结束后给出评价意见。
2. 老师给出总结性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诵读文本,进行朗读练习。
2. 学生进行朗读比赛,看谁能够更准确、更流利地朗读。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小学经典诵读稿件,并进行朗读展示。
4. 将经典诵读文本应用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经典诵读的意义,培养对经典文化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语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重点:1. 经典诵读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对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难点:1. 如何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典内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经典诵读的相关资料、课件、音频等。
2. 学生准备:准备好朗读的经典段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经典诵读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经典诵读的理解和期待。
二、学习经典诵读的方法和技巧1. 教师讲解经典诵读的基本方法,如:气息控制、节奏感、情感表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朗读技巧,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情感投入等。
三、朗读经典段落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段经典段落进行朗读。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朗读错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
四、互动交流1. 各组展示朗读成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2. 教师点评各组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经典诵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经典诵读的方法和技巧?2. 学生回答,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拓展经典诵读内容1. 教师介绍新的经典诵读内容,如:《论语》、《诗经》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段经典段落进行朗读。
三、角色扮演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经典故事,进行角色扮演。
2. 教师提供道具和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
四、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角色扮演成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2. 教师点评各组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经典诵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反思自己在经典诵读中的收获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