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仪器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64.91 KB
- 文档页数:2
以自制仪器设备促进试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摘要: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实现我校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目标和学生顺利就业的必备条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大多数的科研成果是在实验室产生的,而新的成果也需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作为支撑。
为了促进实验室教学的建设和发展,增强实验教师的创新能力,在有效利用原有试验设备满足实践教学和科研要求的基础上,不断解决原有设备在使用存在的问题,提高实践教学以及科研效率,迫切需要进行自制(改制)仪器设备的研究工作,以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自制(改制);仪器设备;试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引言基于中职院校道桥类实验室对实践能力要求高、设备使用率高、维修率高、实验教师课改积极性难以调动等特点,本文在分析了自制(改制)促进试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现状和意义后,提出了自制(改制)仪器设备促进试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措施和思路,为促进试验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自制(改制)仪器设备促进试验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我院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和教学环节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科研成果的产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设备支撑。
实验室每年承担着约60个班级、近1800学生的教学任务。
实验室设备使用率高,损坏率大,每年承担着大量的仪器维修和保养工作。
而且由于受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固有功能的限制,近些年试验教学内容基本保持不变,很难开出与寒区环境相适应试验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实验室的发展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试验教师由于承受繁重重复工作量的压力,在科研方面少有建树,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均在自制(改制)仪器设备对试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西安邮电大学杨宏等在走自制实验教学设备之路,促进实验教学改革中指出,自制实验设备拓宽了实验教学内容,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锻炼了试验技术队伍,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综合设计及应用研究能力;加强了实验室建设。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物理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然而,现实中,物理实验教学常常处于低效甚至缺位的状态。
这一方面与一些教师受应试思维的影响、面临升学率压力,对物理实验教学不够重视有关;另一方面,还因为学校教学条件受限,实验器材配备严重不足或器材严重老化,影响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对此,我们倡导物理教师积极转变应试教育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呼吁学校加大设施设备投入,保障物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发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鼓励师生自制实验器材,特别是对于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可以以作业形式,让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制作。
这一方面有助于保障物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一、自制实验器材的优点自制实验器材的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用品,尤自制实验器材,提高物理实验教学实效莆田市擢英中学/阮志锋教学jiɑoxue随着现代教育的迅速发展,网上学习的交互式软件趋于完善。
有的软件科技含量很高,学生带上VR眼镜就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轻松突破数学王国的重难点知识,在强烈的感官刺激中体验到现场模拟数学题的学习乐趣,使得数学知识的表达与合作摒除了枯燥乏味,迎来了生动有趣的学习新视界。
例如,一道数学应用题,题中的已知条件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已知条件思考未知答案,成为解题的关键。
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考,解题有一定的难度。
而这样的难题交给科技来解决,却非常容易。
软件技术会将静态的数学题瞬间转化为动态的思维可视化情境,复杂的题中内在关系变得简单直观,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题中要义,可以轻松解题。
思维可视化的数学学习中,正确、中肯的学习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反思,从而让学生在反思中查缺补漏,不断完善、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多元化评价包括教师评价、生生评价与自我评价。
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郭德志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3年第12期江西省信丰县信丰四中郭德志【摘要】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国家战略,然而,学生在探究科学,学习科学知识时,一个发展的颈瓶是学校实验器材不足。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广大一线教师的思考的重大课题。
结合学生身边的物品,开展随手取材自制教具来探究物理规律,走出了一条效率高成本低的实验教学道路。
为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价值观起到了积极作用。
是物理教师们可以借鉴的好举措。
【关键词】自制教具;随手取材;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从演示和学生实验中观察现象,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和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
本新课程标准规定演示和学生实验都应该力求做好,如果限于条件,暂时做不到的可以用类似的演示和学生实验来代替。
从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初中生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还是从最基础最简单的生活现象中去获得知识。
而且,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暂时做不到的可以用类似的替代来完成实验。
这是因为:1.使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学习物理学进行实验探索的神秘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在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实验,按照书本知识羽毛球拍来解释,这种瞬间现象学生很难体验。
现在随手取它两个气球,吹上气,两球一压,结果两球都变形,从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在老师的提示下参与制作,应用教具是学生得到较为全面锻炼的过程。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蕴藏着极其活跃的因素,随时随地都会出现许多学生都意想不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训练思维大有益处。
例如:在探究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由于看到书本知识,只能讲到书本上几个例子。
那么,这时也可“随手取材”拿学生一枝短铅笔在手上,让学生观察,那么学生很快就发现,一端尖、一端平,用两手指在两端一压,学生马上体验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从而得到:“压力相同,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
