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565.00 KB
- 文档页数:7
初中物理双向细目表
新课标下的《知识内容及考试要求细目表》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注:1、读数时不要求估读。
2、十个重点知识是:比热容和热量的计算、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功率、力的概念、密度、压强、二力平衡。
3、探究实验从原来的12个增加到20个,内容和要求都有所提高。
具体增加和变更的是:(1)将原来的“探究固体的熔化过程”改为“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改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将“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改为“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的关系”
(2)删去“探究碘升华和凝华过程”、“探究光的折射定律”、“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3)增加“探究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探究通电螺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线管的磁场”、“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探究欧姆定律”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初中物理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内容要求分值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A4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ADD 3.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
AAD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
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AD物质属性5.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A66.知道质量的含义。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AD 7.理解密度。
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CD 8.了解人类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日常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A物质的结构和尺度9.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A 4 10.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AD 1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A 12.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A新材料及其应用13.了解一些新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A 14.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A运动和相互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15.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A 216.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A 17.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A作用机械运动和力18.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DD3 19.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023年中考物理双向细目表
学科目标
- 掌握物理基础概念和原理
- 培养科学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 培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 提高物理实践应用能力
知识点
一、力学
1. 运动的描述与分析
2. 力与压力
3. 牛顿三定律
4. 动能与机械能
5. 摩擦力与滑动摩擦系数
6. 能量守恒定律
7. 弹性力与弹性势能
二、热学
1. 热量与温度
2. 热传递与传热方式
3. 物质的热性质
4. 内能与热机效率
三、光学
1. 光的反射与折射
2. 镜子与透镜
3. 光的色散与光谱
四、电学
1. 静电现象与电荷
2.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3. 单质电池与串联电池
4. 并联电路与电功率
实验技能
1. 读写实验步骤与结果
2. 进行简单实验并观察现象
3. 使用实验仪器和工具
4. 分析实验数据与作出合理结论
解决问题能力
1. 运用物理知识解答问题
2. 进行物理推理与思维
3. 分析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
应用能力
1.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运用物理原理分析技术设备的工作原理
以上为2023年中考物理双向细目表,帮助学生了解中考物理的学科目标、知识点以及培养的实验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此表进行系统学习和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