自制仪器,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摘要: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和领悟物理知识的关键环节,仪器是初中物理实验开展的支撑,教师在准备实验仪器的时候,要多一些自制仪器,以实现多重的教育价值。
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物理教师要自制创新仪器、废旧材料仪器和简易仪器,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优化实验教学成效,转化实验教学成果。
从而帮助学生在自制仪器及后续的实验中学习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培养好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制仪器;实验教学在过去,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很少自制仪器,以从市场上购买成品仪器为主。
商品化的仪器虽然可以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但是探究性不强,过程单调,而且目标浅显,无法充分实现实验教学对于初中物理高质量教学的作用。
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准备仪器的时候,要结合实验需要,自主制作,或者带领学生共同制作,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制,以实现自制仪器的多样、高质。
一、自制新仪器,开发新实验在现实中,一些教师所开展的实验活动多年未变,已经失去了新意,无法吸引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中,也就无法实现应有的实验教学效果。
为了转变这一落后的实验教学局面,教师需要结合实验需要,自制新仪器,进而以这些新仪器为基础,开发新的实验活动,创新实验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最终实现更高的实验教学成效。
教师在自制新仪器开展新实验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新实验所要实现的要求,要将实验理论体系梳理出来,制定详细的实验教学环节。
然后以此为基础去自制新仪器,这样的仪器才具有实用性与实效性,也才能支持新实验的完成。
例如,教师在开展“绝缘体与变导体”实验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创新实验形式,带给学生全新的实验体验,要对传统使用220V交流电压开展的相关实验活动进行创新,以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更愿意参与到教师的实验教学活动中。
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验室器材库中选择合适的资源来制作仪器,自制的原则就是能在实验中检验绝缘体和变导体的相关概念。
如一些学生从实验室器材库中找到手电筒灯泡,代替了传统实验中的白炽灯,然后用干电池代替了传统实验中的交流电,创新性将废旧灯泡打碎,然后利用其中的玻璃芯柱作为绝缘体的材料。
仪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和实践【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仪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和实践。
在引言中,背景介绍了该主题的重要性。
在首先阐述了仪器分析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教学做与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关系,分析了实践案例,并讨论了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
对评估与改进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仪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仪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实践案例、教学方法、评估、改进、结论总结、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实践中,仪器分析教学常常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脱节、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结合起来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学做和一体化教学设计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教学做强调的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一体化教学设计则是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通过分析仪器分析教学中教学做与一体化教学设计的关系,以及实践案例分析、教学方法探讨和评估改进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教学做与一体化教学设计相结合,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效果,为未来的实验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2. 正文2.1 仪器分析的重要性仪器分析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仪器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实际操作仪器,学生可以深入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
仪器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实验室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仪器分析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仪器,学生可以逐渐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索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自制化学实验仪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妙用分析摘要:化学实验仪器作为初中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仪器,是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工具。
当学生看到各种尚未见过的实验器材,好奇心便由此产生,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好奇心来引导学生学习,而自制化学教具可以让学生对新的器材产生好奇,从而推断该器材的功能,达到自主思考的目的。
此外,自制化学教具可以让原本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变得明显,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同时,由于教材的改进,有的实验器材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实验需求,不能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身能力。
由于教具是不变的,而学生和教师是各不相同的,自制教具可以有效帮助教师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创新实验;自制教具;初中化学;引言:化学实验中自制教具由于考虑了实验室本身和学生的条件,可以更好地贴近学生,由此带来的学生学习思维提升是巨大的。
较强的参与感也成为众多教师选择自制教具的主要原因,这不仅促进了化学实验的创新,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众多的优点使很多初中化学教师自制实验教具,由此带来的提升是巨大的,不仅让学生自主思考化学实验的原理,更是让学生跨入化学大门的垫脚石。
一、提高创新能力自制化学仪器离不开创新,这等同于科研中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一种科研。
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的结果。
对每个教具的设计教师要考虑实验过程的方便,选材要考虑是否适应实验条件,做出实验器材后还要根据实验结果不断改进,这是十分艰辛且需要创造力的过程。
由教师结合科学知识、教学经验和实践得出的实验仪器对比一般的仪器,更适合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更容易达到课程设计目标。
同时,这对教师能力也是一种考验,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教学经验和学科知识。
教师在完成仪器的制作后也能开拓自身的创新思维。
在生活中利用易得的材料、物品甚至是废旧材料制作实验仪器也会让学生感到亲切的感觉,从而拉进学生和化学的距离,让学生感觉化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存在于生活的各处,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索热情。